主日崇拜(網路同步直播)

第一堂 08:30(華語),第二堂 10:00(台語), 第三堂 11:30(敬拜讚美)

與主密契 ─ 禱告會

教會禱告會(週四 19:30)、早禱會(週五 8:40)

2005年6月30日

創世紀(14) 050630

治理&管理

國語

台語

2005年6月26日

操練敬虔(八):門徒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5.06.26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台語

國語


各位弟兄姊妹大家早,有關個人敬虔的操練我們一起思考過:讀經、禱告、默想、禁食,這四種操練。團體敬虔的操練我們講過敬拜與小組,今天我們要講另外一個題目,就是「作門徒」。「門徒」的英文是Disciple有些翻成(學生),〞學生〝讓我們想到是在學校上課,而「門徒」不是學生,「門徒」是像〞師徒制〝,台語叫作「牽徒弟」,就是師父帶學生。以前徒弟要學東西,要先到師父家裡住,要幫師母掃地清理煮飯,然後師父做什麼,他就在旁邊看,慢慢的就學會那些技術,就像耶穌那個時代帶門徒的方式,與我們今天要講的內容很有關係。

首先來談談基督徒的幾種分類,第一種基督徒是被牧師受洗過的,我們把他稱作「教徒」,因為他入了教。第二種基督徒是心裡悔改相信,真的是相信耶穌基督,我們稱作「信徒」。第三種基督徒是願意在日常生活中,跟隨耶穌的腳蹤行的,我們稱作「門徒」。第四種基督徒是被主差派到各個地方去,為主來來帶別的門徒,我們稱作「使徒」。如果我問說:「我們有四種基督徒,你是哪一種?你覺得你是哪一種?」有些教徒作禮拜作久了就變成「叫友」,「叫友」就是有叫就有來,沒有叫就沒有來教會崇拜,打電話叫他來,他才會來,所以把他稱作「叫友」,而「教徒」是願意接受洗禮。我這樣講意思不是說當「教徒」不好,這是好,但是若只有當教徒就不好,他心裡面沒有相信,他只是願意受洗,有沒有這種人?有。他有別的動機理由:「你說要受洗,可以啊!」我知道有很多人,為了要妻子的緣故而受洗,因為他不是基督徒,可是女朋友的父親說:「我的女兒只嫁給基督徒」,他問說:「什麼叫作基督徒」,父親說:「要受洗才是基督徒」,他就說:「沒有問題」,於是趕快報名受洗,受洗完後就說:「我是基督徒」,他也不知道基督徒是什麼意思,什麼都不知道,也照常作禮拜,這是「受洗的基督徒」。如果他心裡面真的承認自己是罪人,也願意相信耶穌基督,他就不只是教徒,而是「信徒」。每個人可以問問自己,我真的相信自己是罪人,我願意依靠耶穌基督寶血的救贖成為「信徒」嗎?我們當中有不少信徒,他們真的這樣相信,比較困難的就是第三種基督徒,就是你除了相信以外,在日常生活中是否讓人家看出你是信徒嗎?在你的生活上有耶穌的樣子嗎?如果有,這種叫作「門徒」。「門徒」是在生活上面看的出來,「教徒」是在有沒有受洗來看出來,「信徒」通常沒有人能看的出來,因為那是內心的事情,我心裡面有沒有相信。但若是你當了「門徒」,別人就看的出來,因為是你在生活上表現出耶穌的樣式。還有一些人特別被神呼召,他什麼事都不做,專門到處去傳福音,我們把他稱作「使徒」。

耶穌帶門徒,一生在世傳教給很多人聽,他特別帶了十二個門徒,當中有個3人小組是耶穌帶得特別多的,我們要看耶穌是怎麼帶他的門徒:

曾經有一個叫腓力的人,他遇見耶穌以後,覺得這個夫子不錯,就向他的朋友拿但業說,想不到這個拿但業是有學問的,一聽說耶穌是拿撒勒人,就說:「拿撒勒從來沒有出過什麼好東西」,他是根據他的知識提出這樣的質疑,腓力的答案很簡單,不管拿撒勒不拿撒勒,只說:「你來看」(約1:46),這是耶穌基督呼召人作他的門徒第一步,我稱之為「經驗」。不管你聽過多少關於耶穌的事情,在你決定要跟耶穌以前,耶穌說:「你來看」。換句話說,這不是只有聽說而已,而是你自己看到了,每一個基督徒都必須要有與主相遇的經歷,你才有可能成為「門徒」。他們看了耶穌以後,又看他在哪裡住,於是那天就與他同住,這些學生就問耶穌說:「先生,你住哪裡?」耶穌說:「你們來看」,他們就和他住下來(約1:38~39)。作為門徒是生活上的學習,不是理論上的學習,不只是上課,還要在生活上學習,才能夠當門徒。

接下來,耶穌就呼召他們說:「來跟從我,我叫你們得人如得魚一樣。」(可1:17)「來跟從」我把它稱作「榜樣」,有樣學樣。所以作門徒,是與基督有接觸,看到耶穌的生活讓你羨慕,之後就是與他一起生活,接著是看到他生活中的榜樣,最後學好之後,耶穌就說:「父怎樣差遣我,我也照樣差遣你們。」(約20:21)這是受差遣到各地方去,就是當「使徒」。

我們要向耶穌學什麼呢?大部分的神學家覺得是登山寶訓中的八福,八福是門徒所要學習的,英文叫作Beatitudes。目前考古學家認為在加利利旁邊有一個低的山坡,在那裡有一大片平原,可以容納很多人,耶穌就是在那裡講道給很多人聽。耶穌所講的內容提到下面幾點:

【山上的八福】

(1)貧窮――承認無法進入和諧關係

貧窮(心裡貧窮),其中一個解釋,是有關於和諧關係,也是關係神學所強調的,就是承認自己沒有辦法進到一個和諧關係的人,這樣的人他是心裡貧窮的,是謙卑的,馬太福音第十八章4節說:「所以,凡自己謙卑像這小孩子的,他在天國裡就是最大的。」所以能夠進入天國的人,是承認自己沒有能力、沒有辦法進入和諧關係的人。

(2)哀慟―和諧關係破壞情緒反應

發現自己沒有辦法進入和諧關係,在不良的和諧關係裡面的人,會不舒服、會難過,這個叫作「哀慟」。對與神或與人關係不好,而產生哀慟感覺的人,這樣的人神會安慰他,哥林多後書第七章10節說:「因為依著神的意思憂愁,就生出沒有後悔的懊悔來,以致得救;但世俗的憂愁是叫人死。」這樣的憂愁哀慟,是在發現與神與人的關係不好的情況下,產生的情緒反應。

(3)溫柔――和諧關係破壞處理態度

溫柔是在和諧關係不好的情況下,你要處理時的態度。簡單講就是,當你與別人的關係不好,別人跟你說這樣做是不對的時候,你的態度是Defend(防禦),保護自己與人爭辯?還是願意接受人家指正?反過來講,當你與別人的關係不對,他有錯你要告訴他的時候,你的態度是不是得理不饒人,還是你是比較溫柔的告訴他,〞溫柔〝是在處理和諧關係不好的情況下你所持的態度,耶穌基督的態度是這樣:「壓傷的蘆葦,他不折斷;將殘的燈火,他不吹滅。」(賽42:3)

(4)慕義――渴望尋求恢復和諧關係

前面三點講的是和諧關係不對不好的情況下,你的態度,你內心的狀況,和你承認自己無法解決這個問題,第四點是你渴慕進到這樣的關係嗎?你渴慕解決這個問題嗎?就是我們所謂的「因信稱義」。「如今卻蒙神的恩典,因基督耶穌的救贖,就白白的稱義。」(羅3:24)

(5)憐恤――恢復和諧關係動機動力

如果您希望藉著改變能夠回到神的面前,與神恢復好的關係,但要進入和諧關係中有一項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你的動機和動力是什麼?耶穌認為「憐恤」,是恢復和諧關係的動力,「憐恤」就是饒恕。「你們饒恕人的過犯,你們的天父也必饒恕你們的過犯;你們不饒恕人的過犯,你們的天父也必不饒恕你們的過犯。」(太6:14~15),肯饒恕才能恢復和諧的關係。

(6)清心――恢復和諧關係極致高峰

當你與神之間恢復關係以後的最高境界是什麼?耶穌認為是「清心」。「清心」根據哥林多後書第十一章3節:「我只怕你們的心或偏於邪,失去那向基督所存純一清潔的心…」,清心有兩個意思,第一個是專一,就是沒有分心,專一在耶穌的身上。第二個清心就是沒有混雜,好比黃金戒指是純金的,裡面沒有摻入銅或混入其他東西,有混雜的就是不清心。

(7)和平――恢復和諧關係使命身份

我們與神的關係,如果可以進到很清心的情況,這種和諧的關係是最高的關係,然後就願意受差遣把這樣的關係,和好的責任,帶到別人的身上,成為使人和平的人,把和平的福音帶到世界各個地方。「並且來傳和平的福音給你們遠處的人,也給那近處的人。」(弗2:17)

(8)逼迫――恢復和諧關係苦難代價

為了達到這樣的目的,你可能會面臨一些困擾,會有逼迫,會有困境,而你願意為這個付代價。「你們要記念我從前對你們所說的話:僕人不能大於主人。他們若逼迫了我,也要逼迫你們」(約15:20)。這八點,就是所謂登山寶訓的八福,這是作耶穌的門徒要從耶穌學習的,這些可以應用在很多方面,如家庭生活、婚姻生活、社會上與人的關係,登山寶訓是要成為耶穌的門徒所要學習最重要的功課。

【作門徒的代價】

(1)計算代價

作門徒是要付上代價的,剛才講到有逼迫,還有別的代價,耶穌在路加福音第十四章25~33節就講到有關代價的事情:「有極多的人和耶穌同行。」有很多人聽了耶穌講的,就想跟從,結果耶穌就給他們一個小小的考試:「他轉過來對他們說:人到我這裡來,若不愛我勝過愛(愛我勝過愛:原文是恨)自己的父母、妻子、兒女、弟兄、姊妹,和自己的性命,就不能作我的門徒。」他提到第一個挑戰,就是耶穌要的是最高的愛。第二個:「凡不背著自己十字架跟從我的,也不能作我的門徒。」這是代價的第二個,然後耶穌開始講兩個比喻:「你們那一個要蓋一座樓,不先坐下算計花費,能蓋成不能呢﹖恐怕安了地基,不能成功,看見的人都笑話他說:這個人開了工,卻不能完工。或是一個王出去和別的王打仗,豈不先坐下酌量,能用一萬兵去敵那領二萬兵來攻打他的嗎﹖若是不能,就趁敵人還遠的時候,派使者去求和息的條款。」耶穌提到兩個比喻,一個是蓋房子,一個是打仗,他提到要「計算」,「計算」到底你能不能成功,能夠成功你才去做,不能成功,你就不做了,就不需要遭人恥笑,或是遭到很大的失敗。最後他講到第三個挑戰:「這樣,你們無論什麼人,若不撇下一切所有的,就不能作我的門徒。」這是有關擁有的挑戰。第一個是關係,第二個是背十字架,第三個是擁有,這三個是所謂做門徒的代價。

有很多時候聽到傳道人講「跟從耶穌」、「當門徒有代價」的時候,講的都是對門徒的要求,一些人會心想:「糟糕,要負那麼大的代價,我願意嗎?我想我當信徒就好,當門徒太苦。」其實讓我們先來想想主所為我們擺上的,耶穌說:「人為朋友捨命,人的愛心沒有比這個大的。」(約15:13)如果有一個人,他是為你,把自己的命都捨了,那麼我今天為他作任何事,實在是報答不上,有一句話說:「祂替我死,我為祂活。」這就是說,對主耶穌的忠誠,是高過其他任何的關係,這是第一個代價。第二個代價,提到要背十字架,跟隨主的腳蹤行。潘霍華牧師解釋說:「這是願意忍受兩個東西,一個是苦難,另一個是棄絕。」潘霍華牧師說,苦難還可以忍,如果你受苦是被大家稱讚,那還不叫十字架,因為是被大家稱許的苦還可以忍受,可是當你受苦時,卻被大家譏笑嘲諷,這個叫作十字架。耶穌的十字架代表兩個,一個是苦難,第二個是在苦難中還被棄絕,不被人支持理睬,這叫作十字架。我們曾講過一個有錢年輕的官,耶穌對他說,要跟從我可以,把財產給那些窮人,你再來跟從我,結果年輕的官算一算,覺得太困難就走了,這是關於擁有的挑戰。

(2)歡歡喜喜

這樣看來做門徒需要愛主,對主的忠誠度要最高,第二要願背起〞受苦及被棄絕〝的十字架,第三在〞擁有〝上願意學習捨棄,這樣的的代價不是太大了嗎?你覺不覺得要當門徒是這樣困難嗎?耶穌曾經講過另外兩個故事,這兩個故事要與前面的兩個故事一起看,你才會了解。有一個農夫到田裡去挖地,不小心挖到寶貝,你想他會怎麼做呢?他把土再蓋回去,然後不告訴地主這裡有寶貝,趕快去把他全家的東西都賣掉,然後去買下地主的地,其實他不是要買地,因為他知道地裡寶貝,他為了得到這個寶貝,什麼代價都願意花,只要買到這塊地,因為他知道地裡的東西比全家的東西還寶貝,這像是「誤打誤撞」,因為這個人本來不是在找什麼,他只是在挖地,可是卻挖到了寶貝,然後想辦法把自己所有的東西賣掉,為了是要買這塊地,因為地裡有寶貝。這個人是不是花了很大的代價?是。可是他會覺得很苦很可憐嗎?沒有。聖經說他是高高興興的,因為他知道這裡面有更寶貴的東西在其中,雖然有代價,但是比起那個寶貝,算不得什麼代價。(太13:44)

第二種人更厲害,是生意人,不同於農夫(佃農),是識貨的人,他知道有一顆無價珍珠,但是都找不到,他一天到晚上山下海去找,終於有一天被他找到了,就問說要賣多少錢?(賣他的人不一定識貨),賣的人說了賣價,他知道那珍珠不只值那些價格,於是就回去把他的家當賣光了,然後買了這顆珍珠,他知道這顆珠子的價值,遠比賣方的賣價高了許多,但是他覺得划算。聖經中這兩故事,耶穌都說:「…都歡歡喜喜的變賣一切所有的,買這塊土地…買這顆珍珠。」(太13:45~46)

所以對我們來講,當「門徒」最大的問題是在於,我們沒有看到主耶穌基督的寶貝,或是我們不知道主耶穌基督的寶貝,所以我們算一算就覺得代價太大,對主耶穌不夠認識的人,就不會羨慕當門徒,對主認識夠的人,他就覺得付任何代價都不是太高,因為那是最大的寶貝,問題是在這裡。有些人認為耶穌要求的太過份了,如果我賣掉一半還可以,像撒該一樣,賣掉全部太多了,不要要求的這麼多,因為你不知道主耶穌要給你的,比你要給的差距是大到什麼程度。

有一首詩歌是這樣的:

「每一日我主,我懇求三件事,更深的認識你,更深切愛你,更緊緊的跟隨你,每一日。」

「Day by day Dear Lord of you three things I pray, To see you more clearly,To love you more dearly, To follow you more nearly, day by day.」

這首歌裡有三個步驟,第一個向神要的是,讓我更認識你,越認識就越會愛耶穌,愈愛就愈會跟隨,從認識到愛,再到跟隨,我們之所以不敢付代價,我們之所以不願付代價,是因為認識不夠,可能對主的愛也不夠,所以我們覺得代價太大,就像耶穌講的,那些識貨的人,知道這個寶貝的,他是願意付代價,而且是很願意付代價,是高高興興付代價。

【門徒的傳承】

(1)最大的使命

門徒要怎樣傳承下去呢?耶穌基督要升天以前,跟他的學生交代的:「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太28:18~20)The Great Commission (大使命),就是「我們要去使萬民作門徒」,這是主動詞,當中有幾個分詞,第一個是「去」,就是當「使徒」。第二個是「施洗」,這是當「信徒」。接下來是「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這個就是活出樣子來,當「門徒」。所以這裡面有「使徒」「門徒」「信徒」,「信徒」不是不好,是好,只是很可惜,就只拿到一半的恩典,恩典裡面,從「信徒」到「門徒」再到「使徒」,你相信你受洗,然後你願意在生活上有耶穌的樣子,我覺得我們基督徒比較遺憾的是,很多人是基督徒很虔誠,可是生活上沒有改變,耶穌的生活和他沒有關係,耶穌生活的樣子對他沒有影響,這是沒有作「門徒」,要作「門徒」是我的生活上要改變,被主的愛來改變。

(2)決志到門徒

有一段時間福音派的教會有一個困難,就是他們一直帶人家作決志禱告,然後讓他們受洗,這我們稱作Decision Making,就是叫他作決定,但是卻沒有叫他做到Disciple Making,幫助他作門徒,這是好人做一半,很可惜,傳到他信了,感謝主,就把他擺在一邊,就開始再去帶另外一個人,等到他信了受洗,感謝主,又把他擺一邊,一直做這個事情,可是這些人沒有變成「門徒」,只是變成「信徒」而已。我們希望我們當中有人願意邀剛受洗的弟兄姊妹,在信仰生活上陪伴他一起討論禱告成長,這是帶「門徒」。歌羅西書第一章28節:「我們傳揚他,是用諸般的智慧,勸戒各人,教導各人,要把各人在基督裡完完全全的引到神面前。」我鼓勵我們當中有這樣負擔的弟兄姊妹,陪伴一兩個信徒,走一段時間,耶穌陪他的學生三年半,也許你陪他走半年兩年一年,大家一起在生活上互相討論切磋琢磨,讓你的生活基督化。

(3)住在主的道

最主要的是把聖經的話活出來,住在我(神)的話裡面,英文是Abide in my word。約翰福音第八章31節說:「耶穌對信他的猶太人說…」所以這些人是「信徒」,耶穌說作「信徒」不夠,你們要作「門徒」,「…你們若常常遵守我的道,就真是我的門徒。」這些人已經是信徒了,耶穌說你們要怎麼作我的門徒?是常常遵守我的道,英文是Abide in my word,住在神的話裡,所以我們是用主耶穌基督在聖經上他活出來的樣子,與我們生活的樣子作對比,然後我們願意跟隨主的樣子去生活。

(4)巴拿巴榜樣

我覺得帶門徒最好的人是巴拿巴,不是保羅。巴拿巴與保羅的不同在於他很Nice,他帶保羅的時候大家很怕他,但他知道保羅是可造之才,就冒很多危險為保羅作保證,帶領他,給他機會事奉。後來保羅有名了,他們再帶一個名叫馬可的人,「巴拿巴有意要帶稱呼馬可的約翰同去,但保羅因為馬可從前在旁非利亞離開他們,不和他們同去作工,就以為不可帶他去。於是二人起了爭論,甚至彼此分開。巴拿巴帶著馬可,坐船往居比路去。」(徒15:37~39)可是這個馬可好像軟腳蝦,後來半路就溜了,保羅就把他開除,巴拿巴不贊成,希望再給馬可一個機會,為此巴拿巴和保羅吵了一架,結果兩個人分開,但是巴拿巴就帶著看似無法造就的馬可,把他造就成後來保羅很好的同工。我很喜歡巴拿巴,也希望自己是巴拿巴,也期待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巴拿巴,可以用溫柔的心來帶領門徒。

美國最近流行一個運動叫WWJD,WWJD熱潮變成一個大的事業,這是一個想法,它的英文就是What Will Jesus Do?就是不管你遇到什麼事情,你就自問:「如果耶穌在我的情況,他會怎麼做?」你認為耶穌會怎麼做,你就照耶穌的做法去行。現在變成一個口號或一些裝飾品(有點可惜),他們把它放在手上當手環,放在指頭當戒指,還有很多WWJD的商品,但是它本身的想法是很好的,像是應用在夫妻關係上,如果你和你的妻子意見不同要爭吵的時候,你可以問自己說:「耶穌在這個時候他會怎麼做?」特別在面臨困難及決定的時候,當你常常這樣問自己,漸漸的你這個人就被改變了,滿有基督的形像,也成為主耶穌的門徒了。願我們每位都願意再次立志成為主的門徒,最後讓我們一起來禱告。

「主耶穌你在世上到處傳福音,到處醫治病人,可是我們看見你做的另一件重要的工作,就是你帶領了十二位並不怎麼樣的人,成為你的門徒,我們整個教會的信仰,就從這十二個不完全的門徒一直傳到今天,求主幫助我們,讓我們在信仰的旅程當中,願意學主的樣子,跟隨主的腳蹤行,成為主的門徒,也願意在教會當中,和一些弟兄姊妹,就是比我們慢信主的,陪伴他們一起成長,聽我們的禱告,奉耶穌基督的名求,阿門!」

門徒的代價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5/06/26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潘霍華牧師(Dietrich-Bonhoeffer)於主後1906年2月6日出生在德國柏林,父親為柏林大學精神科教授。十七歲進入Tubingen大學攻讀神學。1931年參與普世教協運動。當希特勒崛起時,他公開表示反對其獨裁傾向並組織“認信教會”(Confession-Church) 與“國家教會”(State-Church) 劃清界線。1933年前往倫敦牧養兩間小德語教會,1935年返回德國在Finkenwald神學院任院長教導認信教會神學生,1937年完成他的名作“門徒的代價”(The-Cost-of-Discipleship)。1939年Reinhold Niebuhr邀請他前往美國,但是幾個禮拜後他又重返德國並加入反希特勒組織。1943年他因幫助一些猶太人逃亡而被補下獄。1945年4月9日未經公開審判而被希特勒下令吊死於Flossenburg監獄的一棵樹上,就在第三帝國崩潰前三週。那棵樹上僅留下一個小木牌,上面刻著幾個字“潘霍華,在弟兄中成為耶穌的一位見證人。”

在“門徒的代價”一書中潘霍華認為“無價的恩典”(Priceless-Grace)被教會扭曲成為“廉價的恩典”(Cheap-Grace)。無價的恩典是上帝的兒子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犧牲祂那寶貴的生命為我們的罪被釘死在十字架上所完成的救贖恩典。上帝將這無價的恩典白白的賜給所有願意相信主耶穌基督的人。“因為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神的榮耀;如今卻蒙神的恩典,因基督耶穌的救贖,就白白的稱義。”(羅3:23-24)但是上帝給世人的恩典並不止於“因信稱義”(Justification),主耶穌基督也呼召所有信他的人要進入“受苦成聖”(Sanctification)的學校。“廉價的恩典”只是告訴人們成為因信稱義的信徒,卻沒有邀請他們也要成為受苦成聖的門徒。

主耶穌呼召每一位因信稱義、蒙恩得救的信徒都要一生跟隨祂的腳蹤行,成為主耶穌基督的門徒。耶穌很清楚的告訴那一大群跟隨他的群眾,要作主耶穌基督的門徒是要付出相當的代價。門徒對主耶穌基督的忠誠必須超越一切人世間的親密關係;門徒為主耶穌基督的緣故必須願意捨棄一切物質的擁有;不止如此,門徒還必須願意為主耶穌基督的緣故忍受被這世界唾棄與逼迫的苦難,甚至到犧牲生命在所不惜的程度。(路14:25-33)

我們看看潘霍華牧師的一生,他可以說是用他的生命寫下“門徒的代價”這一本書。他的殉道成為主耶穌基督的見證人。主耶穌基督在復活之後向門徒顯現,主耶穌向那曾經三次不認祂的彼得三次詢問說“西門彼得,你愛我比這些更深嗎?”主交待彼得要牧養他的小羊。主耶穌要彼得用愛心來栽培更多主耶穌基督的門徒。主耶穌以告訴彼得,他年老時將為主殉道來作主耶穌基督的見證。但是主耶穌卻要另外一位主所愛的門徒為主而活來做主耶穌基督的見證,一直到看見主再臨的異象。門徒的代價是生命的代價。或是為主而死,或是為主而活。保羅說“我們若活著,是為主而活;若死了,是為主而死。所以,我們或活或死總是主的人。” (羅14:8)但願我們互相勉勵,一起在主耶穌基督成聖的學校中效法我們的主耶穌的榜樣,跟隋祂的腳蹤前行,直到我們見主的面。 

2005年6月23日

創世紀(13) 050623

關係說(Relation)

國語

台語

2005年6月19日

操練敬虔(七):小組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5.06.19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台語

國語


各位弟兄姊妹大家早,很久沒有跟帶領你們一起敬拜上帝,今天讓我們再一次來思考敬虔的操練。我們談過人的操練,個人操練包括哪些?有讀經、禱告、默想、禁食,這是個人操練敬虔的四樣。接著我們談到團體敬虔的操練,團體敬虔的操練我們講過敬拜,我們今天要講第二個操練,就是小組。

剛才所的獻詩歌是主禱文,很棒的一首詩歌,但是你有沒有注意到歌詞裡面所講的,都不是用「我」,而是用「我們」,「我們在天上的父……我們的飲食今日賜給我們,免我們的債…」,都是「我們」,沒有一個「我」,這是很特別的,基督教的信仰必須要在一個團體裡面才能夠體驗,才能夠成長,這個團體不能夠太大,因為太大的話,會沒有辦法形成「我們」。我們的教會不算是大教會,在美國教會成長的研究中,我們算是中型的教會,一百個人以下的叫做「小型」教會,一百個到一千個人的叫做「中型」教會,我們教會最高的人數差不多是四百三十人(小孩不算的話),就我們教會來講,是分成三堂的主日崇拜,如果你參加第一堂,可能就沒有機會認識第二堂的弟兄姊妹,更不要講第三堂的弟兄姊妹,單單就說第一堂來聚會的人好了,你認識幾個?幾個人你叫的出他們的名字?你知道他們的小孩今年是高中畢業嗎?還是一個也沒有?還是有幾個?還是知道他們的名字,但講不出電話來,這樣的話,可能你仍是「我」的基督徒,不是「我們」的基督徒,你沒有屬於任何一個團體,你的信仰無法體驗與落實。

這個人你們認識吧,他是荒野大鏢客,他很厲害,什麼樣的壞人他都不怕,能兩三下就把壞人解決了,可是你知道在荒野大鏢客型的電影要結束的時候是怎樣嗎?「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這是荒野大鏢客型基督徒的下場,因為他是獨行俠。他沒有「我們」,他只有「我」,如果用英文來描述他叫作Alone(Christian Alone),或是你寧可你的基督徒信仰不是獨行俠,而是「登山隊」。當登山隊大家一起去爬山的時候,他們要帶一個東西――繩子,每一個人的腰都會繫上腰帶,繩子都會連在一起,作什麼用的呢?因為在登山的當中,有時候你會失足下滑,那時候繩子就能夠救你一命,因為別的同伴他們站穩了,他們就能拉你一把,你就不會掉到萬丈深淵,這就叫做Belong。你可以問問自己,到底我的信仰是Alone?還是Belong?我從美國回台後,一直想要在我們教會開始鼓勵大家,你再怎麼少,一定要找幾個可以形成親密小組關係的基督徒朋友,當然不一定要侷限在我們教會裡面,能夠在我們教會裡面是最好,因為大家可以一起敬拜。不必多也不能多,因為人太多的話沒有可能性建立比較親密的關係,今天我們要一起來思考,怎麼樣才能把我們的信仰,從獨行俠轉成登山隊,從Alone轉成Belong。

【上帝的形像】

(1)那人獨居不好

創世記告訴我們說,上帝造人的時候,給人一個很特別的一個東西,叫做「上帝的形像」,上帝造萬物的時候,祂造什麼都說「很好」,但你知道有一個不好嗎?就是造亞當後神說不好,並不是亞當不好,是亞當Alone不好。耶和華說:「那人獨居不好,我要為他造一個配偶幫助他。」(創2:18)當然我們常常用這句經文來講論婚姻,其實更重要的不是指婚姻,而是人單獨不好,因為人一單獨就不像人了,人的人性是在一群人當中才能夠被建立起來,才能夠被維持,〞配偶〝其實就是Companion(同伴),人要有伴。

(2)上帝形像造人

第二點,人有時候會有軟弱,如剛才前面說的失足跌倒,就需要有人幫助,所以人性需要兩個東西,一個是陪伴,一個是幫助,這正是神學家解釋什麼叫做「上帝的形像」。如果你們參加「創世紀」查經班,我們可以講更深入更詳細一些。人在英文稱作Homo socialis。人被造,是一種社會性的動物,人需要這個東西,這個東西必須要在一個比較小的團體裡面才能夠真的發揮出來,團體大的話沒有辦法發揮這個功能,大家的關係也會很淺。我們的上帝不是一位,不是獨行俠,祂是一個Communion,稱作是Trinitarian God,聖父、聖子、聖靈,祂們是一個很小的小組,祂們的關係是在三一真神的小組中 ,所以我們說:「上帝照祂的形像造人,照祂的形像造男造女。」(創1:27)弟兄姊妹之間,或是先生和太太之間,形成一個很好的小組關係,這樣才能反映神的形像。

【耶穌的命令】

(1)最大的誡命

耶穌基督到世上來,留給我們兩條命令,第一條是在法利賽人挑戰祂的時候,祂回答他們的,祂說最大的誡命是:「你要盡心、盡性、盡意愛主─―你的神。」(太22:36~40)這是我們與神的關係(第一條),然後祂馬上講到第二條:「其次也相倣,就是要愛人如己。這兩條誡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總綱。」這是最大的誡命,表現在愛神和愛人上。

(2)新的命令

當耶穌要離開世界,離開他的學生在最後晚餐中,猶大離席以後,耶穌又跟他們講了一些話,祂說:「我賜給你們一條新命令,乃是叫你們彼此相愛;我怎樣愛你們,你們也要怎樣相愛。你們若有彼此相愛的心,眾人因此就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了。」(約13:34~35)所以基督徒的記號,人家可以認出來基督徒,是在彼此相愛這樣的「你們」當中,這是一個小團體。耶穌帶領的小組是由12個門徒組成的小組,我所謂的小組,就是一般所說的不超過二十個人,這樣彼此的關係,真的可以活到彼此相愛這樣的深度,我們如果真的能夠活出這樣的生活,別人就看的出來我們是基督徒。所以獨行俠,人家看不出來你是基督徒,可能你是神學家,可能你是很厲害的人,但是你成為基督徒是在彼此相愛當中被認出來的。

【初代的教會】

(1)在殿裡以及在家中

在初代教會是怎麼樣的情形呢?他們都「恆心遵守使徒的教訓,彼此交接,擘餅,祈禱。」(徒2:42)「他們天天同心合意恆切的在殿裡,且在家中擘餅,存著歡喜、誠實的心用飯。讚美神,得眾民的喜愛。主將得救的人天天加給他們。」(徒2:46~47)在這裡提到一些初代教會的特點,第一個特點,他們有一個大的殿宇,在殿裡敬拜神,就像禮拜天我們到教會來敬拜一樣,可是他們不只這樣,他們還在家裡分享,我要鼓勵大家的就是,在家裡分享,聚會的場所是在家裡,不是在殿裡,不是找牧師來講道,是弟兄姊妹彼此分享、彼此代禱、彼此幫助,他們會彼此交接,彼此交接用台語來講是「開講」(聊天),就是大家在一起有很快樂的時間,不是在一起只有查經,只有禱告,是要有Fellowship(團契),大家會很喜歡在一起,有很快樂的時間。還有一點很重要的就是存歡喜、誠實的心用飯,這點我們華人很喜歡,當一起吃飯時,不必要裝個樣子,大家可以很輕鬆的,好像在家裡一樣,穿的衣服坐的樣子都很輕鬆很坦誠,大家來一起享用食物及交誼,這是所謂小組的生活。

【小組的操練】

初代教會的小組生活,我們可以從聖經裡面找到一些可學習的要點:

(1)彼此聯絡交往

第一個就是要打電話。聖經說:彼此聯絡(交往)。現在電話很方便,問題是你打不打,或是你有沒有時間打電話,「你好嗎?最近怎麼樣?」這是最基本的,聖經在以弗所書四章3節說:「用和平彼此聯絡(交往),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羅馬書十五章24節:「盼望從你們那裡經過,得見你們,先與你們彼此交往……」,一起逛百貨公司,一起去爬山,一起去做些事情,一起去作志工義工,〞一起參與〝的情形可以說是〞彼此聯絡交往〝。

(2)彼此接納和睦

羅馬書第十五章7節:「你們要彼此接納,如同基督接納你們一樣,使榮耀歸與神。」這裡接納強調的就是說,彼此有不同,這些差異要用接納來處理,大家不會都一樣,有的想法不同,有的個性不同,用接納才能夠保持和睦、同心合意,哥林多後書十三章11節:「…要受安慰;要同心合意;要彼此和睦。」這是互相的關係。

(3)彼此親熱推讓

再來是要彼此親熱、推讓。「愛弟兄,要彼此親熱;恭敬人,要彼此推讓。」(羅12:10),推讓是指互相尊重。

(4)彼此對說唱和

一起唱歌要唱到很盡興:「當用詩章、頌詞、靈歌、彼此對說…」(弗5:19)這個「對說」不是演講、不是說教,而是你講一句我講一句,就是對談(Dialogue),「…口唱心和的讚美主」,大家可以很高興的在一起唱詩讚美。

(5)彼此教導勸誡

當你發現對方有一些不太對的時候,你們的關係足夠和對方談嗎?「……彼此教導,互相勸戒,心被恩感,歌頌神。」(西3:16)這個是比較難的,如果前面彼此聯絡、彼此接納、彼此親熱的底子不夠的話,這時彼此勸誡可能就會不合而散了,「你憑什麼教訓我,為什麼要聽你的…」所以前面幾點很重要,平常我對你的信任夠,當你說我不對的時候,我聽的進去,我知道你是為我好,你不是要欺侮我,所以這一點是放在後面,關係建立好了,才能產生彼此勸誡這樣的關係。

(6)彼此體恤相顧

北極熊在北極很冷,他們有時候會彼此擁抱溫暖對方,彼此體恤、彼此幫助,別人有軟弱有需要的時候,互相幫助,「…你們都要同心,彼此體恤,相愛如弟兄,存慈憐謙卑的心。」(彼前3:8)「全身都靠他聯絡得合式,百節各按各職,照著各體的功用彼此相助,便叫身體漸漸增長,在愛中建立自己。」(弗4:16)

(7)彼此認罪代求

當發現有互相得罪的時候,敢不敢向對方說對不起?「我昨天講話太大聲」,或是「我對你講的話不客氣」這是很重要的,為要保持小組良好的關係,你願意彼此認罪互相代求嗎?雅各書第五章16節:「所以你們要彼此認罪,互相代求,使你們可以得醫治。義人祈禱所發的力量是大有功效的。」義人是認罪以後的人,不是沒有犯錯的人,認錯,神也饒恕我們,互相原諒,這個才叫做義人,這樣禱告才有功效。

【小組的活動】

(1)信仰分享

或許您會想到既然牧師這樣講,那我們就來成立一個小組,但小組在一起要做什麼?第一個要做信仰的分享。這一點就和一般的俱樂部或其他團體不一樣,因為我們是同一個信仰的團體,所以就要有信仰的分享,要分享什麼呢?有兩個東西可以分享,第一個是你每天靈修的心得。這就有點挑戰,如果你個人的敬虔沒有操練,要在小組裡面分享就可能講不出來,「…最近太忙沒有讀聖經…」如果你每天花一點點時間讀聖經,也許今天沒有什麼感受,那沒有關係,但是如果有一天,你特別有感動,你就拿出來分享。昨天早上少契的輔導到我們家,我們有一些小組相處的時間,我和他們分享最近自己靈修的一點心得,他們當中有幾位也分享了(他的靈修心得),所以我們小組在一起的時候,如果不是每一個人可以分享,至少有幾位可以分享說:「這個禮拜或這個月讀聖經的時候有什麼感受…」還有一個可以分享的就是,牧師的講道內容你們可以拿出來討論一番,「禮拜天牧師講的地方,我覺得有問題…」或是「這一點蠻好的,我覺得想試試…」這也是可以拿來分享的,因為我們大家在同一個教會,有一個共同的東西,就是可以分享主日崇拜的信息。

(2)生活代禱

一般來講,這一點比信仰分享難一點,因為這個常常會講到華人不喜歡講的東西(家醜),就是你的家裡最近遇到什麼難處,有什麼掛慮、有什麼擔心、有什麼害怕,你願意講出來,讓大家給你意見,或是幫你禱告嗎?這一點是我說的「彼此相愛」很核心的一部份。我們昨天也有幾個人提到他們家裡的困難,我要提醒大家一點,因為這是談到一些比較敏感的、隱私的、個人的一些困難,前提就是在我們這個小組裡面,已經建立了某種關係,我可以放心的把這件事情跟你講,請你為我禱告,只是大家要記得,講完之後,不要打電話給教會的幹事說:「請你把它刊登在教會的週報上,我們有一個弟兄他的家裡有很大的困難。」千萬不要這樣做。有一些事情會希望整個教會的人幫忙禱告,但需要當事人自己願意。如果你是小組裡面的人,對方只要跟小組成員講,那就你要守住自己的口,單單的向上帝禱告就好。只有在小組裡講,小組一結束就不再講,也不要打電話給另外的人說:「請你替某某人代禱…」,這樣的話,小組彼此信任的心會彼此破壞掉,請大家記得這一點,生活代禱是很重要的互相支持的活動,但是也需要有一些智慧,來讓它可以持續的進行。

(3)聊天交誼

最後一點是比較輕鬆的,小組應該可以聊聊天,是大家在一起很快樂的時間,什麼都可以聊。小組在一起,有三個活動,一個信仰的分享,一個是生活的代禱,第三個是比較輕鬆的,可以一起吃點東西,快樂的談天說地,增進彼此情誼。

有一個名叫Scott Peck的人,他寫了一本書,書名是The Road Less Traveled(心靈地圖),他是基督徒精神科醫師,這本書我記得在神學院的時候要念,這次在準備講道的時候,又看到他的另一本書(The Different drum),就是關於小組的研究,研究的結果及過程和大家分享一下,他說一個真正的小組要形成是有一個過程,第一個階段叫作Pseudo Community(假的社群),Pseudo就是表面看是,實際上不是,這是第一個階段。這個階段的特點就是大家都很客氣,客氣可以說是這個階段的特點,大家在一起,我也不認識你,你也不認識我,「你好你好,今天天氣真好,你家小狗怎麼樣…」,我們不會故意去講到什麼東西,也不會去惹起一些爭議的題目,大家的關係是很淺的,可是很和善很客氣,這個階段因為是大家第一次見面初步的互動,總不好意思講一些難聽的話,而是講一些好的、高興的話題。之後如果大家還是在一起,彼此不同就會出現不舒服的東西也會跟著來,開始會互相抱怨,開始會責怪,因為有一些期待,作者把這個階段稱作「衝突期」或是「混亂期」(Chaos)。就是在大家不舒服,大家很緊張的狀態,有一些小組在這個階段就會「死掉」,就是道不同不相為謀,你不高興我不高興,那算了,我不來了,結果就解散。如果說這群人他們可以熬過這個階段,前面講的「彼此接納」就是幫助我們度過這個比較艱難的時期。昨天在少契的小組裡面也聽到一些輔導說:「在什麼時候和哪位輔導吵得很厲害…」小組正經歷這階段,經過這個階段之後,大家的關係會比原來那個客氣更僵硬,彼此不講話到了最低點,好像Empty空掉了,人是在一起卻沒有什麼交集,連本來的禮貌也不講了,這階段叫emptiness可是如果沒有離開的話,再往前就進到真正的小組。每一個人在衝突過程當中,會發現自己的某些黑暗面,發現自己是有一些問題,也願意來改變,在這樣的過程當中,下一個階段就是真正的小組(true community),在此小組中彼此可以講出心裡面的話,負面正面的話都可以很安心的講,而且在小組裡感到被接納被瞭解和關心。我剛才講的「彼此勸誡」,就是可以彼此指出對方有什麼不對,願意彼此饒恕,這是最後的階段。作者提到小組是一面很好的鏡子,或是說一片水面,讓你更看清楚自己,也能夠讓自己更成長,我想這是最好的「彼此相愛」的詮釋。

各位弟兄姊妹,如果你還沒有這樣的生活,我要勸你回去好好的考慮一下,在我們會友當中,有哪幾位你願意試試看,就可以打電話跟對方說:「我們來聚一聚好不好?」也許開始兩三個人就好,然後慢慢的,如果大家談的來,覺得不錯,我希望就漸漸成立這樣的小組。回到台灣以後,第一件做的就是把我們教會的長老執事夫婦都請到我們家來,週報上會看到:「這個禮拜A組的請到牧師的家裡…」也是在嘗試看能不能從我們的長執開始,讓他們體會什麼叫作小組,因為人數太多,長執夫婦全部加起來共有五十幾位,所以後來就分成兩組,人數還是比較多,所以在小組的時間,我們會再另外分成四個小小組,各小小組大概十位左右,讓大家有一點時間分享禱告。我的期待是大概一年或一年半左右,這些長執家庭都體會到什麼叫做小組,或許他們會開始打電話邀請你們,參加小組分享、代禱、交誼,如果你被邀請,希望你願意試試看,接受邀請參加小組,希望我們教會有很多真正的小組。也希望小組能成為我們的信仰落實在生活中的一個管道。

耶穌基督在最後的晚餐同祂的學生這樣說:「你們要彼此相愛,像我愛你們一樣;這就是我的命令。」(約15:12)願我們可以透過小組的操練,來學習彼此相愛的功課。

最後讓我們一起來禱告:「主耶穌你跟我們說,你們要彼此相愛,像我愛你們一樣,我們都很喜歡這樣的一句話,我們也都希望能夠活出彼此相愛的生活,可是當我們只是自己來禮拜堂,坐在這裡禮拜的時候,我們實在沒有辦法活出彼此相愛的生活,幫助我們願意冒險踏出一小步,在教會當中找到幾位我們可以談的來的朋友,我們開始嘗試建立一點點小組的關係,把這樣的恩典賜給我們,讓我們不是Alone荒野大鏢客型的基督徒,而是成為Belong登山隊型的基督徒,禱告奉耶穌基督的名,阿門!」

小組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5/06/19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最近幾十年來,正統的主流教會都面臨成長遲滯甚或老化衰退的困境。上帝在教會之中,悄悄的興起另一波教會更新的運動。根據德國神學家史華茲 (Christian-Schwartz) 的研究,教會在歷史過程當中曾經歷了兩次教會更新。第一次教會更新發生在主後十六世紀德國馬丁路德 (Martin Luther)所發起的宗教改革運動 (Reformation Movement),強調因信稱義的真理,我們可以稱之為“神學改革”(Theological-Reformation)。第二次教會更新發生在主後十七世紀德國司班諾(Philip Jacob Spener) 所發起的敬虔運動(Piety-Movement),強調信徒個人須要建立與主耶穌基督的親密關係,我們可以稱之為“靈命改革”(Spiritual-Reformation)。在教會踏入主後第三千年的二十一世紀時,教會又經歷另一次的更新運動,這次的更新是從教會組織與結構上的更新,我們可以稱之為“教會改革”(Ecclesiastical-Reformation)。

教會改革的重點在於強調教會應該不是以雄偉的教堂建築 (Property) 或是專業的宗教節目(Program) 為重心,而是應該以信徒的彼此關係(Person) 為重心。他們主張教會組織應當回復到使徒時期的教會組織,是以家庭為主要的組織架構。(參閱羅16:3-5; 林前16:19; 西4:15) 只有在“小組”的組織架構下,才能夠建立真正親密的人際關係。主耶穌基督離世之前所交待他的門徒的新命令是“我賜給你們一條新命令,乃是叫你們彼此相愛;我怎樣愛你們,你們也要怎樣相愛。你們若有彼此相愛的心,眾人因此就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了。”(約13:34-35)只有在小組的組織架構之下,教會內的兄弟姊妹才能真正落實彼此相愛的互動關係。

我們可以將以節目為中心的教會和以小組為中心的教會作一個比較如下:

比較 節目為中心的教會 小組為中心的教會
聚會場所 教會禮拜堂 會友家庭
教會組織 長執會、委員會 家庭小組
會友職責 參加聚會 彼此相愛
主要活動 主日敬拜 周間聚會
成員數目 成百上千 12-15
委身投入 約5% 約95%
領袖人物 神學院畢業的專業牧師 受過訓練的平信徒領袖
人際親密 偏低 較高
彼此責任 偏低 較高
傳揚福音 偏低 較高

我們和平教會不一定要完全放棄原有的教會組織與功能,但是我們應該可以鼓勵會友們成立許多家庭小組,好促進彼此的親密關係,並且能夠落實主耶穌基督“彼此相愛”的新命令。

2005年6月16日

創世紀(12) 050616

能力說(Capability)、角色說(Role)

國語

台語

2005年6月13日

洗禮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5/06/13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       

洗禮是主耶穌為我們所設立的兩個聖禮典之一。(太28:19; 路22:19) 我們非常高興今天有一位姊妹要接受成人洗禮,一位姊妹要接受堅信禮,還有兩對父母要將他們的子女帶來接受幼兒洗禮。

常常有人對洗禮提出各種問題。其中較常見的是,一定要受洗才能得救嗎?從聖經上所記載與耶穌同時被懸掛在十字架上兩位強盜中的一位。他在臨終前在十字架上向耶穌認罪並求恩。耶穌對他說, “我實在告訴你,今日你要同我在樂園裡了。” (路23:43) 這裡並沒有提到他有受洗,但是主耶穌的確接納他的認信而應許他當天就可以和主耶穌同在樂園裡。由此可見,受洗並不是得救的必要條件。在某些特殊的情況下,誠心相信但是沒有機會受洗的人仍然可以蒙受主耶穌基督的救贖恩典。

另外一個相關的問題是,所有受洗的人一定會得救嗎?保羅在加拉太書 6章15節說, “受割禮不受割禮都無關緊要,要緊的就是作新造的人。” 如果說舊約的割禮就是預表新約的洗禮,那麼我們似乎也可以這樣說, “受洗或不受洗都無關緊要,要緊的就是作新造的人。從這個角度來說,洗禮也不是得救的充分條件。必須要有認罪悔改、重生得救、在基督裡作新造的人的經歷,才能得救。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弗2:8)

根據上述的說法,洗禮既不是得救的必要條件,也不是得救的充分條件,有的人就會說,那我為什麼要接受洗禮呢?保羅拿丈夫與妻子彼此間相愛的親暱關係來比喻與形容主耶穌基督與蒙恩得救的人所建立教會之間的關係。(弗5:21-33) 所以我們可以嘗試從這樣的比喻關係來瞭解受洗在我們跟主耶穌基督之間關係的重要性。

從兩位彼此真誠相愛的一對男女而言,結婚典禮本身並不能保證結婚以後婚姻生活的幸福美滿。所以,結婚典禮並不是婚姻美滿的充分條件。在特殊情況下,沒機會舉行結婚典禮而私定終生結為夫婦的夫妻也不一定就會成為怨偶。因此,結婚典禮也不是婚姻幸福美滿的必要條件。其實讓婚姻幸福美滿的是兩人之間的堅守盟誓、互相扶持。那麼結婚典禮對一對願意堅守盟誓、互相扶持的男女而言,有什麼意義呢?
我認為結婚典禮對一對願意堅守盟誓、互相扶持的男女而言,至少有下列三個意義:

1. 這是將兩個人私下海誓山盟的彼此承諾借著結婚典禮向雙方家長、親朋好友,作公開的表白,以獲得大家的祝福與肯定。

2. 這是將兩人之間將自己毫無保留的完全奉獻給對方的愛向所有的其他可能進一步交往的異性友人作公開的宣告。從今天我們兩人已經完全屬於對方,不再接受任何其他親密的異性關係。

3. 如果這是新娘一生當中最榮耀、最快樂的時刻,新郎將萬分樂意盡心竭力的將結婚典禮辦得很神聖隆重。這也將成為兩人一生當中最值得回憶與懷念的時刻。

從這樣的比喻來看,受洗典禮就好比我們跟主耶穌基督的結婚典禮一般。我們可以借著受洗典禮加入屬上帝的屬靈大家庭,得到主內弟兄姊妹的祝福與扶持。我們也可以借著受洗典禮向這宇宙間所有的靈界宣告我們已經完全屬於耶穌基督,成為基督的新娘,不再接受他們的任何瓜葛與攪擾。主耶穌這樣愛我們,把祂的生命賜給我們,祂希望我能夠受洗,我當然十分願意受洗來滿足祂的心意。

2005年6月12日

穿上新人 -- 連嫣嫣 牧師

寫作於2005.06.12
作  者: 連嫣嫣 牧師

各位弟兄姊妹平安,我們的經文說:「當脫下那因私慾的迷惑,漸漸變壞的舊人,要穿上那照著神的聖潔和公義而造的新人。」神為我們所訂的一個人生的終極目標,不是安逸和享樂,而是品格的塑造。今天所看的這段經文在談,成為神所重用、神所喜悅的一個基督徒的品格塑造,神要我們的靈命不斷的在成長,而且要學像基督,像基督不是失去自己的個性,而是神造我們非常的特別,像基督乃是一個基督的品格不斷的蛻變和更新。

每當我讀這段經文的時候,我會想起自己曾經經歷過的一段日子,在許多年以前,我曾經跟一群學生去到台灣台西的地方,可以說是比較鄉下、人口稀少的地方。我們透過傳道人的介紹,訪問了幾間比較鄉下的教會,因為那個時候我們身上有個使命,並帶著一個神的呼召,不但是傳道人自己本身,我們的身邊也跟著一群學生,這群學生大部分決志是要跟隨主作全職的傳道人,只是他們當時還是學生。我們去訪問了幾間教會之後,也到了一位長老的家,這位長老對我們的談話,一直到如今我都還深深的記得,是由於他聽了我們傳道人的介紹說:「這些年輕人都要去讀神學院」。這個長老非常有趣,你外表看不出來他心裡的思索,他與我們喝茶聊天,我們也參觀了他的工作,我們去到一個養豬場,裡面養了很多很可愛的小豬,我們該玩的玩了、該喝的喝了,後來傳道人介紹說:「我們這些學生是要去讀神學院哩!」他就很嚴肅的擺出一張臉說:「是真的嗎?」當時我嚇一跳,因為我當時是傳道,還沒有按牧,但是神學院畢業了,但是他用一種心情、用一種表情看我們:「年輕人嘴巴說說,此話當真?你們的膽量夠嗎?你真的要把你這個舊人換掉?」「你們敢講你們要學基督,好像我學基督一樣?」他講的是保羅曾經說過的話。「你真的要把你這個舊人換掉?」你要把你那個舊的人換掉,穿上新的人。

其實當每次面對這段經文的時候,我就會想起這位長老所發出的一個挑戰,今天我們所看的經文用穿衣服來比喻一個基督徒靈命的成長,是在強調一個主動參與的重要性,如果我們看經文的結構上會發現,從17~19節都在講一個還沒有進入基督生命的生活方式:「你們的心裡剛硬,心思黑暗昏暗,你們的心地是昏昧的,自己是無知的,存那虛妄的心在行事,所以你們會與那神所賜的生命而隔絕,是走向死亡和審判的,是一個放任無度,在良心上喪盡放縱私慾。」但是到了第20~24節你會看到,那是一個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所以我們看以弗所書前面的經文所講:「在主裡面我們是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主所賜的有使徒,有先知,有傳福音的,有牧師和教師,為要成全聖徒,各盡其職,建立基督的身體。」當保羅說完這些,他又說:「全身都靠他聯絡得合式,百節各按各職,照著各體的功用彼此相助,便叫身體漸漸增長,在愛中建立自己。」這樣一個教會的異象,在一個屬於主愛中的大家庭的異象,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在這裡面人人要學像基督。而學像基督,他用了一個非常好、非常有趣、非常生動的一個比喻,我們看一個基督徒的生活樣式,在20~21節形容說:「你們學了基督,卻不是這樣。如果你們聽過他的道,領了他的教,學了他的真理…」你們學基督,而且你們聽祂的道,受了祂的教,這樣的一個形容很特別,讓我們聯想到一間學校,信耶穌不是信了就坐在那裡,而是像上學一樣,聽看保羅信件的這些以弗所教會的人,很像是上了學道班、基要真理班,而最主要的一個教導的教材,就是耶穌基督本身。傳福音的人他傳講的教材,讓聽眾們(即看信件的人)學了基督,而且領受了基督,所以當我們在看這段經文時,我們要來思索的是我們要脫去舊人,其實這個脫去和穿上應該是同時的,我們是為了方便來說明,所以把它分成一和二的步驟,這個脫去舊人,是你必須要選擇放棄以往的行為模式,就像我們剛才所唸的17~19節經文,你是要脫去舊的人。可能我們乍看之下是個道德要求,是個消極的,可是基督徒的信仰卻是積極的,如果我們回想路加福音第十一章我們會發現,一個人受了污鬼的綑綁,他求主醫治,主醫治他,但是不久之後,他又犯罪,結果那些比先前更厲害的惡鬼又回來了,而且帶了七個更惡的鬼來到他當中。我們用脫掉穿上來比喻,就是你不是脫下就是穿上,沒有人脫一半穿一半,這是一個很強烈、很生動的比喻,也可以說是一個非常決斷、行動性的決定。脫下表示是整個觀念,包括放棄你過去的那個老我,你要譴責斥責那些攪擾你親近神的種種,你要將那些東西丟下,不再使用,不再使用是你必須選擇放棄以往的行為模式。

今天我們要領聖餐,第二堂也有弟兄姊妹要洗禮,每一次我們有弟兄姊妹要受洗的時候,我們都非常的高興,但是我們當中有很多弟兄姊妹信主非常多年,我們總是在經歷不斷的脫去,脫去是帶著那個墮落污染本性的整個脫離。保羅為什麼說脫掉舊人,因為那個舊的人已經死了,所以我們不可能把一個已經死了的人穿在身上,我們的舊人已經和耶穌基督同釘十字架,所以只有知道自己的舊人已經死了,我們才有可能把他脫下來,因為我們不願意穿著一個死的人,我們與神的關係,是因為主耶穌基督在我們裡面,那個舊的人已經死了。所以消極的來講,那舊人已經死了我們不得不脫掉,但是更積極更實際的角度來看,或許我們積習已深,就像我們剛才所說的,我們心地昏昧,自己無知,我們做了心思黑暗的事情或許沒有人知道,或許這個惡的積習已深,但是如果再加上我們對神話語的認識和理解仍然缺乏的話,那麼那個老我會依然依附在這個新人的身上。所以我們要有更積極的態度,我們不但信主了,我們要撇棄決志,那個舊的人已不在我身上,我們還要更積極的說,那個舊人與我沒有任何瓜葛,我不再做舊人以前做過的事,我要除去那殘存的記憶和習慣在我身上,所以我們必須更積極,願意蛻變日日更新,改變我們的思想,也只有穿上新人,培養在神面前敬虔的習慣。壞習慣非常容易養成,但是新習慣是要決志不斷更新,來穿上基督的品格在我們身上,所以我們看經文你會發現,保羅他畫了兩幅畫、兩種人,用脫去舊人和穿上新人的比喻,那個舊的人是會漸漸敗壞,終必消滅,而且他充滿了私慾叫人迷惑,他用腐敗私慾迷惑那個舊的老亞當來形容。當保羅在形容一個屬神心意的教會,不是一個理論,因為學像基督是要日日更新,脫去舊人穿上新人。如果你再繼續看下去,有很多非常細節、新的生活樣式的描述:「新的我是照神的形象來造,是有仁義有聖潔。」(24節)新的人的仁義是叫人有真理,是神的話語內住在我們當中,是新的生活聖潔真理在基督裡面。所以你會發現這兩種人是勢不兩立的,沒有人是舊人脫一半、新人穿一半,你也只有決志,這是一個互不相容的,你要脫去舊人穿上新人。第23節說:「而且要將你們的心志變換一新」,保羅所說的是更積極向前走的動詞、現在式、不定詞,再積極一點,更新改換一新,你不但脫去舊人,而且要穿上,是很積極的心志改換一新,更積極的成為基督徒。在你悔改的時候,脫去舊人穿上新衣,而且是斬釘截鐵,天天每時每刻經歷內在態度的更新,活出真義不斷的更新,這個是對基督徒一個挑戰和更新。我們進入耶穌基督,祂的生命在我們裡面,我們在祂裡面,而且需要更新。

我過去在中崙教會牧會,去年開始回學校進修,最近回到我們和平教會,我自己是從小在和平教會長大的,和平教會是我永遠的家,當回來時發現我們在推行讀經運動,用運動來形容蠻好的,因為那是實際讀神的話語,雖然已經開始了一段時間,所以我就很主動和幹事說:「你可以給我一本蔡牧師的讀經小冊嗎?」我也很願意和大家一起學習,因為我也需要神的話語住在我的當中,住在我當中更新我,讓我靠神的話語日日接受挑戰。當我們重溫這段經文的時候,我們更可以清楚的掌握,保羅認為基督徒的生活是需要進入聖潔仁義,叫人有真理的同住。所以當我們看這段經文的時候會發現,過聖潔的生活我們必須要有新創造的經歷,就是當我們信主的時候,那個新的生命在我們當中,那是一個新創造的經歷,這好像兩枝讓我們紮根的樹根,交纏在一起,一個是新創造的經歷,另一個是隨之而來我們必須要有不斷更新的心,所以這是兩股交纏在一起的樹根,紮根在我們心裡面,而神透過聖靈的工作在我們當中,讓我們真實能夠有滿心感恩來穿上新人。

最後要和大家談的是,我們這個新人進入一個新的倫理生活,像剛才所說的,日子是要繼續過的,不是信主之後從此「哈雷路亞阿門」,經文繼續寫下去:「你要戒謊言講真話,你要戒發脾氣為正義而發怒,你要不偷竊殷勤工作,而且要周濟窮人,你要戒你污穢的舌頭,不說污穢的話,你要戒刻薄苦毒要仁愛仁慈。」(25~29節)弟兄姊妹,信主進入脫掉舊人穿上新人,是一個很實際的生活在我們裡面,所以穿什麼和你的角色是配合的,我們出席婚禮會穿比較正式的衣服;軍人穿軍服;律師在法院裡面會穿上律師袍,回到家裡會換下他的衣服;一個囚犯被關的時候是穿囚衣,但是當他離開的時候,他一定會脫掉囚衣,穿上他的便服。我們成為新創造的,脫下我們舊人穿上新人,要除去舊的標準,過去我們覺得「尚且可以」那個舊的標準,但如今有一個新的標準,就是新的生命在我們裡面,新的倫理生活在我們當中,保羅連續從第四章25節到第五章4節,講了六個實際的新生活、新生命的日子,這個新的人不是各自獨立生活,而是新人和新人,是需要互相依靠、親密相交、一起成長。我非常喜歡Rick Warren牧師他的「直奔標竿」一書所寫的,「標竿人生」裡面他也提到這一段,特別是當我們談到基督徒的日子,有的人會非常的喪志,「我過的怎麼還是這個樣子…」,但是在聖靈讓我們更新的日子裡面,Rick Warren牧師用了一個形容詞,他說很像我們身上插了一支「油漆未乾、尚未完工」的旗子,就像剛開始提到的那位長老說:「真的嗎?你真的要去讀神學院嗎?」這個好比在學像基督的過程裡面,問說「你真的要做基督徒?而且願意獻身做全職的傳道人嗎?」當時我們弟兄姊妹都傻傻的「你看我我看你」,包括我自己都楞在那裡,「我當真要學像基督?」像保羅說:「你要學我像我學基督一樣,像基督像天父一樣完全嗎?」其實沒有把握,但是Rick Warren牧師說你好像插了一支「尚未完工」的旗子,你學像基督的工程是我們在「邁向」學像基督,就像那位長老所說的挑戰。

我們基督徒品格塑造的這段路,是一個學像反潮流的決定,在當今如果你仔細看看我們坊間賣的書,有很多「你如何學像一個領袖」「一個企業界能夠領導的人才」,但是在我們的日子裡面,主耶穌基督又教我們要謙卑像僕人一樣,學習像我們的天父完全一樣的完全,這是一個反潮流的決定,穿上新人,的確是一個反潮流的決定。我看著那位長老,一生都不會忘記,因為他其貌不揚,他做的是一個很粗重的工作,他在鄉下工作,但是他守著一間人數愈來愈少的教會,可能他的禮拜堂不比我們教會幹事的辦公室大,但是他說:「年輕人,不要用嘴巴說,你要脫掉舊人,穿上新人。」要有一個眼光,我們要成為一個新人的氣質,他當時其貌不揚的表情,穿著非常的普通,但是我看到他是穿上了主耶穌基督的所賞賜給他新人的樣式。

母愛如鷹(四)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5/06/12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又如鷹攪動巢窩,在雛鷹以上兩翅搧展,接取雛鷹,背在兩翼之上。”(申32:11) 耶和華以母鷹與小鷹的關係來比喻祂和以色列民之間的關係。 或許我們可以從這節經文來學習父母與孩子之間在成長過程中的互動與關係。

當母鷹希望小鷹開始學習飛翔時,不能夠只有把鷹巢弄得讓小鷹覺得不舒服,不舒服的感覺只能夠降低小鷹賴在安樂窩的傾向,並無法讓小鷹學會飛翔。母鷹也不能夠只是反覆的將小鷹撞出鷹巢外,小鷹常常只會按照地心引力定律往地上墜落,或是頂多也只是在驚惶失措中,毫無章法的亂動牠的全身肌肉。到頭來也只是搞得全身酸痛,卻還是學不會如何飛翔。

當我們仔細觀察老鷹在籃天白雲之上遨翔的優美雄姿時,你是否曾經注意到老鷹的飛翔和麻雀的飛翔完全不同。麻雀的飛翔是依靠雙翅不斷的拍動才能飄浮在天空不致於掉落於地。因此,麻雀的飛翔看起來手忙腳亂、力疲氣喘的。老鷹卻是張開雙翅,御風而遨翔。老鷹如此遨翔,飛得省力輕鬆,也飛得比麻雀更高,飛得比麻雀更遠。原來上帝賦予老鷹一種對熱氣流(Thermal) 特別敏銳的覺察力。老鷹常常是站在高高的懸崖峭壁或是大樹頂端,等待熱氣流的來臨。當一股熱氣流飄到老鷹面前時,老鷹就兩翅搧展、縱身一躍的跳入緩緩旋轉上昇的熱氣流之中,讓熱氣流把牠的身體緩慢地、旋轉地、向上向前飄過去。等到熱氣流上昇到一定的高度與高空的冷空氣接觸而被冷卻,失去上昇的力量時,老鷹就張開雙翼,從高處往牠要前行的方向滑翔。老鷹一面滑翔,一面也尋找下一波的熱氣流。當老鷹遇到下一波的熱氣流時,牠又會再度兩翅搧展、縱身躍入那緩緩旋轉上昇的熱氣流之中,讓熱氣流再度將牠旋轉上昇。

老鷹這種遨翔的方法給我們帶來一些屬靈的教導。我們在傳福音或是推動教會聖工時,也要學會有屬靈的敏銳觀察力,看看聖靈已經在什麼人的心裡動工。我們就順著這種聖靈動工的方向去分享福音或是推動聖工,往往可以事半功倍,享受到與神同工的甜美(參閱:約15:26-27; 林前3:9; 林後6:1)。全世界第一隊宣教士團隊的差遣與事奉的方向也是在聖靈的帶領之下進行的。

母鷹在攪動巢窩之後,就在小鷹以上兩翅搧展。這就叫作 “示範動作”( Role-Modeling)。這是所有教學方法當中效果最好的一種。俗話說得好,言教不如身教。當我們在教導子女學習敬虔的操練時,我們要祈求上帝教導我們自己先進行敬虔的操練。不要向孩子們說,“你們要照著我所說的去作,不要照我所作的去作。”如此光說不練的教導常常無法產生較長期的學習效果,也會讓孩子們逐漸失去對我們的尊敬。耶穌也曾警告當代的百姓要小心避免陷入法利賽人 “能說不能行” 那假冒為善的窘境(太23:3)。

保羅對哥林多教會的兄姊說“你們當效法我,像我效法基督一樣。”(林前11:1) 彼得前書 2章21節說“你們蒙召原是為此;因基督也為你們受過苦,給你們留下榜樣,叫你們跟隨他的腳蹤行。”但願我們大家能夠彼此勉勵,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效法主耶穌基督所留下那佳美的腳蹤,好讓我們也能夠成為別人在信仰上面可以效法學習的好榜樣。
 

2005年6月9日

創世紀(11) 050609

日月星辰
上帝創造冠冕之鑽


國語

台語




上帝開始創造的時候,地是空虛、混沌的,混沌就是沒有次序,空虛是裡面沒有內容。所以上帝必須在沒有次序中,把次序產生出來,所以我們才能夠有科學。接著再把內容加進去,所以創世紀在這分成兩階段,每階段有三天,第一個階段就是第一、二、三天,第二個階段就是第四、五、六天,這是一個詩歌體的對仗法,它提到上帝怎樣把次序產生出來,在次序中將架構形成,最後把內容放進架構裡面。次序包括 frame或是structure,與frame 裡面的東西, 就是內容(content)。 在這過程裡就包括了管理,就像蓋了一個房子讓你住,而你就要負責管理那間房子。上帝共蓋了三棟房子,每一棟房子就放一些人或東西去管理那個空間。

第一個階段的第一天,就是處理「光跟暗」,祂把「光」跟「暗」分開,產生一個次序,一邊是「光」,一邊是「暗」,那為了「光」,第四天他就造那個「光體」來管理那個「光」,那「光體」裡面就有提到太陽、月亮及星星這些「光體」,目的是要處理這個「光」,那這個「光」的部份要有人管理。

第二天,就是「水」的問題。一開始時大地黑暗無光,都是水,因此上帝要把「水」跟「空氣」分開來。所以上帝的水利工程的第一個步驟就是將「空氣」跟「水」區分開來。所以上帝把「水」跟「空氣」分開。在第二階段, 創造的第五天,上帝要「水」及「空氣」中有東西,那在「空氣」中的東西叫「鳥」,在「水」中的東西就叫「魚」,這是祂在第二階段的創造。

第三天,祂就把第二天的「水」再分為「水」跟「陸」,這個「水」就是第二階段有魚的「水」。所以在這一天所提到「陸」,那是很有趣的希伯來人觀念,「陸」不是只有土,還有上面綠色的東西,叫做綠色植物,這是屬於在第一個階段中第三天造的東西。植物不被當做生物,而只是被當作一個架構裡面的一部分。因為希伯來人認為只有土地是不夠的,還要有草,有樹木或是動物…等,才有地方適合人類居住。所以希伯來人認為的居住環境,應包括綠色的環境,今天我們認為是生物,可是希伯來人不認為植物是生物,因為它不會動,他們認為會動的才是活的,不會動的就不是活的,所以他們認為植物是被擺在第一階段第三天被創造。
那麼接下來的第二階段, 在第四、五、六天的重點,就是「陸」(就是有草、有樹木、有森林,這個上帝放置會動東西的地方),祂的分類很簡單,就是我們可以管的,我們管不了的,跟很小跑來跑去的。我們可以管的叫做「畜」,我們無法管的叫「獸」,在家裡附近我們養來可以吃像馬、牛、羊、雞或鴨…等,這叫做「牲畜」,我們可以馴服的。那種在外面跑,我們沒辦法抓的,叫做「野獸」。所以就分為野獸跟牲畜,還有那種很小的,在外面跟家裡都有的,像螞蟻、蟑螂、蚊子…等,那些叫昆蟲。所以對希伯來人來說,動物就分成「畜類」、「獸類」跟「蟲類」,就這樣簡單將動物分成三類,加上最後一類,就是我們自己「人類」。就是上帝在第六天創造的「畜類」、「獸類」、「蟲類」跟「人類」等四類。

到第19節結束時,有早上有晚上這是第四天,接下第五天,開始講到會動的東西,創世紀第一章20節,上帝說:「水要多多滋生有生命的物」,這裡提到「有生命的物」,就是我們所謂的「生物」,所以就從「無生物」被分出來,因此植物被放在「無生物」,現在我們知道植物也是「生物」,但那時候他們不認為那是「生物」,因為「生物應該是會跑的、會動的」,所以會動的才算是有生命的。

這樣的說法,與佛教的說法相似,佛教徒說「不殺生」,如果他們連植物也不殺的話,就會餓死了。所以不要認為希伯來人不科學,佛教到今天也都還是認為說「植物不是生物」,如果植物是生物的話,那他們就沒飯吃了。因為米如果也算是生物的話,那就什麼都不能吃了,就會活活餓死。他們所謂「不殺生」就是指不殺會跑,不會跑的叫做植物,就是可以吃的。那麼「雞蛋」會不會跑呢?對有些佛教徒來說,蛋是可以吃的,因為它還不會跑。但是孵出來就不能吃了,因為這時牠就會跑了。有些說不能吃,因為牠孵出來就會跑,所以不能吃。所以嚴格吃齋的人,是連「蛋」都不吃,而不嚴格的,是一但變成小雞就不能吃了。所以這邊要強調的是觀念的問題—「什麼是生物」或「不殺生」,那個「生」是針對那會動的,所以希伯來人也是這樣的觀念。
到第四天是造日月星辰,星星、月亮、太陽…等都還是無生物。從第五天開始,上帝開始造會動的東西,他們認為這就是「生命」,而聖經用一個特別的字「bara'」來描述這樣的「創造」,整本聖經中「bara'」只在創世記用了三次。

第一次是用在創世記第一章第一節「起初,上帝創造天和地。」

第二次是用在第一章第21節「上帝就創造出大魚和水中所滋生各樣有生命的動物…」,其中這個「創造出」就是用「bara'」來描述。

第三次是用在第一章第26節「上帝說:「我們要照著我們的形像、按著我們的樣式造人…」」,當中的「造人」也是採用「bara'」。

其他的「創造」在聖經中沒有用同一個字,都是用不同的字來描述,他們就研究為什麼上帝再這三個地方要用「bara'」來描述「創造」,這是說明上帝從一個沒有的創造出一個新的東西出來。第一個「bara'」講述的是「什麼都沒有,創造出有出來」,這就是「無中生有」。創世紀第一章第一節,就是在說明整個宇宙只有上帝,祂決定要創造一些東西,這就包括天跟地。我們說上帝創造「天」,這個「天」不是「sky」,而是「靈界」,「地」是「物界」。上帝把萬物都造出來,從什麼都沒有把靈界和物界造出來。第一個創造是「無中生有」。第二個創造是從「無生命創造有生命」,所以第二次創世紀第一章第21節的「bara'」是表示「生命的創造」。此處的植物在希伯來人的觀念中還不算是生命。這邊的「創造」,就是本來都沒有生命,現在要把寶貴的生命創造出來。

在這邊 神有一個特別的動作,就是「賜福」,神就賜福給生命。所以生命是 神賜福給宇宙的一個禮物(A gift bless by God),這在倫理學上是一個很重要的觀念。在創世記第一章第20及21節提到上帝第二次的創造,是創造生命。而且這創造是帶著祝福的創造。 神就祝福那些生命,要他們生養眾多。所以這個「生養」跟「生命」是受祝福的。

把這觀念發揮到最好的就是「史懷哲(Schweitzer Albert)」,他提到倫理的最高原則,不是「尊重人命」,而是「尊重生命」。有些倫理學提到「尊重人命」,而「不尊重狗命」。而史懷哲提到的所有的生命,不是只有人類。所有的生命我們都需要尊重,因為那是從上帝來的禮物。那這個觀念生命是個禮物「life is a gift」,一個上帝祝福的禮物「bless gift by God」。若是這樣的觀念被接受,那就代表生命不是屬於我們的,我們就沒有權利決定要怎樣處理。

到今天醫學倫力還在爭辯那最基本的問題—「你的生命到底是誰的?」。那強調「死亡權」、強調「權利right」,強調我有權決定要不要活、我有權決定要不要死、我有權決定我要怎樣死,像安樂死—是我想要死得比較快樂,不要痛苦。這背後的觀念就是否定生命不是上帝給的禮物,這不是我的成就,代表我沒有權。而今天醫學倫理爭辯的就是「這個生命就是我的」。

這也衍生出「墮胎權」的問題,在肚子裡面的就是我的附屬品,我可以自由決定要他活或死嗎?「墮胎權」也有很多爭議處,到底肚子裡的那個生命,是屬於媽媽的嗎?是媽媽給他的嗎?如果那權利是屬媽媽的,那媽媽有權決定要把他拿出來就拿出來。若是這生命是上帝給的禮物,只是藉由媽媽的肚子養他的話,那媽媽再怎麼不舒服,也不能把他拿掉,因為那權利不在媽媽。
醫學倫理的基礎,就在創世記的第一章第20~21節中有很清楚的說明。這部不光只是提到人的生命,而且提到人對動物界的動物權,目前倫理學上也有很多人就這點在爭辯。像是要吃一隻牛的牛肉,也不能把牠弄得很悽慘後,再殺死牠,這樣沒有「牛道」,就表示沒有尊重牠。就不要讓牠很痛苦的死掉,而是讓牠很幸福的死,那背後就是尊重的觀念。這就是在創世記第一章20~21節中強調的「生物就是 神所祝福的禮物」。

第三個「bara'」就是在描述「從沒有靈命,創造出靈命」,從「沒有存在,創造出有存在」,就是物界、生物界或人物界。所以在希伯來人的觀念裏面,就是 神在創造這個宇宙時,萬物當中有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物界,第二個層次是生物界,第三個層次是人物界。所以每一個都是一個新的創造,從一個沒有的當中,創造一個有出來,所以就用「bara'」這個字來代表 神的一個新創造。

在創造當中有提到一個很奇特的東西,創1:21上帝就造出「大」魚,大魚是比鯨魚還要更大的魚,希伯來文叫做「tanniyn」,這不是普通的魚,是很特別的魚。在古近東當時的文化,他們相信海裡有隻很大的魚,而那隻魚是神明,叫做海神或是海怪,那隻魚是管理海中一切,牠的名字叫「拉哈伯(Rahab)」、「tanniyn」跟「livyathan」,都是古近東附近文明的人他們所拜的海神或海怪。希伯來人為了強調海裡再大的魚都不是神明,都只是上帝創造的,所以在創世記第一章特別連名字都不叫牠,把牠總稱為大魚,表示牠不過是上帝所造的一條大魚而已,並不是什麼神明。

可是在舊約其他地方引用其他民族的信仰時,就特別寫出牠的名字,強調那隻魚不簡單,不是一隻普通的魚,在別的民族信仰裡面,牠是神明。這裡參考詩篇74:13(新中p.732和合p.711)「你曾用能力把水分開,把水中大魚的頭打破。」所以在這邊大魚的頭被打破。詩篇74:14「你曾砸碎鱷魚…」,「鱷魚」就是livyathan,在古近東就是把牠當作海神的名字,在約伯記的時候,到最後上帝出來跟約伯討論海中那個鱷魚,就是這邊指的這隻海怪。也有人說livyathan就是海中最大隻的恐龍,但古近東的人認為那是神明,而不是恐龍,是要敬拜牠的,不拜會出事情。以賽亞書27:1「到那日,耶和華必用他剛硬有力的大刀刑罰鱷魚就是那快行的蛇,刑罰鱷魚─就是那曲行的蛇,並殺死海中的大魚。」,這邊的「livyathan」就沒有翻譯成「立菲丁」,而翻譯成「鱷魚」,這邊就表示就算這大魚是神明,上帝還是可以把牠們征服的。這些都是舊約作者引用古近東其他宗教的說法,來描述神是超過一切的。

在古近東時,所提到的這些海神,也都是屬不好的神,牠們會起來興風作浪是混亂的來源。而這海神是跟天神對抗的,天神贏了就把海神殺死,把牠的五臟六腑丟到陸上,所以陸上就會有動物,因此陸上的動物就是海怪的內臟所形成,這是古近東的神話。像海怪頭被敲碎被打死,這景象希伯來人把它引用來描述耶和華的偉大,將古近東的神話引用到聖經當中。有關「拉哈伯(Rahab)」可參考,以賽亞書51:9(新中p.930;和合p.863) 「耶和華的膀臂啊,興起!興起!以能力為衣穿上,像古時的年日、上古的世代興起一樣。從前砍碎拉哈伯、刺透大魚的,不是你嗎?」,詩篇89:9~10(和合p.723)「你管轄海的狂傲;波浪翻騰,你就使它平靜了。你打碎了拉哈伯,似乎是已殺的人;你用有能的膀臂打散了你的仇敵。」,「拉哈伯」就是那條「大魚」,所以古希伯來人為了要表明這個魚不是神明,所以在創世記第一章,也不提「拉哈伯」或是「立菲丁」就只叫牠「大魚」,皆是上帝所創造的。這樣來表達他們的信仰,因為他們相信宇宙只有一個 神,就是創造天地的上帝。

創世記第一章24節「…事就這樣成了」,是指希伯來人將動物分成—「牲畜」、「野獸」及「昆蟲」共三類。在創世記第一章25節「於是 神造出野獸,各從其類;牲畜,各從其類;地上一切昆蟲,各從其類。 神看著是好的。」,呼應上一節的共三類。似乎在這之後,應該就要開始創造人類了,但是聖經記載到這邊,好像一個樂章結束一般,就停頓住了。

到了第26節才又開始一個別的描述,上地造人類跟造萬物不同,上帝造萬物就好像「隨便講講」(台語),祂說要有光就有光,要有樹就有樹,要有太陽就有太陽,創造這一切都很簡單。但是造人類就比較麻煩了,而不是要有人類就有人類,上帝似乎在這邊還有想些辦法,從創1:26「接著,上帝說:「我們要照著我們的形像、按著我們的樣式造人…」」中,可看到第一次使用「我們」,以複數來描寫上帝。對希伯來人來說,上帝應該是一位,為何會有「我們」?這複數是從何而來的呢?其中還提到「要照著我們的形像、按著我們的樣式造人」,這也是引伸出另一個很重要的重點「什麼叫做神的形象?」。這邊不只有單純講「形象(Image)」,也提到了「樣式(likeness)」,所以「形象」與「樣式」到底哪裡不同?

神學家提出了不同的解釋,以希伯來人神學家的觀點, 神就只有一位,所以對他們來說,很難解釋為何神會是複數。而基督徒是相信三位一體,包含聖父、聖子及聖靈,所以複數對我們來說,不難理解。希伯來人的神學家有以下幾種的解釋:

第一、複數的神是尊稱之意。聖經是以複數的型態,來描述單數的名詞代表尊重。因為上帝太偉大,不知如何表示,因此用希伯來文的複數來形容 神的偉大。中文尊稱偉大的人,就會在名字的前方空一格,如:「 蔣公」,這不是排版錯誤,而是中國人在文字上表示尊重及尊敬的方式。所以,希伯來人的神學家他們拒絕承認 神是三位一體,所以他們表示這「複數」是文法上表示「尊重 神」的意思。

神創造人類,有人將這稱為「上帝創造冠冕之鑽」,代表的是上帝所創造的萬物就像君王頭上的冠冕,好顯出上帝的榮耀,而上面最閃亮、最寶貴的那顆鑽石就代表著人類。而人類的特別,可以用三個 P (3P)來說明。

第一個 P:Plan,神是透過商量、討論且有計畫的做,而不是隨性的創造人類。可以說是有plan才去做,而不是隨便想一想就開始做了。所以可以做的比較好。

第二個 P:Patent,祂有一個patent,所以是照著祂的樣子來做的,在做萬物時反而沒有提到這,而在創造人時有特別提到將人的形象做成像祂一樣,有一個依據。

第三個 P:Purpose,就是人被創造出來是有使命,有目的的(purpose),要人來管理生物及治理這地。

從這裡我們發現到, 神在創造萬物時,沒有那麼慎重,但在創造人時,特別的慎重。從這裡也可探討到基本人類學,就是人與動物到底差異在哪?從人文主義來說,他們強調人有尊嚴,但人文主義者無法說明來源。不過,基督徒卻可以說出此根據是源自於可以從創世記1:26,因為 神按著 神的形象造人。

但這邊尚未清楚說明「形象」的涵義,神學家們也就這邊提出17種不同的解釋。「Image」形象,其中一種解釋就是我們從鏡子裡看見的自己,就代表自己的形象。另一種解釋是透過團體照,我們通常拿到後第一個看的會是自己,透過相片中所呈現的自己,來斷定自己的形象。但是,相片中的自己,依然不是自己,因為人是3D不是2D,但相片呈現出來的形象是2D的樣式,像目前電腦就有這樣的技術,可以立體成像。即使是3D成像,但是那還是不是自己。這種算是virtual reality虛擬實體,只是像人而不是人。

神把人做得像 神,但是人不是 神,這個觀念很重要。越像就越不是,如果是的話,就不會用「像」這個字來表達,因為「像」就表示「不是同一個」,可是很多人因為太像 神,就以為自己就是 神。新紀元運動(New age Movement)就是以這種「人就是神」想法為基礎。

在創世記1:26就針對這觀念作一澄清 -- 「人不是 神,而是像 神」。那人是哪裏像 神呢?這可透過人性尊嚴(Dignity of Humanity)來了解。動物學家就曾探討過「到底人類跟動物有何不同?」「到底人與最像人的猴子有何不同?」

2005年6月2日

創世紀(10) 050602

無神論(宗教信仰)VS有神論(Design)

國語

台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