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日崇拜(網路同步直播)

第一堂 08:30(華語),第二堂 10:00(台語), 第三堂 11:30(敬拜讚美)

與主密契 ─ 禱告會

教會禱告會(週四 19:30)、早禱會(週五 8:40)

2009年3月31日

歷代志下第17-18章

3/31(二) 讀經:歷代志下第17-18章

一句話:米該雅說:我指著永生的耶和華起誓,我的神說甚麼,我就說甚麼。(代下18:13)
一個禱:
親愛主,面對兄姐、親朋好友的問題,我是否能夠用愛心說誠實話?
當我有所顧忌在意彼此的關係時,求主幫助,賜我屬天智慧和勇氣,
知道如何說出真理來幫助人、勸戒人。奉耶穌基督的名禱告,阿們。

一點想:18:4-27對於先知米該雅的遭遇,你有看法與學習?

2009年3月30日

歷代志下第15-16章


3/30(一)讀經:歷代志下第15-16章

一句話:耶和華的眼目遍察全地,要顯大能幫助向他心存誠實的人。你這事行得愚昧;此後,你必有爭戰的事。亞撒因此惱恨先見,將他囚在監裡。那時亞撒也虐待一些人民。(代下16:9-10

一個禱:親愛主,昔日的亞撒王誠實敬畏尋求祢,祢使他們35年四境平安;
晚年他卻仰賴外邦君王、惱恨先見建言、惡待百姓以致害病戰亂;
主啊!甚恐我也會晚節不保,
求祢擒住我心,賜給我有像哈拿尼般的好友能勸諫我,
並使我有願聽的耳、順服的靈,定睛仰賴祢。
奉耶穌基督的名禱告,阿們。


一點想:
對於亞撒王的信仰,你有何看法與提醒?

關懷事工培訓工作坊07臨末、殤慟者的關懷

[07臨末、殤慟者的關懷] ←點選此下載教材

耶利米書 27


W5 2009-04-03 (耶27:1-28:17)


經文: 耶利米書 27:11
但哪一邦肯把頸項放在巴比倫王的軛下服事他,我必使那邦仍在本地存留,得以耕種居住。這是耶和華說的。

默想: 主啊!這是何等艱難的使命,你要先知耶利米宣講投降敵國的信息。這種會被當為叛國犯而受審判的使命真是不容易。但是,我看見耶利米忠心的宣講。求主賞賜給我這樣的忠心。

題目: 你對於先知耶利米與哈拿尼雅之間所演出的木軛短劇有何感想呢?

詩篇 50/51


W4 2009-04-02 (詩50:1-51:19)

經文: 詩篇 50:14-15 你們要以感謝為祭獻與神,又要向至高者還你的願,並要在患難之日求告我;我必搭救你,你也要榮耀我。

默想: 親愛的上帝,是的,這一切萬物都是你的手所創造的,也都是你的。我所擁有的一切,包括我的生命氣息,也都是你所賞賜給我來操練如何妥善管理的。我將你所賞賜給我的一部份,恭敬的奉獻到你的寶座前,實在是不配稱為奉獻,只是用這些來向你表達我心中對於你所賞賜給我那豐盛的恩典,那述說不盡的感恩與還願。

題目: 我們對於上帝所賞賜給我們那豐盛的恩典,當如何行來表達我們內心的感恩呢?

撒母耳記下 14/15


W3 2009-04-01 (撒下14:21-15:37)

經文: 撒母耳記下 15:26 倘若他說:我不喜悅你,看哪,我在這裡,願他憑自己的意旨待我!

默想: 主啊!大衛王在遭遇極大的困難時,盡他所能的做出最好的處置之後,將自己完全交在上帝的手中,任憑上帝處理。這種盡人事,聽天命的態度是我應該學習的。我不能夠用一切在神的手中,就偷懶不做我的手所能夠做的事。我也不應該在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之後,就忘了專心信靠交託給上帝。求主幫助我,在盡心努力與信靠上帝之間,學會該有的平衡。
`
題目: 你對押沙龍的處世為人有何感想呢?

路加福音 24


2009-03-31 (路24:1-24:53)
`
經文: 路加福音 24:1 七日的頭一日,黎明的時候,那些婦女帶著所預備的香料來到墳墓前。
`
默想: 親愛的主,在你為我們死在十字架上,並且被放到山壁石洞的墳穴裡,三天之後,是婦女們在一大清早,預備香料來到你的墓前。他們並不是相信你會從死裡復活,而是要為你去世的遺體,來完成安葬所該有的抹上香料。他們不知道,你已經從死裡復活了。他們所沒有辦法完成的心意,其實,在你死前,馬大的妹妹已經替你作完成了。親愛的主,求你幫助我,學習這些婦女對你所表現那勇敢的愛。

題目: 你對於以馬忤斯村莊所發生的故事有何感想呢?

出埃及記 23


W1 2009-03-30 (出23:1-23:33)
`
經文: 出埃及記 23:3 也不可在爭訟的事上偏護窮人。
`
默想: 上帝啊,你一向都讓我感覺你處理世事,似乎都比較偏愛窮人,比較呵護他們。但是,在這裡,你卻教導以色列人,在爭訟的事上,不可以偏護窮人。這讓我想起,在台灣如果有車禍,法院似乎都偏向認定大車的過失比較嚴重來判決。這是一種以愛心來當藉口的不公義。求上帝幫助我,在愛心與公義之間,會努力去尋求那不容易的平衡。

題目: 耶和華在此要求以色列民要如何對待迦南地的原住民,你對此有何感想呢?

2009年3月29日

歷代志下第13-14章

3/29 (日) 讀經:歷代志下第13-14章

一句話:
亞撒呼求耶和華─他的神說:耶和華啊,惟有你能幫助軟弱的,勝過強盛的。耶和華─我們的神啊,求你幫助我們;因為我們仰賴你,奉你的名來攻擊這大軍。耶和華啊,你是我們的神,不要容人勝過你。(14:11)
一個禱:
主啊,祢知道我的,
在祢殿中享受敬拜、侍奉時,口唱呼求祢,是容易的,
但在爭戰、壓力與軟弱時,卻是容易被眼見心驚所勝,
求主憐憫,再次賜我亞撒的心志、專專認定祢仰賴祢,
唯有祢能幫助信心軟弱的、使我們勝過每時心思戰場。
奉耶穌基督的名禱告,阿們。

一點想:
14:1-15 亞撒王行那些耶和華看為善的事?

2009年3月28日

足夠收拾的恩典

足夠收拾的恩典

經文:馬太福音第十四章13~21節
時間:二00九年三月十五日
主講:林文哲 牧師


各位弟兄姐妹平安。很高興有這個機會來到我們當中一起敬拜上帝,與大家一起分享信仰,以及上帝話語的甘美。這個機會是因為台南神學院的奉獻紀念主日,學校派我到和平教會,跟各位弟兄姐妹,為過去所受的關心、代禱來感謝大家,也為我們和平教會過去對台南神學院長年的禱告,以及很多方面,不管是金錢、物質或者是人才,在台南神學院跟我們一起服侍、跟我們一起學習,或是在台南地區跟我們一起侍奉上帝的這些同工,和平教會參與了台南神學院在傳教人才培養上的某一個階段,。在和平教會的宣教事工上我看到我們的宣教伙伴,有黃肇新牧師、邱啟榮老師、宋惠玲老師,歐品智、蘇國欽兩位年輕的牧者夫婦,還有一位是我在當學生時代就知道的同學張拯民牧師,也是是我們和平教會曾經在我們和平教會這邊受造就的青年。,這些培養他們在年輕的時候,受到基督信仰的薰陶,日後有了這樣子的獻身,也在他們每一個人扮演的角色上,忠心真的是服侍上帝,。這是和平教會在上帝的愛裡所獲得的榮寵,也是台南神學院在上帝與、教會共同培育以及服事的僕人侍奉這三個方面的之一個結合的非常好的美好見具體的事證,我們要為這些獻上感謝。也要懇求每位弟兄姐妹,繼續把這份愛與、這種關心以及、傳揚福音的這份負擔,在我們每一個人的信仰裡面、生命當中,不斷的地為神學院、為所有教會的機構、為我們每一個在福音職場上侍奉的同工禱告,也在人才、物質、金錢各方面,按照個人所得的恩賜,以及從聖靈所受的感動,繼續像過去一般的長年支持一般繼續成為我們的支柱與力量。

序言:神蹟是上帝的作為,我們不只受神蹟景象的吸引,更要從神蹟中學習經驗上帝;尋思神蹟過程中所揭露的真理教訓。
上帝愛我們,從來沒有因為外在的形勢式變化而打折扣,我們也相信這份愛和關懷,不因為景氣的熱絡或冷淡,而受到任何的減損,。雖然我們必然會面對大環境這樣的考驗和挑戰,但是在這樣的情況當中,我們更需要把這種憂心期許或懇請大家更迫切的期待,在主裡面大家一起延續這樣的愛、感染這樣子的熱,同心來克服外在的條件。,或是我們每一個在世上的處境當中,所認為可能必然的這些挑戰,在上帝裡面、在聖靈的力量當中,我們相信祂他的愛必然超過我們所能想像,他的預備必然也超過我們所預期的有限。就像我們今天要一起來分享「足夠收拾的恩典」,這個「足夠收拾的恩典」是來自五餅二魚的神蹟,五餅二魚大家很都耳熟能詳,如果我們是從小在教會長大,主日學幾乎都會講到五餅二魚這個神蹟,也經常會用這個神蹟,來當成我們在欠缺時或需要時的一種鼓舞與、一種典範。我們的教會要建堂,除了很多的行政事務,除了很多先期規劃的這些紙上作業要費很多精神以外,後期的,或是在建堂過程當中,我們還有很多現實的需要,不管是智慧、觀念、教會發展的前瞻遠景,一個種最現實的需要就是,我們怎麼樣有足夠的資源、足夠的從讓每個人微薄的奉獻聚沙成塔,來成就這份神聖的事工。五餅二魚常常會在這樣的場合裡面,或者在這樣的情況當中,再一次的被提出來強調,再一次的從裡面帶出一種感動和行動。但如果從今天的聖經節前文和最後的過程來看,整個經文的脈絡,我們會發現到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核心,五餅二魚的神蹟不是在耶穌既定行程中它發生的,這個神蹟彰顯的是上帝無私完全的愛。

本文:
1. 放下自我―概括承受與體恤飢渴慕義者的需要
(1)「五餅二魚」的神蹟不是某種既定情境過程中醞釀發生的結果,而是意料之外;臨時起意而行的神蹟。
我們如果從十四章的第1節開始讀起,在十四章13節告訴我們:「耶穌聽見了,就上船從那裡獨自退到野地裡去。眾人聽見,就從各城裡步行跟隨他。」然後五餅二魚的神蹟就在那個當下發展,但是13節告訴我們,耶穌聽見一件什麼事情?十四章第1節到12節告訴我們耶穌所聽見的那件事情,就是施洗約翰因為奸人讒言被希律斬首,身首分離死於非命,「約翰的門徒來,把屍首領去埋葬了,就去告訴耶穌。耶穌聽見了,就上船從那裡獨自退到野地裡去……」,我們如果繼續再讀22節,等這個五餅二魚的神蹟都結束了,所有的人潮都散去之後,「耶穌隨即催門徒上船,先渡到那邊去,等他叫眾人散開。散了眾人以後,他就獨自上山去禱告。到了晚上,只有他一人在那裡。」之後又有另外一個耶穌與門徒的互動發生。五餅二魚的神蹟在發展的過程裡面,其實有這麼樣的一個來龍去脈絡,耶穌聽見一個讓他傷心透頂的消息,施洗約翰跟他有表親關係師誼,也是耶穌有啟悟的啟蒙老師一種入門導師的一個角色,所以他的死對耶穌來講所以他的死對耶穌而言,那種傷心和不捨,以及、內心裡面那種的痛苦是無法言喻的,就好像我們失去一個所景仰的人,我們失去、一個曾經帶我們走過一段心靈歷程,或是給我們一個新的人生這樣的一個導師,他離我們而去,而且是受到污衊冤屈而死不公平的待遇,很更叫人情何以堪、悽慘的身首分離的死。耶穌聽見這件事情,就獨自退到野地,他本來需要有一個空間,他本來需要從眾人當中抽身,在這樣的一種情緒和壓力當中,耶穌需要有空間讓自己調整情緒,或者讓自己把內心裡面的憂傷釋放,跟上帝禱告,所以我們看到當眾人散去以後,耶穌繼續他的行程,獨自一個人退到山上去禱告。但是在這個過程中裡面;,在耶穌在這種耶穌意欲療傷止痛情緒和內心的傷害挫折的半路上當中,眾人跟著耶穌在路上,14節:「耶穌出來,見有許多的人,就憐憫他們,治好了他們的病人。」換句話說,五餅二魚的這個神蹟發生的場景,不是在耶穌每日例行工作和既定的行程中發生的裡面,。他到處傳福音、到處走,然後聚集眾人跟他們講上帝國的信息,但是這個神蹟的發生,不是在耶穌原來既定的行程裡面中,不是在他原來的信息當中裡,而是在他自己需要有一個空間自我調整,或者他自己情緒受傷害、需要人家安慰脆弱的時候,他看到這些人出來跟隨著他的眾人而起心動念-- --,「……見有許多的人,就憐憫他們,治好了他們的病人。」不但憐憫他們,治好他們的病,還用整天的時間陪伴他們。

(2)基督對世人的愛與世人出於德行人情之愛不同之處在於,耶穌視愛世人為一種責任、一種全然的承擔,這種愛的實踐不但沒有預期對方的回報,也沒有設定自我狀況的前提耶穌不但憐憫他們,治好他們的病,還用整天的時間陪伴他們。
不但憐憫他們,治好他們的病,還用整天的時間陪伴他們,所以一直到天將晚的時候,門徒告訴耶穌:「……這是野地,時候已經過了,請叫眾人散開,他們好往村子裡去,自己買吃的。」我們每一個人,尤其對基督徒來講,我們都知道愛人,我們也都知道怎麼樣去幫助人,我相信我們也都願意跟隨主耶穌,像主耶穌一樣去關愛眾人、去陪伴眾人,但是這個神蹟中裡面我們看到,耶穌他帶給我們一個最重要的、也是一個人性最難以超越的一種課題困難,就是當愛人和愛自己,或者在當自己需要被安慰,卻然後又要去安慰別人,那種自我和他者之間優先次序的安排衝突時的抉擇。也就是當我們自己是在一種脆弱的狀態,依然我們要去幫助一個也是脆弱的人;當我們自己受傷害的時候情況之下,還我們要去撫慰那些受傷害的心靈,在這種當下,最大的困難就是我們如何把自己先放下,而且去面對對方,並且是一種全然的、是一種投入與的陪伴,就像耶穌,因為看見這些人,先把自己放下;因為心生憐憫看見這些人,就先陪伴他們、醫治他們,而且一整天,到天將黑的時候。

關心別人,愛別人是一種美德,道德、社會的人情義理或者教育告訴我們,同情心、愛心、關心,用情感跟意志來愛人,那已經是人性裡面最光輝,也是我們可能或者在人性當中具體實踐我們所可以努力的一個最佳的典範。耶穌告訴我們,也或是耶穌留下對給我們一個挑戰,如果愛人成為一種負擔,如果關心別人成為一種責任,如果愛人和關心別人在你跟別人當中要做優先性的選擇,你要怎麼去鋪陳?你要怎麼去選擇?這是一個非常關鍵性的抉擇,基督徒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說:「施比受更有福」,沒有錯,施比受更有福,但是這種施比受更有福之間,如果不是沒有一種出於責任,如果沒有出於、一種承擔,純粹只是情感或者意志,是不夠容易做到的。施比受更有福,這種施愛施恩和受惠的人、給予者和接受者之間當中,就好像一種互利的結構:,受惠於我們的人,他得著我們給予他的利益與幫助這些幫忙,施惠施愛給別人的人,則我們從上帝、或者我們預期備從上帝獲取更多的福份,結果就好像施者比受者更有福,有更多的祝福,這些接受我們愛的人、受惠於我們的人,不就是等於我們受恩於上帝的一個媒介和角色嗎?這種互利的結構,我們如果從信仰上面,從耶穌留下來的典範來看,就是在挑戰或告訴我們這樣這種互利的結構子的一個盲點,這樣子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核心信息。

關心別人、愛別人,或者為愛付出行動,我們可能出於情感,我們可能出於意志,因為我們願意,我們可能出於責任,這種責任是社會角色的責任,我是一個牧師、我是一個父母,不管你是任何我是一個什麼人際關係裡面的扮演的身份,我們可能在這個身份的前提下對與我們有要對跟我這個身份有關係的人,付出相對的關愛和行動,但是耶穌告訴我們,愛別人和關心別人是一種完全負責任的承擔,而不只是為完備身份角色賦予我們的義務,這種負責任的承擔對人來講而言,最大的困難就是怎麼樣如何當下先把自己擺下,概括承受那些需要我們關心的人,在自己需要支持與安慰的時候依然先行陪伴與幫助他們。

(3)耶穌並不因情緒低潮、對人性絶望而棄絶跟隨尋求他幫助的人。耶穌將自我的情緒挫折與心靈的創傷暫時擺下,關心;而且醫治跟隨而來的人心靈和肉體病痛。
耶穌聽見施洗約翰被砍頭,何等傷心,傷心到他需要離開眾人,避靜到一個地方,在這樣的脆弱的情緒狀態中;但是眾人闖介入他的私人行程情緒裡面,他依然把自己擺在一邊,關心眾人、醫治他們、陪伴他們,直到眾人散去之後,他才繼續未完成的療傷止痛。早於五餅二魚的神蹟;五餅二魚的神蹟不是在大家吃飽以後,而是上帝已經在耶穌的身上彰顯愛的把這個神蹟告訴我們,神蹟是上帝作為的一切,從聖經的話語裡面讓我們看到,所以神蹟不只是在最後被人察覺驚嘆的效結果我們看到才叫有神蹟。,是在整個過程裡面我們看到見耶穌怎麼樣如何留下上帝作為跟與人作為的不一樣同,。神蹟也不是那種超自然的現象定律,或者是人沒有辦法去理解、去解釋、去達到的就叫作神蹟,而神蹟是在我們的生命裡面,來自信仰、來自聖經的話語裡面、來自上帝透過每一個信息向我們揭示所告訴的我們的挑戰與回應,就好像他祂把一個基因、把一個種子,植入種在我們的生命裡面,從而孕育呈現超凡脫俗的生命境界那個神蹟就是在那個時候準備要呈現,。問題在於是我們是否有沒有意識到,或是我們有沒有去經驗到,並把握這樣子的一個機會,讓神蹟所要開啟的神聖意義成為生命的永恆意識、把這樣子的一個可能,讓它成為事實。

2. 收拾碎屑,恩典周全
(1)耶穌的福音不只是心靈的力量也是供給肉體飽足的食糧,他憐恤眾人的疾病也供給生命所需食糧。

其實我們也看到耶穌跟他的這些門徒和跟隨的群眾、跟這些眾人在到野地裡相處,從日間到傍晚。,15到18節說:「天將晚的時候,門徒進前來,說:這是野地,時候已經過了,請叫眾人散開,他們好往村子裡去,自己買吃的。耶穌說:不用他們去,你們給他們吃吧!門徒說:我們這裡只有五個餅,兩條魚。耶穌說:拿過來給我。」各位,我們在讀這段聖經節的時候,文字這樣讀過去很快,但你注意看這段文字,我們試著想像在那種場景,這是野地,天快晚了,沒有7-11,大家也是不期而遇,五千多人聚集在那個地方,門徒提醒告訴耶穌應該讓群眾散去好準備糧食時候不早了,回家吧(孫越叔叔的話),耶穌跟門徒說:,「他們不用往村子去,你們給他們吃」,門徒說:「我們只有五個餅二條魚」,耶穌說:「拿來給我」。你看他們的對話,字越來越少,話講的越來越少,兩個人的對話當中,話越來越少意味是什麼意思?話不投機半句多。你跟朋友在哈啦的時候,我的孩子常常講電話,講到一天到晚師母要頻頻敦促他少講一點,孩子說他沒有講了,只有傳簡訊,那不是都一樣嗎?我們家就兩個孩子的電話費比我們倆還多,而且是倍數的多,因為很多朋友,朋友之間話夾子一開,就沒辦法收。話越說越少表示什麼?緊張。「這是野地,時候不早了」,門徒要眾人離開去準備吃的並沒有錯,耶穌卻要門徒給他們吃,你如果是開口講話的那個門徒,你有什麼感受?這整個神蹟裡面有一個最重要的就是個人的情緒、挫折如何被挑起以及避免和傷害,閩南語說「好心被雷擊」,「我為何那麼多事來開口,我是好意啊」,耶穌說眾人不用散去,你們給他們吃,別的共觀福音書裡面有講到五餅二魚是怎麼來的,那是另一個text(文本)的內容,我們從這整個經文對話結構中裡面會發現到,門徒說「我們只有五個餅兩條魚啊」,意思好像是說「就是這樣子了,不然你要怎麼樣」,這裡有一個張力在,耶穌也很乾脆的說:,「那就拿來給我」,是不是這樣子?在這個對話裡面我們你會發現到,耶穌與門徒逐漸升高的情緒張力隨時可能爆發對立與衝突有一個緊張性、有一個衝突性正在醞釀。門徒的顧慮沒有不對,耶穌的自信也不是沒根據,耶穌跟他的門徒面對同樣的處境,也承負共同的任務,只是角色不一樣。在天時地利都不宜的情況下;人和又出現危機。我們看到他們怎麼克服這樣的危機:聖經說:「於是吩咐眾人坐在草地上,就拿著這五個餅,兩條魚,望著天祝福,擘開餅,遞給門徒,門徒又遞給眾人。」(19節)有限的資源要滿足眾人需要的難度在於如何安撫焦慮帶來情緒浮躁和行為失控,耶穌的話語:「拿來給我」,並要求眾人眾人坐好,持餅望天祝謝,遞給門徒,再分給眾人,群眾的傾聽、配合、同工讓整個過程井然有序,進而成就此一以有限資源滿足眾多需求的神蹟。

耶穌跟他的門徒共同面對的,他們都是同坐在一條船上,只是角色不一樣而已,門徒的顧慮不是沒有錯,耶穌有他的自信也沒有錯,但是在那個當下裡面有一個衝突,天時地利都不好,天已經晚了,這裡是野地,天不時地不利,人和出現危機,這樣的情況,我們看到他們怎麼跨越這個危機。聖經告訴我們:「於是吩咐眾人坐在草地上,就拿著這五個餅,兩條魚,望著天祝福,擘開餅,遞給門徒,門徒又遞給眾人。」(19節)這是什麼?服從、配合、等候、交託,難道眾人不知道天將要晚了嗎?難道眾人不知道野地裡沒地方有東西吃嗎?天晚了,門徒肚子餓,眾人不餓嗎?耶穌不餓嗎?大家都餓,大家都知道,在這樣子的情況之下,那種迫切性,大家共同面對一個迫切的問題,但是怎麼樣去跨越過那個迫切性帶來的威脅,最怕、最大的挑戰就是每一個人把情緒,或者把那種迫切性當作合理化,叫作人之常情,五餅二魚這個神蹟,第二個神蹟就在這邊發酵。

當這種危機在醞釀時,當這種有限的資源要分配在這種困難度非常高的時候,上帝的話語、耶穌的話語說「拿來給我」,眾人坐好,望天祝福,遞給門徒,分給眾人,那種僅然井然有序,那種傾聽、配合、同工。大家都有我們不是沒有人性的軟弱點,也必然遭遇我們不是沒有外在環境的挑戰,在這種人性的軟弱和外在環境的挑戰過程裡面中,我們很難以個人的力量也非常難以去承擔克服,這時我們同工、同志、同伴,真的需要同心共苦集腋成裘、眾志成城來,去克服這些每一種人生或是現實所帶給我們的壓力和挑戰。但是我們常常會發現,在艱難困境被克服後這些事情、這些挑戰過去了之後,還有另一個更艱難的課題形成還有一個更大或更嚴重的挑戰在我們的後面,就是在處理問題的這個過程中裡面,人與人之間所發生互動形成的這些嫌隙。集腋成裘、眾志成城的果實本是佳美見證,然而這些都需要我們將自己擺上才可以成就,我們教會要建堂,我相信我們教會不至於有以下我要分享的情形,:我過去在牧會或在學校教書時,會跟同學分享到一些牧會的實務,有很多教會建堂建完了,獻堂感恩禮拜熱鬧辦過了,教會裡面開始產生問題了,牧師要離開了,信徒長執之間後面開始有一些風風雨雨、是是非非和論斷,我們真的需要從這個神蹟裡面看到,怎麼樣將自己的有限擺上,。我們無須不要擔心自己很有限,更我們不要因害怕自己的有限就駐足不前,我們把你把自己的有限有限擺上,不但是擺在上帝面前而已,也擺在你的同工之間,所謂擺在你的同工之間,就是你要知道這些人是要跟你一起同工、是要彌補你的有限,讓這種有限成為一個無限可能的力量,這需要什麼?這需要交託、信靠、接納受、與規劃、安排,這也需要有一些規劃。我們看到門徒在那個當下在,那種情緒在醞釀的當下當,耶穌說「拿來給我、拿來給我」,望天祝謝,叫眾人坐好,擘開,分給大家,他們都放下自我集結在耶穌身邊聽從他的吩咐僅僅有序敬慎從事終於成就這故事中井井有條。所以這個神蹟,在這個場景裡面又有了另一第二個神蹟,就是眾人怎麼樣在資源有限和環境迫切的情況之下,去克服肉體上面的需要、物質上面的不足,、我們剛剛講不只是情緒上面的張力,就是肉體的需要,不只是、和外來的這種挑戰,即自然環境、客觀環境、時空環境的這些挑戰,需要用他們同心協力來克服和擺上。飢餓、情緒焦慮所可能衍發的衝突與紛爭。在這個神蹟中,門徒跟耶穌師徒據理力爭、各盡其職,在情緒張力下師徒之間沒有頤指氣使的權威或者卑躬屈膝懾服,依然彼此信賴、同工與協調。

(2)耶穌的門徒不但臨場經驗神蹟也參與締造神蹟,除了見證「爆量」的神蹟,更享受收拾碎屑―「控量精準」額外的神蹟。
最後,來到故事的最高潮。在眾人吃飽之後,耶穌告訴他們把這些碎屑都收集起來裝了,十二個籃子。這籃子不是竹簍一般大的籃子,而是十二個人份,正好為十二個門徒食用所需。。閩南語有句話說「企尾包衰」,好處往往讓前面的人撈走,後面的人只能撿殘餘的碎屑,這是這個神蹟裡面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教訓;收拾碎屑意謂珍惜與反思有在收拾當中我們會再去回想與思考原初的情景、會再品味內心激盪的深度問題,各位如果你是那些門徒,你最知道資源是那麼有限,五千群眾不知道,再分出去再分出去,你怎麼知道這麼多人吃得夠,越後面分得食物的人,他肚子餓的時間越久,他的情緒焦慮也越深,這些門徒他們知道只有五餅二魚,不斷的再分出去,量好像越來越少怎麼辦,最後都沒了,那些碎屑十二籃,十二人份,門徒不但參與這個神蹟、經驗這個神蹟,他們自己更享受了這個神蹟最完美、最讓人稱奇與欣羨的部分,完美的結局。耶穌珍惜每一份得自上帝成就的祝福,也為那些同工的門徒留下最神奇或是神蹟最完美的部分。

在這個神蹟裡我們看到,不但是量的暴增,五餅二魚到五千人以上吃飽,也是情緒和身體的需求,撫慰、接納、支持、信任、交託,還有就是上帝的恩典夠我們用,恩典滿溢,但是我們在用的時候,不是只有那個滿溢才是恩典的、才是足以感謝讚嘆的神蹟,就是那些碎屑,我們在細數、我們在收拾,我們再好好的加以應用和深思中,你會去經驗到,他不只是夠我們用,他不只是不缺我們用,他也要我們不要浪費,或是隨意,因為這是來自於上帝的恩賜

愛不是一種委屈自己,更不是一種在人的面前把自己不滿的情緒將其抹滅掉,愛人就是一種迫切,那種迫切到你有時會幾乎處在一種好像脫韁野馬的危機當中,你知道能夠怎麼樣在適切適當的時候把它挑整過來。我看過Discovery頻道,它有一陣子在播放火車科技的研究節目,我們知道我們的高鐵差不多可以跑到300公里,世界最快的火車是法國的TGV(子彈列車),我如果沒有記錯大概可以跑到370甚至400公里,那部影片採訪該火車科技的工程師,他說現在在實驗室裡火車可以跑到700公里,已經有這樣子的動力,要達到1000公里不是問題,跟飛機的速度差不多,但是他說其實最大的挑戰不是讓它跑得更快,而是怎麼讓它停下來。以現在的科技來講,要從0加速到700或1000,不是什麼大困難,但是要從1000到0,那種科技,當然它最後還是會停下來,問題是它多久以前要停,比如說從台北開始加速到高雄,它可能要從台中就開始踩煞車,那這有什麼意思,也就是說它要怎麼在有效的商業成本經營下,以更短的距離來煞車,這樣的科技,比要讓它具動力來得更重要,制動力比趨動力更困難。閩南語有句話說「剛好就好」,目前的金融危機就是這樣子,大家都沒有剛好就好,一塊錢把它吹到十倍百倍,有一天破掉就糟了。這個神蹟告訴我們什麼?我們有情緒,那是一種熱情、那是一種激情,這種熱情和激情會帶給我們對人事物的關心和投入,但是也讓我們陷入一種人性非常大的挑戰,。我們看到第二個神蹟,門徒跟耶穌,他們怎麼共演了一個師徒之間,沒有那種權威或者卑躬屈膝,但是有那種關心和信賴,以及同工和協調。最後這個神蹟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關鍵,門徒讓眾人都吃飽了,耶穌告訴他們把這些碎屑都收集過來,十二個籃子,籃子不是像裝箱竹簍那種大籃子,而是十二個人份,十二個門徒,這些門徒他們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告訴耶穌說沒得吃了,他們是後天下之樂而樂,閩南語有句話說「站尾包衰」,後來的好處往往讓前面的人撈走,這是這個神蹟裡面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教訓,我們常常說「主恩滿溢、主恩滿溢」,收拾碎屑意味著什麼?意味著珍惜,意味著在收拾當中,你會去回想、你會去思考、你會去品味,那種深度的問題,主恩滿溢,你把它接住了,「啊!幸福快樂很滿足,哈雷利路亞感謝主」,這個都很好,但是如果只有到這邊,你如果認為就是常常要這樣,那你每一次到了需要的時候,如果沒有這種滿溢足夠到溢出來,你就會覺得好像不夠豐富,但是耶穌告訴他的門徒把碎屑收拾起來,有十二個籃子,Just make剛好精準!我們要讓他量不夠是一個挑戰,太多了又是另一個挑戰不是嗎。各位如果你家裡面有過喜宴的場合,要準備去跟餐廳訂喜宴的桌數,你怎麼去計算會來參加的人數?訂多了要多付給餐廳,沒人吃也可惜浪費,訂少了對客人很不好意思,那我們現在有一個彈性,為什麼要有彈性?因為那個精準真的很難控制不是嗎,。這個神蹟最讓我個人感到神奇的地方就在這裡。

(3)耶穌珍惜每一份得自上帝成就的祝福,也為那些同工的門徒留下最神奇或是神蹟最完美的部分。
而且這些門徒,各位如果你是那些門徒,你最知道資源是那麼有限,五千群眾不知道,再分出去再分出去,你怎麼知道這麼多人吃得夠,越後面分得食物的人,他肚子餓的時間越久,他的情緒焦慮也越深,這些門徒他們知道只有五餅二魚,不斷的再分出去,量好像越來越少怎麼辦,最後都沒了,那些碎屑十二籃,十二人份,門徒不但參與這個神蹟、經驗這個神蹟,他們本身經驗了這個神蹟最完美的部分,最讓人稱奇、最讓人欣羨的部分,完美的結局。

結論:
愛不是一種委屈自己,更不是一種在人的面前把掩飾自己情緒與焦慮,或是刻意按壓內心的不滿,愛人就是一種迫切,一種沒有預設自我存在狀況前提;概括承受被愛者需要的迫切趕,當投入工作的時候,這種迫切的激情可能因我們情緒轉移而產生新的危機,就是因迫切激情帶出的對話與同工關係的緊張。耶穌為愛世人而降世,為世人仰求而施捨,耶穌不但行神蹟,祂本身就是「神蹟」。透過上帝的恩典,我們其實早已領受諸多的神蹟,問題在於我們未嘗細數珍惜,或是執著於神蹟奇事,而輕忽平凡事物寓意的神蹟奧義。

這個不是在小說裡面從此王子與公主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誰知道,但是寫小說的人會添上這麼一筆,。在這個神蹟裡我們看到,不但是量的暴增,五餅二魚到五千人以上吃飽,也是情緒和身體的需求,撫慰、接納、支持、信任、交託,還有就是上帝的恩典夠我們用,恩典滿溢,但是我們在用的時候,不是只有那個滿溢才是恩典的、才是足以感謝讚嘆的神蹟,就是那些碎屑,我們在細數、我們在收拾,我們再好好的加以應用和深思中,你會去經驗到,他不只是夠我們用,他不只是不缺我們用,他也要我們不要浪費,或是隨意,因為這是來自於上帝的恩賜。很多教會的機構、很多教會的成長、很多我們在教會的需求上面,常常會經歷到這樣子的經驗,我們需要再一次怎麼樣將把自己再一次的擺上,不但是擺上自己已的所有的,也要而是擺上自己不足的的沒有,當我們不是為把自己的不足擺上的時候,我們不只是等候從上帝的挹注與填滿才將這些擺上來添滿我們,而是我們也願意在自己不足的時候,接受上帝為我們的鋪陳、差遣安排、投入與服事侍奉,不管是豐富或、不管是缺乏、不管是足夠或是、不管,是收拾,在這當中上帝在上帝帶領我們的過程中,神蹟就在我們當中發生了。

耶穌為愛世人而降世,為世人仰求而施捨,耶穌不但行神蹟,祂本身就是「神蹟」。透過上帝的恩典,我們其實早已領受諸多的神蹟,問題在於我們未嘗細數珍惜,或是執著於神蹟奇事,而輕忽平凡事物寓意的神蹟奧義。

我們一起低頭禱告:。

「親愛的主,讓我們再一次在你祢的面前透過話語得著力量,也讓我們再一次在你祢的面前透過話語看到我們自己、看到我們的過去、看到我們的現在,也知道我們將來要怎麼同工,跟主你祢同工、跟我們教會所有同心的弟兄姐妹同工。如此禱告奉主耶穌的名求,阿們!」

足夠收拾的恩典

足夠收拾的恩典

經文:馬太福音第十四章13~21節
時間:二00九年三月十五日
主講:林文哲 牧師


各位弟兄姐妹平安。很高興有這個機會來到我們當中一起敬拜上帝,與大家一起分享信仰,以及上帝話語的甘美。這個機會是因為台南神學院的奉獻紀念主日,學校派我到和平教會,跟各位弟兄姐妹,為過去所受的關心、代禱來感謝大家,也為我們和平教會過去對台南神學院長年的禱告,以及很多方面,不管是金錢、物質或者是人才,在台南神學院跟我們一起服侍、跟我們一起學習,或是在台南地區跟我們一起侍奉上帝的這些同工,和平教會參與了台南神學院在傳教人才培養上的某一個階段,。在和平教會的宣教事工上我看到我們的宣教伙伴,有黃肇新牧師、邱啟榮老師、宋惠玲老師,歐品智、蘇國欽兩位年輕的牧者夫婦,還有一位是我在當學生時代就知道的同學張拯民牧師,也是是我們和平教會曾經在我們和平教會這邊受造就的青年。,這些培養他們在年輕的時候,受到基督信仰的薰陶,日後有了這樣子的獻身,也在他們每一個人扮演的角色上,忠心真的是服侍上帝,。這是和平教會在上帝的愛裡所獲得的榮寵,也是台南神學院在上帝與、教會共同培育以及服事的僕人侍奉這三個方面的之一個結合的非常好的美好見具體的事證,我們要為這些獻上感謝。也要懇求每位弟兄姐妹,繼續把這份愛與、這種關心以及、傳揚福音的這份負擔,在我們每一個人的信仰裡面、生命當中,不斷的地為神學院、為所有教會的機構、為我們每一個在福音職場上侍奉的同工禱告,也在人才、物質、金錢各方面,按照個人所得的恩賜,以及從聖靈所受的感動,繼續像過去一般的長年支持一般繼續成為我們的支柱與力量。

序言:神蹟是上帝的作為,我們不只受神蹟景象的吸引,更要從神蹟中學習經驗上帝;尋思神蹟過程中所揭露的真理教訓。
上帝愛我們,從來沒有因為外在的形勢式變化而打折扣,我們也相信這份愛和關懷,不因為景氣的熱絡或冷淡,而受到任何的減損,。雖然我們必然會面對大環境這樣的考驗和挑戰,但是在這樣的情況當中,我們更需要把這種憂心期許或懇請大家更迫切的期待,在主裡面大家一起延續這樣的愛、感染這樣子的熱,同心來克服外在的條件。,或是我們每一個在世上的處境當中,所認為可能必然的這些挑戰,在上帝裡面、在聖靈的力量當中,我們相信祂他的愛必然超過我們所能想像,他的預備必然也超過我們所預期的有限。就像我們今天要一起來分享「足夠收拾的恩典」,這個「足夠收拾的恩典」是來自五餅二魚的神蹟,五餅二魚大家很都耳熟能詳,如果我們是從小在教會長大,主日學幾乎都會講到五餅二魚這個神蹟,也經常會用這個神蹟,來當成我們在欠缺時或需要時的一種鼓舞與、一種典範。我們的教會要建堂,除了很多的行政事務,除了很多先期規劃的這些紙上作業要費很多精神以外,後期的,或是在建堂過程當中,我們還有很多現實的需要,不管是智慧、觀念、教會發展的前瞻遠景,一個種最現實的需要就是,我們怎麼樣有足夠的資源、足夠的從讓每個人微薄的奉獻聚沙成塔,來成就這份神聖的事工。五餅二魚常常會在這樣的場合裡面,或者在這樣的情況當中,再一次的被提出來強調,再一次的從裡面帶出一種感動和行動。但如果從今天的聖經節前文和最後的過程來看,整個經文的脈絡,我們會發現到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核心,五餅二魚的神蹟不是在耶穌既定行程中它發生的,這個神蹟彰顯的是上帝無私完全的愛。

本文:
1. 放下自我―概括承受與體恤飢渴慕義者的需要
(1)「五餅二魚」的神蹟不是某種既定情境過程中醞釀發生的結果,而是意料之外;臨時起意而行的神蹟。
我們如果從十四章的第1節開始讀起,在十四章13節告訴我們:「耶穌聽見了,就上船從那裡獨自退到野地裡去。眾人聽見,就從各城裡步行跟隨他。」然後五餅二魚的神蹟就在那個當下發展,但是13節告訴我們,耶穌聽見一件什麼事情?十四章第1節到12節告訴我們耶穌所聽見的那件事情,就是施洗約翰因為奸人讒言被希律斬首,身首分離死於非命,「約翰的門徒來,把屍首領去埋葬了,就去告訴耶穌。耶穌聽見了,就上船從那裡獨自退到野地裡去……」,我們如果繼續再讀22節,等這個五餅二魚的神蹟都結束了,所有的人潮都散去之後,「耶穌隨即催門徒上船,先渡到那邊去,等他叫眾人散開。散了眾人以後,他就獨自上山去禱告。到了晚上,只有他一人在那裡。」之後又有另外一個耶穌與門徒的互動發生。五餅二魚的神蹟在發展的過程裡面,其實有這麼樣的一個來龍去脈絡,耶穌聽見一個讓他傷心透頂的消息,施洗約翰跟他有表親關係師誼,也是耶穌有啟悟的啟蒙老師一種入門導師的一個角色,所以他的死對耶穌來講所以他的死對耶穌而言,那種傷心和不捨,以及、內心裡面那種的痛苦是無法言喻的,就好像我們失去一個所景仰的人,我們失去、一個曾經帶我們走過一段心靈歷程,或是給我們一個新的人生這樣的一個導師,他離我們而去,而且是受到污衊冤屈而死不公平的待遇,很更叫人情何以堪、悽慘的身首分離的死。耶穌聽見這件事情,就獨自退到野地,他本來需要有一個空間,他本來需要從眾人當中抽身,在這樣的一種情緒和壓力當中,耶穌需要有空間讓自己調整情緒,或者讓自己把內心裡面的憂傷釋放,跟上帝禱告,所以我們看到當眾人散去以後,耶穌繼續他的行程,獨自一個人退到山上去禱告。但是在這個過程中裡面;,在耶穌在這種耶穌意欲療傷止痛情緒和內心的傷害挫折的半路上當中,眾人跟著耶穌在路上,14節:「耶穌出來,見有許多的人,就憐憫他們,治好了他們的病人。」換句話說,五餅二魚的這個神蹟發生的場景,不是在耶穌每日例行工作和既定的行程中發生的裡面,。他到處傳福音、到處走,然後聚集眾人跟他們講上帝國的信息,但是這個神蹟的發生,不是在耶穌原來既定的行程裡面中,不是在他原來的信息當中裡,而是在他自己需要有一個空間自我調整,或者他自己情緒受傷害、需要人家安慰脆弱的時候,他看到這些人出來跟隨著他的眾人而起心動念-- --,「……見有許多的人,就憐憫他們,治好了他們的病人。」不但憐憫他們,治好他們的病,還用整天的時間陪伴他們。

(2)基督對世人的愛與世人出於德行人情之愛不同之處在於,耶穌視愛世人為一種責任、一種全然的承擔,這種愛的實踐不但沒有預期對方的回報,也沒有設定自我狀況的前提耶穌不但憐憫他們,治好他們的病,還用整天的時間陪伴他們。
不但憐憫他們,治好他們的病,還用整天的時間陪伴他們,所以一直到天將晚的時候,門徒告訴耶穌:「……這是野地,時候已經過了,請叫眾人散開,他們好往村子裡去,自己買吃的。」我們每一個人,尤其對基督徒來講,我們都知道愛人,我們也都知道怎麼樣去幫助人,我相信我們也都願意跟隨主耶穌,像主耶穌一樣去關愛眾人、去陪伴眾人,但是這個神蹟中裡面我們看到,耶穌他帶給我們一個最重要的、也是一個人性最難以超越的一種課題困難,就是當愛人和愛自己,或者在當自己需要被安慰,卻然後又要去安慰別人,那種自我和他者之間優先次序的安排衝突時的抉擇。也就是當我們自己是在一種脆弱的狀態,依然我們要去幫助一個也是脆弱的人;當我們自己受傷害的時候情況之下,還我們要去撫慰那些受傷害的心靈,在這種當下,最大的困難就是我們如何把自己先放下,而且去面對對方,並且是一種全然的、是一種投入與的陪伴,就像耶穌,因為看見這些人,先把自己放下;因為心生憐憫看見這些人,就先陪伴他們、醫治他們,而且一整天,到天將黑的時候。

關心別人,愛別人是一種美德,道德、社會的人情義理或者教育告訴我們,同情心、愛心、關心,用情感跟意志來愛人,那已經是人性裡面最光輝,也是我們可能或者在人性當中具體實踐我們所可以努力的一個最佳的典範。耶穌告訴我們,也或是耶穌留下對給我們一個挑戰,如果愛人成為一種負擔,如果關心別人成為一種責任,如果愛人和關心別人在你跟別人當中要做優先性的選擇,你要怎麼去鋪陳?你要怎麼去選擇?這是一個非常關鍵性的抉擇,基督徒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說:「施比受更有福」,沒有錯,施比受更有福,但是這種施比受更有福之間,如果不是沒有一種出於責任,如果沒有出於、一種承擔,純粹只是情感或者意志,是不夠容易做到的。施比受更有福,這種施愛施恩和受惠的人、給予者和接受者之間當中,就好像一種互利的結構:,受惠於我們的人,他得著我們給予他的利益與幫助這些幫忙,施惠施愛給別人的人,則我們從上帝、或者我們預期備從上帝獲取更多的福份,結果就好像施者比受者更有福,有更多的祝福,這些接受我們愛的人、受惠於我們的人,不就是等於我們受恩於上帝的一個媒介和角色嗎?這種互利的結構,我們如果從信仰上面,從耶穌留下來的典範來看,就是在挑戰或告訴我們這樣這種互利的結構子的一個盲點,這樣子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核心信息。

關心別人、愛別人,或者為愛付出行動,我們可能出於情感,我們可能出於意志,因為我們願意,我們可能出於責任,這種責任是社會角色的責任,我是一個牧師、我是一個父母,不管你是任何我是一個什麼人際關係裡面的扮演的身份,我們可能在這個身份的前提下對與我們有要對跟我這個身份有關係的人,付出相對的關愛和行動,但是耶穌告訴我們,愛別人和關心別人是一種完全負責任的承擔,而不只是為完備身份角色賦予我們的義務,這種負責任的承擔對人來講而言,最大的困難就是怎麼樣如何當下先把自己擺下,概括承受那些需要我們關心的人,在自己需要支持與安慰的時候依然先行陪伴與幫助他們。

(3)耶穌並不因情緒低潮、對人性絶望而棄絶跟隨尋求他幫助的人。耶穌將自我的情緒挫折與心靈的創傷暫時擺下,關心;而且醫治跟隨而來的人心靈和肉體病痛。
耶穌聽見施洗約翰被砍頭,何等傷心,傷心到他需要離開眾人,避靜到一個地方,在這樣的脆弱的情緒狀態中;但是眾人闖介入他的私人行程情緒裡面,他依然把自己擺在一邊,關心眾人、醫治他們、陪伴他們,直到眾人散去之後,他才繼續未完成的療傷止痛。早於五餅二魚的神蹟;五餅二魚的神蹟不是在大家吃飽以後,而是上帝已經在耶穌的身上彰顯愛的把這個神蹟告訴我們,神蹟是上帝作為的一切,從聖經的話語裡面讓我們看到,所以神蹟不只是在最後被人察覺驚嘆的效結果我們看到才叫有神蹟。,是在整個過程裡面我們看到見耶穌怎麼樣如何留下上帝作為跟與人作為的不一樣同,。神蹟也不是那種超自然的現象定律,或者是人沒有辦法去理解、去解釋、去達到的就叫作神蹟,而神蹟是在我們的生命裡面,來自信仰、來自聖經的話語裡面、來自上帝透過每一個信息向我們揭示所告訴的我們的挑戰與回應,就好像他祂把一個基因、把一個種子,植入種在我們的生命裡面,從而孕育呈現超凡脫俗的生命境界那個神蹟就是在那個時候準備要呈現,。問題在於是我們是否有沒有意識到,或是我們有沒有去經驗到,並把握這樣子的一個機會,讓神蹟所要開啟的神聖意義成為生命的永恆意識、把這樣子的一個可能,讓它成為事實。

2. 收拾碎屑,恩典周全
(1)耶穌的福音不只是心靈的力量也是供給肉體飽足的食糧,他憐恤眾人的疾病也供給生命所需食糧。

其實我們也看到耶穌跟他的這些門徒和跟隨的群眾、跟這些眾人在到野地裡相處,從日間到傍晚。,15到18節說:「天將晚的時候,門徒進前來,說:這是野地,時候已經過了,請叫眾人散開,他們好往村子裡去,自己買吃的。耶穌說:不用他們去,你們給他們吃吧!門徒說:我們這裡只有五個餅,兩條魚。耶穌說:拿過來給我。」各位,我們在讀這段聖經節的時候,文字這樣讀過去很快,但你注意看這段文字,我們試著想像在那種場景,這是野地,天快晚了,沒有7-11,大家也是不期而遇,五千多人聚集在那個地方,門徒提醒告訴耶穌應該讓群眾散去好準備糧食時候不早了,回家吧(孫越叔叔的話),耶穌跟門徒說:,「他們不用往村子去,你們給他們吃」,門徒說:「我們只有五個餅二條魚」,耶穌說:「拿來給我」。你看他們的對話,字越來越少,話講的越來越少,兩個人的對話當中,話越來越少意味是什麼意思?話不投機半句多。你跟朋友在哈啦的時候,我的孩子常常講電話,講到一天到晚師母要頻頻敦促他少講一點,孩子說他沒有講了,只有傳簡訊,那不是都一樣嗎?我們家就兩個孩子的電話費比我們倆還多,而且是倍數的多,因為很多朋友,朋友之間話夾子一開,就沒辦法收。話越說越少表示什麼?緊張。「這是野地,時候不早了」,門徒要眾人離開去準備吃的並沒有錯,耶穌卻要門徒給他們吃,你如果是開口講話的那個門徒,你有什麼感受?這整個神蹟裡面有一個最重要的就是個人的情緒、挫折如何被挑起以及避免和傷害,閩南語說「好心被雷擊」,「我為何那麼多事來開口,我是好意啊」,耶穌說眾人不用散去,你們給他們吃,別的共觀福音書裡面有講到五餅二魚是怎麼來的,那是另一個text(文本)的內容,我們從這整個經文對話結構中裡面會發現到,門徒說「我們只有五個餅兩條魚啊」,意思好像是說「就是這樣子了,不然你要怎麼樣」,這裡有一個張力在,耶穌也很乾脆的說:,「那就拿來給我」,是不是這樣子?在這個對話裡面我們你會發現到,耶穌與門徒逐漸升高的情緒張力隨時可能爆發對立與衝突有一個緊張性、有一個衝突性正在醞釀。門徒的顧慮沒有不對,耶穌的自信也不是沒根據,耶穌跟他的門徒面對同樣的處境,也承負共同的任務,只是角色不一樣。在天時地利都不宜的情況下;人和又出現危機。我們看到他們怎麼克服這樣的危機:聖經說:「於是吩咐眾人坐在草地上,就拿著這五個餅,兩條魚,望著天祝福,擘開餅,遞給門徒,門徒又遞給眾人。」(19節)有限的資源要滿足眾人需要的難度在於如何安撫焦慮帶來情緒浮躁和行為失控,耶穌的話語:「拿來給我」,並要求眾人眾人坐好,持餅望天祝謝,遞給門徒,再分給眾人,群眾的傾聽、配合、同工讓整個過程井然有序,進而成就此一以有限資源滿足眾多需求的神蹟。

耶穌跟他的門徒共同面對的,他們都是同坐在一條船上,只是角色不一樣而已,門徒的顧慮不是沒有錯,耶穌有他的自信也沒有錯,但是在那個當下裡面有一個衝突,天時地利都不好,天已經晚了,這裡是野地,天不時地不利,人和出現危機,這樣的情況,我們看到他們怎麼跨越這個危機。聖經告訴我們:「於是吩咐眾人坐在草地上,就拿著這五個餅,兩條魚,望著天祝福,擘開餅,遞給門徒,門徒又遞給眾人。」(19節)這是什麼?服從、配合、等候、交託,難道眾人不知道天將要晚了嗎?難道眾人不知道野地裡沒地方有東西吃嗎?天晚了,門徒肚子餓,眾人不餓嗎?耶穌不餓嗎?大家都餓,大家都知道,在這樣子的情況之下,那種迫切性,大家共同面對一個迫切的問題,但是怎麼樣去跨越過那個迫切性帶來的威脅,最怕、最大的挑戰就是每一個人把情緒,或者把那種迫切性當作合理化,叫作人之常情,五餅二魚這個神蹟,第二個神蹟就在這邊發酵。

當這種危機在醞釀時,當這種有限的資源要分配在這種困難度非常高的時候,上帝的話語、耶穌的話語說「拿來給我」,眾人坐好,望天祝福,遞給門徒,分給眾人,那種僅然井然有序,那種傾聽、配合、同工。大家都有我們不是沒有人性的軟弱點,也必然遭遇我們不是沒有外在環境的挑戰,在這種人性的軟弱和外在環境的挑戰過程裡面中,我們很難以個人的力量也非常難以去承擔克服,這時我們同工、同志、同伴,真的需要同心共苦集腋成裘、眾志成城來,去克服這些每一種人生或是現實所帶給我們的壓力和挑戰。但是我們常常會發現,在艱難困境被克服後這些事情、這些挑戰過去了之後,還有另一個更艱難的課題形成還有一個更大或更嚴重的挑戰在我們的後面,就是在處理問題的這個過程中裡面,人與人之間所發生互動形成的這些嫌隙。集腋成裘、眾志成城的果實本是佳美見證,然而這些都需要我們將自己擺上才可以成就,我們教會要建堂,我相信我們教會不至於有以下我要分享的情形,:我過去在牧會或在學校教書時,會跟同學分享到一些牧會的實務,有很多教會建堂建完了,獻堂感恩禮拜熱鬧辦過了,教會裡面開始產生問題了,牧師要離開了,信徒長執之間後面開始有一些風風雨雨、是是非非和論斷,我們真的需要從這個神蹟裡面看到,怎麼樣將自己的有限擺上,。我們無須不要擔心自己很有限,更我們不要因害怕自己的有限就駐足不前,我們把你把自己的有限有限擺上,不但是擺在上帝面前而已,也擺在你的同工之間,所謂擺在你的同工之間,就是你要知道這些人是要跟你一起同工、是要彌補你的有限,讓這種有限成為一個無限可能的力量,這需要什麼?這需要交託、信靠、接納受、與規劃、安排,這也需要有一些規劃。我們看到門徒在那個當下在,那種情緒在醞釀的當下當,耶穌說「拿來給我、拿來給我」,望天祝謝,叫眾人坐好,擘開,分給大家,他們都放下自我集結在耶穌身邊聽從他的吩咐僅僅有序敬慎從事終於成就這故事中井井有條。所以這個神蹟,在這個場景裡面又有了另一第二個神蹟,就是眾人怎麼樣在資源有限和環境迫切的情況之下,去克服肉體上面的需要、物質上面的不足,、我們剛剛講不只是情緒上面的張力,就是肉體的需要,不只是、和外來的這種挑戰,即自然環境、客觀環境、時空環境的這些挑戰,需要用他們同心協力來克服和擺上。飢餓、情緒焦慮所可能衍發的衝突與紛爭。在這個神蹟中,門徒跟耶穌師徒據理力爭、各盡其職,在情緒張力下師徒之間沒有頤指氣使的權威或者卑躬屈膝懾服,依然彼此信賴、同工與協調。

(2)耶穌的門徒不但臨場經驗神蹟也參與締造神蹟,除了見證「爆量」的神蹟,更享受收拾碎屑―「控量精準」額外的神蹟。
最後,來到故事的最高潮。在眾人吃飽之後,耶穌告訴他們把這些碎屑都收集起來裝了,十二個籃子。這籃子不是竹簍一般大的籃子,而是十二個人份,正好為十二個門徒食用所需。。閩南語有句話說「企尾包衰」,好處往往讓前面的人撈走,後面的人只能撿殘餘的碎屑,這是這個神蹟裡面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教訓;收拾碎屑意謂珍惜與反思有在收拾當中我們會再去回想與思考原初的情景、會再品味內心激盪的深度問題,各位如果你是那些門徒,你最知道資源是那麼有限,五千群眾不知道,再分出去再分出去,你怎麼知道這麼多人吃得夠,越後面分得食物的人,他肚子餓的時間越久,他的情緒焦慮也越深,這些門徒他們知道只有五餅二魚,不斷的再分出去,量好像越來越少怎麼辦,最後都沒了,那些碎屑十二籃,十二人份,門徒不但參與這個神蹟、經驗這個神蹟,他們自己更享受了這個神蹟最完美、最讓人稱奇與欣羨的部分,完美的結局。耶穌珍惜每一份得自上帝成就的祝福,也為那些同工的門徒留下最神奇或是神蹟最完美的部分。

在這個神蹟裡我們看到,不但是量的暴增,五餅二魚到五千人以上吃飽,也是情緒和身體的需求,撫慰、接納、支持、信任、交託,還有就是上帝的恩典夠我們用,恩典滿溢,但是我們在用的時候,不是只有那個滿溢才是恩典的、才是足以感謝讚嘆的神蹟,就是那些碎屑,我們在細數、我們在收拾,我們再好好的加以應用和深思中,你會去經驗到,他不只是夠我們用,他不只是不缺我們用,他也要我們不要浪費,或是隨意,因為這是來自於上帝的恩賜

愛不是一種委屈自己,更不是一種在人的面前把自己不滿的情緒將其抹滅掉,愛人就是一種迫切,那種迫切到你有時會幾乎處在一種好像脫韁野馬的危機當中,你知道能夠怎麼樣在適切適當的時候把它挑整過來。我看過Discovery頻道,它有一陣子在播放火車科技的研究節目,我們知道我們的高鐵差不多可以跑到300公里,世界最快的火車是法國的TGV(子彈列車),我如果沒有記錯大概可以跑到370甚至400公里,那部影片採訪該火車科技的工程師,他說現在在實驗室裡火車可以跑到700公里,已經有這樣子的動力,要達到1000公里不是問題,跟飛機的速度差不多,但是他說其實最大的挑戰不是讓它跑得更快,而是怎麼讓它停下來。以現在的科技來講,要從0加速到700或1000,不是什麼大困難,但是要從1000到0,那種科技,當然它最後還是會停下來,問題是它多久以前要停,比如說從台北開始加速到高雄,它可能要從台中就開始踩煞車,那這有什麼意思,也就是說它要怎麼在有效的商業成本經營下,以更短的距離來煞車,這樣的科技,比要讓它具動力來得更重要,制動力比趨動力更困難。閩南語有句話說「剛好就好」,目前的金融危機就是這樣子,大家都沒有剛好就好,一塊錢把它吹到十倍百倍,有一天破掉就糟了。這個神蹟告訴我們什麼?我們有情緒,那是一種熱情、那是一種激情,這種熱情和激情會帶給我們對人事物的關心和投入,但是也讓我們陷入一種人性非常大的挑戰,。我們看到第二個神蹟,門徒跟耶穌,他們怎麼共演了一個師徒之間,沒有那種權威或者卑躬屈膝,但是有那種關心和信賴,以及同工和協調。最後這個神蹟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關鍵,門徒讓眾人都吃飽了,耶穌告訴他們把這些碎屑都收集過來,十二個籃子,籃子不是像裝箱竹簍那種大籃子,而是十二個人份,十二個門徒,這些門徒他們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告訴耶穌說沒得吃了,他們是後天下之樂而樂,閩南語有句話說「站尾包衰」,後來的好處往往讓前面的人撈走,這是這個神蹟裡面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教訓,我們常常說「主恩滿溢、主恩滿溢」,收拾碎屑意味著什麼?意味著珍惜,意味著在收拾當中,你會去回想、你會去思考、你會去品味,那種深度的問題,主恩滿溢,你把它接住了,「啊!幸福快樂很滿足,哈雷利路亞感謝主」,這個都很好,但是如果只有到這邊,你如果認為就是常常要這樣,那你每一次到了需要的時候,如果沒有這種滿溢足夠到溢出來,你就會覺得好像不夠豐富,但是耶穌告訴他的門徒把碎屑收拾起來,有十二個籃子,Just make剛好精準!我們要讓他量不夠是一個挑戰,太多了又是另一個挑戰不是嗎。各位如果你家裡面有過喜宴的場合,要準備去跟餐廳訂喜宴的桌數,你怎麼去計算會來參加的人數?訂多了要多付給餐廳,沒人吃也可惜浪費,訂少了對客人很不好意思,那我們現在有一個彈性,為什麼要有彈性?因為那個精準真的很難控制不是嗎,。這個神蹟最讓我個人感到神奇的地方就在這裡。

(3)耶穌珍惜每一份得自上帝成就的祝福,也為那些同工的門徒留下最神奇或是神蹟最完美的部分。
而且這些門徒,各位如果你是那些門徒,你最知道資源是那麼有限,五千群眾不知道,再分出去再分出去,你怎麼知道這麼多人吃得夠,越後面分得食物的人,他肚子餓的時間越久,他的情緒焦慮也越深,這些門徒他們知道只有五餅二魚,不斷的再分出去,量好像越來越少怎麼辦,最後都沒了,那些碎屑十二籃,十二人份,門徒不但參與這個神蹟、經驗這個神蹟,他們本身經驗了這個神蹟最完美的部分,最讓人稱奇、最讓人欣羨的部分,完美的結局。

結論:
愛不是一種委屈自己,更不是一種在人的面前把掩飾自己情緒與焦慮,或是刻意按壓內心的不滿,愛人就是一種迫切,一種沒有預設自我存在狀況前提;概括承受被愛者需要的迫切趕,當投入工作的時候,這種迫切的激情可能因我們情緒轉移而產生新的危機,就是因迫切激情帶出的對話與同工關係的緊張。耶穌為愛世人而降世,為世人仰求而施捨,耶穌不但行神蹟,祂本身就是「神蹟」。透過上帝的恩典,我們其實早已領受諸多的神蹟,問題在於我們未嘗細數珍惜,或是執著於神蹟奇事,而輕忽平凡事物寓意的神蹟奧義。

這個不是在小說裡面從此王子與公主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誰知道,但是寫小說的人會添上這麼一筆,。在這個神蹟裡我們看到,不但是量的暴增,五餅二魚到五千人以上吃飽,也是情緒和身體的需求,撫慰、接納、支持、信任、交託,還有就是上帝的恩典夠我們用,恩典滿溢,但是我們在用的時候,不是只有那個滿溢才是恩典的、才是足以感謝讚嘆的神蹟,就是那些碎屑,我們在細數、我們在收拾,我們再好好的加以應用和深思中,你會去經驗到,他不只是夠我們用,他不只是不缺我們用,他也要我們不要浪費,或是隨意,因為這是來自於上帝的恩賜。很多教會的機構、很多教會的成長、很多我們在教會的需求上面,常常會經歷到這樣子的經驗,我們需要再一次怎麼樣將把自己再一次的擺上,不但是擺上自己已的所有的,也要而是擺上自己不足的的沒有,當我們不是為把自己的不足擺上的時候,我們不只是等候從上帝的挹注與填滿才將這些擺上來添滿我們,而是我們也願意在自己不足的時候,接受上帝為我們的鋪陳、差遣安排、投入與服事侍奉,不管是豐富或、不管是缺乏、不管是足夠或是、不管,是收拾,在這當中上帝在上帝帶領我們的過程中,神蹟就在我們當中發生了。

耶穌為愛世人而降世,為世人仰求而施捨,耶穌不但行神蹟,祂本身就是「神蹟」。透過上帝的恩典,我們其實早已領受諸多的神蹟,問題在於我們未嘗細數珍惜,或是執著於神蹟奇事,而輕忽平凡事物寓意的神蹟奧義。

我們一起低頭禱告:。

「親愛的主,讓我們再一次在你祢的面前透過話語得著力量,也讓我們再一次在你祢的面前透過話語看到我們自己、看到我們的過去、看到我們的現在,也知道我們將來要怎麼同工,跟主你祢同工、跟我們教會所有同心的弟兄姐妹同工。如此禱告奉主耶穌的名求,阿們!」

呼吸禱告 (Breathing Prayer)

呼吸禱告 (Breathing Prayer)
蔡茂堂牧師

我們的主耶穌在世上所吐出的最後一口氣是向上帝的一個禱告。「耶穌大聲喊著說:『父啊!我將我的靈魂交在你手裡。』說了這話,氣就斷了。」(路23:46)主耶穌在復活之後、升天之前,在門徒所聚集、因為害怕而大門緊閉的房間裡面,向十個門徒顯現,願他們平安,並且向他們吹了一口氣,將聖靈賜給他們,並且要差派他們到普天下,去完成上帝差派主耶穌到世上來所要完成的赦罪救贖的大功(路20:21-23)。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呼吸與聖靈、禱告之間是有很密切的關係。

在聖經的用語當中,描述聖靈所用的希伯來文是(xwr)[ruah],希臘文則是(pneu¥ma)[pneuma],這兩個字同時都含有聖靈與氣息或是風的意思。這個來自上帝的氣息或風或靈,是可以給人類帶來生命的。創世記第二章7節,記載耶和華創造人類始祖亞當的過程,是這樣的:耶和華 神用地上的塵土造人,將生氣吹在他鼻孔裡,他就成了有靈的活人,名叫亞當。人類的生命是由來自大地母親的物質土壤,以及來自天父上帝在他鼻孔裡,所吹的那第一口生命氣息的結合而誕生的。在以西結書37章,我們讀到上帝的靈帶領以西結,前往遍滿枯乾骸骨的平原中。耶和華將氣息吹在這些骸骨上面。讓以西結吃驚的是這些已經枯乾的骸骨,居然又長出筋與肉,並且包上皮膚,然後就有風(或氣息)來自四方,這些枯乾的骸骨就重新獲得新生命,並且成為極大的軍隊。由此可見,神的靈或氣息是可以給我們帶來一個全新的生命。

主後313年君士坦丁大帝受洗成為基督徒,並且頒佈米蘭勒令(Edict of Milan),停止對基督徒的政治迫害,結果是大量的百姓擁入教會,接受洗禮皈依基督,但是在他們的思想與行為上面,卻沒有被基督的愛所轉化,造成教會世俗化。許多敬虔的基督徒,選擇離開已經世俗化的教會與城市,遁往沙漠中去建造修道院,在那裡尋求討神喜悅的屬靈生活。這些修道士當中,有一部份逃往埃及的沙漠。他們強調沉思默想上帝在聖經中話語(meditation on God’s words in the scriptures)的操練。他們所留給我們許多屬靈遺產當中的一個,就是效法耶穌在十字架上最後一口氣是向上帝的禱告,而發展出所謂的〝呼吸禱告〞(breathing prayer)。將聖經中很簡短的經文作為禱詞,與自己緩慢的呼吸相配合,而反覆默禱。他們認為,這樣的禱告,正是可以避免主耶穌在馬太福音六章七節中教導門徒,所要避免的禱告:「你們禱告,不可像外邦人,用許多重複話,他們以為話多了必蒙垂聽。」

沙漠教父所留下來許多呼吸禱告詞當中,最為有名的是〝Kyrie Eleison〞(Lord, have mercy),這一句非常短的禱詞,有人認為是來自在主耶穌所說的一個有關禱告的比喻。有兩個人到聖殿中去禱告,一個是法利賽人,他是站在那裡,沾沾自喜的向上帝述說他的宗教儀式行為表現,還趁機會在上帝面前數落同來聖殿禱告的一位稅吏。至於那一位稅吏,則是不敢前來,遠遠站著、低頭垂胸,向上帝輕聲訴說他那很簡短的禱告:上帝啊,開恩可憐我這個罪人!沙漠教父就將這句簡短的禱告詞更加簡化,成為只有兩個字的禱詞:主啊!施恩!

我們的呼吸可以再分為三個動作,第一個動作是吸氣,第二個動作是在吸氣之後的一個極為短暫的屏息,第三個動作則是呼氣。當我們吸氣時,是把上帝所創造新鮮空氣中的氧氣吸入我們的身體裡面。然後,就是一小段完全沒有動作的靜默,接著是把我們身體所產生的二氧化碳吐出來。因此,埃及沙漠教父就從聖經找出許多簡短的經文,前半句是描述上帝的恩典,我們用吸氣來領受上帝所賞賜給我們的各種恩典,然後,我們給自己一小段靜默的時空,來默想與享受上帝的這些恩典,接著是呼氣時,把我們心靈中的一切欠缺與困難,都傾訴在上帝的面前。有人也用這種呼吸禱告的方法來唸詩篇23篇。

但願在忙碌生活中的我們,也可以從埃及沙漠教父所遺留下來的呼吸禱告中,學習用這個方法來親近主,並且操練上帝的同在。

歷代志下第11-12章

3/28 (六) 讀經:歷代志下第11-12章
一句話:
羅波安的國堅立,他強盛的時候就離棄耶和華的律法,以色列人也都隨從他。(代下12:1)

一個禱:
主啊!謝謝祢透過羅波安王提醒我,
求主幫助我無論在得時或不得時、順境或逆境,
盡如我意或不如意、蒙應允或延遲未果,都不悖逆離棄祢,
我知道這是不容易的,求主憐憫扶持我,使我定意尋求祢。
奉耶穌基督的名禱告,阿們。

一點想:
11-12章,羅波安王的行為,有什麼可成為我們的警戒與提影的?

2009年3月27日

教會系列(七)-呼吸(Respiration)

教會系列(七A)-呼吸(Respiration) (台語)


教會系列(七B)-呼吸(Respiration) (台語)


教會系列(七)-呼吸(Respiration) (國語) part 1


教會系列(七)-呼吸(Respiration) (國語) part 2

經文:創世紀2:7

【講道大綱】
I. 引言:一口氣

II. 呼吸系統功能
1. 換氣系統 (ventilation system)
2. 體外呼吸 (external respiration)
3. 氣體傳送 (gas transportation)
4. 體內呼吸 (internal respiration)
5. 細胞呼吸 (cellular respiration)

III. 呼吸的屬靈意義
1. 換氣三步曲 (three steps ventilation)
1) 吸入空氣 (inhale fresh air):謙卑領受恩典 (雅4:6)
2) 短暫屏息 (temporary rest ):歸回平靜安穩 (賽30:15)
3) 呼出廢氣 (exhale used air):認罪得到赦免 (詩32:5)

2. 呼吸三條件 (three conditions of respiration)
1) 廣大的接觸面 (immense contact surface) :一切所行認定上帝 (箴3:6)
2) 極短的穿透距 (thin diffusion distance) :從前遠離如今親近 (弗2:13)
3) 乾淨的滲透膜 (clean permeable membrane):罪孽造成與神隔絕 (賽59:2)

3. 氧化三過程 (three processes of oxydation)
1) 糖分的分解 (lysis of glucose) :神道活潑刺入剖開 (來4:12)
2) 氧化的循環 (Kreb’s Cycle ) :盡己愛神愛人如己 (路10:27)
3) 電子的傳遞 (electronic transport chain):地上萬族因你蒙福 (創12:3)

IV. 神的靈與新生命 (伯33:4)
1. 神的靈運行在水面 (創1:2)
2. 吹入生氣有靈活人 (創2:7)
3. 神吹氣息枯骨復活 (結37:5, 10)
4. 聖靈重生信得永生 (約3:8, 16)
5. 主吹口氣門徒受差 (約20:21-22)
6. 聖靈降臨勇敢見證 (徒2:4)

V. 禱告與呼吸 (帖前5:17)
1. 禱告三步曲:聆聽、靜默、傾訴 (申6:4; 哈2:20; 詩62:8)
2. 不住的禱告:迫切、持續、習慣 (詩77:2; 路18:1; 但6:10)
3. 呼吸的禱告:神恩、專注、己須 (路18:13; 詩23:1; 路23:46)

VI. 結論:吸入與呼出 (A.B. Simpson的禱告)

歷代志下第9-10章


3/27(五)讀經:歷代志下第9-10章

一句話:
(示巴女王)對王說:我在本國裡所聽見論到你的事和你的智慧實在是真的!我先不信那些話,及至我來親眼見了,才知道你的大智慧;人所告訴我的,還不到一半;你的實跡越過我所聽見的名聲。(代下9:5-6)
一個禱:
親愛主,所羅門王的實跡越過他的名聲,讓示巴女王真切地信服;
主啊!我的言行舉止生活態度是否顯出祢的愛與恩典、智慧美德,
求主幫助,非求美名乃有真信心與真智慧。奉耶穌基督的名禱告,阿們。

一點想:
10:1-19羅波安失敗的原因為何?你有何感想與提醒?

2009年3月26日

歷代志下第7-8章

3/26 (四) 讀經:歷代志下第7-8章

一句話:
這稱為我名下的子民,若是自卑、禱告,尋求我的面,轉離他們的惡行,我必從天上垂聽,赦免他們的罪,醫治他們的地。我必睜眼看、側耳聽在此處所獻的禱告。(代下7:14-15)

一個禱:親愛主,謝謝祢看顧我們、垂聽我們的祈求;
願我存有謙卑悔改的心成為與祢溝通的管道,
幫助我,在硬頸偏行己路時想起祢應許的話,
能夠即時回頭尋求祢面。奉耶穌基督的名禱告,阿們。

一點想:
7:11-22耶和華向所羅門王所啟示的警戒與應許為何?你有何感想與學習?

2009年3月25日

歷代志下第6章

* 建殿完成,所羅門王也為外邦人祈禱 *


3/25(三) 讀經:歷代志下第6章
一句話:
求你從天上你的居所垂聽,照著外邦人所祈求的而行,使天下萬民都認識你的名,敬畏你,像你的民以色列一樣,又使他們知道我建造的這殿是稱為你名下的。(代下6:33)

一個禱:

親愛主,祢不輕忽任何一個禱告,即使是未識之民、摸索中的尋道者;
懇求主,按著他們的境遇與苦情,在祢奇異恩典中,使他們與祢相遇;
甚願我骨肉至親、同胞百姓認識祢的愛與拯救,轉向祢信靠祢敬畏祢。
奉耶穌基督的名禱告,阿們。

一點想:
6:1-6:42所羅門王禱告內容為何?祢有何感想與學習?

2009年3月24日

歷代志下第1-2章

* 神向所羅門王顯現,問其所求...


3/23(一)讀經:歷代志下第1-2章

一句話:
神對所羅門說:我已立你作我民的王。你既有這心意,並不求資財、豐富、尊榮,也不求滅絕那恨你之人的性命,又不求大壽數,只求智慧聰明好判斷我的民;我必賜你智慧聰明,也必賜你資財、豐富、尊榮。在你以前的列王都沒有這樣,在你以後也必沒有這樣的。(代下1:11-12)


一個禱:親愛主,所羅門王所求的不在家道豐富、多福多壽,
他單單求智慧聰明來侍奉,是合祢心意、蒙祢應許;
主啊!每日我所求的究竟是什麼呢,祢可喜悅垂聽?是否使人蒙福?
願祢的恩典每日夠我用,求祢的智慧時刻幫助我。
奉耶穌基督的名禱告,阿們。


一點想:
1:7-13所羅門王的禱告內容為何?你有何感想與學習?

歷代志下第3-5章

3/24(二) 讀經:歷代志下第3-5章
一句話:吹號的、歌唱的都一齊發聲,聲合為一,讚美感謝耶和華。吹號、敲鈸,用各種樂器,揚聲讚美耶和華說:耶和華本為善,他的慈愛永遠長存!那時,耶和華的殿有雲充滿,(代下5:13)
一個禱:
親愛主,祢是歡喜我們敬拜讚美的主,
願在教會中,我們彼此接納用神所賜不同的恩賜與敬拜方式來感謝讚美祢。
奉耶穌基督的名禱告,阿們。

一點想:

5:1-14以色列人抬約櫃入殿的過程,對我們現今的敬拜有何提醒與教導?

2009年3月23日

關懷事工培訓工作坊06受傷、病痛者的關懷

[06受傷、病痛者的關懷] ←點選此下載教材

2009年3月22日

耶利米書 25/26


W5 2009-03-27 (耶25:15-26:24)


經文: 耶利米書 26:3
或者他們肯聽從,各人回頭離開惡道,使我後悔不將我因他們所行的惡,想要施行的災禍降與他們。

默想: 親愛的主啊!你差遣僕人傳講公義審判的信息,目的不是為了要審判世界,而是要給世界一個悔改歸向祢的機會。就像當年你差遣約拿前往尼尼微城一樣。求主幫助我,在還有機會悔改歸向你時,知道把握這個機會來悔改。

題目: 先知奉神的命令,向百姓傳達大家不喜歡聽的警告與預言,常會遭到何種待遇?

詩篇 48/49


W4 2009-03-26 (詩48:1-49:20)


經文: 詩篇 48:14
因為這神永永遠遠為我們的神;他必作我們引路的,直到死時。

默想: 親愛的主,盼望這也是我的禱告與宣告。上帝能夠永遠成為我的上帝。上帝不只是掌管全宇宙的至高主宰,更是願意與我親近的個人救主與生命的主宰。求主幫助我,這一生一直緊緊跟隨主的帶領,直到我見主的面,在死河的另一邊。

題目: 你對於詩篇49篇作者的死亡觀有何感想呢?

撒母耳記下 13/14


W3 2009-03-25 (撒下13:1-14:20)


經文: 撒母耳記下 13:3
暗嫩有一個朋友,名叫約拿達,是大衛長兄示米亞的兒子。這約拿達為人極其狡猾。

默想: 暗嫩由於交友不慎,聽了狡猾的約拿達的建議,犯下了大錯,甚至引發一連串的錯上加錯,造成大衛王家破人亡的慘境。求主保守我,謹慎自守,小心揀選自己的朋友。

題目: 你對本章經文中所發生一連串的暴力與傷害的事有何看法呢?

路加福音 23


W2 2009-03-24 (路23:1-23:56)


經文: 路加福音 23:23
他們大聲催逼彼拉多,求他把耶穌釘在十字架上。他們的聲音就得了勝。
`
默想: 在這裡讓我看到民主的醜陋面。人多聲大是民主決定事情的原則。真理與支持者人數的多寡是無關的。真理的驗證是不能以投票來表決的。親愛的主,在這個高舉民主的世代,求你指教我,如何在多數暴力之外,來尋找真理的評價方法。
`
題目: 耶穌為何要耶路撒冷的女子為自己與自己的兒女哀哭呢?

出埃及記 22


W1 2009-03-23 (出22:1-22:31)


經文: 出埃及記 22:21
不可虧負寄居的,也不可欺壓他,因為你們在埃及地也作過寄居的。

默想: 以色列人過去受苦的經歷,成為今日以色列人會同情遭受同樣處境的人。保羅也說過,我們遭受各樣的患難,在當中體會到神的安慰,是讓我們以後也可以用神所賜的安慰去安慰遭受各樣患難的人。求主讓我有同情安慰陷於各種患難中的人的恩惠。

題目: 在本章中你看到耶和華要求以色列人要如何對待弱勢族群呢?

教會系列(六)-營養(Nutrition)

教會系列(六)-營養(Nutrition) (台語) part 1


教會系列(六)-營養(Nutrition) (台語) part 2


教會系列(六)-營養(Nutrition) (國語) PART 1


教會系列(六)-營養(Nutrition) (國語) PART 2

經文:馬太福音4:4

【講道大綱】

I. 引言:吞下卻還在體外 (Swallowed, yet still external)

II. 消化系統功能

1. 食慾 (appetite):垂涎三尺
2. 攝取 (ingestion):一口咬入
3. 咀嚼 (mastication):撕裂磨碎
4. 吞嚥 (swallow):緩吞慢嚥
5. 蠕動 (peristalsis):波浪推動
6. 分泌 (secretion):消化酵素
7. 消化 (digestion):分解成份
8. 吸收 (absorption):血液淋巴
9. 同化 (assimilation):進入細胞
10. 排泄 (elimination):排出身外

III. 健全的營養

1. 適當的胃口:暴食厭食 (彼前2:2)
2. 平衡的食物:挑口偏食 (提後4:3)
3. 仔細的咀嚼:狼吞虎嚥 (路2:19)
4. 酵素的分解:乳糖不耐 (提後2:15)
5. 營養的吸收:靠鈉幫浦 (來4:2)
6. 養分的同化:修補成長 (弗4:13)

IV. 屬靈的食物

1. 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 (太4:4; 摩8:11)
2. 神的話語比蜜更甘甜 (耶15:16; 詩119:103)
3. 我的食物是遵行神旨 (約4:34; 約6:27)
4. 感恩領受主犧牲生命 (約6:54-56; 可14:22-24)
5. 渴慕靈奶到攝取乾糧 (彼前2:2; 來5:12-14)

V. 靈修四階梯 (Lectio Divina) (1150, Guigo II)

1. 靈讀 (Lectio): 緩慢閱讀上帝話語 (耶15:16)
2. 默想 (Meditatio): 反覆思想聖靈光照 (詩119:97)
3. 心禱 (Oratio): 信心領受愛心順服 (提後1:13)
4. 專注 (Contemplatio): 全心專注有主形狀 (林後3:18)

VI. 結論:對神的道 聽明信行 (羅10:17; 太13:19; 雅1:22)


【金句】
耶穌卻回答說:經上記著說: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神口裡所出的一切話。(太4:4)

【默想】
1. 消化系統如何將食物的養分攝取入體內?

2. 我們如何才能保持健全的身體營養狀況?

3. 十二世紀古亦果建議的靈修四階梯為何

2009年3月21日

營養 (Nutrition)

營養 (Nutrition)
蔡茂堂 牧師

上帝所創造的生命,從單細胞的阿米巴,到萬物之靈的人類,都須要從周遭的環境,獲取生存所必須的養分(nutrition)與氧氣(oxygen),才能夠產生元氣(energy)以進行生命現象的各種功能;並且吸收元素 (elements) 以進行細胞本身的修補與成長。養分的攝取是由消化系統,一條彎彎折疊的管狀器官(tube organ)來負責,氧氣的吸入則是由呼吸系統的複雜分叉的囊狀器官 (sac organ) 來負責。管狀器官有一個與體外相通的入口,負責由環境攝取食物,然後食物通過這條消化管,其所含之養份被消化與吸收,最後,無法消化吸收的殘渣,以及消化管所產生的廢物,則由消化管的另一端出口排出體外,這是一個很有效率,單向進行的分解吸收線(disassembly assimilation line)。呼吸系統的囊狀器官,則是從環境吸入新鮮空氣的入口,以及將體內所產生廢氣排出的出口,是相同的。因此,在這個複雜分叉的囊狀器官中,氣體的流動是雙向循環的。

元氣(energy)的獲得方法可以分為三種。化學營養生物(chemotrophs)可以從環境中的無機化學反應攝取能量,大部份的化學營養生物是屬於細菌類。光合營養生物 (phototrophs)則是可以把太陽光所含的能量,經過光合化學反應,儲存於糖分或是其他的有機化合物,大部份的光合營養生物是屬於植物類。異體營養生物(heterotrophs)則須要從環境攝取食物,經由消化作用將其分解吸收,再運用從呼吸系統取得的氧氣,進行氧化作用,將食物中所含的能量釋出。

異體營養生物從環境獲取食物的方法也各不相同。單細胞生物會向食物顆粒伸出偽足(pseudopod),將食物顆粒包到細胞內,形成液泡(vacuole),再將消化酵素送入液泡中,將食物顆粒分解成養分,然後於吸取養分之後,液泡又移到細胞膜,打開液泡,將不能消化吸收的殘渣排到細胞外面。這種細胞內消化(intracellular digestion)稱為吞噬作用(Phogocytosis)。多細胞動物從環境獲取養分的方法,也各不相同。蚜蟲(aphid)是將其口器刺穿宿主動物或植物的身體,直接吸取其體液中的養分。蚯蚓(earthworm)與白蟻 (termite)則可以從他們所生存其中的土壤或木頭中,分解並吸取養分。牡蠣(oyster)與河蚌(mussel)從水中濾取浮游微生物,加以分解並吸收其養分。鞗蟲(tapeworm)則寄生在動物的小腸中,把宿主動物小腸很辛苦已經消化分解好的養分,直接就吸收進去。大部份的動物,則是從環境攝取大塊的食物,經由消化系統的物理與化學作用,來將食物分解成養分,再將養分吸收進入體內。

為了讓這個很複雜的消化作用能夠順利進行,人類的消化系統與神經系統以及內分泌系統,須有很密切的協調互動關係。在人類的下視丘(hypothalamus)的外側區域(lateral),有一個饑餓中心,腹內側(ventromedial)則有一個飽足中心。食物的色香味,會直接影響我們的食慾。胃腸中充滿食物時,會經由迷走神經,回饋刺激腹內側下視丘而產生飽足感。當食糜(chime)從胃被推入十二指腸時,十二指腸璧會分泌膽囊收縮素(cholecystokinin),一方面讓膽囊收縮,以釋出膽汁,進入十二指腸,幫助脂肪的乳化(emulsification)與消化;另一方面,它也經由血液到達腦部,刺激飽足中心。當胃中沒有食物時,胃壁細胞會分泌一種〝生長激素釋放肽〞(ghrelin),除了會刺激腦垂體分泌生長激素以外,也會刺激外側下視丘的饑餓中心。

主耶穌說: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神口裡所出的一切話。可見人的生命所須要的,比物質的食物還要多。物質的食物是靠著神在創造宇宙時所說出的話,而產生的果實五穀菜蔬以及各種動物。以色列人在曠野,依靠耶和華所賞賜的嗎哪來維持生命,耶和華同時也說話,交待以色列人須要每天清晨太陽尚未出來之前,到營外收取嗎哪,而且只能收取自己一日所須的份量。但是以色列人還是有人不知感恩、順服,甚至抱怨要吃肉,以滿足口腹之慾,以致於遭致上帝的審判。但願我們每天清晨都能讀經、靈修,從上帝領取一天的屬靈嗎哪。

2009年3月20日

帶來好消息的婦女

帶來好消息的婦女
經文:使徒行傳12:13
時間:二00九年三月八日
主講:林輝彥 神學生


今天是三八國際婦女節,這是為了紀念1909年美國芝加哥紡織業、成衣業女工為爭取提高工資、實施八小時工時制和婦女選舉權而進行罷工,並引發世界各地婦女群起抗爭的國際性勞動婦女運動。每年均訂定婦女節主題的聯合國,今年的主題是「Women and men united to end violence against women and girls(男女齊心終止對女人及女孩暴力)」。在婦女節的主日崇拜中,我們要從聖經中看一個婦女的故事。

羅大的自述
我叫做羅大,我今天來此要跟你們分享一個大有能力的禱告見證。在我還沒有講見證之前,我先自我介紹。我是早期的基督徒,我們的王是希律亞基帕,他是希律家族的第三代。他的祖父大希律王在許多年前因為要殺死嬰兒耶穌,所以下令殺死伯利恒所有的男嬰。他的父親是殺死施洗約翰和審判耶穌的希律安提帕。當希律亞基帕當王時,我們基督徒生活很艱苦,常常受到壓迫,被人迫害。在日常生活中要安全無掛慮活著,是件困難的事。我們這些忠實跟隨耶穌的信徒,必須要躲藏起來,只可以秘密聚會,因為希律王處心積慮要抓我們。

後來,他抓了約翰的哥哥-雅各,並且用刀殺了他。雅各的死亡,對在耶路撒冷的我們來說,是多麼震驚,我們感覺非常悲傷、害怕。在那個時代,有多多人因為信仰,和耶穌、雅各一樣,被人處死。希律王因為殺死雅各之後,猶太人歡喜他這樣做,就去逮捕彼得。這不是彼得第一次被捕。希律王希望能夠趕快將彼得處死,但是因為逾越節的節期已經開始,所以希律王不能在這個神聖的節期中殺人,完成他的計劃,於是將彼得關進監獄。用最高標準的安全配制:用兩條鐵鍊捆綁他的手和腳;派十六個人看守,連彼得在睡覺時,也有兩個人睡在他的兩邊。彼得是沒有辦法離開監獄的。我們害怕希律王一個接著一個地將我們逮捕,處死。我們從來不曾如此害怕過,害怕到不敢出家門。

當彼得被抓的消息傳開後,所有跟隨耶穌的,都聚集在我和馬利亞的家中。事實上,約翰馬可的母親,馬利亞是這個房子的擁有者。我只是一個女僕。不過耶穌曾教導我們不再有僕人、主之分,因為在上帝新的家庭中,我們都是平等的。所以我和馬利亞都稱這個家是我們的,我們分享一切東西。我們開放我們的家讓信徒們禮拜。因此,在彼得被關的這幾天,所有的兄弟姊妹都馬上跑來我們家敲門,要求我們開門讓他們進來,並要我們一起為彼得禱告。太多想法從我們的心中跑出來,有時希望上帝保護彼得;有時希望上帝給予彼得有足夠的力量忍耐牢中的痛苦;有時希望上帝能夠釋放彼得;甚至有時認為彼得逃不了,所以希望上帝讓彼得快點死去,不要活著受苦。最後,我們只希望彼得不要受太多苦。畢竟他不是第一個殉道的人。司提反被石頭打死。雅各被殺。我們當中有太多人在各地遭受迫害。這是一個可怕的時代。我們的禱告有用嗎? 上帝似乎沒有垂聽。日子一天一天過去,一點消息都沒有。但我們也不能做什麼,唯一能做的,還是禱告。我們日夜為了受難的親朋好友而哀傷,一起禱告,懇求上帝給我們力量。我們盼望這苦痛的日子快快過去,盼望主再來那美好的日子來臨。這樣的聚集,讓我們得到依靠、支持,讓我們感覺到安全,而不是孤單一個人。

我們仍然忠實在信仰上。我們當中有許多人用自己的眼睛看到了復活的基督,他們用自己的雙手經驗了他的傷口。所以我們知道,任何事對上帝來說都是可能的。因此,我們還是為彼得的脫逃而祈禱,即使在我們的心中已做好最壞的打算。

我相信你們也知道這種祈禱。

當醫生說沒有希望,然而,我們仍禱告得醫治癒合。

當互相的關係瓦解時,然而,我們仍祈禱和解。

有人說,戰爭是不可避免的,等期限過去,轟炸又將開始。然而,我們仍為和平祈禱。

我們是基督徒,是應該祈禱的。但我們知道,當醫院的電話,或當我們打開晚報,或當我們聽到敲門,會發生什麼事情。

整個逾越節期快過完了,彼得的死期也快到了。再過一夜,明天希律王處死彼得之後,就可以再次得到猶太人的好感。他下令要加強看守。

深夜中,在我們家的禱告會仍繼續在進行。我們一起為了彼得而迫切禱告。〝扣扣扣〞,我隱約聽到了什麼聲音,就問說:「那是什麼聲音?」但是沒有其他人聽到,馬利亞對我說:「羅大,請坐下,如果妳必須講話,靜不下來,那麼就跟上帝講話吧。和我們一起為彼得禱告。」〝扣扣扣〞,這一次的聲音更大了,每個人都聽到了敲門聲。因為馬利亞在帶領禱告,所以我去應門。我離開了眾人禱告的大房間,小心也將門關上,穿過庭院到大門口。我邊走心裡邊想,這麼晚了,還會有誰要來參加聚會的呢?是馬大嗎?她常常因為要做家事而晚到。不是,馬大已經在這裡,她在馬可的旁邊。這時,我開始緊張了,會不會是希律王的軍隊已經找到這裡了呢?「扣扣扣,讓我進去。」在黑暗中,我看不清是誰。但是卻認得這個聲音。我心裡說:「感謝上帝,你憐憫我擔心的靈。告訴我,我不是在作夢。彼得,是你嗎?」

真的是彼得,那個我們一直為他迫切禱告的那個人,我無法相信彼得能夠逃出那嚴密的看守,還來不及等他回應,就急忙地跑回去傳播消息。而忘了先幫彼得開門。「他來了!他在這裡!」我一邊跑一邊說。
一個人問我說:「誰在那裡?」
我回答:「他在那裡。」
「是誰在那裡?」
我高興到忘了說名字:「我的意思是彼得在門口。」
那個人回我說:「不可能,彼得是被關在希律王的監牢中,還有鐵鍊串著旁邊兩位士兵。」
另一個人回應說:「是用兩條鐵鍊。」
我說:「真的是彼得。」
那個人又回應說:「傻姑娘,他怎麼可能在這裡呢。」
我很堅決地說:「我不知道為什麼,但是彼得在這裡。」「」
他們對我說:「妳瘋了嗎?」
「我敢打賭是他的守護天使。主差遣一位天使到監牢去鼓勵彼得,在他死前安慰、保護他。現在這位天使來敲門告訴我們這個消息。」

他們激烈地討論著,但是門外的彼得一直在敲門。最後,有幾個人走到大門口,猶疑了一會兒,終於打開大門,彼得馬上走了進來。你們看,我說的沒錯吧,真的是彼得。他們很驚奇,而且想不通彼得為什麼可以逃出,但是他們不再理我,都擠到彼得那裡聽上帝如何差派天使帶他離開監獄。

聖經中類似的經驗
羅大和彼得的故事是一則精采的傑作,充滿了喜劇與懸疑效果。羅大因看到彼得而樂昏了頭,跑進去宣佈這個好消息,卻忘了請彼得進來,頗具喜劇效果。但令人緊張、擔心的是,當羅大進去通報時,在外等候的彼得,是否會被發現而再次遭到逮捕?

眾人對羅大傳報喜訊的反應,你們的腦中是不是也浮現類似的場景呢? 沒錯,讓人想起路加福音24章,就發生在彼得被抓的不久前。那天是耶穌死後的第三天,一些跟隨耶穌的婦有帶著預備好的香料要去抹耶穌身體。到了墓穴中,發現耶穌的身體不見了。墓穴中有兩個人跟她們說,耶穌已經復活了。這些婦人想起耶穌的話,就回去將這一切向使徒及其他人報告。在這兩個故事中,婦女都有重要的消息要對外宣揚,是關於上帝的大能已勝過看似不可能克服的阻礙;可是在這兩個故事中,婦女的話卻不被當作一回事。當代的猶太人相當鄙視婦女,甚至不太接受她們在庭上作證。婦女報告空墓一事,被十一使徒拒斥為「胡說八道」。羅大宣稱彼得就站在門口,先是被眾人當作心理不正常,繼而被認為是她的幻覺。在其中,婦女都沒有使人信服她們的信息的權威。在路加24裡,婦女大膽地將消息帶給位居核心的十一使徒。在使徒行傳12裡,羅大因其使女的社會地位,說話更無份量。婦女宣揚福音的努力,會因為聽眾的抗拒而遭遇橫阻,使得效果大打折扣。但在四本福音書中,卻特別記載婦女首先知道耶穌復活的人,這對福音的可靠性有影響嗎?還是上帝的作為對我們有什麼啟示呢?

現代經驗或許有人會覺得說,那是古早以前的事了,現代的社會是性別平等、彼此尊重的社會,真的是這樣嗎?
「我有種不被信任的感覺。」這是一個廣告的用語,相信大家一定很熟悉這個廣告。

社會
以前在大學團契,有位學姊分享她們家的例子,她們家有四個孩子,前三個是女生,最後一個男生。只有大姐的名字最正常。二姐的名字是「佳韻」,因為祖母認為,要加一些運氣媽媽下一胎才能生男生。她的名字是「瑞婷」翻成台語你就知道是馬上停止的意思。最後弟弟取名為「光明」。哇!一切光明了。

在職場上,男女受到的對待也不同。在勞委會公布的「2008年女性僱用及婦女就業概況」調查中,比起2002年剛實施性別平等法時,性別平等的狀況改善很多,但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如「生理假」、「家庭照顧假」的給予;「哺乳室」的設置。甚至有許多單位在工作分配、薪資給付、升遷等等都會有性別的考量。

在公共事務的參與上,婦女第一次有選舉權是在1893年的紐西蘭。1906年芬蘭的婦女可以有被選舉權。芬蘭也是第一個同時有女總統和女總理的國家。而號稱非常民主的美國,在2007年才有第一位女性的眾議院議長。在台灣,雖然在1998年台北市議會就有第一位女議長,但在其他地方(嘉義、基隆),也是最近這一兩年才有。什麼時候會出現第一位立法院女院長呢?

教會
大概在一、兩年前,教會界很流行一個話題:教會陰柔化。有研究報告認為在台灣和香港的教會過於陰柔化,許多活動都是靜態的,分享性的,只能吸引女性參與。應該要多一些競爭性的活動,這樣才會吸引男性進教會。這讓我想起一部電影《亞馬遜悲歌》(End of the Spear),當中在Waodani族第一位相信基督教的男性,也被同族的其他男性笑說他已經變成了女性了。這讓我去回想,聖經中基督的屬性亦包含那些被認為是女性的陰柔特質:慈愛、孕育生命、滋養等,卻鮮少呈現所謂的陽剛特質。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在性別議題上啟蒙甚早,一九二六年,第12屆台灣大會通過設立女長老,同年六月,台南東門教會便設立龔瑞珠、潘蘇秀兩名為女長老。一九五○年,設立李幫助、曾秀鳳為女牧師。然而,由於種種因素,在長老教會代議制度的決策圈中,女性始終是少數。根據2002年總會研發中心所發表的【2000年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教勢統計】,教會的女性信徒佔53.21﹪,女性長老佔27.75﹪,現任的1229名傳道人當中,有211名是女性,佔17﹪。

雖然女性普遍參與基層服事,但進入中會、總會決策圈的比例仍是鳳毛麟角。二○○二年,第48屆總會通過「女性參與總會性決策應至少有五分之一」保障條款,然而2003年第48屆總會銓衡名單,總委會女性比例為1%,女性參與總會決策(總委會、各事工委員會、各事業及教育機構之董理事會)之比例為 13.42%,落實情形有待觀察。52屆的總會銓衡名單,總委會女性比例為10%,但還未到五分之一。 在今年,我們有很大的進步,今年七星中會和屏東中會的議長都是由女同工擔任。我們能夠期待那一天會有女總幹事和女的總會議長的出現嗎?

家庭
家庭是性別意識生成最早的地方。它會是性別刻板複製的場所?還是推動性別平等的基石?傳統的家庭角色:男人是經濟支柱,女人是家庭照顧者。這樣的性別意識和家庭價值透過家庭的教養,會世世代代傳承,更形鞏固。在這樣的環境中生長的人,需要有助於性別覺醒的情境與支持系統,才能突破性別的刻板藩籬。兩性間生活的互動就屬家庭事務分工最為頻繁、密切。行政院主計處在2002年有做「社會趨勢的調查」,其中針對兩性家事分工概況的比例為:
家庭主婦的工作類似於薛西弗斯。薛西弗斯是希臘神話裡的悲劇人物,他被罰將一塊石頭推到山頂上去,但石頭快到山頂上時就又滑了下來,他每天重覆著同樣單調而辛苦的工作。當人們為薛西弗斯的辛勞、毅力與悲劇性而動容時,很少人想到,每個人家裡頭就有個「薛西弗斯」─那就是他的妻子或母親。家庭主婦每天重覆著同樣單調而辛苦的工作,早上掃的乾乾淨淨的地,擦的明亮的桌椅,第二天又髒了;昨天煮了一大鍋的飯,現在又空空如也。每一件家事就像是「薛西弗斯」的石頭,推了再推卻永遠推不完,而推的也永遠是那塊或那幾塊「石頭」。如此每天辛勞的工作,卻沒有任何升遷機會、考績加給,家庭主婦在家中永遠都覺得自己「沒有用」,於是在面臨家庭重大事項裁決時,她往往只有噤口的份。
做家務是女性與生俱來的絕對生物才能嗎?「新好男人」是以幫忙、分擔為理由來做家務嗎?
結論
人類歷史上,婦女的地位一直處在相當卑微的環境中,甚至還有很多地區的婦女社會地位之低,我們無法想像。但我們卻看到福音書告訴我們,福音就是從這些婦女傳揚開來的,是她們去告訴所有的門徒耶穌復活的消息。同樣的,在今天所看使女羅大的故事,上帝常常利用我們想像不到的人來擔任祂重要的同工。
我們要承認,婦女就是在每個社會中經常被疏忽的對象,但她們往往是最有活力、耐力和愛心的。我們就看到基督教之所以有今天,其實婦女的貢獻是無法抹滅的。例如路加福音第八章1至3節記載的,有好幾位婦女就是耶穌和他的門徒在傳福的事工上,提供了他們傳福音時所需要的財力和物品的人。在看使徒保羅在傳福音的事工中,對使徒保羅幫助最大的,就是腓立比教會。而這間教會就是從一位以販賣紫色布匹的婦女「呂底亞」開始的。使徒保羅非常感謝這間教會,如果我們看腓立比書,就會看到使徒保羅稱讚這間教會,在他最困頓的時候,只有腓立比教會支持他;而當他需要幫忙的時候,腓立比教會毫不遲疑的全力支助他。可能是因為婦女對福音事工的真實愛心,耶穌復活之後,不是給他揀選的門徒第一個看到,而是最先給支持他和門徒傳福音的婦女看。
但今天很多機構、福音事工單位、教會,對婦女所扮演的角色給疏忽了,這實在是非常可惜的地方。我們似乎老是安排婦女在教會服事的工作上做些廚房或打掃清潔的工作,而忽略了應該將她們安排在最前線的地方,使她們因為細心、愛心,使福音有更美好的果實見證出來。
約珥書2:28-29說:「以後,我要把我的靈傾注給每一個人:你們的兒女將宣告我的信息;你們的老年人作奇異的夢;你們的年輕人看見異象。那時,我甚至要把我的靈傾注給奴僕和使女。」神藉先知約珥的預言宣告「我要將我的靈澆灌我的僕人和使女。」約珥書二章28至29節意指,上帝呼召男人與女人一同領受聖靈澆灌、一起同心建立教會,成為夥伴關係的好管家共同承擔大使命。
加拉太書3:26-28說:「你們大家都藉著『信』跟基督耶穌合而為一,成為上帝的兒女。你們受洗跟基督合而為一,正像穿上基督,有他的生命。不分猶太人或外邦人,奴隸或自由人,男人或女人,在基督耶穌的生命裏,你們都成為一體了。」
當我們在領受聖餐時,我們經歷了彼此合一,成為一體。你認為耶穌最後的晚餐是跟誰一起吃的呢?願我們在實踐信仰的同時,也能堅持實踐性別平等,兩性成為夥伴的理想。

帶來好消息的婦女

帶來好消息的婦女
經文:使徒行傳12:13
時間:二00九年三月八日
主講:林輝彥 神學生


今天是三八國際婦女節,這是為了紀念1909年美國芝加哥紡織業、成衣業女工為爭取提高工資、實施八小時工時制和婦女選舉權而進行罷工,並引發世界各地婦女群起抗爭的國際性勞動婦女運動。每年均訂定婦女節主題的聯合國,今年的主題是「Women and men united to end violence against women and girls(男女齊心終止對女人及女孩暴力)」。在婦女節的主日崇拜中,我們要從聖經中看一個婦女的故事。


羅大的自述
我叫做羅大,我今天來此要跟你們分享一個大有能力的禱告見證。在我還沒有講見證之前,我先自我介紹。我是早期的基督徒,我們的王是希律亞基帕,他是希律家族的第三代。他的祖父大希律王在許多年前因為要殺死嬰兒耶穌,所以下令殺死伯利恒所有的男嬰。他的父親是殺死施洗約翰和審判耶穌的希律安提帕。當希律亞基帕當王時,我們基督徒生活很艱苦,常常受到壓迫,被人迫害。在日常生活中要安全無掛慮活著,是件困難的事。我們這些忠實跟隨耶穌的信徒,必須要躲藏起來,只可以秘密聚會,因為希律王處心積慮要抓我們。


後來,他抓了約翰的哥哥-雅各,並且用刀殺了他。雅各的死亡,對在耶路撒冷的我們來說,是多麼震驚,我們感覺非常悲傷、害怕。在那個時代,有多多人因為信仰,和耶穌、雅各一樣,被人處死。希律王因為殺死雅各之後,猶太人歡喜他這樣做,就去逮捕彼得。這不是彼得第一次被捕。希律王希望能夠趕快將彼得處死,但是因為逾越節的節期已經開始,所以希律王不能在這個神聖的節期中殺人,完成他的計劃,於是將彼得關進監獄。用最高標準的安全配制:用兩條鐵鍊捆綁他的手和腳;派十六個人看守,連彼得在睡覺時,也有兩個人睡在他的兩邊。彼得是沒有辦法離開監獄的。我們害怕希律王一個接著一個地將我們逮捕,處死。我們從來不曾如此害怕過,害怕到不敢出家門。


當彼得被抓的消息傳開後,所有跟隨耶穌的,都聚集在我和馬利亞的家中。事實上,約翰馬可的母親,馬利亞是這個房子的擁有者。我只是一個女僕。不過耶穌曾教導我們不再有僕人、主之分,因為在上帝新的家庭中,我們都是平等的。所以我和馬利亞都稱這個家是我們的,我們分享一切東西。我們開放我們的家讓信徒們禮拜。因此,在彼得被關的這幾天,所有的兄弟姊妹都馬上跑來我們家敲門,要求我們開門讓他們進來,並要我們一起為彼得禱告。太多想法從我們的心中跑出來,有時希望上帝保護彼得;有時希望上帝給予彼得有足夠的力量忍耐牢中的痛苦;有時希望上帝能夠釋放彼得;甚至有時認為彼得逃不了,所以希望上帝讓彼得快點死去,不要活著受苦。最後,我們只希望彼得不要受太多苦。畢竟他不是第一個殉道的人。司提反被石頭打死。雅各被殺。我們當中有太多人在各地遭受迫害。這是一個可怕的時代。我們的禱告有用嗎? 上帝似乎沒有垂聽。日子一天一天過去,一點消息都沒有。但我們也不能做什麼,唯一能做的,還是禱告。我們日夜為了受難的親朋好友而哀傷,一起禱告,懇求上帝給我們力量。我們盼望這苦痛的日子快快過去,盼望主再來那美好的日子來臨。這樣的聚集,讓我們得到依靠、支持,讓我們感覺到安全,而不是孤單一個人。


我們仍然忠實在信仰上。我們當中有許多人用自己的眼睛看到了復活的基督,他們用自己的雙手經驗了他的傷口。所以我們知道,任何事對上帝來說都是可能的。因此,我們還是為彼得的脫逃而祈禱,即使在我們的心中已做好最壞的打算。


我相信你們也知道這種祈禱。


當醫生說沒有希望,然而,我們仍禱告得醫治癒合。


當互相的關係瓦解時,然而,我們仍祈禱和解。


有人說,戰爭是不可避免的,等期限過去,轟炸又將開始。然而,我們仍為和平祈禱。


我們是基督徒,是應該祈禱的。但我們知道,當醫院的電話,或當我們打開晚報,或當我們聽到敲門,會發生什麼事情。


整個逾越節期快過完了,彼得的死期也快到了。再過一夜,明天希律王處死彼得之後,就可以再次得到猶太人的好感。他下令要加強看守。


深夜中,在我們家的禱告會仍繼續在進行。我們一起為了彼得而迫切禱告。〝扣扣扣〞,我隱約聽到了什麼聲音,就問說:「那是什麼聲音?」但是沒有其他人聽到,馬利亞對我說:「羅大,請坐下,如果妳必須講話,靜不下來,那麼就跟上帝講話吧。和我們一起為彼得禱告。」〝扣扣扣〞,這一次的聲音更大了,每個人都聽到了敲門聲。因為馬利亞在帶領禱告,所以我去應門。我離開了眾人禱告的大房間,小心也將門關上,穿過庭院到大門口。我邊走心裡邊想,這麼晚了,還會有誰要來參加聚會的呢?是馬大嗎?她常常因為要做家事而晚到。不是,馬大已經在這裡,她在馬可的旁邊。這時,我開始緊張了,會不會是希律王的軍隊已經找到這裡了呢?「扣扣扣,讓我進去。」在黑暗中,我看不清是誰。但是卻認得這個聲音。我心裡說:「感謝上帝,你憐憫我擔心的靈。告訴我,我不是在作夢。彼得,是你嗎?」


真的是彼得,那個我們一直為他迫切禱告的那個人,我無法相信彼得能夠逃出那嚴密的看守,還來不及等他回應,就急忙地跑回去傳播消息。而忘了先幫彼得開門。「他來了!他在這裡!」我一邊跑一邊說。
一個人問我說:「誰在那裡?」
我回答:「他在那裡。」
「是誰在那裡?」
我高興到忘了說名字:「我的意思是彼得在門口。」
那個人回我說:「不可能,彼得是被關在希律王的監牢中,還有鐵鍊串著旁邊兩位士兵。」
另一個人回應說:「是用兩條鐵鍊。」
我說:「真的是彼得。」
那個人又回應說:「傻姑娘,他怎麼可能在這裡呢。」
我很堅決地說:「我不知道為什麼,但是彼得在這裡。」「」
他們對我說:「妳瘋了嗎?」
「我敢打賭是他的守護天使。主差遣一位天使到監牢去鼓勵彼得,在他死前安慰、保護他。現在這位天使來敲門告訴我們這個消息。」


他們激烈地討論著,但是門外的彼得一直在敲門。最後,有幾個人走到大門口,猶疑了一會兒,終於打開大門,彼得馬上走了進來。你們看,我說的沒錯吧,真的是彼得。他們很驚奇,而且想不通彼得為什麼可以逃出,但是他們不再理我,都擠到彼得那裡聽上帝如何差派天使帶他離開監獄。


聖經中類似的經驗
羅大和彼得的故事是一則精采的傑作,充滿了喜劇與懸疑效果。羅大因看到彼得而樂昏了頭,跑進去宣佈這個好消息,卻忘了請彼得進來,頗具喜劇效果。但令人緊張、擔心的是,當羅大進去通報時,在外等候的彼得,是否會被發現而再次遭到逮捕?


眾人對羅大傳報喜訊的反應,你們的腦中是不是也浮現類似的場景呢? 沒錯,讓人想起路加福音24章,就發生在彼得被抓的不久前。那天是耶穌死後的第三天,一些跟隨耶穌的婦有帶著預備好的香料要去抹耶穌身體。到了墓穴中,發現耶穌的身體不見了。墓穴中有兩個人跟她們說,耶穌已經復活了。這些婦人想起耶穌的話,就回去將這一切向使徒及其他人報告。在這兩個故事中,婦女都有重要的消息要對外宣揚,是關於上帝的大能已勝過看似不可能克服的阻礙;可是在這兩個故事中,婦女的話卻不被當作一回事。當代的猶太人相當鄙視婦女,甚至不太接受她們在庭上作證。婦女報告空墓一事,被十一使徒拒斥為「胡說八道」。羅大宣稱彼得就站在門口,先是被眾人當作心理不正常,繼而被認為是她的幻覺。在其中,婦女都沒有使人信服她們的信息的權威。在路加24裡,婦女大膽地將消息帶給位居核心的十一使徒。在使徒行傳12裡,羅大因其使女的社會地位,說話更無份量。婦女宣揚福音的努力,會因為聽眾的抗拒而遭遇橫阻,使得效果大打折扣。但在四本福音書中,卻特別記載婦女首先知道耶穌復活的人,這對福音的可靠性有影響嗎?還是上帝的作為對我們有什麼啟示呢?


現代經驗
或許有人會覺得說,那是古早以前的事了,現代的社會是性別平等、彼此尊重的社會,真的是這樣嗎?
「我有種不被信任的感覺。」這是一個廣告的用語,相信大家一定很熟悉這個廣告。


社會
以前在大學團契,有位學姊分享她們家的例子,她們家有四個孩子,前三個是女生,最後一個男生。只有大姐的名字最正常。二姐的名字是「佳韻」,因為祖母認為,要加一些運氣媽媽下一胎才能生男生。她的名字是「瑞婷」翻成台語你就知道是馬上停止的意思。最後弟弟取名為「光明」。哇!一切光明了。


在職場上,男女受到的對待也不同。在勞委會公布的「2008年女性僱用及婦女就業概況」調查中,比起2002年剛實施性別平等法時,性別平等的狀況改善很多,但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如「生理假」、「家庭照顧假」的給予;「哺乳室」的設置。甚至有許多單位在工作分配、薪資給付、升遷等等都會有性別的考量。


在公共事務的參與上,婦女第一次有選舉權是在1893年的紐西蘭。1906年芬蘭的婦女可以有被選舉權。芬蘭也是第一個同時有女總統和女總理的國家。而號稱非常民主的美國,在2007年才有第一位女性的眾議院議長。在台灣,雖然在1998年台北市議會就有第一位女議長,但在其他地方(嘉義、基隆),也是最近這一兩年才有。什麼時候會出現第一位立法院女院長呢?


教會
大概在一、兩年前,教會界很流行一個話題:教會陰柔化。有研究報告認為在台灣和香港的教會過於陰柔化,許多活動都是靜態的,分享性的,只能吸引女性參與。應該要多一些競爭性的活動,這樣才會吸引男性進教會。這讓我想起一部電影《亞馬遜悲歌》(End of the Spear),當中在Waodani族第一位相信基督教的男性,也被同族的其他男性笑說他已經變成了女性了。這讓我去回想,聖經中基督的屬性亦包含那些被認為是女性的陰柔特質:慈愛、孕育生命、滋養等,卻鮮少呈現所謂的陽剛特質。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在性別議題上啟蒙甚早,一九二六年,第12屆台灣大會通過設立女長老,同年六月,台南東門教會便設立龔瑞珠、潘蘇秀兩名為女長老。一九五○年,設立李幫助、曾秀鳳為女牧師。然而,由於種種因素,在長老教會代議制度的決策圈中,女性始終是少數。根據2002年總會研發中心所發表的【2000年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教勢統計】,教會的女性信徒佔53.21﹪,女性長老佔27.75﹪,現任的1229名傳道人當中,有211名是女性,佔17﹪。


雖然女性普遍參與基層服事,但進入中會、總會決策圈的比例仍是鳳毛麟角。二○○二年,第48屆總會通過「女性參與總會性決策應至少有五分之一」保障條款,然而2003年第48屆總會銓衡名單,總委會女性比例為1%,女性參與總會決策(總委會、各事工委員會、各事業及教育機構之董理事會)之比例為 13.42%,落實情形有待觀察。52屆的總會銓衡名單,總委會女性比例為10%,但還未到五分之一。 在今年,我們有很大的進步,今年七星中會和屏東中會的議長都是由女同工擔任。我們能夠期待那一天會有女總幹事和女的總會議長的出現嗎?


家庭
家庭是性別意識生成最早的地方。它會是性別刻板複製的場所?還是推動性別平等的基石?傳統的家庭角色:男人是經濟支柱,女人是家庭照顧者。這樣的性別意識和家庭價值透過家庭的教養,會世世代代傳承,更形鞏固。在這樣的環境中生長的人,需要有助於性別覺醒的情境與支持系統,才能突破性別的刻板藩籬。兩性間生活的互動就屬家庭事務分工最為頻繁、密切。行政院主計處在2002年有做「社會趨勢的調查」,其中針對兩性家事分工概況的比例為:

家庭主婦的工作類似於薛西弗斯。薛西弗斯是希臘神話裡的悲劇人物,他被罰將一塊石頭推到山頂上去,但石頭快到山頂上時就又滑了下來,他每天重覆著同樣單調而辛苦的工作。當人們為薛西弗斯的辛勞、毅力與悲劇性而動容時,很少人想到,每個人家裡頭就有個「薛西弗斯」─那就是他的妻子或母親。家庭主婦每天重覆著同樣單調而辛苦的工作,早上掃的乾乾淨淨的地,擦的明亮的桌椅,第二天又髒了;昨天煮了一大鍋的飯,現在又空空如也。每一件家事就像是「薛西弗斯」的石頭,推了再推卻永遠推不完,而推的也永遠是那塊或那幾塊「石頭」。如此每天辛勞的工作,卻沒有任何升遷機會、考績加給,家庭主婦在家中永遠都覺得自己「沒有用」,於是在面臨家庭重大事項裁決時,她往往只有噤口的份。
做家務是女性與生俱來的絕對生物才能嗎?「新好男人」是以幫忙、分擔為理由來做家務嗎?

結論
人類歷史上,婦女的地位一直處在相當卑微的環境中,甚至還有很多地區的婦女社會地位之低,我們無法想像。但我們卻看到福音書告訴我們,福音就是從這些婦女傳揚開來的,是她們去告訴所有的門徒耶穌復活的消息。同樣的,在今天所看使女羅大的故事,上帝常常利用我們想像不到的人來擔任祂重要的同工。

我們要承認,婦女就是在每個社會中經常被疏忽的對象,但她們往往是最有活力、耐力和愛心的。我們就看到基督教之所以有今天,其實婦女的貢獻是無法抹滅的。例如路加福音第八章1至3節記載的,有好幾位婦女就是耶穌和他的門徒在傳福的事工上,提供了他們傳福音時所需要的財力和物品的人。在看使徒保羅在傳福音的事工中,對使徒保羅幫助最大的,就是腓立比教會。而這間教會就是從一位以販賣紫色布匹的婦女「呂底亞」開始的。使徒保羅非常感謝這間教會,如果我們看腓立比書,就會看到使徒保羅稱讚這間教會,在他最困頓的時候,只有腓立比教會支持他;而當他需要幫忙的時候,腓立比教會毫不遲疑的全力支助他。可能是因為婦女對福音事工的真實愛心,耶穌復活之後,不是給他揀選的門徒第一個看到,而是最先給支持他和門徒傳福音的婦女看。

但今天很多機構、福音事工單位、教會,對婦女所扮演的角色給疏忽了,這實在是非常可惜的地方。我們似乎老是安排婦女在教會服事的工作上做些廚房或打掃清潔的工作,而忽略了應該將她們安排在最前線的地方,使她們因為細心、愛心,使福音有更美好的果實見證出來。

約珥書2:28-29說:「以後,我要把我的靈傾注給每一個人:你們的兒女將宣告我的信息;你們的老年人作奇異的夢;你們的年輕人看見異象。那時,我甚至要把我的靈傾注給奴僕和使女。」神藉先知約珥的預言宣告「我要將我的靈澆灌我的僕人和使女。」約珥書二章28至29節意指,上帝呼召男人與女人一同領受聖靈澆灌、一起同心建立教會,成為夥伴關係的好管家共同承擔大使命。

加拉太書3:26-28說:「你們大家都藉著『信』跟基督耶穌合而為一,成為上帝的兒女。你們受洗跟基督合而為一,正像穿上基督,有他的生命。不分猶太人或外邦人,奴隸或自由人,男人或女人,在基督耶穌的生命裏,你們都成為一體了。」

當我們在領受聖餐時,我們經歷了彼此合一,成為一體。你認為耶穌最後的晚餐是跟誰一起吃的呢?願我們在實踐信仰的同時,也能堅持實踐性別平等,兩性成為夥伴的理想。

歷代志上:第23-24章

3/19 (四) 歷代志上讀經:第23-24章

一句話:
暗蘭的兒子是亞倫、摩西。亞倫和他的子孫分出來,好分別至聖的物,在耶和華面前燒香、事奉他,奉他的名祝福,直到永遠。代上23:13
一個禱:
主啊!願祢分別我們為聖,使我們和我們的子孫在祢面前敬拜與侍奉;
願我們在凡事上能分別為聖,成為見證與祝福管道,代代傳揚祢救恩。
奉耶穌基督的名禱告,阿們。

一點想:23:24-32利未人辦理耶和華殿的事務有哪些?這些與我們現在在教會內的侍奉有何異同之處?

歷代志上第25-26章

3/20(五)讀經:歷代志上第25-26章

一句話:

俄別以東的長子是示瑪雅……,八子是毗烏利太,因為神賜福與俄別以東。他的兒子示瑪雅有幾個兒子,都是大能的壯士,掌管父親的家。……這都是俄別以東的子孫,他們和他們的兒子並弟兄,都是善於辦事的壯士。(代上26:4-8)
神的約櫃在俄別以東家中三個月,耶和華賜福給俄別以東的家和他一切所有的。(代上13:14)

一個禱:
親愛主,祢的信實何等偉大、祢的祝福如此長遠,
因著俄別以東沒有拒絕侍奉,順服地接待約櫃在家中,
不僅他足享兒孫之福,他的子孫也蒙福,成為大有能力、善於辦事的壯士;
主啊!願我不輕忽任何侍奉、珍惜每個當下的機會來服侍祢。
奉耶穌基督的名禱告,阿們。

一點想:
25:1-8聖殿中聖樂侍奉者由誰擔任?職務有哪些?與現今教會有何異同之處?

2009年3月18日

歷代志上第21-22章

3/18(三) 讀經:歷代志上第21-22章

一句話:
撒但起來攻擊以色列人,激動大衛數點他們。(代上21:1)
神不喜悅這數點百姓的事,便降災給以色列人。大衛禱告神說:我行這事大有罪了!現在求你除掉僕人的罪孽,因我所行的甚是愚昧。(代上21:7-8)

一個禱:

親愛主,有時我們就是經不起別人的激怒,而做了錯誤的決定與行為,
懇求主,賜我聰慧的耳懂得過濾所聽言語,不輕易隨人言而起舞妄為,
憐憫我,若偶有被激動的心,求聖靈充滿我,使我在主裡得平靜安穩。
奉耶穌基督的名禱告,阿們。

一點想:

為何上帝不喜悅大衛核數以色列民?你有何看法與學習?

2009年3月17日

歷代志上第19-20章


3/17(二) 讀經:歷代志上第19-20章

一句話:但亞捫人的首領對哈嫩說:大衛差人來安慰你,你想他是尊敬你父親嗎?他的臣僕來見你不是為詳察窺探、傾覆這地嗎?(代上19:3
哈嫩便將大衛臣僕的鬍鬚剃去一半,又割斷他們下半截的衣服,使他們露出下體,打發他們回去。(代上19:4)

一個禱:
求主保守我的口,免得我隨意說出挑撥離間的言詞;
求主賜我智慧的心,能夠分辨所聽的各樣話語言論。
奉耶穌基督的名禱告,阿們。

一點想:19:1-5哈嫩如何對待大衛差遣的使者?這個事件祢有何看法與學習?

歷代志上第16章


3/15 (日) 讀經:歷代志上第16章

一句話:當時你們人丁有限,數目稀少,並且在那地為寄居的;
他們從這邦游到那邦,從這國行到那國。
耶和華不容甚麼人欺負他們,為他們的緣故責備君王,
說:不可難為我受膏的人,也不可惡待我的先知!(16:19-22)
一個禱:感謝主,無論我們隻身或是少數、或是寄居或是遠遊,祢都保護眷顧;
懇求主,保守在外求學的遊子,使他們不遇欺壓、不受為難,有主同在。
奉耶穌基督的名禱告,阿們。

一點想:
16:7-36大衛歌頌耶和華之詩的內容是什麼?對於你有何學習?

歷代志上第17-18章


3/16(一)讀經:歷代志上第17-18章

一句話:於是大衛王進去,坐在耶和華面前,說:耶和華神啊,我是誰,我的家算甚麼,你竟使我到這地步呢?代上17:16
一個禱:

主啊,我是誰?
主說:妳是蒙恩的兒女!
主啊,我家算什麼?
主說:今日救恩到妳家!
主啊,在祢面前我只能讚嘆,謝謝祢的恩待與掌權,
我雖不配得,我雖有心願,

但因祢~我願領受順服祢安排。阿們!
一點想:
17:16-27大衛的禱告內容為何?你有何學習?

2009年3月16日

關懷事工培訓工作坊05新朋友、邊緣會友的關懷

[05新朋友、邊緣會友的關懷] ←點選此下載教材

耶利米書 24/25


W5 2009-03-20 (耶24:1-25:14)


經文: 耶利米書 24:5
耶和華以色列的神如此說:被擄去的猶大人,就是我打發離開這地到迦勒底人之地去的,我必看顧他們如這好無花果,使他們得好處。

默想: 親愛的主,雖然被擄,只要有主的同在,也能蒙主的看顧與保守。感謝主!

題目: 你對這兩筐無花果的比喻,有什麼感想呢?

詩篇 45/47


W4 2009-03-19 (詩45:1-47:9)
`
經文: 詩篇 46:5 神在其中,城必不動搖;到天一亮,神必幫助這城。

默想: 主耶穌,有你的同在,不論我們遭遇到任何的處境,都不會動搖。不論環境有多惡劣,上帝一定會扶持幫助我們。求主鞤助我,常常保持自己在你同在的愛中。

題目: 我們當如何才能得到神的同在呢?

撒母耳記下 11/12


W3 2009-03-18 (撒下11:14-12:31)


經文: 撒母耳記下 11:27
哀哭的日子過了,大衛差人將他接到宮裡,他就作了大衛的妻,給大衛生了一個兒子。但大衛所行的這事,耶和華甚不喜悅。

默想: 親愛的主,大衛王可以誤用你所賞賜給他的聰明,來設計出借刀殺人的計謀,以巧奪人妻,順遂己慾。但是,大衛王可以欺瞞地上眾人的眼光,卻無法躲避天上上帝的鑑察。求主叫我學習,常常活在你的面前,不敢任意妄為而得罪你。

題目: 你對於大衛犯了第七戒與第六戒,卻被上帝赦免,那個因姦成孕的小孩並沒做惡,卻遭遇死亡,有何感想呢?

路加福音 22



W2 2009-03-17 (路22:47-22:71)


經文: 路加福音 22:48
耶穌對他說:猶大!你用親嘴的暗號賣人子嗎?

默想: 親愛的主,不只猶大用親嘴來出賣你。我們也常常用我們的嘴講出讚美的話,但是,我們的行為與態度,卻是與我們的嘴所說的,大相逕庭。求主幫助我,能夠嘴裡所說的和手腳所做的,是一致的。
`
題目: 你對彼得當夜的經歷有何感想?

2009年3月15日

出埃及記 20/21


W1 2009-03-16 (出20:18-21:36)


經文: 出埃及記 20:25
你若為我築一座石壇,不可用鑿成的石頭,因你在上頭一動家具,就把壇污穢了。

默想: 主耶和華,我們的雙手所做的事情,都會沾染我們生命中的污穢。但是,你還是願意悅納我們的服侍,感謝主的恩典。

題目: 從今天的角度來看出埃及記21章的律例典章,你有何感想呢?

2009年3月14日

歷代志上第14-15章


3/14 (六)讀經:歷代志上第14-15章

一句話:大衛求問神,說:我可以上去攻打非利士人嗎?你將他們交在我手裡嗎?
耶和華說:你可以上去,我必將他們交在你手裡。(代上14:10
一個禱:
親愛主,「我可以……嗎?」
願我凡事都能尋求祢的旨意與引領。
奉耶穌基督的名禱告,阿們。

一點想:
第十五章中多次提到「俄別以東」,你有看法與學習?

教會系列(五):恆定Homeostasis

教會系列(五):恆定Homeostasis

經文:彌迦書第六章8節
時間:二00九年三月一日
主講:蔡茂堂牧師


短片

各位弟兄姐妹大家平安。上一次我們講到健康的教會需要有健康的領袖,這些領袖應該有形塑的能力,今天我們要講的是第二個重要的系統,就是內分泌,內分泌的功能最重要的是要維持身體的恆定。領袖需要有形塑(Plasticity)的能力,恆定需要有回饋(Feedback)的體系。健康的教會與恆定有什麼關係呢?

Ⅰ、引言:恆定現象(Homeostasis Phenomena)
容許我解釋一下什麼叫作恆定(Homeostasis)。Homeostasis 是一個新的學問,叫作溝通控制學(Cybernetics)。數學家發現上帝所造的宇宙中,並不需要一天到晚做調整,為什麼它們會調整得那麼好,數學家就研究人類,是否也能模仿上帝所造的奇妙宇宙,來自我調整、自我控制嗎?他們計算出來的理論,就叫作溝通控制學,是由美國的學者Norbert Wiener第一次提出來的,他認為必須要有溝通(communication)與控制(Control)這兩個變項,才能夠讓它成為一個自己調整的一個體系,他用一個房屋裡面暖氣機的簡例來讓我們了解。當外面下雪屋內越來越冷,溫度(計)下降到某一溫度時,感應器(Sensor)就把這個訊息傳送給控制器(Controller)開關,這個開關就開啟效果器(Effector)暖氣機,暖氣機就開始運作,發熱的結果讓室內的氣溫開始上升,溫度(計)也開始往上爬,這叫作負向回饋(Negative Feedback)。最重要的部分是這個負向回饋,因為本來不是溫度很低嗎,所以它啟動暖氣機,可是啟動的結果就把溫度提高,溫度提高到某一暖度時,控制器就把暖氣機關掉,使它不致於繼續加溫,這樣就不需要有人一天到晚,在那裡觀察和調控溫度。負向回饋(Negative Feedback)體系使得這個系統自己可以調整。

這樣的回饋在最簡單的生命體中就具備著,因為上帝所造的生命體必須要維持在很小範圍內的狀況才能夠存活,超過就活不了,不論是溫度或各種濃度都一樣。一個單細胞的阿米巴(Amoeba)怎麼樣維持這樣的一個生理的恆定呢?牠完全靠牠的表皮,把在外界牠所需要的食物包起來,變成一個水泡,送進牠的體內,然後再將食物消化掉;消化後所產生的廢物,必須要把它送到體外去,這樣才可以維持一個單細胞體內很簡易的恆定現象。對於我們多細胞的生物來講,就不是那麼簡單,因為我們的環境已經被納入體內,叫作內環境。上帝給我們的身體有很多小小的腺體,有腦垂腺、甲狀腺、副甲狀腺,腎上腺、胰島、卵巢睪丸,雖然它們如此微小,可是對我們維持體內的恆定很重要。腦垂腺與成長有關,甲狀腺與代謝有關,副甲狀腺與鈣磷有關,腎上腺是我們面對環境壓力時調整的腺體,胰島與糖分有關,卵巢睪丸是生殖系統,這是人體內分泌的六大腺體。其實現在發現不只這些,還有很多,包括我們的胃腸肝皮膚都有內分泌,不過我們今天只提到傳統的這六大腺體,雖然它們很小,但是它們卻掌管全身維持恆定的一些重要功能。




政府也是一樣,一個政府要正常運轉,必須要有政治的恆定。現在的民主政治源起於英國,就是立法、司法、行政三權分立,互相回饋,來保持政治體系的健康和生存。上帝所造的地球也是一樣,必須要有很多微調,才能夠讓地球永續經營生生不息,這些生態的恆定必須要有碳、水、氮、氧等等的回饋循環,需要有很多系統同時微調得很好,我們才可以繼續在這個地球住下去。最近人類的許多活動把這些平衡破壞掉,我們應該儘量不要去破壞地球,以免各種生物遭殃,最後連人類自己也活不下去。所以恆定是一個很重要的現象,生命需要恆定,上帝在創造生命時,就給每一個生命定下一個很狹窄的範圍,給我們一個微調的體系,來維持我們的生命。


Ⅱ、神經(Communication)與內分泌(Coordination)

比較 神經(Nervous) 內分泌(Endocrine)
我們稍微比較一下,上一次所講的神經體系跟今天講的內分泌,它們其實都是控制我們身體裡面,彼此的溝通和協調,可是它們有很大的不同。

速度 快速(50-60 m/s)緩慢(0.7 m/s 動脈)
神經傳導得很快,內分泌傳遞的很慢,神經一秒鐘傳50-60米,內分泌一秒鐘才0.7米,相差一百倍。

媒介 物理電波(Electric) 化學荷爾蒙(Chemical)
它們所用的管道也不相同,神經是靠物理的電波(Electric)來傳導,內分泌是靠化學(Chemical)的荷爾蒙來傳遞。

通路 神經軸突(Axon) 血液循環(Blood)
神經是經由類似電線般的神經軸突(Axon)來傳導,內分泌是靠化學(Chemical)的荷爾蒙來傳遞,是由分泌細胞送至血液(Blood)裡面,經由血液循環送至全身。

特殊 終末突觸(Synapse) 標靶受器(Receptor)神經系統是靠神經元的終末突觸(Synapse)來傳導訊息,一個軸突的末端有數條分枝的終末突觸,所以它是控制一群細胞一起來反應。而內分泌則是針對特定的標靶細胞來傳遞使其接收;近來有一種癌症治療法叫作標靶治療。上帝在我們的細胞內都裝設了特別的受器,有受器的才有反應,旁邊的細胞,若沒有受器就不受影響,區分的很清楚,所以內分泌的特殊性勝於神經系統。






當神經元傳導時,附近的神經元也會受到影響而改變它的結構,就是形塑性。內分泌傳遞到有受器的標靶細胞(Receptor)以後,改變之後又會慢慢恢復成原狀,所以它沒有形塑性,但是它有彈性。

效應 精確行為(Precise) 廣泛代謝(Panoptic)
神經系統最主要是對外在世界的改變做反應,要造成很精確的行為(Precise Behavior)來保護生命。內分泌系統則是要引起全身代謝的反應,來支持神經體系的精確行為所需要的資源。

期間 短期(Short) 長期(Long)
神經帶來的反應是短暫的,內分泌帶來的反應卻是長久深遠的。

回饋 反射弧(Reflex arc) 恆定環(Homeostatic loop)
它們都有回饋的系統,神經系統的回饋是靠開放的「反射弧」,比如手被蠟燭燒到,知覺神經馬上把訊息傳到脊髓,經過一個連接神經元,馬上送到運動神經叫肌肉收縮,手就趕快離開火源,避免受傷,反應的速度很快,幾分之幾秒就完成該反射動作。身體為了要達到代謝功能,全身要動員,像是肝臟要把血糖送出來,需要靠內分泌的幫忙,所分泌的激素從視丘下部,管到腦垂腺,管到甲狀腺,甲狀腺再回過頭來抑制,視丘下部和腦垂腺,避免讓它們過度的分泌,其回饋是靠密閉的「恆定環」。




目標 外環境(Exterior) 內環境(Interior)
神經系統管的是對外在環境做反應,內分泌系統是對內在環境的處理。

交界 視丘下部(Hypothalamus) 腦垂腺(Pituitary gland)

這兩個系統之間也彼此有關係,並不是各做各的,它們的關係就在我們大腦的視丘下部(下視丘),視丘下部的下方就是腦垂腺的位置,腦垂腺是我們內分泌的元帥。視丘下部的神經有兩種,第一種神經元產生的荷爾蒙,直接經由軸突送到後腦垂腺,然後讓血液帶走,後腦垂腺沒有細胞。第二種神經元所分泌的荷爾蒙則經由血管 (門靜脈) 的血液送到前腦垂腺,刺激前腦垂腺的內分泌細胞分泌新的荷爾蒙,然後再經由血液送到全身。所以上帝給我們的內分泌系統有很精細的微調功能,而且是兩套不同的方法。



Ⅲ、內分泌的特徵

1.默默的作用:暗中侍奉
內分泌有哪些特徵可以讓我們有一些屬靈的學習嗎?第一個,內分泌是在身體裡面不太看得到的,它很微小的藏在裡面,所以它是在沒有人看得到時默默地運作它的功能。教會要健康,需要有很多弟兄姐妹願意默默地侍奉,特別耶穌說的敬虔,即猶太人的三大敬虔,就是施捨、禱告和敬虔,「要叫你施捨的事行在暗中……你禱告的時候,要進你的內屋,關上門,禱告你在暗中的父……不叫人看出你禁食來,只叫你暗中的父看見;你父在暗中察看,必然報答你。」(太6:4, 6, 18)這些敬虔強調在暗中,沒有人看到,你願意這樣做,上帝會紀念的。

2.慢慢的影響:潛移默化
內分泌的影響不像神經很快,一下就結束了,而是慢慢地影響和改變,它是生命對生命的影響,在我們的信仰裡面也需要這樣。耶穌說,天國就像麵酵在麵團裡的作用,「天國好像麵酵,有婦人拿來,藏在三斗麵裡,直等全團都發起來。」(太13:33)這樣的作用是看不出來的,看起來好像沒什麼,可是不久後就感到它的威力,我們叫作潛移默化。

3.特定的對象:門徒栽培
內分泌腺的內分泌細胞(Endocrine Cell)其分泌的激素,它不是隨便的輸送,它只有對有受器(Receptor)的標靶細胞(Target Cell)產生影響,沒有受器的細胞就不受影響,所以它的特殊性很高。耶穌基督在世上傳福音時也有特定的對象,他最後特定的對象是三個人―彼得、雅各和約翰。耶穌說,你要傳福音就不要挑對象,就像撒種的出去撒種,有落在路旁的,有落在土淺石頭地上的,有落在荊棘裡的,有落在好土裡的,這是不挑對象。可是當你要交代下一代的人要傳福音,就要挑那些肯受教的對象。耶穌從一群跟隨他的人中,挑選了七十個門徒,再從這七十個人挑選出十二使徒,最後從十二使徒挑選出三個人,這三個人的責任最重,是要把天國的使命帶到全世界的,他就好好地下功夫在他們身上影響他們,「說了這話以後約有八天,耶穌帶著彼得、約翰、雅各上山去禱告。正禱告的時候,他的面貌就改變了,衣服潔白放光。」(路9:28-29)。這是一個屬靈的原則,門徒的栽培必須要挑特定的對象,傳福音不能挑對象,要分享給所有的人,但門徒不只接受福音,他還要傳揚福音,所以必須要特別挑選。

4.回饋的調整:彼此順服
挑了對象以後,內分泌有很特別的東西,視丘下部影響腦垂腺,腦垂腺影響甲狀腺,可是甲狀腺也影響腦垂腺和視丘下部,所以它們是互相影響,這就是回饋。換句話講,不是誰聽誰的,神經系統是大腦管理脊隨,脊隨管理肌肉,是單向的,而內分泌則是雙向的,是互相影響的。這是在教會裡面彼此的順服,「又當存敬畏基督的心,彼此順服。」(弗5:21),不應該是大家都聽牧師的,長老聽牧師的、執事聽長老的,弟兄姐妹聽執事的。不是,牧師、長執有時也要聽弟兄姐妹的聲音,我覺得在教會中,有彼此順服,這回饋的調整,是很重要的。

5.分工且合作:恩賜配搭
另外,沒有一個腺體可以完全負責身體的健康,必須要每一個腺體做它的部分,因為各有各的功能,大家都不相同,必須要大家盡忠,身體才會健康。就像每一隻螞蟻搆不到對岸,可是一隻站穩,第二隻站在第一隻上面,第三隻站在第二隻上面,第四隻就可以爬過去了。六大內分泌腺也是一樣,必須要大家站好自己的崗位,然後就可以達成保護身體健康的目的,所以必須要按自己的恩賜,大家配搭來侍奉,「各人要照所得的恩賜彼此服事,作神百般恩賜的好管家。」(彼前4:10)


6.組織與聯繫:聯絡合式
另外必須要彼此之間有很好的協調,當外面有危險時,我們的內分泌腺有一條很明白的溝通管道,叫作「HPA Axis(Hypothalamus-Pituitary-Adrenal-Axis)視丘下部腦垂腺腎上腺軸心」,這個從視丘下部到腦垂腺到腎上腺的傳遞過程,會讓心跳呼吸加快,促進血液循環、肝醣分解加速,並且啟動免疫細胞,來應付外面的危險;同時腎上腺所分泌的激素也會轉而影響,腦垂腺內分泌細胞以及視丘下部的神經元細胞,讓腦垂腺與視丘下部不要反應過度(負向回饋)。所以它是一個很完整的循環,保護我們的組織,彼此有很好的聯繫。兩組鐵路工人在兩端搭造鐵軌,造到最後結果左軌接到右軌,互相怪罪爭吵,雖然軌道有相接,但是不對軌,這就是組織和協調不好的結果,有好的分工卻沒有好的聯繫。「全身都靠他聯絡得合式,百節各按各職,照著各體的功用彼此相助,便叫身體漸漸增長,在愛中建立自己。」(弗4:16)這點很重要,一個健康的教會,不能牧師、長老、執事各講各的,弟兄姐妹又有各自的想法,大家必須要有好的溝通和聯繫,取得共識,,這樣才能同心建造教會。

Ⅳ、不變與改變的弔詭
(The Paradox of Unchanging and Changing)
1.不變的愛須表現常變
接下來要講到一個「不變與改變的弔詭」。我在準備講章時發現,有的人批判恆定,說恆定不變是不行的,不變就不會進步。後來再仔細想,生命的恆定是一直在變,為了要維持恆定,它要看環境的改變而不停的變,而且內分泌造成我們身體的恆定,正常的情況下,生命不只會活下來,還會成長,所以整個生命是會改變的,可是為了讓生命可以改變,必須要維持體內那種不變的環境。這在屬靈裡我覺得有可以學習的功課,所以容許我稍微解釋一下,不變與改變有一個弔詭性。尼希米聽到國破家亡,他就在上帝面前跪下來哭,他禱告的內容是:「耶和華―天上的神,大而可畏的神啊,你向愛你、守你誡命的人守約施慈愛。」(尼1:5)「守約施慈愛」代表一個肯定不變的愛,希伯來文叫作dsx(Checed),dsx很難用一個英文字翻譯,英文可以翻譯成Steadfast Love(信實的愛、不變的愛);可是上帝不變的愛在我們人看起來,卻必須要一直變,它才可以不變。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媽媽對孩子的愛是不變的,孩子每天回來看到媽媽,媽媽笑瞇瞇的把他抱起來,可是萬一孩子在學校出了紕漏,媽媽還是笑瞇瞇的,把他抱起來的話,這個媽媽就不是愛他的孩子。因為孩子已經變了,媽媽絕對不可能還是笑瞇瞇的,讓孩子覺得自己無論在學校做錯什麼,媽媽還是同樣的對待他,這樣的不變是最糟糕的,對孩子沒有好處。當孩子出狀況,媽媽應該是臉色大變,不會再笑瞇瞇的對待孩子,兩種不同的反應其實還是同一個媽媽,因為孩子已經改變,所以媽媽對孩子不變的愛,必須要隨著孩子的改變而改變,這叫作恆定。

你的恆定不能一層不變,必須要依著你的對象的改變而改變,才可以保持你的不變,所以我稱它為「不變與改變的弔詭」。在愛的關係裡,不能夠保持現況永遠不變,因為關係一直在成長。孩子在很小時什麼都不懂,父母要教導、約束,甚至要責備他,可是孩子到了青少年,如果父母還是繼續如此,這樣的親子關係一定會出問題,因為孩子在長大和改變,雖然父母愛孩子的愛不變,可是他對孩子的態度要一直跟著改變,才能夠繼續保持那個不變的愛。生命的關係是很複雜的,就像內分泌的負向回饋(Negative Feedback)體系,父母要很仔細的傾聽孩子的心聲,才知道怎麼調整自己的態度,與孩子保持在愛的關係裡,這是生命的恆定一個很重要的原則。「可見神的恩慈和嚴厲,向那跌倒的人是嚴厲的,向你是有恩慈的…」(羅11:12),就是上帝一直在改變,為了要讓我們體會到他不變的愛。

2.上帝的律法永恆不變
第二,耶穌在登山寶訓裡提到關於上帝的律法,「我實在告訴你們,就是到天地都廢去了,律法的一點一畫也不能廢去,都要成全。」(太5:18)上帝的律法是不變的,可是我們對律法的解釋,由於環境的不同必須要一直的改變,所以靈命的恆定也是一樣,律法不能一成不變,因為環境不斷在改變。

3.律法的詮釋隨時改變
耶穌又說:「你們聽見有話說:不可姦淫。只是我告訴你們,凡看見婦女就動淫念的,這人心裡已經與他犯姦淫了。」(太5:27-28)耶穌對不可姦淫的詮釋改變了,在舊約的解釋是,你只要不跟人家上床就不算犯姦淫,耶穌卻說,只要心裡面亂想,就犯了姦淫,這是耶穌對古代十誡不可姦淫的詮釋,這個詮釋是新的詮釋。

Ⅴ、屬靈生命的恆定(The Spiritual Homeostasis)
我們活在不斷改變的人際關係社會裡,我們對上帝話語的解釋,必須要不斷的更新詮釋。我舉個例子,在今天的經文中,我把它稱作「屬靈生命的恆定(The Spiritual Homeostasis)」,彌迦在當時說:「世人哪,耶和華已指示你何為善。他向你所要的是什麼呢?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你的神同行。」(彌6:8)很多人很喜歡引用這段經文,這句話很簡單,它講了四個要點「行公義、好憐憫、謙卑心、神同行」,當我們解釋這是什麼意思時,這就是詮釋了。詮釋會因時代的不同,而有所改變。基本上我們要了解什麼是公義、憐憫、謙卑、與神同行,而應用在今天的世界中,什麼樣才是公義、憐憫、謙卑、與神同行。

1.公義:分配、程序、報復、恢復
公義至少有四種詮釋,第一種詮釋就是「分配性公義(Distributive)」,所指的是世界經濟要有公平的分享(Economic Fare Sharing)。目前不景氣的影響,有一些弟兄姐妹沒有工作,我們有經濟能力的人,應該出一點錢讓沒有的也可以活下去,其實你可以說是愛,也可以說是公義,上帝要讓我們每一個人都活得下去,所以經濟需要有一點分配。我們沒有用共產主義那種強制的方式,我們用自動的方法,你有感動、你有愛心、你覺得自己足夠願意拿出來,可是基本上那是一種重新分配。政府發消費券時,我們請大家可以把消費券拿來奉獻,你可以不消費,你還夠用。消費券目的也是要來重新來分配,讓社會經濟的關係不會落差太大,不至於有人挨餓,有人口飽撐,用什麼機制來做這種平衡,這是一種公義的問題,這叫作「分配性公義」。

那麼是誰決定有的要用什麼方法幫助沒有的,讓經濟的分享不會落差太大?誰決定的問題就涉及第二種「程序性的公義(Procedural)」。目前世界最大的困難,就是最有錢的國家開會,決定錢要怎麼處理,窮人的聲音他們都聽不見,窮人只有眼睛乾巴巴的在那邊等待,或是在外面示威,大多是沒有聲音的一群。目前所有的爭議都是這樣,誰的聲音最大誰就被選上,沒有聲音的就沒被選上,有錢的不去聽貧窮人的想法,這是程序性公義的問題。在上有權者,需要聽老百姓的聲音,這就是負向回饋,不是只有單向的,需要兩方面的互動。程序性公義最重要就是要參與,所有人都可以參與(Political Fare Participation),這是民主政治最重要的精神,這是一種公義,決定怎麼分配不是老闆怎麼講就算,是大家一起討論。

萬一有人不守規矩造成別人的傷害,有誰可以處理?那就是司法的公義,這叫作「報復性公義(Retributive)」。造成別人的傷害,就需要接受某種程度的傷害來讓它公平。一般來講,大部分人的公義所講的是這樣的公義,這是很可惜的,他對公義的詮釋就忽略了前面兩種,也不了解會出現報復性的問題,可能是窮困到不得已才去偷搶,結果就被判刑。如果你把分配性和程序性的公義處理好,犯罪的行為就會減少。最近教會遭小偷跟社會不穩定有關係,所以這些公義彼此之間是有關連的,不要以為它是分開的關係,其實是連成一體的。報復性的公義最主要要求的是,主審者必須要客觀公正,沒有偏頗(Judicial Fare Treatment),所有人在天平的一端都是相同,法律之前人人平等,我們要追求的是,同樣的案件,應該同樣的處理才對。

最後一個,就是恢復性公義,要針對問題做根本的處理,那是更困難的,你怎麼用愛來挽回,讓他的生命被改變,把一個不義的人改變成義的,這樣問題才能根本的解決,監獄就不會關滿了人,不曉得怎麼辦,這是基督教最強調的「復和性的公義、恢復性的公義(Restorative)、醫治性的公義(Healing Fare Reconciliation)」。公義的詮釋如果是這樣,我們不得不承認說:「主啊,不只是台灣不公義,連我自己都不公義。」你這四種公義,都注意到了嗎?聖經說,「世人啊,你要行公義」,如果你的詮釋加上這些,你不得不對自己的公義性,做更深的反思。這是目前倫理學提到的公義有這四種,可是早期不會提那麼多,大部分是講報復性公義,「以牙還牙、以眼還眼」。上帝既然讓每一個人出生,他的資源就是讓每一個人都可以活下去,是我們的分配出了問題,今天才會產生貧富不均的情況,以前甚少談到分配性、程序性、恢復性公義。

2.憐憫:同理、幫助、加能、釋放
再來是好憐憫,這是慈悲的問題。第一個,你要憐憫一個人,就是當他受傷、在苦難裡,你能體會同理(Empathy)他的痛苦;第二個,你要能夠伸手幫助他,不要讓他跌倒;第三個,想辦法不要讓他一直靠你支撐,讓他自己可以加能(Enabling)站起來;第四個,不要讓他一天到晚需要你,到有一天他根本不需要你幫忙時,他就可以釋放(Releasing)、自主了。所以真的慈悲應該四點都做到。遺憾的是,有些人同情對方,也幫助對方,可是卻忽略如何使對方,不再需要幫助:給他魚不教他釣魚;有的人教他釣魚,但是沒有教到有一天對方不需要你教,他自己會打獵或做別的東西,到有一天他不需要依賴你,這叫作為善不足。父母應該是這樣的一個角色,教導子女要如何如何,到有一天你不需要再教孩子,他自己可以做決定,這才是真的對孩子有慈悲的父母。如果到了八十幾歲,還要叮嚀你的孩子,禁止這禁止那,那你還在加能的階段,根本沒有釋放他,這個慈悲不夠慈悲,第四階段沒有做到。

3.謙卑:信靠、順服、悔改、認同
如果你又公義又慈悲的話,你覺得自己很不錯,那就要小心,你已經驕傲了,人有時候還是會犯錯的,人需要謙卑。第一個謙卑是信靠(Trusting),就是你承認自己不是什麼都行,你需要依靠上帝,你對上帝敢相信,這是一個謙卑的表示;第二個謙卑是順服(Obeying),做錯時,願意認錯,承擔後果;再來是要真心到上帝面前認錯悔改(Repenting);最後一個是認同,為了愛的緣故,不是只有在上帝的面前願意認錯,還在人面前願意去救那些比較低微的人,認同(Identifying)他們,把上帝的愛分享出去,我覺得這是謙卑的一個很明顯的表現。就像耶穌沒有用上帝的樣子到世上來,他成為我們的樣子,英文叫作Incarnation(道成肉身),跟我們在一起,才可以讓我們的生命從頭改變,這是認同的重要。

4.同行:同在、溝通、效法、同工
最後是與上帝同行。這讓我想到以前講過的勞倫斯弟兄(Brother Lawrence 1605-1691),他不是在靈修時才與上帝同行,他在廚房煮飯時也跟上帝同行,就是無時無刻有如上帝就在他身旁,這樣的過生活,他強調要:「Practicing the Presence of God(操練與神同在)」,若能操練與神同在,你的生命必定有很大的不同,至少不敢胡搞亂搞。上帝就在你身邊,不管在什麼處境,上帝不是只有禮拜天才在教會裡面。你有沒有發覺你在禮拜堂作禮拜的這一小時,你的穿著態度特別的敬虔嗎?在家裡面的其他時間就有一點隨便嗎?對人講話口氣也不對嗎?那就是你沒有操練勞倫斯弟兄所講的。我們必須要把禮拜天的敬虔帶到週間去,隨時與上帝同行。與上帝同行另外一個就是跟上帝很親近(Intimacy),這點我想女兒和媽媽最曉得,我們叫作喋喋不休、話講不完,什麼都可以講,那種很親暱的關係就是同行的關係。很多時候結婚是扼殺這點最厲害的,還沒有結婚以前男生的話講不完,結婚以後男生就變成又聾又啞,變成只有同住同居的關係而已。再來,不是只有一直覺得他同在,或是跟他很親密的溝通,還願意效法(Imitation)他的榜樣,這點很重要,你要同行,方向要一致,否則不能同行,所以耶穌往東你就往東,耶穌往西你就往西,耶穌走快一點你就走快一點,耶穌走慢點你就走慢點,不然怎麼能夠同行呢?夫妻出去散步也是一樣,不僅方向要一樣,步調也要一樣。最後你才可以跟上帝同工(Coworker),你常常覺得上帝跟你同在,跟他有親密的溝通,也跟他的方向速度都一致時,你才可以跟他一起工作,參與在上帝的國度裡。這是我對屬靈生命恆定的詮釋,彌迦書只有說「行公義、好憐憫、謙卑心、神同行」,你也可以作自己的詮釋?因為你的處境跟我不相同,你的家庭狀況也不一樣,我們每個人每天不斷要做的就是不斷的改變、更新,我們才能夠活在上帝要我們屬靈生命健康的恆定狀態。

Ⅵ、結論:動態平衡的靈性恆定中長大成熟
如果大家都願意這樣做的話,我們的教會就是一個健康的教會,「全身都靠他聯絡得合式,百節各按各職,照著各體的功用彼此相助,便叫身體漸漸增長,在愛中建立自己。」(弗4:16, 13)「直等到我們眾人在真道上同歸於一,認識神的兒子,得以長大成人,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4:13)我把上述這些進展的現象稱作「Growing into Maturation In the Dynamic Balancing of Spiritual Homeostasis(動態平衡的靈性恆定中長大成熟)」,這就是這整篇講道的總結。生命有一個定律,上帝用內分泌腺保持我們的生命維持在一個很狹窄的範圍裡,屬靈的生命也是一樣,上帝啟示的很清楚,你要在神面前存活,就要遵守這些誡命,可是誡命怎麼持守,就須要去詮釋,必須不斷的改變,因為你生活的環境是不斷的在改變,必須要是一個動態的、平衡的屬靈恆定,我們才會長大、才會成熟。我們一起低頭禱告。

「感謝主,在我們的身體當中放一些小巧不起眼的腺體,可是對於我們的健康卻非常的重要,因為它有很奧秘、你所設在裡面的溝通控制學(Cybernetics)的回饋體系。主啊,把這樣的體系放在我們當中,讓教會彼此之間,願意表達自己的意見,願意聆聽對方的看法,大家能夠有很好的協調,也知道怎麼樣在愛裡不斷的揣摩改變,好保持那個不變的愛。在我們對上帝話語的了解裡,我們有我們的堅持,可是對話語的詮釋,我們卻應保持著彈性,可以傾聽不同的聲音,大家不斷的調整,我們的教會才能夠健康、才可以成長,求主把這樣的恩典賜給我們。禱告奉耶穌基督的名,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