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13日

古老的約


講道內容
古老的約
時間:二0一二年一月廿九日
經文:撒母耳記下廿一章1-6
主講:曾昭瑞牧師

 一、基遍人與以色列人的約定
    今日的經文主要在談當初基遍人與以色列人所立的約:當初以色列人進入迦南地的時候,引起當地居民的騷動,因為當地居民聽過上帝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的種種神蹟奇事,為此甚是震撼,而隨後當以色列人進入迦南地,繞耶利哥城七日,城倒塌後,以色列人攻城成功,以及攻打艾城(以色列人第一次攻打受上帝懲罰,故攻城不順,隨後悔改,才順利攻下)等事,都讓迦南人心生害怕,於是他們聚在一起要與以色列人對抗「約旦河西,住山地、高原,並對著黎巴嫩山沿大海一帶的諸王,就是赫人、亞摩利人、迦南人、比利洗人、希未人、耶布斯人的諸王,聽見這事,就都聚集,同心合意地要與約書亞和以色列人爭戰」(書9:1-2),由此可知,迦南人儘管害怕上帝,仍不惜與以色列為敵,唯有基遍人例外,他們聽完以色列人的事蹟後,因為害怕而決定設下詭計,欺騙約書亞,好使以色列人不攻打自己:「基遍的居民聽見約書亞向耶利哥和艾城所行的事,就設詭計,假充使者,拿舊口袋和破裂縫補的舊皮酒袋馱在驢上,將補過的舊鞋穿在腳上,把舊衣服穿在身上;他們所帶的餅都是乾的,長了霉了。他們到吉甲營中見約書亞,對他和以色列人說:『我們是從遠方來的,現在求你與我們立約。』」(書9:3-6

看到基遍人逼真的演技與道具,約書亞一時不察,為基遍人所騙,與他們立下約定,過了不久,約書亞發現自己被基遍人所騙,但他沒有反悔,因為他不願違反向耶和華所起的誓,堅守所立之約;然而,為了平息眾怒,既然不能殺了基遍人,就讓他們做奴才,做一些劈柴挑水的辛苦工作,「首領又對會眾說:『要容他們活著。』於是他們為全會眾作了劈柴挑水的人,正如首領對他們所說的話」(書9:21)。這個約定,自約書亞一路流傳四百多年

二、背約所帶來的結果

結果這個約定被掃羅王違反,他曾殺過基遍人,於是到了大衛年間,就發生了三年饑荒。一年的飢荒在古代很常見,但是連續三年的飢荒是非常罕見且嚴重的,被視為不祥之兆。為此,大衛不得不求問耶和華,是誰得罪了上帝,導致這樣的災難臨到以色列?上帝回答說:「這飢荒是因掃羅和他流人血之家殺死基遍人」。為什麼掃羅要殺基遍人?細查聖經當中,並沒有掃羅殺基遍人的詳給記載,也沒有找到掃羅與基遍人發生衝突的事件。但是我們知道掃羅住在基比亞的便雅憫人,鄰近基遍,也許是因為掃羅住在基遍這個地方,所以與基遍人有某種緊張關係或恩怨,聖經說「掃羅卻為以色列人和猶大人發熱心,想要殺滅他們」(撒下21:2),這違反了當初約書亞與基遍人所立之約。聖經的經文特別指明,這不是單是掃羅王一個人引起的後果,而是「他流人血之家」。以色列很重視上帝的吩咐:「不要苦待孤兒寡婦」,如果苦待他們,致使他們痛苦卻無法向施暴者報仇,就只能向上帝哭訴,由上帝來裁決,所以他們不敢隨便欺壓孤兒寡婦。因此,經文這樣描述,很可能是因為基遍人向以色列人的上帝禱告。

基遍人是外邦人,他們被以色列人欺壓,就向上帝禱告,上帝同樣垂聽,降下三年饑荒作為懲罰。我們常以為上帝只聽基督徒的禱告,而不聽非基督徒的禱告,實則不然,上帝獨不聽罪人的禱告。當基督徒自己做得不好,是個罪人的時候,上帝不會垂聽其禱告。倘若今天是掃羅一個人所引起的結果,那這樣的罪由掃羅一個人來承擔就夠了,但是,由於這個罪是「掃羅和他流人血之家」,代表他的家人也是共犯,參與其中,而非掃羅一人所為,所以這樣的罪債,就必須由掃羅和他的家族來共同承擔。

三、背約的代價

以色列人既然違約,基遍人認為以色列人應該要付上共同的代價。以色列人相信,饑荒是罪的審判,若有人犯了罪,得罪了上帝,上帝有可能透過不降雨來作為一種懲罰。基遍人雖然是外邦人,但以色列人既然冒犯了他們,就要贖罪、賠償或向基遍人道歉,如此,基遍人就會跟上帝禱告,以解除上帝對以色列人的懲罰。所以,有時候你最厲害的武器,不是跟對方鬥,而是向上帝禱告求助。

當大衛把基遍人找來,問他們當做什麼事才能止息這樣的憤怒,使上帝降福在以色列,「大衛對他們說:『我當為你們怎樣行呢?可用甚麼贖這罪,使你們為耶和華的產業祝福呢?』」這段話,代表大衛不認為這是一個普通的災難,而是上帝垂聽某人的禱告並替其伸冤,才會降下這麼大的災難。要解決災難,就必須使受冤者得到適當的平反,他們向上帝禱告為這地祝福時,上帝才會降下福分,使以色列人免去災難。

大衛相信掃羅和他的家族所犯下的罪,必須以某種方式來贖罪,才能夠促使基遍人為以色列人祝福,使饑荒消除。「基遍人回答說:『我們和掃羅與他家的事並不關乎金銀,也不要因我們的緣故殺一個以色列人。』」(撒下21:4)基遍人明確地表示:「這個不是欠錢還錢的問題,也不干其他無辜的以色列人問題,冤有頭,債有主,他們所希望的就是掃羅和他的家應負起應負的責任-「那從前謀害我們、要滅我們、使我們不得再住以色列境內的人, 現在願將他的子孫七人交給我們,我們好在耶和華面前,將他們懸掛在耶和華揀選掃羅的基比亞」(撒下21:5-6),基遍人指定了一個懸掛掃羅子孫的地點,「基比亞」這是掃羅的家鄉,也是掃羅作王時候的首都。基遍人強調,這地點是耶和華揀選的,代表這樣的決定,不是任意的復仇,而是出於上帝的旨意,也是對掃羅和他的家族一種嚴厲的審判。最後,大衛同意了他們的意見,決定交出七個掃羅的後代。

四、大衛再次的施恩

但是當大衛同意這樣的要求時,就產生了矛盾:因為他必須遵守四百年前祖先與基遍人的約定(儘管這個約為掃羅所違),也必須遵守自己與約拿單的約─好好照顧其後代,「王因為曾與掃羅的兒子約拿單指著耶和華起誓結盟,就愛惜掃羅的孫子、約拿單的兒子米非波設,不交出來」(撒下21:7)。

依照基遍人的要求,大衛可把米非波設交出去,然而,大衛沒有這樣做,他因著過去指著上帝與約拿單立下約定,就特別愛惜掃羅的孫子─米非波設。

這兩個不同的約存著一種緊張性,但是大衛決心堅守這兩個約,他同時執行以色列人與基遍人的誓約,也同時執行他與約拿單之間的約。所以,大衛既然不殺米非波設,代表掃羅其他的後代就必須遭殃。

五、利斯巴的不幸

利斯巴第一次出現在聖經中是在撒母耳記下:「掃羅家和大衛家爭戰的時候,押尼珥在掃羅家大有權勢。掃羅有一妃嬪,名叫利斯巴,是愛亞的女兒。一日,伊施波設對押尼珥說:『你為甚麼與我父的妃嬪同房呢?』 」(撒下3:6-7)因為押尼珥是掃羅的元帥,大有權勢,為所欲為,強佔了掃羅的嬪妃,結果被伊施波設給發現了,伊施波設指責押尼珥的犯上行為,然押尼珥不但沒有反省,反而對伊施波設大聲咆哮說:「我豈是猶大的狗頭呢?我恩待你父掃羅的家和他的弟兄、朋友,不將你交在大衛手,今日你竟為這婦人責備我嗎?我若不照著耶和華起誓應許大衛的話行,廢去掃羅的位,建立大衛的位,使他治理以色列和猶大,從但直到別是巴,願上帝重重地降罰與我」(撒下三8-10),押尼珥如此目中無王,出口教訓伊施波設,更公然揚言要叛變,投靠大衛。但是王懼怕押尼珥的權勢,也不敢多回嘴。而最可憐的是利斯巴,雖曾貴為王的嬪妃,無奈丈夫掃羅死於戰場,自己又不幸遭到權臣的侵犯,無力捍衛自身清白。

試想,身為前朝的王妃,利斯巴平常應該不會有好日子可過,然而,不幸的事再次降臨於她,大衛不殺約拿單的孩子米非波設,但是卻把利斯巴所生的兩個孩子(其中一人也叫米非波設)交出來。掃羅後代七個子孫被交給基遍人,基遍人就將這七個人懸掛在山上。這位年輕卻經歷不幸的王妃,在年長之後,要承受另外一個痛苦:就是她的孩子被以咒詛的方式處死。

六、母親的愛

利斯巴既不能保護她的兒子免死,她便用她的母愛保護兒子的屍體,白天不讓飛鳥來落在屍身上,夜間不讓田野的走獸前來糟踐,這需要何等大的體力與意志力,不是普通人可以長期負荷的。一個痛心的母親,長時間不眠守護,照顧著孩子的屍體。經歷過親人生病的人一定很清楚,照顧親人,24小時不睡是很辛苦的一件事情,勞心亦勞力。

聖經上記載,他們被殺的時候正是動手收大麥、割大麥的時候,也就是每年的三月底四月初。這裡的「直到天降雨」,指以色列的春雨時節,而每年的三月底四月初也是正以色列地降下春雨的時候。無論這個時節歷時多長,利斯巴就是這樣日以繼夜地用愛保謢死去的孩子。

聖經申命記二十八章中,列舉了一連串被上帝咒詛的事情,如被飛鳥啄,野獸食用屍首也是其中的一項咒詛:「你的屍首必給空中的飛鳥和地上的走獸作食物,並無人鬨趕」(申二十八26)。這位母親,不能保護孩死免死,但是她堅決地保護自己的孩子免於咒詛。

奇妙的事發生了,有人把利斯巴所做的事告訴大衛,大衛可能是受到利斯巴的感動,決定將這七人與掃羅、約拿單一起合葬在洗拉,「有人將掃羅的妃嬪愛雅女兒利斯巴所行的這事告訴大衛。大衛就去,從基列雅比人那裏將掃羅和他兒子約拿單的骸骨搬了來(是因非利士人從前在基利波殺掃羅,將屍身懸掛在伯珊的街市上,基列雅比人把屍身偷了去。)大衛將掃羅和他兒子約拿單的骸骨從那裏搬了來,又收殮被懸掛七人的骸骨,將掃羅和他兒子約拿單的骸骨葬在便雅憫的洗拉,在掃羅父親基士的墳墓裏;眾人行了王所吩咐的。此後上帝垂聽國民所求的」(撒下21:11-14)。

於此有一個故事:掃羅死在非利士人的手中,他的屍身被掛在城牆上,但是夜間基列.雅比人(掃羅未作王以前,曾救過基列.雅比人),冒險去把掃羅的屍身偷了回來,因為掃羅曾經有恩於基列.雅比人。但是偷回來之後,掃羅與約拿單並沒有得到適當的安葬,這個屍體就放在那裡,大衛亦不在乎此事。現在有一位傷痛的母親,盡自己所能保護兒子、親人的屍體,大衛深受感動,於是把這七個人與掃羅與約拿單的骸骨一起安葬。聖經用一個很特別的話來作一個結束:「此後,上帝垂聽國民所求的」。不是在基遍人將七人掛上木頭,上帝就垂聽基遍人的代求,而是,當掃羅與約拿單與這七個人被安葬,上帝才垂聽國民所求。所以,真正讓上帝改變的,是利斯巴,她的作為感動了大衛,使之將七人與掃羅骨骸埋葬,原本被咒詛掛在那裡的死者,因為這位母親,使原本的咒詛變為祝福。這當中有很大的轉變,對於基督徒而言是一個相當有意義的學習:被咒詛的人,成為祝福的管道。

你的生命中是否有不可原諒的人事物?這些東西往往帶給我們更多的傷害與冤屈。作父母的都知道,不要打小孩,因為他們以後可能會去打自己的小孩;不要忽略小孩,因為他們可能會重蹈覆轍。傷害、冤屈常常帶來更多的傷痛與遺憾,基遍人有傷害冤屈,進而要求報復,而這個報復帶來另一個冤屈,就是利斯巴。

如果是基列人的怨產生饑荒的話,那麼這怨恨就在利斯巴的身上畫下句點,因為愛在利斯巴的身上活出來,她不是去抱怨,而是做她所能做的事情來愛孩子。這不是報復性的公義,而是一位母親的愛所帶來的復合性公義。怨,常常帶來更多的怨恨與報復。但是愛帶來和平與復和。利斯巴的愛使饑荒停止、愛使大衛做了該對掃羅做而沒有做的事;愛,使上帝垂聽國民所求。

七、大衛在軍事上的退休

撒母耳記下二十一章記載大衛在軍事上的退休。要談到大衛的在軍事上的開始,就要想到大衛在軍事上的堀起。大衛一生展露頭角是在打倒非利士的巨人歌利亞開始的。如今大衛已經漸漸年老了,當他再上戰場,再次遇到非利士的巨人,大衛力不從心,「非利士人與以色列人打仗;大衛帶領僕人下去,與非利士人接戰,大衛就疲乏了。偉人的一個兒子以實比諾要殺大衛;他的銅槍重三百舍客勒,又佩著新刀」(撒下21:15-16),如果沒有洗魯雅的兒子亞比篩幫助大衛,大衛可能就會戰死沙場,不再像以前一樣孔武有力,歲月帶走了他的氣力。這件事情嚇到了大衛的臣子,為了王的安全,為了國家的發展,大衛被要求必須從戰場上退休,「當日,跟隨大衛的人向大衛起誓說:「以後你不可再與我們一同出戰,恐怕熄滅以色列的燈」(撒下21:17),這是大衛生涯的最後一戰,他從打敗巨人歌利亞開始,到這個戰役為止,順利地從戰場上退休了,雖然,他身為王的統治還沒有結束。這段聖經象徵著這一個偉大的君王開始衰老,面臨交棒的問題,這是這個國家所要面對的問題,而他所建立的國家還很年輕,還有很多挑戰在眼前。

思想與回應

透過今天的經文我們要來思想:

.立約

    基督教是個立約的宗教,如上帝與挪亞立的彩虹之約、與亞伯拉罕立的祝福之約、與以色列人所立的西乃山之約,甚至在福音書耶穌以自己的身體和血所立的救恩之約,這些都明白地告訴我們基督教是一個立約的宗教。人所讀的聖經,是舊「約」與新「約」,我們的信仰是建立在這新約與舊約之上。不但上帝與我們立約,上帝也強調人與人之間的立約,如同我們今天所看到的以色列人與基遍人所立的約,大衛與約拿單所立的約。

牧師就任的時候要誓約;長老、執事就任的時候要誓約;結婚的時候也要誓約(誓約應成為婚禮的重點,因為結婚最重要首在上帝面前立約)。「約」對基督徒是一件重要的事。我們答應參與一件服侍,或與別人達成共識,都算是一個約。你是否看重這些約?若你的信仰是建立在「約」上面,那麼就要時時提醒自己守約的重要性,不論約定是否與信仰相關,因為聖經形容我們的上帝是「守約施慈愛的上帝」。一個守約的人才是值得信任的人,一個守約的人才是委身的同工,一個守約的人才是能夠與人建立穩定關係的人。求主幫助我們,不論對神、對人,我們都是一個守約的人,我們都是一個能夠信任、委身、建立關係的人。

.米非波設

以往總有人對大衛有負面的連想:大衛利用飢荒,斷絕掃羅的後代,將他們展草除根。因為大衛年事已高,他可能會害怕掃羅的後代利用機會,在他死後起來搶奪政權,所以大衛乾脆把他的後代都給殺了,以絕後患,大衛是這麼有心機的人嗎?然而,有兩件事,讓我們相信大衛應該不是故意設法要除掉掃羅的後代:

第一、我們看到大衛雖然殺了掃羅的眾子,卻恩待米非波設。大衛若真要斷絕掃羅的後代,米非波設該為第一個。過去,當押沙龍反叛大衛的時候,米非波設曾經被他的僕人洗巴指控,米非波設想利用機會在耶路撒冷登基作王,「王問說:『你主人的兒子(米非波設)在哪呢?』洗巴回答王說:『他仍在耶路撒冷,因他說:『以色列人今日必將我父的國歸還我。』」(撒下16:3),到底米非波設有沒有要反叛大衛,還是洗巴說謊,聖經沒有給我們明確的答案,但是有一件事很明白,就是大衛沒有改變他對約拿單所立下的誓言,也沒有找機會設法除去米非波設。如果大衛真的想要殺掃羅的後代,或者他對米非波設有任何一點點懷疑,這正是一個除掉米非波設的大好機會,可以永絕後患。但是,大衛沒有這樣做。

第二、仔細看聖經可以找到米非波設的後代頗為興盛:「約拿單的兒子是米力巴力(在撒母耳下四章四節是米非波設);米力巴力生米迦。米迦的兒子是毗敦、米勒、他利亞、亞哈斯;亞哈斯生耶何阿達;耶何阿達生亞拉篾、亞斯瑪威、心利;心利生摩撒;摩撒生比尼亞;比尼亞的兒子是拉法;拉法的兒子是以利亞薩;以利亞薩的兒子是亞悉。亞悉有六個兒子,他們的名字是亞斯利干、波基路、以實瑪利、示亞利雅、俄巴底雅、哈難。這都是亞悉的兒子」(歷上8:34-38)「在基遍住的有基遍的父親耶利。他的妻名叫瑪迦;他長子是亞伯頓。他又生蘇珥、基士、巴力、尼珥、拿答、基多、亞希約、撒迦利雅、米基羅。米基羅生示米暗。這些人和他們的弟兄在耶路撒冷對面居住。尼珥生基士;基士生掃羅;掃羅生約拿單、麥基舒亞、亞比拿達、伊施巴力。約拿單的兒子是米力巴力(就是米非波設);米力巴力生米迦。米迦的兒子是毗敦、米勒、他利亞、亞哈斯。亞哈斯生雅拉;雅拉生亞拉篾、亞斯瑪威、心利;心利生摩撒;摩撒生比尼亞;比尼亞生利法雅;利法雅的兒子是以利亞薩;以利亞薩的兒子是亞悉。亞悉有六個兒子,他們的名字是亞斯利干、波基路、以實瑪利、示亞利雅、俄巴底雅、哈難。這都是亞悉的兒子」(歷上9:35-44),這兩處提到掃羅的家譜,我們看到約拿單的後代傳到至少第十二代,光是第十代烏蘭他的子孫就有一百五十人,並且都是大能的勇士。從這個記載更能看出,大衛並沒有想要消滅掃羅的後代,因為掃羅的後代明顯代代相傳,越發增多,大衛不但遵守他與約拿單所立的約,並且這個約也成為大衛子孫接續持守的約。

.巨人的終結者

當年摩西帶領第一代的以色列人出埃及,他們曾經有機會進入迦南地,但為什麼卻失敗了?因為在迦南地有巨人。他們被巨人所嚇倒,故以色列人可說患有嚴重的巨人恐慌症。

當第一次歌利亞出來罵陣的時候,以色列人如何害怕:「掃羅和以色列人眾人聽見非利士人的這些話就驚惶、極其害怕。」(撒上17:11「那非利士人早晚都出來站著,如此四十天。」(撒上17:16「以色列眾人看見那人,就逃跑,極其害怕」(撒上17:24)。我們看到在大衛之前,以色列人面對非利士的巨人,是如何的恐懼害怕,無能為力。幸好有年輕的大衛,他充滿信心,勇敢無懼地出來與巨人對抗,為國家開啟了新頁。但是,當大衛老了,要退休了,以色列人該如何面外強?如何面對非利士人還有巨人?

聖經告訴我們,曾經是巨人終結者的大衛雖然退休了,但是新一代的巨人終結者卻站出來接班。有戶沙人西比該、伯利恆人雅雷俄珥金的兒子伊勒哈難、米示亞的兒子約拿單,他們都起來殺了巨人,「後來,以色列人在歌伯與非利士人打仗,戶沙人西比該殺了偉人的一個兒子撒弗。又在歌伯與非利士人打仗,伯利恆人雅雷俄珥金的兒子伊勒哈難殺了迦特人歌利亞。這人的槍桿粗如織布的機軸。又在迦特打仗,那裏有一個身量高大的人,手腳都是六指,共有二十四個指頭;他也是偉人的兒子。這人向以色列人罵陣,大衛的哥哥示米亞的兒子約拿單就殺了他。這四個人是迦特偉人的兒子,都死在大衛和他僕人的手下」(撒下21:18-22),新一代的勇士起來接班,他們看到巨人,不再像從前一般驚惶害怕,他們不再恐懼逃跑。這個國家在大衛的領導之下,產生了許多戰爭的勇士,當大衛退休了,不能夠再上戰場了,但這不構成問題,因為有更多的勇士勇敢地站出來,面對他們的歌利亞,不只大衛,有更多的人跳出來成為巨人終結者。這是大衛偉大的退休記號,因為產生了更多像大衛一樣的人。

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功課,也是一個當好的同工的條件。判斷一個同工的好壞,不單看他做了什麼事,更重要的是當他離開之後,有多少人可以接續他的工作,並且做得更出色。大衛是一個很好的領導者,他不只是個勇士,並且他退休時,培育了更多的勇士。

今年我們的教會從十二部改成五個委員會,其中更重要的是,各個委員會除了長執之外,都有自己的核心同工,教會希望新的委員會能夠幫助我們的分工協調更順利,合作交流更多,同時亦培養出新的同工,期待有新的人願意委身在教會的服侍,願意站出來,願意立約,願意被裝備。

大衛退休了,但是有更多的勇士戰出來打倒歌利亞。新的一年,我們的教會也需要新的勇士站出來,願上帝幫助我們,在新的一年,能守住自己跟上帝、家人、教會的弟兄姊妹與朋友所立的約,並且願意委身於教會,好使和平教會服侍的棒子,能夠一代又一代地傳承下去。

禱告
主,求你幫助我們,讓我們思想,在我們的生命當中,是不是一個守約的人,不論是對神、教會的弟兄姊妹、我們的事工或是親朋好友,主,我們都求你幫助我們成為一個守約的人。主,求你幫助我們,當我們看見教會需要往前進步的時候,我們需要有更多的弟兄姊妹齊來接棒,願意傳承。主,願我們的教會是一個不斷栽培新的服侍同工的教會,願你的慈愛與恩典與我們同在,主,也請幫助我們學會去處理內心的冤屈、曾經受到的傷害,讓我們不再以怨報怨,而用愛來回應,願上帝你的愛與恩典與我們同在,禱告奉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