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於2000.07.30
作 者: 張德麟牧師
今天的經文,提到安提阿教會差派巴拿巴、保羅前往外邦的地方傳道,使徒行傳十三章一│十三節是保羅第一次的傳道旅行,十五章卅六│四十一節是保羅第二次傳道旅行。在第一段的經文,敘述巴拿巴跟保羅出去傳道的時候,有位少年的同工,叫約翰。在和合本的地方,稱他為馬可約翰,但在教會史,認為他是馬可。保羅第一次帶他去傳道旅行,經過賽普路斯(聖經稱為居比路)到今天土耳其南邊旁非利亞這個城市時,這位少年同工就溜走了。因此保羅第二次傳道旅行的時候,堅持不再帶這位少年同工去。但是在這件事情,巴拿巴與保羅有不同的意見,巴拿巴認為還要給這位少年一次機會,於是他們兩人起了爭執。卅九│四十節說:『於是兩人起了爭論,甚至彼此分開,巴拿巴帶著馬可坐船往居比路去,保羅揀選了西拉也出去,蒙弟兄們把他交給主的恩中。』這件事情有個關鍵人物│馬可,這個人到底是誰?聖經提到馬可的母親,叫馬利亞,十二章十六節敘述,很可能他的母親是個寡婦。使徒行傳一章十三│十五節記載,耶穌升天的時候,一百廿位門徒聚集在一個房間,按照教會的傳說來講,這個房間應該是馬可的房子,能夠容納一百廿人這樣的房子,應是非常大的房子。所以有人在講,為甚麼馬可約翰在傳道的半途溜走?
第一種可能,有許多聖經學者這樣解釋,這個人經常受人服事,第一次要服事別人不習慣,因為他是有錢人的小孩。
第二種可能,傳道旅行這條路相當難走。
第三種可能,有的人讀聖經讀得非常仔細,一開始記載是巴拿巴、保羅,後來變成保羅、巴拿巴。所以在傳道旅行的時候,一開始帶領的是巴拿巴,在過程當中不知怎麼,最後變成保羅?巴拿巴是約翰的表哥,有聖經學者這樣說,可能為他的表哥抱不平。
第四種可能,當時有位教父,名叫屈索多摩。屈索多摩在他的文件中記載:『跟別人一起流淚並不困難,跟別人一起悲傷也並不困難,但是要跟高興的人一同高興,卻很困難。』我看到這句話的時候,認為這個人真是太了解人性。居索多摩認為馬可約翰為甚麼半途溜走?因為他想到他的母親對他的照顧。
不管是他有錢的背景,造成他半途溜走、還是傳道旅行非常辛苦、或是為他的表哥抱不平、或是想到媽媽?不管如何,馬可在半途中溜走,這件事情使巴拿巴跟保羅在第二次傳道旅行的時候,二個人為了馬可而分手。因為保羅無法忍受馬可在第一次傳道旅行的時候,半途溜走,但是巴拿巴認為應該再給他一次機會。保羅對嗎?還是巴拿巴對?如果在當時,你會做保羅的決定或是巴拿巴的決定呢?從歷史發展的角度來講,巴拿巴是對的,因為他給馬可一個機會,這個人後來全然改變。在這件事情發生後的廿年之後,當保羅寫信給提摩太的信上,提摩太後書四章十一節記載:『獨有路加在我這裡,你來的時候,要把馬可帶來,因為他在傳道的事上於我有益處。』廿年後,保羅對這件事的看法完全改變了;在廿年前保羅因為這個人的緣故,要跟巴拿巴分手。在廿年後,保羅被囚禁在羅馬,可能隨時會失去生命,但是想念他屬靈的兒子提摩太,除了他以外,就是要看馬可,『要把馬可帶來!』
這個人完全改變,在教會的歷史記載,這個人在北非建造了一些教會,更重要的是這個名叫馬可約翰的人,為我們留下非常重要的福音書,就是馬可福音。給他機會,讓他有反悔、反省、成長的機會,你不知道聖靈要在一位少年人身上做多大的工作?
宗教改革的時候,發生一件事情讓我印象非常的深刻。有位學校校長比一般老師更早提前到學校,為了教導學生禮節,他到每間教室前,先把帽子摘下來,然後跟每位同學鞠躬說,同學早。校長這麼早到學校,其他老師就很難受,相信大家都能體會。所以其他同事就跟校長說,不要那麼早到學校,準時到就好?但是校長卻對他的同事說:『當你用愛心對待小孩子的時候,你不知道會在他身上完成怎樣的工作?』校長說的話是對的,因為在他的學生當中出現了一位名叫馬丁路德。讓他成長、反省的機會,你不知道上帝要透過年輕人,做多麼大的事工?
在台灣的教會歷史,有許多年輕人寫下了台灣教會史,經常是四十歲以下的少、青年寫下的。一九四七年,基督教傳道師總會在淡水舉行,在結束之後,有位很有名的孫雅各牧師,邀請一位年青人到他家裡,就是胡文池牧師。在胡文池牧師面前,孫雅各牧師將地圖攤開來,手指著台灣東部『布農』這地方對他說:『布農這個地方沒有人去,你去吧!』胡文池牧師當年卅七歲,牧師娘廿九歲,兩個人一起在大甲教會牧會。當他的老師對他說,在東部布農這個地方,沒有人去做工的時候,他對老師說,好!他前往交通不便、有毒蛇猛獸出入的地方。當我了解他走這一段路程的時候,我感覺他是廿世紀偉大的傳道旅行者之一。牧師、牧師娘和幾位小孩歷經千辛萬苦才到了目的地,經過廿六年後退休,這個小孩頭腦壞了嗎?許多年前很多人到東部,就想盡辦法到西部,由小教會換到中教會,再由中教會換到大教會,希望當總會的幹部,甚至想到美國。如果傳道人以他肚子的需要來考慮,我會勸他,不要當傳道人,信仰的前輩怎樣留下好的榜樣給我們?廿六年後退休,他不僅帶領整個布農族信耶穌,也用羅馬字記載布農的語言、教本、新約聖經、文化。為了讓布農族學習五線譜,用布農話寫了一本試唱入門、聖歌、短歌集、舊約故事集。這位上帝忠心的奴僕,在一生所講過話當中,最打動我的一句話是:『我人瘦、腳長,才知道上帝讓我長這樣,是為了讓我在山上奔跑、傳福音。我一生不知道甚麼是頭痛?所以上帝通過我不會頭痛這件事,讓我完成翻譯聖經。我身體健康是為了做上帝的工、榮耀神。』這種人沒有任何頭銜,卻深深的打動我的心,他用實際的行動向我後輩說:『甚麼叫做獻身?』給他一個機會!不知道上帝要透過這樣的人,完成怎樣的工作?
作 者: 張德麟牧師
今天的經文,提到安提阿教會差派巴拿巴、保羅前往外邦的地方傳道,使徒行傳十三章一│十三節是保羅第一次的傳道旅行,十五章卅六│四十一節是保羅第二次傳道旅行。在第一段的經文,敘述巴拿巴跟保羅出去傳道的時候,有位少年的同工,叫約翰。在和合本的地方,稱他為馬可約翰,但在教會史,認為他是馬可。保羅第一次帶他去傳道旅行,經過賽普路斯(聖經稱為居比路)到今天土耳其南邊旁非利亞這個城市時,這位少年同工就溜走了。因此保羅第二次傳道旅行的時候,堅持不再帶這位少年同工去。但是在這件事情,巴拿巴與保羅有不同的意見,巴拿巴認為還要給這位少年一次機會,於是他們兩人起了爭執。卅九│四十節說:『於是兩人起了爭論,甚至彼此分開,巴拿巴帶著馬可坐船往居比路去,保羅揀選了西拉也出去,蒙弟兄們把他交給主的恩中。』這件事情有個關鍵人物│馬可,這個人到底是誰?聖經提到馬可的母親,叫馬利亞,十二章十六節敘述,很可能他的母親是個寡婦。使徒行傳一章十三│十五節記載,耶穌升天的時候,一百廿位門徒聚集在一個房間,按照教會的傳說來講,這個房間應該是馬可的房子,能夠容納一百廿人這樣的房子,應是非常大的房子。所以有人在講,為甚麼馬可約翰在傳道的半途溜走?
第一種可能,有許多聖經學者這樣解釋,這個人經常受人服事,第一次要服事別人不習慣,因為他是有錢人的小孩。
第二種可能,傳道旅行這條路相當難走。
第三種可能,有的人讀聖經讀得非常仔細,一開始記載是巴拿巴、保羅,後來變成保羅、巴拿巴。所以在傳道旅行的時候,一開始帶領的是巴拿巴,在過程當中不知怎麼,最後變成保羅?巴拿巴是約翰的表哥,有聖經學者這樣說,可能為他的表哥抱不平。
第四種可能,當時有位教父,名叫屈索多摩。屈索多摩在他的文件中記載:『跟別人一起流淚並不困難,跟別人一起悲傷也並不困難,但是要跟高興的人一同高興,卻很困難。』我看到這句話的時候,認為這個人真是太了解人性。居索多摩認為馬可約翰為甚麼半途溜走?因為他想到他的母親對他的照顧。
不管是他有錢的背景,造成他半途溜走、還是傳道旅行非常辛苦、或是為他的表哥抱不平、或是想到媽媽?不管如何,馬可在半途中溜走,這件事情使巴拿巴跟保羅在第二次傳道旅行的時候,二個人為了馬可而分手。因為保羅無法忍受馬可在第一次傳道旅行的時候,半途溜走,但是巴拿巴認為應該再給他一次機會。保羅對嗎?還是巴拿巴對?如果在當時,你會做保羅的決定或是巴拿巴的決定呢?從歷史發展的角度來講,巴拿巴是對的,因為他給馬可一個機會,這個人後來全然改變。在這件事情發生後的廿年之後,當保羅寫信給提摩太的信上,提摩太後書四章十一節記載:『獨有路加在我這裡,你來的時候,要把馬可帶來,因為他在傳道的事上於我有益處。』廿年後,保羅對這件事的看法完全改變了;在廿年前保羅因為這個人的緣故,要跟巴拿巴分手。在廿年後,保羅被囚禁在羅馬,可能隨時會失去生命,但是想念他屬靈的兒子提摩太,除了他以外,就是要看馬可,『要把馬可帶來!』
這個人完全改變,在教會的歷史記載,這個人在北非建造了一些教會,更重要的是這個名叫馬可約翰的人,為我們留下非常重要的福音書,就是馬可福音。給他機會,讓他有反悔、反省、成長的機會,你不知道聖靈要在一位少年人身上做多大的工作?
宗教改革的時候,發生一件事情讓我印象非常的深刻。有位學校校長比一般老師更早提前到學校,為了教導學生禮節,他到每間教室前,先把帽子摘下來,然後跟每位同學鞠躬說,同學早。校長這麼早到學校,其他老師就很難受,相信大家都能體會。所以其他同事就跟校長說,不要那麼早到學校,準時到就好?但是校長卻對他的同事說:『當你用愛心對待小孩子的時候,你不知道會在他身上完成怎樣的工作?』校長說的話是對的,因為在他的學生當中出現了一位名叫馬丁路德。讓他成長、反省的機會,你不知道上帝要透過年輕人,做多麼大的事工?
在台灣的教會歷史,有許多年輕人寫下了台灣教會史,經常是四十歲以下的少、青年寫下的。一九四七年,基督教傳道師總會在淡水舉行,在結束之後,有位很有名的孫雅各牧師,邀請一位年青人到他家裡,就是胡文池牧師。在胡文池牧師面前,孫雅各牧師將地圖攤開來,手指著台灣東部『布農』這地方對他說:『布農這個地方沒有人去,你去吧!』胡文池牧師當年卅七歲,牧師娘廿九歲,兩個人一起在大甲教會牧會。當他的老師對他說,在東部布農這個地方,沒有人去做工的時候,他對老師說,好!他前往交通不便、有毒蛇猛獸出入的地方。當我了解他走這一段路程的時候,我感覺他是廿世紀偉大的傳道旅行者之一。牧師、牧師娘和幾位小孩歷經千辛萬苦才到了目的地,經過廿六年後退休,這個小孩頭腦壞了嗎?許多年前很多人到東部,就想盡辦法到西部,由小教會換到中教會,再由中教會換到大教會,希望當總會的幹部,甚至想到美國。如果傳道人以他肚子的需要來考慮,我會勸他,不要當傳道人,信仰的前輩怎樣留下好的榜樣給我們?廿六年後退休,他不僅帶領整個布農族信耶穌,也用羅馬字記載布農的語言、教本、新約聖經、文化。為了讓布農族學習五線譜,用布農話寫了一本試唱入門、聖歌、短歌集、舊約故事集。這位上帝忠心的奴僕,在一生所講過話當中,最打動我的一句話是:『我人瘦、腳長,才知道上帝讓我長這樣,是為了讓我在山上奔跑、傳福音。我一生不知道甚麼是頭痛?所以上帝通過我不會頭痛這件事,讓我完成翻譯聖經。我身體健康是為了做上帝的工、榮耀神。』這種人沒有任何頭銜,卻深深的打動我的心,他用實際的行動向我後輩說:『甚麼叫做獻身?』給他一個機會!不知道上帝要透過這樣的人,完成怎樣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