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30日
How Great Thou Art (祢真偉大)
(中文歌詞)
1. 主阿!我神,我每逢舉目觀看,你手所造一切奇妙大工,
看見星宿,又聽到隆隆雷聲,你的大能遍滿了宇宙中。
2. 當我想到,神竟願差祂兒子,降世捨命,我幾乎不領會,
主在十架,甘願背我的重擔,流血捨身為要赦免我罪。
3. 當主再來,歡呼聲響澈天空,何等喜樂主接我回天家,
我要跪下,謙恭的崇拜敬奉,並要頌揚神阿你真偉大。
副歌:我靈歌唱,讚美救主我神,「你真偉大!何等偉大!」
我靈歌唱,讚美救主我神,「你真偉大!何等偉大!」
聖經中的婦女(三):耶穌的的母親馬利亞
聖經中的婦女(三):耶穌的的母親馬利亞 (華語)
【講道大綱】
一、前言:彩虹媽媽
一位彩虹媽媽,啟動一個愛的循環
二、生命教育四領域:天人物我
1.人與己(我):可 9:24、林前 11:1、可 12:31
2.人與人(人):腓 2:4、帖前 5:13、傳 8:5
3.人與生命(天)約 10:10
4.人與環境(物)利 25:11
三、耶穌的母親馬利亞
1.認識自己(路 1:34-38)
2.欣賞自己(路 1:46-48)
3.珍愛自己(路 1:56)
四、主的使女馬利亞
1.在關係中(約 19:25-26)
2.尊重他人(約 2:1-5)
3.明辨是非(路 2:40-52)
五、結語:生命影響生命「愛,我願意」
馬利亞說:「我是主的使女,情願照你的話成就在我身上。」(路 1:38)
默想題目:
1.馬利亞對自己的認識是什麼?
2.馬利亞與人的互動關係如何?
3.你對自己生命的認識與期待?
【金句】
馬利亞說:「我是主的使女,情願照你
的話成就在我身上。」(路 1:38)
2008年6月29日
聽!彩虹的聲音… -- 李晶晶 牧師
作者:李晶晶牧師
看!雨後的彩虹在雲端上顯示神愛的永約;
聽!校園裡穿梭的彩虹天使訴說愛的故事。
兩年前、一個人、說故事,一個班一個機會,
兩年後、一群人、分享愛,十個班十個機會。
以為給、卻是得,看似難、實為易,主同在;
一點愛、一些時、一個願、一團心,主使用。
一點點多
只要多加那麼一點點就會不一樣!
在繪本童書說故事中多加一點點分享
在孩子竄動無俚頭中多加一點點耐心
在短短的晨光時間中多加一點點關注
在四方投射觀望眼中多加一點點鼓勵
在歡唱歌曲和律動中多加一點點神愛
只要多那一點點多,生命可以影響生命
灑落下七彩的繽紛,建造優質生命信念…
一道彩虹(聽!彩虹志工的聲音……)
紅(彩虹奶奶)秀惠老師:在個人人生低潮之際,卻因加入生命教育的事工而獲得轉換的契機,表面上是付出,實際上是得到一次又一次的在繪本故事中、與夥伴同工們的討論中、和小朋友的互動中,再一次的得到愛的滋潤、生命的美好。使人懂得珍惜、疼惜自己、也更懂得珍惜疼惜別人,感謝上帝的愛、回應上帝的愛。
橙(彩虹媽媽)綺文:從兒子班級的故事媽媽開始,單純的說故事讓我覺得有種不完整感覺,後來認識生命教育,進而成為生命教育的志工,我覺得和孩子們分享的不只是故事,還有我人生中的智慧和他們的智慧。本來以為每學期的進度是去照顧孩子,因為孩子們有需要,我們必須去給予。後來發現我也有需要,需要從孩子身上學習單純而美好的童稚。我不再覺得這是一項工作,是負擔;而是享受、是快樂。即使同一個繪本,我總在一次又一次的閱讀中發現新的樂趣。
(彩虹媽媽)如珊:加入彩虹之後,調整我之前許多觀念。認識自己,知道如何接納自己,與自己相處。雖然生命教育是根本,但在目前的教育環境中,這一塊是缺乏的,所以加入彩虹真好!
黃(彩紅姐姐)主欣:生命教育對我來說,就是以生命影響生命,因此在成為彩虹姊姊之後,我就常常在想,我要用什麼樣的生命態度去與他們相處?久而久之,這樣的思考變成了對自己的反省:我的生命夠格成為影響力嗎?最後我知道,我不能,但神能!
綠(彩紅姐姐)牧音:我是彩虹姊姊,原本是想參與國小的生命教育服事而加入這個團隊,一進入才發現這裡的成員幾乎都是媽媽級的人物,身為大學生的我,有種誤入賊船的感覺,深怕自己無法融入這個群體。漸漸的,我發現自己愛上了彩虹團隊,透過讀書會與備課的討論,每個問題都有很多想都沒想過的可能性與思考面向,提供我新的眼光看事情,也發現更有智慧的做法。時常討論到的議題剛好就能應用到自己正在面對的人生課題。我想,彩虹「建立優質生命信念」的理念,對自己的幫助最大。
藍(彩紅哥哥):天立:很高興可以參加「彩虹媽媽」,讓我認識很多好朋友,可以學習許多教小朋友的技巧和為人處事的道理。透過這些媽媽同工給我的建議,讓我也能幫助自己更愛我媽媽。
靛(彩紅精兵)巧苓:在晶晶牧師的邀約下,參加生命教育的團隊。在忙碌的工作之餘,每週一個上午與大家一同進班、備課與分享,是我很珍惜的。從擔心不知如何與小朋友相處的彩虹實習生到現在進班帶遊戲的彩虹阿姨,這段時間裡感謝班級小朋友的接納與同工的扶持,參與生命教育讓忙碌的生活有了活潑的色彩。和其他志工一起讀書、討論,又是另一種心靈上的進補。在我們的團隊,有媽媽、有奶奶、有哥哥和姊姊,不同的年齡激盪出有趣多變化的活動和教案,總是令人驚喜,激發更多熱情。因為生命教育,我遇見生命中另一道燦爛的彩虹。
紫(彩虹專員)慧君:因為事工需求而加入新生團隊,讓我認識很多生命豐富且溫暖的媽媽們,每次備課、進班,都可以看見大家對新生命的用心。透過大家的分享,幫助我認識自己、認識家庭、並且認識主,感謝父神奇妙而大的作為!
聖經中的婦女(三):耶穌的母親馬利亞 -- 李晶晶 牧師
作 者: 李晶晶 牧師
一、 前言:彩虹媽媽
(一位彩虹媽媽,啟動一個愛的循環)
和平教會到新生國小進行生命教育已經兩年了。從起初一個班級,到現在進到十個班級,這是上帝一個很大的恩典。生命教育不只是說故事,更透過繪本與孩子多了一個談話的機會,在彼此交換意見、互相對話的時候,孩子們不只分享他們的想法,也讓我們有機會和他們一起交流什麼是生命的價值,也澄清在他們內心裡一些不同的想法。當我們講完故事,請小朋友回答,有些小朋友就舉手亂答,我們會跟他說:「謝謝你願意跟我分享」,當你每一次看著他、認真的跟他說:「謝謝你願意跟我分享」,就是在肯定他的生命,接納他所說的,我們從來沒有糾正他什麼是標準答案,當他分享的時候,我們給他肯定,看著他、注視著他,表示你在意、表示你愛他、表示你願意。我很喜歡這句話:「一位彩虹媽媽,啟動愛的循環」。原本以為我們是去付出,可是最後很多的彩虹媽媽志工們,開始發現反倒是自己得著了。剛開始真的很不容易,大家都覺得自己不會說故事,還要帶活動、帶唱歌,「我五音不全」,可是當你說「我願意」的時候,事情就改變了,當你感受到神的愛在你心中時,事情就改變了。
二、生命教育四領域:天人物我
什麼是「生命教育」?就是幫助孩子建立優質的生命信念,「人有了神的兒子就有生命,沒有神的兒子就沒有生命」(約壹5:12),耶穌說:「盜賊來,無非要偷竊,殺害,毀壞;我來了,是要叫羊(或作:人)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約10:10)。進到學校做生命教育就是要把神的愛分享給他們,那是給了一個管道,讓我們有機會告訴他們說:「如果是我,在這個時刻我可以禱告」「神愛你,神肯定你的生命」。我們教孩子唱「你是唯一」,歌詞當中說:「...在『神』的眼中你是寶貝...」,在學校裡宗教的話題很敏感,原本想把「神」換成爸爸媽媽哥哥姊姊老師,卻發現不管換成什麼,都會有小朋友不認同,因為他們在父母親、 老師、兄弟姐妹的眼裡不一定是最寶貝的,.最後我們還是把「神」放回歌詞裡去,孩子還是唱得很開心。的確,只有神看我們每一個人是寶貝、是獨一無二的,這就是生命教育。當孩子離開我們的眼界、離開父母的管束時,讓他有能力可以做對的選擇、決定和判斷,那是他的生命力。我們期待讓孩子知道人為什麼活著(生命的意義),什麼是善(生命的價值)?如何選擇善(做對的選擇)?
1. 人與生命(天) (約10:10)
能夠欣賞生命、能夠在生死當中懂得彼此的尊重,以及關於宗教生活、關於信仰人生。「...我來了,是要叫羊(或作:人)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約10:10)。
2. 人與人(人) (腓2:4、帖前5:13、傳8:5)
人與人的關係。懂得尊重嗎?「又因他們所做的工,用愛心格外尊重他們。你們也要彼此和睦」(帖前5:13),懂得用好的態度對待別人嗎(愛人如己)?「各人不要單顧自己的事,也要顧別人的事」(腓2:4),能夠明辨是非嗎?能夠做對的判斷嗎?「...智慧人的心能辨明時候和定理(原文是審判)」(傳8:5)。
3. 人與環境(物) (利25:11)
人是生活在這塊土地上面的,我們與土地是相連結的,跟環境是有關係的(學習欣賞自然、愛護環境),「第五十年要作為你們的禧年。這年不可耕種;地中自長的,不可收割;沒有修理的葡萄樹也不可摘取葡萄」(利25:11)。甚至我們在談環保與公義/公益(生存應變、社會關懷),都在這個領域裡面。
4. 人與己(我) (可9:24、林前11:1、可12:31)
你怎麼認識自己?「...我信!但我信不足,求主幫助」(可9:24),你欣賞自己嗎?你接納自己嗎?「你們該效法我,像我效法基督一樣」(林前11:1),你的內在擁有勇敢與信心嗎?「...要愛人如己。再沒有比這兩條誡命更大的了」(可12:31)。
三、馬利亞的認知自我
我們從「人與己(我)」這部分來看看馬利亞如何自我認識,怎麼進入不同的人際關係。從「不可能、不可以、不要」,到「主我願意」,那是一個自我認知的過程,我們要跟馬利亞一起學習生命教育的功課,如何在關係中學習?「...童女的名字叫馬利亞;天使進去,對她說:蒙大恩的女子,我問妳安,主和妳同在了!馬利亞因這話就很驚慌,又反復思想這樣問安是什麼意思。天使對她說:馬利亞,不要怕!妳在神面前已經蒙恩了。妳要懷孕生子,可以給他起名叫耶穌。祂要為大,稱為至高者的兒子;主神要把他祖大衛的位給祂。祂要作雅各家的王,直到永遠;祂的國也沒有窮盡。馬利亞對天使說:我沒有出嫁,怎麼有這事呢?天使回答說:聖靈要臨到妳身上,至高者的能力要蔭庇妳,因此所要生的聖者必稱為神的兒子(或作:所要生的,必稱為聖,稱為神的兒子)。況且妳的親戚伊利莎白,在年老的時候也懷了男胎,就是那素來稱為不生育的,現在有孕六個月了。因為,出於神的話,沒有一句不帶能力的。馬利亞說:我是主的使女,情願照你的話成就在我身上。天使就離開她去了」(路1:27-38),這段經文讓我們看見幾個馬利亞的不同認知:
1. 自我認識(路1:34-38)
(1) 從外在來看
經文首先介紹她是個童女,十四歲左右,突然未婚懷孕了,她是約瑟的未婚妻,將來會是耶穌的母親,在馬太福音這樣介紹她:「耶穌基督降生的事記在下面:他母親馬利亞已經許配了約瑟,還沒有迎娶,馬利亞就從聖靈懷了孕」(太1:18),這是在說些什麼呢?是說她在生理上、外表上很年輕;在角色上,她是為人母,但是是一個被動者,在家裡等別人迎娶她;在倫理道德上,是反常的。這是從外在來看,許多人看我們也是從外在開始看,然後就開始下標籤。你是這樣嗎?馬利亞是這樣的人嗎?她是這樣認識她自己的嗎?
(2) 從屬天來看
對馬利亞來說,神對她有一個更高的期待和更高的價值,從屬天的角度來看,說她是一個蒙大恩的女子,「蒙大恩的女子,我問你安,主和妳同在了!」她的生命不再一樣,是一個承蒙恩典的人,而且神要跟她同在,加上她是一個被呼召的人、一個有使命、生命裡有神命定的人。「...妳在神面前已經蒙恩了。妳要懷孕生子,可以給他起名叫耶穌。祂要為大,稱為至高者的兒子;主神要把他祖大衛的位給祂。祂要作雅各家的王,直到永遠;祂的國也沒有窮盡」,這段經文在講神的計畫,馬利亞參與在這個計畫裡面。前面是一般人對她的看法,在這裡是屬天對她的看法―蒙大恩的女子,有神與她同在,神對她的生命有一個使命、呼召和負擔(領受使命者)。
(3) 從內在來看
「馬利亞對天使說:我沒有出嫁,怎麼有這事呢?」不行啦,不會啦,我沒有出嫁,怎麼會有這種事呢?就像剛要投入生命教育的彩虹媽媽志工一樣,馬利亞可能也是這麼想。這是她對自己的認知、她內在對自己的想法,知道自己只是一個有限的人,不管從各個方面來看,都不可能成為這樣的人,這是一開始她對自己的看法。天使接著回答她的問題,說:「...聖靈要臨到妳身上,至高者的能力要蔭庇妳,因此所要生的聖者必稱為神的兒子(或作:所要生的,必稱為聖,稱為神的兒子)。況且妳的親戚伊利莎白,在年老的時候也懷了男胎,就是那素來稱為不生育的,現在有孕六個月了。因為,出於神的話,沒有一句不帶能力的」,天使回答了她的話,並且加上了一句應許:「出於神的話,沒有一句不帶能力的」,你的這些問題在神都沒有難成的事;生理上,你不能,但是神能,你看為不可能,可是上帝可以;在倫理上,你覺得這是反常的,可是當神掌權的時候,祂說你生的要稱為聖;在邏輯上,你說不合理,因為這是一個神蹟,有許多東西在我們的經歷上也想不明白,因為是神蹟。並且也已經有一個見證,就是親戚伊利莎白,同時你自己本身就要成為見證,你不只要看見證,你本身也要成為見證。
2. 更新定位(路1:46-48)
「馬利亞說:我是主的使女,情願照你的話成就在我身上。天使就離開她去了」,從她的回應發現,天使的話語把她帶到了另一個高處,重新看她自己,跳脫了原先這些外在和內在的看法,帶她進入到屬天裡的那個可能性。馬利亞說「我是主的使女」,她對她的內在有一個宣告,是,我是主的使女,並且她說:「我是一個被呼召的人,我要開始委身在這個呼召裡面」,馬利亞對她自己的認知開始改變了,從那個知道自己有限的童女,到她宣告我是主的使女;我可以委身,我的生命裡面是有一個更高的期待和價值,我是被委以重任的,是參與在異象和使命裡面的。她用神的眼光看自己,已不再是誰的媽媽、誰的未婚妻,而是主的使女。「馬利亞說:我心尊主為大;我靈以神我的救主為樂;因為祂顧念祂使女的卑微;從今以後,萬代要稱我有福。」(路1:46-48)。她也用一個未來性的遠景來看她現在,要知道她接下來會面對許多的挑戰:未婚懷孕,還有約瑟會怎麼接受這樣的事情。可是當馬利亞想到那個更大的應許,和她參與在神的國度計畫裡,使她有勇氣認同並接受說:「這些是神的話語...我是主的使女...出於神的話,沒有一句不帶能力的」,因此她敢回答說:「就讓神的話成就在我身上」,她用未來的展望性看她現在的挑戰,使她可以去面對,好像保羅所說的:「因著將來的榮耀他輕看羞辱」「我們這至暫至輕的苦楚,要為我們成就極重無比、永遠的榮耀」(林後4:17)。
3. 異象生命(路1:42-45)
馬利亞做了一個大膽的宣告,宣告她生命的獨特性,就是她的自主性、主體性,她是屬乎與神的,她是可以被主使用的,生命裡面是可以有異象性的。這個改變了整個馬利亞的自我認知,這其實也是生命教育裡面一直在帶領我們的,聖經本來就是一個生命教育,不斷的在幫助我們重新認識自己、檢視自己、突破自己。馬利亞宣告自己生命的獨特性,神就開始在她的生命裡面做改變。聖經告訴我們,約瑟知道後,打算暗暗的要休了她。可是當馬利亞宣告說:「我是主的使女,情願照主的話成就在我身上」,馬太福音這樣記載:「(約瑟)正思念這事的時候,有主的使者向他夢中顯現,說:大衛的子孫約瑟,不要怕!只管娶過你的妻子馬利亞來,因她所懷的孕是從聖靈來的」(太1:20),當你說「我願意」的時候,神為我們解決,神預備、神掌權。當她的生命宣告以後,神調度萬有為她做事,神改變、神預備。
當她用神的眼光看自己的時候,別人看她也不一樣了,那個年老而懷孕六個月的親戚伊利莎白稱她「年輕的女子」「妳在婦女中是有福的!妳所懷的胎也是有福的!我主的母到我這裡來,這是從那裡得的呢?因為妳問安的聲音一入我耳,我腹裡的胎就歡喜跳動。這相信的女子是有福的!因為主對她所說的話都要應驗」(路1:42-45)單純的相信,接受了、宣告了,整個環境改變,整個生命也改變,她用神的眼光看自己,得到神與人的祝福。
4. 挑戰使命(路2:34)
用未來的願景看現在,幫助馬利亞培養了挫折的忍受度。她的未來充滿許多困難問題,未婚懷孕的問題、千里迢迢去到伯利恆的馬槽裡生孩子;不僅如此,還要逃難到埃及,好不容易好像要穩定下來了,神又說要回拿撒勒。最後在她年老的時候,竟是白髮人送黑髮人,看著她的兒子上了十字架,這一切怎麼忍受?是因為她看見未來性、看見應許、未來願景,是她參與在神的救贖、參與在神的整個大的異象裡面,她才可以忍受的住。我們生命裡面需要多那麼一點點神的力量在我們的當中看我們自己、重新檢視我們自己,用神的眼光看自己,並且用一個未來性來看現在,好叫我們可以忍受的住、耐的住、面對現在的挑戰。宣告生命的獨特性;用神的眼光看自己;用未來的願景看現在,幫助我們處理目前的困難。西面在給耶穌祝福的時候曾經對馬利亞這麼說:「...這孩子被立,是要叫以色列中許多人跌倒,許多人興起;又要作毀謗的話柄,叫許多人心裡的意念顯露出來...」(路2:34),然後西面對著馬利亞說:「...你自己的心也要被刀刺透」,當馬利亞說情願的時候是會痛的、是要付代價的,但是因為愛大、大到一個程度,她重新看自己是可以的,用那個未來性使她可以撐的住、能夠忍受的住,使她成為蒙福的女子。這是馬利亞對自我的認識,從有限性到看見自己生命的可能性。
5. 生命宣言
神學家楊牧谷,1987年他寫了「我的生命宣言」:「我信生命是一個機會,一個真真實實可以成長、也可以墮落的機會。若然我墜落,它不是別人給我開的玩笑;若然我成長,也不是命運或機緣特別的恩寵。假如我不強調後者,前者就如寵壞的孩子一樣,使我放縱於失敗而讓自己消沈與自怨自艾。為此,我若可以再活一次,我願更早諒解神,相信祂並沒有虧待我,我所有的是盡可能地最好。然後從那天開始,永不回頭――不向藍天拋白眼。就是失敗了也不定自己的死罪。」,1992年他卻得了鼻咽癌,在那當下他做了一個決定,他的生命要向上提升,是要參與在這病痛當中,他開始去研究病痛,並且陪伴這些病痛的人。直到2001年過世,他陪伴了無數的病痛患者,寫了很多的書來激勵他們。生命是一個機會,重新認識自己,看到那個更大的可能性時,生命不再只是現在的這一個我,而是有一個更高的價值與期待。馬利亞的宣言是她對自己的認識,從軟弱有限,到她是主的使女,到她可以完成使命。
四、馬利亞的親子關係
1. 了解與澄清(路2:41-48)
耶穌十二歲時,馬利亞帶他上耶路撒冷的聖殿,「守滿了節期,他們回去,孩童耶穌仍舊在耶路撒冷。他的父母並不知道」(路2:43),「以為他(耶穌)在同行的人中間,走了一天的路程,就在親族和熟識的人中找他」(路2:44),結果她在聖殿裡找到了,當她找著了以後「...他母親對他說:我兒!為什麼向我們這樣行呢?」接下來馬利亞表露她的感覺,說:「看哪!你父親和我傷心來找你!」(路2:48)這是人我關係很重要的一點,除了去找、去了解,還要去問、去澄清,「怎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情呢?」人與人之間常常是因為猜測,那就失去一個澄清的可能性,馬利亞表達她的感覺,她不是說:「你,怎麼這樣」,而是說「我,很傷心,那你怎麼了?」給了一個機會澄清。
2.傾聽與接納(路2:49-51)
馬利亞聽耶穌怎麼說。「為什麼找我呢?豈不知我應當以我父的事為念嗎(或作:豈不知我應當在我父的家裡嗎)?」(路2:49)馬利亞發現孩子有他的獨特性,因為這個孩子說:「我要以我父的事為念」,馬利亞在這句話當中她發現了一件事,耶穌他是天父的孩子,有一首詩歌說:「在你的身上看到主的榮美」。我們作禮拜敬拜、我們讀經禱告尋求,無非就是要把我們這個獨特性活出來,我們是屬乎天父的孩子。當馬利亞仔細聽的時候,她聽懂了、明白了。耶穌所講這句話讓馬利亞想到天使告訴她:「你要懷孕生子,可以給他起名叫耶穌。祂要為大,稱為至高者的兒子...」(路1:31-32),他是天父的孩子。因此神在他的生命裡面有祂的命定、時候和帶領,他在神的手裡面。「(耶穌)他所說的這話,他們不明白。他就同他們下去,回到拿撒勒,並且順從他們。他母親把這一切的事都存在心裡」(路2:50-51)。馬利亞給我們一個很好的示範,她去了解,她用問的去澄清,花一點時間去傾聽,好叫我們可以真的明白,可以懂、可以接納。她能夠如此,是因為她對自己有一個很清楚的認知,從神的眼光看自己。
3.明辨與尊重(約2:1-5)
三十歲時馬利亞和耶穌去了迦拿的婚宴,正當大家很高興、歡騰的時候,酒卻喝完了,馬利亞很熱心的跑來告訴耶穌說:「他們沒有酒了」,經文並沒有說馬利亞要指使耶穌立刻怎樣,但是有意思的是,耶穌的回答是說:「母親,我與妳有什麼相干?我的時候還沒有到」(約2:4),耶穌是在對祂的媽媽說:「何不讓我自己做決定呢?我有我的想法,你讓我自己做決定,不要勉強我,我的時候還沒有到,我有我的時候。」在很多的人我關係裡面也是這樣,我們想要為別人做決定,對別人有一個期待,可是他需要自己做決定,他需要從自我的認識,重新檢視,然後去做對的決定。「他母親對用人說:他告訴你們什麼,你們就做什麼」(約2:5),馬利亞學會了,尊重他的決定、耐心的等候;不勉強人,等他自己情願。
五、結論:生命影響生命「愛,我願意」(路1:38)
在「人與己」這個課題上面,愛,使馬利亞從自己的有限,看到要用神的眼光來看自己,她的生命不一樣了。馬利亞說:「我是主的使女,情願照你的話成就在我身上」(路1:38),主的使女,生命有獨特性,並且相信她可以完成神的使命,她用這個未來性來面對自己現在所有的處遇,一切是從神愛的眼光、神愛的應許而來。因著這樣,我們進入與人的關係時,很多時候我們才會說「我們願意」,願意活在關係的裡面。了解自己的有限性,父母親的有限性。願意承認孩子有他的獨特性,別人也有他的獨特性。同時懂得去分辨,這個人除了我現在看到他的樣子,他的生命還有更高的期待,他是天父的孩子。讓我們跟人的關係,減少一些摩擦和緊張,並且我們需要有一些尊重,尊重他的決定,尊重他的時候,這是在人與己的部分。當我們有愛的時候,我們就願意在人我的關係上,有一些突破、有一些學習、有一些調整、有一些願意尊重、有一些試試看,來彼此接納。神愛我們,對我們的生命有一個更高的期待,求神幫助我們用神的眼光看我們自己,和看我們所面對的處遇,也幫助我們在許多的時候,會很願意地說:「我願意」,我願意調整、我願意尊重。
2008年6月28日
以賽亞書 31/32
經文: 以賽亞書 31:1 禍哉!那些下埃及求幫助的,是因仗賴馬匹,倚靠甚多的車輛,並倚靠強壯的馬兵,卻不仰望以色列的聖者,也不求問耶和華。
默想: 親愛的主!當我遇到困難時,求祢幫助我,在尋找人的幫助時,不要忘記求問耶和華,也不要只是倚靠人的力量與智慧。
題目: 當有一王憑公義行政時,世界會產生那些變化?
約伯記 22
經文: 約伯記 22:24-25 要將你的珍寶丟在塵土裡,將俄斐的黃金丟在溪河石頭之間;全能者就必為你的珍寶,作你的寶銀。
默想: 主啊!求祢幫助我,讓我以祢為我的至寶,超過金銀寶石。
題目: 提幔人以利法在這段經文對約伯有何批判?
馬太福音 25
經文: 馬太福音 25:5 新郎遲延的時候,他們都打盹,睡著了。
默想: 親愛的主啊!當新郎遲延的時候,不論是聰明的或是愚拙的童女都打盹睡著了。求主保守我,能夠常常警醒禱告,以免心裡願意,肉體卻軟弱地睡著了。
題目: 最後審判的時刻,顯出綿羊與山羊的差別為何?
創世紀 25
經文: 創世紀 25:32 以掃說:我將要死,這長子的名分於我有什麼益處呢?
默想: 主啊!以掃輕看他長子的名分,用一碗紅豆湯的代價就把這名分給出賣了。求主保守我,會看重在主裡的名分,不輕易的出賣這名分。
題目: 你對於亞伯拉罕有關身後遺產的處理有何感想?
2008年6月27日
利未記第26章
一句話:
你們若遵行我的律例,謹守我的誡命,我就給你們降下時雨,叫地生出土產,田野的樹木結果子。(利 26:3-4)
你們若不聽從我,不遵行我的誡命,厭棄我的律例,厭惡我的典章,不遵行我一切的誡命,背棄我的約,我待你們就要這樣:我必命定驚惶,叫眼目乾癟、精神消耗的癆病熱病轄制你們。你們也要白白地撒種,因為仇敵要吃你們所種的。(利 26:14-15)
你們因這些事若還不聽從我,我就要為你們的罪加七倍懲罰你們。(利 26:18)
你們因這些事若仍不改正歸我,行事與我反對,......(利 26:23)
你們因這一切的事若不聽從我,卻行事與我反對,.......(利 26:27)
我所以行事與他們反對,把他們帶到仇敵之地。那時,他們未受割禮的心若謙卑了,他們也服了罪孽的刑罰,........我卻要為他們的緣故記念我與他們先祖所立的約。(利 26:41,45)
一個禱:
親愛主,有人說苦難是神化妝了的祝福,然而苦難也是上帝的整骨器、復健工具,讓我們的硬頸頑梗得以柔軟歸位,朝向正確的方向,求主幫助,賜我們樂意悔改的靈、使我們速速轉回重得應許之福。謝謝主。
一點想:
為何人不順服會招致如此重罪?對我們有何提醒?(利26:14-33)
2008年6月26日
利未記第25章
第五十年,你們要當作聖年,在遍地給一切的居民宣告自由。這年必為你們的禧年,各人要歸自己的產業,各歸本家。(利 25:10)
第五十年要作為你們的禧年。這年不可耕種;地中自長的,不可收割;沒有修理的葡萄樹也不可摘取葡萄。因為這是禧年,你們要當作聖年,吃地中自出的土產。(利 25:11-12)
一個禱:
親愛主,幫助我們活出「禧年」式的信仰生活與倫理責任,使我們學習對人有愛、對土地有情、對上帝有信的生命力,見證祢的恩典與救贖美意。謝謝主。
一首歌:(為主贏得城市)
為基督贏得這城市 充滿了主榮耀的城市
喜樂油代替了悲哀 讚美衣代替憂傷
為基督贏得這城市 充滿了主榮耀的城市
被擄的靈魂得釋放 被殺的羔羊得勝
主啊求你恩膏我 差我傳揚福音的禧年
主啊求你恩膏我 差我傳揚福音的禧年
一點想:
何謂「囍年」?上帝訂定囍年的目的是什麼?(參閱出21:2-11)
2008年6月25日
利未記第24章
一句話:
耶和華曉諭摩西說:把那咒詛聖名的人帶到營外。叫聽見的人都放手在他頭上;全會眾就要用石頭打死他。你要曉諭以色列人說,凡咒詛神的,必擔當他的罪。(利 24:13-15)
「不可妄稱耶和華─你神的名;因為妄稱耶和華名的,耶和華必不以他為無罪。(出 20:7)
「不可毀謗神;也不可毀謗你百姓的官長。(出 22:28)
一個禱:
公義聖潔主,這罪太重,我們無法擔負;幫助我們即使在極度盛怒之時,也不口出惡言褻瀆神或咒罵他人,懇求聖靈保守我的心、管束我的口,不使自己失緒失控滑落罪惡中,求主賜予寧靜之心和平之靈。謝謝主!
24:10-16為何要對一個人在爭鬥怒氣中所發之語,處罰的如此重?
2008年6月24日
利未記第21-22章
一句話:
「你告訴亞倫說:你世世代代的後裔,凡有殘疾的,都不可近前來獻他神的食物。(利 21:17)
一個禱:聖潔主,祢對於祭司的要求如此的嚴格,正如祭壇上所要獻上的祭物一樣無瑕;這不是祢的歧視,乃是藉此提醒我們每個侍奉者,我們是有特別的呼召,如同祢單單呼召利未人擔任祭司職份,並要我們亦重視身體的健康、注意外在的端正與否,使我們身心靈都分別為聖來事奉,求主恩待幫助我們。謝謝主。
一點想:
21:17-23亞倫的子孫若有殘疾,不可作何服事?為什麼?
利未記第17-18章
一句話:這是為要使以色列人把他們在田野裏所獻的祭帶到會幕門口、耶和華面前,交給祭司,獻與耶和華為平安祭。 祭司要把血灑在會幕門口、耶和華的壇上,把脂油焚燒,獻給耶和華為馨香的祭。利 17:7 他們不可再獻祭給他們行邪淫所隨從的鬼魔〔原文是公山羊〕;這要作他們世世代代永遠的定例。(利 17:5-6)
一個禱:
親愛主,祢以規定來幫助以色列人免於落入異教世俗的崇拜;求祢幫助我們每次在聖殿敬拜時,透過祢真理教導再次調整我們的視野焦距,使我們在世俗塵囂擾嚷中專注於祢,不偏行己路。謝謝主。奉耶穌基督的名禱告,阿門!
一點想:
17:1-18:30禁止吃血的理由是什麼?如果不慎誤食,當如何處理?
利未記第11-12章
一句話:
「滿了潔淨的日子,無論是為男孩是為女孩,她要把一歲的羊羔為燔祭,一隻雛鴿或是一隻斑鳩為贖罪祭,帶到會幕門口交給祭司。祭司要獻在耶和華面前,為她贖罪,她的血源就潔淨了。這條例是為生育的婦人,無論是生男生女。(利 12:6-7)
一個禱:
親愛主,我們為所有新生兒獻上感恩的祭與祝福,無論是女孩或是男孩,都是從你而來的愛與恩典。謝謝主。奉耶穌基督的名禱告,阿門!
一點想:你認為未何要區分潔淨與不潔淨動物?有何目的或屬靈的教導?
利未記第6-7章
一句話:
壇上的火要在其上常常燒,不可熄滅。祭司要每日早晨在上面燒柴,並要把燔祭擺在壇上,在其上燒平安祭牲的脂油。在壇上必有常常燒的火,不可熄滅。」(利 6:12-13)
一個禱:親愛主,這壇上不斷焚燒的火如同以色列百姓在出埃及時所經歷的雲柱火柱陪伴,再次提醒我們,祢與我們同在,求主幫助我們興起這樣的與主密契的靈修祭壇、家庭祭壇。謝謝主。奉耶穌基督的名禱告,阿門!
一點想:
6:1-7在生意與人往來上,上帝的命令是什麼?若有過失,當如何處理?
【信望愛電子報】不埋怨也可以是一種選擇
| |||
網路作家》 不埋怨也可以是一種選擇 ◎李佳音 | |||
在接受化療之後,今天首度使用電腦,因為前兩天只要碰到電腦頭就暈。昨天晚上因為有一夜好眠,造就了今天早上的良好體力狀況,心中向神有說不盡的感恩! | |||
【 信望愛手機上網已成熟】文◎陳小小 數位聯合電信總經理程嘉君想著:未來有一天,能不能不要 Scrolling、不要 Key-in、用最少的 Click,就能找到要找的,做完要做的?當理念落實化成行動後,就有了mobii 。這是 PDA 手機上的創新服務,創造新世代行動生活哲學。 最近,mobii 找上我們,要信望愛資訊中心提供聖經註釋、原文字彙分析等獨特功能,讓渴慕神的話語的人,可以隨時取得最佳參考資料,幫助人們自我成長。 我們很樂意免費提供這項服務,參與他們的頻道網中。也因為這樣,他們派員幫助我們的信望愛手機上網 debug,我們技術組則將程式,修改得更方便使用。http://hb.fhl.net/new/mobile.html 期許著,未來有一天,不要 Scrolling、不要 Key-in、用最少的 Click,就能透過手機,隨時找到要找的聖經經文分析,逐字解釋,以真理為基礎,親近上帝。 另外,之前我們的電子報系統遇到yahoo信箱就會出現亂碼,因為他們的中文系統是Big5,我們是UTF-8。經過技術組義工的努力,目前已經解決這個問題。 謝謝他們辛勞的擺上。 | |||
【贊助方式】郵政劃撥帳號 22605871 戶名:財團法人信望愛資訊文化藝術基金會 | |||
2008年6月22日
以賽亞書 30
經文: 以賽亞書 30:20 主雖以艱難給你當餅,以困苦給你當水,你的教師卻不再隱藏;你眼必看見你的教師。
默想: 主啊!如果艱難與困苦是祢定意要我喝下的苦杯,就求祢不要讓我的教師從我隱藏,讓我從艱難困苦中學會寶貴的功課。
題目: 本段經文中以色列人有那些罪孽?
約伯記 21
經文: 約伯記 21:34 你們對答的話中既都錯謬,怎麼徒然安慰我呢?
默想: 親愛的主!當我在安慰人的時候,求祢幫助我,不要用錯謬的言語來安慰。
題目: 你對約伯在這段經文中給他三位朋友的建議有何感想?
馬太福音 24
經文: 馬太福音 24:13 惟有忍耐到底的,必然得救。
默想: 求主保守我,在這一生當中,不論遭遇到何種艱難,都能夠專心依靠上帝的恩典堅持信心,並且忍耐到底。
題目: 主耶穌基督的再臨與世界的末了會有那些徵兆?
曠野裡的必修學分 -- 曾昭瑞 牧師
作者:曾昭瑞牧師
在準備這篇講章的時候,看到大衛背後有許多不為人知的因子在發生,因為大衛在曠野的日子很長,發生的事件也不少。但是聖經沒有交代太多大衛在曠野裡每天的生活。他只是不停地被追殺,不停地逃,他的生命也在曠野中起了極大的轉變。
如果我們看聖經,可以感受到掃羅王對他的追殺,造成他生命的失序,使他無法過著正常人的生活。對他而言,這是人生中重大的挫折,也是大衛生命中幽暗的一頁。詩篇五十二篇至六十篇都是大衛在曠野中逃時所做的詩。這些詩篇裡大衛講到掃羅對他的追殺,他的心中不是沒有憤怒、沒有生氣。事實上他對掃羅王無理的追殺他,感到十分害怕、恐懼、生氣甚至憤恨的。用心理健康的角度來看,我們會覺得一個正常人能高度承受這種壓力而不精神崩潰是一件不容易的事。長期隱姓埋名的被追殺、逃亡,以及擔心害怕下生活,對大衛自我形像造成了嚴重的扭曲。所以大衛會自己宣告說「以色列王出來要尋找誰呢?追趕誰呢?不過追趕一條死狗,一個虼蚤就是了。」以前我們在讀神學院,有時候有人被大家開玩笑,吹捧他、讚美他。對方不好意思,就拿這句話來開完笑,說「我是誰,不過是一條死狗,一個虼蚤罷了。」弄的大家哄堂大笑。但是大衛在這裡可不是開玩笑,他所承受的是相當的壓力,是經過多年的逃亡生涯的,面對截然不同的遭遇。自己以前曾經是個萬人迷的民族英雄,是個偉大傑出的軍人,是有權有勢的附馬,一下子都成了過往雲煙。取而代之的被人陷害,為了生存苟活他必須拋妻棄子,他必須靠著說謊欺騙,甚至必須隨手塗鴉、唾沫亂流、囚首垢面讓自己看起來像個瘋子,才能躲過追殺。他也好心好意地去拯救基伊拉這地的人,但是基伊拉,不但不感恩,還馬上翻臉要將大衛交給掃羅。面對這樣的被人出賣,被棄絕,大衛能夠相信什麼?大衛內心的打擊相當的大,無怪乎他會自己大聲對著掃羅說:「我不過是條死狗、一個虼蚤罷了!」
大衛的生命實在是痛苦難言,在曠野的生活除了承受千鈞一髮逃亡的壓力,還有讓人神經緊張的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的日子。
不過無聊的時候真的是很無聊,掃羅找不到大衛的時候,大衛並沒有自己的行事曆,可以安排去與誰見面聊天,也沒有固定工作或是休閒的機會,他有的是躲在曠野的一個角落,注意一切的變化,看看有那些風吹草動,靜靜地看著日出、日落,看著大自然安靜又神秘的變化。然後,他不禁想起自己的遭遇,自己的生活。在曠野裡他有太多時間去想,太多時間去回憶,然後對自己戲劇化的遭遇作出解釋。他可以解釋他所遇到的這一切都是掃羅的迫害,都是掃羅所造成的,掃羅是自己不幸與禍患的根源。這是最自然,也合理的解釋,也是大多數人共同的觀點。
如果大衛帶著這樣的觀點來看自身的遭遇,在隱基底的曠野,掃羅自己送上門來,可以說是千載難逢的大好機會。他可以感恩地說,「上帝啊謝謝你,因為你把仇敵交在我的手中」,這正是報仇雪恨的時刻,殺了掃羅,所有的問題都解決了。但是在隱基底山洞所發生的,卻不是照這個劇本演出,大衛做了一件常人看人不可思議的事,他輕易地放走了掃羅。這就讓我們不得不思想大衛在曠野裡學到了什麼。而這個功課正是今天我們所要學習的課程,大衛之所以能夠是「合神心意的人」不是因為他在順境中表現得像個英雄、像個偶像。而是當他在逆境時,他選擇了用上帝的觀點來詮釋自己的遭遇。因為這一點,他成了「合神心意的人」。事實上很多時候,大衛並不完美,也有很多缺點,但是這卻無損於他在上帝心目中的評價。
靈性形成的曠野 -- 曾昭瑞 牧師
作 者:曾昭瑞 牧師
短片
從生活到曠野(靈性生活的塑造)
一、曠野與靈性生活
「大衛住在曠野的山寨裡,常在西弗曠野的山地。掃羅天天尋索大衛,神卻不將大衛交在他手裡。」(撒上23:14) 雖然,掃羅王天天尋索他的命,大衛被迫逃到了曠野,開始了逃亡生涯;然而,曠野卻是成為塑造大衛靈性生命的地方。大衛不是沒有靈性的人,他有美好的信仰;他曾是牧羊的少年人,常常彈琴、敬拜讚美神。他也曾被掃羅王請到王宮裡彈琴,為掃羅王作音樂治療;他也是一個被神所祝福的人,靠著上帝的力量勝過巨人哥利亞。上帝祝福他,讓他所做的一切盡都順利。但這個靈性美好的人,也會遇到困難挫折,使得他必須逃命、必須躲到曠野,躲到一個沒有人想要在那裡安身立命的地方。大衛的生命並不是開始在曠野,也不是結束在曠野,但是曠野卻是他生命當中最重要的一部份。在曠野裡沒有老師、沒有學校、也沒有書籍,曠野裡也沒有文明社會讓人學習成長的制度,但是大衛沒有在這個地方浪費他的時光,這裡是他生命當中最有意義、也是讓他成長最美好的時光;沒有曠野,大衛只不過是一個殺死巨人歌利亞的民族英雄;沒有曠野大衛只是婦女口中殺死萬萬的超級偶像―一個讓人看起來五彩繽紛、璀燦奪目、卻欠缺生命深度的人。在曠野裡,他不再是英雄、不再是偶像,他的生命顯得灰暗而微不足道,但是在這個時刻裡,上帝卻透過曠野來形塑他的生命,使他能夠與上帝更契合,成為一個合神心意的人。
二、聖經中的曠野
聖經中另外兩個有關曠野的故事。第一個故事我們很熟悉,就是以色列人在西奈曠野漂流四十年,由以色列百姓和摩西所組成的流浪團隊;另外一個是耶穌在曠野禁食四十天,一個人經歷屬靈爭戰的故事。
1. 摩西與以色列人在曠野四十年
曠野是一個充滿荒涼、試探和引誘的地方,只能夠靠著自身的努力求生存。摩西和以色列人在曠野裡面學習一件功課,就是分辨什麼是事奉偶像、什麼是侍奉又真又活的上帝,他們也在那裡學習如何的敬拜、如何認識上帝。經過曠野四十年的流浪生涯,以色列人從一群不認識神的百姓,成為一個預備好自己要完全活在上帝面前的民族;他們心裡面從埋怨、懷疑、擔心、害怕,成為懂得依靠神、敬拜上帝的民族。「我今日所吩咐的一切誡命,你們要謹守遵行,好叫你們存活,人數增多,且進去得耶和華向你們列祖起誓應許的那地。你也要記念耶和華─你的神在曠野引導你這四十年,是要苦煉你,試驗你,要知道你心內如何,肯守祂的誡命不肯。祂苦煉你,任你飢餓,將你和你列祖所不認識的嗎哪賜給你吃,使你知道,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耶和華口裡所出的一切話。這四十年,你的衣服沒有穿破,你的腳也沒有腫。你當心裡思想,耶和華─你神管教你,好像人管教兒子一樣。你要謹守耶和華─你神的誡命,遵行祂的道,敬畏祂」(申8:1-6)。
2. 耶穌在曠野四十天
馬太福音記載,耶穌被聖靈帶領到曠野裡接受魔鬼的試探,祂在那裡禁食四十晝夜,「當時,耶穌被聖靈引到曠野,受魔鬼的試探。祂禁食四十晝夜,後來就餓了。」(太4:1-2)在曠野裡的生活,耶穌讓我們看見一個「利用上帝的宗教」和一個「活在上帝面前的靈性生活」的差別。耶穌在那裡活出一種價值,教導我們一件事情,就是我們不是利用上帝來祝福我們的生活,或是藉著上帝來滿足我們自己,乃是我們在靈性形成的過程當中,回應上帝的呼召。因此,耶穌祂不單單是成為我們的幫助、我們的顧問,更重要的,祂成為基督徒在面對每一天生活當中試探的態度。
3. 大衛在隱基底
在曠野的生活,我們要常常面對考試、面對學習。大衛在曠野的故事讓我們看到,一個年輕人在國家制度的追殺底下,不斷地在掙扎;他的人性被踐踏、尊嚴被否定,沒有辦法過著他自己想要的生活;他在那裡被迫說謊和裝瘋賣傻,讓口水流到鬍鬚上,在城牆上面到處亂畫;他為了要活下來,必須進到聖殿裡面欺騙祭司,以便能夠拿到陳設餅充飢,好讓他能夠繼續的活下去。那樣的大衛,在他的內心裡有太多的痛苦、想要說卻不知如何跟人訴說的故事。另外,當大衛逃進了曠野之後,除了逃亡以外,他沒有辦法安排他自己的生活,有太多太多的空檔可以讓他安靜下來。逃亡不是一件容易的生活,因為很緊張,可是逃亡也是一件很無聊的事,掃羅王不是二十四小時都追殺著他,很多時候、沒有掃羅王消息的,那個日子更難熬,在曠野裡面不知道要做什麼,沒有固定的行事曆,沒有固定的工作,沒有固定的人可以跟你講話,只是一個人靜靜的在那裡等待,等待什麼?等待掃羅王來追殺。生命失去了重心、目標和意義。每一天早上起來,大衛看著曠野,面對單調、枯燥的生活,他可不可以規畫「明天我要幹嘛」!他的生命失去了計畫,沒有未來,他只能夠去回想「過去我做過什麼事情」,他想起往日的美好時光:曾經他是個草原上牧羊、彈琴讚美上帝的少年人,有一天先知撒母耳來用油膏了他;他站在掃羅王的面前為其彈琴,深受國王的喜愛;他也想到了當他擊倒歌利亞的時候,全軍為他歡呼,那種歡聲雷動的情景是何等的得意;他一步一步的往上爬,有一天他娶了王的女兒成為附馬爺,他是何等的高興。曾經擁有的擁戴、華麗、盛大的場面,如今都成了過往雲煙,大衛怎能不感慨呢,他怎能不覺得自己的生命彷彿像一場戲一樣,因為他在曠野裡面,曠野有機會讓他慢慢地去回味這一切,他百感交集,曠野讓他對他的生命經歷更深。
大衛在這裡有兩種選擇,他可以選擇「我今天為什麼如此落魄,我今天為什麼會變成這樣的遭遇,是誰害我的」,他可以選擇埋怨掃羅王,可是大衛在這樣的過程當中,他做了一個抉擇,不是報復、不是怨恨、不是攻擊,他乃是選擇了禱告。大衛進入一個屬靈的情境裡面,就是尋求上帝的旨意。有時候我們會有一種誤解,以為我們的生活太平常了,我們的生活裡面有太多事情攪擾我們,太多壓力、太多困難了,以致於我們沒有辦法去親近神。可是大衛他在曠野裡面的生活讓我們看見,當他面對困難、面對挫折、面對挑戰的時候,他就作一個禱告。
撒母耳記上第二十三章,當他要去攻打基伊拉的時候,大衛尋求上帝說:「...我去攻打那些非利士人可以不可以?耶和華對大衛說:你可以去攻打非利士人,拯救基伊拉」(撒上23:2),當他遇到一個困難、遇到一個問題時,他就尋求上帝說:「大衛又求問耶和華。耶和華回答說:你起身下基伊拉去,我必將非利士人交在你手裡」(4節),之後大衛知道掃羅設計謀害他,他就向神禱告說:「基伊拉人將我交在掃羅手裡不交?掃羅照著你僕人所聽的話下來不下來?耶和華―以色列的神啊,求祢指示僕人!耶和華說:掃羅必下來。大衛又說:基伊拉人將我和跟隨我的人交在掃羅手裡不交?耶和華說:必交出來。」(11-12節)特別的是,在曠野之前,大衛從來沒有這樣尋求過上帝,在曠野裡的大衛養成一種習慣,就是他要做決定的時候,就先開始尋求耶和華上帝,問說:「上帝祢的旨意是什麼?我當怎樣做?」這個時刻在他心中有一種新的思想、新的價值觀形成―「上帝祢的旨意是什麼?上帝祢看什麼是好的?」這樣的思想、這樣的價值觀,讓他在做決定的時候,不是依靠自己的喜好、自己的利益和自己的判斷。在曠野的這段生活當中,大衛學習如何做一個合神心意的人,漸漸的形塑了大衛屬靈的生命,他與上帝相交,尋求上帝的旨意。所以什麼是「靈性生活」?就是一個人他的活力來自與上帝的相交,使我們在每一天的生活當中,越親密的與神同行,在我們做決定的時候,我們可以流露出屬神的本性。
三、在曠野的考試
1. 兩種觀點與選擇
我們看見大衛在曠野當中所面對的一個考試。在這樣的考試裡,有兩種觀點讓他去做選擇。那一天,掃羅帶著大批的軍隊來到曠野尋索大衛的生命,大衛和他的跟隨者正躲在死海峭壁上的岩洞裡面,突然間,山洞裡面的大衛看見一個人影在洞口間移動,令他們很驚訝的是,這個人正是掃羅王。掃羅王走入岩洞裡,由於光線突然轉暗,因此他沒有辦法看見山洞裡有一群人躲著。他走進山洞後,轉過身來面對洞口、開始蹲下來如廁,完全沒有料想到,在他背後就是他所要追殺的大衛。當掃羅王寬衣解帶,放下手中的兵器,在一個毫無防備的狀態下,大衛隨時有機會可以殺掉掃羅王。他旁邊的人跟大衛說:「王啊,這是一個何等好的機會,你可以現在就殺死掃羅,當你殺死了掃羅之後,你就可以不用再流浪、不用再被追殺,你就可以把你身上所有的壓力解除了,甚至有機會重回王宮。」「跟隨的人對大衛說:耶和華曾應許你說:我要將你的仇敵交在你手裡,你可以任意待他。如今時候到了!大衛就起來,悄悄地割下掃羅外袍的衣襟。」(撒上24:4)對於大衛而言,這是一個試探,因為殺死掃羅王是一條走向成功的捷俓;殺死掃羅王可以減少他在曠野裡面逃亡十幾年,這是掃羅王自己送上門來,大衛的隨員看到這樣的機會都建議他,這是一個扭轉現狀的良機。但是大衛在曠野的這些日子裡面,他經驗了與上帝親密的相交,一種神聖的感覺在他心裡面發展起來,他越來越清楚的感受到上帝的聖潔、上帝的美善;在曠野裡,大衛經驗了上帝,他禱告讚美,他寫下了許多在曠野裡流浪的詩篇。大衛在這兩種選擇裡,他都可以把這兩種選擇解釋為「這是上帝的旨意」,當他舉起刀殺死掃羅王的時候,他可以說:「這是上帝的旨意,上帝將他的仇敵交在我的手中,所以讓我得以報仇」,可是大衛沒有這樣做,他選擇用上帝的眼光來看掃羅;他知道掃羅是不好,但他是上帝的受膏者,掃羅還是王的身份,大衛絕對不親手加害於王,「(大衛)對跟隨他的人說:我的主乃是耶和華的受膏者,我在耶和華面前萬不敢伸手害他,因他是耶和華的受膏者」(6節)。大衛沒有把他的仇敵看成是一個他想要殺害的人,反而把他的仇敵看成是上帝所膏立的人,大衛看見的是上帝的榮耀。
2. 大衛的告白
當大衛放過掃羅的時候,他把自己從試探的危機當中解放出來,他選擇走一條人生更新更美的道路,是依靠上帝而不是靠自己解決生命困難的道路,雖然是掃羅對不起他,但是大衛沒有選擇復仇。他對王說:「願耶和華在你我中間判斷是非,在你身上為我伸冤,我卻不親手加害於你」(撒上24:12),這個「我卻不親手加害於你」就是大衛的選擇,是一種超越受逼迫者的格局與態度,這種格局與態度讓他的生命不再一樣,大衛把他的選擇從侷促在個人困境的那種眼光超脫出來,雖然這樣這樣的超脫大衛仍會在痛苦裡面;雖然這樣的超脫大衛仍然要去逃亡被追殺,可是在這樣的選擇裡面,他讓自己從一個只顧自己性命的逃亡者,變成一個將眼光轉向上帝的得勝者。「願耶和華在你我中間施行審判,斷定是非,並且鑒察,為我伸冤,救我脫離你的手」(15節)。
生活回應
一、 生命的避難所
詩篇五十七是大衛的禱告,是大衛從山洞裡出來之後所寫的一首詩:「神啊,求祢憐憫我,憐憫我!因為我的心投靠祢。我要投靠在祢翅膀的蔭下,等到災害過去。我要求告至高的神,就是為我成全諸事的神。那要吞我的人辱罵我的時候,神從天上必施恩救我,也必向我發出慈愛和誠實。」(詩57:1-3)大衛在這首詩歌裡面充滿了生命力,面對追殺,他有很多的難過,可是他選擇「我要讚美神、我要讚美神,我不要讓掃羅進入我的生命當中控制我的思想,我要讚美神,我要將我的眼光放在上帝的身上,因為在曠野裡面真正的主宰是上帝,不是掃羅。」大衛在這篇詩當中,他的焦點不是惡者的作為,而是上帝的榮耀,大衛在那裡敬拜讚美他的神,經過曠野靈性的生活,他找到真正的避難所。當我們讀詩篇時,就會發現大衛靈性生活的禱告和他內在生命的故事。他是生活在耶和華上帝的避難所裡面。避難所裡面只有一個意思,就是「我投向耶和華」―我投向耶和華,我決定我要倚靠神。透過這樣的決定我們看見,大衛的生命變得真實、有力量、有幫助。大衛在他的禱告裡說,「避難所」是一個當他生命面對一團混亂、不知該如何、無力掌控的時候,他決定用上帝賜給他的力量、上帝賜給他的智慧來解決他的困難,因此當他說「上帝是我的避難所」,他在那裡面是重新得著堅固;他在那裡面是重新勇敢的站起來;他在那裡面把他的眼光超越自己的困境;他在那裡面把他的眼光放在上帝的身上,所以他看見的是上帝的榮耀,不是自己的困難。
二、 尋找生命中的曠野
詩篇:「神啊,願你崇高過於諸天!願你的榮耀高過全地」(詩57:5)「主啊,我要在萬民中稱謝祢,在列邦中歌頌祢!因為,祢的慈愛高及諸天;祢的誠實達到穹蒼。神啊,願祢崇高過於諸天!願祢的榮耀高過全地!」(9-11)大衛在那樣的情境當中,雖然有埋怨、恨惡,可是心卻是堅定在於神。曠野沒有神奇的力量,大衛在曠野裡面躲藏了一段很久的時間,掃羅也在曠野裡,他在那裡尋所大衛的命也是一段很長的時間,兩個人同樣在曠野裡,大衛的生命被改變了,他尋求上帝,讚美上帝是他的避難所,在那裡學會了依靠上帝的決定,而不是倚靠自己的決定,這是他在曠野裡所學習的。掃羅的生命卻是越走越狹隘,思想被他自己的仇恨和嫉妒所充滿,曠野並沒有改變掃羅什麼。曠野的靈性生活,是幫助我們從現況中跳脫出來,在自然、寂靜、沒有人煙,獨處的情況之下看著日出日落,感受自然的變化與無常,可能在星光的照耀下,可能凝望著峰峰相連的山脈,看見上帝的創造,你突然覺得自己的渺小,突然有一種感覺,「這真正是一個神聖的地方」,從上帝而來的神聖感受油然而生。大衛就是在曠野裡面看見上帝的榮耀,當他生命一切都不對的時候,他在那裡清楚地看見神。
或許有人會問說:「那今天我們的曠野在那裡?」我們生長在一個網路的時代,我們的文明進步,通訊發達,交通便捷,但是我們仍然會遇到一個曠野,會走進一個荒蕪的地方,在那裡你不得不面對你自己。在你的眼前可能這一切都很美好;可能你經過許多年的努力,會多國語言,得到了一份很好的工作,有漂亮又舒適的房子,有一台很不錯的車子;生活有很美好的保障,保險買了,錢也都存好了,在社會上、工作上我們贏得了別人的尊敬,得到了更多的頭銜,可是你會不會突然停下來想:「這真的是我嗎?我做的這一切真的都是值得的嗎?」「我到底在這個世上要幹嘛?我所追求的意義到底在哪裡?」在那一瞬間,你覺得你這幾十年所追求的這一切彷彿都沒有意義,你感受到你的情緒改變了、思路不同了,你的朋友和工作與從前剛出來的理想都漸漸不一樣了,我們的生命好像不再如我們以前所能夠控制的那樣,我們會覺得這一切都不一樣了,你會不會覺得在你過去生活的那幾十年生活當中,彷彿其實你就是行走在曠野裡面?
三、 選擇自己或選擇上帝
大衛說:「神啊,我心堅定,我心堅定;我要唱詩,我要歌頌!我的靈(原文是榮耀)啊,你當醒起!琴瑟啊,你們當醒起!我自己要極早醒起!」(詩57:7-8)當我們選擇在曠野裡面面對真實的自我,看見自己的改變時,我們會發現有很多的不一樣;大衛讓我們看見,當我們用自己的眼光看自己時,覺得是別人對不起我。但是當我們選擇用上帝的眼光來看我們自己時,會發現許多事情變的不一樣。我們在曠野裡面,要面對的是一些「基本」的事情,就是我怎麼活下來?怎麼生活?怎麼面對每一天?還有一個基本的事情是,你有沒有真實的面對你生命中的困境?你有沒有真實的與帝相交?如果當我們願意真實的與上帝相交,會發現我們的生命或多或少會有一些改變。大衛在他的生命當中經歷了這樣的挑戰,他與上帝真實的相交以後,他感受到生命改變了、眼光不一樣了。當大衛在山洞裡面放過掃羅,這是大衛生命轉變的記號,他讓我們看見,選擇倚靠上帝,那裡面有一個美好的盼望,就是他尋求上帝的旨意,在那裡面進入了避難所。
曠野的生命中讓我們學到了什麼?有沒有讓我們看見上帝的真實和美善?遇見上帝可以是在曠野裡面、仇敵身上、一個重複單調又無聊的工作中、一個令人討厭不想讓你接近的同事或主管身上。當大衛在曠野裡遇到了上帝,感受到了上帝的美善,要殺掃羅復仇變成是一件不可想像的事情。對於我們而言,我們在哪裡走入曠野?誰是我們生命當中的掃羅王呢?他可能是一個人,一群人,甚至是一個制度。我們可以選擇拿起刀殺死掃羅,然後跟自己說「我脫離了那個被追殺的生活」。或者,你一樣拿起刀,卻是割下了他身上的一塊衣襟,這個動作提醒你,你可以這麼做,可是你卻選擇了不如此行,然後收起你的刀,繼續過著一個被追殺逃亡的生活。這是我們在生活中必須面對的選擇,我們是按著自己的心意行事?還是照著上帝的心意行事?
創世紀 24
經文: 創世紀 24:63 天將晚,以撒出來在田間默想,舉目一看,見來了些駱駝。
默想: 親愛的主!以撒是一位肯發時間在祢面前默想的人。求主也幫助我,培養成每天在祢面前默想的習慣。
題目: 你對於本段經文所描述的利百加有何感想?
大衛系列 -- 靈性形成的曠野 (台語)
靈性形成的曠野--撒上二十三14;二十四1-7
一、曠野與靈性生活--撒上二十三14
二、聖經中的曠野
(1) 摩西與以色列人在曠野四十年--申八1-6
(2) 耶穌在曠野四十天--太四1-2
(3) 大衛在隱基底--撒上廿三2;4;9-12
(4) 尋求耶和華--廿三2;4;9
三、大衛在曠野的考試--撒上二十四4-7;9-15
(1)兩種觀點與選擇--撒上廿四4;6
(2)大衛的告白--撒上廿四9-15
生活回應--詩五十七
一、生命的避難所--1-3
二、尋找生命中的曠野:--5;9-11
三、選擇自己或選擇上帝--7-8
【問題討論】
1. 你曾經歷過曠野的生活嗎?什麼時候是你孤單、無助的時候,分享你曾有的經驗。
2. 大衛選擇殺掃羅,或割下一塊衣襟;這對一個基督徒做選擇時有什麼啟示?
3. 你覺得要如何做,才能幫助我們更深的與上帝相交,明白他的心意,以他成為我們的避難所,分享你的看法或經驗?
【金句】撒母耳記上第24章第6節
對跟隨他的人說:我的主乃是耶和華的受膏者,我在耶和華面前萬不敢伸手害他,因他是耶和華的受膏者。
大衛系列 - 靈性形成的曠野 (國語)
靈性形成的曠野--撒上二十三14;二十四1-7
一、曠野與靈性生活--撒上二十三14
二、聖經中的曠野
(1) 摩西與以色列人在曠野四十年--申八1-6
(2) 耶穌在曠野四十天--太四1-2
(3) 大衛在隱基底--撒上廿三2;4;9-12
(4) 尋求耶和華--廿三2;4;9
三、大衛在曠野的考試--撒上二十四4-7;9-15
(1)兩種觀點與選擇--撒上廿四4;6
(2)大衛的告白--撒上廿四9-15
生活回應--詩五十七
一、生命的避難所--1-3
二、尋找生命中的曠野:--5;9-11
三、選擇自己或選擇上帝--7-8
【問題討論】
1. 你曾經歷過曠野的生活嗎?什麼時候是你孤單、無助的時候,分享你曾有的經驗。
2. 大衛選擇殺掃羅,或割下一塊衣襟;這對一個基督徒做選擇時有什麼啟示?
3. 你覺得要如何做,才能幫助我們更深的與上帝相交,明白他的心意,以他成為我們的避難所,分享你的看法或經驗?
【金句】撒母耳記上第24章第6節
對跟隨他的人說:我的主乃是耶和華的受膏者,我在耶和華面前萬不敢伸手害他,因他是耶和華的受膏者。
2008年6月17日
【信望愛電子報】竟不認識親愛的你?
| |||
可可妹與小小姐》 竟不認識親愛的你? ◎陳小小 | |||
常有一些事業有成的男人(現在也越來越多這樣的女人)會表示,不懂為何自己在職場裡,遇到再怎樣困難棘手的問題,都能有辦法處理。然而,回到家裡,面對感 情日趨冷漠的配偶與常惹麻煩孩子,自己縱有十八般武藝才幹與睿智,也找不到改善家庭紅燈的施力點,真是一籌莫展,無計可施。 | |||
【 心靈小語】 我手裡短暫有過許多東西,但卻失去了,唯有我放在上帝手中的,仍舊屬於我。∼馬丁路德 | |||
【贊助方式】郵政劃撥帳號 22605871 戶名:財團法人信望愛資訊文化藝術基金會 | |||
--
This message has been scanned for viruses and
dangerous content by MailScanner, and is
believed to be clean.
2008年6月16日
新眼光電子報190期
新眼光電視台∥閱讀舊報∥訂閱╱退訂 | 若是無法連結請按此 | |
發刊時間:每週一發刊 |
第190期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