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於2008.06.29
作 者: 李晶晶 牧師
一、 前言:彩虹媽媽
(一位彩虹媽媽,啟動一個愛的循環)
和平教會到新生國小進行生命教育已經兩年了。從起初一個班級,到現在進到十個班級,這是上帝一個很大的恩典。生命教育不只是說故事,更透過繪本與孩子多了一個談話的機會,在彼此交換意見、互相對話的時候,孩子們不只分享他們的想法,也讓我們有機會和他們一起交流什麼是生命的價值,也澄清在他們內心裡一些不同的想法。當我們講完故事,請小朋友回答,有些小朋友就舉手亂答,我們會跟他說:「謝謝你願意跟我分享」,當你每一次看著他、認真的跟他說:「謝謝你願意跟我分享」,就是在肯定他的生命,接納他所說的,我們從來沒有糾正他什麼是標準答案,當他分享的時候,我們給他肯定,看著他、注視著他,表示你在意、表示你愛他、表示你願意。我很喜歡這句話:「一位彩虹媽媽,啟動愛的循環」。原本以為我們是去付出,可是最後很多的彩虹媽媽志工們,開始發現反倒是自己得著了。剛開始真的很不容易,大家都覺得自己不會說故事,還要帶活動、帶唱歌,「我五音不全」,可是當你說「我願意」的時候,事情就改變了,當你感受到神的愛在你心中時,事情就改變了。
二、生命教育四領域:天人物我
什麼是「生命教育」?就是幫助孩子建立優質的生命信念,「人有了神的兒子就有生命,沒有神的兒子就沒有生命」(約壹5:12),耶穌說:「盜賊來,無非要偷竊,殺害,毀壞;我來了,是要叫羊(或作:人)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約10:10)。進到學校做生命教育就是要把神的愛分享給他們,那是給了一個管道,讓我們有機會告訴他們說:「如果是我,在這個時刻我可以禱告」「神愛你,神肯定你的生命」。我們教孩子唱「你是唯一」,歌詞當中說:「...在『神』的眼中你是寶貝...」,在學校裡宗教的話題很敏感,原本想把「神」換成爸爸媽媽哥哥姊姊老師,卻發現不管換成什麼,都會有小朋友不認同,因為他們在父母親、 老師、兄弟姐妹的眼裡不一定是最寶貝的,.最後我們還是把「神」放回歌詞裡去,孩子還是唱得很開心。的確,只有神看我們每一個人是寶貝、是獨一無二的,這就是生命教育。當孩子離開我們的眼界、離開父母的管束時,讓他有能力可以做對的選擇、決定和判斷,那是他的生命力。我們期待讓孩子知道人為什麼活著(生命的意義),什麼是善(生命的價值)?如何選擇善(做對的選擇)?
1. 人與生命(天) (約10:10)
能夠欣賞生命、能夠在生死當中懂得彼此的尊重,以及關於宗教生活、關於信仰人生。「...我來了,是要叫羊(或作:人)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約10:10)。
2. 人與人(人) (腓2:4、帖前5:13、傳8:5)
人與人的關係。懂得尊重嗎?「又因他們所做的工,用愛心格外尊重他們。你們也要彼此和睦」(帖前5:13),懂得用好的態度對待別人嗎(愛人如己)?「各人不要單顧自己的事,也要顧別人的事」(腓2:4),能夠明辨是非嗎?能夠做對的判斷嗎?「...智慧人的心能辨明時候和定理(原文是審判)」(傳8:5)。
3. 人與環境(物) (利25:11)
人是生活在這塊土地上面的,我們與土地是相連結的,跟環境是有關係的(學習欣賞自然、愛護環境),「第五十年要作為你們的禧年。這年不可耕種;地中自長的,不可收割;沒有修理的葡萄樹也不可摘取葡萄」(利25:11)。甚至我們在談環保與公義/公益(生存應變、社會關懷),都在這個領域裡面。
4. 人與己(我) (可9:24、林前11:1、可12:31)
你怎麼認識自己?「...我信!但我信不足,求主幫助」(可9:24),你欣賞自己嗎?你接納自己嗎?「你們該效法我,像我效法基督一樣」(林前11:1),你的內在擁有勇敢與信心嗎?「...要愛人如己。再沒有比這兩條誡命更大的了」(可12:31)。
三、馬利亞的認知自我
我們從「人與己(我)」這部分來看看馬利亞如何自我認識,怎麼進入不同的人際關係。從「不可能、不可以、不要」,到「主我願意」,那是一個自我認知的過程,我們要跟馬利亞一起學習生命教育的功課,如何在關係中學習?「...童女的名字叫馬利亞;天使進去,對她說:蒙大恩的女子,我問妳安,主和妳同在了!馬利亞因這話就很驚慌,又反復思想這樣問安是什麼意思。天使對她說:馬利亞,不要怕!妳在神面前已經蒙恩了。妳要懷孕生子,可以給他起名叫耶穌。祂要為大,稱為至高者的兒子;主神要把他祖大衛的位給祂。祂要作雅各家的王,直到永遠;祂的國也沒有窮盡。馬利亞對天使說:我沒有出嫁,怎麼有這事呢?天使回答說:聖靈要臨到妳身上,至高者的能力要蔭庇妳,因此所要生的聖者必稱為神的兒子(或作:所要生的,必稱為聖,稱為神的兒子)。況且妳的親戚伊利莎白,在年老的時候也懷了男胎,就是那素來稱為不生育的,現在有孕六個月了。因為,出於神的話,沒有一句不帶能力的。馬利亞說:我是主的使女,情願照你的話成就在我身上。天使就離開她去了」(路1:27-38),這段經文讓我們看見幾個馬利亞的不同認知:
1. 自我認識(路1:34-38)
(1) 從外在來看
經文首先介紹她是個童女,十四歲左右,突然未婚懷孕了,她是約瑟的未婚妻,將來會是耶穌的母親,在馬太福音這樣介紹她:「耶穌基督降生的事記在下面:他母親馬利亞已經許配了約瑟,還沒有迎娶,馬利亞就從聖靈懷了孕」(太1:18),這是在說些什麼呢?是說她在生理上、外表上很年輕;在角色上,她是為人母,但是是一個被動者,在家裡等別人迎娶她;在倫理道德上,是反常的。這是從外在來看,許多人看我們也是從外在開始看,然後就開始下標籤。你是這樣嗎?馬利亞是這樣的人嗎?她是這樣認識她自己的嗎?
(2) 從屬天來看
對馬利亞來說,神對她有一個更高的期待和更高的價值,從屬天的角度來看,說她是一個蒙大恩的女子,「蒙大恩的女子,我問你安,主和妳同在了!」她的生命不再一樣,是一個承蒙恩典的人,而且神要跟她同在,加上她是一個被呼召的人、一個有使命、生命裡有神命定的人。「...妳在神面前已經蒙恩了。妳要懷孕生子,可以給他起名叫耶穌。祂要為大,稱為至高者的兒子;主神要把他祖大衛的位給祂。祂要作雅各家的王,直到永遠;祂的國也沒有窮盡」,這段經文在講神的計畫,馬利亞參與在這個計畫裡面。前面是一般人對她的看法,在這裡是屬天對她的看法―蒙大恩的女子,有神與她同在,神對她的生命有一個使命、呼召和負擔(領受使命者)。
(3) 從內在來看
「馬利亞對天使說:我沒有出嫁,怎麼有這事呢?」不行啦,不會啦,我沒有出嫁,怎麼會有這種事呢?就像剛要投入生命教育的彩虹媽媽志工一樣,馬利亞可能也是這麼想。這是她對自己的認知、她內在對自己的想法,知道自己只是一個有限的人,不管從各個方面來看,都不可能成為這樣的人,這是一開始她對自己的看法。天使接著回答她的問題,說:「...聖靈要臨到妳身上,至高者的能力要蔭庇妳,因此所要生的聖者必稱為神的兒子(或作:所要生的,必稱為聖,稱為神的兒子)。況且妳的親戚伊利莎白,在年老的時候也懷了男胎,就是那素來稱為不生育的,現在有孕六個月了。因為,出於神的話,沒有一句不帶能力的」,天使回答了她的話,並且加上了一句應許:「出於神的話,沒有一句不帶能力的」,你的這些問題在神都沒有難成的事;生理上,你不能,但是神能,你看為不可能,可是上帝可以;在倫理上,你覺得這是反常的,可是當神掌權的時候,祂說你生的要稱為聖;在邏輯上,你說不合理,因為這是一個神蹟,有許多東西在我們的經歷上也想不明白,因為是神蹟。並且也已經有一個見證,就是親戚伊利莎白,同時你自己本身就要成為見證,你不只要看見證,你本身也要成為見證。
2. 更新定位(路1:46-48)
「馬利亞說:我是主的使女,情願照你的話成就在我身上。天使就離開她去了」,從她的回應發現,天使的話語把她帶到了另一個高處,重新看她自己,跳脫了原先這些外在和內在的看法,帶她進入到屬天裡的那個可能性。馬利亞說「我是主的使女」,她對她的內在有一個宣告,是,我是主的使女,並且她說:「我是一個被呼召的人,我要開始委身在這個呼召裡面」,馬利亞對她自己的認知開始改變了,從那個知道自己有限的童女,到她宣告我是主的使女;我可以委身,我的生命裡面是有一個更高的期待和價值,我是被委以重任的,是參與在異象和使命裡面的。她用神的眼光看自己,已不再是誰的媽媽、誰的未婚妻,而是主的使女。「馬利亞說:我心尊主為大;我靈以神我的救主為樂;因為祂顧念祂使女的卑微;從今以後,萬代要稱我有福。」(路1:46-48)。她也用一個未來性的遠景來看她現在,要知道她接下來會面對許多的挑戰:未婚懷孕,還有約瑟會怎麼接受這樣的事情。可是當馬利亞想到那個更大的應許,和她參與在神的國度計畫裡,使她有勇氣認同並接受說:「這些是神的話語...我是主的使女...出於神的話,沒有一句不帶能力的」,因此她敢回答說:「就讓神的話成就在我身上」,她用未來的展望性看她現在的挑戰,使她可以去面對,好像保羅所說的:「因著將來的榮耀他輕看羞辱」「我們這至暫至輕的苦楚,要為我們成就極重無比、永遠的榮耀」(林後4:17)。
3. 異象生命(路1:42-45)
馬利亞做了一個大膽的宣告,宣告她生命的獨特性,就是她的自主性、主體性,她是屬乎與神的,她是可以被主使用的,生命裡面是可以有異象性的。這個改變了整個馬利亞的自我認知,這其實也是生命教育裡面一直在帶領我們的,聖經本來就是一個生命教育,不斷的在幫助我們重新認識自己、檢視自己、突破自己。馬利亞宣告自己生命的獨特性,神就開始在她的生命裡面做改變。聖經告訴我們,約瑟知道後,打算暗暗的要休了她。可是當馬利亞宣告說:「我是主的使女,情願照主的話成就在我身上」,馬太福音這樣記載:「(約瑟)正思念這事的時候,有主的使者向他夢中顯現,說:大衛的子孫約瑟,不要怕!只管娶過你的妻子馬利亞來,因她所懷的孕是從聖靈來的」(太1:20),當你說「我願意」的時候,神為我們解決,神預備、神掌權。當她的生命宣告以後,神調度萬有為她做事,神改變、神預備。
當她用神的眼光看自己的時候,別人看她也不一樣了,那個年老而懷孕六個月的親戚伊利莎白稱她「年輕的女子」「妳在婦女中是有福的!妳所懷的胎也是有福的!我主的母到我這裡來,這是從那裡得的呢?因為妳問安的聲音一入我耳,我腹裡的胎就歡喜跳動。這相信的女子是有福的!因為主對她所說的話都要應驗」(路1:42-45)單純的相信,接受了、宣告了,整個環境改變,整個生命也改變,她用神的眼光看自己,得到神與人的祝福。
4. 挑戰使命(路2:34)
用未來的願景看現在,幫助馬利亞培養了挫折的忍受度。她的未來充滿許多困難問題,未婚懷孕的問題、千里迢迢去到伯利恆的馬槽裡生孩子;不僅如此,還要逃難到埃及,好不容易好像要穩定下來了,神又說要回拿撒勒。最後在她年老的時候,竟是白髮人送黑髮人,看著她的兒子上了十字架,這一切怎麼忍受?是因為她看見未來性、看見應許、未來願景,是她參與在神的救贖、參與在神的整個大的異象裡面,她才可以忍受的住。我們生命裡面需要多那麼一點點神的力量在我們的當中看我們自己、重新檢視我們自己,用神的眼光看自己,並且用一個未來性來看現在,好叫我們可以忍受的住、耐的住、面對現在的挑戰。宣告生命的獨特性;用神的眼光看自己;用未來的願景看現在,幫助我們處理目前的困難。西面在給耶穌祝福的時候曾經對馬利亞這麼說:「...這孩子被立,是要叫以色列中許多人跌倒,許多人興起;又要作毀謗的話柄,叫許多人心裡的意念顯露出來...」(路2:34),然後西面對著馬利亞說:「...你自己的心也要被刀刺透」,當馬利亞說情願的時候是會痛的、是要付代價的,但是因為愛大、大到一個程度,她重新看自己是可以的,用那個未來性使她可以撐的住、能夠忍受的住,使她成為蒙福的女子。這是馬利亞對自我的認識,從有限性到看見自己生命的可能性。
5. 生命宣言
神學家楊牧谷,1987年他寫了「我的生命宣言」:「我信生命是一個機會,一個真真實實可以成長、也可以墮落的機會。若然我墜落,它不是別人給我開的玩笑;若然我成長,也不是命運或機緣特別的恩寵。假如我不強調後者,前者就如寵壞的孩子一樣,使我放縱於失敗而讓自己消沈與自怨自艾。為此,我若可以再活一次,我願更早諒解神,相信祂並沒有虧待我,我所有的是盡可能地最好。然後從那天開始,永不回頭――不向藍天拋白眼。就是失敗了也不定自己的死罪。」,1992年他卻得了鼻咽癌,在那當下他做了一個決定,他的生命要向上提升,是要參與在這病痛當中,他開始去研究病痛,並且陪伴這些病痛的人。直到2001年過世,他陪伴了無數的病痛患者,寫了很多的書來激勵他們。生命是一個機會,重新認識自己,看到那個更大的可能性時,生命不再只是現在的這一個我,而是有一個更高的價值與期待。馬利亞的宣言是她對自己的認識,從軟弱有限,到她是主的使女,到她可以完成使命。
四、馬利亞的親子關係
1. 了解與澄清(路2:41-48)
耶穌十二歲時,馬利亞帶他上耶路撒冷的聖殿,「守滿了節期,他們回去,孩童耶穌仍舊在耶路撒冷。他的父母並不知道」(路2:43),「以為他(耶穌)在同行的人中間,走了一天的路程,就在親族和熟識的人中找他」(路2:44),結果她在聖殿裡找到了,當她找著了以後「...他母親對他說:我兒!為什麼向我們這樣行呢?」接下來馬利亞表露她的感覺,說:「看哪!你父親和我傷心來找你!」(路2:48)這是人我關係很重要的一點,除了去找、去了解,還要去問、去澄清,「怎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情呢?」人與人之間常常是因為猜測,那就失去一個澄清的可能性,馬利亞表達她的感覺,她不是說:「你,怎麼這樣」,而是說「我,很傷心,那你怎麼了?」給了一個機會澄清。
2.傾聽與接納(路2:49-51)
馬利亞聽耶穌怎麼說。「為什麼找我呢?豈不知我應當以我父的事為念嗎(或作:豈不知我應當在我父的家裡嗎)?」(路2:49)馬利亞發現孩子有他的獨特性,因為這個孩子說:「我要以我父的事為念」,馬利亞在這句話當中她發現了一件事,耶穌他是天父的孩子,有一首詩歌說:「在你的身上看到主的榮美」。我們作禮拜敬拜、我們讀經禱告尋求,無非就是要把我們這個獨特性活出來,我們是屬乎天父的孩子。當馬利亞仔細聽的時候,她聽懂了、明白了。耶穌所講這句話讓馬利亞想到天使告訴她:「你要懷孕生子,可以給他起名叫耶穌。祂要為大,稱為至高者的兒子...」(路1:31-32),他是天父的孩子。因此神在他的生命裡面有祂的命定、時候和帶領,他在神的手裡面。「(耶穌)他所說的這話,他們不明白。他就同他們下去,回到拿撒勒,並且順從他們。他母親把這一切的事都存在心裡」(路2:50-51)。馬利亞給我們一個很好的示範,她去了解,她用問的去澄清,花一點時間去傾聽,好叫我們可以真的明白,可以懂、可以接納。她能夠如此,是因為她對自己有一個很清楚的認知,從神的眼光看自己。
3.明辨與尊重(約2:1-5)
三十歲時馬利亞和耶穌去了迦拿的婚宴,正當大家很高興、歡騰的時候,酒卻喝完了,馬利亞很熱心的跑來告訴耶穌說:「他們沒有酒了」,經文並沒有說馬利亞要指使耶穌立刻怎樣,但是有意思的是,耶穌的回答是說:「母親,我與妳有什麼相干?我的時候還沒有到」(約2:4),耶穌是在對祂的媽媽說:「何不讓我自己做決定呢?我有我的想法,你讓我自己做決定,不要勉強我,我的時候還沒有到,我有我的時候。」在很多的人我關係裡面也是這樣,我們想要為別人做決定,對別人有一個期待,可是他需要自己做決定,他需要從自我的認識,重新檢視,然後去做對的決定。「他母親對用人說:他告訴你們什麼,你們就做什麼」(約2:5),馬利亞學會了,尊重他的決定、耐心的等候;不勉強人,等他自己情願。
五、結論:生命影響生命「愛,我願意」(路1:38)
在「人與己」這個課題上面,愛,使馬利亞從自己的有限,看到要用神的眼光來看自己,她的生命不一樣了。馬利亞說:「我是主的使女,情願照你的話成就在我身上」(路1:38),主的使女,生命有獨特性,並且相信她可以完成神的使命,她用這個未來性來面對自己現在所有的處遇,一切是從神愛的眼光、神愛的應許而來。因著這樣,我們進入與人的關係時,很多時候我們才會說「我們願意」,願意活在關係的裡面。了解自己的有限性,父母親的有限性。願意承認孩子有他的獨特性,別人也有他的獨特性。同時懂得去分辨,這個人除了我現在看到他的樣子,他的生命還有更高的期待,他是天父的孩子。讓我們跟人的關係,減少一些摩擦和緊張,並且我們需要有一些尊重,尊重他的決定,尊重他的時候,這是在人與己的部分。當我們有愛的時候,我們就願意在人我的關係上,有一些突破、有一些學習、有一些調整、有一些願意尊重、有一些試試看,來彼此接納。神愛我們,對我們的生命有一個更高的期待,求神幫助我們用神的眼光看我們自己,和看我們所面對的處遇,也幫助我們在許多的時候,會很願意地說:「我願意」,我願意調整、我願意尊重。
使徒行傳16@台北濟南教會
-
*⭕台北處境查經班時間:2024.12.2(一)晚7:00 地點:濟南教會 B1資料:
http://contextualbiblestudy.blogspot.com視訊:
https://meet.google.com/jbv-adpp-tctChatGPT:
https://chatgpt...
2 天前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