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日崇拜(網路同步直播)

第一堂 08:30(華語),第二堂 10:00(台語), 第三堂 11:30(敬拜讚美)

與主密契 ─ 禱告會

教會禱告會(週四 19:30)、早禱會(週五 8:40)

2006年3月26日

什一與奉獻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6/03/26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我們對什一與奉獻之間的關係常常模糊混淆。有些人認為什一就是奉獻的一種,是舊約時代的奉獻,也有人甘脆就把什一與奉獻放在一起,稱之為什一奉獻。但是我們如果詳細查考舊約,就會發現什一與奉獻雖然都是對上帝的供物,但是兩者間也有些差異。什一是上帝吩咐以色列人從所有農牧收成中之首先十分之一分別為聖,歸於耶和華,主要目的是要維持以色列人宗教信仰活動所須要的慶典崇拜開銷、聖所專職人員生活支持、以及社區弱勢族群幫補等等的需要。奉獻則包括除了上述這些項目之外的其他所有個人自願的獻祭,如燔祭、素祭、平安祭、贖罪祭、贖愆祭、還願祭、甘心祭等等(申12:6)。什一是按照收成的十分之一(固定比例)獻上以分擔會幕或聖殿正常運作所需的經費。奉獻則是隨自己感動與意願來決定是否要獻上以及所獻上之數額。

到了新約時代,耶穌對什一提到兩次,兩次都是針對當代法利賽人將什一扭曲成為避重就輕的藉口或是成為自命清高輕視他人的驕傲。使徒保羅則完全沒有提到什一這件事。有些人主張既然主耶穌批判什一的扭曲,保羅的完全不提什一,這表示什一是舊約時代的律法規定,我們已經在新約時代的恩典時期,我們不需要再有什一了,只要有隨自己意願與感動所獻上的奉獻就可以。有些聖經學者根據保羅在歌林多後書的教導,認為舊約的固定比例的什一分擔已經改為按照收入高低的層次的比例分擔(Graduated-Proportio-Tithe)。這就很像現代許多國家的課徵所得稅稅率是依照收入所得高低來訂定稅率百分比,所得越高的部份課徵較高的稅率。在舊約以色列人農牧時代,貧富差距不大,以固定比例的十分之一來分擔還可以達到均平的效果。到了新約羅馬帝國時期,貧富落差懸殊,則是以收入高低的層次比例來分擔比較能達到均平的效果。(參閱林後8:12)。

在我們目前的情況,除了地方教會以外,上帝也興起了許多宣揚福音的宣教機構(mission-organization) 以及關懷弱勢的福利機構(welfare-organization),這些機構也都需要基督徒的關心與經濟上的支持。為了維持地方教會正常運作所需要的教堂建築物的購置與維修、全職同工的生活支持、崇拜慶典的開銷費用、教育訓練的教材採購、貧病急難的關顧幫補等等,也需要全體教會會友按照自己的經濟能力來比例分擔。除此之外,我們也要按照個人的感動與能力來盡力奉獻支持那些宣揚福音的宣教機構以及關懷弱勢的福利機構等等。

但願上帝賞賜給我們每位兄姊有健康的身心、安定的社會、教育與訓練、幸福的家庭、就職的機會、以及夠用的恩典,好讓我們可以在供應自己以及家庭的生活需要之外,還可以按照上帝所賞賜給我們的經濟能力來分擔教會正常運作所需的經費,並且能依感動與意願來支持宣教或福利的機構。

管家系列(十八):什一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6.03.26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台語

國語


Ⅰ、引言 Three T:Time, Talent, Tithe

各位弟兄姊妹大家平安。今天我們要講的是什一,到底什一是什麼?,在英文裡面對於作個好管家提及三個T (管家3T):第一個T就是時間Time,就是我們的生命怎麼奉獻給上帝;第二個就是我們的才幹恩賜Talent;第三個T就是我們今天要講的,英文叫作Tithe。Tithe是什麼呢?就是什一。到底什一是甚麼?講到什一你是不是聯想到稅捐處的抽稅呢?是教會稅嗎?到底什一的意義在我們的信仰裡面是什麼樣的意思?這是我們今天要一起來思想的。

Ⅱ、舊約的什一

1、摩西的律法

「要把你撒種所產的,就是你田地每年所出的,十分取一分;又要把你的五穀、新酒、和油的十分之一,並牛群羊群中頭生的,吃在耶和華─你神面前,就是他所選擇要立為他名的居所。這樣,你可以學習時常敬畏耶和華─你的神。」(申14:22~23)這是摩西講的,十份取一份作什麼用呢?因為當時的人他們的工作就是農牧畜牧或是耕種,而工作的所得中十份取一份是要作什麼呢?是要吃掉。你有沒有注意到很奇怪,什一的目的不是要拿出來給誰,不是要給牧師或給教會,而是要吃掉。要在哪裡吃呢?「要吃在耶和華你神的面前,就是他所選擇要立為他名的居所。」(23節)他名的居所就是聖殿或會幕,要拿一年收成的十分之一在上帝的面前吃掉,怎麼吃法?等一下我會說,「這樣,你可以學習時常敬畏耶和華─你的神。」(23節)如果說我已經搬到遠方或是出國了,那我這些收成要送到耶路撒冷有點不方便怎麼辦(這裡就提到我們曾講過的金錢)?很簡單,賣掉。為什麼賣掉?換成錢嘛,那錢要作什麼用呢?到耶路撒冷再買成東西,要買什麼呢?你可以買牛排羊排、買清酒濃酒、買啤酒威士忌,或者是你想買其它水果什麼的都可以,後面就不規定了,什麼都可以買,只有一個規定,是要吃掉十分之一;還有一個規定,要在聖殿或會幕裡吃,不能在別的地方吃,就這兩項要求。在聖殿就是敬拜,用什麼方法敬拜?吃(在當時是這樣的)。這可以說是豐年祭吧,很快樂的吃掉,隨心所欲,你心裡面想的都可以買,都可以吃。

誰可以吃呢?兩種人:一種人是你自己,一種人是家屬。那好吧,我們就來大吃一頓,有一點像我們的尾牙,就是到年底的時候,我們公司賺了錢,大家分紅利,大家好好吃一頓大餐,一定是吃最好的,但不是隨便吃,是吃掉十分之一喔,一年收成的十分之一要把它吃掉。但是問題在這裡,太多了吃不完怎麼辦?不能只有你自己吃,還有你的家屬,此外還包括今年沒有上班的,他們沒有收入的,也要給他吃。「住在你城裡的利未人,你不可丟棄他,因為他在你們中間無分無業。」(27節)利未人就是一天到晚在教會上班的,因為他沒有收成,所以也要給他吃;還有一些別人,不是在教會工作的,他因為是被lay off失去工作;或是他出外寄居實在沒有辦法謀生的;或是先生死掉了,他根本沒有辦法賺錢,也要給他吃,所以那個禮拜是大家樂,你城裡有工作的、沒有工作的、全時間服事神的、全時間在世上工作的,大家一起在神面前快樂的吃掉那十分之一,簡單講就是這樣,享受那十分之一,那是一個敬拜,我們稱作「慶典的敬拜」,那是十分之一的主要精神。

然後請注意喔,這裡還提到另一種十分之一的,「每逢三年的末一年,你要將本年的土產十分之一都取出來,積存在你的城中。」(28節)所以有兩種什一,而這種什一是每三年有一次,不是拿到耶路撒冷吃掉,是要放在倉庫裡,取十分之一要放在城裡面,因為像教會的牧師和全職同工,他們不能一個禮拜只吃那一頓啊,那其他時間怎麼辦呢?就靠你三年一次存放在倉庫裡面的,他們平常就吃那些,所以看起來什一有兩種,你看的出來嗎?第一種什一是每年到神面前,感謝神今年賜給我的,我們大家一起來快樂享用。第二種是每三年有一次的什一是特別為那些沒有收成、沒有工作或苦難的人,我們要幫他們想辦法,讓他們不要餓死,聖經提到說:「在你城裡無分無業的利未人,和你城裡寄居的,並孤兒寡婦,都可以來,吃得飽足。這樣,耶和華─你的神必在你手裡所辦的一切事上賜福與你。」(29節)這些是我們稱作弱勢的邊緣人,他們需要得到別人的照顧,才得以溫飽,所以這就不是慶典,而是日常生活的照顧。

之前我們曾提到敬拜神,英文是用Service,我說有兩種Service,一種叫作Sunday Service,就是禮拜天我們到上帝的聖殿,大家一起來敬拜神,這是第一種。第二種我們叫作Social Service。在我們什一奉獻的錢裡面,照聖經所說的,教會的經常費裡至少應該有額外的三分之一是用來救濟貧窮及照顧有需要的人。

每年我們奉獻十分之一,是為了敬拜上帝,在敬拜中比如說,包括我們教會的電費水費、設備費、傳道人、全職工作人員薪資---就是為了敬拜上帝的所有的開銷都在這裡面,這部份是大家用掉了。另外我們的奉獻裡面,應該有額外的三分之一(就是每三年有十分之一)是緊急救難基金,它要放在倉庫裡,有需要的人就可以從那邊得到供應。看起來摩西開始所講的什一,有兩個目的,一個是我們在敬拜神的時候所需要的花費,這是第一個目的。第二個目的是,我們當中不幸失去工作或遇到困難的人,我們能給予他們基本生活上的幫補。一種是三年才一次的什一(三十分之一3.3%),另一種是每年什一。

舊約所說的什一在我們今天還管用嗎?到底什一是什麼?我們今天要一起來思想,我稍微把重點再講一下。第一個是我們努力工作所得的,你要撒種,你要認真讀書,你要努力工作,到時候老闆給你薪水,上帝保護你給你機會,風調雨順等等,這是上帝做祂的部分,你做你的部分,然後到年底有收成,你就取十分之一,之後聖經只規定一點「…吃在耶和華─你神面前…」這也就是敬拜,就是拿十分之一來敬拜用。如果你住太遠為了給你方便,可以成換錢,這個是自由的,你要吃牛排就買牛,你要吃羊排就買羊,不然你就買別的素食也可以,隨便你,還可以喝酒,就是快樂的享受,凡你心裡面所想的都可以。你跟你的家屬,這個家屬的解釋有被擴大,特別包括神的僕人和有需要的人,重點是在耶和華面前吃喝快樂。所以我們每個禮拜天到神的面前來敬拜,應該是這樣的心情,就是我們來敬拜神,我們感謝神一個禮拜神的恩典和保守,我們很快樂,大家一起來享受。

「住在你城裡的利未人,你不可丟棄他,因為他在你們中間無分無業。」(申14:27)其中為了服事神把自己奉獻出來的人,你們不要丟棄他,因為他無分無業,他不像我們一樣上班,他完全做全職服事神的事情,這在申命記第十六章就更詳細的講這個慶典,不是只有照顧傳道人,還有照顧那些有需要的,聖經說這個慶典叫作住棚節,或是我們所謂的豐年祭,「你把禾場的穀、酒醡的酒收藏以後,就要守住棚節七日。」(申16:13)在收成的時候,把禾場的穀、酒醡的酒收藏以後,就要守住棚節(七天一個禮拜),怪不得要十分之一,那是大大的慶祝,「守節的時候,你和你兒女、僕婢,並住在你城裡的利未人,以及寄居的與孤兒寡婦,都要歡樂。」(申16:14節)所以這些人(你和你兒女、僕婢、城裡的利未人、寄居的、孤兒寡婦)都是歸在家屬範圍之內,是大家一起來敬拜,我把他稱作「敬拜費用的分擔」。我們為了享受這個敬拜,有的人今年豐收,他的十分之一就多一點,有的人今年不幸,他生病了今年不能耕種收成少一點,他就獻的少一點,有的人根本沒有田地沒得種,他就沒得獻,因為他的收入是零,意思是把神今年給你的恩典,大家按照比例拿來放在一起,然後一起快樂享受的意思,有一點把它均平掉的意思。特別是在耶和華所揀選的地方,「在耶和華所選擇的地方,你當向耶和華─你的神守節七日…」(申16:15)我把這解釋為敬拜,到神的面前來守節七日,為什麼?「因為耶和華─你神在你一切的土產上和你手裡所辦的事上要賜福與你,你就非常的歡樂。」(15節)因為神賜福與你,所以一起到神面前快樂。

剛才我們也講到,三年的末一年「每逢三年的末一年,你要將本年的土產十分之一都取出來,積存在你的城中。」(申14:28),這個每三年獻十分之一的部分,不是拿到聖殿吃掉,而是要存起來放在倉庫裡面,積存在城裡面,可以讓這些全職的、在教會事奉的、還有寄居的出外人、還有失掉先生或失掉父親的,這些沒有辦法賺錢的可憐人,使他們至少可以吃的飽,這樣的話,叫作學習敬畏神。這樣做就是照神所講的去行,不是把所賺的全部存起來,而是願意拿出來敬拜,願意拿出來分享。所以有兩個,一個是把神所給我們的十分之九,我們拿去作生活的需用,十分之一我們拿來放在敬拜上面,我們大家願意來分擔敬拜所需要的費用;另外有百分之三,我們願意奉獻出來當教會的緊急救難基金,然後在那部分我們可以幫助有需要的人,可以說這樣的人就是學習敬畏神的。所以敬畏神有兩方面,我們的宗教信仰,一個是禮拜天的敬拜,一個是禮拜一到禮拜六的互相幫忙所需要的,聖經說,這樣的話神一定會賜福給你,這就是什一,從申命記裡我們看到的教導是這個樣子。

2、亞伯拉罕與雅各

在聖經裡面提到的什一,不是摩西最先提的,第一次記載奉獻什一的,是亞伯拉罕。亞伯拉罕沒有人告訴他要什一,他為什麼知道我不曉得,他遇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一次世界大戰不是在1939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在亞伯拉罕的時代就發生了,有一場四國聯盟攻打五國聯盟的世界大戰,五國被打敗了,四國就把他們搶了,不幸亞伯拉罕的姪子羅得也被搶了,整群族人都被當作戰利品擄走了,有人跑來向亞伯拉罕說:「你姪子被擄了」,亞伯拉罕很著急,他向神禱告,然後帶著三百個壯丁去打那四王聯軍,他一個人帶三百個壯丁而已,結果很厲害的把四王全部打敗,因為四王們正在慶功宴疏於戒備,於是就把他姪子的族人和戰利品全部搶回來。搶回來以後,有一位撒冷王,耶路撒冷的一個王,叫作麥基洗德的,他是至高神的祭司,他拿著餅和酒來迎接亞伯拉罕,就跟亞伯拉罕說:「感謝天地的主,保護你這次大勝利,而且你看,拿了這麼多回來。」「亞伯蘭就把所得的拿出十分之一來,給麥基洗德。」(創14:20)所以這是聖經記載的第一個什一。它的意義大概是說,神給你恩典,你願意拿十分之一來感謝神,大概是這樣的意思,因為神先給他得勝,他願意把所得的十分之一拿來奉獻給神。

第二個什一是他的孫子,這個孫子其實不是太好,他騙哥哥騙爸爸,後來就跑路逃命,因為哥哥發現被騙很不高興要殺他,他就逃逃逃,逃到沒路可逃的時候,又不敢住旅館,後來就在荒郊野外過夜,想不到他作了一個夢,上帝在那裡向他顯現,告訴他說:「我會保護你,我會賜給你需要,我會帶你回到你的故鄉,雖然你會出去流浪很久,但是我答應你。」結果雅各嚇一跳醒過來,就把那個地方叫作「伯特利」,因為他在那裡遇見神,他跟神說:「好,如果你真的這樣保護我,你真的這樣賜福給我所需要的,我就把我所得的十分之一獻給你,而且這個地方我就要蓋一間禮拜堂,蓋一座聖殿。這是雅各對神的一項承諾,他說:「我所立為柱子的石頭也必作神的殿,凡你所賜給我的,我必將十分之一獻給你。」(創28:22)所以這個也是一樣,神先給他,他願意把神給他的十分之一拿來獻給神。那麼什麼叫作獻給神你知道嗎?上帝根本也不吃我們的東西,其實我們獻給神,就是我們到神的面前,用快樂把我們拿出來的東西享受掉,是我們自己吃掉的,所謂的獻給神,就是「我們」,那就不是只有「我」,還包括所有這些比較不幸的人,我們大家一起到神的面前來敬拜,這個叫作獻給神。剛才我們已經讀了這段聖經「…你和你的家屬在耶和華─你神的面前吃喝快樂。」(申14:26)摩西說的,在耶和華面前吃喝快樂,所以什一其實是一件快樂的事情,是享受敬拜,並且不要丟棄為了這些在神面前,可以讓你吃喝快樂把自己擺上的人,還有這些可憐的人,你也要記得照顧他,大概有這三個重點。

3、瑪拉基的勸告

可惜的以色列人並沒有這樣做,後來他們就開始斤斤計較。你知道猶太人是最會算百分比的,算來算去,到今天還有人再問,奉獻到底是總收入,或是淨利還是總利潤,算到最後都不夠奉獻了,甚至於無法支付牧師薪水,牧師只好週間去開計程車賺取生活費,到這樣的程度。當時猶太人很會算計,先知瑪垃基很生氣出來罵他們,他是在舊約最後的一位先知,他說:「人豈可奪取神之物呢﹖你們竟奪取我的供物。你們卻說:我們在何事上奪取你的供物呢﹖就是你們在當納的十分之一和當獻的供物上。因你們通國的人都奪取我的供物,咒詛就臨到你們身上。萬軍之耶和華說:你們要將當納的十分之一全然送入倉庫,使我家有糧,以此試試我,是否為你們敞開天上的窗戶,傾福與你們,甚至無處可容。萬軍之耶和華說:我必為你們斥責蝗蟲(原文是吞噬者),不容他毀壞你們的土產。你們田間的葡萄樹在未熟之先也不掉果子。萬軍之耶和華說:萬國必稱你們為有福的,因你們的地必成為喜樂之地。」(瑪3:8~12)怎麼可以把神跟你說要拿出來的都把它搶走呢,怪不得他們怎麼種都種不出東西來,咒詛臨到他們,因為他們沒有好好的照神的話來做,所以遭遇這樣的情形,你試試看嘛,你把什一給上帝,看上帝會不會祝福給你。先知瑪垃基其實是要鼓勵以色列人應該這樣做,可是常常被當作拿來要人家奉獻的威脅和利誘,這就很遺憾了。本來的什一不是這樣,不是為了我今年給什一,看神明年會不會給我更多,不是這樣的意思,而是神今年給我這麼多,我很高興拿什一來敬拜神。好像有一點被反過來了,變成萬一我今年沒有獻上什一,會不會明年被炒魷魚沒有工作,我為了保障明年沒有問題,所以最好還是乖乖的把什一拿出來,於是咬著牙跟,「好吧,錢了人無歹(台語),我就花錢消災吧,既然你會咒詛,我不要咒詛。」結果就變成這樣,很遺憾,先知瑪垃基的勸告有點被濫用了。

Ⅲ、什一的動機

1、害怕神的咒詛

關於什一奉獻的動機有幾個,我覺得最不成熟的就是「怕」。他怕咒詛,萬一咒詛就糟糕了,「我不希望咒詛,我要平安,我要神的恩典,所以好吧,什一就什一吧。」這個是害怕咒詛的動機。「因你們通國的人都奪取我的供物,咒詛就臨到你們身上。」(瑪3:9)

2、求取神的傾福

另外一個動基是投資性的。「我虔誠的獻上什一,明年神就會祝福我,加倍給我,看神有沒有從天上打開窗戶,連搖帶按上尖下流的賞賜,如果是我就繼續什一,我給祢什一,祢給我十分之三,我多了十分之二,我就每年都給你什一。」這個我把它稱作投資性的奉獻,有不少人是這樣的態度,「神啊,只要你繼續的祝福我,我就繼續的奉獻給你。」這好像買股票要紅利,如果不賺錢就把它賣掉,不投資了,這是投資性的動機。「萬軍之耶和華說:你們要將當納的十分之一全然送入倉庫,使我家有糧,以此試試我,是否為你們敞開天上的窗戶,傾福與你們,甚至無處可容。」(瑪3:10)

3、感謝神的恩典

我覺得比較好的是感恩的動機,不在乎明年怎麼樣,我在乎的是今年神已經給我了,這是亞伯拉罕的什一。就是祢已經賜給我這麼多,我很高興拿到祢的面前來敬拜祢,這是亞伯拉罕感恩性的動機。「至高的神把敵人交在你手裡,是應當稱頌的!亞伯蘭就把所得的拿出十分之一來,給麥基洗德。」(創14:20)

4、信靠神的應許

至於雅各奉獻的動機呢?。雅各認為「好,神你既然承諾了要賜給我,我就把我的什一給你。」這是信靠神的應許,感謝神的供應,所做的奉獻。「我所立為柱子的石頭也必作神的殿,凡你所賜給我的,我必將十分之一獻給你。」(創28:22)
以上這些都是什一奉獻所呈現的不同的動機

Ⅳ、什一的功用

1、學習敬畏神的命令

什一有什麼功用呢?第一個功用,是可以學習敬畏神的態度。其實神不在乎你拿出多少來,在乎你對今年所努力所得到的,你有沒有感謝的心,這是第一個功用。因著感謝神今年這樣賞賜我,我願意到神的聖殿面前來享用神給我的,這是本來什一的意思。所以不是拿出去給別人用,是我自己用,為什麼而用?為敬拜而用,在神面前敬拜,我願意神給我的東西有一部分拿來敬拜,在敬拜上面我願意付出,願意在神的面前,而且我願意照顧那些比較不幸的人,大概有這兩點,這個叫作敬畏神。「又要把你的五穀、新酒、和油的十分之一,並牛群羊群中頭生的,吃在耶和華─你神面前,就是他所選擇要立為他名的居所。這樣,你可以學習時常敬畏耶和華─你的神。」(申14:23)

2、 快樂享受神的供應

再來就是我們有慶典的意思,感恩慶祝(Celebration)。這裡稍微提一下,再過幾個禮拜就是復活節了,我們教會要去真理大學,我們要租巴士,我們也邀請福音劇團來表演,大家也要在那邊一起享用午餐,這些都需要費用,我們到目前為止都還沒有向大家說,每一個人報名要繳多少錢,我自己覺得,像這樣的事情是屬於一個慶典,大家很高興慶祝我們的 主為我們死、為我們復活,所以到時候是按照神給每一個人的恩典,按照你的能力和意願。我覺得神給你多少恩典你就奉獻多少,沒有的你就不必奉獻,我們大家一起快樂來敬拜神。所以你可以盡量邀請你的朋友來,我們相信神給大家的恩典,如果我們願意拿出來,足夠來支付這些在神面前敬拜的開銷,這是什一的精神,明白我的意思嗎?重點已經不在百分比,而是我們大家願意一起在神面前敬拜。所有的費用,按照每個人的能力和意願,大家來分擔這樣的一個慶典,所以我說是「敬拜費用的分擔」。「你用這銀子,隨心所欲,或買牛羊,或買清酒濃酒,凡你心所想的都可以買;你和你的家屬在耶和華─你神的面前吃喝快樂。」(申14:26)

3、 支持神僕專心事奉

另外就是照顧神的僕人,好讓神的僕人可以專心事奉。這點我必須講,和平教會照顧我照顧得很好,謝謝你們,讓我可以專心事奉。「又吩咐住耶路撒冷的百姓將祭司、利未人所應得的分給他們,使他們專心遵守耶和華的律法。」(代下31:4)

4、 照顧弱勢生活需要

再來就是照顧可憐貧窮、弱勢的人。我這次在準備講道時才發現不是百分之十,而是百分之三十三(3.3),所以我們可以有一個目標,在編列教會預算的時候,就是不用在教會的經常費(即是我們的什一),教會為了讓我們敬拜,所以我們有一些經常費,而我們的救難和救濟貧窮應該佔我們教會經常費的多少?百分之三十。你明白那個意思嗎,我不曉得我們教會實際上有沒有達到這樣的百分比,比如說一間教會一年需要一千萬,就是我們一年每週坐在這邊敬拜需要有一千萬的話,那我們每年至少應該多列三百三十萬或三百萬的預算,是用來幫助有需要的人,這些人不一定是基督徒,只要他有需要、他是孤兒寡婦、他是出外人、他落難有困難,我們教會願意這樣做,我想這個就叫作敬畏神。這次準備講道的時候很高興有此看見,因為什一不是只有放在教會的經常費,還包括額外百分之三十三(每三年什一)去幫助那些需要的人,照顧弱勢生活的需要,這也是敬畏神很重要的一個表現。「在你城裡無分無業的利未人,和你城裡寄居的,並孤兒寡婦,都可以來,吃得飽足。這樣,耶和華─你的神必在你手裡所辦的一切事上賜福與你。」(申14:29)

Ⅴ、耶穌的教導

1、 不可避重就輕

到了耶穌的時代,什一奉獻有點變了調,變成有什一和沒有什一奉獻的人在那邊比大小。什一奉獻做的最好的人叫作法利賽人,他們做得好到一個程度,連他菜園裡面種的茴香芹菜等香料,他都算得很清楚,每十棵拔一棵起來,洗得很乾淨,把最好的那一棵拿到聖殿來感謝神,我的九層塔十葉摘一葉,還有香菜,這表示說很小很小的東西他都注意到,當然大的他也獻,他鉅細靡遺的獻什一,可是很遺憾的,他只獻什一。有人說:「啊,什一都獻啦,所以我在神面前是不得了,了不得。」可是耶穌說不是啊,什一只是我們在神面前敬畏神的一部份而已,還有更重要的事。你在禮拜一到禮拜六不要仗勢欺人,講話要有信用,如果這些你沒有去做,禮拜天你就只到菜園裡摘一棵來,那這又算什麼嘛,這算哪根蔥,耶穌很生氣啊,「你們這些假仙的,你們這些假冒為善的,你那些薄荷茴香小白菜你們很計較很注意,這是對的,沒有錯,但是還有一些更重要的啊。」禮拜天敬拜神我們願意來分擔,這個很好,但是問題是禮拜一到禮拜六你怎麼生活的?耶穌說:「你們這假冒為善的文士和法利賽人有禍了!因為你們將薄荷、茴香、芹菜,獻上十分之一,那律法上更重的事,就是關係公義、憐憫、信實,反倒不行了。這更重的是你們當行的;那也是不可不行的。」(太23:23)公義、憐憫、信實,你反倒去不做了,雖然你奉獻得很好,那這樣又算什麼,「更重的是你們當行的;那也是不可不行的。」(23節)不是什一不好,但也不要以為我做了什一就了不得。比如說以夫婦為例子,如果說一個先生很乖,他每個月賺的薪水,除了自己需要用的零用錢,其它十分之九都交給老婆當家用,然後有一天老婆說:「你對我不好」,先生說:「我有什麼不好,我每個月拿十分之九給你還要怎麼樣。」請問你,如果你是老婆,你會不會覺得很好,先生平常對你講話兇的要命,愛理不理,你需要幫忙時也不幫忙,什麼都不做,他就是每個月只做一件事情,就是每個月乖乖的拿十分之九給你,你知道那樣的感受嗎?夫妻恩愛不是只有這樣子,我們跟神的關係不是只有我把什一拿去,其他都沒事了,不是的,還有更重要的,平常的關係、公義、憐憫、信實,這些你要去做啊,不能以為你做到什一就了不得。

2、不要自鳴清高

還有一個情況,變成是人比人氣死人,人比人傲死人,我有什一他沒有,這個法利賽人有什一,他就瞧不起別人,「法利賽人站著,自言自語的禱告說:神啊,我感謝你,我不像別人勒索、不義、姦淫,也不像這個稅吏。我一個禮拜禁食兩次,凡我所得的都捐上十分之一。」(路18:11~12)這個稅吏很不幸的站在他旁邊,法利賽人的手一比,剛好就指到稅吏,所以禱告你要站對地方。剛好稅吏倒楣的在他旁邊:「遠遠的站著,連舉目望天也不敢,只捶著胸說:神啊,開恩可憐我這個罪人!」(13節)神啊,我這個禮拜做了很多錯事,請你原諒我。但法利賽人卻是禱告說:「我一個禮拜禁食兩次,所有的都捐上十分之一。」十分之一變成是在和別人比較,覺得自己很了不得,拿來罵別人用的,而耶穌說,其實那個稅吏比這個法利賽人還好,「我(耶穌)告訴你們,這人回家去比那人倒算為義了。」(14節)因為他自以為了不起,還有他拿這點來瞧不起別人。有時候我在想,我們教會和會有一個危險你知道嗎?我們和會手冊上會把去年每一個人奉獻多少都印在那邊,我現在沒有指責誰的意思,我不曉得你拿到和會報告的時候,有沒有注意看說:「咦,我去年的奉獻在弟兄姊妹中排行老幾?你看看那個誰,他沒做什麼,他都沒有奉獻,你看我奉獻多少…」你有沒有這樣想過?要小心,那就會變成這樣的問題。什一是我們在神面前很感謝神給我,我願意在教會的需要上面拿出來跟大家分享,不是拿來比較,不是拿來逃避在一般敬拜以外的時間,必須要好好按神的教導來過的生活。可是到了耶穌的時代已經變成這樣,所以耶穌提到什一,就提到這兩種什一,他提到什一也一定要做,但是強調要小心,有時候什一會變成屬靈的驕傲,變成屬靈的逃避,這樣就不好。

3、 救恩改變生命

耶穌遇到一些事情,那件事情讓我們知道,其實耶穌要的不是百分比,耶穌要的是你發自內心的改變,一個最好的故事就是這個爬樹頭的稅吏撒該。這個撒該,當他邀請耶穌到他家吃飯以後,撒該完全的改變,結果他講的不是什一,他講的是百分之五十,一半,哇,撒該這樣對主說:「主啊,我把所有的一半給窮人;我若訛詐了誰,就還他四倍。」(路19:8)記得舊約講的是百分之三,三年才什一嘛,「每逢三年的末一年,你要將本年的土產十分之一都取出來,積存在你的城中。」(申14:28)就是你總收入的百分之三拿來救濟窮人,這是舊約聖經說的,可是這個人居然是百分之五十,百分比在耶穌的教導裡面沒有講,但是撒該自己被神的愛感動。由於有這樣的例子,有人說,到新約的時候,這個百分之十已經不對了,因為在農牧時期大家的貧富懸殊不大,所以大家百分之十,差不多是按比例;可是到了工業商業時期,這個百分之十對窮人是很大的數目,對有錢的人來講根本不算什麼,因為他擁有的太多了,所以他們說不應該是這樣,越多的應該百分比越高,你明白那個意思嗎?好像我們在繳所得稅,你的收入到多少以上的時候,應該就不是百分之十了,應該是百分之十五、二十、二十五,最高有一個Cap(等級),沒有錯,這樣子才對。保羅說:「…他們是按著力量…」(林後8:3)「…定意照各人的力量捐錢…」(徒11:29)他就不規定一定要怎麼樣,而是按照神給你的恩典。於是耶穌說:「今天救恩到了這家,因為他也是亞伯拉罕的子孫。」(路19:9)如果你享受到救恩的快樂,會產生對別人分享的快樂,這是我要講的,就是當你發現神恩待你時,你願意分享。」舊約的什一有兩個,一個是我願意敬拜,我願意為敬拜付出(百分之十),另外是我願意幫助窮人,這是百分之三,這是按照舊約的什一來講,現在新約已經把百分比拿走了,聖經說,按照你的能力和意願,來決定奉獻多少。

4、 學習寡婦奉獻

耶穌最稱讚的是這個人,她奉獻了百分之百,甚至是百分之一百二十,這個人就是拿社會老人年金的、養老金的,在美國叫作領Social Security (社會保障金),在台灣是老人年金,他是拿老人年金的,他看見教會有需要,就拿出來奉獻。你知道他們猶太人的奉獻箱是銅做的,很大好像喇叭一樣,錢放下去時聲音會很響亮,「噹噹噹鼕鼕鼕鼕……」,好像拉斯維加斯中了吃角子老虎,那個錢幣會不斷的灑下來很響一樣。有一個很有錢的人奉獻很多,之後就一位領老人年金的老太婆很不好意思的去奉獻,「啷、啷」兩聲,而且聽聲音大小就知道是小錢還是大錢,大家聽的出來,是兩分,耶穌說,她一個月才兩分錢她都拿來,她所獻的比那個財主還多,「我實在告訴你們,這窮寡婦投入庫裡的,比眾人所投的更多。」(可12:43)「因為眾人都是自己有餘,拿出來投在捐項裡,但這寡婦是自己不足,把他一切養生的都投上了。」(路21:4)很顯然的,這個窮寡婦投的比別人還多,因為大家都是有餘的、剩下的才奉獻,是你的生活照顧後有餘的,她是不夠的還又獻上,這是神紀念的,所以重點不在量,重點在你在神面前的心態。

Ⅵ、保羅的勸告

1、 先將自己奉獻

保羅在羅馬書稍微談到這方面,他的建議是說,最重要的是把你自己獻上,「所以弟兄們,我以神的慈悲勸你們,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是聖潔的,是神所喜悅的;你們如此事奉乃是理所當然的。」(羅12:1)現在我要問一個問題你們想一下,假設你說「好吧,我什一奉獻,如果神讓我賺十塊,我就一塊錢拿到教會,這個沒有問題,問題是那其它的十分之九呢?」你明白我的問題嗎?我什一奉獻,那其它的十分之九就隨我高興任意使用嗎?那就是沒有把自己獻上。把自己獻上是說,好,在敬拜上面我把什一奉獻,另外十分之九,每次要用錢時還是要問:「神啊,我這樣用你高興嗎?」這個就是把自己獻上,所用的每一分錢都在神面前問說:「祢要我怎麼用?」這才是正確的態度。你要是認為「十分之九是我自己的事,上帝別管到這部分,我高興要怎樣花用就怎樣花…」,那樣的話就是你只有奉獻十分之一,在新約聖經的意思是說,你所有要用的錢,要在神的面前問:「上帝,我這樣使用你喜悅嗎?」這個才是叫作把自己獻上,這樣的態度才是最好的態度,先照上帝的意思把自己獻上。把自己獻上不是那些錢我都不去用喔,事實上十分之十都是我在用,其中十分之一是敬拜的需要,十分之九是用在家庭的需要,全部都是我用掉,我享受掉的,所以要怎麼使用,先問上帝的意思。「並且他們所作的,不但照我們所想望的,更照神的旨意先把自己獻給主,又歸附了我們。」(林後8:5)

2、 按照自己能力

但是也不要像瘦弱的小孩卻頂著巨大的擔子一樣,拼命的為了什一而勉強負荷,不要勉強,照你的能力所能負擔的就好,既然按照能力,所以也不要去計算百分之多少,你自己知道,上帝也知道你的能力是多少。「我可以證明,他們是按著力量,而且也過了力量,自己甘心樂意的捐助。」(林後8:3)只要按照自己能力甘心樂意的捐助。

3、 規則定時預留

還有一個原則是你要事先準備好,你有收入,你想奉獻十分之一或十分之五都可以,反正就是先拿出來預留。有的人到月底才發現,不夠,花得差不多了,但要奉獻怎麼辦?對上帝說:「用Credit Card信用卡怎麼樣?」或說:「嗯…不然先欠著。」還有的人是到禮拜時都沒有準備就來禮拜,到了要奉獻時,口袋摸一摸才發現「糟了,口袋裡都是千元大鈔,啊呀,我怎麼忘了準備一百元的,不知道能不能找零?」這就很困難了,因為奉獻袋已經傳到你的眼前了。所以你要事先準備好,要奉獻就要自己先預留,把薪水的十分之一先取出來,免得奉獻袋傳來的時候,才很難看的找不出錢來奉獻。「每逢七日的第一日,各人要照自己的進項抽出來留著,免得我來的時候現湊。」(林前16:2)

4、 獻得甘心樂意

另外有一個小孩,他只獻上他所帶的一個便當――五個餅二條魚。但是他卻是很高興的拿出來,耶穌也很高興的接受,所以問題不是多或少,而是樂意的獻給神,與大家一起分享,「各人要隨本心所酌定的,不要作難,不要勉強,因為捐得樂意的人是神所喜愛的。」(林後9:7)你獻的高興,上帝也就高興,台灣話說“高興就好”,你知道你是甘心樂意獻上的,你高興上帝也高興,這樣最好。

Ⅶ、結論:真哪噠香膏的奉獻

讓耶穌最紀念的一個奉獻是這個女人,耶穌說:「她所作的,是盡她所能的;她是為我安葬的事把香膏預先澆在我身上。我實在告訴你們,普天之下,無論在什麼地方傳這福音,也要述說這女人所作的,以為記念。」(可14:8~9)我把它稱作是「真哪噠香膏的奉獻」。 她奉獻到被人家責難,被人家看不順眼,「你怎麼那麼浪費」,到這樣的程度,但是耶穌卻說:「他所作的,是盡他所能的。」她盡她所能的力量,她有預感耶穌將要犧牲,因此她先為耶穌安葬作預備,她體會到耶穌的心。所以我覺得這個女人給我們最好的學習之處,就是你有去體會 主的心意嗎?上帝給你的錢你如何使用?你有否照神的心意去使用嗎?你是否盡你所能奉獻嗎?如果有,那必定蒙 主的祝福。讓我們一起低頭禱告。

「天父上帝我們感謝你,讓我們從小有父母的疼愛和照顧,還讓我們有受教育的機會,給我們有健康的身體,保守我們出入平安,直到我們所努力的有了收成,能夠在我們的生活上供應自己和我們的孩子、我們父母的需要。不只這樣,你也知道我們活在世上,不是只有肉體的需要,我們也有靈性的需要,你在這個地方設立教會,讓我們每個禮拜天能夠來到聖殿你的面前,和弟兄姊妹一同敬拜,讓我們能夠一起歡喜的來參與在其中。不只這樣,你也讓我們看見有一些人沒有你所給予我們的祝福,他們遭遇艱困,遇見喪志,失去工作等各樣的處境,請祢加添我們的愛心,讓我們能夠拿出你所賞賜給我們的一部份,來與他們分享,在這當中我們可以來學習敬畏你,奉耶穌基督的名祈求,阿門!」

2006年3月19日

態度決定你的一切 -- 蔡幸昇 牧師

寫作於2006.03.19
作  者: 蔡幸昇 牧師

你要過怎樣的人生,你一生想要擁有什麼,是需要不斷做抉擇,主要關鍵是看你要用什麼態度去面對。每一個問題都有正反兩面,你想要當贏家嗎?那就與自己競賽,不要和別人比較。球賽贏過同伴,並不表示你打了最好的一場球。跑得比對手快,也不表示你永遠可以跑得過別人。人生過程中每件事都是如此,你必須與自己競賽,那才是人生最大的一場比賽。無論你輸了多少場比賽,你失敗過多少次,假如你能克服自己的驕傲,征服自己自私,勝過自己的軟弱,這樣輸家也會變成贏家的。換句話說,發生任何事情並不能影響你,重要的是你面對挑戰及處理問題的態度。

成熟卓越的屬靈領袖具有五種特質:思想、態度、夢想、信心、品格,我期待教會有更多弟兄姊妹站起來,走出來,發揮上帝所給我們的潛能與恩賜,培養更多有責任感、有使命感的同工。我認為態度是最重要、最基本的要素。態度是一種以行為表達出來的內在感情;這就是為什麼態度是你不用說,別人也看的出來的東西。而且聖經告訴我們,上帝最看重的,就是一個人的心態!上帝揀選大衛成為以色列接續掃羅之後的君王,而不是他的兄長,那是因為大衛有正確、美好的態度。撒母耳記上十六章7節,耶和華對撒母耳說:「不要看他的外貌和他高大的身材,因為我不揀選他。耶和華看人不像人看人,人是看外表,耶和華是看內心。」這樣說來,什麼是態度呢?

態度就是真正的我,它的根在我們裡面,他的果實在我們外面。剛剛我們讀到腓立比書二章3至5節,保羅勸勉我們:「不要自私自利,不要貪圖虛名,要彼此謙讓,看別人比自己高明。不要只顧自己,也要關心別人的利益。你們要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這段聖經教導我們:我們內在的心,我們的態度要學像耶穌,要順服上帝,因為你內心如何,會直接影響外在的行為,這就是態度。對有些人來說,他們的態度是為成功找方法,在每個困難裡看到機會;對另一些人來說,他們的態度是為失敗找藉口,從每個機會裡看到困難,所以態度決定你如何去面對生活。

你看看四周圍那些不快樂、不滿足的人,分析他們的態度,就會發現他對現實生活非常不滿,總認為環境打擊他,別人對不起他,使他一生充滿了煩惱、悲傷和壞運,漸漸他的生活好像是不滿、埋怨的監牢,卻是他親手建造的。我們必須對自己的前途和人生觀負責,我們的態度決定發生在我們身上的結果,人種的是什麼,收的也是什麼。我們不可能一生都處在順境和高峰狀態,但是我們可以改變態度來適應環境,腓立比書四章,保羅在監獄裡仍鼓勵我們:「你們要靠著主常常喜樂,我再說,你們要喜樂。」事實上保羅已經學會不斷調整自己的態度來適應環境,我們若培養正確的態度,就可以使困難變成祝福,能獲得積極、光明的前途。

施以諾醫師所著作的暢銷書「態度決定了你的高度」,作者提到:面對壞事的態度,決定了你心情的高度;做人的態度,決定了你名聲的高度;做事的態度,決定了你成就的高度;對生活的態度,決定了你活著的品質;對上帝的態度,決定了你生命的高度。新加坡城市豐收教會康希牧師曾分享說:「態度就是我們的生命,我們的深度,我們的高度,態度就是我們的一切。」沒錯,態度就是我們的生命。好的態度不只是一種修養,更是一種屬靈的操練。哥林多前書一章26至31節教導我們如何擁有正確的態度。

一、態度就是以上帝的對為對

哥林多前書一章26至29節記載:「弟兄姊妹們,要記得上帝呼召你們的時候,你們是處在哪一種景況中。從人的觀點看,你們很少是聰明的,很少是有能力的,很少是有高貴地位的。上帝偏要揀選世人所認為愚拙的,來使聰明人羞愧;上帝揀選世人所認為軟弱的,來使堅強的人羞愧。上帝也揀選世人所輕視、厭惡、認為不足輕重的,來推翻一向被認為重要的,使人在上帝面前無可誇口。」人看上帝的作為,有時不明白,也看不出上帝的智慧,這時候讓我們回想自己被揀選那時候的狀況,我們是不配的、軟弱的、懶惰的、不聖潔的,但上帝卻揀選了我們。我們若跟隨上帝,聽從上帝,就是以上帝的對為對,這事正確的選擇。我今天是怎樣的人,就是我昨天選擇的結果;明天我會成為什麼樣的人,取決於我今天的選擇。上帝賜約書亞戰勝耶利哥城的策略就是不斷的「繞城」,看起來很奇怪,很笨,每天毫無進展,還要天天去繞,你還願意選擇上帝的方法嗎?大衛選擇迎戰歌利亞巨人,他選擇相信上帝,迎接挑戰,就改變了命運,改變了結局。

二、態度就是信上帝已經得勝

信仰真正使我們得到生命,並且是永恆而豐盛的生命,那是因為真理充滿了我們的心思意念,我們就可以坦然無懼,以信心進入上帝的豐富,真理使我們得到真正的自由,不再受魔鬼和罪惡的綑綁,勝過試探,得勝有餘。我們就會渴慕禱告,真心尋求主,不斷仰望上帝,你的態度會一百八十度轉變,如果你天天想親近主,你就會被上帝的榮光充滿,不斷更新與成長,我們就可以改變自己的態度越來越好。

三、態度就是抓機會學像基督

當你選擇改變你的態度,你會凡事效法耶穌,你會看到你身旁有很多機會,耶穌所說「好的撒瑪利亞人」的比喻所表達的內涵,其實是一種正確的態度而已。當我們看到周圍的環境以及人的需要,我們就不會硬著心腸或冷漠地視而不見,故意閃開。當你輕忽或漠視一個需要時,可能就失去了現在或將來的祝福。每個服事的機會背後都隱藏了上帝的祝福。耶穌是你學習的榜樣,盼望你以耶穌基督的心為心,你要常問What would Jesus do? (WWJD)如果你緊抓住自己,不願交託給上帝,就很難有更新、突破的機會。各位,請抓住你學習的機會,這樣會大大改變你的態度,帶來真正的生命,健康的態度,別人也會因你而蒙福。

結論

你希望你的生命享受上帝豐盛的祝福嗎?你要勇敢站起來,被主所用,你要信靠主,不斷選擇這些對的態度,選擇上帝所喜悅的態度,請記住:態度決定你的一切。越多人選擇正確的態度,大和平教會也將成為一間態度很棒的教會!

態度決定你的一切 -- 蔡幸昇 牧師

寫作於2006.03.19
作  者: 蔡幸昇 牧師

你要過怎樣的人生,你一生想要擁有什麼,是需要不斷做抉擇,主要關鍵是看你要用什麼態度去面對。每一個問題都有正反兩面,你想要當贏家嗎?那就與自己競賽,不要和別人比較。球賽贏過同伴,並不表示你打了最好的一場球。跑得比對手快,也不表示你永遠可以跑得過別人。人生過程中每件事都是如此,你必須與自己競賽,那才是人生最大的一場比賽。無論你輸了多少場比賽,你失敗過多少次,假如你能克服自己的驕傲,征服自己自私,勝過自己的軟弱,這樣輸家也會變成贏家的。換句話說,發生任何事情並不能影響你,重要的是你面對挑戰及處理問題的態度。

成熟卓越的屬靈領袖具有五種特質:思想、態度、夢想、信心、品格,我期待教會有更多弟兄姊妹站起來,走出來,發揮上帝所給我們的潛能與恩賜,培養更多有責任感、有使命感的同工。我認為態度是最重要、最基本的要素。態度是一種以行為表達出來的內在感情;這就是為什麼態度是你不用說,別人也看的出來的東西。而且聖經告訴我們,上帝最看重的,就是一個人的心態!上帝揀選大衛成為以色列接續掃羅之後的君王,而不是他的兄長,那是因為大衛有正確、美好的態度。撒母耳記上十六章7節,耶和華對撒母耳說:「不要看他的外貌和他高大的身材,因為我不揀選他。耶和華看人不像人看人,人是看外表,耶和華是看內心。」這樣說來,什麼是態度呢?

態度就是真正的我,它的根在我們裡面,他的果實在我們外面。剛剛我們讀到腓立比書二章3至5節,保羅勸勉我們:「不要自私自利,不要貪圖虛名,要彼此謙讓,看別人比自己高明。不要只顧自己,也要關心別人的利益。你們要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這段聖經教導我們:我們內在的心,我們的態度要學像耶穌,要順服上帝,因為你內心如何,會直接影響外在的行為,這就是態度。對有些人來說,他們的態度是為成功找方法,在每個困難裡看到機會;對另一些人來說,他們的態度是為失敗找藉口,從每個機會裡看到困難,所以態度決定你如何去面對生活。

你看看四周圍那些不快樂、不滿足的人,分析他們的態度,就會發現他對現實生活非常不滿,總認為環境打擊他,別人對不起他,使他一生充滿了煩惱、悲傷和壞運,漸漸他的生活好像是不滿、埋怨的監牢,卻是他親手建造的。我們必須對自己的前途和人生觀負責,我們的態度決定發生在我們身上的結果,人種的是什麼,收的也是什麼。我們不可能一生都處在順境和高峰狀態,但是我們可以改變態度來適應環境,腓立比書四章,保羅在監獄裡仍鼓勵我們:「你們要靠著主常常喜樂,我再說,你們要喜樂。」事實上保羅已經學會不斷調整自己的態度來適應環境,我們若培養正確的態度,就可以使困難變成祝福,能獲得積極、光明的前途。

施以諾醫師所著作的暢銷書「態度決定了你的高度」,作者提到:面對壞事的態度,決定了你心情的高度;做人的態度,決定了你名聲的高度;做事的態度,決定了你成就的高度;對生活的態度,決定了你活著的品質;對上帝的態度,決定了你生命的高度。新加坡城市豐收教會康希牧師曾分享說:「態度就是我們的生命,我們的深度,我們的高度,態度就是我們的一切。」沒錯,態度就是我們的生命。好的態度不只是一種修養,更是一種屬靈的操練。哥林多前書一章26至31節教導我們如何擁有正確的態度。

一、態度就是以上帝的對為對

哥林多前書一章26至29節記載:「弟兄姊妹們,要記得上帝呼召你們的時候,你們是處在哪一種景況中。從人的觀點看,你們很少是聰明的,很少是有能力的,很少是有高貴地位的。上帝偏要揀選世人所認為愚拙的,來使聰明人羞愧;上帝揀選世人所認為軟弱的,來使堅強的人羞愧。上帝也揀選世人所輕視、厭惡、認為不足輕重的,來推翻一向被認為重要的,使人在上帝面前無可誇口。」人看上帝的作為,有時不明白,也看不出上帝的智慧,這時候讓我們回想自己被揀選那時候的狀況,我們是不配的、軟弱的、懶惰的、不聖潔的,但上帝卻揀選了我們。我們若跟隨上帝,聽從上帝,就是以上帝的對為對,這事正確的選擇。我今天是怎樣的人,就是我昨天選擇的結果;明天我會成為什麼樣的人,取決於我今天的選擇。上帝賜約書亞戰勝耶利哥城的策略就是不斷的「繞城」,看起來很奇怪,很笨,每天毫無進展,還要天天去繞,你還願意選擇上帝的方法嗎?大衛選擇迎戰歌利亞巨人,他選擇相信上帝,迎接挑戰,就改變了命運,改變了結局。

二、態度就是信上帝已經得勝

信仰真正使我們得到生命,並且是永恆而豐盛的生命,那是因為真理充滿了我們的心思意念,我們就可以坦然無懼,以信心進入上帝的豐富,真理使我們得到真正的自由,不再受魔鬼和罪惡的綑綁,勝過試探,得勝有餘。我們就會渴慕禱告,真心尋求主,不斷仰望上帝,你的態度會一百八十度轉變,如果你天天想親近主,你就會被上帝的榮光充滿,不斷更新與成長,我們就可以改變自己的態度越來越好。

三、態度就是抓機會學像基督

當你選擇改變你的態度,你會凡事效法耶穌,你會看到你身旁有很多機會,耶穌所說「好的撒瑪利亞人」的比喻所表達的內涵,其實是一種正確的態度而已。當我們看到周圍的環境以及人的需要,我們就不會硬著心腸或冷漠地視而不見,故意閃開。當你輕忽或漠視一個需要時,可能就失去了現在或將來的祝福。每個服事的機會背後都隱藏了上帝的祝福。耶穌是你學習的榜樣,盼望你以耶穌基督的心為心,你要常問What would Jesus do? (WWJD)如果你緊抓住自己,不願交託給上帝,就很難有更新、突破的機會。各位,請抓住你學習的機會,這樣會大大改變你的態度,帶來真正的生命,健康的態度,別人也會因你而蒙福。

結論

你希望你的生命享受上帝豐盛的祝福嗎?你要勇敢站起來,被主所用,你要信靠主,不斷選擇這些對的態度,選擇上帝所喜悅的態度,請記住:態度決定你的一切。越多人選擇正確的態度,大和平教會也將成為一間態度很棒的教會!

2006年3月12日

感恩的生活 -- 商正宗 牧師

寫作於2006.03.12
作  者: 商正宗 牧師

序言:

各位弟兄姊妹大家平安。我們有沒有想過,作為一個基督徒信仰生活最高的境界是什麼?我們基督徒的生活、我們的信仰最美好的境界是什麼?也許有人說:「是我們很會禱告、我們很會事奉、我們很會奉獻…等等。」對的,這些都是很好的事情,但是如果我們看聖經,神最喜悅的基督徒的信仰生活,就是做個會感恩的基督徒。我們的人生也是如此,我們能夠感覺到人生的喜樂、人生的幸福,最重要的關鍵,是我們有沒有一顆感恩的心?一個會感恩的人,他常常是在喜樂的裡面;一個會感恩的人,他常常不會發怨言,也不會怨天尤人,因為他的心充滿了神給他的喜樂和滿足感。一個基督徒也是如此,當我們的信仰生活充滿了感恩的時候,你不會去批評東批評西,也不會去批評人,你只有滿心的感謝,那是最美的基督徒信仰生活。

1、感謝與讚美是同語根

有了感謝,我們才有真正的敬拜,真正的讚美,因為感謝和讚美這兩個字是同一個字根,在希伯來文裡面叫作Yadah。就是說你有了真正的感恩、感謝的心,你才有真正的讚美。所以如果我們在唱詩歌,禮拜天在讚美神,而沒有存著一顆感謝的心,我們的讚美是有缺陷的,因為這個事情是一體兩面的。在韋氏大辭典(Merriam-Webster's Collegiate Dictionary)裡面的註解說,什麼是讚美?讚美就是你表明贊成、同意、接受,神的計畫在你身上所發生的一切事情,這個就叫作讚美。

2、內心與外表

讚美就是從我們內心的感恩、內心的感謝所表達出來外面的行為。所以你有感謝的心,就表達出真正的讚美,就是說你願意贊成,也同意接受神在我身上、在我一生、在我生命當中,所計畫所發生的一切事情,當你能夠真正接受同意,或者你能夠認同、能夠表明你的贊成,你才有一個真正喜樂的心,真正讚美感謝的生活,所以這個事情是不能分開的。你有感謝的心,你就會表達出外面的讚美,你有讚美的心,你有讚美的表現,就是因為你裡面有真正感謝上帝那份感恩的心。

3、是神的旨意

聖經告訴我們說,當我們一個基督徒感恩的時候,就是在行神的旨意。剛才所讀的帖撒羅尼迦前書五章18節說:「凡事謝恩;因為這是神在基督耶穌裡向你們所定的旨意。」這是上帝在主耶穌裡面,對於信他的人的旨意,就是一個感恩的生活。所以當我們有感恩生活的時候,你就是在行上帝的旨意,你是按照上帝的旨意來生活的,當我們沒有感恩的心,沒有感恩的生活時,我們已經沒有按照神的旨意來生活了。

4、歸榮耀於神

不但如此,在詩篇五十篇23節裡面,也這樣的告訴我們:「凡以感謝獻上為祭的便是榮耀我…」換句話說,我們有了感恩的心,有了感恩的生活,就是你要歸榮耀與上帝,作美好的見證。所以當一個基督徒,不是你很會講很多的道理;當一個基督徒,不是你很熱心去引導人;當基督徒最重要的就是在我們的信仰生活裡面,是不是有感恩的心?感謝上帝、感謝所有的人、感謝你的親戚朋友。你有這個感謝的心時,人家就會看出在你的心裡有上帝,就會看出在我們的生活裡面有上帝,因為上帝說:「如果你獻上感恩的祭,就是榮耀我。」

本論:

1、一切都是神賜給我們的

那什麼是感恩的生活?在我們今天早上的經文,以及其它的經節中,我們可以看見幾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我們有感恩的心,就是我們很清楚知道,我們所有的一切,都是神給我們的,「…自己倒將生命、氣息、萬物,賜給萬人。」(使17:25)當我們清楚知道,我們所有的一切、我們的學問、我們的金錢、我們的健康…….,都是神給我們的時候,你就會感恩。當你失去這些的時候,你仍然會感恩,因為這些東西不是你的,而是神交託給我的。所以對於基督徒我常常說,他沒有所有權,他只有管理權和使用權,因為我們只是一個僕人,包括我們的生命,我們的一切。最近我們教會,或者我本人遇到我媽媽過世(一百零五歲),但是我昨天來到教會,聽到賴長老的太太過世,她才四十多歲還不到五十歲,那麼年輕,這個生命在誰的手中?不是在你我的手中,乃是在神的手中。我們所有的一切都是神給我們的,所以在我們剛才所讀的啟應文裡面說:「你不要忘記神一切的恩惠」(詩103:2),當我們存有這種感謝的心時,我們才不會感覺到患得患失,感覺到我好像失去了什麼,因為這些本來不是你的,你就會感謝。

如果我們有機會到關渡的基督書院,一所很好的Campus(學院),但是在校園裡面,卻有一座很漂亮的墳墓,墓碑上面寫的是一個女孩子的名字,很奇怪?她又不是這個學校的創辦人,也不是這個學校的董事或是什麼重要人士,而是一個女學生,也很年輕,二十幾歲就過世,當我聽到他父親的見證時,滿心的感動。這個女學生當她正要從基督書院畢業的時候,是一個很優秀的女孩子,乖巧又聰明,成績又好,正充滿喜樂要準備迎接畢業的日子,突然有一天晚上,她得了不知名的疾病,家人就緊急把她送到醫院去,也通知了她爸爸,她爸爸從很遠的地方趕到醫院,但已經來不及了,這個女孩子已經過世了。她是家中的獨生女,父親非常疼愛她,是他的掌上明珠,他也是很熱心的基督徒,當這個家庭遭遇這樣的事情時,他心裡很難過,一直在問說:「上帝為什麼?為什麼這樣的事情會臨到我的家,我這個女兒這麼漂亮、這麼聰明、這麼乖巧,並且很熱心在事奉,為什麼上帝要把她帶走?在這麼年輕的時候,在她將要畢業的時刻…」這位父親一直在問,心裡面不能平靜,一直埋怨上帝:「主啊,為什麼?」後來一次又一次的,弟兄姊妹為他禱告,在他讀聖經禱告中,有一天好像聽到一個聲音,是約伯記所記載的:「賞賜的是耶和華,收取的也是耶和華。耶和華的名是應當稱頌的。」(伯1:21)約伯說,我的心還是要感謝上帝。因為這個女孩子本來就屬於上帝的,是耶和華賞賜給你的,現在耶和華在祂的旨意內,把她收回去了。後來她爸爸作見證說,那時他終於清楚明白那是神的旨意。他說:「這個女兒本來不是我的,是上帝賜給我們的,但是當上帝要拿回去時,我們應該感謝。因為在那個地方,上帝會特別看顧我的女兒,在那裡沒有病痛,也沒有世上的勞苦。」他就很感謝,於是他就請求學校,可否建一座我女兒的墳墓在那邊,來作為我的見證,所以在學校內就可以看到這座墳墓。

像約伯一樣,當他的財產、他的兒女、他的健康失去了,但是耶和華告訴這個約伯,這些都不是你的。所以約伯說:「賞賜的是耶和華,收取的也是耶和華。耶和華的名是應當稱頌的。」耶和華賞賜,耶和華收回,我的心只有感謝。當我們有感恩的生活,我們就很清楚知道,我們一切所有的,都是屬於上帝的,是上帝給我們的。有一天上帝要拿回去時,我們仍然要感謝。如果我們有這種信仰生活,我們的心情就會平靜,就會充滿喜樂和感恩。所以這次我媽媽過世的時候,我不用追思告別禮拜,我用的是追思「感恩禮拜」,不是因為她活了一百零五歲,而是感覺到上帝賜給我一位很好、很愛孩子、為孩子犧牲奉獻一生的母親、偉大的母親。今天她歇了她在世的工作、她的使命,回到上帝的家,我很感謝上帝,因為她在那裡比在地上還好。當我們知道我們所有的一切,都是神賜給我們的時候,我們才有感恩的心,我們才不會心裡常常懷抱不平,常常發怨言,所以我們只有滿心的感謝在上帝的面前。

2、凡事有神美好的旨意

第二件事情,聖經教導我們說,要怎樣過著感恩的生活呢?就是要我們清楚知道,「凡事要感恩」,新的翻譯本說:「無論在什麼樣的環境裡面,你都要感恩。」基督徒的感恩生活不是說,在我們順境的時候、生活好的時候、很順利的時候才要感謝,就是在最不順利的時候,凡事也要感謝,好壞都要感謝。人視為不好的事情,在我們屬靈的眼光、用信仰的角度來看,都有神美好的旨意在裡面,也許我們現在看不清楚,但是總有一天我們都會看得清清楚楚。基督徒常常有這樣的經驗:人家冤枉你,給你壞臉色看,拿沒有的事情攻擊你,白的都被說成黑的。在今天的社會常會遇到這種情況,如果我們用世俗的眼光來看,我們的心裡會很難過,「為什麼我會遭受到這種待遇?為什麼我會遭受到這種事情?」但是我們若用屬靈的眼光,真正信仰的眼光來看的時候,這些事的背後都有上帝的恩典。聖經告訴我們說,當我們以愛報惡的時候,那是雙倍的祝福,別人對你的惡待,反而是上帝的祝福加添在我們的身上,當我們的人生遇到很多不如意的事情時,其實背後都有上帝美好的旨意。

我記得有一天,聽見師母回來在講她去洗頭髮的事:美容院裡面常常有兩位老姊妹來洗頭髮,大概七八十歲,她們彼此都不認識,她們洗頭髮的時候,一個坐在那邊,一個坐在這邊,她們在半個小時裡面,只有講一件事情,一句話,在這邊的姊妹問在那邊的姊妹說:「姊妹啊,你今年幾歲啊?」那個姊妹就回答說:「我八十五歲了。」問她的姊妹說:「啊,你跟我一樣的年紀。」過了三分鐘,又問了一次:「姊妹啊,你幾歲啊?」那個姊妹又回答說:「我八十五歲了。」那位姊妹又回答說:「啊,你跟我一樣,我們年紀相同。」再過三分鐘,她又問一次:「姊妹啊,你是幾歲啊?」在這三十分鐘裡面都問相同的一句話,所回答的也都是同樣的答案,在一旁聽到的人,都不敢出聲在偷笑,心想:「唉呀,這是個老糊塗,已經老年癡呆了。」這是用人的眼光來看,但是我們若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她們是真正的幸福,上帝讓她忘記其他的一切,只有知道「你幾歲啊?」,這不也是一件好事情嗎?我們記得那麼多世上不好的事情,還不如把那些忘掉,記得美好的事情,一件事就夠了,在世上很多事情也是這樣。

我和師母到紐西蘭去看我們的兒子和孫子,我的兒子和媳婦很熱心,怕我們兩個老人家無聊,因為在那個地方真的無聊,你又不會開車,沒有人帶就不能出去,整天都待在家裡。所以他們就把所有的Video Type(錄影帶)搬出來,一直播放給我們看。剛開始的時候覺得很新鮮,但是第一次去,第二次去,第三次去,他們還是放那些影片給我們看,他常常問說:「這部片你們有沒有看過啊?」我們為了要使這個孩子高興,就回答說:「沒有看過」,他就去放給我們看,但實際上我們已經看了三遍了。有一天他們兩個人在旁邊偷笑,「做老人很好,每件事情都是新的。他們忘了已經看過的,所以每次看都是新的,都說沒有看過。」我們的人生也是如此,也許有許多的事情我們忘掉,在人看起來好像是不好的事,但是聖經說:「凡事都有神的旨意。」在羅馬書第八章28節:「萬事互相效力,使愛主的人得益處。」「萬事」和剛才所讀的帖撒羅尼迦前書說的「凡事」都是一樣的,無論好的環境、壞的環境、順境、逆境、順利或不順利的時候,凡事都要感謝,因為上帝要使這些事情互相效力,使愛祂的人得益處,得好處。我們基督徒的一生,神的祝福就在這裡,所以一個有感恩生活的人,無論他在好壞的環境裡面,都會看見神的愛在他的身上。神的旨意在我們的身上,也許你現在看不清楚,但是有一天你就會明白,當你明白的時候,我們就會更感謝上帝。所以一個感恩的生活,就是凡事感恩互相效力,使愛主的人得了益處。

3、知足常樂

最後一件事情,聖經告訴我們說,我們用感恩的心生活,我們就有知足的生活,一個滿足的生活,就能知足常樂。如果我們的慾望無窮,人生就會有無窮的痛苦,因為你永遠也不會感覺到滿足,常常缺這個缺那個,你必須要無止盡的去追求這個那個。一個用感恩生活的人,他的心裡面常常是知足的、是滿足的。我記得小時候常常聽到老人家說一句話,在我們台灣或在中國也有,就是這個古錢幣,圓圓的錢幣裡面有一個方孔,台灣話叫作錢圓圓。在清朝的錢幣裡面(很有意思),什麼樣的人是有錢人?這個錢幣中間是口,上面是五,上下合起來是吾;右邊是隹,口和隹合起來是唯;左邊是矢,矢和口合起來是知;以及中間的口加下面的止,合起來就是足,在這個錢幣裡面,誰是有錢的人呢?是「吾唯知足」的人。意思是,我知道知足的人才是有錢人、才是富有的人。我們基督徒的生活也是這樣,在上帝的恩典裡面,我們是最富有的,因為我們會滿足、會知足,知足就會常樂。保羅在他的一生裡面,用人的眼光來看,他沒有錢、沒有健康、沒有社會地位、什麼都沒有,但他只有一樣,就是主耶穌。他有上帝,所以他的生活充滿了喜樂,他在腓立比書第四章11~12節裡面:「我這樣說,不是因為我覺得被疏忽,我已經學會了對現狀滿足,我知道怎麼樣過貧苦的生活,也知道怎麼樣過富有的生活,我已經得到秘訣,隨時隨地,飽足也好,飢餓也好;豐富也好,缺乏也好,我都知足了。藉著基督所賜的能力,我都能夠適應任何一種情況。」保羅的一生充滿了喜樂和感謝,就如他說的:「我無論在怎麼樣的環境,飽足也好,飢餓也好;痛苦也好,喜樂也好;富足也好,貧窮也好,我都能夠知足。」他有知足的生活,就會感恩。所以他告訴腓立比的信徒們說:「你們要在基督裡面常常喜樂」,他寫這封信是被關在監獄裡的時候,用人的眼光來看,那不是喜樂的環境,但他卻充滿了喜樂,因為他有感謝的心。所以一個知足的人,才是真正豐富的人生。所以保羅在哥林多後書9章15節說:「感謝神,因他有說不盡的恩賜!」

結論:

奉主名凡事感謝神

在提摩太前書第六章6~8節:「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了(就是富足);因為我們沒有帶什麼到世上來,也不能帶什麼去。只要有衣有食,就當知足。」一個滿足的信仰生活,一顆知足的心,你就有喜樂,這個就是一個感恩的生活,是神所喜悅的。常常我們因為沒有知足的心,常常覺得我們需要更多的東西,但是我們所需要的沒有多少,你吃的也沒有多少,你所住的地方,所睡的地方,還是兩個榻榻米(六尺見方),再富有的人,像王永慶,他不能睡十個榻榻米,他睡的地方還是兩個榻榻米,只不過床好一點、彈簧好一點就是了;我們的衣服,你不能穿一百件在身上,你最多穿五件就夠多了;我們的鞋子,你不能穿兩三雙在腳上,你每天只能夠穿一雙鞋子在走路,我們所需要的真的不多。因此我們要常常有知足感恩的心,我們的生活就可以充滿了喜樂,我們的人生就充滿了幸福感,這是神給我們的祝福。今天早上我們從這段經文裡面一起來思想,我們過去的生活裡面,是不是常常有充滿感恩的生活?在詩篇第一百四十六篇2節這樣說:「我一生要感謝讚美耶和華,我還活著的時候,就要歌頌我的上帝。」以弗所書第五章20節說:「凡事要奉我們主耶穌基督的名常常感謝父神。」請我們一起低頭禱告。

「慈愛的天父我們感謝你,求的聖靈幫助我們,讓我們成為一個常常感恩的基督徒,聽我們這樣禱告,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阿們!」

2006年3月5日

奧秘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6/03/05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對奧秘(Mystery)而言,我們活在一個矛盾的世界。一方面經由理性、科學、與科技我們一直努力要揭開宇宙奧秘的面紗;另一方面我們又覺得沒有奧秘的世界過於平淡無聊,我們渴望經由媒體、幻想、宗教經驗去享受奧秘的神奇(Fascination-of-the-Mystique)。

基督教所信仰的上帝是一位奧秘的上帝,“是住在人不能靠近的光裡,是人未曾看見、也是不能看見的。”(提前6:16)因此,若不是上帝樂意向人類彰顯祂自己,則人類永遠無法認識祂。上帝使用祂的作為 (Work) 來向人類自我啟示,這包括祂所創造的宇宙萬物 (羅1:20)以及對宇宙萬物會觀察思想的人心(羅1:19)。上帝也用祂的話語(Word)經由先知們來向祂的選民啟示祂的心意(來1:1)。到了日子滿足的時刻,上帝更差遣祂的獨生愛子降世為人、住在我們中間、凡事認同我們、傳揚神國福音、服侍軟弱貧病、留下愛的榜樣、並為我們的罪孽被釘死在十字架上、且死後三天復活、給我們帶來復活的盼望。使徒約翰說“從來沒有人看見神,只有在父懷裡的獨生子將他表明出來。”(約1:18)上帝的這些啟示,卻不是人類的複雜理性所能瞭解的,而是必須用單純的信心才能領受的。(參閱路10:21)

這些我們用單純信心所領受從上帝經由耶穌基督所彰顯的自我啟示,對人類的理性而言,卻一直保持著其奧秘性。我們對這些奧秘越多的認識,我們越發感受到其奧秘性的深邃,也越發感到自己理性的有限性。因此,我們對上帝的奧秘是無法用我們的理性來加以完全的解釋,我們只能以讚嘆的態度對上帝作虔誠的敬拜(Wonder-&-Worship)。

當我們用單純的信心來領受上帝所啟示的奧秘並且用讚嘆的態度來敬拜這位向我們啟示奧秘的上帝時,我們並非排斥理性(Rationality),而是拒絕理性主義(Rationalism)。我們並非採取反智的情緒主義(Anti-intellectual-emotionalism)而是承認上帝的無限性遠超過我們人類有限理性所能掌握與詮釋。(參閱賽55:8-9;羅11:33-34)我們在這位奧秘的上帝面前學習像大衛王一樣的態度,“耶和華啊,我的心不狂傲,我的眼不高大;重大和測不透的事,我也不敢行。我的心平穩安靜,好像斷過奶的孩子在他母親的懷中;我的心在我裡面真像斷過奶的孩子。”(詩131:1-2)耶穌對他的門徒說,“因為天國的奧秘只叫你們知道,不叫他們知道。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凡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去。所以我用比喻對他們講,是因他們看也看不見,聽也聽不見,也不明白。”(太13:11-13)比喻就是一種奧秘,它有淺顯的含意,但也有深沉的含意。淺顯的含意是大家都耳熟能詳的,但是深沉的含意確只有那些有信心領受並且肯用心思去追求的人才能夠體會。因此,比喻既是啟示,也是隱藏。但願我們大家都能擁有像斷奶孩童在母親懷中那樣單純的信心來領會上帝經由耶穌基督所要向我們啟示的福音奧秘。





v

管家系列(十七):奧秘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6.03.05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台語

國語


各位弟兄姊妹大家早安。很高興今天是我們今年第一次的「宣道主日」,什麼是「宣道主日」呢?就是要提醒弟兄姊妹我們成為基督徒最主要的一個目的,就是要把信仰分享給別人,這是每一位基督徒最重要最重要的目的。上帝過去在和平教會興起很多大學畢業生,他們把自己的專業擺下來,到全世界各地去作全職傳福音的工作,在我們教會我所知道的就有四十幾位,而我們沒有去當傳道人的教會弟兄姊妹,就成立一個宣教關懷團契,目的是要在背後支持這些全職傳道的弟兄姊妹們,其中包括到立陶宛的,這是到異文化國家最遠的一位,也有到原住民部落去傳道的,還有到台灣各處傳福音的,今年我們的宣教關懷團契畫了一張地圖,要讓弟兄姊妹知道,原來從和平教會出身的,有那麼多人被神呼召,在全世界全時間作傳福音的工作。那麼我呢?如果沒有這樣的呼召,我能參加嗎?我能夠幫他們做什麼?這是今天講道的主要目的,今天要談的是〝奧秘。有關宣道主日,我在美國的時候,差不多每一間教會都有宣道主日,目的就是要提醒弟兄姊妹,讓他們也關心全世界宣道的工作,而我們和平教會還沒有做很多跨文化的事工,目前只有一位姊妹在立陶宛服事,我們給她一點支持,這是目前的情形。

在準備這篇講道時,我再一次思想奧秘是什麼?我們今天所讀的聖經節希望大家都能記起來,這不是單指保羅,而是指我們每一個人,「人應當以我們為基督的執事,為神奧祕事的管家。所求於管家的,是要他有忠心。」(林前4:1~2)執事就是僕人,我們不是在講管家系列嗎?但是〝奧秘〞能管理嗎?奧秘(Mystery)就是搞也搞不懂的東西才叫作奧秘,不是嗎?那怎麼作奧秘事的管家呢?聖經說:你有忠心就好了。我們今天就要一起來思想,到底上帝的奧秘是什麼?上帝有多少奧秘?如果上帝把這個奧秘託給我,我要怎麼管理?我們面臨怎麼樣的奧秘呢?

Ⅰ、引言:希區考克 Alfred Hitchcock (1899~1980)

一講到奧秘,我就想到這個人,這個人是電影的奧秘大師─希區考克(Alfred Hitchcock)。他拍的電影很恐怖,他最厲害的是會製造懸疑的氣氛,讓你看到結束還不曉得誰是兇手,或是事情怎麼發生的,他的拍攝技巧到現在還是很知名的,他有辦法用電影的手法,把什麼叫作奧秘表達得很好。然而在我們這個世界裡,有許多奧秘漸漸的失落了,人們不太相信有奧秘的存在,總認為說「哪裡會有奧秘」。奧秘為什麼會失落呢?這個世界的奧秘為什麼失落?

II、奧秘的失落

1、科學主義Scientism:觀察→預測(Observe→Prediction)

第一個人就是孔德(Auguste Comte),這個人你們可能不太認識,,是1798~1857年法國的哲學家,在當時他發現,人類已經進到另外一個時代,他就提出一個想法,說人類的歷史有三個階段,以前什麼都不懂,遇到事情就認為是上帝做的,打雷就是雷公,發生什麼事情就說是天意,這階段就是神學的階段。後來人類比較聰明了,人想要自己去處理瞭解這個世界,慢慢的就產生哲學。後來人類更聰明了,不只是了解而已,而是想辦法去改變它,那個叫作什麼?叫作「科學」。所以在他的想法中就說到,人類有三個階段,從神學到哲學到科學,認為科學一定可以解決全世界所有的問題,我想今天在座的可能有一些人也這樣認為,講到科學,科學的重點在哪裡?重點在眼睛。科學家就是用觀察,拼命的觀察,而且是客觀的觀察,觀察的目的是要看裡面有沒有什麼規律,看明白以後就可以預測(Observe to prediction)。我們對將來的事情會恐懼,不曉得會發生什麼事情,如果我可以預測的越準,我就越有辦法處理,所以科學的精神,就是從觀察到能夠預測。這樣發展的結果,因為科學方法太好用了,慢慢的就產生一種想法:「只要看不到的就不存在」,這個就不叫作科學了,而是科學主義,Scientism 不是科學,Scientism是一種宗教,Scientism is not Science,他相信科學,他相信所有世界上存在的東西都是可以看得見的,因為看很重要,所以只要看不到的就不存在,既然上帝看不到,所以上帝不存在,你明白那樣的邏輯嗎?這已經跳出科學的範疇,成為科學主義。這是第一個影響我們的人,他讓看不到的奧秘失落了。

2、理性主義Rationalism:邏輯→解釋 (Logic→ Interpretation)

第二個人你們應該有點認識吧,他叫作笛卡爾 (Rene Descartes 1596-1650),他也是法國人,在1596年文藝復興的時候,他發現人類與動物不一樣,為什麼?因為有あたま(頭腦)。人類的頭腦會思考,動物的頭腦不會思考,人活著最高的價值在此,所以他講一句很有名的話,到現在很多人還會背,Cogito Ergo Sum(想、我、存在)中文是〝我思故我在〞,這是笛卡爾講的。他的強調人類的思想,也就是理性。你看到一個東西,你會去思想,你才能夠找出背後的原由,這個思想重視的是理性,所以他強調人類的理性是最重要的,這點也沒有錯。理性的重點是要合乎邏輯,而且要能夠解釋,看見一件事情你要去瞭解它,能夠解釋它的來龍去脈,它為什麼這樣那樣,結果很多人就相信理性,所以在十七世紀,我們就叫作「理性主義」的時代。從理性變成理性主義,就是這樣子,只要人類不能了解及解釋的,就是錯誤的,所有世界上對的事物都可以了解和解釋,所以理性主義並不理性,理性主義是相信理性,因為人類必須要去瞭解世界,所以就演變成,只要是人類沒有辦法瞭解和解釋的,就是錯誤的,根本不值得去思想,所以奧秘就失落了,因為奧秘正是人類所不能了解的部分。

3、科技主義Technicism :操作 →掌控 Control

第三個人就不是法國人了,而是英國人(1561~1626年),這位先生叫作培根 (Francis Bacon),他發現:「會觀察、會思考並沒有什麼用,手要會玩。」你看到了,你想到了,要有辦法改變它才有用,所以他的重點是手。前面一個是強調你的眼睛,另一個是強調你的頭腦,第三個是強調你的手。「人可以去操縱,去改變這個環境嗎?」他說可以。他講了一句很有名的話,他說:Ipsa Scientia Potestas Est (知識就是力量)。知識的目的就是要產生改變,如果沒有辦法對外面的環境產生改變,知識有什麼用?純粹理論,所以哲學沒有用,要能處理 (Handle),手可以摸可以改變才有用,他強調的是用手去改變。因此就產生了我們的科技世界,科技的重點就是提手旁的手,我們的手要能處理,所看到想到的,因而去改變世界,科技強調的就是操作(Operate),而且重點是人類要控制大自然,控制世界,就是我要〝掌控〞,所以慢慢演就變成一個問題,只要我們有辦法做的就去做,這個叫作科技主義(Technicism)。這個很可怕,不管這個做了之後對人類有什麼影響,只要技術可以做到的事情,就要做,就去做,這種想法也叫做實用主義(Pragmatism)基因工程就是。所以我們從科學主義到理性主義到科技主義,一層一層的把人類對世界的奧秘剝除掉,所以人類就活在一個沒有奧秘的世界,這是現代的困難,人要活在可以解釋、可以了解、可以玩弄的世界,所以人就是主人。

III、世界的奧秘

1、海森堡測不準原理 Heisenberg Indeterminancy Principle: position vs. momentum.

可是到後現代就發現這樣不對,我們活的很膚淺,因為奧秘被拿走,我們的深度不見了,到了後來科學家發現,科學和理性並不是你想像中的厲害,其實不然,奧秘仍在,這是現代人慢慢了解的事情,把這個道理發現的第一個有名的科學家,他是德國人(1901~1976年),很年輕二十幾歲時就發現一個讓我們很吃驚的道理,這個人叫作海森堡(Werner Heisenberg),他發現東西很微小的時候,你看不到,這不是眼睛的問題,而是你沒有辦法去看它,他提出測不準原理(Indeterminancy Pirnciple)。如果學科學的人,應該多少知道這個理論是怎麼回事,他的意思就是說,當物質比原子還要小的時候,你絕對不可能看到它在哪裡,你看到它的位置,你就沒有辦法量到它的動量,你量到它的動量,就沒有辦法知道它的位置,這個叫作測不準原理。所以這個小顆粒(電子、質子)的位置,跟它的動量,兩個之中一定有一個你不知道,這把人類原本認為一定能夠知道能夠看見的觀點推翻了。因為他在理論上證明絕對不可能看到它,絕對不是你的儀器不夠好,不是你頭腦或技術不夠好,不是的,而是神在物理界留下一個奧秘,到今天還沒有人有辦法把它解開,所以到後來,量子力學都是用Probability(可能性)來計算修正,不敢肯定說它絕對在哪裡,物就是Mystery(奧秘),沒有辦法解開。

2、 愛因斯坦光粒子論 Einstein photon pheory: wave vs. pheory.

第二個人大家應該都認識他吧,他也是德國人,後來因為納粹要殺他,他逃到美國去,後來歸入美國籍,這個人叫作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其實我現在再去查他的資料時發現,原來他可能是Autism(自閉症),因為他的腦和一般人的腦不一樣,他學習得很慢,小時候功課一直不及格被當掉,讀了很多間學校,可是神給他一個特別的恩典就是抽象思想,數理能力特別強,所以他發明E=MC²公式。他發現一個奇怪的東西,就是光,我們以前認為光就是光波,是波,而且可以用很多方法證明是光波,一直到愛因斯坦才說,其實光不只是波,光還是粒子,這對一般人來講這是不可能的事情,波就是波,波怎麼會是粒子?粒子是可以量的東西,是直線跑的,波是疏密或上下震動的波,後來人家證明他講的是正確的,所以這個叫作Photom Theory(光粒子論)。他提出來的這個理論,使得我們對光從瞭解變成不瞭解,就是怎麼可能又是波同時又是粒子呢(光有雙性)?可是愛因斯坦說有可能,光既是波也是粒子。這讓我們了解一件事情就是,耶穌基督怎麼可能又是上帝又是人呢?如果這個世界有一種存在,叫作電磁波,它又是粒子的話,那麼它既然可以保持兩個矛盾的特性在同一個東西上,那麼耶穌為什麼不可能又是人又是神,這個看見雖然不是用證明的,但是這個世界的確有很多事情是我們無法瞭解的奧秘。

3、楊格的集體潛意識 Jung Collective Unconsciousness: individuation vs. connection.

第三個人,這個人不是看物理,而是看人心,楊格(Carl Jung),這是我們精神科的鼻祖之一,是佛洛依德的學生,他跑到印度去,去研究所有世界很多古宗教的東西,他發現人類的心靈有一個共通性,那個共通性是我們不了解的,常常用很奇怪象徵的方法,在夢裡面被顯出來,他寫了很多這方面的東西很有趣,他最有名的夢是夢見他站在歐洲最高的山上,然後看到大水一直淹上來,把整個歐洲都淹沒了,他仔細一看,不對,那個不是水,而是血,所有的人都淹死了,他嚇壞了,也不清楚是怎麼回事,他作夢完沒有多久,就發生第一次世界大戰,歐洲死了一大堆人。他一直沒有辦法解釋,為什麼上帝給他這麼一個奇怪的經歷,到底人類的心靈和靈界跟潛意識之間的關係是什麼?這是一個很大很難的奧秘,他只是把這個奧秘指出來,叫作Collective unconsciousness(集體潛意識),他發現人類的心靈,每一個人有一個特別的東西,是別人沒有的,叫作個體化(individuation),但是也有一個東西是大家都有的,這兩者怎麼能同時存在呢?關連性和特殊性是同時存在的,這是Carl Jung他所提出的,人的心靈也是一個奧秘。

IV、上帝的奧秘

因此世界是有奧秘的。我們回頭來看,到底保羅所講,我們是上帝奧秘事的管家,在我們的信仰裡面有哪些奧秘?

1、三一真神的本質

我想第一個奧秘就是,上帝到底是幾位?三一真神的本質這個到現在還沒有人能講清楚,我們說三一(Trinitarianism),這個三一是什麼意思?耶穌在受洗的時候,浸在水裡的是一位,在空中飛的聖靈是第二位,在天上發聲講話的是第三位,這是唯一的一幅畫面,讓我們可以去體會三位一體的現象,這個是奧秘。提摩太前書第六章16節說:「住在人不能靠近的光裡,是人未曾看見、也是不能看見的,要將他顯明出來。」

2、無辜受苦的意義

上帝的本質是奧秘,如果有上帝,如果上帝對我們是那麼好,如果上帝是那麼全能,為什麼人間會有這麼多不幸的事情發生,這是第二個奧秘。這個奧秘叫作:無辜的人為什麼會受苦。如果有上帝,這是奧秘,我們沒有辦法知道。約伯他受了很大的苦之後,講了一句話:「我所說的是我不明白的,這些事太奇妙,是我不知道的。」(伯42:3)苦難是一個奧秘。

3、罪惡橫行的許可

苦難,最終有一個最主要的來源,就是有人惡,讓別人受苦,這個惡,如果有上帝,為什麼允許惡繼續在這個世界上繼續的存在,惡是一個奧秘。啟示錄第十七章5節說:「…奧祕哉!大巴比倫,作世上的淫婦和一切可憎之物的母。」所以這惡的奧秘到啟示錄的時候還存在,上帝允許罪惡的存在,包括存在在基督徒的心裡,你不要以為基督徒就沒有惡,你自己回去反省看看,為什麼連受洗的人都還有一些惡的想法,惡是什麼東西?

4、道成肉身的救贖

上帝怎麼來對付這個惡呢?祂用的方法很奇怪,祂讓耶穌基督成為一個完全無助的小嬰孩,成為馬利亞的孩子,然後讓祂死在十字架上,這是奧秘。我們講不清楚,這位道成肉身,要來救贖人類脫離罪惡的奧秘,在提摩太前書第三章16節說:「大哉,敬虔的奧祕!無人不以為然:就是神在肉身顯現,被聖靈稱義(或作:在靈性稱義),被天使看見,被傳於外邦,被世人信服,被接在榮耀裡。」這個是一個奧秘,這是我們不懂的〝道成肉身救贖〞的奧秘。

5、福音遍傳到地極

而「…被傳於外邦,被世人信服,被接在榮耀裡。」是最後一個奧秘,這個叫作福音的奧秘。教會其實並沒有比社會好到哪裡,上帝為什麼可以藉著這些不是太好的人把福音傳開呢?你沒有想過這個問題嗎?這是怎麼回事?上帝怎麼做的到的?如果說一信教,就完全變成一個好人,這樣的話傳教不是難事,大家看的到嘛,一信教馬上變成一個百分之百的好人,從來就不會再做壞事,不信教都是壞人,信教都是好人,這樣的話大家都去信教了,大家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好的,也希望自己是好的,可是事實不然,這樣的話為什麼福音還是可以傳開呢?為什麼還是可以傳到地極呢?這是一個奧秘,我們不懂。「這奧祕就是外邦人在基督耶穌裡,藉著福音,得以同為後嗣,同為一體,同蒙應許。」(弗3:6)就是本來不認識神的人,可以藉著這個不完全的教會的努力,可以相信上帝,這是一個奧秘。

V、奧秘的管家

保羅說我們是神奧秘事的管家,神的奧秘,就是剛才我們所提到的幾個奧秘:上帝是奧秘、受苦是奧秘、罪惡是奧秘、救恩是奧秘、福音是奧秘,有五個奧秘,我們怎麼面對這樣的奧秘呢?

1、對三一神俯伏敬拜

對上帝來講,我們不能夠去瞭解祂,但是我們可以敬拜祂,這是對上帝奧秘的一個回應,最好的回應就是俯伏敬拜。「那二十四位長老就俯伏在坐寶座的面前敬拜那活到永永遠遠的…」(啟4:10)。如果上帝能夠讓你完全了解,一般來講,完全了解的東西,我們就會瞧不起,因為「我已經了解你」,只有我們無法完全了解的,我們才有一種敬畏的心,所以敬拜是對奧秘的真實反應,就是對上帝奧秘的俯伏敬拜。

2、在苦難中經歷上帝

那苦難呢?很多人遭遇苦難就問上帝為什麼為什麼,可是約伯在苦難當中,他明白一件事,在苦難當中他更認識神,所以上帝的不了解讓我們敬拜,在苦難中約伯卻經歷上帝,「我從前風聞有你,現在親眼看見你。」(伯42:5)從前是風聞的(台語叫作風聲),現在是眼見,那就不一樣喔。如果從現在開始到離開世界,上帝讓你遭遇苦難,你試試看跟上帝說:「好,既然要讓我遇到苦難,你讓我跟約伯一樣,在苦難中可以經歷你。」在苦難中是可以經歷神的,不是去解釋為什麼,是在苦難中更抓住上帝,你是可以這樣來經歷的。

3、祈求保庇脫離凶惡

那麼遇到惡該怎麼辦?小孩子這麼小,他怎麼面對這個世界的罪惡,他只有拼命禱告,禱告上帝:「不叫我們遇見試探;救我們脫離兇惡(或作:脫離惡者)。」(太6:13)不要叫我遇見試探,不要叫我掉到惡裡面。你不要以為:「我已經是基督徒了,已經穿上了全副的軍裝,誰怕誰?」不要這樣想,你要知道,惡是一個奧秘,你不一定能夠對付過牠,你要求神保護你,這是我們對惡的基本態度。

4、效法榜樣學習樣式

耶穌基督道成肉身除了讓我們得救以外,因為祂成為人,活出一個人應有的樣式讓我們效法,這點很重要,我們可以效法耶穌基督的榜樣,來走我們的人生道路。因為我們有一個榜樣可以看,「你們該效法我,像我效法基督一樣。」(林前11:1)

5、奉主差遣作主見證

那對福音呢?當神感動我時,我們願意受差遣,到處為主作見證,在使徒行傳第一章8節說:「但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並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瑪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證。」

VI、我們的回應

我們的宣教主日要講的就是最後這點「福音的奧秘」。前面所說的奧秘,簡單的說回應上帝的奧秘我們就是敬拜;在苦難的奧秘中我們要去經歷神;對罪惡的奧秘我們要求神保護我們;道成肉身的奧秘,我是否願意效法祂的榜樣學祂的樣式?我是否願意效法祂的榜樣學祂的樣式?耶穌基督願意被神差遣,你我是否願意被神差遣,然後到處作見證嗎?

1、分享個人經歷不勉強證明上帝

我們的回應,第一個,上帝既然是奧秘,你就不要企圖證明上帝,很多基督徒要人家信主,一直要證明有上帝,強迫人家非得相信不可,上帝是不能證明的,你知道嗎?那是奧秘。三一真神是你講不清楚,你不講人家還知道,你越講人家越搞不清楚,所以你就「分享個人經歷,不要勉強證明上帝。」這是我們對上帝是奧秘一個很基本可以學到的態度──分享你的經歷。聖經裡有一個人我很喜歡,就是那個被耶穌醫治好的瞎子,他被醫好以後,法利賽人就一直問他說:「到底醫好你的是誰(是神或人)?」瞎子說:「他是誰我不知道,他是不是罪人我也不知道。」有關於耶穌基督的身份他搞不懂,但是他說他只知道一件事情:「…從前我是眼瞎的,如今能看見了。」(約9:25)這樣就夠了,你明白這個意思嗎?有人說:「你去跟人家傳耶穌」,「我神學院沒有畢業,我沒有讀過神學院,聖經我也不懂,我怎麼去傳?」你可以傳,你要傳的不是你不知道的,而是傳你知道的,你信了耶穌,你有體驗到改變嗎?那個瞎子從前眼瞎如今可以看見,那你呢?你就講你知道的就好了,你不知道的不要講。那個瞎子說,有關耶穌的身份,耶穌到底是什麼,這點我不知道,但是我只知道一件事情,「…從前我是眼瞎的,如今能看見了。」你就講你知道的就好,就是分享你個人的經歷。

2、分擔他人苦難不妄自擅加論斷

當別人遭遇苦難的時候,你幫忙他就好了,不要跟他檢討「你是做了什麼壞事才造成今天的不幸…」,因為苦難是奧秘,不要論斷。瞎子在還沒有被耶穌醫治以前,耶穌的學生們開會討論,開一個神學研討班:「到底是他犯罪還是他父母犯罪」(約9:2),他們在討論這個人的苦難是怎麼來的,耶穌說不必討論,你能做什麼事就做什麼事情幫助他,幫助他就是了。所以當人遇見苦難的時候,我們不要擅加論斷,只要分擔減輕他的苦難就好了。

3、謹慎面對罪惡不受誘陷入其中

要記得一件事,罪惡存在世界,罪惡也存在你的心裡面,包括基督徒,所以如果你不小心就會掉到罪惡裡去。就像一隻受洗過的貓,當他看到一隻魚的時候,還是會流口水,你瞭解這個意思嗎?罪的誘惑還是存在。加拉太書第六章1節:「…又當自己小心,恐怕也被引誘。」所以不要自以為:「我已經是基督徒,罪惡都在外面,上帝保護我,讓我不要碰到壞人。」不是的,而是你自己就是壞人,一不小心你自己會害別人,所以我們禱告也要把自己包括在裡面,說:「神啊,雖然我已經受洗,求你保護我,不要叫我掉到罪惡裡面去。」

4、學主謙卑服侍不濫權剝削壓制

耶穌基督道成肉身,他不只是為我們死,讓我們可以得救,他還活出一個榜樣讓我們學習,所以對於道成肉身的奧秘,我們要學習跟耶穌一樣。當你有機會是幫助別人,而不是用你的權來欺負別人。對於道成肉身的奧秘我們所能做到的一點,就是學耶穌的樣子。「因為人子來,並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並且要捨命作多人的贖價。」(可10:45)

5、生命被愛轉化與聖靈同作見證

最後的奧秘就是福音的奧秘,生命被愛轉化(這句話請大家記得),所謂福音就是耶穌的愛把我們的生命轉化軟化,讓我們活出一個不一樣的生命,然後跟聖靈來一起作見證,約翰福音第十五章26~27節:「但我要從父那裡差保惠師來,就是從父出來真理的聖靈;他來了,就要為我作見證。你們也要作見證,因為你們從起頭就與我同在。」

Ⅶ、結論: 為主作見證

那怎麼作見證呢?耶穌基督在離開世界以前,把他的學生召集在加利利的山上,然後對他們說:「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或作:給他們施洗,歸於父、子、聖靈的名)。」(太28:19)怎麼去為主作見證呢?在使徒行傳告訴他們一個方法,那個方法是:「但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並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瑪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證。」(徒1:8)這個在宣教學裡面很重要,我們把它稱作同心圓的見證。什麼叫作同心圓的見證?第一個圓圈是這個黃色的部分,叫作耶路撒冷的見證,耶路撒冷就是你所住在的地方,在宣教學叫作M0 ( Mission Zero)。就是同地區同文化的見證,就是你在你家裡的見證,你跟你鄰居的見證,你把朋友帶到教會來,你所做的就是耶路撒冷的見證。可是在外面還有一圈,這一圈是藍色的,稱作猶太全地,那就不在耶路撒冷,比耶路撒冷更廣,可是猶太全地和耶路撒冷所講的話還是一樣的,這個就不在同地,但是同文化,這個叫作M1。你跑到台東去向講華語台語的台東人傳講耶穌,像我們這個暑假的福音隊跑到台東去,那就是M1,因為他不在台北,可是還在同文化的圈圈內。再來一圈是紅色的,是撒馬利亞的見證,撒馬利亞的文化就不太一樣了,但是還是有一點關係,幾百年前還是一家人,後來因故隔開了,話也不同,宗教信仰也不同,這個撒馬利亞的見證叫作近文化的見證。你跑到廣東人的地方用廣東話跟他們傳福音,寫的字一樣,但講的話不一樣,或是你跑到客家庄,想辦法用客家話跟他們傳福音,這個是有一點不一樣,可是幾千年前是一樣的老祖宗,這樣的就叫作近文化見證,也就是撒馬利亞的見證。最難的是最後一個見證,叫作直到地極,綠色的圈圈,地極就是另外一邊,完全沒有關係的,這個我們叫作跨文化的見證。

今天下午我們要請鄧開福牧師和師母,在我們當中分享。他們夫妻兩個人在台灣八年,他們作的就是跨文化的見證,他們完全不懂中文,然後學中文,在我們當中不只傳福音,他還在神學院教授課程,你知道那個難度很高,他們今天下午要來跟大家分享。這是我上了台神以後,我很高興長老會那麼嚴格,逼我一定要讀書,原來是那裡有一位那麼好的老師,我覺得他很棒。他要分享的就是神怎樣感動他,從南非,他是德語系統的,他念德文的,怎麼樣願意從南非到台灣來,到新加坡,來傳講耶穌的故事給我們聽,這個叫作跨文化的見證。我們一起來禱告。

「主耶穌,我們感謝你,因為上帝有奧秘,而且上帝樂意把這樣的奧秘託在每一個人的身上。主啊,幫助我們,在我們遇到苦難的時候,我們學習跟你更親近;在我們遇到有罪惡的時候,我們會提醒自己,我們不會以為自己就是好人;在我們看到別人有福音需要的時候,幫助我們學習你的榜樣,願意被差派,願意過一個有見證的生活,來把這樣的福音分享出去。求你祝福我們每一個人,禱告奉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我們的週報裡面有一張夾頁,就是「宣教團契」過去一直在關心這些從和平畢業,在各個地方全職服事的傳道人。他們現在要邀請弟兄姊妹,也參與這樣的事工。我們每一年支持他們的經費很多,你可以看到夾頁的後面,提到一些單位。哪一些人我們支持他多少錢,這些錢都是靠弟兄姊妹奉獻來支持的。他們需要的不只是錢,他們需要你關心他,需要你作他的朋友,需要你鼓勵他,你也需要他的鼓勵,你願意跟其中一個人作朋友嗎?每一個禮拜打一通電話你做的到嗎?我們有姊妹就在很鄉下的地方,在客家庄的地方傳福音,你願意作她的朋友嗎?打一通電話給她說:「你好嗎?有困難嗎?我為你禱告好嗎?」你願意讓他知道你的需要嗎?願意一年一次去看看他嗎?現在宣教團契要幫你出火車票的錢,希望大家慎重的考慮這樣的事情,我們每一個人至少是M0和M1傳福音的人,他們可能是M1、M2、M3,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傳道人,我們每一個人也都要成為別人背後的支持,上帝希望我們這樣的團隊事奉,所以請大家在回應的時候,真的好好的禱告這件事情,你不急著寫,你帶回去禱告再寫都沒關係,希望今年能夠看到更多的弟兄姊妹願意在傳福音上面,投入這樣的工場。我們一起低頭來禱告。

「親愛的天父幫助我們,在對你沒有辦法完全了解的情況下,我們願意學習怎麼樣在你面前,虔誠的敬拜。幫助我們看見在世上,有人真的是無辜受到苦難,或是在我們自己遭遇這樣的苦難時,我們學會怎麼樣在苦難中更緊緊的抓住你。幫助我們,在我們看見罪惡的時候,讓我們提醒自己,不陷到罪惡裡面。主啊,你幫助我們,讓我們看見耶穌基督,願意為了救我們的緣故,祂願意捨棄一切到世上來,讓我們也願意在傳福音的事情上面,一樣願意花一點時間,花一點金錢,可以投入拯救靈魂的事工。特別幫助我們,讓我們能在聖靈的感動下,在我們的生活,在我們的家裡,在我們工作的地方,在我們鄰居當中,能夠作一個美好的見證,也能夠成為一個傳福音的人,我們這樣跟你禱告祈求,奉耶穌基督的名,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