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日崇拜(網路同步直播)

第一堂 08:30(華語),第二堂 10:00(台語), 第三堂 11:30(敬拜讚美)

與主密契 ─ 禱告會

教會禱告會(週四 19:30)、早禱會(週五 8:40)

2000年12月24日

祂真正很在意 -- 葉啟祥 牧師

寫作於2000.12.24
作  者: 葉啟祥 牧師

(一)、前言

小時後媽媽死的時候,偷一根冰棒。這個世界,也像是我小時後一樣,很空洞,想抓住一個東西,但是像吃冰棒一樣,吃完就融化;但是心中的苦又想要抓一個東西。  

(二)、尼尼微城人的悔改

尼尼微城的惡,是自古有名的,在拿鴻書中四章一節寫,他們的罪本來達到上帝的面前,上帝要如所多瑪蛾摩拉一般地毀滅尼尼微城。這麼壞的城市,連約拿都不想去的地方,居然改變了!

約拿並沒有宣告說「上帝要毀滅,你們要悔改」,(沒有人逃走)尼尼微城的人的改變是特別的令人感到感動,尼尼微城的人有自己的上帝,當他們接受上帝的時候,我們不要想成, 他們就放棄了自己的上帝, 他們將上帝當作自己神明中的一位。我們見到他們重要的改變,呈現兩個方面:第一個是宗教禮儀的。

針對宗教禮儀的悔改,他們開始禁食、穿麻衣,這是在古代的閃族(以色列人、亞述人)的禮儀代表自我的否定,在波斯時代是包括動物都被放在整個哀傷的程序中。在當時的文獻中,可以見到他們要求在他們的神明(Adad)前哀傷悔改、潔淨,並要求他們悔改這可能是當時亞述人一般性的宗教活動。最不一樣的並不是宗教禮儀上的改變。他們不是從「傳統禮拜,改為敬拜讚美」而已。這樣的禮儀沒有什麼了不起,這是古代中東任何國家都有的宗教禮儀。

一個更重要的改變更重要的是在「行為的悔改」,一方面是「離開所行的惡」這是指道德上的改變,另一個是「丟棄暴行」,表示社會性的改變。不再欺詐、不再有兩樣的天秤、不再欺負孤兒寡婦、不再見到窮人不顧。他們不可能是只有因為宗教禮儀的改變,而上帝就憐憫他們,他們改變他們行為,和對待別人的方式。一個是對自己,一個是對待別人的悔改;新約中最為相近的一個例子就是撒該。我覺得寫得最好的經文在於以賽亞書五十八章「你禁食不是要鬆開凶惡的繩索嗎?不是要把你的餅分給窮人嗎?將漂流的窮人接到家中?見赤身的給他衣服遮身體嗎?」難怪約拿會生氣,他自己的百姓都做不到,這個是約拿所真正擔心的事。

(三)、上帝的後悔

為什麼會如此,因為他們將約拿的話「認真的當作一回事」。「上帝的話被認真的對待」,約拿在要行走三天的路上,只有一日的宣告,結果「從最大到最小的都禁食、穿麻衣」,不單是民間也包括上者,在上者也跟著改變,也許在上者並不是真正的相信,但是害怕滅亡是同一個原因,這一回他們真的害怕滅亡。

當他們這樣做時裡面有一句很重要的話;「或者,誰知道,也許神轉意後悔,」(豈採,上帝回心轉意)who knows上帝就改變他的心意。

(第一)、人們不能因為自己的行為就得到上帝的恩典,「或者」,表示國王深切瞭解,我們必須盡人事聽天意,在人的努力下,不知道結果會如何,但是我們知道,如果我們努力就會有上帝的美意發生『誰知道』。上帝的「主權和一致性」,我們可以如此說,但是不能控制上帝,亞述人可以悔改,但是只有上帝知道答案;人可不可以得救,要不要毀滅尼尼微城。

(第二)、(或者,上帝回心轉意)提到自己的態度,是賭博的態度。「誰知道,也許上帝在意我們上帝會改變心意,使我們不致滅亡」尼尼微城的人將上帝的話當作一回事,並且試一試。我們很多時候,就是缺少試一試,或是很多非基督徒也缺少試一試的想法,如果做錯了,也不會有什麼損失,但是「或者」會得到。(因為他跟他講話的時候摳鼻子)經常我們就停留在這裡。基督徒很多時候也一直不敢冒險,以至於一直停留在最開始的境地。

(第三)、「或者,誰知道,也許神轉意後悔」也許上帝會在意咱,這位外邦的國王,比以色列的先知更加知道上帝是怎樣的一位上帝---最重要的更是,上帝永遠是憐憫與公義再交替進行,公義是手段,但是慈愛永遠是他的目的,懲罰不是目的,是希望悔改。細心的人會注意到,結果上帝「是因為他們離開惡行得到上帝的憐憫,在於他們離開惡行,上帝就拯救他們。上帝真的很在意他們,上帝後悔,就改變心意。」當你這樣做的時候,上帝就後悔了,就回轉心意了。 

上帝一開始就知道他會後悔在第四節說:「尼尼微是極大的城」一位學者說這可以說是面積很大,但也可以說是「人口很多」,然而更重要是說:「這個城市對上帝來說是重要的」先知約拿不將這城當作重要的,他覺得不需要去這城,這城讓上帝去滅亡好了;但是上帝在意這個城。在人都不在意的時候,上帝在乎,他們的惡上帝聽見了,也不姑息他們,可是上帝也在乎他們的得救,「誰知道」上帝知道上帝的目的是恩典,不是「固執」,上帝終究是慈愛的,在他宣佈要毀滅的時候,他卻也同時差遣約拿前往,雖然約拿不在意尼尼微城的人的得救,但是上帝卻在意尼尼微城的人的生命,上帝在一開始就聽見尼尼微城人的惡行,但是惡行懲罰不是上帝的目的,他的目的是拯救。 上帝的一致性在於「他願意去原諒所有的人」只有真實的悔改可以獲得。我們有時是上帝的子民,我們認識上帝,於是我們很容易向那些還不信主的人說:「外邦人」,但是約拿的故事是說,上帝真的在意「外邦人」在意那些還不認識他的人,在意那些殘暴的人,得罪他的人,不認識他的人。「或者」也在說,這一切都是出於上帝,我們可以做,但是一切都在上帝。 

聖誕節是上帝在意世間的人(提前二章四至六節)「他希望眾人得救,也深知真理。因為上帝是一個,上帝及人的中間,中保也是一個,就是做人的耶穌基督;他為著眾人獻上自己,做替贖的價錢,有及時的證明。」所以在我們世間人很苦的時候他就來到。

2000年12月17日

親像鹿母的角 -- 吳仲徹 牧師

寫作於2000.12.17
作  者: 吳仲徹 牧師

『雖然無花果樹不發旺,葡萄樹不結果,橄欖樹也不效力,田地不出糧食,圈中絕了羊,棚內也沒有牛;然而,我要因耶和華歡欣,因救我的 神喜樂。主耶和華是我的力量;他使我的腳快如母鹿的蹄,又使我穩行在高處。』(哈3:17-18)『你們要先求他的國和他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所以,不要為明天憂慮,因為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太太6:33-34)在人生當中有一些時候和有一些事情,會我們覺得不舒服,有面對苦難的危機。然而有人因為怕痛、怕苦、怕失去而不敢或去面對,其結果是必更痛、更苦,失去得更多。今天的經節是從先知哈巴谷書三章十六--十九節 ,亞述人派兵佔領北國以色列的情況,而他蒙召面對南國猶大國提出警告。『不義和迷信』的事實存在於猶大國,若是不誠心去求改變更新,其命運也必將像兄弟國以色列一樣遭到更不義的國家的破壞和侵侵略。 

另一說法是哈巴谷先知是生存在巴比倫已侵佔了猶大國時候的著作,是與耶利米同時代的人。他親眼看見巴比倫人的暴力殘酷,使猶大滅國,流離失散。哈巴谷先知要在人民能在心灰意冷、絕望中重建希望和盼望。但唯一的方法必須去面對社會的不公義和沉淪的迷信(讀哈一│三章)。也誠如耶穌對一群來聽祂話語的人如此說:要先求祂的國和祂的義。然後,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大家不要誤會『信仰』是一種『靜態』、是一種『坐以待斃』的心態,這完全是錯誤的。我要邀請大家來面對現今台灣所面對的苦難困境,是以『信仰的內涵、本質和行動』的。我要以三種行動來邀請參與,如此才能像母鹿的腳行在高處,有力、自在、不懼怕。

(第一)、培養內在豐盛生命力,破除作鬼作怪(怪力亂神)的迷信,帶人進入上帝的榮耀
裏就會像母鹿的腳:怪力亂神使台灣往下沈淪,腳無力量。研究哈巴谷書問為何在此:

十八至十九)要提到『偶像』的事呢?『雕刻的偶像,人將他刻出來,有甚麼益處?鑄造的偶像,就是虛謊的師傅;製造者倚靠這啞吧偶像有甚麼益處?對木偶說:醒起!對啞吧石像說:起來!那人有禍了,這個還能教訓人嗎?看哪!是包裹金銀的,其中毫無氣息。』當時因為人民專注著迷於追求經濟利益而忽略或勝過於追求上帝的公義和全能的上帝,結果大家以迷信和貪婪作為他們的上帝。當遇到了外在危機與不景氣的時候就失去自信心轉而去求助它力(包括國家和迷信的方法)。從不去努力檢討和改正過去的弊病。 

有一長得很高又美麗的樹木,非常欣賞自己的身材和強壯,也引以為傲。但有一天飛來一隻啄木鳥來,並停在樹上不斷地在尋找什麼。祂聽到有虫在樹幹裡面作鬼作怪就開始啄樹皮要吃裡面的蟲。正當在啄的時候這顆樹立刻大叫說:不行!千萬不要破壞我的美麗和強壯。啄木鳥回答說:裡面有虫。大樹說我才不管,你飛走吧!隔了幾個月蟲繁殖越來越多就,把樹幹吃空了。突吹來一陣強風結果把這顆又大又美麗的樹從中間樹幹被吹斷了。 

像這棵樹,只想保有現存的擁有、美麗和驕傲,而怕去面對暫時的痛苦和不完美的改變,反而所擁有的完全變為沒有了。為了上帝的公義我民應更支持抓社會的各種不義的毒蟲,迷信惑眾的蟲。也應為這個禱告和傳揚。使台灣能早日脫離這種魔鬼似的綑綁與束縛。進而能近入上帝的榮耀。

我很感謝我的曾祖母是吳林好,她在一九二九年左右就因為家庭被符咒、鬼神所綑綁和逼迫,在一年內兒子、媳婦、女兒與丈夫,相繼死掉,剩下她和我父親。她和父親能在全村沒有人信耶穌的情況下去信耶穌,用信仰上帝把整個家庭帶出命運、生活的陰霾,使全家蒙受上帝榮耀的光照,不再受到怪力亂神的影響。我們每天作家庭禮拜常勁道上帝的榮耀裡,而我們的全家真的像母鹿的腳行在高處,有力、自在、不懼怕。不論我們本身或社會有任何弊病都要不懼怕地除去以保存永續的生命。 

(第二)、要以上主而歡欣、喜樂,失去的將獲加倍回來,就會像母鹿的腳有力:

我在蒙特婁(Montreal)牧會時,遇到一位人人稱他是Doctor(醫生) 的人。因為他是老人中心請去的人所以我不認識他。一位社工人員叫我一定要去見他。起先還以為他是一位醫生,見到他以後才知道他是一位瞎了眼的黑人音樂家,年70歲。我很詫異驚奇。就和他講話,我問他什麼你沒看到還會彈一手好鋼琴和好歌喉呢?為什麼人人稱你是Doctor(醫生)?他就回答說:「牧師!事實上上帝賜給我的比向我拿去的更多,我心中充滿喜樂和力量。我要傳揚祂奇妙的作為在我身上,聽到我彈琴唱歌的人得到了醫治,他們稱我為醫生。」我聽了眼淚直流怎麼有這樣堅強的人?他是活出信仰來的人,有如雅各書一2-4:「我的弟兄們,你們落在百般試煉中,都要以為大喜樂;因為知道你們的信心經過試驗,就生忍耐。但忍耐也當成功,使你們成全、完備,毫無缺欠。」不要去專注憑弔一些『已死亡』;包括各種的『失去』,在人生中失去、痛苦和煩惱是必然的,但你可自由選擇是否成為不幸的人或重生的人』。

『一位年老的公墓管理員,每個月都會從一家醫院的一位重病的婦人那裏收到一張支票,要他去買鮮花送她幾年前因車禍死去的兒子墓前。有一天一輛汽車開進墓園,停在管理員的門口,裏面坐著一位面色蒼白,雙眼半閉的老太太。司機下車到管理員面前,向他說:「你介意不介意跟我們一起到她兒子的墳前,她有事拜託你。因為她已經快要死了,而我是老朋友,要載她來看孩子最後一眼。」管理員馬上問:『她是Welson太太嗎?』,『是的』老朋友回答著。於是他們一起前往她兒子的墳墓走去,那老太太無力地走著,兩位男士扶著她走。管理員突然說了一句話:『太太,你知道嗎?我總是為你不斷寄錢來買花感到很遺憾。』那老太太有點生氣地說:『遺憾!你知道自己在說什麼?那是我兒子…』管理員回答:『是,我知道。我參加了一個教會的團契,我們每個星期都會去探訪醫院、育幼院、監獄,住那裏的人都需別人的鼓勵,他們大部份人也都愛花,他們看到、也能聞到花香。但那個墳墓沒人住在那裏,沒人看、欣賞那些漂亮的鮮花…。』老太太靜默看,只能靜靜地凝視兒子的墓,過了很久;她終於叫朋友載她回去了。過了幾個月之後,管理員很驚訝,那位女士又到慕園來,但此次是她自己開車來,他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於是告訴那位管理員:『你的話沒錯,我思慮了你的話,也如此做了,心中反而充滿高興、喜樂。醫生們不知道我奇蹟似地又活過來,但我自己很清楚。』喜樂的心乃是良藥,揮去那些社會給我們的陰影、和揮去心中的陰影、憂愁、不悅、恐懼的現況。上帝本身是慈愛的源頭,慈愛使人喜樂、溫暖、安慰和有力量。因此,先知說:上帝是我的力量。他要使你像母鹿的腳行在高處。 

(第三)、務先求祂的國和祂的義,建立上帝國在台灣,就會像母鹿的腳:

先知和耶穌的訴求是一樣的,應專注耶穌要我們先求的--祂的國和祂的義,這有如作事的優先順序一樣。先的要成就後的。有一天和朋友走在街上,看到家家鐵窗、門一道道地裝設著,還不過夠另加 警鈴、警報器、防盜器,再加射影閉路電視監視。人與人之間彼此防來防去,彼此之間沒有信心、信任反而提高成本,多出好幾倍。警察須求愈來愈多偵察員愈來愈多。『幾年前提倡心靈改革是對的』,建更多的圖書館,藝術館,教育中心,信仰教育及人格教育來得更迫切,這才是國家會富貴、祥和的資源。台灣不應該再強調台灣錢淹腳目為口號,為形象,應以流奶與蜜之地為目標。雖然台灣目前不像哈巴谷先知所說的情況但是時候反省與改革以免有太慢的遺憾。雖然邪惡和一些政客惡魔會想盡辦法,不折手段去阻擋公義、慈愛、信實的建設與進行一些在法律下和暗中的破壞,因而人民會擔心、害怕和徬徨。我們若不謹慎去探究細查,又把信仰上帝次級化了。就會被那些惡魔欣喜的得成。結果上帝怎麼可能會賜給我們所適合的東西呢? 

各位兄弟姐妹,目前的情況,讓台灣人民有個機會反省一下,讓啄木鳥把虫吃掉,雖啄個洞也無所謂的。這裡特別呼籲要有更多的『信仰堅強的父母』以堅決的信仰來教育子女,學習以基督為中心,以建立上帝國的美夢的生活落實在台灣,才會帶給子孫的永遠福氣。因為我們要永遠站立,像母鹿的腳穩健走在高處,充滿平安、喜樂,有力量(包括精神、物質、人才)。

親像鹿母的角 -- 吳仲徹 牧師

寫作於2000.12.17
作  者: 吳仲徹 牧師

『雖然無花果樹不發旺,葡萄樹不結果,橄欖樹也不效力,田地不出糧食,圈中絕了羊,棚內也沒有牛;然而,我要因耶和華歡欣,因救我的 神喜樂。主耶和華是我的力量;他使我的腳快如母鹿的蹄,又使我穩行在高處。』(哈3:17-18)『你們要先求他的國和他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所以,不要為明天憂慮,因為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太太6:33-34)在人生當中有一些時候和有一些事情,會我們覺得不舒服,有面對苦難的危機。然而有人因為怕痛、怕苦、怕失去而不敢或去面對,其結果是必更痛、更苦,失去得更多。今天的經節是從先知哈巴谷書三章十六--十九節 ,亞述人派兵佔領北國以色列的情況,而他蒙召面對南國猶大國提出警告。『不義和迷信』的事實存在於猶大國,若是不誠心去求改變更新,其命運也必將像兄弟國以色列一樣遭到更不義的國家的破壞和侵侵略。 

另一說法是哈巴谷先知是生存在巴比倫已侵佔了猶大國時候的著作,是與耶利米同時代的人。他親眼看見巴比倫人的暴力殘酷,使猶大滅國,流離失散。哈巴谷先知要在人民能在心灰意冷、絕望中重建希望和盼望。但唯一的方法必須去面對社會的不公義和沉淪的迷信(讀哈一│三章)。也誠如耶穌對一群來聽祂話語的人如此說:要先求祂的國和祂的義。然後,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大家不要誤會『信仰』是一種『靜態』、是一種『坐以待斃』的心態,這完全是錯誤的。我要邀請大家來面對現今台灣所面對的苦難困境,是以『信仰的內涵、本質和行動』的。我要以三種行動來邀請參與,如此才能像母鹿的腳行在高處,有力、自在、不懼怕。

(第一)、培養內在豐盛生命力,破除作鬼作怪(怪力亂神)的迷信,帶人進入上帝的榮耀
裏就會像母鹿的腳:怪力亂神使台灣往下沈淪,腳無力量。研究哈巴谷書問為何在此:

十八至十九)要提到『偶像』的事呢?『雕刻的偶像,人將他刻出來,有甚麼益處?鑄造的偶像,就是虛謊的師傅;製造者倚靠這啞吧偶像有甚麼益處?對木偶說:醒起!對啞吧石像說:起來!那人有禍了,這個還能教訓人嗎?看哪!是包裹金銀的,其中毫無氣息。』當時因為人民專注著迷於追求經濟利益而忽略或勝過於追求上帝的公義和全能的上帝,結果大家以迷信和貪婪作為他們的上帝。當遇到了外在危機與不景氣的時候就失去自信心轉而去求助它力(包括國家和迷信的方法)。從不去努力檢討和改正過去的弊病。 

有一長得很高又美麗的樹木,非常欣賞自己的身材和強壯,也引以為傲。但有一天飛來一隻啄木鳥來,並停在樹上不斷地在尋找什麼。祂聽到有虫在樹幹裡面作鬼作怪就開始啄樹皮要吃裡面的蟲。正當在啄的時候這顆樹立刻大叫說:不行!千萬不要破壞我的美麗和強壯。啄木鳥回答說:裡面有虫。大樹說我才不管,你飛走吧!隔了幾個月蟲繁殖越來越多就,把樹幹吃空了。突吹來一陣強風結果把這顆又大又美麗的樹從中間樹幹被吹斷了。 

像這棵樹,只想保有現存的擁有、美麗和驕傲,而怕去面對暫時的痛苦和不完美的改變,反而所擁有的完全變為沒有了。為了上帝的公義我民應更支持抓社會的各種不義的毒蟲,迷信惑眾的蟲。也應為這個禱告和傳揚。使台灣能早日脫離這種魔鬼似的綑綁與束縛。進而能近入上帝的榮耀。

我很感謝我的曾祖母是吳林好,她在一九二九年左右就因為家庭被符咒、鬼神所綑綁和逼迫,在一年內兒子、媳婦、女兒與丈夫,相繼死掉,剩下她和我父親。她和父親能在全村沒有人信耶穌的情況下去信耶穌,用信仰上帝把整個家庭帶出命運、生活的陰霾,使全家蒙受上帝榮耀的光照,不再受到怪力亂神的影響。我們每天作家庭禮拜常勁道上帝的榮耀裡,而我們的全家真的像母鹿的腳行在高處,有力、自在、不懼怕。不論我們本身或社會有任何弊病都要不懼怕地除去以保存永續的生命。 

(第二)、要以上主而歡欣、喜樂,失去的將獲加倍回來,就會像母鹿的腳有力:

我在蒙特婁(Montreal)牧會時,遇到一位人人稱他是Doctor(醫生) 的人。因為他是老人中心請去的人所以我不認識他。一位社工人員叫我一定要去見他。起先還以為他是一位醫生,見到他以後才知道他是一位瞎了眼的黑人音樂家,年70歲。我很詫異驚奇。就和他講話,我問他什麼你沒看到還會彈一手好鋼琴和好歌喉呢?為什麼人人稱你是Doctor(醫生)?他就回答說:「牧師!事實上上帝賜給我的比向我拿去的更多,我心中充滿喜樂和力量。我要傳揚祂奇妙的作為在我身上,聽到我彈琴唱歌的人得到了醫治,他們稱我為醫生。」我聽了眼淚直流怎麼有這樣堅強的人?他是活出信仰來的人,有如雅各書一2-4:「我的弟兄們,你們落在百般試煉中,都要以為大喜樂;因為知道你們的信心經過試驗,就生忍耐。但忍耐也當成功,使你們成全、完備,毫無缺欠。」不要去專注憑弔一些『已死亡』;包括各種的『失去』,在人生中失去、痛苦和煩惱是必然的,但你可自由選擇是否成為不幸的人或重生的人』。

『一位年老的公墓管理員,每個月都會從一家醫院的一位重病的婦人那裏收到一張支票,要他去買鮮花送她幾年前因車禍死去的兒子墓前。有一天一輛汽車開進墓園,停在管理員的門口,裏面坐著一位面色蒼白,雙眼半閉的老太太。司機下車到管理員面前,向他說:「你介意不介意跟我們一起到她兒子的墳前,她有事拜託你。因為她已經快要死了,而我是老朋友,要載她來看孩子最後一眼。」管理員馬上問:『她是Welson太太嗎?』,『是的』老朋友回答著。於是他們一起前往她兒子的墳墓走去,那老太太無力地走著,兩位男士扶著她走。管理員突然說了一句話:『太太,你知道嗎?我總是為你不斷寄錢來買花感到很遺憾。』那老太太有點生氣地說:『遺憾!你知道自己在說什麼?那是我兒子…』管理員回答:『是,我知道。我參加了一個教會的團契,我們每個星期都會去探訪醫院、育幼院、監獄,住那裏的人都需別人的鼓勵,他們大部份人也都愛花,他們看到、也能聞到花香。但那個墳墓沒人住在那裏,沒人看、欣賞那些漂亮的鮮花…。』老太太靜默看,只能靜靜地凝視兒子的墓,過了很久;她終於叫朋友載她回去了。過了幾個月之後,管理員很驚訝,那位女士又到慕園來,但此次是她自己開車來,他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於是告訴那位管理員:『你的話沒錯,我思慮了你的話,也如此做了,心中反而充滿高興、喜樂。醫生們不知道我奇蹟似地又活過來,但我自己很清楚。』喜樂的心乃是良藥,揮去那些社會給我們的陰影、和揮去心中的陰影、憂愁、不悅、恐懼的現況。上帝本身是慈愛的源頭,慈愛使人喜樂、溫暖、安慰和有力量。因此,先知說:上帝是我的力量。他要使你像母鹿的腳行在高處。 

(第三)、務先求祂的國和祂的義,建立上帝國在台灣,就會像母鹿的腳:

先知和耶穌的訴求是一樣的,應專注耶穌要我們先求的--祂的國和祂的義,這有如作事的優先順序一樣。先的要成就後的。有一天和朋友走在街上,看到家家鐵窗、門一道道地裝設著,還不過夠另加 警鈴、警報器、防盜器,再加射影閉路電視監視。人與人之間彼此防來防去,彼此之間沒有信心、信任反而提高成本,多出好幾倍。警察須求愈來愈多偵察員愈來愈多。『幾年前提倡心靈改革是對的』,建更多的圖書館,藝術館,教育中心,信仰教育及人格教育來得更迫切,這才是國家會富貴、祥和的資源。台灣不應該再強調台灣錢淹腳目為口號,為形象,應以流奶與蜜之地為目標。雖然台灣目前不像哈巴谷先知所說的情況但是時候反省與改革以免有太慢的遺憾。雖然邪惡和一些政客惡魔會想盡辦法,不折手段去阻擋公義、慈愛、信實的建設與進行一些在法律下和暗中的破壞,因而人民會擔心、害怕和徬徨。我們若不謹慎去探究細查,又把信仰上帝次級化了。就會被那些惡魔欣喜的得成。結果上帝怎麼可能會賜給我們所適合的東西呢? 

各位兄弟姐妹,目前的情況,讓台灣人民有個機會反省一下,讓啄木鳥把虫吃掉,雖啄個洞也無所謂的。這裡特別呼籲要有更多的『信仰堅強的父母』以堅決的信仰來教育子女,學習以基督為中心,以建立上帝國的美夢的生活落實在台灣,才會帶給子孫的永遠福氣。因為我們要永遠站立,像母鹿的腳穩健走在高處,充滿平安、喜樂,有力量(包括精神、物質、人才)。

2000年12月10日

悔改的喜樂 -- 葉啟祥 牧師

寫作於2000.12.10
作  者: 葉啟祥 牧師

「人生不是一個問題,而是一個奧秘。」

上帝成為真實

約拿先是將自己的情境作一番感謝,這是猶太人詩篇的感謝,比較特別的在於,「陰間的深處」是指「陰間的肚子」(溫偉耀「你的女兒是天使,上帝差遣他來保護你,使你不會墮落於只追求名與利之人。」)苦難有一點像人生的急煞車。 

出現二十四次的「我」,他開始想:「我是誰?」、「我和上帝的關係又是什麼?」「我遭遇患難」、「我從陰間」、「我在你的眼前」。信仰變成主觀的經驗,問題不再是「尼尼微城」的人的問題,而成為自己的問題,以及自己和上帝之間的問題。在陰間的肚子,約拿才開始有機會去思想,才有機會面對自己的生命;而在面對的時候,「患難中讓我們想起自己,也想起自己和上帝的關係。」但是患難也可以是我們離開上帝的時機;很可惜大部分的人都選擇離開。信仰成為一種自己可以經歷到的事實。

另外一個苦難讓我們成長的原因在於:使我們不再只是客觀地想和瞭解,而成為主觀地、全人的參與在裡面。當我們沒有遇見事情時,我們都會「客觀地說」,而只有自己切身經驗才發現自己。「沒有失戀的人」沒法瞭解失戀的痛苦。 

約拿從這當中學到,上帝是誰?「他是聽禱告的上帝」和人有交談的上帝,有俯聽有應允。上帝不再是一個禮拜天的上帝,而是上帝「活起來了」。上帝居然這麼活,我竟然不知道,在遇見苦難的時候,我們才會想要聽上帝的聲音、才知道他還活著。上帝對自己不再是一個陌生人,反而成為一個可以對話的人。921地震以後,許多的夫妻離開,因為說,為什麼你沒有先就我,但是也有人經過共同的患難以後,變得更加感情密切。

當我們說:「靈性經驗」是指什麼,靈性就是一種宗教的情感,對上帝產生一種「情」,這不是有沒有讀經或是禱告的問題,而在於對上帝有沒有一種「情」是不是很強烈,甚至比其他的東西更強烈?讀經可以很死,但是讀情書不一樣,發現有一個強烈的情感在裡面。就像保羅在腓立比第一章說:「我情願離是與基督同住,這是好的無比!」人和上帝強烈的情感,就是一種愛的經驗,經驗上帝和自己有愛的連結。

約拿對上帝的感覺成為主動,皆下來對上帝的「作為」也有不同的瞭解,他發現一切也都是上帝的主動。他說,「你將我投下深淵,就是海的深處,大水環繞我,你的波浪紅滔都漫過我。」(3節)其實是誰決定要投下去的,是約拿自己,但是約拿說,是上帝「將我」投下深淵。你一定會說,這是上帝的旨意,但是其實是自己的主動。這兩者之間的關係是什麼呢?Peterson Eugene用反身字來解釋,當一個人勸人的時候,「我可以任由他人擺佈」;這時你就是被動;也可以拒絕,這是你的完全主動;但是「中性語態」是接受別人的主動行為,那就表示出於上帝但是自己不是勉強的接受或是像約拿的逃離,成為主動的接受者。可以拒絕或是接受,但是也可以接受別人的勸告。結婚一樣,可以逼婚、拒絕、或是兩相情願。

不單如此,也是上帝「將我」救出來的的主動者。

對人的失去愛

目前為止,約拿都不錯,但是結局並不是樂觀,約拿懺悔了、悔改了、明白上帝的旨意,也瞭解「一切都出於上帝」,可是如果細心的讀者會發現,他並沒有接觸到自己真正的問題。上帝要他去尼尼微城,但是他不去,如今沒有談,為什麼他不去,而只是一直談他「自己對上帝的感受」,後來的經文也證明他並沒有超越自己的限制,新不甘、情不願地去尼尼微城宣揚福音,結果自己還是沒有改變。

(一)、當我想到這裡,覺得很是警惕,也很是現實,我們真的是一個有罪的人,他和上帝的關係改變,並沒有帶來和人的關係改變。所以生命的改變應該是無時無刻地改變。不要以和上帝親近就滿足,也不要隨便地滿足,以為一偏好的禱告就全部就改變,我們需要深思在我們最高舉基督的時候,很可能對人最不注意的時候。

(二)、約拿有對上帝悔改,但是不保證他自己能夠超越一個猶太人的限制,還有對上帝的「刻板印象」上帝一定要施行公義的審判。他和上帝的關係改變了,並不保證和人的關係也改變。這是我們莫大的危機,以為和上帝有好的關係,就會和人有好的關係;約拿沒有針對自己所最困難的應該要改變的地方下手,所以只有改變和上帝的關係。

(三)、治癒我們這種偏狹的觀念在於自己也洞係到自己也有黑暗面。拉丁美洲的獨裁者。悔改是向神獲得恩典的路,約拿不是一個成功的先知,他對上帝有深的體會,但是不能明白上帝是一個「愛全人類」的上帝。真正的關鍵是自己的框框還是沒有辦法突破。

悔改的喜樂 -- 葉啟祥 牧師

寫作於2000.12.10
作  者: 葉啟祥 牧師

「人生不是一個問題,而是一個奧秘。」

上帝成為真實

約拿先是將自己的情境作一番感謝,這是猶太人詩篇的感謝,比較特別的在於,「陰間的深處」是指「陰間的肚子」(溫偉耀「你的女兒是天使,上帝差遣他來保護你,使你不會墮落於只追求名與利之人。」)苦難有一點像人生的急煞車。 

出現二十四次的「我」,他開始想:「我是誰?」、「我和上帝的關係又是什麼?」「我遭遇患難」、「我從陰間」、「我在你的眼前」。信仰變成主觀的經驗,問題不再是「尼尼微城」的人的問題,而成為自己的問題,以及自己和上帝之間的問題。在陰間的肚子,約拿才開始有機會去思想,才有機會面對自己的生命;而在面對的時候,「患難中讓我們想起自己,也想起自己和上帝的關係。」但是患難也可以是我們離開上帝的時機;很可惜大部分的人都選擇離開。信仰成為一種自己可以經歷到的事實。

另外一個苦難讓我們成長的原因在於:使我們不再只是客觀地想和瞭解,而成為主觀地、全人的參與在裡面。當我們沒有遇見事情時,我們都會「客觀地說」,而只有自己切身經驗才發現自己。「沒有失戀的人」沒法瞭解失戀的痛苦。 

約拿從這當中學到,上帝是誰?「他是聽禱告的上帝」和人有交談的上帝,有俯聽有應允。上帝不再是一個禮拜天的上帝,而是上帝「活起來了」。上帝居然這麼活,我竟然不知道,在遇見苦難的時候,我們才會想要聽上帝的聲音、才知道他還活著。上帝對自己不再是一個陌生人,反而成為一個可以對話的人。921地震以後,許多的夫妻離開,因為說,為什麼你沒有先就我,但是也有人經過共同的患難以後,變得更加感情密切。

當我們說:「靈性經驗」是指什麼,靈性就是一種宗教的情感,對上帝產生一種「情」,這不是有沒有讀經或是禱告的問題,而在於對上帝有沒有一種「情」是不是很強烈,甚至比其他的東西更強烈?讀經可以很死,但是讀情書不一樣,發現有一個強烈的情感在裡面。就像保羅在腓立比第一章說:「我情願離是與基督同住,這是好的無比!」人和上帝強烈的情感,就是一種愛的經驗,經驗上帝和自己有愛的連結。

約拿對上帝的感覺成為主動,皆下來對上帝的「作為」也有不同的瞭解,他發現一切也都是上帝的主動。他說,「你將我投下深淵,就是海的深處,大水環繞我,你的波浪紅滔都漫過我。」(3節)其實是誰決定要投下去的,是約拿自己,但是約拿說,是上帝「將我」投下深淵。你一定會說,這是上帝的旨意,但是其實是自己的主動。這兩者之間的關係是什麼呢?Peterson Eugene用反身字來解釋,當一個人勸人的時候,「我可以任由他人擺佈」;這時你就是被動;也可以拒絕,這是你的完全主動;但是「中性語態」是接受別人的主動行為,那就表示出於上帝但是自己不是勉強的接受或是像約拿的逃離,成為主動的接受者。可以拒絕或是接受,但是也可以接受別人的勸告。結婚一樣,可以逼婚、拒絕、或是兩相情願。

不單如此,也是上帝「將我」救出來的的主動者。

對人的失去愛

目前為止,約拿都不錯,但是結局並不是樂觀,約拿懺悔了、悔改了、明白上帝的旨意,也瞭解「一切都出於上帝」,可是如果細心的讀者會發現,他並沒有接觸到自己真正的問題。上帝要他去尼尼微城,但是他不去,如今沒有談,為什麼他不去,而只是一直談他「自己對上帝的感受」,後來的經文也證明他並沒有超越自己的限制,新不甘、情不願地去尼尼微城宣揚福音,結果自己還是沒有改變。

(一)、當我想到這裡,覺得很是警惕,也很是現實,我們真的是一個有罪的人,他和上帝的關係改變,並沒有帶來和人的關係改變。所以生命的改變應該是無時無刻地改變。不要以和上帝親近就滿足,也不要隨便地滿足,以為一偏好的禱告就全部就改變,我們需要深思在我們最高舉基督的時候,很可能對人最不注意的時候。

(二)、約拿有對上帝悔改,但是不保證他自己能夠超越一個猶太人的限制,還有對上帝的「刻板印象」上帝一定要施行公義的審判。他和上帝的關係改變了,並不保證和人的關係也改變。這是我們莫大的危機,以為和上帝有好的關係,就會和人有好的關係;約拿沒有針對自己所最困難的應該要改變的地方下手,所以只有改變和上帝的關係。

(三)、治癒我們這種偏狹的觀念在於自己也洞係到自己也有黑暗面。拉丁美洲的獨裁者。悔改是向神獲得恩典的路,約拿不是一個成功的先知,他對上帝有深的體會,但是不能明白上帝是一個「愛全人類」的上帝。真正的關鍵是自己的框框還是沒有辦法突破。

2000年12月3日

在付出中成長 -- 王榮義 牧師

寫作於2000.12.03
作  者: 王榮義 牧師

不知道當你聽見「成長」時你有何想法?身體成長—長高一點、壯一點;知識成長—多讀一些書,多學多一點知識;經濟成長—賺多一點錢… 世間的成長定義是取(Get)多一點、累積多一點、成就多一點。但基督教的成長觀念卻是大不同,基督所活出的成長是給(Give)多一點—愛別人多一點、犧牲多一點、付出關懷多一點。一個慷慨有愛心的人他在那些方面可以成長?

(一)、 他能體會愛加倍: 

有形的物質適用加減算術,二個包子分給人一個只剩下一個;二佰元分給人一佰元自己剩下一佰元。但唯有愛,當你與別人分享時它會不斷成長。過去你只有愛一個人的能力,漸漸在付出對別人的關心中,你的愛心長大。以前只能愛自己的親人,但在付出愛的行動中,愛不但沒有減少,反而增長。在愛別人的同時,你也愈能體會上帝的愛是何等的大,正如只有當我們成為父母時我們才能體會父母的愛是何等的偉大一般。在付出愛的行動中,我們更能體會耶穌基督為我們而生、受苦、愛死,其中的愛是何等的長擴高深。我們才體會自己的生命可以不必是只為自己活一生,我們的生命可以是有無限的可能性。在主愛中,我們的愛不斷的成長,愈分給人愈多、愈廣。

(二)、 經驗在上帝裡面的豐富: 

保羅特別強調,時常付出愛心關懷別人的人,上帝必定賜他所需的能力。有時我們以為行善是靠自己的能力,但是我們詳細想一想,我們有那一項能力是自己的— 我們的生命從上帝而來,我們的特質從神而來,我們愛人的能力從神而來。我們越使用這些特質,這些特質越就愈成長。在愛的付出中,我們更加體會靠自己的人生命終將枯萎,我們需要連結在愛的源頭上帝,才會有源源不絕的能力。知道凡事從神而來的人,自然不會自私的將事物占為己有,我們只有受托管理經營權,我們沒有所有權。當我們能體會在上帝裡的豐富時,我們自然能夠隨時隨在滿足。

(三)、 擁有行善與祝福別人的能力: 

在願意行善與愛人的身上,上帝必會加添足夠的愛心給他。正如經上所記「必多多加給你們種地的種子,又增添你們仁義的果子。叫你們凡事富足,可以多多施捨」。一個信徒以前不敢將福音傳給別人,深怕會被拒絕,但在信仰的反省中,他漸漸的開始將福音傳給鄰人,開始為別人禱告,並告訴那些生活在苦難中的人要將一切交托給上帝。沒想到真的有人願意與他一同禱告,願意試著將困難交托給上帝。那種改變是這位信徒以前所不敢想像的,但今天,因著他的信,他擁有祝福別人的能力。一個願意將自己的生命付出來關心別人的人,上帝會照你的信心大小及靈命階段,賜給你足夠的種子。今天或許你只能關心1人,但明日或許你成長了,上帝讓你的愛心能夠關心2人,漸漸的你成熟了,凡你所到之處所接觸之人皆會因為你的關心,生命得到不同的改變。一個抽水機的故事可以讓我們深思。一個在沙漠中迷路的旅人,拼著最後的一口氣走到一間小木屋,裡面有一座抽水機,但他無論如何用力也打不出水,就在他快放棄時,看到旁邊有一瓶裝滿水的瓶子,外面寫著只要將所有的水加進抽水機就可以抽出水來。在一番掙扎後,那人將水倒進抽水機中,奇妙的事發生了,從抽水機中不斷的湧出清涼的水來,在他裝滿了許多袋的水之後,他又將原先的瓶子裝滿水,繼續他的旅途。

你是否還有許多的因素在阻礙你付出愛人關懷別人?或許是自私的心?或許是忙碌的生活?或是覺得自己裝備不足?或是信心不足?聖誕是一個分享的節期,求主讓每一個人能體會道成肉身的真理,將自己有限卑微的生命奉獻出來,我們將在願意付出的同時經驗上帝無限的大能在我們的身上動工,讓我們跳脫出世人成長的陷阱,進入上帝愛的數學程式中,我們愛中的成長將是加乘再加乘,讓我們與我們所關心的同受祝福。

在付出中成長 -- 王榮義 牧師

寫作於2000.12.03
作  者: 王榮義 牧師

不知道當你聽見「成長」時你有何想法?身體成長—長高一點、壯一點;知識成長—多讀一些書,多學多一點知識;經濟成長—賺多一點錢… 世間的成長定義是取(Get)多一點、累積多一點、成就多一點。但基督教的成長觀念卻是大不同,基督所活出的成長是給(Give)多一點—愛別人多一點、犧牲多一點、付出關懷多一點。一個慷慨有愛心的人他在那些方面可以成長?

(一)、 他能體會愛加倍: 

有形的物質適用加減算術,二個包子分給人一個只剩下一個;二佰元分給人一佰元自己剩下一佰元。但唯有愛,當你與別人分享時它會不斷成長。過去你只有愛一個人的能力,漸漸在付出對別人的關心中,你的愛心長大。以前只能愛自己的親人,但在付出愛的行動中,愛不但沒有減少,反而增長。在愛別人的同時,你也愈能體會上帝的愛是何等的大,正如只有當我們成為父母時我們才能體會父母的愛是何等的偉大一般。在付出愛的行動中,我們更能體會耶穌基督為我們而生、受苦、愛死,其中的愛是何等的長擴高深。我們才體會自己的生命可以不必是只為自己活一生,我們的生命可以是有無限的可能性。在主愛中,我們的愛不斷的成長,愈分給人愈多、愈廣。

(二)、 經驗在上帝裡面的豐富: 

保羅特別強調,時常付出愛心關懷別人的人,上帝必定賜他所需的能力。有時我們以為行善是靠自己的能力,但是我們詳細想一想,我們有那一項能力是自己的— 我們的生命從上帝而來,我們的特質從神而來,我們愛人的能力從神而來。我們越使用這些特質,這些特質越就愈成長。在愛的付出中,我們更加體會靠自己的人生命終將枯萎,我們需要連結在愛的源頭上帝,才會有源源不絕的能力。知道凡事從神而來的人,自然不會自私的將事物占為己有,我們只有受托管理經營權,我們沒有所有權。當我們能體會在上帝裡的豐富時,我們自然能夠隨時隨在滿足。

(三)、 擁有行善與祝福別人的能力: 

在願意行善與愛人的身上,上帝必會加添足夠的愛心給他。正如經上所記「必多多加給你們種地的種子,又增添你們仁義的果子。叫你們凡事富足,可以多多施捨」。一個信徒以前不敢將福音傳給別人,深怕會被拒絕,但在信仰的反省中,他漸漸的開始將福音傳給鄰人,開始為別人禱告,並告訴那些生活在苦難中的人要將一切交托給上帝。沒想到真的有人願意與他一同禱告,願意試著將困難交托給上帝。那種改變是這位信徒以前所不敢想像的,但今天,因著他的信,他擁有祝福別人的能力。一個願意將自己的生命付出來關心別人的人,上帝會照你的信心大小及靈命階段,賜給你足夠的種子。今天或許你只能關心1人,但明日或許你成長了,上帝讓你的愛心能夠關心2人,漸漸的你成熟了,凡你所到之處所接觸之人皆會因為你的關心,生命得到不同的改變。一個抽水機的故事可以讓我們深思。一個在沙漠中迷路的旅人,拼著最後的一口氣走到一間小木屋,裡面有一座抽水機,但他無論如何用力也打不出水,就在他快放棄時,看到旁邊有一瓶裝滿水的瓶子,外面寫著只要將所有的水加進抽水機就可以抽出水來。在一番掙扎後,那人將水倒進抽水機中,奇妙的事發生了,從抽水機中不斷的湧出清涼的水來,在他裝滿了許多袋的水之後,他又將原先的瓶子裝滿水,繼續他的旅途。

你是否還有許多的因素在阻礙你付出愛人關懷別人?或許是自私的心?或許是忙碌的生活?或是覺得自己裝備不足?或是信心不足?聖誕是一個分享的節期,求主讓每一個人能體會道成肉身的真理,將自己有限卑微的生命奉獻出來,我們將在願意付出的同時經驗上帝無限的大能在我們的身上動工,讓我們跳脫出世人成長的陷阱,進入上帝愛的數學程式中,我們愛中的成長將是加乘再加乘,讓我們與我們所關心的同受祝福。

喚醒沈睡的靈 -- 王榮義 牧師

寫作於2000.12.03
作  者: 王榮義 牧師  

台灣社會正在步入現代化高科技的時代,但是怪力亂神的現象不但沒有減少的趨勢,反而與日俱增。在高喊人定勝天的口號背後,憂慮與徬徨在黑暗的角落終日不停的啃蝕著人的內心。人們愈來愈能精準的預測未來的天氣,但對自己的未來卻充滿了迷茫。醫藥延長了人的壽命,但卻無法提昇生命的品質。算命、紫微斗數、血型星座、水晶、風水的盛行再再的突顯人們對未來的恐懼。今朝有酒今朝醉、只要我喜歡有何不可的自我中心享樂主義在e世代的身上大大盛行,其實,這也只是企圖藉不斷的刺激享樂來掩飾內心的不安。奇怪的現象就是民智雖然大開(教育水準大大提昇、資訊大爆炸),但人心卻昏睡。許多人的言行舉止顛三倒四,好似喝醉酒一般,正如今天經文所記載「你們等候驚奇罷. 你們宴樂昏迷罷、他們醉了,卻非因酒、他們東倒西歪,卻非因濃酒」。因為耶和華將沉睡的靈, 澆灌你們,封閉你們的眼,蒙蓋你們的頭。

(一)、 智慧消滅,聰明隱藏: 

智慧人的智慧,必然消滅,聰明人的聰明,必然隱藏。人的知識愈來愈豐富,但人卻愈來愈沒有智慧。對書本中的知識能倒背如流,但生活中的智慧卻貧乏的可憐。情緒智慧、道德智慧的發展跟不上資訊與知識的追逐。口口聲聲理智的時代,卻看見太多的人迷失在金錢遊戲、網路的虛幻世界、權利的鬥爭。在如此的世代中正如經上所記「所有的默示你們看如封住的書卷. 人將這書卷交給識字的,說,請念罷。他說,我不能念,因為是封住了。又將這書卷交給不識字的人,說,請念罷。他說,我不識字。」無論是知識份子或是目不識字的人,沒有人有智慧可以看出上帝要對世人的默示。上帝透過許多的事件、現象要提醒人們,但人因為被沈睡的靈所蒙蔽而看不見。

(二)、 把是非顛倒了: 

沈睡的靈所蒙蔽的另一個現象即是非顛倒。「被製作的物,豈可論製作物的說,他沒有製作我,或是被創造的物論造物的說,他沒有聰明。」黑的東西被漂白,明明是白的卻被說成黑的,是非不明。政治人物中,許多黑道人士,只因為有權有勢,就能夠大大方方的在議會中,隨便散播不實言論,傷害人,草率的以個人喜好決定全民的前途。一般社會的生活中,明明是受造之物,卻不願承認自己的有限性,硬要否定造物上帝的存在,而轉身敬拜那些人手所造的偶像—經濟、名聲、地位。最諷刺的是,人拒絕敬拜獨一真神而到廟宇去拜人手所刻的像。台灣到處廟宇林立,香火鼎盛。參與迎神賽會、燒王船的人潮、經費多得驚人。這真是一個是非顛倒的世界。

(三)、 口是心非、假敬虔: 

先知的另一個批判是那種口是心非的假敬虔—用嘴唇尊敬我,心卻遠離我。他們敬畏我,不過是領受人的吩咐。在當時的以色列人中,雖然敬拜上帝的行為依然持續,但內心卻是不信的本質。雖然我們口裡聲稱我們相信上帝是全能的,是無所不知的,但我們在暗中做一些不好的事時,好像上帝不知道一般;我們說我們願意完全獻上自己給上帝使用,但我們卻保留了大部分精華的時段給自己,而將剩下的時間才做主的工。

台灣正被沈睡的靈所蒙蔽是不爭的事實,但我們並不因此而失望,因為從今天的經文中,我們看到了希望。上帝讓改變發生是出乎我們想像的快速,不久「聾子必聽見這書上的話,瞎子的眼,必從迷矇黑暗中得以看見。謙卑人,必因耶和華增添歡喜。人間貧窮的,必因以色列的聖者快樂」。對以色列人來說,這一切的發生是在救主彌賽亞來臨時。而基督教的待降節不正是為了這個希望而預備嗎?活在沈睡的靈所控制的世界中,我們在一次又一次的聖誕節慶中被基督從沈睡中喚醒,我們也背負這個使命去喚醒我們四周的人—家人、親朋好友、同事、鄰人。

喚醒沈睡的靈 -- 王榮義 牧師

寫作於2000.12.03
作  者: 王榮義 牧師  

台灣社會正在步入現代化高科技的時代,但是怪力亂神的現象不但沒有減少的趨勢,反而與日俱增。在高喊人定勝天的口號背後,憂慮與徬徨在黑暗的角落終日不停的啃蝕著人的內心。人們愈來愈能精準的預測未來的天氣,但對自己的未來卻充滿了迷茫。醫藥延長了人的壽命,但卻無法提昇生命的品質。算命、紫微斗數、血型星座、水晶、風水的盛行再再的突顯人們對未來的恐懼。今朝有酒今朝醉、只要我喜歡有何不可的自我中心享樂主義在e世代的身上大大盛行,其實,這也只是企圖藉不斷的刺激享樂來掩飾內心的不安。奇怪的現象就是民智雖然大開(教育水準大大提昇、資訊大爆炸),但人心卻昏睡。許多人的言行舉止顛三倒四,好似喝醉酒一般,正如今天經文所記載「你們等候驚奇罷. 你們宴樂昏迷罷、他們醉了,卻非因酒、他們東倒西歪,卻非因濃酒」。因為耶和華將沉睡的靈, 澆灌你們,封閉你們的眼,蒙蓋你們的頭。

(一)、 智慧消滅,聰明隱藏: 

智慧人的智慧,必然消滅,聰明人的聰明,必然隱藏。人的知識愈來愈豐富,但人卻愈來愈沒有智慧。對書本中的知識能倒背如流,但生活中的智慧卻貧乏的可憐。情緒智慧、道德智慧的發展跟不上資訊與知識的追逐。口口聲聲理智的時代,卻看見太多的人迷失在金錢遊戲、網路的虛幻世界、權利的鬥爭。在如此的世代中正如經上所記「所有的默示你們看如封住的書卷. 人將這書卷交給識字的,說,請念罷。他說,我不能念,因為是封住了。又將這書卷交給不識字的人,說,請念罷。他說,我不識字。」無論是知識份子或是目不識字的人,沒有人有智慧可以看出上帝要對世人的默示。上帝透過許多的事件、現象要提醒人們,但人因為被沈睡的靈所蒙蔽而看不見。

(二)、 把是非顛倒了: 

沈睡的靈所蒙蔽的另一個現象即是非顛倒。「被製作的物,豈可論製作物的說,他沒有製作我,或是被創造的物論造物的說,他沒有聰明。」黑的東西被漂白,明明是白的卻被說成黑的,是非不明。政治人物中,許多黑道人士,只因為有權有勢,就能夠大大方方的在議會中,隨便散播不實言論,傷害人,草率的以個人喜好決定全民的前途。一般社會的生活中,明明是受造之物,卻不願承認自己的有限性,硬要否定造物上帝的存在,而轉身敬拜那些人手所造的偶像—經濟、名聲、地位。最諷刺的是,人拒絕敬拜獨一真神而到廟宇去拜人手所刻的像。台灣到處廟宇林立,香火鼎盛。參與迎神賽會、燒王船的人潮、經費多得驚人。這真是一個是非顛倒的世界。

(三)、 口是心非、假敬虔: 

先知的另一個批判是那種口是心非的假敬虔—用嘴唇尊敬我,心卻遠離我。他們敬畏我,不過是領受人的吩咐。在當時的以色列人中,雖然敬拜上帝的行為依然持續,但內心卻是不信的本質。雖然我們口裡聲稱我們相信上帝是全能的,是無所不知的,但我們在暗中做一些不好的事時,好像上帝不知道一般;我們說我們願意完全獻上自己給上帝使用,但我們卻保留了大部分精華的時段給自己,而將剩下的時間才做主的工。

台灣正被沈睡的靈所蒙蔽是不爭的事實,但我們並不因此而失望,因為從今天的經文中,我們看到了希望。上帝讓改變發生是出乎我們想像的快速,不久「聾子必聽見這書上的話,瞎子的眼,必從迷矇黑暗中得以看見。謙卑人,必因耶和華增添歡喜。人間貧窮的,必因以色列的聖者快樂」。對以色列人來說,這一切的發生是在救主彌賽亞來臨時。而基督教的待降節不正是為了這個希望而預備嗎?活在沈睡的靈所控制的世界中,我們在一次又一次的聖誕節慶中被基督從沈睡中喚醒,我們也背負這個使命去喚醒我們四周的人—家人、親朋好友、同事、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