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31日
2008年5月30日
(請交王榮德長老)《今日華人教會》誠邀撰稿
題旨:建議可按七方面撰述 貴教會的宣教工作
(一)事奉經驗
(二)事工範圍
(三)服侍苦樂
(四)異象感恩
(五)未來計劃
(六)代禱事項
(七)照片數張,並付上說明文字
字數:2000
截稿日期:二○○八年六月十六日
煩請細閱附件,懇請盡快回覆是否答應撰文。我們靜候您的佳音,謝謝﹗2008年5月27日
聆聽你聲音
在你同在裏,俯伏敬拜 享受在你榮耀聖潔中
在此時此刻,敞開我心 要來聆聽你聲音
在你同在裏,俯伏敬拜 享受在你榮耀聖潔中
在此時此刻,敞開我心 要來聆聽你聲音
神你的話語是完全正直 光照我腳前的路
主你的話語塑造我的生命 我向你獻上感恩
在你同在裏,俯伏敬拜 享受在你榮耀聖潔中
在此時此刻,敞開我心 要來聆聽你聲音
在你同在裏,俯伏敬拜 享受在你榮耀聖潔中
在此時此刻,敞開我心 要來聆聽你聲音 要來聆聽你聲音
要來聆聽你聲音 要來聆聽你聲音
認識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第五講 組織和法規
一、 教會體制和組織
1. 為什麼要有體制?
初代教會因為管理及維護信仰的需要,設立各種職份。
使徒行傳第6章中設立7個執事。
提摩太前書第3章提到選立教會職份的標準。
大約在第2-3世紀時,為了團結教會信仰,面對迫害與異端,教會形成了以主教、長老、執事的三層管理模式。
2. 目前世界上三種主要的教會體制:
主教制(監督制):聖公會、天主教會
會眾制(公理制):浸信會、公理會
長老制:長老會
3. 台灣基督長老的組織(參考附件)
1) 小會:最基礎的代議單位,治理堂會。由牧師和長老組成,牧師為小會議長。
2) 中會:由一個區域內的教會組成,負責掌管中會的傳道事工、教會的設立或解散、傳道師之任免等事工。中會由堂會的小會議長及代議長老參會,是PCT最重要的決策與監督機構。。
3) 大會:原來有南部大會(1931成立)及北部大會(1940成立),目前只有北部大會存在。
4) 總會:所有的中會及區會組成總會,目前PCT有21個中會(其中10個原住民中會),6個區會。總會對內負責協調各中會、監督屬下機構、從事法規的制定和修改。對外代表PCT與普世教會進行事工合作及聯誼。
4. PCT與普世教會的關係
積極與普世的教會建立合作的關係
從接受的教會到分享的教會
從「子會」到成熟的教會,與眾教會攜手見證耶穌基督的恩典和上帝的大能。
二、 PCT的憲法和法規
1. 教會憲法與法規的精神
耶穌基督託付教會治理之權(太16:19;18:18),因此教會制定憲法,做為治會的規距,辦事之準則,「凡事要做得恰當而有次序」(林前14:40)。
教會法規的基礎是上帝的話語,重視上帝的主權。法規的基本原則是仁愛的精神,著重訓練和培育,不是懲戒。法規的功能在於保持自由和秩序的平衡。
2. 教會憲法與法規的運作
我們是長老制的教會,以代議制的議會來運作。為避免主教制教會的專權危機,以及會眾制教會中多數的聲音掩蓋少數中的真理。
教會議會中的多數決並非絕對,多數也必須合乎聖經的教導。
三、 動動腦,想一想
1. 法規的精神和目的是什麼?對信徒的信仰生活有什麼意義?
2. 目前主要的教會體制有哪些?它們之間的不同處在哪裡?各有什麼優缺點?
四、 結論
為要成全聖徒,各盡其職,建立基督的身體,
全身都靠他聯絡得合式,百節各按各職,
照著各體的功用彼此相助,便叫身體漸漸增長,
在愛中建立自己。
弗4:12,16
附錄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組織圖
先知書第九課 向南國之先知:耶利米(二)
(影片準備時間約 1分鐘, 準備好時會自動撥放 )
上課影片二 ( 片長 55 分)
第九課 向南國之先知:耶利米(二)
▲本課目的:探討耶利米書的表記式講章和耶利米哀歌的主要信息。
▲具體目標:上完本課以後,學生應該能夠:
1.說出耶利米的一個表記式講章及其意義。
2.舉出一例說明耶利米書和新約的關聯。
▲相關經文:列王紀下 22-25 章、歷代志下 29-36 章
▲本課金句:耶利米書 31:33
新標點和合本:
耶和華說:「那些日子以後,我與以色列家所立的約乃是這樣:我要將我的律法放在他們裏面,寫在他們心上。我要作他們的上帝,他們要作我的子民。」
現代中文譯本:
我要與以色列人民訂立的新約是這樣:我要把我的法律放在他們裏面,刻在他們的心版上。我要作他們的上帝,他們要作我的子民。
台語白話字:
Ia-ho-hoa kong, Hiah e jit liau-au,Goa kap I-sek- liat ke so beh lip e
iok si chit-e;chiu-si Goa beh eng Goa e lut-hoat he ti in e sim-lai, khek
ti in e sim;Goa beh choe in e Siong-te, in beh choe Goa e peh-si.
台語漢字:
耶和華講:「許個日了後,我及以色列家所欲立的約是此個:就是我欲用我的律法下佇伸的心內,刻佇伸的心。我欲做伸的上帝,伸欲做我的百姓。
▲本課大綱:一、耶利米書的信息
二、耶利米書裡的表記式講章
三、耶利米書與新約的關係
四、耶利米哀歌
▲討論與分享(請擇題討論):
1.你有這樣的經驗,服事一點果效都沒有嗎?你會有什麼樣的心情?你對上帝會怎樣禱告?當你所代求的對象一點都不長進,沒有改變的跡象時,你會繼續為他禱告嗎?
2.你曾經用過什麼方法領人歸向上帝?有沒有用過或看別人用過表記式講章?請分享一次領人歸主的經驗,以供別人參考。不一定要成功的經驗,失敗的也沒關係。大家一起來切磋琢磨,一定能夠受益。
3.你認為什麼是你可以誇口的?有好的成績或業績?有健康的身體?有良好的人脈?或有幸福的婚姻?或是其他?請分享。或許以此來感恩,而非倚靠它,是一個比較正確的態度。
4.你曾經為了忠於某人、愛某人,或是忠於教會或信仰上的某項主張而像耶利米一樣遭到誤會和迫害嗎?試分享你當時的感覺和盼望。
5.你覺得上帝的誡命或真理,那一件已經寫在你的心版上,行出來毫無困難?
▲課程內容
一、耶利米書的信息
從上一課的研討和在家裡讀耶利米書,你對耶利米這個先知的一生已經有一些大致上的概念。請你說出一項,跟大家分享。讓我們大家一起來把耶利米的生平事蹟組合起來:
(這是複習上一課以便進入這一課的轉接,請務必給每一個人都有機會發言。)
其實,耶利米的生平和他的信息是不能區分的,先知本身就是上帝活生生的見證人。他最主要的信息有:
(一) 責備祭司、官長、先知、百姓:
到底當代的人有什麼樣的惡行讓先知這樣責備呢?
1.離棄上帝活水的泉源(耶 2:13、7:13)
2.背約,轉去拜偶像、多神(耶 2:8、2:27-28、7:8-11、8:19、11:10、11:13、13:10、16:10-13、18:15、19:4-5、19:13)。百姓事奉外邦神的結果變成事奉外邦人(耶 5:19)。
3.祭司先知說假預言把持權柄(耶 5:31),又謬用上帝的話語(耶 23:36)。
4.貪婪、虛謊、行姦淫(耶 5:7、6:13-15、23:14)
5.焚燒自己的兒女(耶 7:30-31、19:4-5、32:35)
先知得到一個結論,就是無一人行公義(耶 5:1-2)。
(二) 宣告審判的來臨
看耶利米書 4:19-31、5:14-19、6:18-26、13:18-19、 19:1-3、19:14-15。
(三) 呼籲悔改
上帝雖然藉著耶利米宣告審判的來臨,事實上,上帝並不喜歡降災禍(耶 29:11),乃是希望百姓能夠悔改得醫治。因此,耶利米一再地呼籲百姓要改正行動作為:耶利米書 3:22、4:4-5、4:14、7:3-7、18:11。
百姓聽了耶利米的話以後,反應如何呢?
耶利米書讓我們看到,以色列百姓不聽上帝藉先知所傳講的信息,反而以上帝的話為羞辱,甚至迫害先知:耶利米書 6:10、6:16-17、17:15、18:11-12、18:18。
(四) 先知的禱告與哀哭
耶利米所傳講的信息沒有人要聽,他的心裡非常難過,為此他常常哭泣,淚眼汪汪(耶 9:1、13:17、14:17-18)。雖然上帝一再地對他說,不要為這些百姓禱告(耶 7:16、11:14、 14:10-12),即使有摩西、撒母耳的代求也沒有用(耶 15:1),耶利米仍然不死心,不斷地為百姓禱告(耶 10:23-24、14:7-9、14:19-22、17:14、32:16)。
你有類似的經驗,服事一點果效都沒有嗎?你會有什麼樣的心情?你對上帝會怎樣禱告?當你所代求的對象一點都不長進,沒有改變的跡像時,你會繼續為他禱告嗎?
(五) 上帝的應許
耶利米雖然宣告審判的信息,一方面也傳達上帝的應許。上帝應許百姓要將好牧者賜給他們(耶 3:15),要建立他們(耶31:4)。日子將到,被擄的要歸回(耶 24: 4-7、30:1-3、30:18-19、31:16-17)。耶利米書 29:10-14 更明確地指出,七十年滿之後,百姓要歸回。這樣的應許,百姓怎麼知道會不會實現呢?耶利米告訴百姓,上帝是這樣的一位:
1.喜悅在地上施行慈愛、公平和公義(耶 9:24、31:3)
2.有大能大力(耶 10:6、16:21、32:17-22、50:34)
3.是真神、是活神、是永遠的王(耶 10:10)
4.是創造萬物的(耶 10:12、32:17)
5.是察驗人心的(耶 11:20、16:17、17:9-10)
6.在上帝沒有難成的事(耶 32:17、32:26-27)
上帝既是這樣的一位,祂的應許必然會成就!
二、耶利米書裡的表記式講章
耶利米為了讓百姓更加明白上帝的話,用了許多表記式的講章;這種方式以西結也曾經使用過,一方面是讓百姓有更深刻的印象,一方面是因為言語已盡,只有用這種方式來引起百姓的注意。
1.麻帶糜爛,表示猶大敗壞無用(耶 13:1-11)
2.酒罈盛滿,表示百姓大醉(耶 13:12-14)
3.不娶、不入喪家及宴樂之家,表示斯土必滅(耶 16:1-9)
4.窯匠製器皿,表示上帝如何對待列邦(耶 18:1-10)
5.打破瓦瓶,表示猶大必滅(耶 19 章)
6.好壞無花果,表示被擄的和留在耶路撒冷的人(耶 24 章)
7.以繩索與軛束頸,表示列邦要服事巴比倫(耶 27:1-7)
8.在耶路撒冷被圍困時購地,表示將來要歸回(耶 32:6-15)
9.大石頭藏在磚砌灰泥中,表示巴比倫必勝埃及(耶 43:8- 13)
耶利米勸導百姓歸向上帝,可以說用心極其良苦;言語勸不聽,就用種種的方法來傳達上帝的信息。耶利米的方法相當具有創造力。今天,我們要把一個人帶領到上帝面前,也需要運用各種方法;一方面要倚靠上帝的大能大力,一方面要運用智慧。就像歌羅西書 1:28-29 所說,「我們傳揚他,是用諸般的智慧,勸戒各人,教導各人,要把各人在基督裏完完全全地引到上帝面前。我也為此勞苦,照著他在我裏面運用的大能盡心竭力。」這是使徒保羅的經驗、耶利米的經驗,也可以成為你我的經驗。
你曾經用過什麼方法領人歸向上帝?有沒有用過或看別人用過表記式講章?請分享一次領人歸主的經驗,以供別人參考。不一定要成功的經驗,失敗的也沒關係。大家一起來切磋琢磨,一定能夠受益。
三、耶利米書與新約的關係
耶利米在對當代極其失望之餘,上帝讓他看到一個更美的約,不是寫在書卷上,而是寫在百姓的心裡(耶 31:31-34),是永遠的約(耶 32:40)。這就把我們的眼光帶進新約,是憑耶穌基督設立的。希伯來書 8:6-13、10:16-18 對此有詳細的論述,羅馬書 11:27 也說:「我除去他們罪的時候,這就是我與他們所立的約。」你已經藉著耶穌基督這中保,跟上帝訂立這樣的新約了嗎?如果尚未,現今就是一個機會。你要不要向上帝這樣禱告呢?
耶利米書除了論到新約而跟新約聖經有密切關聯之外,還有許多地方與新約有關:
1. 上帝的話語:耶利米書 5:14、23:29 提到上帝的話語像火、像大錘,有力量、有功效。希伯來書 4:12 以劍來比擬上帝的話,也是論及它的活潑、極有功效,能辨明人的心思意念。在你讀聖經時,是否感受到上帝話語有這樣的能力?
2. 能使人得安息之道:耶利米書 6:16 提到古道、善道,行在其間的人心裡必得安息。耶穌更清楚地教導我們,學他的樣式,心裡柔和謙卑,就必得安息(太 11:29)。你是否勞苦背重擔?主耶穌能使你得安息。
3. 上帝的殿變成賊窩:耶利米責備來到聖殿敬拜上帝的人說,他們拜偶像、行為不正,卻又來到聖殿敬拜,這等於是把上帝的殿當做賊窩了(耶 7:11)。這種比喻,耶穌亦曾引用來責備在聖殿裡做買賣的人(太 21:13、可 11:17)。
提到上帝的聖殿,耶利米特別警告來敬拜的人,不要以為這是耶和華的殿,耶和華就一定會看顧(耶 7:4)。當百姓行為敗壞時,外在的聖殿不能保佑他們。這是我們必須徹底覺悟的。我們的身體是上帝的殿,我們必須倚靠上帝離惡行善,才能夠真正有上帝的同在。不能靠虛假的概念說,上帝一定會保守祂的兒女,一定會賞賜平安;也不能心裡說,我有固定上教堂、聚會事奉,一定會得上帝的祝福。上帝所看重的不是這些。當然,基督徒也沒辦法完全行的正,但是我們要隨時檢討,有謙卑悔改的心,倚靠耶穌基督的救贖,仰望以馬內利的上帝。
4. 單以上帝誇口:耶利米書 9:23-24 說,智慧人不要因智慧誇口,勇士不要因勇力誇口,財主不要因財物誇口,誇口的單要以認識上帝來誇口。使徒保羅兩次引用耶利米的話說,誇口的當指著主誇口(林前 1:31、林後 10:17)。今天你以什麼為可誇的呢?有好的成績或業績?有健康的身體?有良好的人脈?當注意,這些都不是永遠的倚靠。只有主是我們可誇的。有這些,當心存感恩,但不要忘記施恩的主。
5. 把上帝的話語當食物吃:耶利米 15:16 說,「耶和華─萬軍之上帝啊,我得著你的言語就當食物吃了;你的言語是我心中的歡喜快樂,因我是稱為你名下的人。」啟示錄 10:9-10記載約翰吃小書卷以後說豫言。上帝的話語真是可吃的。你覺得呢?
6. 上帝忿怒的酒杯:耶利米書 25:15-29 提到上帝要列國喝祂忿怒的酒杯,而有刀劍、災禍發生。啟示錄 14:10、16:19 也提到這個忿怒的酒杯。這是末日將有的景象,先知在早先就已經預見這樣的光景。
7. 尋求上帝必尋見:耶利米書 29:13 說,「你們尋求我,若專心尋求我,就必尋見。」耶穌在馬太福音 7:7 說:「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正是這樣的意思。這種應許在聖經其他地方也有(代上 28:9、代下 15:2、箴 8:17),是上帝的心意。
8. 拉結在拉瑪哭他的兒女,不肯受安慰:這是耶利米在 31:15 的預言,在希律王屠殺伯利恆四境的嬰孩時應驗了(太 2: 16-18)。
9. 上帝會照各人的行為報應各人:耶利米書 32:17-19 提到上帝在注目觀看世人一切的舉動,為要照各人所行的,和他作事的結果報應他。耶穌基督和使徒保羅也都提到這樣的報應有一天會臨到(太 16:27、羅 2:6)。
10.由上面所列耶利米書和新約經文的對照,我們可以看到耶利米書和新約的關係非常密切。
四、耶利米哀歌
1.主題
耶利米哀歌的主題是在哀悼耶路撒冷在公元前 586 年的陷落、焚燬和百姓被擄。雖然書中充滿哀傷的詞句,卻也不斷地表現出對主的信賴和期望。本書最適合內心受苦時的呼求。
2.作者
耶利米哀歌的作者不詳。直到十八世紀,不論猶太教、天主教或是基督教的學者都認為耶利米是本書的作者,因為它與耶利米書有許多共鳴之處。後來雖然產生各種不同的見解,但本書仍表達一個目擊者對耶路撒冷陷落的感受與反應。
3.體裁與形式
本書的名稱在希伯來文是輓歌,希臘文七十士譯本是輓詩,拉丁文則為哀歌。本書之形式,前四章是離合體字母詩,每章 22 節或是它的倍數。在充滿哀傷的感情裡,還能用這種固定的形式,又不失其活力,實在難能可貴。第五章雖然也是22 節,但它並非字母詩。
4.在舊約裡的地位
這本哀歌在希伯來原文的舊約聖經裡,並非屬於先知書,而是屬於第三部份的聖卷。它與雅歌、路得記、傳道書、以斯帖記同列為五卷,分別在逾越節(雅歌)、五旬節(路得記)、住棚節(傳道書)、普珥日(以斯帖記)、耶路撒冷被毀週年紀念日(贖罪日之前,哀歌)等五個節期時公開誦讀。
5.分段內容
第一章:耶路撒冷的今昔
第二章:上帝的忿怒
第三章:作者受苦與哀嘆
第四章:上帝發怒原因是人的罪
第五章:受苦者的禱告
這當中,第三章是核心,最為重要。想起這一切的悲哀痛苦,作者原先是看不到任何指望(哀 3:18),後來卻在禱告仰望中,心裡有指望,因為每早晨都是新的,耶和華是他的分(哀3:21-24)。作者呼籲當深深考察自己的行為,歸向耶和華,誠心禱告(哀 3:40),因為「凡等候耶和華,心裏尋求他的,耶和華必施恩給他」(哀 3:25)。這真是人們在受苦中的盼望呀!
▲背金句:耶利米書 31:33
▲作業:
1.請讀以西結書 15-37 章。
2.請預習第十課。
信望愛電子報80525
| |||
《心靈小憩》 後現代、電玩、機運觀 文◎陳韻琳 | |||
電影「蘿拉快跑」一開始,便詢問著從遠古到未來,一直不停問著的問題:人類是最神秘的物種,充滿找不到答案的謎團,我是誰?我們從哪裡來?往哪裡去?怎確信所知為真,又為何相信這一切? | |||
【 公告】 本中心三台伺服器輪流更換作業系統,業已完畢。 | |||
【贊助方式】郵政劃撥帳號 22605871 戶名:財團法人信望愛資訊文化藝術基金會 | |||
--
This message has been scanned for viruses and
dangerous content by MailScanner, and is
believed to be clean.
2008年5月26日
2008年5月25日
葉忒羅 -- 蔡茂堂 牧師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根據出埃及記第二章,摩西在埃及殺人,被通緝逃亡的途中,遇見米甸祭司流珥七個女兒在放羊。他們遇到一群小混混過來找碴,摩西剛好路見不平,拔棍相助,用他在埃及王宮所學習得來的一身工夫,把那一群小混混打得落花流水、落荒而逃。(出2:11-17) 流珥連忙要女兒們,將這位英雄請回家,舉行慶功宴,當他知道摩西,乃是因為路見不平,在埃及地殺人,而遭遇法老王通緝時,就把摩西收留下來。請摩西幫忙他看顧羊群。後來,流珥看這年青人忠實可靠,就把女兒西坡拉介紹給摩西,讓他們兩人成婚。流珥就這樣成為摩西的岳父。(出2:18-22)
流珥又稱為葉忒羅 (出3:1)。有學者主張,摩西的岳父本名稱為“流珥”(Reuel),意思是“上帝的朋友” (God is his friend)。葉忒羅 (Jethro) 是他的尊稱,意思是“至尊者” (Excellency)。另外一些文本假說學者 (documentary hypothesis) 則主張流珥乃J文本的名稱,而葉忒羅是E文本的名稱。後來摩西在幫他的岳父葉忒羅,牧羊約四十年之後,有一次,他在何烈山上看到荊棘焚而不燬的異象,並且聽見耶和華差遣他,返回埃及去帶領所有以色列人,離開埃及為奴之地,前往上帝所應許的迦南應許美地。(出3:1-8)
摩西在前往埃及,從事這件極為艱辛又危險的任務之前,將太太西坡拉與兩個兒子革舜 (外邦寄居)以及以便以謝 (上帝幫助),安排回到米甸岳父葉忒羅的地方,讓岳父葉忒羅照顧。當摩西行了十個神蹟,最後終於帶領這一大群以色列民,浩浩蕩蕩的走過紅海,在汛的曠野,吃上帝所賜的嗎哪,在利非訂的曠野,喝摩西擊打磐石而流出的活水,並且由於摩西的舉手代禱,而戰勝了亞瑪力人,經歷了耶和華尼西的勝利。(出14-17)
摩西的岳父葉忒羅聽見耶和華,如何一路帶領摩西和以色列民,脫離埃及法老王的奴役統治,渡過礦野的饑渴危機,以及亞瑪力人的攻擊之後。他認為讓這對年輕夫婦,長年分離兩地是不好的,兩個孩子也須要父親的教導。因此,他就帶領他的女兒西坡拉,以及兩個外孫革舜和以便以謝,找到了摩西所帶領以色列民的營區。摩西對這位在他亡命逃難時收容他,還給他一份工作,甚至將寶貝女兒下嫁給他為妻,如此照顧他四十年之久。當他為了異象與使命,須要遠離第二家鄉,到外地冒險犯難時,又幫助他照顧他的整個家庭,一直到情況比較穩定時,才把他的妻子與兒子帶來讓他們全家團圓的岳父,實在是感恩不盡,盛禮以待。(出18:1-7)
葉忒羅這位岳父,很高興的聆聽,被曠野烈日曬的全身烏黑的女婿摩西,用著興奮的口吻,向他的岳父述說著耶和華,如何帶領並保護他,以及全以色列民的故事。葉忒羅雖然本身是米甸的祭司,他聽到摩西的見證分享之後,也不禁向耶和華,發出由衷的讚美,並且向耶和華獻上燔祭與平安祭。根據學者考證,葉忒羅是第一位向耶和華獻上平安祭的外邦祭司。(出18:8-12)
第二天一大早,葉忒羅就參觀摩西的辦公室,看這位女婿是如何帶領,這一大群以色列民,在曠野中行進。葉忒羅在默默的觀察了一整天之後,他看到女婿,幾乎是沒時間吃飯與休息,從清晨忙到深夜,還是有處理不完的事務。很多以色列人掛了號,排隊等了一整天,結果到了晚上,還是輪不到他們的份。葉忒羅就將摩西拉到一邊,直接指出摩西的盲點。摩西不會揀選、訓練、託付合適的助手,來幫助他料理照顧以色列民的責任。摩西對這位因為愛他,而勇於向他指出錯誤的岳父的當面指正,心存感謝,也願意謙卑的受教。因此,摩西得以,不因為耗竭 (burn out) 而崩潰,以色列民也得到較好的照顧。盼望大家,能從摩西的岳父葉忒羅身上,學到許多寶貴的人生功課。
小組系列(十三):葉忒羅Jethro -- 蔡茂堂 牧師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短片
弟兄姊妹大家平安。今天我們的講壇內容,是要來看小組事工有無聖經根據。在聖經中,第一次提到小組化的人,是摩西的岳父葉忒羅,而他的名字在聖經裡至少有兩個意思:在出埃及記第三章1節叫葉忒羅(Jethro),第二章18節則是叫作流珥(Reuel)。學者們研究出Jethro的意思是His Excellency(尊貴的),Reuel的意思則是Friend of God(上帝的朋友),所以學者們認為,流珥可能是他的本名,葉忒羅是他的尊稱。我們今天所讀的經文中,是稱呼他為葉忒羅,這可能是指摩西尊稱他並聽從他的勸告,且因此將所帶領的這一兩百萬人的團體,分成最小單位為每十人一組,使大家能夠互相擔當、互相幫助。今天就讓我們從葉忒羅身上來學習一些功課。
Ⅰ、引言:史懷哲的小故事 (Dr. Albert Schweitzer)
在非洲行醫的德國醫生史懷哲(Albert Schweitzer 1875-1965)曾講過一句很有名的話:「每一個人應該有他的蘭巴倫。Everyone has his Lambarene」,他是在蘭巴倫幫助蘭巴倫的人,這句話是指,每一個人都應該能找到他可以奉獻、服侍的對象;史懷哲還有另一句話,其背景是這樣的:當史懷哲醫生八十五歲時,有一位作家Andrew C. Anderson到蘭巴倫訪問他,兩人一同走在路上,看見一位非洲女性頭頂一大捆木頭,是要帶回家燒材用,史懷哲就跑過去以肩替她扛木頭,並抬到山頂上,這作家就問:「史懷哲先生,你年紀那麼大了,為何要這樣做?」他回答:「No one should have to carry a burden like that alone.(沒有人應該自己一個人扛那麼大的重擔)。」這是葉忒羅對於為何要小組化而給予摩西的理由,我想這也是小組中最大的目的──互相幫助、照顧與扶持。
今天的經文,背景是摩西被上帝呼召,去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而由於此事可能會很危險,摩西就將妻小留在岳父家中,請葉忒羅照顧,後來摩西帶領以色列人成功地出埃及並過了紅海,直走到何烈山,在那安營時,葉忒羅就帶著女兒西坡拉和兩個孫子(老大叫革舜,意思是寄居,老二叫以利以謝,意思是神助)去拜訪摩西,讓他們一家相聚。摩西就請岳父作客,在帳棚裡向葉忒羅講述自己經歷神的大能,包括在埃及的十個神蹟、過紅海、汛的曠野有嗎哪、利非訂的磐石出水、以及與亞瑪力人打仗時摩西舉起雙手就打贏,葉忒羅聽了,感受到「你們的上帝真的是最偉大的」,就決定獻燔祭和平安祭給上帝;第二天,葉忒羅看見摩西從一早就處理眾人之事,直到夜間都未必能處理完,於是就給予摩西建議。這就是我們今天所讀的經文。
Ⅱ、摩西的盲點
摩西是神的僕人,神與他面對面說許多的話,但摩西仍有盲點。何謂盲點?若我們現今去看眼科,醫生可以讓我們看我們的眼底鏡,在眼底鏡中我們可以看到有兩個點,一點較亮,另一點較暗,亮的這點叫作視神經盤(Optic Disc),暗的叫作黃斑(Macula Lutea);亮點是因為該處都是視神經,我們所有看到的光線都集中在那點,使整束神經往後傳送至大腦,所以在這點是看不到的,而比較暗的點卻是看的最清楚的地方,因為該處都沒有神經。視神經盤就是我們的盲點(Blind Spot),上帝造我們時就讓我們有了盲點,但感謝主,我們有兩個眼睛,眼睛的盲點不是在眼球中間,而是在偏鼻側,因此兩個眼睛的視角盲點就互相遮蓋,使我們看東西時不覺得有盲點。屬靈上也是這樣,不論何人,都會有他的盲點。
「第二天,摩西坐著審判百姓,百姓從早到晚都站在摩西的左右。摩西的岳父看見他向百姓所作的一切事,就說:你向百姓作的是什麼事呢?你為什麼獨自坐著,眾百姓從早到晚都站在你的左右呢﹖摩西對岳父說:這是因百姓到我這裡來求問神。他們有事的時候就到我這裡來,我便在兩造之間施行審判;我又叫他們知道神的律例和法度。」(出18:13-16)從這當中,我們看見摩西的工作有三方面,第一是主前代禱,第二是關顧牧養,第三是教導神的律例。並且:
1. 摩西盡忠職守
上帝說「我的僕人摩西不是這樣;他是在我全家盡忠的。」(民12:7)摩西在侍奉上是盡忠職守的,但一個人即使忠誠,卻不代表他一定是對的:「He is sincere, but sincerely wrong.」,所以我們要釐清,即使忠心、誠懇地在服侍,仍可能會有我們的盲點。
2. 摩西三重服侍
第一個是主前代禱:摩西曾在以色列人造金牛犢犯罪時,到神面前求神原諒百姓,「摩西回到耶和華那裡,說:唉!這百姓犯了大罪,為自己做了金像。倘或祢肯赦免他們的罪……不然,求祢從祢所寫的冊上塗抹我的名」(出32:31-32)。他牧養關顧,但也曾因為太繁重,就對上帝說:「管理這百姓的責任太重了,我獨自擔當不起」(民11:14)。他也教導,「...摩西照耶和華藉著他所吩咐以色列人的話都曉諭他們」(申1:3)。
3. 岳父直言相勸
當葉忒羅直接給予摩西建議時,摩西並沒有因驕傲而不受教,而是聽了進去,並且去做,這是摩西謙卑的地方。箴言說:「當面的責備強如背地的愛情。朋友加的傷痕出於忠誠;仇敵連連親嘴卻是多餘。」(箴27:5-6)好朋友就是可以當面指出對方的盲點。
4. 摩西謙卑受教
「摩西為人極其謙和,勝過世上的眾人」(民12:3)。
看來摩西在三重服侍中盡忠職守,面對岳父直言相勸,也能謙卑受教,那麼摩西的盲點何在呢?依我來看,摩西的盲點用英文來說就是Indispensable Syndrome,翻譯成中文叫作「非我不可症候群」,雖然認為自己重要、並且盡忠,這是無可厚非,但若認為非我不可,這可能會是一個盲點。即使摩西想著:「神只有親自對我說話,所以別人一定會判斷錯誤、會處理不好」,這樣的想法也沒有錯,但每件事真的只能一個人做嗎?
Ⅲ、葉忒羅的建議
葉忒羅給摩西的建議當中,並不是指任何事情都交代下去,而是要分辨何種事情可以交代、何種事情卻不能。「你這做的不好。你和這些百姓必都疲憊;因為這事太重,你獨自一人辦理不了。現在你要聽我的話。我為你出個主意,願神與你同在。你要替百姓到神面前,將案件奏告神;又要將律例和法度教訓他們,指示他們當行的道,當做的事;並要從百姓中揀選有才能的人,就是敬畏神、誠實無妄、恨不義之財的人,派他們作千夫長、百夫長、五十夫長、十夫長,管理百姓,叫他們隨時審判百姓,大事都要呈到你這裡,小事他們自己可以審判。這樣,你就輕省些,他們也可以同當此任。你若這樣行,神也這樣吩咐你,你就能受得住,這百姓也都平平安安歸回他們的住處。」(出18:17-23)
1. 代禱乃首要
葉忒羅所給的第一個建議是,摩西不可停止為他所帶領的人禱告,主前代禱的事情,不能交代給別人而自己就不做了:「至於我,斷不停止為你們禱告,以致得罪耶和華。我必以善道正路指教你們。」(撒上12:23)現在我們也開始在改變我們禱告會的方式,弟兄姊妹,若你的時間允許,我鼓勵你來參加,希望我們可以一起來禱告。
2. 教導神律法
第二件事情是要教導,葉忒羅也認為這件工作不能被交代下去而自己不做,因為摩西受過神給予的裝備,「摩西將以色列眾人召了來,對他們說:以色列人哪,我今日曉諭你們的律例典章,你們要聽,可以學習,謹守遵行」(申5:1)。
3. 栽培領導者
只有關顧牧養的事,葉忒羅認為摩西可以將其交代分派下去。使徒保羅就把牧養的事情交代給提多,並且對提多說,要再交代給長老,使得牧養教會的事能被慢慢地交代下去,讓大家都能參與,「我從前留你在革哩底,是要你將那沒有辦完的事都辦整齊了,又照我所吩咐你的,在各城設立長老」(多1:5)。
4. 確定神帶領
葉忒羅說完建議,最後對摩西說:「這是我的建議,但你自己要確定是神的帶領才去做」,葉忒羅沒有倚老賣老,而要摩西自己到神的面前去尋求。約翰壹書也提到:「你們從主所受的恩膏常存在你們心裡,並不用人教訓你們,自有主的恩膏在凡事上教訓你們。這恩膏是真的,不是假的;你們要按這恩膏的教訓住在主裡面」(約壹2:27)。我希望我們有兩種態度,第一種是,對於一般人所說的話,我們願意謙卑地聽,第二種是,聽完後我們要到神面前禱告:「神啊,祢是否要透過此讓我學習什麼」,這樣就不會是只聽神的聲音而不聽進任何他人的話,這成了屬靈的驕傲,也不會別人說什麼就跟著做,自己反倒不用負責任。我們要聽了後,向神禱告,看這是不是神要教導我學習的。
所以整個來說,葉忒羅給摩西的建議是,關懷的事工要以小組的方式來關顧,並要有分層組織,有「千夫長、百夫長、五十夫長」,到最小的單位是十個。我們現在所推動的小組,也用大約十個作為最小的關懷單位。
Ⅳ、領袖的條件
葉忒羅也有對摩西說,要做這樣的帶領者,必須要有一些條件,而不是任何人都能這樣做的:「並要從百姓中揀選有才能的人,就是敬畏神、誠實無妄、恨不義之財的人,派他們作千夫長、百夫長、五十夫長、十夫長,管理百姓,」(出18:21)這是葉忒羅向摩西建議的領袖條件。
1. 有領導恩賜
首先是有才能,有領導的恩賜,這是指對事情、對關顧而言。神給教會許多不同的恩賜,「祂所賜的,有使徒,有先知,有傳福音的,有牧師和教師」(弗4:11),我們應當照著恩賜來做帶領的工作。
2. 存心敬畏神
第二個條件是,我們若有這樣的恩賜,在神面前應當要有敬畏神的心。若是敬畏神,就不會有欺人之心,每一個帶領者,特別在關懷事工上,是要幫助別人,絕不該將小組、團契肢體當作你的資源,這樣是濫用神給你的領導權柄。尼希米的前任省長,就是利用他的職權來欺負他應當要照顧的人,「在我以前的省長加重百姓的擔子,每日索要糧食和酒,並銀子四十舍客勒,就是他們的僕人也轄制百姓;但我因敬畏神不這樣行。」(尼5:15)尼希米說,因為他敬畏神而不敢如此。身為一個帶領的人,對神應當有一顆敬畏的心。
3. 忠誠又信實
與人所建立起來的關係,應該是讓人感到誠實可靠,讓人能將他的困難對你
訴說,而不怕會被傳出去,「你們所當行的是這樣:各人與鄰舍說話誠實,在城門口按至理判斷,使人和睦」(亞8:16),說誠實的話,照真實來判斷,不偏袒某一方,這樣就可解決事情,大家彼此和睦。
4. 恨不義之財
最後一點,當人與人互相幫助時,會不會有利益就滲進來呢?這是我們必須相當小心的,彼此幫助時,不該圖謀不義的錢財。
所以要依照恩賜做事,在神面前要敬畏神,在人面前要有忠誠,遇到財利時要小心,不該拿的不要拿。如果一個人有這四個基本的條件,那他就預備好可以來做關懷的事工、可以來幫忙其他有困難的人。以賽亞書說:「行事公義、說話正直、憎惡欺壓的財利、擺手不受賄賂、塞耳不聽流血的話,閉眼不看邪惡事的」(賽33:15),不要欺壓得財利,不要受賄賂,這樣神就會喜歡你。
Ⅴ、屬靈的功課
1. 代禱教導與牧養關顧
我們在這一小段經文裡學到哪些屬靈的功課呢?第一,教會的領導者必須要持守代禱和教導,牧養關顧則應該可以放下去讓弟兄姊妹來帶,特別是採用小組的方式,使大家可以互相照顧;領導者不可停止為他所帶領的人禱告,主前代禱的事情,不能交代給別人,而自己就不做了,在教導神律例的事上也一樣。所以初代教會遇到困難時,使徒們決定不能放棄的是祈禱傳道,「但我們要專心以祈禱、傳道為事」(徒6:4),其它的,比如管理餐食、幫助有需要的人,這應該可以再找一些人來幫忙,執事就這樣產生,初代教會就這樣開始。
2. 揀選栽培與授權交託
對於你所找的人們,你要能放手、交託(delegation)。保羅跟提摩太說:「你在許多見證人面前聽見我所教訓的,也要交託那忠心能教導別人的人」(提後2:2),栽培下一代的領袖,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3. 謙卑受教與終生學習
摩西雖然年事已高,在神面前經歷許多,但他在神面前只要有學習的機會,就願意學。以賽亞書說:「主耶和華賜我受教者的舌頭,使我知道怎樣用言語扶助疲乏的人。主每早晨提醒,提醒我的耳朵,使我能聽,像受教者一樣」(賽50:4),,我們應該一直抱持這種願意學習的態度。一個不斷學習的人,是可以繼續教導別人的人。
4. 照顧自己與鼓勵參與
最後,一個領導者要學會照顧自己。像摩西這樣因承擔太多而累極,並沒有什麼好處,我們應當知道怎麼照顧自己,並也鼓勵大家一同來參與侍奉,而不是我們自己做而已。以弗所書說,教會的領袖最主要該做的是成全聖徒,各盡其職,才能將教會建立起來,「為要成全聖徒,各盡其職,建立基督的身體」(弗4:12)。
Ⅵ、結論:連於元首基督 全身聯絡合式 百節各按各職 功用彼此相助 身體漸漸增長 愛中建立自己
教會的頭,是基督而不是牧師。我們在基督的身體裡各有其角色,被擺在基督身體上不同的部位,「...連於元首基督,全身都靠祂聯絡得合式,百節各按各職,照著各體的功用彼此相助,便叫身體漸漸增長,在愛中建立自己」(弗4:15-16),最重要的是百節各按各職,功用彼此相助。我們來到教會,是只來作主日禮拜,但我不認識人,人也不認識我嗎?這樣當遇到困難時要找誰幫助?同樣的,別人遇到困難時你也不會知道,因為你和別人沒有交集。我們是否能想想,「我能做什麼嗎?」我希望每個人在教會都有服侍,而且大家都有一個小組,在小組中互相得到幫助和關心,這樣才能百節各按各職,功用彼此相助,教會才有真實關係的增長,而不是鬆散人數的增加。我們一起低頭禱告。
「天父,謝謝祢,今天這個小小的故事讓我們看見,摩西他那麼偉大、那麼勇敢,但他有盲點,可是他願意謙卑學習。也讓我們看見葉忒羅真的是給摩西一些好的建議,他的建議中,認為關懷照顧的事情應該是大家都要參與的。主,我們和平教會距離這個理想,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幫助每位弟兄姊妹,知道自己的恩賜,願意將恩賜為主所用,在教會中積極參與服侍,也能看見別人的需要,彼此相助,一起互相關懷、互相照顧。我們這樣禱告,奉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小組系列(十三) —葉忒羅 (Jethro)
小組系列(十三) —葉忒羅 (Jethro) ( 國語 )
小組系列(十三) —葉忒羅 (Jethro) ( 台語 )
【講道大綱】
I. 引言:史懷哲的小故事(Dr. Albert Schweitzer)
II. 摩西的盲點
1. 摩西盡忠職守 (民12:7)
2. 摩西三重服侍 (申1:3)
3. 岳父直言相勸 (箴27:6)
4. 摩西謙卑受教 (民12:3)
III. 葉忒羅的建議
1. 代禱乃首要 (撒上12:23)
2. 教導神律法 (申5:1)
3. 栽培領導者 (多1:5)
4. 確定神帶領 (約壹2:27)
IV. 領袖的條件
1. 有領導恩賜 (弗4:11)
2. 存心敬畏神 (尼5:15)
3. 忠誠又信實 (撒8:16)
4. 恨不義之財 (賽33:15)
V. 屬靈的功課
1. 代禱教導與牧養關顧 (徒6:4)
2. 揀選栽培與授權交託 (提後2:2)
3. 謙卑受教與終生學習 (賽50:4)
4. 照顧自己與鼓勵參與 (弗4:12)
VI. 結論:連於元首基督 全身聯絡合式
百節各按各職 功用彼此相助
身體漸漸增長 愛中建立自己
(弗4:15-16)
默想
1. 你對摩西的盲點有何感想?
2. 你對葉忒羅建議有何意見?
3. 你是否學到什麼屬靈功課?
金句以弗所書第4章15-16節
惟用愛心說誠實話,凡事長進,連於元首基督。全身都靠他聯絡得合式,百節各按各職,照著各體的功用,彼此相助,便叫身體漸漸增長,在愛中建立自己。
2008年5月24日
以賽亞書 23/24
默想: 主啊!求你讓我也學習將祢所賜給我的一切恩典才幹,都能夠歸耶和華為聖,而不是只是為自己來存留。
約伯記 16/17
約書亞記 22
默想: 感謝施恩的主,讓以色列十個支派於河東兩個半支派間的猜忌與衝突得以順利解決。求主也幫助我,能在與人之間有猜忌產生時,能夠有很好的溝通。
馬太福音 19/20
創世紀 19
默想: 親愛的主,羅得的妻子只是往後一望,就成了一根鹽柱。主耶穌,祢也曾經告訴祢的門徒說,手扶著犁向後看的人,不配進神國。求主幫助我,跟隨祢的腳步,永不退後,決不回頭。
2008年5月23日
每日靈修分享080523
2008年5月22日
擁抱熱情
最近新聞中再次談到「蘇花高」的興建案,這個案子最終是被暫時停止下來,退回交通部再評估。我認為這是值得我們高興的事情。因為蘇花高所帶來的壞處比好處 多太多了,若是我們不能為花東地區的環境做長遠的思考,有可能這樣的禍患就會臨到我們的下一代。在反對興建蘇花高的人士當中,有很多青年朋友們,包含在地 的青年,讀書在外的大學生(包含太魯閣學生會的青年們),還有其他人士。他們堅持這樣美麗永續的夢想捍衛自己的家園,這樣的精神讓人佩服。若是我們想要瞭 解關於蘇花高的問題,我們可以到「蘇花糕餅舖」這個網站來關心、瀏覽。我們會發現原來蓋蘇花高速公路,會帶來十年的施工交通黑暗期、1400億元的花費 (原物料若持續上漲這個數字還會不斷追加)、破壞17個環境敏感帶(自然保護區、斷層帶、湧水脈、原住民保留地等),85公里的路段中就有40公里是隧 道,幾乎一半的行車時間看不到美麗的自然風景。若是能夠花部分的錢就可以把鐵路、海運升級,提供安全、可靠的運輸;剩下的錢可以拿來建設花東地區,讓它變 得更美麗更動人,是不是會吸引更多的人來深度旅遊呢!
...more
牛糞堆裡的珍珠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關懷中國四川震災函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2008年5月21日
2008年5月20日
認識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第四講 信經和信仰告白
一、 信經是什麼?
1. 信經(creed)源自拉丁文credo,意思為「我信」。信經以言簡意賅的方式陳述信仰的基本內容,是正式、有權威的基督教信仰要點。
2. 最早的信經形式主要用在洗禮儀式中,為了確定信徒的信仰內涵。
3. 教會歷史中的四大古信經:
尼西亞信經/尼西亞君士坦丁堡信經(Nicene Creed,325/381)
使徒信經(Apostles’ Creed,7th-8th C. E.)
亞他拿修信經(Athanasian Creed,6th-7th C. E.)
迦克敦信經(Chalcedonian Creed,451)
4. 宗教改革之後,不同的教派制定自己的信條,這些信條不稱為信經。例如:
韋斯敏斯德信條/信仰告白(Westminster Confession of Faith,1647):改革宗和長老宗重要的信條
奧斯堡信條/信仰告白(Augsburg Confession,1530):信義宗最重要的信條
三十九條:聖公會的信仰告白
5. PCT接納的信仰告白: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係基於聖經,相信耶穌為救主,遵從使徒信經、尼西亞信經、韋斯敏斯德信仰告白及本教會信仰告白,而依本憲法組織之教會。(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憲法第一條)
二、 使徒信經和尼西亞信經簡介
1. 尼西亞信經:基督教會歷史中最早由大公會議制定的信經,也是目前基督宗教中三大信仰家族共同承認的信經。最早的形式為巴勒斯坦教會的洗禮文。
尼西亞信經制定的背景:
1) 亞流派思想:亞歷山太的長老亞流認為聖父上帝是絕對超越的創造主,所有的美善智慧只屬於上帝,不能與別物分享。聖子基督雖然是道,卻不是永恆的存在,是父所造,但又先於一切受造,與其他受造有別。
2) 亞流派的思想受到當時許多教會領袖的抨擊,但也得到一些支持者,教會因而產生紛爭。
3) 當時的皇帝君士坦丁大帝初初取得羅馬帝國的統治權不久,不願教會的紛爭影響國家的安定,因而命令教會召開會議解決內部紛爭。會議在君士坦丁堡(現在的伊斯坦堡)附近的尼西亞舉行,各地前來與會的主教議決譴責亞流派思想,制定尼西亞信經,確立耶穌基督的神性。
「我們信獨一的主耶穌基督,上帝的獨生子。他在一切的世代以前從天父而生,從上帝出的上帝,從光出的光,從真神出的真神,是生的,不是受造的,與父同質同體。」
4) 381年時於君士坦丁堡召開會議,再次譴責亞流派,並且擴充了尼西亞信經的內容,我們目前使用的尼西亞信經,就是這份「尼西亞君士坦丁堡信經」,一般還是稱之為尼西亞信經。
5) 「和子」(filioque)的問題:不知何時,西方教會的尼西亞信經中,在聖靈的部份出現了「和子」的字眼,東方教會認為這種觀念嚴重扭曲了三一論,且未經正式會議片面改變信經內容,極不尊重東方教會。東西方教會長期以來在神學觀念上的差異受到挑動,最後,導致1054年東西方教會正確決裂。
2. 使徒信經:起源於初代羅馬教會的洗禮文,目前的形式大約在第七、八世紀確立下來,是西方教會傳統中重要的信仰告白。
1) 從第四世紀末開始,傳說使徒信經是十二使徒一人一句話制定出來的。此傳說雖不是事實,卻反映使徒信經的古老性和重要性。
2) 使徒信經不只為天主教會採用,新教的教會也採用使徒信經做為教會的信仰告白。
3. 1921年第十屆台灣大會接納使徒信經為信仰告白。1957年第四屆總會正式接納尼西亞信經和使徒信經為PCT之信仰告白。
三、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信仰告白的制定和精神
1.1970s,PCT發表三個宣言之後,教會內外爭議紛起,在這種情況下,教會遂決定擬定新的信仰告白,一方面重新整合教會內部的信仰了解,另一方面也對社會大眾說明PCT的信仰內容。
2.1985年第三十二屆總會接納通過「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之信仰告白」。
3.PCT信仰告白強調對於鄉土的認同
「教會…是普世的,且根植於本地,認同所有的住民,通過愛與受苦,而成為盼望的記號。」
「我們信上帝賜給人有尊嚴、才能以及鄉土,使人有份於祂的創造,負責任與祂一起管理世界。」
四、 動動腦,想一想
1. 說說看對於一個信仰團體而言,信仰告白的重要性在哪裡?
2.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信仰告白能不能代表你的信仰內涵?為什麼?
五、 結論
宇宙被造以前,道已經存在。道與上帝同在;道就是上帝。(約1:1)
道成為人,住在我們當中,充滿著恩典和真理。(約1:14)
先知書第八課 向南國之先知:耶利米(一)
(影片準備時間約 1分鐘, 準備好時會自動撥放 )
上課影片二 ( 片長 55 分)
第八課 向南國之先知:耶利米(一)
▲本課目的:從耶利米的時代背景來探討耶利米的一生與他的信息,從而瞭解上帝對祂百姓的心意。
▲具體目標:上完本課以後,學生應該能夠:
1.說出耶利米的一個時代使命。
2.說出上帝在這個時代給基督徒的託負是什麼。
▲相關經文:列王紀下 22-25 章、歷代志下 29-36 章
▲本課金句:耶利米書 7:3
新標點和合本:
萬軍之耶和華─以色列的上帝如此說:你們改正行動作為,我就使你們在這地方仍然居住。
現代中文譯本:
上主─萬軍的統帥、以色列上帝的信息:「你們要棄邪歸正!我就讓你們在這地方居住。」
台語白話字:
Ban-kun e Ia-ho-hoa, I-sek-liat e Siong-te, an-ni kong, Lin-tioh koe-chia
so-kia so-choe, Goa chiu ho lin khia-khi ti chit e toe-hng.
台語漢字:
萬軍的耶和華,以色列的上帝按呢講:恁著改正所行所做,我就互恁徛起佇此個地方。
▲本課大綱:一、引言:先知耶利米有那些特色?
二、耶利米的出身及其時代背景
三、耶利米的時代使命
四、耶利米的遭遇
五、耶利米書的分段
▲討論與分享(請擇題討論):
1.你曾否為某人的逝去而傷心哀悼過?上帝所要成就的事工會因人的離去而擱置嗎?當人事多變時,你是否仍相信,上帝會按照祂的美意來成就大事?
2.台灣目前所處的社會,有那些亂象存在?針對這些亂象,基督徒的責任是什麼?你想,上帝要你扮演的角色是什麼?
3.你在全然絕望當中,還能見到一線希望的曙光嗎?你是否有過這樣的體會?請分享。
4.在你人生的際遇中,最讓你難過的是什麼?從這些痛苦的經驗中,你能夠領受從上帝而來的力量嗎?
5.約西亞王的改革為何失敗?就你所體會到的教會問題,如果你受託付要作改革,你會從那裡下手?你將如何作?
▲課程內容
一、引言:先知耶利米有那些特色?
在你的印象中,先知耶利米是一個怎樣的人?(請讓每一個人都有機會發言,即使對耶利米沒有很多的認識也沒關係。從「不知」到「知」是一種寶貴的學習經驗,所以不必怕知道的不多。知道愈少,可以學到的東西愈多。)
耶利米是一個流淚的先知,他事奉上帝的時間長達四十年之久。除了像其他先知一樣預言上帝的審判即將 來臨之外,耶利米親眼看見國家的覆亡,難怪他的內心極其難過。他雖然知道猶大的結局是滅亡,但仍然苦口婆心地勸誡官長、百姓悔改,或者上帝仍會施恩憐憫。 上帝並不是愛降災禍的上帝,耶利米在 29:11 傳達上帝的話語說,「我向你們所懷的意念是賜平安的意念,不是降災禍的意念,要叫你們末後有指望。」上帝既然不愛降災禍,耶利米卻宣佈審判確定要來臨,原因是百姓不肯悔改。耶利米書 7:3 這樣說,「萬軍之耶和華─以色列的上帝如此說:你們改正行動作為,我就使你們在這地方仍然居住。」(參見耶 4:1) 然而百姓不聽,終於走向滅亡之路。
二、耶利米的出身及其時代背景
耶利米名字的意思是「我為耶和華所高舉」。他的故鄉亞拿突,屬便雅憫地的祭司城(書 21:18、代上 6:60),靠近耶路撒冷。耶利米出身祭司世家,父親名叫希勒家(耶 1:1)(註 1),叔叔叫沙龍(耶 32:7)。他有可能是被所羅門革職的祭司亞比亞他的後代(王上 2:26-27)
耶利米誕生的年代和猶大王約西亞的誕生相差不到一、兩年,他的信息和一生的遭遇可以說與猶大末後五個王密不可分:
1. 約西亞王:約西亞王是猶大末期難得一見的好王,他八歲時登基,一反祖父瑪拿西、先父亞們的作風,在位第八年就開始尋求他祖大衛的上帝(代下 34:3);再過四年,他潔淨猶大和耶路撒冷,除去國內的偶像,拆毀巴力的壇,砍斷日像。在位第十八年,約西亞王下令修殿,祭司希勒家發現摩西的律法書,讀給王聽,王與百姓都立約要遵守上帝的誡命,並且吩咐眾民守逾越節。這是公元前 622 年的事。可惜的是當他在位第三十一年,他在米吉多為法老尼哥所殺(代下 35:20-24),使一切的改革遭遇中斷。
2.約哈斯王:約西亞王一死,約哈斯就被國民擁立為王。或許國民認為他比其兄以利亞敬更能繼承其父王的政策,所以膏他為王(王下 23:30)。但是法老尼哥將他鎖禁,不許他作王。後來他又被帶到埃及,死在埃及,不得再回故土(王下 23:33-34)。
3. 約雅敬王:約雅敬原名以利亞敬,法老王尼哥廢約哈斯王之後,就立約哈斯的哥哥以利亞敬為王,並且把他改名叫約雅敬。約雅敬效忠尼哥,向國民索取金銀給尼 哥。後來巴比倫強大,勝過埃及,他就歸順巴比倫。然不久他又毀約背叛巴比倫,而引來巴比倫大軍。宗教上,他回復瑪拿西時代的混合主義,背叛耶和華。
4. 約雅斤王:約雅敬的兒子約雅斤王在巴比倫大軍圍城之際就任,三個月後他就出城投降巴比倫。尼布甲尼撒王進城掠奪聖殿、宮殿的財寶,又將王、官員、國中的上 流領導階級、工藝技術人員都擄到巴比倫去。祭司以西結就在這次被擄。不過被擄的人在巴比倫仍享有相當程度的自由,而約雅斤王後來也受到相當的禮遇(王下 25:27-30)。
5.西底家王:尼布甲尼撒立約雅斤的叔叔瑪探雅作猶大王,給他改名叫西底家。此時,耶路撒冷尚未被毀滅,祖國仍然存在,被擄的人心存希望能夠歸回。但是西底家背叛巴比倫,猶大亡在他的手中,他自己也被巴比倫軍所辱所殺。
值得注意的是,約哈斯、約雅敬、西底家都是約西亞王的兒子,約雅斤是約西亞王的孫子、約雅敬王的兒子。
三、耶利米的時代使命
耶利米從約西亞王在位第十三年就開始領受上帝的信息,與他同樣在這時期作先知的有西番雅,稍後還有哈巴谷。他們對約西亞王的改革隻字未提,只有不斷地呼籲全國上下悔改,否則審判就會速臨。很有可能約西亞王的改革並未深入民心,大家只是表面應付而已(耶 3:10)。
當時巴比倫正興起當中,原先強大又壓迫猶大的亞述敗在巴比倫手下。南方的埃及想要遠征巴比倫,扶持亞述。約西亞王因為害怕亞述勢力再度興起,便起而攔劫埃及。結果,在與埃及交鋒時,約西亞王戰死,這就是有名的米吉多之役(王下 23:29-30)。耶利米還為此特地作了一首哀歌,追悼約西亞王(代下 35:25)。耶利米這時候一定非常傷心,這麼英明的國王,就這樣走了,猶大還有什麼盼望呢?稍後,巴比倫王在迦
基米施打敗埃及,巴比倫勢力日增。約西亞王的改革,隨著他的死而消逝。猶大末後的四個王,都不像他盡心 尋求上帝。他們領導百姓拜偶像,終於使南國猶大走向滅亡之路。你曾否為某人的逝去而傷心哀悼過?上帝所要成就的事工會因人的離去而擱置嗎?當人事多變時, 你是否仍相信,上帝會按照祂的美意來成就大事?
耶利米所處的時代是一個危機四伏、充滿混亂的時代。當時北國以色列早已滅亡了,上帝責備猶大說,背道的以色列比奸詐的猶大還顯為義(耶 3:11)。他們假意歸向上帝(耶 3:10),即使指著耶和華起誓,也是假的(耶 5:2)。實際的狀況是,祭司與傳講律法的都不認識上帝(耶 2:8),百姓也離棄上帝(耶2:13),他們所拜偶像的數目與猶大城的數目相等(耶 2:28),耶路撒冷沒有一個人行公義、求誠實(耶 5:1)。
耶利米蒙召傳講上帝的話,目的是要施行拔出、拆毀、毀壞、傾覆,又要建立、31:28、45:4)。他看見猶大所行的一切,絲毫不客氣地加以指責。他內心最希望的是百姓能夠悔改,如果百姓悔改,上帝就不會降下所說的災(耶 4:1、7:3、25:5、36:3)。他其實也明白,猶大一定會滅亡,因為他想要為百姓代求,都受到制止(耶 7:16、11:14、14:10-12);即使有摩西、撒母耳的代求,也沒有用(耶 15:1)。因此,當巴比倫大軍
來進攻耶路撒冷時,耶利米一再勸猶大的君王和百姓,要投降巴比倫,以免招來更大的災禍。這種信息何等難以被接受!但是耶利米知道上帝的帶領,時候將到,就是七十年之後,被擄的人要歸回,那時他們要敬拜上帝、歸向上帝。眼前只有投降一途。
反觀台灣目前所處的社會,有那些亂象存在?針對這些亂象,基督徒的責任是什麼?你想,上帝要你扮演的角色是什麼?
耶利米本身就是一個愛的見證。他愛上帝、愛君王、愛百姓。但是上帝給他的使命卻是向他所愛的人報告禍音,以致他的心常常難過,幾乎心碎(耶 4:19-22、20:7-18)。他常遭受逼迫,九死一生,但仍然忠心地呼喚國王和百姓悔改,從不放棄;有如醫生看到癌症病人病入膏肓,仍然幫助他奮戰到底,絕不放棄。
明知道猶大會滅亡,耶利米的盼望在那裡呢?上帝讓耶利米看到,有一天,百姓要歸回。有一天,上帝要與百姓立新約。耶利米書 31:33,「耶和華說:『那些日子以後,我與以色列家所立的約乃是這樣:我要將我的律法放在他們裏面,寫在他們心上。我要作他們的上帝,他們要作我的子民。』」
這就把我們引進耶穌基督所帶來的新約。在新約裡,有形的聖殿不再扮演重要的角色。上帝的律法是寫在人的心版上的。約櫃不再被提說(耶 3:16),聖殿可能被毀(耶 7:14)。我們的身子就是上帝的殿(林前 6:19),每一個人都當獻上自己的身體當作活祭(羅 12:1)。你願意跟上帝有這樣的關係嗎?唯有透過耶穌基督,我們才能跟上帝有這種又新又活的關係。
你在全然絕望當中,還能見到一線希望的曙光嗎?你是否有過這樣的體會?
請分享。
四、耶利米的遭遇
耶利米一生的遭遇,相當辛苦。他得到上帝的啟示所傳講的信息,沒有人要聽,甚至還要冒生命的危險。若不是上帝托住他,真不知耶利米如何能夠承受得住。
耶利米在未出母胎就已經被上帝分別為聖、受上帝之派作列國的先知(耶 1:4-5)。他曾經以「年幼」來向上帝推託,但上帝應許要與他同在、要拯救他(耶 1:6-10),同時上帝也預告他要遭到猶大君王、首領、祭司並眾民的反對(耶 1:18-19)。上帝讓耶利米看到兩個異象,第一個是杏樹枝的異象(耶 1:11-12)。杏樹枝在希伯來原文和「留意保守」同音,上帝用杏樹枝這個雙關語來讓耶利米知道,上帝必留意保守,使祂所說的話成就。耶利米看到的第二個異象是燒開的鍋從北而傾,這是表示災禍從北方而來(耶 1:13-14)。
耶利米蒙召的初期,正是約西亞王的時期。當時約西亞王正大力推動改革,耶利米並未加以讚揚,甚至還 指責猶大歸向上帝是假意的。可能首領、百姓只是應付約西亞王的指示。不過,耶利米在這時至少沒有遭遇任何反對。約西亞王的改革為何失敗?就你所體會到的教 會問題,如果你受託付要作改革,你會從那裡下手?你將如何作?
約西亞王死後,耶利米所面對的困難和仇視,大概沒有一個先知可以跟他比擬。
有一次,耶利米在欣嫩子谷把從窯匠那裡買來的瓦瓶打碎,用以表示上帝要擊打祂的百姓。結果,聖殿的 總管祭司巴施戶珥打耶利米,又用枷把耶利米枷了一個晚上,隔天才放人。耶利米感受到他成了人們的笑談,大家都戲弄他,連知己的朋友也背叛他。甚至連耶利米 的故鄉也有人反對他。他們威脅耶利米說,如果再不停止說預言,他們可能會殺掉他(耶 11:18-23)。但是上帝所啟示他的話,他又不能不說,因此,他開始咒詛自己的生辰(耶 19-20 章)。
約雅敬王登基那年,耶利米在聖殿宣講上帝的信息。他呼籲眾民悔改,否則聖殿要像示羅一樣變成荒場。 祭司、先知和眾民聽到這樣的信息非常不悅,幾乎要把耶利米置之於死地。幸虧有猶大的首領引用先知彌迦對希西家王的忠告,救了耶利米一命。當時傳講同樣信息 的烏利亞卻被約雅敬王處死,耶利米得沙番的兒子亞希甘的保護,才能免於一死(耶 26 章)。
約雅敬王是最不把耶利米的話放在眼裡的。有一次,耶利米吩咐秘書巴錄把上帝的話寫下來,並且在聖殿裡念給眾人聽。約雅敬王接到報告,竟然差人把書卷拿來,丟到火中焚燬,並且還要抓耶利米和巴錄。耶利米預言約雅敬將招禍(耶 36:9-31)。
西底家作王時,耶利米在頸項上掛著軛,表示猶大及列國都要被巴比倫所管束。假先知哈拿尼雅卻折斷耶利米頸項上的軛,擅自預言兩年之內,巴比倫的軛要像這樣除去。耶利米宣告上帝的話說,哈拿尼雅折斷木軛,卻換來鐵軛。結果,哈拿尼亞在當年就去世了(耶 27-28 章)。
除了哈拿尼雅之外,耶利米還遭受其他假先知的反對。耶利米寫信給被擄的百姓,勸他們安居在被擄之 地,直等到七十年滿。結果有亞哈和西底家起來抵制,他們擾亂百姓,叫被擄的人不要聽耶利米在信上所說的話。還有示瑪雅寄信給耶路撒冷的百姓和祭司,要求他 們處置耶利米,不許耶利米亂說話(耶29 章)。
西底家王的政策搖擺不定。他屢次差人去問先知耶利米當怎麼辦。耶利米所告訴他的都是一樣,要服事巴 比倫王,他卻不聽。當埃及軍隊前來協助,而使耶路撒冷被圍攻的危機稍微解除時,耶利米以投降巴比倫的罪名被捕。他被關在文士約拿單家裡的囚房中。當西底家 王提耶利米出監,問他有沒有上帝的話時,耶利米要求國王不要再將他送回約拿單的囚房。王答應了,就把耶利米移到護衛兵的院中。後來,示法提雅、基大利、猶 甲、巴示戶珥等人不喜歡耶利米所說「耶路撒冷將被巴比倫所滅」的信息,就把耶利米下在一個只有淤泥的牢獄中。若不是古實人以伯米勒報告給西底家王,並設法 營救,耶利米可能就此喪失生命。之後,耶利米一直在護衛兵的院中,直到巴比倫王攻陷耶路撒冷(耶 37-38 章)。
耶路撒冷被毀之後,耶利米得到巴比倫將軍的禮遇。巴比倫王讓耶利米自己選擇要住在基大利所治理下的猶大省,或是到巴比倫去。耶利米選擇留在猶大省,繼續扶持當地的百姓(耶39-40 章)。
後來留在猶大的百姓遭遇危機不知如何處理,前來求教於耶利米。耶利米領受上帝的指示,勸他們要留在猶大地,不要下到埃及。沒想到百姓非但不聽,還挾持年邁的耶利米同往(耶42-43 章)。耶利米住在埃及答比匿,預言埃及也要遭受巴比倫的攻擊(耶 43:8-13、44:29-30、46:1-12)。住在埃及地的百姓仍然拜偶像,招來先知耶利米的責備(耶 44 章)。耶利米最後可能死在埃及。
耶利米的一生,忠心事奉上帝。雖然遭遇許多敵對和困難,但確知自己蒙上帝呼召,內心又常常充滿著上帝的話語,不能不說。在最困難時,上帝的同在是耶利米得力的根據。
在你人生的際遇中,最讓你難過的是什麼?從這些痛苦的經驗中,你能夠領受從上帝而來的力量嗎?
五、耶利米書的分段
耶利米書一共有 52 章,簡單分段如下:
1-38 章 耶路撒冷被毀以前
39-44 章 耶路撒冷被毀以後
45-51 章 對九個國家的預言
52 章 歷史補篇
如果要按年代來看耶利米書,我們會發現,它的次序非常混亂。有人曾經開玩笑地說,可能是先知的秘書巴錄抱著許多牛皮卷,不小心掉到地上,揀起來時把次序弄亂了。耶利米書裡有明確標示王朝或年代的如下:
(一) 約西亞王年間
1. 在位第十三年 1:2 耶和華的話臨到耶利米
2. 在位的時候 3:6-10 責備猶大假意歸向上帝
(二)約哈斯年間
不 詳 22:10-12 論約哈斯王的結局
(三) 約雅敬年間
1. 登基時 26 章 耶利米在聖殿勸民悔改,差點遇害
2. 第四年 25 章 預言猶大被擄七十年
3. 第四年 36:1-8 耶利米吩咐巴錄寫下書卷
4. 第四年 45:1-5 耶利米吩咐巴錄寫下書卷並且安慰巴錄
5. 第四年 46:2 巴比倫王在迦基米施打敗法老尼哥的軍隊
6. 第五年 36:9-28 約雅敬王焚書卷,耶利米再寫
7. 第五年 36:28-31 論約雅敬王的災禍
8. 不 詳 35 章 用利甲族之例勉以色列人
9. 不 詳 22:18-19 論約雅敬王的結局
(四) 約雅斤(哥尼雅)
1. 不 詳 22:24-30 論到哥尼雅的遭遇
2. 不 詳 24 章 以兩筐無花果形容被擄及留下的猶大人
(五) 西底家年間
1. 登基時 27 章 預言列國要服事巴比倫
2. 登基時 37:1-2 王不聽上帝藉耶利米所說的話
3. 登基時 49:34 論以攔必受懲罰
4. 登基時 52:1-3 西底家王行惡
5. 第四年 28 章 假先知哈拿尼雅說巴比倫的軛要折斷
6. 第四年 51:59-64 論巴比倫滅亡的預言
7. 第十年 32:1-5 論西底家王的結局
8. 第十年 32:6-9 耶利米買地
9. 第九到 39:1-10 巴比倫進攻,猶大覆亡
十一年 52:4-11
10. 未註明 21:1-14 王差巴施戶珥和西番雅去求問耶利米
11. 未註明 24:8-10 論到西底家王的結局
12. 未註明 34:1-7 巴比倫進攻時論耶路撒冷和王的結局
13. 未註明 34:8-22 責備君民立約宣告自由卻又反悔
14. 未註明 37:1-21 王差猶甲和西番雅去求問耶利米
王求問先知、保護先知
15. 未註明 38:1-28 王暗詢耶利米當如何行
▲附註:
1.耶利米的父親希勒家,有人認為他就是列王紀下 22:4 所載,在約西亞年間擔任大祭司,在聖殿中發現律法書的希勒家。W.L.Hollakay 不贊成這種看法。他認為如果耶利米的父親就是大祭司希勒家的話,耶利米 1:1 應該會註明「大祭司」才對。這裡不但沒有註明「大祭司」,而且還說是亞拿突的祭司,明顯地是要與大祭司希勒家作區分。詳見 W.L.Holladay, A_;Jeremiah 1A_;. A_;HermeniaA_;, (ed) P.D.Hanson, (Philadelphia: Fortress Press, 1986), p.16.
▲背金句:耶利米書 7:3
▲作業:
1.請閱讀耶利米書 49-52 章、耶利米哀歌 1-5 章、以西結書 1-14 章。
2.請預習第九課。
FW: 【信望愛電子報】十歲排球經理人2008.05.18
From: [email protected] [mailto:[email protected]]
Sent: Monday, May 19, 2008 9:12 PM
To: [email protected]
Subject: 【信望愛電子報】十歲排球經理人2008.05.18
| |||
《教三育四集》 十歲排球經理人 文◎細拉 | |||
十歲的小女兒昨天脖子掛著排球區冠軍獎牌,喜滋滋地回家。從她眼中可以看到一份驚喜,不只是因為學校拿了冠軍獎杯,更是為了脖子上掛著那個冠軍獎牌。這是出乎她的預料的。也許你會問,有甚麼可驚訝的? | |||
【 停機公告5/24 晚上七點到十點】 本中心三台伺服器要輪流更換作業系統, 施工時間訂於台灣時間5/24(六)晚上七點到十點。若 有不便,煩請見諒。 | |||
【贊助方式】郵政劃撥帳號 22605871 戶名:財團法人信望愛資訊文化藝術基金會 | |||
--
This message has been scanned for viruses and
dangerous content by MailScanner, and is
believed to be cle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