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日崇拜(網路同步直播)

第一堂 08:30(華語),第二堂 10:00(台語), 第三堂 11:30(敬拜讚美)

與主密契 ─ 禱告會

教會禱告會(週四 19:30)、早禱會(週五 8:40)

2000年2月27日

你來看 -- 鄭信真 牧師

寫作於2000.02.27
作  者: 鄭信真 牧師

今天的經文是敘述耶穌呼召使徒的經過,他首先呼召腓力來跟從他,腓力接著找拿但業來找耶穌。約翰福音記載這件事,與馬太、馬可、路加福音都有不一樣的記載,它特別詳細記載耶穌去找拿但業的經過。聖經學者也很興趣的去尋找相關的福音書,可是並沒有找到拿但業這個人。但是在其他的地方,有腓力的好朋友│巴多羅馬,所以巴多羅馬和腓力可能是同一個人。 

在這段的經文,耶穌呼召學生、學生找人來找耶穌,似乎是一件很簡單的事。耶穌說:來跟從我吧!學生就跟從他。腓力帶耶穌去找拿但業,拿但業與耶穌對話之後,也跟隨了耶穌。可是在現實的情況,我們發現傳福音很困難,相信你、我都有共同的看法,我們的努力常常看不到結果。這段的經文的記載,可說是最好傳福音的方式,就是將你所得到的與人分享。生意人很利害,很會利用廣告說服別人,購買他的產品。我們曾聽過賣咖啡的廣告:「好東西,要與好朋友分享!」我們要將福音與朋友一齊分享。 

記得很久以前,我曾帶領一位慕道很久的朋友來決志。這位姊妹聽道很久,可是她一直未能決志相信耶穌。有一次我與其他的人向她傳福音,她決志相信耶穌。這位姊妹很特別,讓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她向牧師說:「當她受洗的時候,能不能邀請她的朋友來參加。」牧師說:「當然可以。」她的這些朋友都未信主,是她生意上的朋友。「為什麼要邀請他們來呢?」她說:「我認為洗禮是件很高興的事,所以我很希望好朋友參加。」洗禮的時候,她的朋友依約前來,雖然他們不信主,但很高興這位姊妹加入教會。禮拜後,執事告訴我:「這些不信主的朋友,包了很多的紅包給教會。」他們不曉得教會是用奉獻的方式,而用紅包來慶祝他朋友的受洗。受洗之後,她不斷的帶領她的朋友前來教會,後來陸續有三位她的朋友加入教會。這位姊妹現已移民加拿大,但她也經常回來,每年復活節的時候,如果她沒有回來,一定打電話給牧師,「牧師!我在復活節受洗,這是我的生日。」這位姊妹把信仰看成是很重要、很美的一件事,得到信仰好像得到寶貝一樣。她邀請人來看她如何接受這樣的寶貝,並且與人分享這令人高興的事。

在這個故事,我們看到腓力帶領拿但業以及安得烈帶領彼得,都是依循這樣的模式,基督教的信仰就是這樣傳揚出去的。耶穌在世上短短的三年,所能接觸到的非常有限,他所揀選非常忠實的門徒,也不過十二位而已。如何將福音的好消息,傳揚到全世界呢?就是透過像我們領受過福音的人,歡喜與別人分享。我們當中有許多第二、第三代、甚至第四代的基督徒,經常忽略而不像我們的父母親或祖先,把信仰當做是很寶貝的一件事。我曾經聽過一間教會的牧師這樣說:「他發現在教會裏,熱心帶領人信主的,都是那些初信的弟兄姊妹們。」當他們感受到福音的快樂時,就急著要與人分享。盼望我們在座的各位,還保有當初決志時的歡喜和雀躍,與人分享我們的信仰。 

當腓力找拿但業的時候,我們看到拿但業所表現的成見和懷疑。「拿撒勒,這個地方還能出什麼好的呢?」腓力並沒有與他辯論,他用了很有智慧的方法│邀請代替辯論。他說:「你來看!」用邀請來回應拿但業所提出的挑戰。初代教會的信徒是透過何種管道相信信仰呢?有人統計,很少是透過哲學或理論上的辯論而相信的;絕大多數初代的基督徒,都是透過邀請而認識十字架上的耶穌。 

廿年前,當我還在神學院唸書的時候,我與好幾位同學(我是台灣神學院學生)邀請台南神學院的學生,我們想用這樣的結合,鼓勵大學生研讀神學,就這樣開始,而現在仍再持續進行的大專神學班。當時是我們神學院道碩班的學生們發起的,現已成為總會體制下很重要的事工。在那段期間,我們一直邀請、鼓勵大專學生讀聖經,整個營會五天都在讀聖經,每次將選擇聖經的部份完全讀完。我記得當時我們有讀到創世記,在五天的時間,我們讀完五十章的創世記,早上讀、晚上也讀,中午分組討論也讀馬可、路加福音。也有一次,曾經整個禮拜讀羅馬書,但是我沒有忘記一件事,並不是只讀聖經,而是你用怎樣的態度來讀聖經?聖經是文學、還是神的話呢?我們長老教會有個很重要的精神,就是信仰有理性、也有神學。我們可以在那裏討論、也可以接受挑戰,上帝的話可由我們透過各種的方式閱讀和研究。但是有一樣不能沒有,就是要禱告。 

如果我們讀經,把它當做理性來讀的話,那就成為腦的活動。信仰本身不只是腦部的活動而已,它是有關心的問題。頭腦與心距離不遠,其中的分別卻非常的大。有位哲學家名叫齊克果,他說:「透過理性所探討出來的上帝,不一定是你歡喜跪下來禱告的上帝。」我們的神,是讓我 們跪下來敬拜的上帝。腓力帶領拿但業來找這位神,腓力非常有智慧,因為他有信心,相信只要將人帶到神的面前,主就可以改變他。約翰福音也有這樣的記載,耶穌與拿但業的對話,耶穌說:在無花果樹下,就看見你了。耶穌又稱呼他是真正的以色列人│心無詭詐。因為拿但業在無花果樹下,他的心裏在默想:如果上帝的兒子彌賽亞來的時候,將是怎樣的人呢?耶穌指出在無花果樹下就看見了他,耶穌這句話刺中拿但業的心,帶給拿但業非常大的改變。 

相信今天要傳福音的工作,就是將人帶到神的面前,我們要有信心,相信神會改變他。根據我們過去的經驗,也都經歷神的手來改變我們,所以我們要將這樣的經驗繼續的傳揚下去。

2000年2月20日

建立上帝國 -- 王英世 牧師

寫作於2000.02.20
作  者: 王英世 牧師

聖詩四百十六首:「小小許多水滴,聚集成大海,一粒一粒的沙,變成地與山。」這首詩歌告訴我們,不要小看任何一件小事。每年母親節的時候,大家都在慶祝母親節、懷念母親的愛。母親一位小小軟弱的女人,古人曾說:搖動搖籃的手,會搖動天下。用這個比喻母親的偉大,一位軟弱的人她養育出的孩子,將來成為偉大的將軍、音樂家…等等。今天的經文耶穌用兩個比喻,來說明上帝的國。 

第一,天國好像芥菜種。 

第二,天國好比麵酵。 

馬太福音十三章卅一節,也有記載這兩種比喻。馬太福音提到芥菜種,原是百種裏最小的(路加福音沒有提到這件事),是從最小的地方開始,天國也是一樣。我們要如何進入天國?路加福音說:「天上的飛鳥宿在它的枝上。」在大的樹下,有許多鳥在尋找牠們要隱藏的地方,在樹下尋找保護。舊約以西結書卅一章也提到空中的飛鳥都在枝子上搭窩。 

今天早上我要大家思考的是,第二個比喻│天國好比麵酵。耶穌用這個比喻,是從小的時候就看到婦女做麵包,而從那裏得到啟示。耶穌看見瑪利亞用一小塊的酵母(麵酵),放在麵粉裏,使這一大塊的麵粉發生作用、產生了變化。所以耶穌說:天國好比麵酵。這比喻有什麼教訓呢? 

第一,就是上帝的國,是從小開始。麵酵(酵母)雖然只是一小塊,但是它卻完全改變大量麵粉的性質。英國本來是海盜的國家,但是當基督教傳入英國之後,就完全改變了英國人的心裏,使英國人變成為紳士。基督教的信仰也影響了歐洲的文化,他們的藝術、建築、語文…等等,都深受其影響。當時羅馬天主教腐敗、墮落,那時有個人站起來│馬丁路德│反抗教皇。這小小的一個人,他所做的卻影響到今天的新教,成為全世界強而有力的支柱,維護真理。

美國以前的總統-林肯,他有基督的愛心。黑奴很苦,為了救黑奴、解放他們,而犧牲了他的生命。他領導美國邁向真正的民主,雖然還是有很多的問題,但是從那個時候開始,就不再有黑白的問題。教會裏有長執會、或其他的團契,我們在會堂中常常看到,因為一個人而導致那個會議不安寧,成為糾紛的焦點、問題人物。我們也常常看到在 團體裏,因為有一個人的存在,而使那個會議變成很美、很好,開會的時候很順利、笑聲不斷。 

我們不能忽略一個小小的,神的國是從每個人獻身的生活開始,你的職場在何處?生活在何處?在那裏你有沒有做光、做鹽,不要說:一個人沒有什麼影響?因為一個小小的會影響很大,我們是不是成為掛名的基督徒?上帝要我們成為神國度裏的麵酵,他給我們責任就是在住的地方成為麵酵,做光、做鹽,為主作工、榮耀主名。 

第二,神的國是慢慢在發展、進展。就像地球在轉動一樣,把麵酵放進去,晚上它就慢慢的發酵,產生了變化。上帝的國是在我們看不見的時候,持續地在進行、發展。我們看中國五千年的歷史,沒有一個時代是很安寧,常常有戰亂,人民在戰亂中生活,群雄割據各佔一方,所以中國沒有辦法統一。最近台灣牛、豬、羊陸續發生疾病(口蹄疫),我們把牠們集體屠殺。古時候更厲害,生下來的嬰兒太虛弱、有缺陷,就把他溺死、或其他方法殺死,這是主後六十年代很普遍的事。我們今天法律規定,不能用這個方法,但是對動物我們仍然用這個方法處置。我們的世界有許多的問題,我們不要說:上帝的國在那裏?好像神的國沒有在進行,其實上帝的國還是在進行,只是我們沒有清楚地看到而已。

第三,神的國是由內而外做工的。麵酵如果沒有滲透到麵粉裏,是沒有用的;麵酵放進麵粉裏之後,一定要攪拌均勻,使其能滲透到每個地方,麵粉才會發酵;如果麵酵失效了,那就沒有用了。我們人常常想由外來改變一個人,那是沒有用的;唯有用教育,但也不是完全有效。如果不由內在來改變一個人,那是無法改變的。我們可以將舊的房子的外觀粉刷,看起來煥然一新,但是內在如沒有新的環境、更好的生活品質,我們努力想要改變看得見的這些東西,只不過是表面而已。基督教的工作不是製造新的東西,而是要造新的人。有的人常常要創造新的方法,用新的技術來改良;基督教不但是要創造新的人,更要創造新的世界,而實踐新的世界是需要一段時間的。教會存在的意義在那裏?教會是要生產成為新造人的工廠,我們大家都是朝向這個目標在努力,不能因為看到周圍的人而灰心氣餒。 

在台灣的基督徒可說是個弱小的團體,還有許多人沒有信主,建立上帝國是不能單靠人的方法、力量,如天才、地位、名聲…等等。今年三月要選總統,每天的報紙、電視不斷的報導,我也在懷疑一個有問題的人,還是有許多人在擁護他,是因為他給我好處,而沒有考慮這個人是不是值得信賴?在小事上沒有盡本份,在大事上能不能交託給他呢?我們要用智慧來判斷,要選怎樣的總統?有人靠自己的努力,但是到最後還是沒有辦法。我們都是不完全、有限的人,如何改變人生?如果沒有靠主耶穌基督的力量,我們是沒有辦法的。舊約撒迦利亞書四章六節說:「萬軍之耶和華說,不是倚靠勢力、不是倚靠才能,乃是倚靠我的靈,方能成事。」

2000年2月13日

好厝邊的教會 -- 周信榮 傳道

寫作於2000.02.13
作  者: 周信榮 傳道

經過五個月之後,當人們漸漸淡忘了九二一大地震悲慘的時候,魚池教會卻仍然受到貴教會持續的關心和鼓勵,這是我們最大的安慰。貴教會所扮演的角色和愛的行動,正符合耶穌所敘述好的撒瑪利亞人的故事。政府為了建立社區有好鄰舍的觀念,在三十年前就已推廣了社區共同營造的工作,在近十年之內,更積極投入更多的金錢和精神,推展社區總體營造,就是盼望和期待每個社區能結合成一股強大的力量。無論在教育、政治、環保…等等的公共硬體上,透過社區(社會最小的單位)提昇效率。總會今年也以社區宣教,推展我們教會傳福音的理念和行動。從這裏可以看見,無論是政府或是教會,都有共同的看法,就是社區是人與人之間互動最重要的環境。

在新時代的開始,我們必須要注重社區這個議題。在好的撒瑪利亞人的故事中,耶穌所定義的「鄰舍」到底是怎樣的觀念呢?誰是我的鄰舍?這種口氣是優越者的口氣,突顯了猶太人對選民不正確的觀念。他們認為上帝揀選了以色列人,只將救恩賞賜給以色列人,所以以色列以外的人,稱為「外邦人」。將鄰舍限界在以色列的百姓當中,甚至限界在與自己身份同等的人,他們無法了解上帝愛世人是普世性的救恩。其實「誰是我的鄰舍?」這句話,也表達出早期教會的錯誤觀念,我們稱未信者為屬世的人、或是外邦人。因為我們的聖父上帝視我們為頭等的百姓,他們是屬於世的,這種聖俗之分,就影響了我們與鄰舍的關係。鄰舍也有所回應,他們說:我們是洋教。彼此之間有不好的互動,鄰舍的關係如果不好,我們傳福音就沒有機會了。其實鄰舍原來的意義,不只在談我們是鄰舍而已,也表達了親近的人是同伴、或者是基督肢體的意思。所以凡是基督徒,我們都可以彼此稱為鄰舍,這是超越了地域、種族、地位和學識。如果與我們親近的人,也可以稱他為鄰舍,這是超越血源和宗教的關係。但是更重要的,如果與我們的同伴一起面對困難的人,我們也可以稱他為鄰舍,這種關係更超越了所有關係的條件之上。耶穌要這位律法司能明白,真正鄰舍的意義是什麼?但是當耶穌面對律法司提出誰是我的鄰舍的時候,並沒有直接回答他的問題,反倒講了一個故事讓律法司來思考。然後,耶穌問律法司說:你想這三個人之中,那一個是落在強盜手中的鄰舍呢?律法司說:是憐憫他的人。祭司和利未人不是受傷者的鄰舍,只有撒瑪利亞人才是。不是站在高高的地位,對弱勢者說:「誰是我的鄰舍?」我們要常常反問自己說:「我可以當誰的鄰舍?我可以成為誰的鄰舍呢?」 

一九九七年九月,德蕾莎修女蒙主恩召,她受到世人的尊重,是因為她有偉大的愛心,並不是做了許多豐豐烈烈的事蹟,而是她用基督的愛去完成她的本份而已。她十八歲的時候,當修女,十九歲就決定遠離家鄉到印度,開始她傳道的生涯,因此印度就成為德蕾莎修女的鄰舍。她一生關懷印度受苦的百姓,讓那些受苦的人生命到盡頭,能夠知道當世人放棄他們的時候,上帝卻從來沒有放棄他們,依然疼惜他們。她不是對別人說:誰是我的鄰舍?仍是常常反問自己說:「我可以成為什麼人的鄰舍?」這就是她信仰的表現。 

教會和基督徒在社會和社區中,我們也當扮演這樣的角色。有位撒瑪利亞人尋路來到這裏,看見他就動了慈心,有的翻譯成憐憫。慈心、憐憫原來的意思,就是對那些不幸的人抱著同受苦的心。這位撒瑪利亞人表現這種憐憫的心腸,肯為這位與他民族有不共戴天之仇的猶太人,伸出溫暖和真誠的手,全心全意來幫助他,倒酒消毒、清洗傷口、帶他到客棧,並且交代店主要好好的照顧這位受傷的人,可說是盡到了完全的責任。我們的教會當成為鄰舍的好鄰舍,從好的撒瑪利亞人這個故事中,看到和學習看見鄰舍的需要,發出憐憫的心、用愛來付出真實的行動。這是實踐主耶穌基督的教導,使我們的教會成為社區中殘障、軟弱、心靈貧乏者以及每個人的好鄰舍。用實際的行動,來成為活活的見證,使人因為我們的所行,歸榮耀於上帝。 

有一首詩歌這樣寫著:「我餓了,你組織人道委員會來討論我的饑餓,我感謝你。我在監獄裏,你安靜的走到教堂,為我得釋放而禱告。我赤身露體,在思考當穿著什麼?那有什麼用?我生病,你在上帝面前跪下,為自己的健康獻上感謝。可是我需要你,我無家可歸,你向我傳講上帝的愛如何可以遮蔽我?其實,我喜悅你帶我回家去。我孤單,你卻為我禱告,讓我一個人留在那裏,你為何不肯留下?你看來是這樣的神聖、這麼的與神親近。但我仍然是饑餓、孤單、寒冷、疼痛,我們有什麼關係?我們有什麼關係?」 

在浩瀚大西洋的堤岸旁,住著一位老人,他每天退潮的時候,總會在沙灘上徘徊走一段很長的路。他一邊走、一邊撿東西,然後又把這個東西丟回海裏。住在不遠的地方,有位年青人他每天看著這位老年人,反反覆覆的在做這同樣的事,覺得很好奇,想去探尋其中的祕密。有一天,這位老人依然出現在海邊撿東西的時候,這位年青人跑過去想了解事實的真相。原來就是老人在退潮的時候,總是撿起那擱在沙灘上的海星,然後將它們放回海裏,不然的話,這些海星將脫水而死。當這位老年人正要將手中的海星丟回海裏的時候,年青人走過來以嘲笑的口氣說:「老先生,你在做什麼?海岸數百里,每天被沖到沙灘上有成千、成萬的海星,你就讓它躺在沙灘上死去有什麼關係呢?」這位老年人停頓了一下,就對這位年青人說:「對它而言,是有關係的。因為它是有生命的,它在我的幫助之下,能夠繼續的存活下去。」

我們教會建立在社區當中,是否有看到很多的海星?是否看到有人饑餓?我們是祭司、利未人、還是好的撒瑪利亞人呢?

2000年2月6日

開新的眼界 -- 鄭仰恩 牧師

寫作於2000.02.06
作  者: 鄭仰恩 牧師 

新的一年常常帶給我們新的期待,我們基督徒也常常想新的一年帶給我們信仰上有新的希望或盼望。約翰福音第八章也就是在第九章之前,耶穌曾說:你們必曉得真理,真理必叫你們得自由。耶穌經常說,他是世上的光,他要帶來真理。光可以叫人見新的事物。在第九章今天我們所讀的,讓瞎眼的人見到光、看到真理。在我們做新的計劃和行動之前,一開始就要有新的眼界,總會在這幾年裏,就一直強調要進入社區和我們所居住的地方,用光來照亮台灣;在我們想用光來照亮台灣之前,要有新的眼界、看法和心胸。 

瞎眼的人是很悲慘,但實際上更可悲的是,有眼睛卻看不見的人。一出生就瞎眼的人往往是遺傳基因的結果,這樣的人活在與我們完全不同認知的世界,在他們的世界裏沒有色彩,看不見朋友的臉、風吹草那種輕柔的擺動和孩童燦爛的笑容。當我們看見肉體瞎眼的人,卻反射出我們某種程度的瞎眼。當我們關懷肉體有缺陷或不足的時候,經常發現有更敏感、更體貼的功課。 

我們看見許多對肉體瞎眼的反應和態度,有些部份經文寫的比較多些、有些比較少,但總歸起來有四種: 

第一種,就是耶穌的學生。耶穌的學生反射出神學的盲目,其實是受到猶太教教導上的影響,相信「苦難是罪的結果」。如果有人遇到患難的時候,其原因一定是來自於他的罪,這樣的態度我們從舊約的約伯記看得很清楚。約伯的三位朋友來看約伯的時候,他們的態度是你今天犯了罪才會遭受患難,所以你要趕快悔改。罪跟苦難之間的相連,我們從這個角度來看,那我們的神就成為只講公義和報復的神,而忘記了我們的上帝同時也是給人慈悲、恩典和機會的神。耶穌的門徒就反應這樣的觀點,透過這些話我們就知道這個人一出生就瞎眼,是誰犯了罪?是他自己本身或是他的父母親呢?這些門徒相信一定是某一代或祖先那一代所犯的罪,所以才造成這樣的結果。這些門徒雖然經常跟隨耶穌,但他們忘了一件事,就是愛天父上帝,這位上帝是降雨給義人,也降雨給不義的人,是照顧全人類的上帝。耶穌說:今天不是這個人犯了罪,也不是他的父母親犯了罪,而是要在他的身上彰顯神的榮耀。神的恩典在他所需要的人身上,我們需要用這樣的態度,打開我們心靈的眼睛。 

第二種人,就是經常認識這位瞎眼人的旁觀者或是他的鄰居。這些人常常看見這位瞎眼的人在路邊乞討。第九節提到:這位不就是經常在這裏乞討的那位瞎眼的人嗎?有些人說:「就是他!」也有一些人說:「不是他!只是看起來像他而已。」後來這位瞎眼的人說:「就是我!」他們問他說:「你的眼睛為什麼能看見呢?」雖然只是短短的經文,但是我們可以看出人的偏見,這可以說是「觀念上的盲目」。我們經常說:「牛牽到北京,還是牛。」這個人就是這樣,他不會改變。這些人看見這位瞎眼的人得到醫治,也是用這種的態度,我們是不是也經常認為這種人永遠不會改變的態度來看待別人呢?或是用一種特定和苛板的印象來看別人呢?觀念上的盲目會轉化成道德上的盲目,因為我們一旦認定這個人不會改變,自然在行動上也不會想去改變他。我們經常看不見別人的需要,偏見會造成道德和良心上的麻痺。幾年前去世的諾貝爾得獎│德雷莎修女,很多人跑到加爾各答說:「我們很想幫助你,可是不知道如何做?」而這位修女經常用一句話回答說:「到處都是加爾各答,只要你打開心靈的眼睛。」 

第三種人,就是這位瞎眼人的父母親。代表一種很特別的態度,是由於人情世俗壓力所造成的盲目。通常小孩得到醫治,父母親一定會高興得流下眼淚,但是在這個故事裏這對父母在掙扎到底要不要說實話?當他們被帶到法利賽人面前的時候,法利賽人問他們說:「為什麼你的孩子能夠看見?」根據經文上說,這對父母親非常的害怕,按照猶太人的商定│如果有人認定耶穌是基督的話,就要把他們趕出會堂。這對父母親的心中在掙扎,到底要不要說實話?最後卻選擇妥協的話來回答這個問題,「到底是誰開了他的眼睛,我們不知道?我的兒子已經成人了,你問他吧!」他們屈服於人情的壓力,不願意說真實的話;甚至自己的兒子得到醫治這樣高興的事,也不敢說出來。這種不敢把真理的話說出來,可說是某種程度的盲目。在我們台灣的社會,這種情況特別嚴重,因為是非不明、說過的話經常在改變,也沒有人說對或不對;敢大聲說的話,再多說幾次就變成真理。基督徒如何在這樣社會的人情壓力、如何在這樣的環境下說真實的話?對我們來講是一大挑戰。 

第四種,就是法利賽人。耶穌稱他們為「靈性上的盲目」,這些法利賽人感受到耶穌對他們的威脅,特別是耶穌挑戰這些法利賽人在猶太人社會靈性上領袖的地位,特別挑戰律法主義。他們把遵守猶太律法以及日常規條,當做是信仰本身的本質。當耶穌在安息日醫治一位出生就瞎眼人的時候,他們沒有看見上帝的恩典在當中彰顯;他們所看見的卻是耶穌違背安息日的規條,他們之間發出了爭論,這個人不守安息日,所以不是從神那裏來的。又有另外一批法利賽人說:一個犯罪的人怎能行這樣的神蹟呢?他們之間產生了爭論,法利賽人應該是最明白聖經真理的人,卻在這裏扭曲了聖經的真理。他們反倒以聖經的規條,取代要愛人的真理;儀式上的規條贏勝過關懷。不僅如此,他們也想盡方法除掉耶穌,所以耶穌批判他們說:你們是瞎眼的,如果你們承認是瞎眼的,還算沒罪;你們不是瞎眼是看得見的,你們的罪就更大了。一個應該是講解神真理的人,反過來卻扭曲、更霸佔神真理的話,這樣的態度使他們成為自以為義的人。今天我們的教會是不是有這樣自以為義人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