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樂活讀經
2025.09.04(四)
主題:因信基督耶穌得稱為神的兒子
經文:加拉太書3
https://img.freepik.com/premium-photo/hands-raised-worship-front-cross-sunset-isolated-white-background-vintage_660230-39804.jpg
摘要:
本段為保羅論述律法與信心的相互關係。
內容大致有以下段落
1.對加拉太人的提問
2.基督為了我們受了咒詛
3.上帝應許的真實面貌
4.律法的功能
5.因基督得稱為義
情境描摹:
保羅使用邏輯辯證的方式,闡述律法與信心的關係。
默想:
保羅提到「律法是我們訓蒙的師傅」,清楚的指出,人無法透過律法主義得救,但是透過這些律法的導引,卻能讓人窺見上帝恩典的救贖。更進一步的說法是,當人們因為律法所看見上帝恩典的心意,就更能明白,若非上帝恩典,沒有人能到他那裏。既然律法成為我們認識上帝恩典的指標,是否我們能以更合乎中道的態度來思考「律法
」的價值與意義呢?
題目:
1.因信基督耶穌都是 神的兒子,是指甚麼樣的身分呢?
2.我們對上帝的律法瞭解有多少呢?這樣是否會影響我們對上帝的認識呢?
3.我們知道「基督是為我們受了咒詛」的嗎?
本日金句:
你們受洗歸入基督的都是披戴基督了。加拉太書3:27
禱告:
親愛的阿爸天父,求祢讓我們更加明白「基督是為我們受了咒詛」這句話。讓我們因此而不陷入過度的自義或自卑,也讓我們的生命更因為知道耶穌為我們所付上的代價而有真實愛人的心。奉主耶穌的名禱告,阿門。
2025.09.04(四)
主題:因信基督耶穌得稱為神的兒子
經文:加拉太書3
3:1
律法或信心
無知的加拉太人哪,耶穌基督釘十字架,已經活現在你們眼前,誰又迷惑了你們呢?
3:2 這是我惟一要問你們的:你們領受了聖靈,是因律法的行為或是因聽信福音呢?
3:3 你們既然以聖靈開始,如今竟要以肉身終結嗎?你們是這樣的無知嗎?
3:4 你們受這麼多的苦都是徒然的嗎?如果真是徒然的,
3:5 那麼,上帝賜給你們聖靈,又在你們中間行異能,是因律法的行為或是因聽信福音呢?
3:6 正如亞伯拉罕「信了上帝,這就算他為義」。
3:7 所以,你們知道:有信心的人才是亞伯拉罕的子孫。
3:8 聖經既然預先看見上帝要使外邦人因信稱義,預先傳福音給亞伯拉罕,說:「萬國都必因你得福。」
3:9 可見,那有信心的人和有信心的亞伯拉罕一同得福。
3:10 凡出於律法的行為都是受詛咒的,因為經上記着:「凡不持守律法書上所記的一切而去行的,都是受詛咒的。」
3:11 沒有一個人靠着律法在上帝面前稱義,這是明顯的,因為經上說:「義人必因信得生。」
3:12 律法並不出於信,而是說:「行這些事的就必因此得生。」
3:13 既然基督為我們成了詛咒,就把我們從律法的詛咒中贖出來。因為經上記着:「凡掛在木頭上的都是受詛咒的。」
3:14 這是要使亞伯拉罕的福,因着基督耶穌臨到外邦人,使我們能因信得着所應許的聖靈。
3:15
律法和應許
弟兄們,我照着人的觀點說,人的遺囑一經確定,沒有人能廢棄或加增。
3:16 那些應許原是向亞伯拉罕和他後裔說的,並不是說「和眾後裔」,指許多人,而是說「和你那個後裔」,指一個人,就是基督。
3:17 我是這麼說,上帝預先所立的約不能被四百三十年以後的律法廢掉,使應許失效。
3:18 因為承受產業若是出於律法,就不再是出於應許;但上帝是憑着應許把產業賜給亞伯拉罕。
3:19 這樣說來,為甚麼要有律法呢?律法是為過犯的緣故而加上去的,等候那蒙應許的子孫來到才結束,是藉着天使經中保之手而設立的。
3:20 但中保本不是為單方設立的;上帝卻是一位。
3:21
奴隸和兒子
這樣,律法是與上帝的( [ 3.21] 有古卷沒有「上帝的」;另有古卷是「基督的」。)應許對立嗎?絕對不是!如果律法的頒佈能使人得生命,義就誠然出於律法了。
3:22 但聖經把萬物都圈在罪裏,為要使因信耶穌基督( [ 3.22] 「因信耶穌基督」或譯「藉耶穌基督的信」。)而來的應許歸給信的人。
3:23 但這「信」還未來以前,我們被看守在律法之下,像被圈住,直到那將來的「信」顯明出來。
3:24 這樣,律法是我們的啟蒙教師,直到基督來了( [ 3.24] 「直到基督來了」或譯「引我們到基督那裏」。),好使我們因信稱義。
3:25 但這「信」既然來到,我們從此就不在啟蒙教師的手下了。
3:26 其實,你們藉着信,在基督耶穌裏都成為上帝的兒女。
3:27 你們凡受洗歸入基督的都披戴基督了:
3:28 不再分猶太人或希臘人,不再分為奴的自主的,不再分男的女的,因為你們在基督耶穌裏都成為一了。
3:29 既然你們屬於基督,你們就是亞伯拉罕的子孫,是照着應許承受產業的了。
https://bible.fhl.net/new/read.php?id=29106&m=0&strongflag=0&SSS=0&VERSION30=rcuv&TABFLAG=2
律法或信心
無知的加拉太人哪,耶穌基督釘十字架,已經活現在你們眼前,誰又迷惑了你們呢?
3:2 這是我惟一要問你們的:你們領受了聖靈,是因律法的行為或是因聽信福音呢?
3:3 你們既然以聖靈開始,如今竟要以肉身終結嗎?你們是這樣的無知嗎?
3:4 你們受這麼多的苦都是徒然的嗎?如果真是徒然的,
3:5 那麼,上帝賜給你們聖靈,又在你們中間行異能,是因律法的行為或是因聽信福音呢?
3:6 正如亞伯拉罕「信了上帝,這就算他為義」。
3:7 所以,你們知道:有信心的人才是亞伯拉罕的子孫。
3:8 聖經既然預先看見上帝要使外邦人因信稱義,預先傳福音給亞伯拉罕,說:「萬國都必因你得福。」
3:9 可見,那有信心的人和有信心的亞伯拉罕一同得福。
3:10 凡出於律法的行為都是受詛咒的,因為經上記着:「凡不持守律法書上所記的一切而去行的,都是受詛咒的。」
3:11 沒有一個人靠着律法在上帝面前稱義,這是明顯的,因為經上說:「義人必因信得生。」
3:12 律法並不出於信,而是說:「行這些事的就必因此得生。」
3:13 既然基督為我們成了詛咒,就把我們從律法的詛咒中贖出來。因為經上記着:「凡掛在木頭上的都是受詛咒的。」
3:14 這是要使亞伯拉罕的福,因着基督耶穌臨到外邦人,使我們能因信得着所應許的聖靈。
3:15
律法和應許
弟兄們,我照着人的觀點說,人的遺囑一經確定,沒有人能廢棄或加增。
3:16 那些應許原是向亞伯拉罕和他後裔說的,並不是說「和眾後裔」,指許多人,而是說「和你那個後裔」,指一個人,就是基督。
3:17 我是這麼說,上帝預先所立的約不能被四百三十年以後的律法廢掉,使應許失效。
3:18 因為承受產業若是出於律法,就不再是出於應許;但上帝是憑着應許把產業賜給亞伯拉罕。
3:19 這樣說來,為甚麼要有律法呢?律法是為過犯的緣故而加上去的,等候那蒙應許的子孫來到才結束,是藉着天使經中保之手而設立的。
3:20 但中保本不是為單方設立的;上帝卻是一位。
3:21
奴隸和兒子
這樣,律法是與上帝的( [ 3.21] 有古卷沒有「上帝的」;另有古卷是「基督的」。)應許對立嗎?絕對不是!如果律法的頒佈能使人得生命,義就誠然出於律法了。
3:22 但聖經把萬物都圈在罪裏,為要使因信耶穌基督( [ 3.22] 「因信耶穌基督」或譯「藉耶穌基督的信」。)而來的應許歸給信的人。
3:23 但這「信」還未來以前,我們被看守在律法之下,像被圈住,直到那將來的「信」顯明出來。
3:24 這樣,律法是我們的啟蒙教師,直到基督來了( [ 3.24] 「直到基督來了」或譯「引我們到基督那裏」。),好使我們因信稱義。
3:25 但這「信」既然來到,我們從此就不在啟蒙教師的手下了。
3:26 其實,你們藉着信,在基督耶穌裏都成為上帝的兒女。
3:27 你們凡受洗歸入基督的都披戴基督了:
3:28 不再分猶太人或希臘人,不再分為奴的自主的,不再分男的女的,因為你們在基督耶穌裏都成為一了。
3:29 既然你們屬於基督,你們就是亞伯拉罕的子孫,是照着應許承受產業的了。
https://bible.fhl.net/new/read.php?id=29106&m=0&strongflag=0&SSS=0&VERSION30=rcuv&TABFLAG=2
https://img.freepik.com/premium-photo/hands-raised-worship-front-cross-sunset-isolated-white-background-vintage_660230-39804.jpg
摘要:
本段為保羅論述律法與信心的相互關係。
內容大致有以下段落
1.對加拉太人的提問
2.基督為了我們受了咒詛
3.上帝應許的真實面貌
4.律法的功能
5.因基督得稱為義
情境描摹:
保羅使用邏輯辯證的方式,闡述律法與信心的關係。
默想:
保羅提到「律法是我們訓蒙的師傅」,清楚的指出,人無法透過律法主義得救,但是透過這些律法的導引,卻能讓人窺見上帝恩典的救贖。更進一步的說法是,當人們因為律法所看見上帝恩典的心意,就更能明白,若非上帝恩典,沒有人能到他那裏。既然律法成為我們認識上帝恩典的指標,是否我們能以更合乎中道的態度來思考「律法
」的價值與意義呢?
題目:
1.因信基督耶穌都是 神的兒子,是指甚麼樣的身分呢?
2.我們對上帝的律法瞭解有多少呢?這樣是否會影響我們對上帝的認識呢?
3.我們知道「基督是為我們受了咒詛」的嗎?
本日金句:
你們受洗歸入基督的都是披戴基督了。加拉太書3:27
禱告:
親愛的阿爸天父,求祢讓我們更加明白「基督是為我們受了咒詛」這句話。讓我們因此而不陷入過度的自義或自卑,也讓我們的生命更因為知道耶穌為我們所付上的代價而有真實愛人的心。奉主耶穌的名禱告,阿門。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