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於2000.10.22
作 者: 呂又慧 姊妹
「有餘」,台語,說是「有餘」(春),就是說多出來的意思。如同每年過年時,我們都會說「年年有餘」。這個「有餘」,不只是有「魚」,它其實是一種象徵,也希望我們在各樣事物上都會「有餘」,都能剩下、多出來,因為這樣就代表了一種富裕和豐盛。常聽人家說,所謂「吃穿無虞」,也就是吃穿都沒有缺乏,換句話說,所需用的東西,如果多到「有餘」,好像就是我們幸福和安全的保證。
這種「有餘」的觀念,在剛才我們所讀的經文當中,保羅也提到了。但保羅說的是要:「得勝有餘」。同時這個「有餘」,是要靠著愛我們的主,來得到的。換句話說,要在一切的事上「得勝有餘」,是要倚靠那位愛我們,且是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的。那麼保羅說這話,又是什麼意思呢?在進入今天的經文討論前,我要以一個電視節目開始,來和大家分享這個觀念。
現在電視上有一個節目,叫作「電視冠軍:TV Champion」,這是一個日本台,國興衛視的節目。在這個節目當中,它常常徵求很多種的冠軍。這種比賽中,有一類是叫作:什麼什麼「通」的冠軍,例如,泡麵通、漫畫通、郵購通等。參加這種比賽的人,通常都累積了很多關於這方面的經驗。譬如,漫畫通,他們不是看了很多種漫畫,就是家裏收集了一堆漫畫,通常市幾千冊,堆滿了整個房間(甚至要闢室另外收藏漫畫,好像家裏開了一間漫畫圖書館);而泡麵通的競賽者呢,則通常是吃了很多種泡麵,而且家裏還收集了各式各樣的泡麵,從普通包、隨身包到碗裝的都有。為什麼他們有這種熱情和行動呢?原來這些人,本來就對泡麵、漫畫或比賽的東西,有一種喜歡和投入,而且這種喜歡和投入,通常比別人多很多;而自從有了電視冠軍的節目後,自稱是什麼「通」的能手,如果想拿到什麼「通」的冠軍,能夠的話,就要儘量的多收集那種東西或累積相關的知識,並且要「多到有餘」,才有可能贏過別人,也才可能拿到冠軍,再以那些獎金來累積自己所喜歡的漫畫或泡麵等東西。因此對那些參加者來說,對泡麵或漫畫的喜歡,已經不只是「有」就好,而是要能「擁有到有餘」,這樣,人生才能得到滿足甚至幸福感。
這樣的事情,或許你會覺得不可思議,甚至覺得很無聊!?認為竟然有人會把時間、把興趣、把金錢投資在這些瑣碎的事情上?但值得我們玩味的是,在台灣前幾期的商業週刊專題中,也提到現在一些名人也開始在流行收集一些「東西」。只是這些「東西」不是小小的泡麵或漫畫,而是一間又一間的豪宅!!。這些富有的名人,對房子的需求,不是只要有一間可以住得不錯就好的房子;這些富有的名人收集豪宅如同收集藝術品,他們真的想要的,同樣是希望擁有房子多到有餘,以滿足自己的品味和地位,這樣,人生才值得。
說到這裏,其實如果我們仔細想一想,或者你也會覺得這種觀念似曾相識喔,因為你可能也曾有過類似的經驗,希望某種東西能「多到有餘」,以滿足自己的需要感,甚至得到安全感。只是那種東西可能不是泡麵、漫畫或豪宅,而是存款、不動產、有價證券或是書啦,CD,或是衣服、手錶、電動玩具之類的。我必須這麼說,這種希望東西「有餘」的想法,可能是每個人或多或少會有的欲望或興趣。
但是,讓我們一起來想想,作為一個基督徒,在我們的人生中,我們贏過別人的成就,我們所需要的安全與滿足感,究竟是什麼?是多出來的金錢、才能?還是多出來的分數、衣服、鞋子?還是,是多了一份想要的感情、婚姻,甚至多了一家子聚集在一起,我們才能得到幸福感?
在今天我們所讀的經文中,保羅再一次提醒我們:在一切的事上要「得勝有餘」,而這是靠著愛我們的主耶穌來得到的。
接下來,我們將更進一步從保羅寫作羅馬書的背景,和他生命旅程的部份,來理解今天早上我們所讀的這段經文。
事實上,當初保羅會寫這封信給羅馬教會,是因為當時他剛結束了他在東方宣教的工作,並打算往西班牙去進行西方的宣教工作,希望順道去拜訪羅馬教會的信徒。但因為有一些阻礙,未能照計劃過去,所以,他先寫了這封信過去問安。而或許由於羅馬是個大城市,更是異教世界的中心,教會中想必有許多外邦的信徒,所以保羅在這封信中,就十分詳盡地,將他對基督教的想法完整地表達出來。我們若仔細看羅馬書的結構;大家手上有聖經,可以翻翻看;會發現這卷書基本上分成兩個部份:第一章至第八章是講個人得到救恩的基本真理,指出全人類都陷在罪中,需要上帝所預備的救贖,也就是上帝藉著基督耶穌,在十字架上所完成的得救方法;至於第十章至第十五章,是談到在基督裏有了新生命的信徒,在生活上的實踐原則;而中間的第九章,則是插進去提到猶太民族在上帝救贖計劃中的定位。因此大家可以瞭解關於今天的經文:八章三十一至三十七節,就包含在第一部份救恩的基本真理中;而這幾節,等於就是第一部份救恩的總結。那時寫這封信的保羅,並不知道幾年後,他將會在羅馬遭遇困境,甚至就在羅馬遇害。但我們能夠知道的是,當時的保羅已經歷過三次旅行佈道的磨鍊,雖然他飽受風霜,可是卻已經可以深刻地體會到:基督福音的大能在他生命中的影響。
當保羅一直提到人要在基督裏,藉著因信稱義,而得到新的生命,這樣的應許時,保羅,同時也一樣深深地體會到,現實中人活在罪的權勢,以及良心與情欲的交戰中的無奈:人如果真的想順服良心或律法的善而行事時;常常又會因為肉體的律,因自己肉身的罪性,受到罪的控制,成為罪的奴隸,而同時與上帝為敵。這種交戰的情況,就好比毒癮或酒癮的患者,他們明明知道自己不能再吸毒、不能再喝酒了;但是沒辦法,就是被癮的症狀給控制住了!--因為自己沒辦法控制癮的發作,所以時常處在極端痛苦的狀況!(這樣的情況,如果你們曾經聽過晨曦會的劉民和牧師分享,就能夠稍微有點理解了)而人就像這樣,常在「這兩個律的交戰」中間而痛苦。但是這個痛苦,保羅認為是有解決方法的,就是:人必須順服於上帝的聖靈在我們生活中的提醒與帶領,這樣與基督聯合,從而在基督裏,因著基督的愛,從交戰中得到釋放,來更新生命。但是我們要注意的是,在這樣的觀念中,保羅並非認為我們可以以信仰來痲痺現實的痛苦,一切都丟給上帝就結束了。因為,雖然保羅的確是指出我們藉著基督,已經脫離了死亡的權勢,而進入新生命;然而他也深深知道基督徒只要活在這世上,就確實會經歷到,我們依然會受到罪與死亡的權勢的影響,我們仍然會經歷到許多的苦楚:那不只是兩個律(良心與情欲)的交戰與掙扎;甚至在肉體上或是心靈上,我們都會因此經歷到許多的痛苦。事實上,對於這種實際上的狀況,保羅的體會是比別人更深刻的。因為從一個熱心迫害基督徒的人,轉變成一個為主大發熱心,且甘願作外邦人的使徒的保羅,他是猶太人的眼中釘(哥後11:23--30):猶太人鞭打他、拿石頭打他、設計謀害他。他:「比別人多受勞苦、多下監牢、被鞭打與冒死,是屢次有的;常常赤身露體、飢寒交迫……」甚至他同時代的人,已開始有人遭逼迫而殉道。我們看到,保羅為這個信仰,為他的主,受了很多的苦。但他卻告訴我們:「現在的苦楚,若比起將來要顯於我們的榮耀,就不足介意了,因為這至暫至輕的苦楚,要為我們成就極重無比的榮耀。」換句話說,將來的榮耀所帶來的快樂,將要超過今天我們為這個信仰所受的這個痛苦;所以今天這個真實的痛苦,就是將來得榮耀的記號。
然而保羅要說的還不只如此,對受苦的人來說,保羅在八章二十六節還告訴我們:況且我們的軟弱有聖靈幫助;聖靈會用說不出的嘆息,替我們禱告成就。因此即使人因受苦而軟弱,上帝也會藉著聖靈,來幫助我們面對痛苦而能忍耐等候。因為上帝使「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祂的人得著益處」。這樣以後,接著,保羅在接下來的經文:八章三十一至三十七節,就用很高興、很確信的語氣,作了這個大家都很熟悉的結論,也就是我們所讀的這一段經文。有人說,這段經文就如同交響樂曲的最後一章,如得勝的凱歌一般,充滿了歡樂與喜悅。這真是令人感到驚訝!你不覺得奇怪嗎?為什麼受了這麼多苦的保羅,竟然這麼歡喜呢?
當我越讀保羅的書信,我便深深覺得保羅之所以能夠坦然無懼地面對他的人生、他的苦楚,是因為他的人生充滿著,也累積了許多與主同行、與主同受苦難的經驗,所以他能夠相信和倚靠上帝,同時也能夠深深地體會到上帝對他的愛,是捨己和付出代價的。保羅經歷了那麼多的患難與痛苦之後,他知道,他並不孤單,也沒有失去什麼,因為他真的明白上帝:「祂既不愛惜自己的兒子,為我們眾人捨了,豈不也把萬物和祂一同白白的賜給我們嗎?」他真的明白:那位在大馬色的路上呼召他的基督,是愛他的主!所以即使猶太人用盡手段逼迫與控告保羅,他也不懼怕,因為他能瞭解上帝的愛是充滿著能力,可以保護他、給他安全感的,所以:「誰能控告上帝所揀的人呢?有上帝稱他們為義了!誰能定他們的罪呢?有基督耶穌已經死了,而且從死裏復活,現今在上帝的右邊,也替我們祈求」。在這種安穩的愛裏面,對於一切的患難、困苦,保羅才有這樣的信心,能夠宣告說:「誰能使我們與基督的愛隔絕呢?難道是患難嗎?是困苦嗎?是逼迫嗎?是饑餓嗎?是危險嗎?是刀劍嗎?靠著愛我們的主,在這一切的事上已經得勝有餘了。」後面這裏,台語說得更好:它說「反轉佇諸個攏總的事,咱對疼咱的者,已經得勝到有餘」。這才真正是一個得勝者、一個勝利的冠軍所說的話!
從剛才的分享中,我們看到,保羅因為常常經驗到主的愛,所以能夠在他所承受的患難中,超越掙扎和痛苦,甚至在患難中仍有安全感。那種平安和信心,好像使我們看到:主的愛在包圍、支撐著保羅,使他能承擔那些,因為患難所加添的痛苦與打擊。如同保羅後來在監牢中,寫腓立比書時,所說的:「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作!」在保羅的身上,我們真的看到,患難與痛苦的攻擊,雖然真實地會讓人灰心、軟弱和沮喪;但靠著主的愛與聖靈的幫助,保羅不僅得到勝利的冠冕,並且還能充滿勇氣與希望地繼續為主作見證。這真的是「得勝有餘了」!!
保羅生命的見證,會使我想起一些我的朋友,他們生命的故事。
在我進神學院之前,是在勵馨基金會工作。我們中間,可能有人知道這是一個幫助雛妓,與遭受性侵害的少女的社會福利機構。七年前,當我還是個社工員時,有一個被父親賣了的女孩,在她被救出來安置在勵馨的中途之家時,那時的她,是個個性很強、不容易相處的人。但經過一年多在這個中途之家,同工帶她認識了主耶穌。雖然親身的父親深深地傷害了她,使她很恨他;但她在基督裏,卻擁有了一個永遠愛她到底的天父。但這個過程仍然是辛苦的。她要經歷過去習慣和價值觀的攪擾,有許多新的生活理念要學習。可以說,從創傷走向復原的這條路,她一直在學習順服上帝接納自己;從苦難的折磨要走向一個新的人生,她仍然有許多次掙扎與跌倒的經驗,她仍然必須常常去作選擇。這真的不是一條容易走的路。但主耶穌藉著同工們的愛,真的改變了她。她開始洗去五顏六色的頭髮,梳起清湯掛麵的直髮,穿起一般少女清純的服裝,而且認真的讀書、工作,甚至到教會。她的智慧和行為,漸漸的成為其它女孩的榜樣。今天這個小女孩已經二十幾歲了,她不僅長大了;同時在幾年前已就讀大學的助人科系。她告訴我們,她最希望的是,雖然她很不幸,但通過她受苦的經驗,她反而可以幫助更多和她一樣受過創傷的人,同時榮耀愛她的天父。這是一個很讓我們佩服的孩子。
妓女與遭受性侵害的人,即使是在現在的社會,仍是不太被接受的。但如同保羅所說的:誰能控告上帝所揀選的百姓呢?我們的上帝已經稱這個女孩為義人了!這個女孩的生命,真的因為上帝的愛,她在基督裏被改變了。她真的是勝過她的苦難,並且得勝有餘到,可以去幫助更多和她一樣曾經受苦的人。
我的另一位朋友就是,張德謙牧師娘:廖雪貞女士。他們的小兒子寧祈,在十二歲罹患癌症,但小小年紀的他,卻靠著那愛我們的主基督,忍受了許多身心的苦楚。在他患病的那幾年,他一樣有受不了疼痛而流淚痛苦,甚至無法面對生命的時候。但漸漸的,在大家的關愛和詩歌帶給他的鼓勵之後,這個小小的孩子,開始除了學習忍耐痛苦,面對死亡,甚至後來常常在大家都灰心失志、流淚痛哭的時候,堅強地安慰人,給大家打氣。最後在父母與弟姐妹的愛中,天父還是把他接回天家,讓他安息了。這是一個使我很感動的見證。而就我知道的,因為他受苦的過程,有許多的人得到很大的激勵。後來有人為他出了一本紀念專輯,並成立一個基金會。我看到這個小孩雖然死了,卻使很多的人找到了活下去的勇氣。包括他的父母。像張牧師娘,在經歷過親人去世的悲慟之後,現在就在勵馨的艋岬婦女中心當主任,幫助並安慰許多妓女,和低收入戶,以及遭受婚姻暴力的婦女,來面對她們人生許多的掙扎和痛苦。
自私的父親製造了小女孩童年的不幸,死奪去了張寧祈的生命,但是痛苦和死亡,卻反而使更多人的生命,在絕望和痛苦中被贏回來。這就是「得勝有餘」。
現在,我要邀請大家,再一次來思想:當我們在收集與累積我們所心愛的手錶、服飾,心愛的香水,甚至是股票時,我們有沒有想過,我們在基督的愛裏,所累積的「有餘」的經驗,是否遠遠比不上那些看得見的財富?我們對於那為我們付出生命的主,所投入的愛和時間,實在是不夠吧!!
各位弟兄姐妹,在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中,或多或少我們都要面對生命的苦痛--不論是什麼事。我們這所有信基督的人啊,你知道當你受苦時,主也都知道嗎?主都知道。甚至他自己也受過人世間的苦痛和折磨,這位因苦難而學習順從的大祭司,他能完全體會我們的軟弱。今天早上藉著聖靈的感動,上帝也與我們同在。祂聽我們互相的分享與代禱。上帝深深知道我們的痛苦,特別是我們無法對別人說出口的苦楚。所以現在我要邀請所有的弟兄姐妹,共同來禱告。你可以為左右手邊的人,或你想紀念的人,或是你自己來禱告。只要有一些需要主來引導和帶領的事,都可以放在禱告中。要記得,我們不是祈求「許多的苦難」,而是祈求基督的愛,幫助我們在人生中,能超越苦難,使我們能夠繼續去分享基督的愛,讓更多的人能在人生的苦難中得勝有餘!
使徒行傳7:39-60@台北濟南教會
-
*台北處境查經班*
*時間:2024.9.30(一)晚7:00 *
*地點:濟南教會 B1*
*資料:http://contextualbiblestudy.blogspot.com*
*視訊:https://meet.google.com/jbv-adpp-tct*
*經文:使徒行傳7:39-60*
*7:3...
5 天前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