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月18日

從『臉帶愁容』到『心裡火熱』 -- 薛伯讚 牧師

寫作於2004.01.18
作  者: 薛伯讚 牧師

路加福音二十四章:13-35節記載耶穌自復活到升天前所發生的事蹟。有兩個不知名的門徒在前往以馬忤斯的途中,因聽到婦女報告耶穌復活的奇事而大惑不解。適時,耶穌並非突然像魂(如不見型體的鬼)出現,而是像旅客在行路中就近他們。對耶穌復活的確認與意義,若用科學來表達只能說那是「奇異」的事,然而路加強調,人一旦與主相遇,失落、擔心、迷惘將被消除,反之,信仰生命必再度火熱起來。

【生命中的失落感】

故事中兩個門徒,路加描述他們當時的心情是「臉上帶著愁容」(17節),何以如此?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主要原因就是一種強烈的「失落感」所致。試想這兩個門徒,自從二、三年前遇見耶穌這位「貴人」之後,他們的生命改變了。在參與了「耶穌運動」之後,他們在這團體中體驗到,生活不再只是為吃、喝享受或擁有多大的權勢;且寬恕、醫治和友愛也不再只是空談,而是真實生活中的核心表現。可是,如今這位生命的導師卻慘死在十字架上,隨後,多數的跟隨者要不是落荒而逃,就是四處躲藏起來了。此種因失望或絕望的失落感料必相當強烈地馬上襲擊在多數門徒的心裡。「面帶愁容」其實已明確表達了該二門徒當時的心境。

其實,失落感在我們生活的處境是常有的,任何基督徒一樣不能免除。人在一生中是一連串的失落與重拾的過程。出生時,我們失去了母親子宮裡的安穩;上了小學,我們失去了父母全天的呵護;進入職場,我們不再擁有常被寬容鼓勵的學生角色;結婚生子之後,則失落單身時的豪放、自由;一但進入老年,青春氣息、美貌、名聲、以及朋友也漸離去;直到我們老弱傷殘及至死亡,身體的自主能力喪失,死亡也帶走了一切。當然這失落感尚包括種種不幸事件,如重大疾病,家庭暴力,友誼與愛情的背信及傷害,或社會、政治、經濟大環境的快速變遷,以及戰爭造成的悲慘等結果。

這些失落感,或許有些我們可以克服,有些則需付上相當的代價,勇敢的去面對它。然而,誠如盧雲(Henri Nouwen,1932-1996)所說,在這一切之外,尚有一件失落感可能是最為嚴重的,而且很難具體述說的,那就是信仰(宗教及意識形態)的失落。那是一種攸關生命根基及價值觀連根拔起的決斷性失落。這當中包括我們所信的(如耶穌是救主)是真的嗎?我們的信仰團體尚保有耶穌運動時的精神(如為愛與真理而受苦、犧牲)嗎?或者我們的社會擁有真實的人權保障及自由、民主、公義的體制嗎?

【在失落中與耶穌相遇】

失落感是那麼的自然、真實,伴隨在我們每個人的人生旅途中,可是旅途中的「貴人」你可曾遇過,或者真認識他?就如那兩個不知名的門徒,我們生命中的貴人同樣是耶穌基督。就在極端難熬的失落感中,或許我們的眼睛「迷糊」了(16節),然而耶穌與門徒同在(顯現),同樣也與我們同在,耶穌並未離棄我們。在我們信仰團體中的各項聚會,聖餐禮可以說最能展現耶穌與我們同在的具體意義。聖餐禮其實就是一種吃的行動,從吃的過程—「一起坐席」「拿起餅,祝謝」,「擘開,遞給他們」(30節),說明生命的意義就在分享,分享最能表達愛的真諦。上帝愛世人且差遣祂的兒子來到世上,為世人的罪而死,身體被打破,三日後復活,且差遣聖靈與我們同在,上帝就是以如此的分享來表達祂的愛。為此,耶穌要我們「如此行來紀念祂」,保羅也同樣嚴正的吩咐我們當如此行來紀念耶穌。

當然,聖餐禮是一種奧秘(mystery),並不容易在短短數語中盡道其深意。若從聖餐禮(Eucharist)字面的意義來看,聖餐禮即「感恩」禮(eu+charis:進入恩典中)。這表示,每次我們遵行聖餐禮時乃是再重溫上帝的恩典,再體驗主的臨在,從而讓我們再生信心與盼望,並繼續愛的實踐。當年二位門徒因此而「眼睛明亮」並「認出」耶穌,每次我們與耶穌坐席時,豈非同樣如此。

改革宗的傳統信念,將聖餐禮(及洗禮)視為「恩典契約的神聖記號與印證」(見「韋斯敏斯德信仰告白」,1643-1646訂定,第二十九章第一節)是相當正確及有力的表達。它是一種恩典,也是一種契約,世上的一切容或有種種的不幸「失落」,然而永遠存在的則是上帝的恩典。每次的聖餐禮,其實即邀請我們每一位「失落」的人,在與主相遇中,重新肯定我們是擁有上帝的愛及恩典的人。

【重拾火熱的心】

當這二位門徒與主同坐席並回想在路上,耶穌和他們說話,並講解聖經的時候,他們彼此回應道:當時「我們的心豈不是火熱的嗎?」(32節)是的,每次在失落中與主相遇所得的結果就是再生火熱的心(burning heart),將傷殘的心再度燃起,恢復新的生機。然而,我們如何展望這火熱的心,並讓他繼續燃燒直到有生之年的結束?在此,我樂意藉羅慧夫醫師的生平與大家一起分享與鼓勵。

羅慧夫醫師曾在馬階及長庚醫院服務40年,它是美籍宣教師,出生於1927年愛荷華州。40年在台灣的醫療歷史中,它創建許多的「第一」,如加護病房、燙傷中心、自殺防治中心、第一台山地巡迴醫療車、唇顎裂中心、及顱顏中心等。他在「第二次觸摸」(台灣教會公報2003年8月4-10日/2684期,第12-13頁)乙文中曾說:
「44年前我剛到台灣的時候常看到痲瘋病人。他們因著痲瘋病使得周圍神經死去,失去觸覺,手指、腳趾潰爛脫落。……〔可是〕基督徒也可能變成靈性上的痲瘋病人。因為工作壓力、忙碌生活、緊急事件以及經濟重擔等,讓我們逐漸失去對上帝的觸覺:感受不到祂的存在,也不能體會有它的歡喜。……因著第一次觸摸,我們成了基督徒,但許多時候我們就像痲瘋病人一樣,在屬靈上失去感覺,需要耶穌『第二次觸摸』〔參馬可福音八章22-26節〕才看得清楚。你的生命需要『第二次觸摸』嗎?」

「第二次觸摸」就羅慧夫醫師來說,就是他每天早上與上帝同在的「安靜時間」,他被觸摸了,也回應了主的呼召來到台灣,終生從事醫療傳道的工作。他說,他另外的「第二次觸摸」是得自路加福音今天我們所讀的這段經文,經過了第二次觸摸,門徒的眼睛明亮了,認出耶穌,心中也才火熱起來。他呼籲讀者,要得到「第二次觸摸」就是要每天讀聖經,「聖經就是上帝給人類的情書」。羅醫師不僅個人重視讀經,禱告的生活,也重視小組聚會彼此的分享與代禱。

這幾年台灣神學院相當重視神學人的靈性養成教育,這個方向是相當正確的。除了每天的師生禮拜外,每週有一小時全校性的靈性形成小組聚會,每天早上更有學生自發性的查經禱告會,近四年來每天有二、三十名同學自動參加,同學受益甚大,我個人認為這真是神學教育中的「第二次觸摸」。我也期待我們教會的每一個人同樣都得到第二次觸摸。

【結語】
我們的新生命是「重價」而來的,因為它全然是上帝的恩典。可是在恩典中的生活裡,我們仍無法免除於實際生活所遭遇的失落感。我們的失落有時在不注意的當中,常會由幻滅轉變成各樣的失望、消沉、麻木,甚至轉變成憤怒、怨恨等。在這當而,願我們能彼此提醒,重拾那顆火熱的心,好帶出我們每一個人的使命,重現生命的新機。那就是,無論我們的職域是什麼,我們都願如這二位門徒「立即起身,回到耶路撒冷去」(33節),將所經驗的生命改變的事實,傳報給所認識的人知道,這其實就是最簡單、有力的見證。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