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28日

受洗系列(五):宣道士 -- 蔡茂堂 牧師

寫作於2007.10.28
作  者: 蔡茂堂 牧師


台語


國語



各位弟兄姊妹大家平安。由於今天有聖禮典,我們要接續上次聖禮典所講,有關撒馬利亞井旁婦人的故事,這次我要談的講題是:宣道士(Missionary)。我想該是世界上第一個宣道士,是女性、是外國人、是猶太人所看不起的撒馬利亞婦人,她如何成為宣道士?耶穌基督和她相遇之後,對她產生的改變是什麼?她和耶穌認識才幾個小時,就馬上成為一個宣道士,那表示當宣道士不是那麼困難,不需要讀什麼專業學校,也可以成為宣道士。今天我們唱了一首詩歌,曲名是I want to tell the story.,台語聖詩翻成「我真愛講這故事」,而華語翻成「我愛傳講此福音」,整首詩歌卻看不到英文的Story這個字,台語翻得很好,把Story翻出來了。「我真愛講這故事」,耶穌基督的一生是一個「故事」嗎?我們信主以後的經歷是一個「故事」嗎?我想華語的兄姐對「故事」這兩個字有一點點的擔心,擔心「故事」是隨便說的,「故事」就是不真的,是騙小孩的才叫作「故事」,耶穌是事實,事實不是故事。可是實際上故事可以是捏造,也可以是真正的事實,故事是就是經歷,你有經歷、你有親身經驗,你講出來的就是故事。我想從故事的角度來看今天的幾個故事。

Ⅰ、引言:Kate Hankey的故事

這是一個叫作Kate Hankey (1834-1911)的故事。她是個英國女孩子,她的父親是當時英國的銀行家,所以家裡很富裕,可是受到基督教信仰的影響,他很關心倫敦的貧窮人。小女孩受到父親耳濡目染的影響,在她成長的過程中,開始關心在工廠當女工的婦女,在她們當中帶領查經班,希望把信仰帶給那些不像她,有那麼好背景的女孩子。可是三十歲的那一年,她得了一場重病,醫生囑咐她:「不可以再到處跑,要躺在床上休息,不然妳會死掉」,她就乖乖的臥在床上養病,不能再出去講耶穌的故事,不能再出去帶領查經,她在床上躺了一年的時間。在那段期間,她把耶穌基督的故事寫成一首很長的詩歌,那首詩歌總共有300節,前半段的150節,她用的曲名是The Story Wanted. (我想聽的故事),後半段的150節,是The Story Told. (我想要告訴人的故事),前面是我要聽耶穌的故事,後面是我要跟人家講耶穌的故事,她所講的都是故事(Story)。她身體康復後,就把這兩大段長詩歌,濃縮成兩首可以唱的聖詩,前一首叫作Tell me the old old story. (告訴我那古老故事),這首聖詩,在華人教會中,較少唱,後一首我們比較常唱,歌名是I want to tell the story.,台語翻成「我真愛講這故事」,華語翻成「我愛傳揚此福音」。這兩首詩歌她也寫了譜,寫完之後可能大家不是很會唱,並未流行。後來有位美國牧師William Doane(1867)到英國參加宣道大會,會中講員提及Kate Hankey小姐的故事。就是她生病中用心,寫了長詩歌,後來又濃縮為兩首詩歌的故事。這故事感動了William Doane牧師,於是將它重新譜曲,後來這首I want to tell the story.詩歌,就開始流行,另外一首還是不很流行。經過幾年之後,在1875年,另一位美國牧師William Fischer,把I want to tell the story這首詩歌再重譜一次曲,這次就成為更多人喜愛唱的詩歌;這是由William Fischer譜的曲,Kate Hankey寫的詞 (Katherine的簡寫是Kate),這首歌是三個人的故事,他們同樣都在述說耶穌基督的故事。

Ⅱ、敘加井旁的故事

1. 耶穌基督的故事

我們今天要講敘加城的雅各井旁發生的故事。第一個是耶穌的故事。耶穌基督到那座城之前,曾發生過什麼事情嗎?有的。祂在猶太地開始傳福音的時候,很多人都到祂那邊受洗,多到一個程度,引起官方的注意,法利賽人說:「咦?這是什麼人?怎麼讓他受洗的人比施洗約翰還多」「主知道法利賽人聽見祂收門徒、施洗,比約翰還多(其實不是耶穌親自施洗,乃是祂的門徒施洗),祂就離了猶太,又往加利利去。必須經過撒瑪利亞」(約4:1~4),他們本來就已經對施洗約翰很緊張了,因為施洗約翰,引起很多人去受洗,現在有一個比他更厲害的出現。耶穌為了避風頭,為了逃避法利賽人要找祂的麻煩,祂就離開猶太地往加利利去,可是祂決定走一條猶太人不走的路,就是經過撒馬利亞的敘加城,很特別,祂為了要把神的福音帶到撒馬利亞,聖經說祂「必須經過撒馬利亞」,這是耶穌的故事。

2. 打水婦女的故事

那天中午耶穌到了敘加城,很累很渴的坐在井旁的時候,有一個女人走來,帶了一個水瓶要來打水,「在那裡有雅各井;耶穌因走路困乏,就坐在井旁。那時約有午正。有一個撒瑪利亞的婦人來打水。耶穌對她說:請妳給我水喝。」(約4:6~7)這個婦女,她也有一個故事,她來到井旁跟耶穌相遇的時候,她是帶著她的故事來的,她有什麼故事?她中午來打水。這有什麼關係?當然有關係。因為沒有女人那麼笨,中午熱的要命,要嘛就早一點,趁太陽尚未升起,或是就趁太陽要下山,黃昏時來打水。兩種時間都好,為什麼要在最炎熱,沒人打水的時候,自己一個人帶著水瓶來打水呢。這代表她背後有很多傷痛的故事,使她不願見人,她不要讓人家看到她,寧可一個人在中午頂著大太陽出來打水,可是我們不知道那是什麼事情,我們只知道她中午來打水很奇怪。耶穌就跟她講話,對話的當中,耶穌跟她說:「妳這樣不是很累嗎?我有一種水是不必打就可以有的水」「哇,很好 (那個叫作自來水對不對?)」耶穌說:「我可以給妳」「好啊,給我,這樣我就不必每天如此來打水了」,耶穌說:「對不起,這要妳和妳先生一起來,我才可以給妳」,這個婦人就面有難色,她說:「先生,對不起,我沒有先生」,耶穌說:「對,妳沒有先生,妳曾經有五個先生,現在跟妳在一起的那個男人不是妳的先生」,耶穌把這個女人的故事講出來了,她背後有一個傷痛的故事,她的婚姻是不幸的,她曾經有過五次的婚姻,「妳已經有五個丈夫,妳現在有的並不是妳的丈夫。妳這話是真的。」(約4:18)這就讓我們明白為什麼這個婦女要中午來打水,因為她婚姻的歷史,實在是不喜歡被人家知道,有可能全城的人也在背後對她指指點點,不管是她的不幸,還是她的道德有問題,都是不好的事,她逃避別人的眼光、逃避別人的批判。

3. 兩者交會的故事

可是當這個女人和主耶穌碰在一起,兩個故事碰在一起就產生一個新的故事,耶穌開始與她對話,希望改變這個婦人的生命。祂說:「妳有水瓶,我口渴,給我水喝好嗎?」(約4:7)她就說:「你這個男人怎麼這樣,你是猶太男人,我是撒馬利亞女人,我們從來都不來往的,你怎麼跟我要水喝呢?」耶穌說:「妳知道嗎?我有一種活水你要不要?」(14節)她說:「好啊,如果有活水,我要。」「請妳先生來」(16節),這下碰到她的傷痛處,她最怕人家碰她的傷口,「這個男人怎麼知道我的過去呢?」她開始擔心了,「這個人會不會不是普通人?是個特別的人?」她就開始跟耶穌談到敬拜地點的問題,她說:「你們說,一定要到你們那邊敬拜才算數,在我們這邊敬拜不算數,我們的老祖宗說在這邊也可以敬拜,你怎麼說呢?」耶穌說:「敬拜的重點不在地方,而是在心靈和誠實。」「時候將到,如今就是了,那真正拜父的,要用心靈和誠實拜祂,因為父要這樣的人拜祂。」(23節) 你知道嗎?我們要蓋禮拜堂,我們教會也有不同的爭論,到底在哪裡敬拜上帝才可以?地下室可以嗎?在地上一樓或三樓?禮拜堂,這個空間還可不可以做其它事情?還是只能禮拜用,不能做其他用途?背後也是敬拜神學的問題,是地方決定神聖?還是在那裡敬拜神的人的心靈狀況?我覺得是後者。重點不是在地方,重點是在於,有沒有用心靈敬拜神。

4. 生命轉變的故事

和耶穌談到敬拜的地點以後,婦人與耶穌談到一個平常不談論的問題,就是彌賽亞。彌賽亞來,我們的生命都要改變,我們的情況都會從頭來過。耶穌第一次公開的跟人表示祂就是彌賽亞,就是向這位婦人講的,耶穌說:「這和妳說話的就是祂!你們所等的那位,我就是(I am)。」(約4:26)這句話帶給這個女人很大的改變,她本來是逃避城裡面的人,現在她改變了,她把拿來打水的瓶子丟在井旁,她中午來,目的是要打水,她居然忘了要做這件事情,搞不好也沒有給耶穌水喝,她拔腿就往城裡面跑,這是個一百八十度的改變。以前是避開眾人,因為自己的不幸,不想讓大家在她面前指指點點,這是她的痛,可是現在她不在乎了,因為耶穌沒有批判她、指責她,耶穌說:「妳講的是真話,妳講的是對,現在這個不是妳的先生」,「過去那些傷害、痛苦,不應該成為妳逃避別人的阻礙,妳可以突破」,耶穌以接納肯定她的方式,讓她整個生命都改變了。

5. 分享福音的故事

她急著要去跟城裡面的人講:「我遇到一位可能是彌賽亞的人,你們要不要來看」,結果全城的人居然都跑了出來,要看這個耶穌是什麼人,怎麼能夠讓這個婦人有這麼大的改變,「眾人就出城,往耶穌那裡去。」(約4:30)所以這裡面有耶穌的故事、有婦人的故事、有耶穌與婦人相遇的故事,有婦人去分享的故事,合在一起共有四個故事,連成這整個傳福音的故事。她不只生命改變,她也成為一個福音的分享者,她的分享很簡單,只有三句話。接下來,我會再詳細講述。

Ⅲ、使徒保羅的故事

1. 耶穌基督的故事

我們再來講另外一個人的故事,他就是保羅,在保羅的時代,耶穌基督已經走完人生的道路,而且從死裡復活,那時耶穌的故事,顯然是比撒馬利亞婦人的時候還要多。耶穌基督一生醫好很多人,用很多神蹟奇事證明祂不是普通的人,「以色列人哪,請聽我的話:神藉著拿撒勒人耶穌在你們中間施行異能、奇事、神蹟,將他證明出來,這是你們自己知道的。」(徒2:22)祂甚至從死裡復活,「祂既按著神的定旨先見被交與人,你們就藉著無法之人的手,把祂釘在十字架上,殺了。神卻將死的痛苦解釋了,叫祂復活,因為祂原不能被死拘禁。」(徒2:23~24)這給了我們一個新的盼望―生命有重新來過的可能性。這是耶穌的故事。

2. 拉比掃羅的故事

保羅也有他的故事,他本名叫掃羅,你知道他的背景嗎?他是個不得了的人物,用現代的比方來說,他父親是移民美國的成功商人,保羅從小就拿到美國籍,他是美國人,但是是猶太種,父親為了讓他保留固有的文化,要他大學畢業後回台灣讀師大的國文系,然後他讀到博士班成為中文教授,不得了啊,有美國籍,他的英文一流,他還回到台灣把中文學到最棒,保羅就是這樣的一個人。「我原是猶太人,生在基利家的大數,長在這城裡,在迦瑪列門下,按著我們祖宗嚴緊的律法受教,熱心事奉神,像你們眾人今日一樣。」(徒22:3)他是在最好的指導教授迦瑪列門下取得博士,所以他是了不起,結果就起不了。他覺得他所了解的聖經是最絕對、最正確的,只要任何人的解釋和他不一樣,就是該殺、該死的。「…我又領了他們達與弟兄的書信,往大馬色去,要把在那裡奉這道的人鎖拿,帶到耶路撒冷受刑。」(徒22:5)這時的保羅很忙,他忙著抓那些傳講耶穌復活的人下監,「哪裡有死人復活,胡說八道,不可以!」所以他用他的權柄到處抓人進監牢,甚至判人家死刑,這是保羅。跟撒馬利亞婦人不一樣,撒馬利亞婦人是很怕人家看見她,她是躲起來,很痛苦很難過,她覺得她做的不好,保羅卻覺得自己做得很好,而且是最好的,他可以否決人家對信仰的看法,可以用極端的方式叫人家付代價,可是這樣的人,耶穌也要改變他。

3. 兩者交會的故事

你知道嗎?為了要趕到大馬色去抓人,他就搭高鐵,快馬加鞭一個小時就可以到,即將到了大馬色城的時候,突然天上有大光照著他,「我將到大馬色,正走的時候,約在晌午,忽然從天上發大光,四面照著我。我就仆倒在地」(徒22:6~7),有一句話說:「保羅馬上從馬上掉到馬下」,被耶穌碰到後,就從馬上掉到馬下,陰溝裡翻船,保羅在那裡跟耶穌交會,耶穌跟他說:「掃羅!掃羅!為什麼逼迫我?你用腳踢刺是難的!我說:主啊,祢是誰?主說:我就是你所逼迫的耶穌。」(徒26:14~15)我就是你所說沒有復活的耶穌,這下開天窗了,「咦?我以為不可能有的事」「是嗎?」「如果祢是,那我該怎麼辦?」耶穌說:「沒關係,你起來進城,我要派你去把這個故事講給更多的人聽。」

4. 生命轉變的故事

遇到耶穌的光以後,保羅的眼睛瞎掉了,但是他心裡面的眼睛卻打開了,他看見過去自以為是的,變成不是。他看到耶穌是值得向大家講的,他改變了,他以前是抓人去坐牢的,從此,為了傳講耶穌,他成為被人抓去坐牢的人,他的生命有很大的改變,他自己說:「你知道我以前是怎麼樣的人嗎?我自以為了不起,在人面前是逼迫人的,在神的面前是褻瀆神的,可是今天我被主耶穌基督改變了,祂給我有信心、有愛心,使我完全被主改變,這是我生命的經歷,我有這樣改變的故事。」「我從前是褻瀆神的,逼迫人的,侮慢人的;然而我還蒙了憐憫,因我是不信不明白的時候而做的。並且我主的恩是格外豐盛,使我在基督耶穌裡有信心和愛心。」(提前1:13~14)

5. 分享福音的故事

他為了傳講耶穌的故事被抓到牢裡面去,檢察官問他為什麼要這樣子,他說:「因為耶穌基督改變了我,我希望祂也可以改變你」,他跟那個檢察官說:「亞基帕王啊,我故此沒有違背那從天上來的異象;先在大馬色,後在耶路撒冷和猶太全地,以及外邦,勸勉他們應當悔改歸向神,行事與悔改的心相稱。」(徒26:19~20)我沒有違背那從天上來的異象,我勸你應該也來信耶穌,檢察官說:「你是被告,你在講什麼?」他說:「我是希望不只是你,包括書記官,包括這裡來看熱鬧的人都可以信,只是不要像我這樣還帶著鎖鍊,我希望你們能夠被耶穌碰到,你們的生命也會有一個新的故事可以說。」這是保羅生命改變的故事。

Ⅳ、井旁婦女的見證

1. 請人到基督面前

我們再回頭來看這個撒馬利亞的女人,她的宣道內容很簡單,只講三句話,這三句話是什麼呢?第一句話是「你們來看」。這很像我們以前在廟口敲鑼賣藥的,「來呦,來呦,來看看喔,這邊有變把戲的,有賣很好用的膏藥啊」,「你們來看,我這裡有東西給你們看」,就是這樣,邀請人家來看,因為她講不清楚,「你自己看吧,東西在這裡」,邀請人到基督面前,這是她做的第一個動作,英文就是Come and See。你知道嗎?耶穌曾經有一個學生叫作腓力,他遇到耶穌以後很高興,跑去找他的學長叫作拿但業,「嗨,拿但業、拿但業,我遇到彌賽亞了!」拿但業說:「那個彌賽亞從哪裡來?」腓力說:「拿撒勒啊!」「你有沒有讀書啊,你去翻看看,拿撒勒從來沒有出過好東西!怎麼可能彌賽亞從那邊來呢!」這個腓力書讀的比人家差,拗不過人家,他只有一句話說:「好啦、好啦,算你贏、算你對啦,但是你來看啊,那個人就在那裡。」「拿但業對他說:拿撒勒還能出什麼好的嗎?腓力說:你來看!」(約1:46)所以我們傳福音第一個動作就是讓人願意來接觸耶穌基督,這樣就夠了,不是把對方講到沒有話講,你講輸對方也沒關係,就是邀請對方―「你來看」,你自己來體驗,到底耶穌有沒有辦法改變你,你來看就好。

2. 與人分享生命改變

別人怎麼樣會想來看呢?是因為我遇到耶穌後被改變了。也就是說來看以後,我们要跟隨耶穌,生命才會成長(Follow and Grow)。生命成長之後,更要去與人分享(Go and Share)。所以有三個動作:Come and See、Follow and Grow、Go and Share。這是基督教生命改變的故事,也是把故事傳給別人的故事。第二句話:「…我素來所行的…」,這是我的Life,我的生命遇到耶穌以後有改變,你願意聽我講我的故事嗎?聖經裡有一個瞎子,耶穌把他醫好了,他好高興,可是耶穌犯了一個錯誤,就是在不對的時間醫好了他,是在安息日把他醫好了,被醫好的他很高興,法利賽人問瞎子說:「喂,那個人哪一天把你醫好的?」「就是在某月某日」,法利賽人說:「哼,這個人有問題,他犯了安息日,他是個罪人」,這個瞎子也講不清楚,他沒有讀過神學院,也分辨不清什麼安息日不安息日的,這個瞎子說:「那個人是罪人不是,我不知道,我沒有辦法回答,可是有一件事情我知道,我以前眼瞎,現在看見了。」「他是個罪人不是,我不知道;有一件事我知道,從前我是眼瞎的,如今能看見了。」(約9:25)你知道這句話很有力量嗎?他說:「聖經我不懂,你們那些神學家可以為了哪一天去辯論,那些我不懂,你們比較懂,你們去討論好了,可是我告訴你們一件事情,我以前是瞎子,但現在我看見了。」我以前、我現在,這個叫作改變,那就是我的故事,我遇到耶穌以後,我的故事是這樣子,你也看到了,我以前是瞎子你也知道嘛,我現在已經看見了,你要不要來看看?這是真的,你要不要試試看,耶穌能夠改變你,神學的部分可以再討論,但那跟我眼睛能看見無關,我被改變的這個事實你要不要來看看?

3. 承認自己所知有限

撒馬利亞的婦人說的最後一句話很有趣,「莫非這就是基督嗎?」這句話也是讓人跌破眼鏡,一般基督徒要跟人家傳福音,一定會說:「我跟你講的一定是對的,耶穌一定是上帝,知道嗎?我跟你保證一定對的」,但是這個女人居然不這樣講,她說:「我不知道咧,祂可能是彌賽亞,但是我不很清楚,因為彌賽亞我都講不清楚了」,這個女人不清楚,卻還帶人來信耶穌了,這個厲害。我倒覺得這樣比較好,對於耶穌,我們真的講不清楚,有關耶穌的事情太多了,有一些我們自己也搞不太懂。有些人很怕,就要把自己變得很懂,「我要帶你來信主,你問我什麼問題我都可以回答」,不一定,也不需要。比方人家問你說:「為什麼耶穌的母親未婚,卻可以生孩子?」「對不起,這個我講不清楚,我不是婦產科醫師,我不知道」,或是「耶穌為什麼死了又可以復活,你在哪間個醫院看到過?」「這個我也不清楚,但是我信了耶穌,我的生命改變了,你要不要試試看?」有時候基督徒急著想把對方說服,急著要講到人家都懂,不可能啦。我雖然讀了神學院,到現在還有很多不懂,保羅他那麼厲害,到最後他說:「其實我們知道的有限」,問題不是你知道多少,問題是你有沒有故事可以講?你有改變嗎?你知道多少,就講多少,不懂就說不懂,沒有關係。撒馬利亞婦人,最後的結論是:「我也搞不懂祂是不是彌賽亞,不過可能是,因為我改變了,我遇到祂以後我的生命改變了,我本來怕人家知道我的背景,現在我不怕了,我就是這麼樣的一個人,我坦然接受我的問題」,這是一個很大的改變。保羅也被改變。所以婦人的講法是,「承認自己知道的有限」,我覺得這樣反而比較容易,不需要把自己衿持在那邊,「我一定要作個聖經博士」,不一定,你有經驗就可以講,保羅說:「我們現在所知道的有限,先知所講的也有限,等那完全的來到,這有限的必歸於無有了。」(林前13:9~10)包括牧師也有限,完全的一來,這有限的就沒有用了,不過沒有關係,問題不在於你知道多少,而是在於你有經驗嗎?你有故事可以說嗎?如果有,你就可以帶人來信主。

Ⅴ、結論:生命之道、親身經歷、與人分享、相交團契

約翰壹書這樣說:「論到從起初原有的生命之道,就是我們所聽見、所看見、親眼看過、親手摸過的。(這生命已經顯現出來,我們也看見過,現在又作見證,將原與父同在、且顯現與我們那永遠的生命、傳給你們。)我們將所看見、所聽見的傳給你們,使你們與我們相交。我們乃是與父並祂兒子耶穌基督相交的。」(約壹1:1~3)這是我親身的經歷,我可以跟你分享,你可以像我一樣,跟耶穌建立一個很好的團契,「聽過、看見、親眼看過、親手摸過」,這個經驗給我帶來生命的改變,現在我把這個經驗分享給你,希望你也可以嘗試來跟耶穌基督有這樣的交會。弟兄姊妹,你信主多久?如果你信主十年了,請問你,你有故事跟人家講嗎?「有啊!想當年啊,十年前的時候我怎麼樣,後來我就信了耶穌,感謝主」,好可惜,這十年只有一個故事,就是十年前的那個故事,難道信耶穌是這樣嗎?還是這十年來你不斷有新的故事:「讓我告訴你,主耶穌怎麼改變了我。」你知道今天要受洗的兩位姊妹是為何想要受洗嗎?有一位姊妹,原來不是基督徒,她是因為李宇宙醫師的告別式,在教會舉行,她到教會參加,她聽到李宇宙醫師是基督徒,他的生命怎麼樣,她就被吸引,她說:「如果李宇宙醫師是這樣,我也要來試試看」,之後自己就到我們教會聚會,聚會幾次後,她決定要受洗。這是一個已經去世的醫師,他在世的時候的生命故事,他去世後還繼續的影響著別人。另外一個是不久以前才受洗的蕭教練的妻子,蕭教練教人打羽毛球,他受洗以後,他的妻子觀察他,結果發現他改變了。因著丈夫生命的改變,妻子也願意來受洗,接受主。他們有一個十二歲的小孩說:「既然爸爸媽媽都受洗,那我也要。」你有故事可以講嗎?有故事就可以帶人來信耶穌。我們一起低頭禱告。

「親愛的主耶穌,祢到世上就是為了要讓祢的愛來改變我們,不管我們是像撒馬利亞的婦人那樣,生命裡充滿了挫折、充滿了失望、充滿了我們不希望人家知道的過去;或是我們的生命像保羅一樣,充滿了驕傲、充滿了成就、充滿了不得了。主,我們都需要被祢得著,跟祢相遇,被祢改變。主耶穌,祢到敘加井旁跟那位婦女接近,祢改變她生命裡的故事,成為一個充滿喜樂,跟人家分享的一個生命;主,祢到大馬色的城邊找保羅,祢完全的改變他,讓他成為一個願意把耶穌的愛跟大家分享的人。主,我們當中可能有很多基督徒已經信主太久了,以致於我們沒有再跟祢的生命、祢的故事有任何交會,我們活不出一個讓人家羨慕的生命、一個有改變的故事,多麼希望我們每一個人都有故事,我們可以跟周圍的人說:『我有一個,祂怎麼樣改變我的故事,可以跟你分享,希望你也可以來看,你也可以自己來經歷主耶穌的愛。』求上帝,祢來幫助我們,讓我們可以像撒馬利亞婦人或是保羅一樣,當我們再一次被祢摸著的時候、被祢的愛改變的時候,我們也有一個生命改變的故事,我們也可以跟人家分享這個故事,希望這個故事可以讓更多的人,到祢的面前來接近祢,來接受祢愛的改變。感謝主,我們這樣跟祢禱告祈求,奉靠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