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義人行義,反致滅亡;有惡人行惡,倒享長壽。
W4 2013-10-10 傳道書7
7:15 有義人行義,反致滅亡;有惡人行惡,倒享長壽。這都是我在虛度之日中所見過的。
7:16 不要行義過分,也不要過於自逞智慧,何必自取敗亡呢?
7:17 不要行惡過分,也不要為人愚昧,何必不到期而死呢?
7:18 你持守這個為美,那個也不要鬆手;因為敬畏 神的人,必從這兩樣出來。
7:19 智慧使有智慧的人比城中十個官長更有能力。
7:20 時常行善而不犯罪的義人,世上實在沒有。
7:21 人所說的一切話,你不要放在心上,恐怕聽見你的僕人咒詛你。
7:22 因為你心裡知道,自己也曾屢次咒詛別人。
默想:
傳道者並不是一個道德律或是相信因果律的人。他的觀念不是機械式的報應觀念,而是對真實人生的經驗。所以他說「有義人行義,反致滅亡;有惡人行惡,倒享長壽」。傳道者從他自己經驗觀察中,將行義、智慧與行惡、愚昧放在一起。然後他勸人不要行義過分,不要以為自己很有智慧,故意顯示出自較別人為優秀,不然,仍然是走向敗亡之路。同時,他也提醒人,不要行惡過分,惡事做的太超,無視天理的存在,這樣的人,愚不可及,必招致死亡。
傳道者的觀點,似乎要人行義不要太過份,也不要行惡太超過,乃是要謹守中庸之道,相當於「明哲保身」不走極端之途,就可以讓自己免去「不到期而死」的境地。
這段經文,對於我們信徒所受到的教導,是有一些矛盾的地方,一般的教會不太可能對信徒說「適當的行惡」是可以的。那我們要怎樣理解這段經文呢?這是一個不容易解釋的地方。有一說法是,「敬畏上帝」是智慧的一種表現,「行惡不要過分」,並不是指我們真的要去做一些惡事,而是對於惡事有一定程度的包容。這裡的包容乃是「不要為作惡的心懷不平,也不要嫉妒惡人」(箴二十19),也就是一個有智慧有信仰的人,他們比較能夠謙遜地接納上帝的主權,他們會以敬虔的態度看待人生所面對的一些惡人、惡事,而不一定都是立即以極端的方式來面對。當這惡人與惡事在還可以面對、接受的狀況下,他們會用一種順服接納的態度來接受,這種接受相對的也是他們順服上帝主權的一種表現。
題目: 傳道書7:16-17勸人們不要行義過份,也不要行惡過份,你對此有何感想呢?
--
由 Blogger 於 10/10/2013 08:06:00 上午 張貼在 曾牧暗砂
使徒行傳17@台北濟南教會
-
*⭕台北處境查經班時間:2024.12.9(一)晚7:00 地點:濟南教會 B1資料:
http://contextualbiblestudy.blogspot.com視訊:
https://meet.google.com/jbv-adpp-tctChatGPT:
https://chatgp...
1 天前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