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道內容
講題:進入安息
經文:希伯來書3:1-6、4:1-13
主講:潘叡儀傳道師
時間:二0一七年六月十八日
一、前言
今年教會以安息為目標,然而到了年中,發現一些弟兄姐妹,因為忠心於教會七十週年及例行事工的侍奉,似乎還是沒有休息,緊接著,教會要進行長執改選,都市教會忙碌的節奏,似乎也反應許多人的實況,因此,一種尋找人生意義的旅行方式越來越受都市人歡迎。
電影《我出去一下》就是在描述一個德國知名的演員,因為工作忙碌病倒後,不得不休息而踏上「聖雅各朝聖古道」的旅程。朝聖之路,有人走完、有人沒走完,這群走向同一個終點的人,像是彼此激勵的同伴,但也像是獨行者,這雖然是一條贖罪之路,但一路上也不斷有人犯罪……這與《希伯來書》所描寫,進入安息的過程很相似!
《希伯來書》收信的信仰群體,是因著回應親眼見證耶穌之人所傳的福音而誕生(2:1-4),這群歸信者在信仰已有一段時日,但可惜早年經歷神的熱忱已冷卻下來(5:11-14),漸漸不再委身。今天所讀的經文是3:1-4:13這個完整段落的一部分,礙於經文長度,我們在禮拜中只閱讀一部分,鼓勵大家回家可以將第三章及第四章完整讀一次。
二、聖經的困境:以色列人的不信,使他們無法進入迦南安息地
《希伯來書》的作者引用詩篇95篇:「你們今日若聽他的話,就不可硬著心,像在曠野惹他發怒,試探他的時候一樣。在那裡,你們的祖宗試我、探我,並且觀看我的作為有四十年之久。所以我厭煩那世代的人,說:他們心裡常常迷糊,竟不曉得我的作為!我就在怒中起誓說:他們斷不可進入我的安息。」
作者提醒會眾要將以色列民在曠野飄流的經歷做為警戒:以色列民剛出埃及的時候,因為沒有水喝,向摩西爭鬧說:「給我們水喝吧!」(出17:1-7) 這個問題不是單純關於「口渴,而是從對摩西的質疑,展現出對上帝的「不相信」,以色列民抱怨摩西領他們出埃及是要他們的兒女及牲畜都一起被渴死,耶和華上帝因此吩咐摩西擊打磐石、讓百姓有水喝,然而,那地方就此被起名為瑪撒,就是「試探」的意思,又叫米利巴,就是「爭鬧」的意思,這是因為以色列人爭鬧,又試探耶和華,說:「耶和華有在我們當中嗎?」在曠野的四十年間,以色列人屢次看見上帝的神蹟奇事,但卻屢次試探神,不走在神引導的道路上,故此,上帝以發誓來表明他不會更改的宣判,要把他們排除在安息之外。
又如同以色列支派的十二個首領窺探完迦南地後,除了迦勒與約書亞,探子們皆帶來惡信,造成百姓叛亂,反對摩西與亞倫,嚷著要另立首領、回埃及去(民14:1-4),以色列民背叛上帝的源頭是「不相信」,不信上帝能保守他們勝過強敵、進入應許之地。雖然以色列民以信心開始,跟著摩西出埃及,然而有「起初的信心」是不夠的,他們沒有將信心堅持到底,以至於最後倒在曠野,沒有進入迦南安息之地(民14:29-32)。
《希伯來書》的作者把基督徒的人生比喻成一個朝聖的旅程,如同以色列民朝著迦南地,基督徒也要為著進入應許地得安息而努力,在朝聖的過程,信徒可能會疲憊不堪,甚至想半途而廢,所以需要謹慎,以免有人像以色列人因為不相信,而離棄永生上帝!
作者一再強調「今日」:「你們今日若聽他的話,就不可硬著心,像惹他發怒的日子一樣。」(3:7-8、15)「總要趁著還有今日,天天彼此相勸,免得你們中間有人被罪迷惑,心裡就剛硬了。」(3:13)「彼此相勸」也就是彼此牧養,是信徒可以做也有責任做的事,並且要持之以恆,信徒若沒有基督徒群體互相支持,很容易因受罪惡的誘惑而心剛硬。「今日」是耶穌基督已經來過、但還要再來之間的日子,趁著今日還沒過去,趁著仍可被聖經話語提醒的今日,信徒要把握機會彼此勸勉!以「持續相信」來證明自己已經享有救恩,保持著耶穌同伴的身分,與基督一同在神的家中有分!
但是,要如何將信心堅持到底呢?就連忠心的摩西(民12:6-8),亦有不完全的地方,當新一代的以色列民又因為沒有水的事情攻擊摩西時,摩西沒有按神的指示「吩咐磐石發出水」,反而擊打磐石,摩西最後也因為信心沒有堅持到底,而無法進入迦南地(民20:12)。
三、當代的困境:我們的不信,使我們難以享受信仰的滿足與喜樂
《希伯來書》的信仰群體在初信時也有信心,但他們此刻面對難以將「信」堅持到底的挑戰,信仰「隨流失去」(2:1)、「偏離正道」(13:9),他們「丟棄勇敢的心」(10:35)、「退後沉淪」(10:39),並且對真理的認識呆滯不前(5:11-14)、在信仰的路上疲乏(12:12-13)……等,當以色列民敵擋摩西說:「上帝在我們中間嗎?」這也是《希伯來書》的信仰群體發出的疑問,他們面對社會文化的挑戰以及基督信仰教義的爭論,信徒初信的時候的確經歷了與神的美好關係,但各種新的學說一再誘惑人遠離神,隨著時日一久,信徒感受到,基督信仰使他們在主流文化中失去地位,不受人尊重,反受人嘲笑、譏諷,於是,不免興起了要放棄與基督教群體聯繫的念頭。
當我們生活在在一個越來越多元的社會,仍然敬拜著獨一上帝,這個看似霸道的信仰表現,在還沒開始與非基督徒對話以前,基督徒已經被視為守舊的一群。
在學校,或在工作場所,每當要謝飯禱告,都使我們顯得團體格格不入,同儕要出遊,或是加班,我們可能會因為主日聚會,或是在週間也接的服侍,必須要與眾不同地婉拒他人善意的邀請,或是厚著臉皮請求主管通融。當同儕看著敬拜鬼神、充斥暴力及色情的電影時,或是在應酬的場合開黃腔,使用各種藐視人、損毀人的言詞時,我們感到坐立難安,有時希望避開這些場合,但又怕得罪人或失去工作,也害怕談話中過度冷淡的反應,會使自己看起來高不可攀,但又不願隨波逐流,只好取中間值,做個偶爾應聲的隨和基督徒。
再加上,教會的聚會、自己的靈修生活也不是每一次都可以大大地感受到上帝的臨在,手上的侍奉也感到疲憊,甚至服侍時也會被人誤解、遭人比較,原本應該要彼此相勸的團體,成為彼此給與壓力的團體,身處在一個全球面臨經濟危機、大環境就業型態友善、升學壓力不減反升的時代,每週固定幾次舟車勞頓,排開工作、課業、娛樂來到教會,這個持守教會生活的節奏,與同儕相較實在顯得愚蠢。
上帝真的在我們當中嗎?上帝在我被服侍的重擔壓著的時候嗎?上帝在我與同儕格格不入的時刻嗎?上帝在我工作的困境中嗎?這些看似謙卑的發問,其實展現我們對上帝的「不相信」,我們沒有持守起初經歷神的信心,我們漸漸不再從信仰中獲得因安息而有的滿足與喜樂,不知不覺我們也成了硬著心、不信的以色列民,偶爾我們也同以色列民一樣,想像著:要是回到還未經歷神的生活,說不定會比較好。
這條朝聖之路實在艱辛,誰能走完?又如何能走完?若是連摩西都無法將信心堅持到底,有誰能比摩西忠心?
四、聖經的恩典:今日,上帝仍然留有安息的應許,並在耶穌基督裡成就這一切
耶和華上帝形容摩西說:「他是在我全家盡忠的。」(民12:7) 摩西在以色列百姓面前如同神家中的僕人一般,然而,透過摩西或是約書亞,以色列百姓還是無法得到完全的安息,從經文看到,摩西一代的以色列民早已離世多年,下一代的以色列民也已在約書亞的領導下進入迦南地,但作者仍然呼籲:「惟願你們今日聽祂的話」,可見上帝應許的安息不是迦南地的安息,迦南地只是真正安息的影子,成為對神子民的一種預告,影子的本體是天上的安息。
其實摩西事奉的一切:會幕、律法和獻祭儀式…等(9:1-10、18-22)都是暫時的,也是天上事物的影子(10:1),是為要證明將來的事(3:5b),也就是上帝在基督耶穌裡所成就的。摩西的不完全,由基督來成全。
上帝是萬物的建造者,祂曾藉著基督創造世界,蓋房子的人所得的榮耀超過他所蓋的房子,故此基督比摩西配得更大的榮耀。基督以上帝兒子的身分治理上帝的家:祂被設立為使者,宣告救恩的信息,但祂不是宣告完就離開,還親自成為得到救恩的方法;祂被上帝設立為大祭司,以自己成為祭物、為百姓的罪獻祭、死在十字架上,一般的祭司與百姓的生命沒有任何連結,但耶穌親自成為血肉之體,與祂的弟兄姐妹同受試探的苦(2:14-18),祂徹底明白受罪羈絆的苦楚,所以信徒可以確信自己會被接納,可以不害怕地來到慈悲、忠心、可以信靠的大祭司耶穌面前。
耶穌要救相信祂的人進入上帝應許的安息中,神的安息是從創世以來就有,上帝用六日完成了創造,就在第七日歇了祂一切的工,安息了,上帝賜福給第七日,定為聖日,因為在這日神歇了祂一切的工。我們彷彿看到創世之初,神在安息的時刻所擁有的滿足與喜樂!
《希伯來書》使用一個在其他書卷所沒有的特別詞彙--「安息日的安息」,作者以守安息日的比喻,來表達上帝完成創造所預備的安息。這安息要完全進入,是信徒在天家的時刻,他們完成了一生的工作,結束在世上的旅程,抵達天上的家鄉(11:14、16),進入榮耀中(2:10),來到神為他們預備那座有根基(11:10)並常存的城(13:14),是永生神的城邑,就是天上的耶路撒冷(12:22),他們獲得那更美、永遠的產業(10:34)。進入神安息的信徒,會在永恆的安息中敬拜上帝,會如同神從創世之工歇息一般,享受滿足和喜樂。
但是還在世上的信徒,仍然在進入安息的過程,所以要竭力持守信心。持守信心並不容易,尤其上帝的話語是活潑、有功效的,上帝話語的鋒利程度,比兩刃的劍更利,能刺透人的心思、意念,判斷人的動機,人內心深處是相信或不信,都無法向神隱藏。
但上帝的恩典更大!「你們今日若聽他的話,就不可硬著心」這看似嚴厲的話語,其實是指向上帝在基督裡所擺放的恩典:在今日,我們知道有永恆的安息得以進入;在今日,我們有可以向人誇耀的盼望,所以可以勇敢公開承認信仰;在今日,耶穌再來之前我們還有機會;在今日,我們知道得到救恩的方法,也就是上帝透過基督領人進入祂的安息,我們只要回應祂,就能得到隨時的幫助來持守信心。
五、當代的恩典:今日,上帝仍然願意賜予我們安息,透過基督進入這安息
「向基督尋求幫助」需要大幅度地改變我們的思考模式。我有一個還沒信主的朋友,最近打電話給我,聊到她在工作上面對的人際挑戰,聊了半小時後,她決定要放棄使用正向思考來催眠自己,也放棄到處尋找可以解決問題的人,她願意嘗試向上帝禱告,但她說:「我從今天開始要努力靠自己跟上帝禱告。」聽得出來有什麼不對勁嗎?她依靠的仍然不是上帝,而是自己,她認為自己的努力才是拯救的途徑。紐約救贖主長老教會的牧師提摩太‧凱樂(Tim Keller)曾說:「我們怎能更加地信靠基督呢?不是再努力信靠一些。『信靠基督』的意思是,把信靠的物件,從我們自己身上轉移到基督身上,安息在祂懷裡。」(Putting our faith in Christ is not about trying harder; it means transferring our trust away from ourselves and resting in him.)因此,「操練信心」的方法,就是認識耶穌基督的拯救,認識我們的罪性,以及知道世界各種價值觀可能對我們信仰的腐蝕。而這樣的操練,展現在我們持續認識上帝活潑的話語,重拾初信的熱情,但不停留在初信時的信仰知識,而是願意讓上帝的話語不斷改變我們的生命。
舉例來說,我們擁有進入永恆安息的盼望,應當轉化我們在今世的行為。如同提摩太牧師所說:「我們對上帝未來世界的確據,會轉化我們對所有屬世活動的態度:我們對成功應該感到高興,但不應過份高興;我們也會因失敗而憂傷,但也不會太過灰心。因為上帝保證了我們將來的喜樂。所以我們享受這世上的事物,但卻不會被它們『占據』。」我們的心思放在地上的事,不表示我們不用關心家庭、儲蓄、娛樂、工作……等,而是我們不會在這些事上尋求終極的安息與盼望!而這種被上帝話語轉化的狀態,可以讓我們在進入永恆的安息前,先享有此世就可得到的安息的影子—我們在今生就能靠著上帝享有滿足與喜樂。
而神的家只有一個,這個家是由神的忠信子民所組成,從舊約時代的上帝子民延續至今,並且跨越國度,是「一個、聖、公同、使徒的教會」,我們盼望身邊的每一個人都能進入這個家。朝聖之路除了要自己面對上帝,信仰團體也很重要!除了教會正式的聚會,弟兄姐妹非正式的互動,也是我們同行在朝聖之路上重要的部分,然而,除了弟兄姐妹彼此相助,神的家中也需要像摩西這樣忠心承擔職分的人,有職分的人,不論是長老、執事,都是不完全的,他會被服侍的人抱怨,但他願意承擔更大的責任以讓人更認識上帝,縱然他不完全,但基督會成全他所擺上的,如同基督成全摩西的工。
六、結論
在長執改選的時刻,我相信《希伯來書》的這段經文,有很特別的意義與提醒。在電影《我出去一下》中,這個尋找人生意義的主角,發現了人生最重要的問題之一是「我是誰?」,一個人會對自己的身分有許多的描述,但在朝聖之路,你會發現最重要的身分是「同蒙天召的聖潔弟兄」、「同蒙天召的聖潔姐妹」,聖潔不是表示不會犯錯,而是表示被分別出來歸屬於上帝,有著從上帝而來,不是只停留在今世的呼召。
各位同蒙天召的聖潔弟兄、同蒙天召的聖潔姐妹:盼望我們對自己在基督裡身分的認識、對未來安息的確據,保守我們知道如何面對人生中的種種悲喜,靠著我們為使者、為大祭司的基督將信心堅持到底,並願意忠心在神的家中與弟兄姐妹互相扶持,甚至當上帝將特殊的職分交付給我們時,我們也願意忠心地擔負上帝所設立的職分。
--
由 Blogger 於 7/15/2017 05:06:00 下午 張貼在 和平教會 主日講道集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