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世記宇宙創造之特色
國語
和平基督長老教會 創世紀查經
第三講 創世紀引言(三)
主講 :蔡茂堂 牧師
聲音檔 : Genesis 3T
內容摘要
創造與科學
科學的四個神話
科學的四個知識論
創造與科學
科學的起源來自於「歸納法」,它想要接近真理,但不是真理。所謂「接近」,就表示科學與真理之間還存在著距離。因為科學源於歸納法,是歸納大數法則的結果,但無法包含所有的現象,這是科學的限制。科學也有它最基本的觀念與神話(註 ),我們必須接受,否則無法討論科學。
科學的四個主要神話(基本假設)是:
.宇宙具有秩序(cosmos v.s. chaos)
.宇宙是被造物
.宇宙具有依存性
.人具有理性
1.宇宙具有秩序:
「cosmos」即秩序。我們為何要相信宇宙有秩序?為何要相信某些次序之間有因果關係?不過這兩點卻是科學家必須相信的,雖然還無法完全證明出來,但卻是科學(研究)的「前提」。因此,「宇宙具有秩序」與「次序之間有因果關係」是科學家最基本的「神話」。以後者舉例而言,古印度人絕不相信一頭大象可以站在湖面上而不沉沒,他們認為這是個不真實的。但北歐人就會相信大象能在湖面上站立而不沉沒──因為冬天湖面結冰,可以支撐大象的重量。於是,「大象能站在湖面」的問題對古印度人來說無法以歸納法列入他們的科學認知中,是不真實的「因果關係」,但是對於北歐人來說,是具有「科學的次序因果關係」。
我們從小就被教導鬼是不存在的,因為我們看不見鬼,這理論本身就是個科學中的「神話」,即──所有東西都可證明,不能證明的就不存在。實際上,由歸納法發展出來的科學是無法證明的,只有演繹法(例如數學)所發展出來的科學才能證明。
另一個神話就是:「顯現給我看」;這說明科學是以眼睛能否看見來判定是否存在。子曰:「子不語,怪、力、亂、神。」孔子並不是否定他看不見的事物,而是不談論它們;孔子也說:「不知生,焉知死?」這也是對不明白事物所持的正確態度。
博士學位的訓練是要知道:自身對於學術了解的限度,因此博士論文要先「設限」(limitation),要說明他的方法論、他的研究範圍,強調他的研究限制,若是超出研究範圍的就無法給予意見(no comment)。而現在中學教育所學所看的教科書,作者往往太自大,對科學不甚了解,因而過度自我膨脹,以為科學是萬能的。
與「cosmos」相對的名詞,即「chaos」(混亂)。亦即《創世紀》第 1章第2 節中所指的「混沌」。「chaos」相對於達爾文所提出的理論,就是「chance」(機率)。科學裡有一個名詞叫「random」(隨機),在電腦領域裡也有一個函數,稱作「random number」(隨機數),它每一次產生的數字是沒有規則的。有些研究必須使用「random number」,以避免立場偏差。例如:要研究高三畢業生的心理發展,不能只在台大門口發問卷,因為台大學生雖都是高三畢業生,但高三畢業生不都是台大學生,這份問卷就不夠隨機(random),因為這樣的挑選對象不夠客觀,就會造成偏差。
達爾文相信生物的進化是「random」,也就是隨機,是沒有秩序的。達爾文也相信生物的演變會愈來愈高等與優秀,故稱之為「進化」。他還相信「天擇」,就是有一股力量使生物的演變愈來愈適應環境,也只有這樣的生物才能存活下來。由此可歸納他的邏輯是:比較優秀的物種會存活下來,而能存活下來的物種就比較優秀(若P則Q,若Q則P),他是想以此想證明自己的前提是正確的,卻犯了邏輯推理上的錯誤。許多神學院教授也犯了這個錯誤。
所有的學問都有一個「前提」,這個前提是「絕對」的,不需要理由,我們的信仰也是如此。對前提的認定,就是「信心」,也就是必須相信這個「前提」是正確的。無論前提是來自於科學或是《聖經》,我們都避免不了要先相信它;而「相信」的源頭,就是「神話」的定義。
在達爾文提出的理論中,第一個神話(理念)就是:他相信萬物都有「規則」(pattern),他可以根據這個規則來「分類」(categorize),分類使事情容易尋找、處理。但是分類也有例外的情形,例如:我們將物體分為生物與無生物,但是「病毒」(virus)卻是介於生物與非生物之間的物體;病毒是一個簡單的DNA結構,它無法像生物一樣繁殖,但當它進到生物體內,又能利用生物的細胞來複製自己的DNA,因此病毒是很難殺死的。病毒是分類學上的異數,是不易分類的。
人也一樣,人有男有女,但也有介於男女之間的人。醫學發現,當人受孕時,身上會有兩套生理系統 ── 男人與女人的生理系統。在正常情況下,染色體會決定性別,一旦決定後,一套繼續發展,另一套就會萎縮。但也有突變的情形,就是兩套生理系統同時發展,所以可以找到這樣的案例是:人的外部具有的男性生殖器,腹部內有子宮。不過,傳統上大部分的人在「分類」時,相信人只分為男人、女人。而且認為男女生都會喜歡異性,若有喜歡同性的人,教會就稱之為「罪人」。這背後所隱藏的問題,就是科學分類的問題。
2.宇宙是被造物:
宇宙是「實存」(being),而不是「幻象」(illusion)。海市蜃樓就是一種幻象。科學家有一個基本的信念,就是──這個宇宙是實存的,不是人類想像出來的。這種觀念與印度教與佛教的看法背道而馳,印度教認為宇宙是一個「大梵」(註 )顯現出來的非真實性世界;佛教則認為,整個宇宙是「一真法界」,也是眾生心所顯現的一種夢幻不實之「境界」。
科學家也有個信念,就是:「宇宙不是上帝」,這信念與許多宗教的信念不同。例如:巴比倫人把宇宙當作神來敬拜(泛神論),這就不是科學家的態度。若有泛神思想,自然界物體被當作神明,人就不敢去研究。為要研究,科學家必須把宇宙物化。
佛教認為眾生皆為「佛」,又以為任一生物──即使是螞蟻──都是依妄想息氣不同產生的業力而轉世,所以很怕傷害生靈而誤殺前世父母。不過因為科學家不相信佛教的說法,才能分析研究萬物。
因此,科學家認為宇宙事實存的被造物,是實體的,但又不是「神」,如此才能研究它。
3.宇宙具有依存性(contingency):
這是指「非邏輯的必然性」。所謂「邏輯的必然性」(logical necessity)是指邏輯推論必然會發生。科學家認為宇宙萬物的發展沒有一定得發生的道理,例如我蔡牧師今天站在這裡,不是一定會發生的,若不是五十六年前我的父母有親密的性生活,就沒有今天的我。因此,今天的我並不是必然會發生的事。不僅如此,我小時候還發生過重大的意外,若不是有人來救我,今天也不會有我。有非常多的偶然湊合在一起,才會有今天的我,這就是宇宙的依存性,我必須依賴很多外部的事物,才得以存在。基督徒稱這是「上帝的恩典」;不信上帝的人則稱之為「巧合」。
(其實婚姻也是如此,一位丈夫會娶一個妻子,也不是必然會發生的,若不是上帝的恩典給兩人一連串的機會,兩人也不會結為夫妻。我們倚靠這麼多的依存性才能有今日的我們,因此應當心存感恩。)
科學家相信「巧合」與我們「感謝的相信」,兩者一樣都是信心的表現,也都無法證明,只能描述。
所有的被造物都是依存的,只有上帝不是依存,是自然存在的。祂是「自有永有」(I am who I am.)的。科學家因為相信宇宙的依存性,就相信其間的因果關係,也盡力找出萬物的因果關係。而且,科學家也相信萬物必須在時間、空間上彼此相近,才能有因果關係。
再來探討「因果關係」。科學家使用四個定義:independent、 contributor、correlation與causer。例如:一個男士與一個女士在同一公車站牌等公車,他們互不相識,是彼此獨立的個體,我們可稱為「independence」(獨立事件);但若這男士是要搭公車去榮總探望朋友,女士要去榮總探望父親,兩人就比較有機會在同一處等公車,這叫「correlation」(相互關聯)。也就是:A與C雖然彼此沒有關係,但A與B有關係,B與C有關係,則A與C則有「correlation」。再來,這位男士若是被這女士吸引,本來可以選擇任一時間搭公車,卻總是挑選女士出現的時間搭公車,這是「contributor」(促成因素),這位女士的美貌,成為男士搭定班次公車的部分理由。最後,男士決定追求女士,每天又搭同一班車,這時女士就成了男士搭固定班車的「causer」(肇因)。
所有的科學就是要把independence、contributor、correlation與causer這四種關係弄正確。許多研究所犯的錯誤,來自於把correlator(關係者)當作causer(肇原)。我們都要清楚知道,同時出現的事物,未必就有因果的關係,可能只是背後有某種共同的原因(如例子中的榮總)所造成的兩個不同的結果(男士、女士搭公車),這兩個結果的形成是因為有共同的肇因,但是相互之間並沒有因果關係。同樣,在解釋聖經時也要避免這種錯誤。
4.人類有理性:
先談一個觀念;亞馬遜森林(Amozon)裡沒有人,有一天一棵大樹被雷擊中倒下,請問樹木倒下來的真實性如何?沒有記錄下來的事物,對人而言,跟沒有發生過的事物是一樣的。這是科學家的最後一個神話,即──人類具備觀察能力,也有知識,可以記錄與了解宇宙發生的事,也因此宇宙對我們才有意義。
上帝在創造天地的第六天創造人類,又命令人類管理大地。當上帝給人類這種管理能力,「主體」才存在。「宇宙是否存在」這問題,包含「宇宙可被觀察」的觀念,也就是「客體觀念」,以及「人的認知」,即「主體觀念」。科學家研究萬物,是將它們當作「客體」來研究。而人類同時兼俱客體與主體的特質──因為人是萬物之一,是可以被觀察的客體,又有「靈」可以與上帝溝通,與天使、魔鬼一樣,所以也是主體──在宇宙中,得有「物界」(客體)和「靈界」(主體),這樣科學的觀察才有意義。又,因為有了「主體」,才有「理性」的存在。所謂的「理性化」就是──沒有客體,只有主體。
U4無”理性化”此名詞
笛卡兒的名言:「我思故我在。」人類相信自己有理性,可以思考,因此可以把宇宙分類、研究。也因有著這樣的理性,才能接受科學家的研究成果。
另一個科學的基礎,即「眼見為憑」。科學之方法論中的「歸納法」即是透過眼睛的觀察而來。不過又由於人會幻想、會扭曲事實,因此歸納法仍有許多限制,「情人眼裡出西施」即是愛情使人的觀察有了扭曲的證明。雖然如此,但仍可以透過歸納法來研究萬物。
科學的四個知識論:
.樸素實在論 Naïve Realism (教條論,r = R)
.絕對唯心主義 Absolute Idealism (唯心論,r:R)
.批判現實主義 Critical Realism (科學論,r ~ R)
.不可知論 Agnosticism (懷疑論,r ? R)
r:主體的認真
R:客體的實存(Reality)
1. 樸素實在論:(教條論,r = R)
這理論是說:外面的世界是存在的,不過人內心所認知的世界不等於外面的實存世界。主張「眼見為憑」的學者所持的態度就是「樸素實在論論」。許多科學家就是此理論的信仰者。當我們看《聖經》時,若採用這個論點,認為外面的R與自己的r是相等的,就容易與不同意見(r’)的人起辯論,認為別人有問題。例如:素描雕像本體(R),與從側面畫出的雕像(r)和從正面畫的雕像(r’)所呈現的都不一樣,但(r)不能因此批評(r’)是不正確的。
在神學界也有相同的問題,愈保守愈傳統的神學家,愈相信自己的神學觀(r)就是真理(R)。這類把自己的看法絕對話的觀念,就是天真實存論,是教條主義者。許多父母對孩子的服裝外表有著先入為主的絕對意見,這也屬於教條主義。
2. 絕對唯心主義:(唯心論,r:R)
這理論是說:外面世界根本不存在,你看什麼,它就是什麼。所謂「萬物存乎一心」,佛教的思想就是屬於這一類哲學,也叫「唯心論」。每個人看法雖然不同,但唯心論學派會認為各種看法都沒有錯,不須辯論。
3. 批判現實主義:(科學論,r ~ R)
此理論又稱「科學論」,意思是人的認知只能接近實際的真理,但仍容許誤差(r相似R)。科學家相信只有一個真理,人人可以比較哪一種理論比較接近真理。我們在信仰裡也可以採取這種態度,我們都相信上帝,但是人人對上帝的認知有限,也不盡相同。我們應該接受別人不同的認知。「我們如今彷彿對著鏡子觀看,模糊不清,到那時,就要面對面了。我如今所知道的有限,到那時就全知道,如同主知道我一樣。」(林前13:12)。我們接受自己的認知有限,也期盼主在將來對我們清楚的解釋。
4.不可知論:(懷疑論,r ? R)
這個理論是由中東的哲學家所提出來的,他質疑:「人怎麼知道自己是個人?」他給自己的答案是:「人根本不知道自己知不知道。」
哲學可分為以下三類,一是「本體論」,王陽明就是「本體論」的哲學家;二是「認知哲學」,探討人如何知道自己;三是「倫理學」,討論認知以後又如何去實踐。
今天所要探討的,是認知哲學部分。宇宙如何形成?人類何去何從?哲學不知論的學者對此一概說不知道。但這又有一個問題──你如何知道你「不知道」?因此「不知論」的理論被自己推翻,已經不存在了。
使徒行傳8@台北濟南教會
-
*台北處境查經班*
*時間:2024.10.7(一)晚7:00 *
*地點:濟南教會 B1*
*資料:http://contextualbiblestudy.blogspot.com*
*視訊:https://meet.google.com/jbv-adpp-tct*
*經文:使徒行傳8*
*8:1* 殺害*司提...
23 小時前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