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教會屬於都會區在組織上有系統性分工之教會!教會各部門各司其職,有明確分工又同時作為整體一起運轉,在現代社會中相當符合結構性多元主義的功能走向,同時因著現代社會的專業取向,各部門的主體性也相當高,於是我們看見結構功能作為整體運轉和部門主體性之間產生張力,這個張力是自然的,重要的是如何使其正面發展!
我們先來說教會作為耶穌基督的身體,其中個肢體的靈性需求不同!教會的會眾的年齡層分布由零歲到九十歲不等,其中因著諸多因素形成不同族群,以敬拜上帝為其主要宗旨!不同的年齡、生命階段、職場、服侍恩賜等,都使得教會逐漸發展出一些功能,以提供不同族群的靈性需要,依此而形成教會組織部門。在現今走向專業和精緻化的社會中,組織在回應不同族群的靈性需求上,無法與社會現況分離。以兒童主日學為例,現今都會區的兒童,因為科技進步,小學教育已經提供很多的資訊,運用許多影音教學形式,兒童主日學的老師備課時,就不得不跟上時代的腳步,運用一些器材和技巧,幫助兒童學習聖經的內容,老師在這當中也被迫學習和成長。這樣的教學相長的情形,也發生在生命教育組的教學經驗中。教會對老年會友的關懷,也同樣面臨專業性的議題!換句話說,教會逐漸走向一個結構功能的組織,一位會友,會是崇拜部設計禮拜提供良好敬拜形式的對象,其可能是兒童主日學老師,是夫婦團契的成員。教會中每一個會友往往有不同的身分,穿梭在教會不同的部門或小組中,這些不同的身分,其實也是反映其靈性上供應和需求之間的多元走向!
當教會越能夠滿足不同族群會眾的靈性需求,其組織發展就越精緻,各部門分工也就越細膩,主體性也越高,那麼教會內部也會產生張力,因為資源和時間的運用和分配,以及事工的先後順序,都考驗牧者和教會各級領袖們的智慧!其中最大的考驗就是各功能組織的主體性和教會整體的規劃之間的張力。
加爾文在論到教會組織的運轉,主張其與一般社會的行政組織運轉接近。只是我們在現代後的大都會,任何團體對自己所投入的心力和要達到的功能,相較於過去,相對地投入心力比較集中,主體意識也相對提高,也因此協商和溝通成為教會事工非常重要的部分。就教會組織架構運轉上來說,各部門都盡量達到服侍會眾的靈性多元需求的目標,但是在資源和時間的運用上,卻產生衝突或矛盾,因此部門間的協商和溝通成為必要,甚至可能要輪流做出一部分妥協,使教會整體可以精緻分工,同時達到肢體的共融!
這樣的運作模式,其實和一般家庭在滿足其成員是一樣的!如果家中有個應屆的考生,部分家人就要配合這位考生的需求,生活上做出部分的妥協。但如果同時家中有人生病了,那麼看醫生成為當下必須處理的事務!以教會作為上帝的家來說,要達到各部門的平衡和健康發展,就是每個部門功能可以發揮(主體性也必須產生),同時不影響其他部門的事工,但是往往會有時間和資源運用上的衝突。因此,教會需要在不同部門的主體張力中,不斷協商和溝通,維持教會運轉上的動態平衡,使上帝家裡的孩子(0-90歲),都得靈性上的照顧。溝通的品質決定教會組織在張力當中,可否走向正面發展!
--
由 Blogger 於 8/02/2014 02:43:00 下午 張貼在 和平教會 牧函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