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16日

[和平教會 主日講道集] 當行的道

講道內容
講題:當行的道
經文:詩篇七十八篇1-7節
            箴言二十二章6節
主講:曾昭瑞牧師
時間:二0一四年八月三日


愛我們的父上帝,我們需要你的話語、恩典和同在。求你幫助我們,透過你的話語,學習當學的功課。禱告奉耶穌基督之名,阿們!
一、祖傳的信仰
本週五是父親節,因此今日講道特別與父親們有關。對為人父者而言,知道上帝如何看待父親的角色與要求,很重要。猶太人非常重視教育,特別是家庭教育,他們以家庭為教育的中心。聖經多次提到,要對兒童施行信仰教育:「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箴22:6)、「以色列啊,你要聽!耶和華─我們神是獨一的主。你要盡心、盡性、盡力愛耶和華─你的神。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話都要記在心上,也要殷勤教訓你的兒女。無論你坐在家�,行在路上,躺下,起來,都要談論。也要繫在手上為記號,戴在額上為經文;又要寫在你房屋的門框上,並你的城門上。」(申6:4-9)經文提醒我們,「教育是父母之於兒女,最重要的事」。對猶太人而言,父親不僅只是提供家庭安全、經濟來源、家人溫暖、和子女教育;在聖經中更強調,還要親自教養兒女,這才是最重要的。花錢補習、請家教……,這些聖經並不是認為不重要的,但是,親自地教養,包括品格教育和信仰教育,這是補習、家教無法提供的。聖經認為,「家」是持守、傳承信仰的地方。猶太人從出生開始,就進入家庭教育的程序,因為嬰兒最小時,對事物的接收能力,往往超乎想像。
約書亞記1:8:「這律法書不可離開你的口,總要晝夜思想」(書1:8)。基督新教較少強調晝夜誦讀聖經,不似天主教常常誦讀玫瑰經,或佛教裡有早、中、晚課,每天都要做功課。猶太人教養的過程中,家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舊約聖經一再強調,父母要好好教養子女。猶太人認為,父母對子女的教育責無旁貸,特別父親的角色更重要。這與華人文化不同,華人容易認為,教育是母親的責任;但猶太人認為,父親是上帝委派給人的第一位教師,所以如果孩子沒學好,等於父親沒做好。
人常說,上帝為了親自照顧每個人,所以設立母親。我認為,上帝為了親自教育每個人,預備了父親。詩篇第七十八篇是一篇詠史詩,講述透過記憶,以色列人教導子女歷史事件,使他們知曉上帝的奇妙作為。這段聖經指出一重要觀念:信仰傳承要在家中完成。父母帶著子女,在日常生活中認識信仰,使信仰代代相傳。
1.留心、側耳聽
經文開始,詩人呼籲以色列百姓留心、側耳聽。當時的猶太人多數並非文盲,因為他們非常重視教育;但當時印刷術並不普及,所以絕大多數人的學習來自聆聽、而非閱讀。那時,要學好一件事,往往要透過聆聽他人的口耳相傳。因此,在基督信仰中,「傳講」是很重要的事。改革宗認為,宣講上帝的道,是主日禮拜的重點。只有上帝的道被正確地宣講、認識,人能遵行上帝的道、真正實行,才是真正的敬拜。
2.用生動的方式說「歷史」
經文要人用生動的方式,把古代的謎語解出來,讓人能一聽就懂。以色列人相信,如果要讓人能聽懂,除了要說得簡單明白,還要不斷地重複。如經文所說,戴在手環上、寫在門楣城牆上或誦讀,不斷地重複。反覆提醒,才能深植於人心。傳講信仰要保持簡單,並且不停傳講,讓聽的人能理解。
對聽者而言,重點不在於聽過幾次,或把信仰當成知識;信仰不是神學知識的競賽。重點是,是否真實地相信真道,使之真正進入生命,真實地行出來。
3.口耳相傳,一代傳過一代
詩人特別強調,這信仰要透過口耳相傳,一代傳一代。他說,我們為何知道、認識這信仰?因為這是祖先傳下來的。所以要知道,我們不單只被傳講,也要對別人傳講。我們有重要的責任,把信仰傳講給下一代,叫他們也能起來傳講。
4.傳講上帝的美德、能力與奇妙作為
所要傳講的就是,上帝的美德、能力,和奇妙作為。美德是指上帝的屬性,上帝是仁慈、公義、憐憫、信實的,也是施行拯救的上帝。奇妙作為是指,上帝如何在歷史中施行拯救。我喜歡講敘述性的經文,有故事內容,因為故事在傳講中很重要,能讓人聽完故事,產生想法。上帝要人傳講他在歷史中的真實作為,好顯明他對子民的愛和計畫。
二、傳講是上帝的命令
1.上帝設立法度、立法,為要我們傳講給子孫
「傳講」是上帝的命令。經文說,上帝設立法度、律法,為要人起來,傳給子孫。對我們而言,最小的信仰團體是「家」。傳講不只是牧師或主日學老師的責任,人人都需要讓信仰團體的成員,能延續信仰。
2.從這代到那代接連傳講下去
詩人又強調,要從一代、連續到下一代。我們告訴子孫的目的,就是要他們能夠曉得,再起來告訴他們的子孫。在這過程中,信仰就被傳承。
3.仰望上帝、不忘記、守命令
透過傳承,希望人做到三件事:仰望上帝、不忘記、守命令。仰望上帝是,學習交托自己,信靠上帝。基督教強調個人的信靠,人人都必須自主到上帝面前,他人無法代替,或用奉獻等方式,代為贖罪、做功德。家長能做的,就是在孩子還小時,引導他到上帝面前。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不忘記,指的不是記性不好,而是故意拒絕、惡意不信。猶太人的觀點認為,最好的記憶就是複習、誦讀、默想和談論。在這反覆誦讀的過程中,培養人謙卑受教的態度。所以,每位家長、每位屬靈領袖,有責任向子民、會眾傳講信仰。
守命令,是出於順服的心。當人願意守、順服時,才可能遵行主命。這三個重要特質,被以色列人稱作「信心的三股繩索」,纏繞一起時,就成為一條堅固的繩子。仰望上帝就是個人的信靠,不忘記是受教而謙卑的思想,守命令是願意順服的心志。
我們要從小教導、訓練孩子這些特質,不要以為幼兒無法瞭解,其實兒童心理學發現,幼兒在看似不懂、不瞭解時,往往是學習吸收能力最強的時候。很多年輕人,明明學業成績出類拔萃,但卻總是認為自己「不行」,我發現這些人小時候,父母用很高、很嚴厲的標準要求他們,所以長大後,就常覺得自己不行、不會、做不到。這都是從小的影響,孩子在最年幼時的影響,往往一生最深刻。另外,我會在兒子每晚睡前帶他禱告,而他很調皮,常一副心不在焉;幾次忙碌,無法帶他睡前禱告,他竟然會來找我禱告,還說:「一定要禱告,否則睡不著。」令我非常感動,原來平常的舉動,真的對兒女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4.不悖逆、不邪僻、心誠實
經文告訴以色列人,不要悖逆、邪僻,要向上帝存誠實的心。詩人在此也提到先祖,提醒大家,祖先們存著頑梗悖逆的心,是錯誤的示範。這點與華人文化非常不同,華人總認為祖先再怎麼錯,我們為人後代的,還是要隱惡揚善,否則就是不孝。但猶太人卻不是這樣,非常特別,從小就教導兒童,先祖如何在出埃及的曠野中,終日哀嚎、埋怨上帝,最後死在曠野裡。要兒女千萬不可如此,要對上帝心存誠實、不悖逆、不邪僻,行在上帝的道中。
三、當行的道
1.教養與奉獻
經文也提醒:「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箴22:6)。「教養」本意是「奉獻」,子女是上帝賜的產業,不是自己的,所以要奉獻出來。這對為人父母者,是個很大的挑戰,特別華人文化認為,父母對子女有所有權。但我們要奉獻子女,如經文的本意一般。奉獻不一定是全職獻身,也可以是做好準備,幫助子女能照著上帝的旨意行。父母普遍關心的,是孩子在社會上是否有競爭力,能賺錢養活自己。但我要說,焦點應該轉向奉獻,讓他們能一輩子跟隨主的腳步。
2.當行的道——照著他的道路
箴言作者也提醒父母,使兒女走當行的道,台語聖經翻作「合他的方法」。「道」也可譯作「方法」,就是照著特質和個性,來教養孩子。這點令我很感動,聖經竟然在那麼久以前,就要父母照著子女的個性來教養。很多父母是照著別的來教養孩子,像是「遺憾」自己幼時缺乏什麼,就在孩子身上彌補,把自己的遺憾,強加在孩子身上。經文提醒我們,要尊重每個孩子不同的個性特質,照著他的恩賜教養,讓孩子得到正確的引導。這很不容易,華人文化認為,父母對子女有強大的主導權。從經文角度來看,父母應辨識孩子不同的特質,以此教養,並學習不堅持己見。父母要學習不放縱孩子,但也不操控孩子,而是瞭解他,用上帝的話語教導他,讓他建立有信仰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在上帝所賜的恩賜上,得到良好的發展。
生活回應
一、在家庭中建立信仰傳承
對今日經文的回應。以色列人最重要的信仰傳承是在家中。「父親」是上帝賦予的角色,必須作子女的導師。是否是個好老師,對子女的影響非常大。當老師的角色扮演好時,就會在家中建立好的信仰傳承。
二、在教養中建立生命價值
台灣人非常重視子女教育。前幾年美國有本書很有名,叫《為何亞裔的孩子,在班上總是第一名?》亞裔父母受儒家思想影響,認為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所以在美國仍用同樣方式,逼小孩讀書,怕小孩輸在起跑點,要小孩從開始就跑得快,只是可惜,方向並不太對。其實,父母更需要幫助孩子,跑對目標。一個基督徒應該要強調,「孩子要往什麼方向去?」不要將價值觀建立在「怕輸」的心態上,以致於告訴小孩:「沒有這樣,就不能怎樣。」應當教導孩子好好地預備自己,以便將來可以為主所用。因為人一生最大的目的,應該是照著主的帶領,在社會上為主所用、榮神益人。這樣的教導,並沒有要孩子不認真讀書;反而因為尋求主的帶領,讓他有清楚的目標,知道自己為何努力,知道生命中重要的價值觀是什麼!不單單為自己而活,還要在社會上,榮神益人,幫助其他人,最終榮耀上帝的名。兩種方式或許都能教養兒女成材,但後者所教養出的人,能帶給社會國家不一樣的意義。教養子女屬靈的價值觀,就是把子女奉獻給主所用,在教養中建立生命的價值。
三、在陪伴中引導發展
聖經不斷強調家庭教育之重要,強調父親在子女信仰的養成裡,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以今日觀點來看,父親在子女的成長過程中,必須參與、不缺席,陪著子女一同長大。這對現代的弟兄們而言,挑戰很大。因為當代社經結構,正努力瓦解著家庭:父母外出工作,長時間加班,孩子睡前見不到父親,現實環境讓我們沒時間陪伴孩子。
最後以一本繪本作結束。教會的繪本館有很多好書,很多兄姐還不知道,我因為擔任兒子學校的故事志工才知曉。故事志工都是母親,我是唯一的爸爸,孩子們一開始對於有爸爸做故事志工,都不太適應。對於「冬冬,等一下」這本繪本,孩子們的反應是,完全無法瞭解意思,他們很訝異沒有明確的故事結局。我告訴他們,你們一定要去圖書館借這本書,帶回去請爸媽讀給你聽,爸媽讀完就會懂了。
結語故事:冬冬等一下
繪本的作者名叫大衛˙麥基,被譽為現代預言大師,非常會說故事,所說的故事從不說教。我很欣賞他,也很喜歡他的繪本。
冬冬說,嗨,爸爸!
爸爸說,冬冬,等一下,我現在沒空!
冬冬說,嗨,媽媽!
媽媽說,冬冬,等一下,我現在沒空!
冬冬說,媽媽,院子裡有一隻怪獸要吃我!
媽媽說,冬冬,等一下,我現在沒空!
冬冬走到花園,對怪獸說,嗨,怪獸!
怪獸把冬冬吃到肚子裡去,然後走進屋裡。
吼∼∼∼他在冬冬媽媽的背後,大聲地吼了一聲。
媽媽說,冬冬,等一下,我現在沒空!
怪獸張大了口,咬了冬冬的爸爸。
爸爸說,冬冬,等一下,我現在沒空!
吃晚餐了!冬冬的媽媽說。她把晚餐放在電視機前。
怪獸吃了晚餐、看了電視,
讀了一本漫畫書、還摔壞一件冬冬的玩具,
媽媽大喊:去睡覺!你的牛奶已經拿上去了。
怪獸走上來,說,我是怪獸耶!
媽媽說,冬冬,我現在沒空,趕快去睡覺!
故事到此結束。孩子們很疑惑,問我:「為什麼怪獸沒有把爸媽吃掉?」、「為什麼爸媽看到怪獸把冬冬吃掉,沒有反應?」等問題。關於孩子們的疑問,繪本並沒有給解答,答案需要自己去想。我個人的解釋是,其實院子裡並沒有怪獸,冬冬也沒有被怪獸吃掉,但在長期被父母忽略之後,冬冬變成了怪獸。許多父母在兒童成長時,長期忽略孩子,結果孩子逐漸變得偏差,只是父母沒有發現。直到某天,孩子成為青少年,爸媽才突然意識到。求上帝幫助我們,教養孩童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也不偏離。
禱告
求主幫助每位弟兄、為人父者,讓我們看見身上重要的角色責任,就是子女們的第一個、最重要的老師。也求主幫助每位弟兄、每位父親或為人父母者,分別出陪伴子女的時間,在子女的兒童、幼年時期,陪伴他們一起成長,叫他們能夠行在主的道路中。感謝禱告,奉主耶穌基督之名求,阿們!




--
由 Blogger 於 8/16/2014 02:35:00 下午 張貼在 和平教會 主日講道集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