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8日

認識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第三講 細說從頭

第三講 細說從頭─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創立與發展

一、 十九世紀之前基督教到台灣

1. 荷蘭人時代的宣教運動:荷蘭的新教宣教師在1624-1662期間成功地在南台灣的平埔族中建立教會。曾將馬太福音翻譯為西拉雅族語。荷蘭人教導平埔族人羅馬拼音,留下珍貴的「蕃仔契」─新港文書。

2. 鄭成功趕走荷蘭人後,荷蘭人建立的教會逐漸式微。但是,1865年時任職安平海關的必麒麟(W. A. Pickering)和馬雅各走訪新市的平埔族,發現族中耆老稱他們為「紅毛親戚」,對他們十分友善。荷蘭時代的宣教記憶尚有矇矓印象。

二、 台灣南部宣教

1.1865年來自英國的馬雅各醫生(James L. Maxwell,1836-1921)5月抵達安平,6 月開始醫療傳道工作。

2.1866年8月12日第一批台灣人領洗禮,共4人,陳齊、陳清和、高長(高俊明牧師之祖父)及陳圍,由廈門教區的宣為霖牧師(Rev. William S. Swanson)施洗,並舉行第一次聖餐禮。

3.1867年底首位駐台牧師李庥夫婦(Rev. Hugh Ritchie,1840-1879)抵達打狗。李庥牧師熱心宣教,在南部地區建立許多教會:阿里港(里港,1869)、東港(1870)、阿猴(屏東,1871)、竹子腳(1872)…;客家南岸教會(1875?); 並且往東走,建立教會。可惜李庥牧師因罹患熱病,英年早逝。其夫人伊萊莎熱愛台灣,申請成為第一位女宣教師,留在台灣服事直到1884年因病歸國。李庥師母致力於女子教育,1887年2月開辦女學,即後來的長榮女中。

4.英國長老教會接續差派許多愛主的宣教師和女宣教師(姑娘)來台,宣揚基督福音,設立教會。如:甘為霖、巴克禮、梅監務、蘭大衛、萬真珠、杜雲雪、林安…。

5.宣教師為培養本地傳教人員,設立神學院。

6.宣教初期遇見許多抵抗與誤解,例如甘為霖牧師的白水溪事件。

7.1896年2月成立首屆台南長老大會,選出巴克禮牧師為會正。1898年4月按立南部最早的台灣人牧師,潘明珠及劉俊臣。

8. 1912年10月在彰化成立台灣大會,選出甘為霖牧師為會正。1913年台灣大會議定教會名稱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以「養心神詩」為共同使用的聖詩。

9.1951年3月為了南北教會合一,召開第一屆總會。

三、 台灣北部宣教

1.1871年馬偕(偕叡理)牧師受加拿大長老教會差派來台,1872年馬偕在李庥牧師和德馬太醫生(Dr. Matthew Dickson)的陪同下坐船到北台灣,在淡水河口時,馬偕心有所感地說:「此地就是了」。李庥牧師也對馬偕說:「這就是你的教區」。馬偕在北部宣教工作成果豐碩,共建立60間教會。「寧願燒盡,不願銹壞」為其服事精神。

2.1873年2月9日偕牧師在淡水為嚴清華、吳寬裕、林孽、林杯、王長水等5人施洗,次週舉行首次聖餐禮。

3.馬偕也重視本地傳教人員的培育,設立神學院。

4.北部的宣教師還有吳威廉、約美旦、金仁理、高哈拿…。

5.1904年10月成立台北長老中會,選出吳威廉牧師為會正。不過,馬偕在體制未完備時,便在1885年設立嚴清華和陳榮輝為牧師。

四、 原住民教會的建立

1. 南北兩地的宣教師重視平埔族的宣教,建立南部的木柵、拔馬、岡仔林、柑仔林…等地的平埔族教會,中部的巴宰族的教會(大社、埔社、牛眠山…),以及北部宜蘭地區的平埔族教會。

2. 山地原住民教會的設立時較晚,一方面受限於原住民的民族性,另外也因宣教人員有限。日治時期日本政府採隔離政策,禁止向原住民宣教。

3. 日人井上伊之助為報原住民殺父之仇,決心以愛的福音感化原住民,於1912年起在新竹山區以醫療的方法宣揚福音。

4. 加拿大宣教師葉資牧師(Narsissus Peter Yates)於1928年來台,在台東地區的原住民部落中工作。

5. 原住民傳道人:芝苑、打歪、高添旺、許南勉等人在自己族人中工作,經歷難難和迫害,在理藩政策下辛勤播下福音種籽。

6. 二次大戰之後,平地教會向原住民宣教的先鋒:駱先春牧師在台東向阿美族、胡文池牧師對關山的布農族、許有才牧師對屏東的排灣族…。

7. 二次大戰後原住民信徒由4,000人增加到100,000人(1965),被稱為廿世紀的神蹟。

8. 玉山神學院的前身台灣聖書院於1946年設立,為原住民提供神學教育,造就原住民牧者。

五、 紀念宣教百週年的倍加運動(PKU,1954-64)

1. 為慶祝福音來台百週年,並推動信徒傳福音,1959年第六屆總會接納高雄中會的構想,推動十年期的倍加運動,希望信徒努力傳福音,達到教會和信徒數倍加的目標。

2. 倍加運動是台灣教會史上最成功的一次宣教運動,到1964年底時,教會數從233間(1954)增加到466間,信徒數從59,471人增加到102,943人(加上原住民則為179,916人)。

3. 後續PCT推動了新世紀宣教運動(1967-71)、忠僕運動(1972-75)自立與互助運動(1976-78)、信徒什一增長運動(1978-86)…,但是成效都不如PKU。

六、 戒嚴時代的三個聲明與宣言:長老教會的先知性角色

1.1971年「對國是的聲明與建議」:建議中央民意代表全面改選

2.1975年「我們的呼籲」:

維護憲法賦予人民宗教信仰自由
突破外交孤立困境
建立政府與教會之互信互賴
促進居住在台灣人的和諧與團結
保障人的安全與福利

3.1977年「人權宣言」:「台灣的將來應由台灣一千七百萬住民決定。」

七、 動動腦,想一想

1. 早期宣教師遠渡重洋來台,為宣揚基督福音,他們的事蹟帶給你哪些啟發和感動?

2. 在不同的時代裡,教會如何成為先知,為人民指出上帝所喜悅的道路?

八、 結論

21世紀的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在信仰的宣揚和實踐上,可以做什麼?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