禱告系列(二十七):主禱文(十二)
榮歸天父 (Glory Be to God )
經文:馬太福音第六章13c節
時間:二0一0年十二月五日
主講:蔡茂堂 牧師
主禱文的結尾:「因為國度、權柄、榮耀,全是你的,直到永遠。」這句話的存在是有爭議的。因為路加福音沒有記載這一句,馬太福音卻有。對聖經學者而言,主禱文前面幾句爭議較少,但最後這句Doxology(頌讚)是否存在,直到今日,還在爭辯中。讓我們一起從經文批判學角度來了解。
Ⅰ、引言:Andrea Bocelli & Mormon Tabernacle Choir
義大利古典聲樂男高音Andrea Bocelli,他的歌聲高亢優美、音質純厚,讓聽眾為之感動神往。他母親在懷他時得了盲腸炎,需麻醉開刀,又要使用抗生素。醫生說這孩子將來恐怕有先天性殘障的問題,問她要不要拿掉。母親心疼孩子,決定寧可冒險也不願墮胎,結果生出來後,真的有嚴重弱視的問題。有一次和同學踢足球時不幸被踢到眼睛,十三歲就瞎了,可是上帝給他很棒的聲音。2009年他與摩門教會幕合唱團(Mormon Tabernacle Choir)在美國猶他州鹽湖城(Salt Lake City, Utah.)唱非常好聽的「主禱文(The Lord’s Prayer)」
歌曲(http://www.youtube.com/watch?v=aEplqV0scyo):
「Our Father which art in heaven.(我們在天上的父)
Hallowed be Thy name.(願你的名為聖)
Thy kingdom come.(你國降臨)
Thy will be done(願你旨行)
On earth as it is in heaven.(在地如同行在天)
Give us this day our daily bread.(今日賜予我們日食)
And forgive us our debts.(饒恕我們罪債)
as we forgive our debtors.(如我們饒恕得罪者)
And lead us not into temptation.(不要讓我們陷入試探)
But deliver us from evil.(拯救我們脫離罪惡)
For Thine is the kingdom(因為國度屬你)
And the power, and the glory,(還有權柄以及榮耀)
For ever.(到永遠)
For Thine is the kingdom(因為國度屬你)
And the power, and the glory,(還有權柄以及榮耀)
For ever.(到永遠) Amen.(阿們!)」
在義大利故鄉的郊外他設立一個露天大劇場,叫作「安靜劇場」,一年只演唱一次。每年七月中旬,他邀請世界上最棒的音樂家,跟他一起為他故鄉的人演出,聽眾總是爆滿。他所唱出來的主禱文,讓我們感覺到這不是一個祈求的禱告,而是一個讚美。尤其最後一句「因為國度、權柄、榮耀,都是你的,直到永遠。」更是整首歌的最高潮,讓人感動不已。
然而,這句話為何反而是聖經學者所爭議的呢?因為我們目前使用的新約聖經都不是第一本,世界上第一本使徒所寫的新約聖經現在已經找不到了,我們有的是後代的抄本,埋藏在山洞曠野裡的書卷。有些用紙草(papyrus)寫的,有些用羊皮,羊皮雖可以保存較久,但這都是會腐爛的。那些殘破的古經典,後來在不同地方,或從地下被挖掘出來。我們就想要把它拼湊出,到底原來耶穌基督教導學生祈禱文時,他所講的到底是什麼,這個學問就叫作「經文批判學(Textual Criticism)」,是一門不容易的學問。
Ⅱ、主禱文原文(Autographa of Lord’s Prayer)
1. 路加與馬太的比較
馬太福音與路加福音都記載了主禱文。馬太福音所記是耶穌在登山寶訓中對眾人講的;路加福音裡記的則是,因為他的學生私下問說「求主教導我們禱告」,耶穌才教他們的。所以處境不一樣,教導的對象不一樣,留下來的內容也不一樣。我們來比較一下它們的出入在哪裡。(英文KJV版本)
Matthew(馬太福音) Luke(路加福音)
Our Father
which art in heaven,
Hallowed be thy name.
Thy kingdom come.
Thy will be done in earth,
as it is in heaven. (排序有差,但大致一樣)
Give us this day our daily bread. (稍有不同)
And forgive us our debts, (使用「債」字)
as we forgive our debtors. (用語不同,但大致兩邊都提到求主赦免等等。稍有不同。)
And lead us not into temptation,
but deliver us from evil:
For thine is the kingdom,
and the power,
and the glory,
for ever. Amen. Our Father
which art in heaven,
Hallowed be thy name.
Thy kingdom come.
Thy will be done,
as in heaven, so in earth.
Give us day by day our daily bread.
And forgive us our sins; (「罪」字)
for we also forgive every one
that is indebted to us.
And lead us not into temptation;
but deliver us from evil.
(無)
(中文和合本)
馬太福音六章9-13節 路加福音十一章2-4節
我們在天上的父:
願人都尊你的名為聖。
願你的國降臨;
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
如同行在天上。
我們日用的飲食,
今日賜給我們。
免我們的債,
如同我們免了人的債。
不叫我們遇見試探;
救我們脫離兇惡。
因為國度、權柄、榮耀,
全是你的,直到永遠。
阿們! 我們在天上的父:
願人都尊你的名為聖。
願你的國降臨;
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
如同行在天上。
我們日用的飲食,
天天賜給我們。
赦免我們的罪,
因為我們也赦免凡虧欠我們的人。
不叫我們遇見試探;
救我們脫離兇惡。
(無)
研究聖經的學者有一種理論:如果你要判斷那一篇是正確的,只要你覺得哪一篇比較奇怪,它很可能就是正確的。路加福音記載的主禱文,讀到最後好像沒有結尾;學者因有這種「看起來愈怪愈真實」的理論,而認為耶穌所教的應該如路加所呈現的,沒有最後這句話。理由是後人若想要修改,只會愈修愈好,不會愈改愈怪。若馬太福音的主禱文是修飾過的,學者們意圖從被挖掘出來的早期版本中互相比較,判斷何時開始有內容上的差異,其推論的時間與時代背景如下。
中文的和合本是根據英皇詹姆士一世所欽定的英文聖經(King James Version)來翻譯的,他要求那時的翻譯者要去找到當時最古老的聖經,所以欽定本是根據第五世紀的希臘文古抄本Codex Washingtonianus所翻譯的。可是欽定本是十六、七世紀寫的,那時挖掘到的典籍還不夠多,現在又挖掘到更多古早的文件,就愈來愈清楚馬太福音主禱文的結尾原本是沒有這句的。有的人不敢把它拿掉,就用附註,或是用括弧。你會發現最近出版的英文聖經關於最後這句頌讚有各式各樣的版本,就表示爭議還很大。中文聖經則儘量一致化,但後面會括弧註明古卷沒有這一句話。
2. 馬太的古抄本比較
乍聽之下會以為「經文批判學」是批判聖經,是膽大妄為、是魔鬼發明的,於是絕對嚴禁批判;其實「經文批判學」不是要批判聖經,因為我們手上根本沒有第一本聖經,我們有的是各式各樣、有所出入的經卷版本,總要湊起來看,到底耶穌說的比較像是什麼,這就是「經文批判學」的目的。
(1)古教父:
和使徒同時代的那些古教父(教會的領袖),他們都會寫聖經註釋書,但註釋書中若都沒有這句的註釋,就代表當時他們手上的聖經沒有這句,因為我們沒有那時候的聖經,因此用那時候神學家所寫關於聖經的註釋書來進行推論,這樣的推論大致上我們就可以接受。現在所知有三位古教父:特土良(Tertullian 160-220)、奧立岡(Origen 180-254)、西彼廉(Cyprian 208-258),他們的古著作談到主禱文時,都沒有最後一句,也沒有註釋,代表他們手上的聖經是沒有這句的。另外,天主教聖經的根據是耶柔米(Jerome, Vulgate 347-420)的拉丁文聖經通用版,這是教皇要他整理出的最標準、世界上第一本的官方譯本,也是首次從希臘文翻譯成當時的拉丁文。他整理出來的那本裡面也沒有這一句,這代表主後三、四百年,教會裡聖經的馬太福音主禱文中,並沒有最後一句頌讚,這點大家都沒有爭議。
(2)古抄本:
目前所找到的希臘四大古抄本聖經中,也都沒有最後這句,它們分別是在四世紀的Codex Vaticanus(梵諦岡)、Codex Sinaiticus(西奈山),及五世紀時的Codex Alexandrinus(埃及的亞歷山大)、Codex Bezae(伯撒)。代表新約聖經的四大古抄本裡,都沒有找到這句頌讚詞。據此看來,第四、五世紀時,教會的聖經中,馬太福音應該沒有這句才對。
(3)古教導:
最早出現這一句話是在主後一百年左右的主日學教科書,但它不是聖經。這本教材中的主禱文內容跟我們現在的有一點不同,它是寫:「for thine is the power and the glory, forever.」,沒有kingdom。這是我們所找到最早的古文獻資料,證明這一句是在非聖經的Didache(十二使徒遺訓)中出現。後來影響到抄寫聖經的人,認為這句很不錯,就把它抄進聖經裡去。在第五世紀挖掘出來最早的埃及譯本Sahidic和Fayyumic,這兩個地方語言的古抄本(從希臘文翻譯成埃及文)裡,就發現與這句相似的內容,可是和我們現在聖經所寫的仍不太一樣。所以差不多第三、四世紀以前,只有在非聖經的十二使徒遺訓中有這句而已,可是到了第五世紀,聖經裡就出現這了句頌讚,也是我們現在的馬太福音有這一句的根據。
(4)古譯本:
再古早一點,四世紀的老拉丁古譯本(Old Latin)的最後這句也是各不相同,它是寫:「for thine is the power for ever and ever. Amen.」,沒有glory,也沒有kingdom。但第五世紀末的敘利亞譯本(Curetonian Syriac)則寫:「for thine is the kingdom and the glory, forever. Amen.」,並沒有power。所以這讓我們看出,早期在抄寫聖經時,他們好像有一個自由度,所寫的相近卻又各自不同,還沒有一個標準的版本,是到了後期才有標準版本。
(5)後抄本:
上述抄本中並沒有寫出到底是誰的國度、權柄、榮耀?於是有人又加上了「聖父、聖子、聖靈」,這是出現在十二到十五世紀,我們稱作「後抄本(編號第157,225,418手抄本)」的聖經裡面看到的,它寫:「for thine is the kingdom and the power and the glory of the Father and the Son and the Holy Spirit for ever. Amen.」,加上這樣就完整了。目前所有聖經學者都一致認為這些後抄本的頌讚不是原有的,因為它出現的時間太晚期,但仍有人認同、有人不認同。
馬太福音的古抄本
文獻 年代 版本
古教父
(註釋) 主後
160-220
180-254
208-258
347-420 特土良(Tertullian)
奧立岡(Origen)
西彼廉(Cyprian)
耶柔米(Jerome)
古抄本 4世紀
(400)
5世紀
(500) Codex Vaticanus(梵諦岡抄本)
Codex Sinaiticus(西奈山抄本)
Codex Alexandrinus
(埃及的亞歷山大抄本)
Codex Bezae(伯撒抄本)
* Codex Washingtonianus
(華盛頓抄本)
古教導 主後
100年 Didache(十二使徒遺訓)
影響Sahidic, Fayyumic版本
古譯本 4世紀
5世紀末 Old Latin(老拉丁譯本)
Curetonian Syriac(敘利亞譯本)
後抄本 12-15世紀 MS(編號)157,225,418
備註:*與中文聖經相同的第一個版本
3. 初代教會敬拜禱詞
我傾向認為本來可能沒有這句,因為早期的抄本好像都不太一樣。有可能猶太人在禮拜時,也有啟應文,拿到經典後先由會眾頌讀,台前的司會(牧師)就會講一句讚美詞作為結束:「願榮耀歸給上帝」。有一點像現在的天主教彌撒或路德會,他們也有敬拜文,台下說、台上應,一說一應,常常會眾唸完聖經之後,負責司會的人會講一句讚美上帝的話,而那句是他自己準備的,所以就沒有標準本,只要你能夠講出一句讚美感謝上帝的話,會眾就跟著「阿們」。到後來有人怕在台上講錯了,就在聖經下面自己寫附註作為提醒,這就變成是常規,到了第五世紀時就確定用「for thine is the kingdom, and the power, and the glory, for ever. Amen.」這句才對,以後的版本就沿用下去。
我們現在有八千多種古抄版本,約七千本絕大多數都有這句,但這句跟我們的禱告很有關係,雖然耶穌原來可能沒有講,可是教會早期開始就覺得應該這樣唸才比較像禱告,因此我覺得應該接納它,算是上帝給我們啟示的一部份。
Ⅲ、主禱文頌榮(Doxology of Lord’s Prayer)
1. 因為:七大祈求憑據o[ti(hoti)
頌榮的開頭是「因為」,也就代表還有一個「所以」。「所以」什麼呢?就是我們的禱告:「願你的名為聖,願你的國降臨……救我脫離兇惡。」意思是說,上帝,因為你有國度、能力、榮耀,你有權、有能,所以我大膽的跟你要這七樣東西,它是主禱文整個禱告的根基。「因為」的希臘文是o[ti(hoti),意思就是確信(certainty),我們前面的七個祈求(願爾名聖、願爾國臨、願爾旨成、賜阮日食、赦阮罪債、免阮陷試、救阮脫惡),是根據後面這三個頌讚(國度、能力、榮耀),因為上帝有權有能,所以我才有信心敢這樣向他祈求,耶穌「進前來,對他們說: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都賜給我了。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或作:給他們施洗,歸於父、子、聖靈的名)。」(太28:18-19)
2. 國度:上帝掌管一切basilei,a(basileia)
國度的希臘文是basilei,a(basileia)。國度是代表權柄,代表掌權(sovereignty)。上帝是掌管一切的主宰,「耶和華在天上立定寶座;他的權柄(原文作國)統管萬有。」(詩103:19)
3. 權柄:上帝執行能力du,namij(dunamis)
希臘文du,namij(dunamis)在今天的英文是dynamite(炸藥)。炸藥是很有威力的,代表的是能力,英文應該叫作energy。翻譯成權柄就不是很恰當,我覺得應該是「能力」。因為國度是代表權柄,在我的管區內我有權力管理,權柄應該是在國度裡,所以du,namij(dunamis)應該翻譯成「能力」。他有能力就可以成全(effectuality),要做的事必定會完成,不會半途而廢,上帝有執行的能力,「主耶和華啊,你曾用大能和伸出來的膀臂創造天地,在你沒有難成的事。」(耶32:17)「他就用大能的手和伸出來的膀臂,並大可畏的事與神蹟奇事,領我們出了埃及。」(申26:8)
4. 榮耀:上帝配得頌讚do,xa(doxa)
他有權、有能,所以他很榮耀,榮耀的希臘文是do,xa(doxa)。榮耀是我們對有權有能的上帝的一個讚美。因他既有權,又有能,所以配得我們的頌讚(doxology)。「耶和華―我們的主啊,你的名在全地何其美!你將你的榮耀彰顯於天。」(詩8:1)「我要舉起救恩的杯,稱揚耶和華的名。」(詩116:13)
5. 永遠:上帝永恆不變aivw,n(aion)
永遠的希臘文是aivw,n(aion),就是絕對不會改變的(eternity)。這一點非常重要,如果你找到一個有權有能的人,你向他求而他確實能夠給你,但有一天他沒權沒能時,就無法再繼續給你了。所以這一句的重要性在於「我的上帝,你的權能是永遠不改變的,所以我向你這樣禱告是永遠有效的。」因此不要擔心憂慮,因他永遠是上帝,不會下台的。「(神人摩西的祈禱)主啊,你世世代代作我們的居所。諸山未曾生出,地與世界你未曾造成,從亙古到永遠,你是神。」(詩90:1-2)不管過去或將來的無限遠,上帝就是上帝,所以你可以放心的以主禱文來禱告。
6. 阿們:我們誠心所願avmh,n(amen)
阿們是音譯,其希臘文是avmh,n(amen)。阿們的意思就是以上所講的不是隨便講講,而是很認真、滿腹熱誠(fervency)的講,亦即誠心所願。啟示錄的作者說:「證明這事的說:是了,我必快來!阿們!主耶穌啊,我願你來!」(啟22:20)
Ⅳ、屬靈的功課(Spiritual Lessons)
1. 禱告兩大要素
在這短短的幾句禱詞裡,有蠻多功課我們可以學習。首先,禱告應該有兩部分。當約翰被提到天上,看到將來新天新地裡的一個景象,就是有一卷代表世界命運的書卷被封起來,卻沒有人能開啟。約翰就哭泣,說:「沒有人能打開,我怎麼知道人類未來的命運如何呢?」結果有一隻像獅子的出現(猶大的獅子),後來又變成一隻羊(上帝的羔羊),但最後出現耶穌,他可以打開書卷,人類的命運是在耶穌的手裡。他是猶大族要做王的,是用他犧牲的血來做王,不是用獅爪、獅牙、或獅威,所以猶大的獅子和上帝的羔羊都是代表耶穌。當他一拿到書卷後,大家就把豎琴和香爐拿到他前面,「他既拿了書卷,四活物和二十四位長老就俯伏在羔羊面前,各拿著琴和盛滿了香的金爐;這香就是眾聖徒的祈禱。」(啟5:8)香是祈禱,琴代表讚美,即歌頌讚美。我們到上帝面前一定要預備這兩樣,一是讚美的琴(praise),一是祈求的香(prayer)。所以主禱文前面有七個祈求,後面就要有讚美來結束,這樣才是一個完整的禱詞。
有時我們很會祈求卻不會讚美。有人說,上帝常常派天使收集人類的禱告,天使們拿兩個袋子下來收集,一個放祈求,一個放讚美,結果每位天使回天上去的時候都是駝著背。上帝問他們為何都駝著背?天使回答說:「因為前面袋子放的是祈求,後面放的是讚美,而讚美太少,祈求太多、太重,所以就馱背了。」因此讚美與祈求應該要平衡,不然就太自私了。
2. 上帝意願能力
你向別人要東西,必須確定這對象願意給你,即使他願意,也還需他有東西給才行。所以向上帝禱告要確認這兩樣,一是上帝的意願,另一是上帝的能力。耶穌基督在世時,曾經有兩個人去找他看病,一個是痲瘋病人,長大痲瘋的人因為是污穢的,所以擔心耶穌不理他,「有一個長大痲瘋的來拜他,說:主若肯,必能叫我潔淨了。」(太8:2)換句話說,他擔心的不是耶穌的能力問題,而是意願、肯不肯的問題。主禱文的第一句說「我們在天上的父」,試問有沒有一個父親對他的孩子不肯幫忙的?應該是沒有。耶穌說,你們作父親的,都對子女那麼好,何況你們在天上的父呢?他怎麼會不肯呢?還擔心你父親不會對你好嗎?「你們雖然不好,尚且知道拿好東西給兒女,何況你們在天上的父,豈不更把好東西給求他的人嗎?」(太7:11)所以主禱文的第一句告訴我們,我們的天父是願意的,因為他不是法官或老師,而是我們的父親。
另一個患羊癲瘋的人,患者父親對耶穌說:「你的這些學生都沒有用,我的孩子抽瘋了三天到現在還在發作。」那位父親的問題不是耶穌肯不肯,而是能不能,他說:「鬼屢次把他扔在火裡、水裡,要滅他。你若能做什麼,求你憐憫我們,幫助我們。」(可9:22)「你若能」讓他發作少一點也好,沒有期望一定要治好。耶穌知道這人心中已經有懷疑,也有黑色幽默,就說:「你若能信,在信的人,凡事都能。」(可9:23)耶穌把球丟回給他,「你若能信,我就能」。這個父親也不是省油的燈,說:「你問我能不能相信,我很難回答,我如果不信,我就不會帶兒子來,來三天了,代表我相信,可是給你們醫三天都醫不好,我現在快變成不信了!所以你問我,其實我有信、也有不信。」他很誠實的回答,希臘文也很忠實的紀錄「我信,我也不信。」中文翻譯得比較客氣:「我信,但我信不足」。
我們有時候也會覺得好像很有信心,但當上帝不聽禱告時我就不信了。這個父親跟耶穌說:「你不是什麼都能嗎?你就幫我把不信弄成信嘛,連『信』也請你幫忙,這樣我就能信了。」耶穌答應他,就把他的孩子醫好了,這是能力的問題。所以主禱文很妙,第一句話是說「天父是願意的(我們在天上的父)」,表明天父的動機是慈愛的,「你們在天上的父豈不更把好東西給求他的人嗎?」(太7:11);最後一句是說「你是可以的(國度、能力、榮耀全是你的)」,天父的能力是夠的,「在人這是不能的,在神凡事都能。」(太19:26)我們的天父是既願意又有能力,所以你不用擔心,可以到他面前祈求,因為他既能又肯。
3. 大衛稱頌上帝
最會頌讚的是大衛王,即便他作了國王還是拿著那把豎琴,快樂的時候就頌讚,他最好的頌讚是在要蓋聖殿的時候。因為他自己住別墅,耶和華上帝卻住在小帳棚,後來他有點不好意思,「我是國王,住兩層樓別墅,你是天地的王卻住在帳棚中,我幫你蓋一棟大別墅在我隔壁,好不好?」上帝不願意,「因為你的手沾滿血跡,殺了很多人,我要清潔的手來蓋,你兒子是和平君王,可以讓他來蓋。」大衛又問自己可否奉獻,準備建材,上帝允准了。當所有的建材預備完畢後,大衛就禱告說:「上帝,感謝你,讓我可以奉獻。」「大衛在會眾面前稱頌耶和華說:耶和華―我們的父,以色列的神是應當稱頌,直到永永遠遠的!耶和華啊,尊大、能力、榮耀、強勝、威嚴都是你的;凡天上地下的都是你的;國度也是你的,並且你為至高,為萬有之首。豐富尊榮都從你而來,你也治理萬物。在你手裡有大能大力,使人尊大強盛都出於你。我們的神啊,現在我們稱謝你,讚美你榮耀之名!」(代上29:10-13)這是他在那種情況下的禱告。有人說,主禱文最後一句是仿效大衛王的這段禱告,只是把它濃縮,這是大衛王留下的禱告榜樣。
4. 天上永遠敬拜
將來耶穌第二次再來時,我們到新天新地、在永恆裡敬拜讚美上帝,「我又看見且聽見,寶座與活物並長老的周圍有許多天使的聲音;他們的數目有千千萬萬,大聲說:曾被殺的羔羊是配得權柄、豐富、智慧、能力、尊貴、榮耀、頌讚的。我又聽見在天上、地上、地底下、滄海裡,和天地間一切所有被造之物,都說:但願頌讚、尊貴、榮耀、權勢都歸給坐寶座的和羔羊,直到永永遠遠!四活物就說:阿們!眾長老也俯伏敬拜。」(啟5:11-14)天使是敬拜讚美團,他們一帶領,大家都跟著讚美。
我最喜歡的詩班不是在台前唱給會眾聽的,而是在會眾當中或後面。詩班先帶頭唱,唱熟了會眾就加進來,接著詩班再唱出第二部和音,你會感覺自己也是詩班成員之一,所有會眾就是一個大詩班。不是詩班獻詩而其他人只坐在下面欣賞,有些人甚至還會對詩班唱得如何加以評分,似乎變成觀眾了。詩班應該是全部的人都參與,全都在讚美上帝。
5. 上帝兩個國度
上帝的創造有兩種存在,一個叫作「客體(object)」,是萬物,一個叫作「主體(subject)」,是人類。萬物與人不同,所以上帝要擁有萬物和擁有人的方式也不同。上帝對宇宙萬物中的「客體」有絕對的擁有權(owner),他要撕裂就撕裂,要醫治就醫治,因為這些是他所造的,他有絕對的權柄,「誰先給我什麼,使我償還呢?天下萬物都是我的。」(伯41:11)可是在他所造的萬物中,他特別給一種有主權的自由「主體」,就是天使與人。上帝就沒有絕對要求要怎麼樣,甚至他還要讓你歡喜,問你的想法如何,他是用愛心來統治(ruler)世人和天使,愛到人願意照他的旨意行,「他用權能治理萬民,直到永遠。」(詩66:7a)這兩種國度是不同的,而上帝治理的方法也不一樣。
6. 神國在咱中間
第二個,上帝的國如果在宇宙,他就可以絕對擁有,因為都是他的國,可是在人心就不一定,因為人心可以自由決定願意與否。上帝的統治是用愛統治,上帝的國若在人的裡面,就是上帝的管理要進入人的內心,所以你有沒有在上帝的國裡,就看你有沒有愛心。有一次有十個大痲瘋病人來請耶穌醫治,耶穌把他們醫好後,他們都跑回去要跟自己的家人報告這個好消息,其中有一個在半路上突然想到要回去跟耶穌道謝,那人是撒瑪利亞人、是外國人。其他九個治好的猶太人卻把耶穌忘掉,他們沒有感恩的心,不會讚美、不會感謝,所以耶穌很傷心,說:「潔淨了的不是十個人嗎?那九個在那裡呢?」(路17:17)之後耶穌說:「其實天國不是在哪裡,而是在你們的心裡,你的心裡有愛,就有天國;你們的心裡有愛,愛就會活在你們的關係中。」「神的國就在你們心裡(心裡:或作中間)。」(路17:21)「心裡(中間)」這個希臘文的介系詞evnto,j(entos),以翻譯成兩個不同的中英文,一個是within(心裡),這是心理學(psychology)的範疇―你的心裡有沒有愛;一個是among(中間),這是社會學(sociology)的範疇―關係之間有沒有愛。我們的心裡有上帝的愛,我們就在上帝的國度裡,如果有這種愛的教會,他們之間就活出彼此相愛的生活,是別人看的到的。所以上帝的國度有兩個,一個是在關係當中,一個是在我們裡面。
7. 上帝兩種能力
其次,上帝的能力也有兩種,一種能力是讓耶穌願意被掛上十字架,十字架上的耶穌(Jesus on Cross)是第一種能力,為了愛願意犧牲自己。第二種能力是我們一般的認知,就是他有制服惡者的能力,即審判的能力。
耶穌降生時,表現出十字架上愛與犧牲的能力,不是讓別人受苦,是願意自己受苦。這種能力是要救贖我們(Salvation Power),讓我們被他的愛感動而願意悔改。保羅說:「猶太人是要神蹟,希利尼人是求智慧,我們卻是傳釘十字架的基督,在猶太人為絆腳石,在外邦人為愚拙;但在那蒙召的,無論是猶太人、希利尼人,基督總為神的能力,神的智慧。」(林前1:22-24)所以十字架救贖之道被猶太人和希臘人譏笑,說:「要是有能力,就不會被判刑。」但對於得到上帝恩典的人,不管是猶太人或希臘人,都認為基督是上帝的能力,因為那個能力會感動我的心,會讓我整個生活被轉變、轉化。耶穌基督第二次再來的時候,能力的彰顯就非常的可畏,是在白馬上的基督(Christ on Horse),手拿一把劍,要把這世界所有的惡消滅摧毀,這能力是審判的能力(Judgement power),是沒人能抵擋得住的,「……審判他的主神大有能力。」(啟18:8b)
希望我們每個人會被上帝的第一種軟化能力感動而悔改,這樣的能力看起來好像沒有力量,但並非如此。很多時候,母親的力量比父親還大,父親是可以用蠻力,但母親是用愛的溫柔或眼淚,反而讓子女願意從內心改變,這種是改變的能力。
8. 上帝兩類榮耀
上帝的榮耀也分兩類,第一類就是宇宙萬物(All Universe)的存在,就彰顯上帝創造的榮美(Display Beauty),「諸天述說神的榮耀;穹蒼傳揚他的手段。」(詩19:1)第二類是世人與天使(Angel Human)述說上帝的榮耀,就是用我們的口和生活,活出一個讓上帝得榮耀的生命,頌讚他救贖的榮耀(Express Bless),「全地都要向耶和華歌唱!天天傳揚他的救恩。」(代上16:23)成為他美好的見證。
Ⅴ、結論:國度、權柄、榮耀,全屬上帝;
順服、依靠、見證,誠心所願。
如果我們誦讀主禱文的最後是以「國度、能力與榮耀全屬上帝」作為結束的高潮的話,那我們的生活就應該活出一個誠心願意順服、依靠和見證的生活,這樣才能與我們的祈禱相配合。我們一起低頭禱告。
「主,我們感謝你。主禱文最後這句,有時候我們誦讀了,但似乎不覺得有何意義,今天我們知道,這是我們禱告祈求的根據。求主幫助我們,不要只會祈求,讓我們也會讚美。主啊,你是有國度的權柄,幫助我們過一個順服的生活;你是有完全的能力,讓我們不依靠自己,懂得謙卑依靠你的能力;你是配得我們頌讚,讓我們活出一個能夠榮耀你名的生活。這是我們的禱告,誠心所願。奉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