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妹透過電話向勵馨社工道出自小目睹寶爸向寶媽施暴的過程 ◎劉芷妤(苗栗服務中心社工督導) 滴答滴答滴答,長針指到3的方向,窗外還是漆黑一片。 寶妹徹夜未眠,擔心自己睡著後,無法保護寶媽被酒醉的寶爸施暴。 寶妹自幼即目睹寶媽被打的過程,記憶深刻的一次是酒後的寶爸抱著瓦斯桶揚言要點打火機引爆燒毀家裡,當晚警消人員及救護人員全都趕到家中;而寶爸被警察帶走後不到幾天又返回家裡繼續酗酒度日。 因為寶妹長期目睹家庭暴力,個性早熟懂事,小小的心中不斷期待有一天寶爸可以在外意外身亡,這樣她和寶媽便可以安穩的生活。但是,這樣的祈禱從來沒有實現過。直到有一次,學校邀請勵馨基金會的社工阿姨到學校進行113婦幼保護專線宣導時,寶妹知道自己該怎麼做才能保護自己和寶媽了! 等不及下課返家後再打專線,寶妹在放學途中的公用電話亭猶豫許久,終於鼓起勇氣撥打113專線,線上社工親切的詢問寶妹基本資料及寶媽遭受暴力的過程,並提醒寶妹自我保護的方式後才結束談話。翌日,寶妹隨即接獲勵馨基金會初篩社工去電關心,寶妹透過電話娓娓道出自小目睹寶爸向寶媽施暴的過程。 家暴通報案件初篩社工每天面對訪談不完的案件,縱使有打不完的個案記錄,卻仍耐著性子一通接一通的積極訪案,並根據資料立即評估是否開結案。偶遇不禮貌的案主及不友善的接聽者,總可以迅速的消化不愉快的心情,然後繼續撥打下一通電話。這不是因為社工比常人更富有愛心與耐心,而是投入這份職業的工作者,都重視並認真的看待自己的工作,相信自己的關心與服務可以協助一個家庭的改變,小則可讓案主免於受暴或有能力因應暴力危險,大則可影響社區的支持系統及社會結構。 所以雖然是每天都重複撥打的電話訪案工作,卻未覺得枯燥乏味,而是從這樣的工作形態中找到樂趣與支持,偶爾在網絡間的詼諧對話也可當作是身心放鬆的調劑,而個案於電話的另一頭表達感謝與重現勇氣的力量,也讓社工更相信自己的努力與付出。雖然無法直接面對面與案主一起工作,但這樣的模式也是另一種服務,只是心裡偶而還是會有小小的吶喊,希望傳真機不要再吐通報單出來了,但更大的期待是希望透過宣導與再教育讓家庭暴力案件量降低。(文字編輯/吳曉淳) 回本期目錄 |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