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工作相關的教導之後,我們面對另外一個議題,就是工作的酬勞 – 薪資,或是金錢。基督徒怎樣看待金錢呢?我們先從聖經的教導開始來看
聖經論金錢
不知道是否曾經納悶過,聖經裏對財富的教導不少,但是其中卻有些地方相互矛盾。例如,舊約對財富常持有的看法是「耶和華的祝福」,新約對金錢的看法又以負面居多。
舊約的亞伯拉罕的金銀、牲畜極多(創 13:2 ),約伯也是個鉅富,在東方人中為至大 (伯 1:3),所羅門王的財富、尊容在列王之中無人能比 (王上 3:13)。這些屬靈的偉人在世上的財物同樣的也羨煞多少人。舊約聖經也勉勵我們,「懶惰使人貧窮;勤勞使人富足」,又說:「上主降福使人富足;單靠勞碌不能致富」(箴 10:22)。但是,舊約中也不缺乏對富足者的警告。例如,
不可忘記財富的來源:「你們要記住,那是上主─你們的上帝賜給你們力量,使你們致富的。」(申 8:18)。
也警告不要將希望寄託在財富上,「他就是不倚靠上帝的人;他只倚仗自己的財富,自己的邪惡」(詩 52:7), 這樣的人,其下場就是「上帝要徹底消滅你;他要抓住你,從家裏把你揪出來;他要從人間把你連根拔除」(詩 52:5)
富者的社會責任:「濟助窮人等於借錢給上主;他的善行,上主要償還」(箴 19:17)
到了新約,聖經所強調的不再是今生的財富,而是天國的降臨。耶穌提醒我們,金錢乃是上帝所造,不能取代上帝成為我們生活的主人。「你們不可能同時作上帝的僕人,又作錢財的奴隸。」(路 16:13)。有錢的人比較容易享受金錢的力量,例如不愁吃、不愁穿、趕流行、常旅行,生病時可以自費享受較好的醫療品質;除非個性很差,否則周圍的人會相對的比較尊敬你;民間宗教甚至以捐贈多少來區分教友等級,例如在大石柱上刻上名字來紀念捐獻的人;連教會有時都很難受到影響,有些財務奉獻多的會友不自覺中以為自己應受到較多的尊重,所以若不是政府稅捐單位徵信的理由,教會實在不應刊登奉獻名錄與奉獻金額,造成會友觀念混淆,以為教會與外面的民間宗教一樣。
有太多太多的現象,讓有錢人自以為比別人高等,忘記了自己卑微的身分,甚至緊抓錢財不放,以為這就是上帝祝福的唯一證據。因此耶穌提醒我們,「我實在告訴你們,有錢人要成為天國的子民多難哪」(太 19:23)。如果財富教我們遠離上帝,我們不如貧窮一點,靠信心來承受上帝國。「上帝揀選世上的窮人,使他們在信心上富足,又讓他們承受他應許給愛他的人的新國度」(雅 2:5)
教會領袖對金錢的看法
馬丁路德:路德是德國人,在宗教改革時期,德國 2/3土地屬於貴族, 1/3屬於教會。農民除了繳稅給貴族之外,也要交教會的什一捐,教會花費不夠又創造贖罪券來增加收入,供其揮霍。另外因工業革命致富的新興階級,利用商會的力量壟斷經濟體系,以雄厚的資本壓榨工人,例如借錢利率很高。在這種情況下,路德對錢財痛恨到極點,他的理念是:「錢財是世界上最微末的東西,是上帝恩賜中最小的東西。它和上帝的道相比,算得了甚麼?然而人們卻日以繼夜的追求財富,為它奔波勞碌,所以上帝常將財富賜給愚昧人;除此之外,甚麼也不給他們」。路德認為財富的使用方式有三:一是任由人以暴力方式奪取我們的財務也無所謂。二是將財務白白的給予那有需要的人。三是情願並樂意的無息貸款給人。路德的主張,是屬於最激進的保守主義。
加爾文:加爾文小路德26歲,他是在日內瓦推動宗教改革。日內瓦是個城市,有 16,000居民,當時日內瓦的商業因法國的影響而陷入危機,加爾文深知若不復興工商業,該城的生存就受到威脅,因此他致力於貿易與商業的復興,並創辦幾種新興工業,以建立經濟生活。加爾文提倡工作乃是每個公民的天職,勞動的報酬,乃是盡職工作所得來的結果,是有福的。但是這樣報酬所累積的資本,不應供應奢侈合安逸的生活,只能當投資發展工業,以增加社會利益。加爾文也反對銀行業,因為當時銀行對下階層的人採重利剝削的政策。(現代銀行因自由競爭下,利息降低了,且政府有法令訂定利率的上限,與當時情況已不相同)。加爾文反對資本主義,但是他的主張卻使勤奮勞動者的所得成為資本主義資金的來源,又鼓勵工商業發展,最後成了資本主義與現代工商業發展的溫床。
約翰衛斯理:加爾文改教 150年後,約翰衛斯里生於英國,當時英國因為取得工業革命的優勢,整個國家由農業國家轉變為工業國家,整個社會秩序必須重新建立。他對金錢的看法承襲加爾文,「盡力賺錢,盡力節省,盡力施捨」。衛斯禮的英國循道會(現在的衛理公會)創辦了自由勞工局,濟貧會,醫藥局,孤兒院,以及寡婦救濟院等。
儉樸生活運動:1960年代,榮塞德 ( Ron Sider)受到門諾教的影響,主張基督徒應遠離世界與偶像,因為金錢與物質都會影響人與上帝的關係。在社會層面,則傾向照顧被蹂躪的人,反抗放縱有錢人壓迫窮人的社會制度。1980年,傅士德 (Richard Foster)認為現代基督徒應在處理金錢上接受更多的訓練,以重新定位上帝與金錢的先後次序。
解放神學:源於拉丁美洲,因為當地窮人被有錢人逼迫,社會貧富差距很大。解放神學強調教會應該破除使窮人陷於貧困的枷鎖,主要目標是經濟上的救贖。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