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10日

初信造就班 6-7 教會歷史

瑞士的宗教改革運動

瑞 士的改教運動(1519AD-1580AD)瑞士的教改運動領袖是慈運理(Ulrich Zwingli),他除了擔任神甫的職務之外,也是瑞士著名的文學家,也是聖經人文主義者,以柏拉圖和斯多亞哲學來解釋保羅的教訓。在他35歲那年,他感 染瘟疫幾乎喪命,哀求上帝應許若痊癒必以一生服事主。他與路德有多顯著不同,這些不同使德國與瑞士兩國的復原派信徒很難融合為一個巨大的團體。


路德V.S.慈運理


路德
自覺有罪不能行義
「這是我的身體」採表面解釋
政教分離
重視上帝絕對的愛
原罪:孩子出身即有罪
聖靈唯獨藉聖禮而運行


慈運理
運用人文知識,認識真理
唯理主義,教會禮儀純粹為屬靈解釋
政治、宗教同時改革
上帝絕對的旨意
原罪只是道德上的毛病
聖靈的感化與器具無關



1529AD,路德與慈運理曾在馬爾堡開會,仍無法有一致看法。慈運理的政治主張,使羅馬叫的各州聯盟以武力攻擊慈運理的教友,1531AD慈運理在一個戰役中陣亡,他的影響力漸失,由加爾文取而代之他之改教運動。




加爾文的改教運動

加 爾文(John Calvin)是長老會的信仰先驅,也是第三位改教者。他出生於法國北部小鎮諾陽。加爾文15歲即進入巴黎大學進修,學習古典文學,邏輯學,法律與教父著 作。加爾文也曾在奧爾良大學與部日大學研究法律。加爾文比路德小 26歲, 嚴格而言, 他接受的是嚴格的人文與法律訓練, 運用這個優勢,他把路德的改革理念作一個總結。

加爾文在奧爾良大學時受到兩個復原派教徒的感化。1531年後,加爾文回到巴黎大學,擔任 人文主義教授。加爾文的悔改是個頓悟的過程,經歷了「忽然的歸回」,從原本的羅馬大公教改信復原教。這種經驗使加爾文對上帝全能的旨意有了感覺,這感覺驅 使他絕對順服上帝的旨意。他的改正過程與保羅及路德很相似。

改正之後的加爾文常在復原教的秘密聚會中講道。1533AD,加爾文的摯友科 布被選為巴黎大學校長。在這以前,巴黎大學曾在1521AD禁止印刷與傳播路德的著作與理論。但科布認為巴黎宗教改革的時機已經成熟,由加爾文起草他的就 職演說,內容根據聖經不依據傳統,為改革事業作辯解。演講完畢,反對者激起了很大的擾亂,加爾文與科布為避免被逮捕,急忙逃命了。

接下來 的一年,是漂泊的日子,從一個城市逃到另一個城市,而且必須經常化名,但每到一處,他總是在秘密聚會中教導人。當時,出現了一種殘酷的刑法,把受刑人從火 中送進送出,將他們慢慢烤死,令人痛苦萬分。因此,復原教徒在法國難以找到棲身之地。1534AD法國發生了殘酷的宗教迫害事件,加爾文遂離開法國,居住 在瑞士的巴塞爾,從1534AD至1536年,他過著隱士般的生活,他在1536年出版了「基督教原理」(Institution of the Christian Religion),這本書是改革教信仰最偉大註釋書,當時加爾文才26歲。羅馬教徒深知這本書的重要性,便定為禁書,當眾焚燒。

不久之後,加爾文決定到德國西南部的斯特拉斯堡(strassburg),過平靜的學者生活,但因戰事阻擾,決定繞道日內瓦。他決定不會想到,上帝在此成呼召他完成重大使命。

1536AD 8月5日,加爾文抵達日內瓦,本只想住一個夜晚,那晚,他在巴黎的老友法惹勒(William Farel)來拜訪他,請求他居留該城,協助組織日內瓦教會。加爾文本無負擔在日內瓦,據加爾文描述,法惹勒嚴厲責備加爾文說:「當教會需要幫助時,你拒 絕伸手支援,願上帝咒詛你所謀求的退隱和安靜的研究。」加爾文從法惹勒口中聽見上帝的呼召,決定留下來。正如巴拿巴找保羅的故事一般,這又是一位「平凡人 將偉大人才帶入上帝事工」的例子。

日內瓦在16世紀初曾有獨立戰爭,獨立之後,致使羅馬的主教被逐,且引進了改教運動。但當時的社會仍處於動盪不安的局面一些保守勢力仍反對傳道人,法惹勒口才流利,但脾氣暴躁,他深知自己無法平定這一個混亂的城市。因此聽到加爾文的到來,便連夜去尋找同工了。

加 爾文的第一件工作,是為這個共和城市擬定教育和宗教改革計畫。加爾文認為人民無知,需要普通的宗教訓練,因此,加爾文預備了一些講義與講章,並印行了基督 徒要學,解釋了十誡,使徒信經,主禱文與聖禮。加爾文又預備了一本信仰問答書,1537年日內瓦立法承認該內容,凡拒絕起誓的,都被逐出城外。加爾文此次 改革的重心在聖禮典。加爾文主張行為不正的人,不准領受主的晚餐,但日內瓦議會卻決定凡願意的人皆可領受聖餐。1538年復活節,加爾文與其他牧師因一些 人放蕩與不道德,拒絕施行聖餐,而被日內瓦的市議會命令三日內離境。

加爾文在日內瓦的改革似乎失敗了,他到了原來計畫前往的城市,德國的 斯特拉斯堡(strassburg),居住了三年。在這期間,加爾文接觸了很多與他宗教觀念不同的人,如哲學派,人文主義者,信義宗信徒,慈運理派信徒, 和急進派等,使他得以採各派之長。在加爾文結交的朋友中,信義宗改教神學家布賽珥對加爾文影響很大。布賽珥等被了牧師會議施行完善的教會懲戒法,組織慈善 機構,努力使屬世的政府與屬靈的教會有密切的聯絡,採用簡單的禮拜儀式,並設計會眾唱歌。加爾文對上求的種種,詳加研究,並採用部分在他自己的教會試行。 另外,加爾文在這期間又把「基督教原理」加以擴充,又寫了羅馬書註釋,使他成為地一流的聖經註釋家。

1540年日內瓦的政局動亂,原將他 驅逐出境之政黨下野,新成立之市政府分裂,政局混亂,人民再次邀請加爾文回到日內瓦。1541年9月13日,加爾文在群眾的歡呼中,回到日內瓦在往後的 23年裡,加爾文致力治理日內瓦這個宗教共和城市,也使日內瓦成為復原教的精神中心。加爾文隨即從事組織與管理宗教的市政府。在日內瓦創立教會與行政的新 規章,後來成為全世界所重視的宗教制度。

 加爾文與路德(德國)慈運理(瑞士)一樣,承認聖經為生活與信仰的唯一標準。他確認聖經毫無錯誤,連字句亦由靈感而來,他反對羅馬教由無錯誤的教皇治理無 錯誤的教會之信仰。根據無誤的聖經,加爾文以上帝至尊的旨意為出發點,來發展他的神學理論。上帝旨意的中心,就是彰顯自己的榮耀,是藉著耶穌基督的愛和恩 典顯示出來。加爾文與舊約的先知精神一樣,講說上帝的榮耀與尊嚴。

加爾文計畫使所有人都有受教育的機會。此種教育不單是宗教訓練,也包含 普通學識。他在1541年出版簡易版的基督徒要學,供一般人民實用的初級教育,目的在訓練公民做國家與教會的領袖。他在1555年又創辦了日內瓦學院,這 是一間復原教大學,也是加爾文教派的宣傳機構。每日有1000多名學生從歐州各地來聽加爾文及其同工院長伯撒講道。許多人深造之後,回到本土,繼續發揚加 爾文的教改理念。這群學生之中,包含蘇格蘭的改教領袖,約翰諾克斯(John Knox)。

加爾文在屬世與屬靈的權柄之間,劃了很明顯的 界限,這部分他與路德不同。路德允許政府過問教會事務 ; 而加爾文不承認政府在教會中有任何權利,他甚至主張教會有權干涉政府。因為他認為既然一切權柄都是由上帝命定(羅13:1),故國家與教會都是要榮耀上 帝。因此這兩個理論上獨立的權柄,當然要密切合作。在教會與國家的合作中,牧師們最能明白聖經上所啟示上帝的旨意,因此加爾文力勸屬世的政府要聽牧師的忠 告,而且要自動服從牧師的決斷。所以,加爾文的行政法是要在地上建立一個上帝國,整個城市成為一個教會。

另一方面,加爾文認為教會在基督 唯一的領導之下,有自治的權利。他設立教會四個職分,牧師、教師、長老、執事。在加爾文的制度中,長老是從教會會員造出來的重要職位,他們與牧師組成「教 會法庭」(consistory); 長老們職責是監督信仰的純正及信徒的生活。「教會法庭」有懲治信徒及革除會籍的權利,但不能處理民事及執行刑罰。加爾文的法令旨在創造一個沒有斑點、皺 紋、瑕疵的教會。他對違反法令者有嚴厲的刑罰,日內瓦共有16000居民,在他執行命令的前5年(1542-46),共有57人被處死,76人被放逐, 被處死及放逐的人佔總人口的 0.9%, 強烈的排他特質可見一班。其中有一位著名的西班牙醫生因著書反對三位一體的道理而被處死,這是復原教的一大污點。

在經濟生活上,加爾文強 調工作是每個公民的天職,勞力的報酬,金銀與資本利益不是惡的,乃是盡忠職守所得的福份,但是這樣的工作所得不應供奢侈和安逸生活的揮霍,反而應該用來投 資發展工業,以增進社會利益。加爾文雖反對資本主義,卻因鼓勵勤奮工作,高儲蓄造成豐盛的投資活動,最後竟間接鼓勵了資本主義。因為他們的儲蓄為資本主義 提供了資金來源。

路德與加爾文都是教會傑出的人物。路德勇敢不怕苦難,開啟了改教運動。加爾文是改教運動的第二批勇士,他體質纖弱,但長 於思考,在屬靈前輩的鋪路下,進入基督教原理與聖經的闡釋。加爾文造就了一班強毅受過高深造就的,具進取性格的人才,他們成功的護衛羅馬大公教對復原派的 迫害。

1564年,加爾文鞠躬盡瘁而死,享年55歲,交代喪禮勢必經從簡,墓上也不要佇立什麼紀念碑。他的標誌是「一隻手捧著一顆火熱的心」; 他的座右銘是:「主啊,我的心快速的至誠的為祢而獻」; 加爾文的一生就是遵照這個座右銘而活。

加爾文神學思想與信仰型態的特色

1) 只為上帝的榮耀
2) 在敬虔的前提下,重視聖經的知識
3) 重視聖經的整體性 – 包含律法,恩典,舊約新約並重。比其他教派更重視舊約與訓練。教會是一個有訓練有紀律的團體。
4) 重視信仰的實踐,在今生今世榮耀上帝。
5) 宗教改革是一個持續無中斷的過程,是一個改革中(reforming)的教派
6) 重視講道

繼續閱讀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