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7日

[和平教會 主日講道集] 成為見證人


講道內容
講題: 成為見證人
經文: 希伯來書12:1-2
主講: 陳光勝傳道師
時間: 二0一六年十一月十三日

前言
週三經歷了美國總統大選,感覺上美國選舉,全世界十分關注,我相信在座的許多人一定也十分在意,尤其是川普當選,關於美國精神的討論,更是此起彼落的不停的被討論著。不過甚麼是美國精神呢?10/15長執同工訓練會的時候,蔡維倫牧師談到了和平文化這一個議題。這當中蔡牧師提醒同工,我們要一起來透過這樣的文化建造我們的教會,不過甚麼是和平文化呢?我想對教會的青少年孩子,這應該是十分陌生的。去年長老教會界慶祝長老教會在台一百五十周年,這是從馬雅各醫師在1865年從台南的醫療工作開始計算的。如果以北部馬偕的1872年算到今日,北部長老教會到今天也有144年歷史了。不過就算我說長老教會精神,或是馬偕精神,又有幾個人能夠明確的說明呢?
生命經驗的傳遞
我想關於馬偕精神,或許我們可以藉由馬偕的日記來感受一下。1871/11/1馬偕剛從舊金山出發,在碼頭不認識任何人,那時他心裡想,「我寧可關上門留在房間,反正也沒有人會注意到這可憐的我」。那時他禱告說:「上帝啊。你是我的盼望與力氣。求祢保守我,平安帶領我到中國。」他知道他要回應上帝的呼召,但是他心裡滿是擔憂。直到1872/3/9馬偕坐船進入淡水港,他被這個地方深深感動。立時他下定決心,他說「這就是一直在等待我的宣教區。在我之前沒有人在此服事。充滿我心的感動,讓我大聲的呼喊:『噢!值得讚美的上帝啊。我的心裡高興到真想要拍手。』美麗的淡水,那時我的心實在感動」。同年4/7因為馬偕確定在此服事,他心頭上的重擔放下來!同時另外一個卻放上去,因為見到要作的事很多。不過在這那麼可愛、宏偉又漂亮的北台灣。當他想到他是被上帝引導到這裡,在他之前又不曾有人在這裡服務,他的靈魂就大大歡喜,因為他知道他可以在此地建立基礎。他祈禱說:「請上帝幫助我,今天我再一次決志要對你忠誠,我已經預備好在所揀選的土地上為你生,為你死,所以請幫助我,上帝。」
很快的4/19嚴清華第一次到馬偕住所,馬偕很喜歡他,馬偕整個晚上都為他禱告4/20嚴清華就帶著一個秀才來找馬偕,馬偕隨意盡其所能的回答他。4/22嚴清華又帶著六個讀書人來。馬偕說他已經準備好,他將戰場推向這些人的陣地,攻擊他們的系統和他們的宗教信仰,道教、佛教和儒教。馬偕日記中說,他們正像讓雷擊打,只停留一回兒就離開。這讓馬偕想要整晚準備下一步攻擊。4/23嚴清華又帶了人來,當他們攻擊基督教時,馬偕反問他們對此了解有多少?馬偕繼續反問他們對自己的三種信仰又了解多少,他們很快就放棄了。馬偕當晚也沒有睡覺,研習古經典。4/24嚴清華又來,馬偕說自己從來沒有如此熱切的期待和盼望想要與他們辯論。這一天嚴清華決志信主。5/5嚴清華與馬偕一起生活了許多天,他的信仰堅定,縱使眾人對他們丟豬糞、石頭。這卻讓他的心意更堅定。很快的半年的時間,在11/25馬偕的日記紀載著「跟隨我的青年增加,清晨與一群年輕人一起工作,迷人的時間過得很快,這多麼接近我心裡所想的啊!正像我從加拿大一路前來時所祈禱以及盼望的情況,現在完全實現。」
從這段日記中,我們可以看見馬偕的心路歷程,一種真心來到一個陌生的土地,卻為著有人願意回應福音而熱情大開。從日記中,我們可以看見馬偕的心情高高低低的變化。事實上,如果看馬偕學台語的歷程,更可以發現,真實的生命,竟是從最平常的紀錄得以窺見。1872/1/9那天早上六點,馬偕開始學習台語,學習音調。日記中記下他當時的心情是這樣子的,馬偕禱告著說:「今天,噢!主啊,我要將自己獻給祢。但是這個語言擋在我和住民的中間,如不將它移開就是死亡。所以請幫助我,上帝!」。1/29馬偕想學100個新字,他想複習到它們就像老同學般的熟悉,但是他覺得這些字真難以捉摸。2/1馬偕對著100個新字說,我希望它們和我相熟。2/7日記中,馬偕說,他將另外100個字,收藏到他這可憐的頭腦的某一個角落。3/1他拼命的再學習100個新字,心裡真正感觸很深,越熟悉困難就越大,每新學100個字,就比先前更困難。3/20日記中他說,他用盡所有的力氣來學習語言,除此以外沒有其他方法。決心、堅忍和持續地複習。他相信終有一天會成功。然後,他求上帝幫助他。其實馬偕學得很快,4/18的日記,馬偕已經可以說唱無礙了。有機會再多看看馬偕日記的兄姊,你一定會發現,在日記中的馬偕,是既真實又親切呢。
過去我們可能比較容易聽見的是類似馬偕在1877/12/14所寫有一群人聚集在教會前面,威脅要毀掉教會。1879/2/6甚至有人抬出跟他長得很像的假人拿去燒掉。1879/9月的某一天,他甚至差點掉到橋下的水裡死掉。這類的特殊事蹟。不過,當我們看見非常人性的馬偕,我們定能很快地掌握甚麼是馬偕精神,就是願意生根落地,真實抓住上帝,為福音擺上自己的精神。充滿人性,卻是緊抓著上帝的。
經文例證
今天的經文,常常都是在告別式的場合,告別禮拜的時候我們會聽見的一段經文。這段經文真正精采的地方,其實是因為他是從十一章以來一大段論述的小結。而十一章從一句我們十分熟悉的經文開始「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實底(憑據),是未見之事的確據。」接著經文便提到了「古人在這信上得了美好的證據。」然後我們接著可以看見亞伯的獻祭、挪亞造方舟、亞伯拉罕的遷移與對後裔的盼望,還有獻以撒所領受的恩典。雅各對後世的祝福,約瑟對後世的交代、摩西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以色列人得耶利哥城,連著士師、君王與眾先知。這一切的例證,都是上帝恩典帶領的痕跡。
希伯來書的作者,特別的說明有許多人「忍受戲弄、鞭打、捆鎖、監禁、各等的磨煉,被石頭打死,被鋸鋸死,受試探,被刀殺,披著綿羊、山羊的皮各處奔跑,受窮乏、患難、苦害,在曠野、山嶺、山洞、地穴,飄流無定,本是世界不配有的人。這些人都是因信得了美好的證據,卻仍未得著所應許的;」只因為這些人最終,將與我們一同蒙受恩典得以完全。
看見上帝的完全,我們就不會陷入在自己的困境中動彈不得。看見前人的例證,我們就不會擔憂害怕走出去的每一步是否可以放心。當希伯來書的作者說,在我們看見這麼多的見證人,如同雲彩圍著我們,我們就當放下各樣的重擔,脫去容易纏累我們的罪,存心忍耐,奔那擺在我們前頭的路程。因為我們可以因為仰望為我們信心創始成終的耶穌。
耶穌因為那擺在前面的喜樂,就輕看羞辱,忍受了十字架的苦難,便坐在上帝寶座的右邊。而我們必然也得因為這樣的喜樂,面對生命的困厄,有真實的喜樂。
馬偕在1900/11/30病中的日記說,他清楚的感受到自己將會在北台灣再一次為耶穌傳福音。雖然他1901/6/2逝世。不過因著馬偕學生的腳步,馬偕所傳耶穌的福音真的就在北台灣展開了。那種看見從上帝而來帶領的盼望,方能超過當下的困境。
今日我們生命的處境
有些人可能會認為,今日我們生命的處境,正是面對一個又一個時代不同的挑戰。工作型態的改變,朝九晚五的工作,只是諸多工作型態的一部分。更多的部分,是不同型態的忙碌,工時變長,家庭結構的改變,社會期待的轉變。許多的生活的難處,似乎是今日的世界,才得以面對的。好似過去的許多經歷,於今日看來,根本無法安慰人,鼓勵人。不過事實上,看似與過去截然不同的生活,若我們仔細地從諸多的見證來回顧,怎麼可能真的沒有幫助呢?
先不論今日諸多的生命見證,就以工作型態改變來說,亞伯拉罕蒙召從自己熟悉之地,前往陌生之地的經驗,就能提醒我們,如何抓緊上帝。而這當中正好又提醒我們,一個不專注,很容易因為對上帝帶領的不確定,而像亞伯拉罕一樣的偏離往南而去。有些人可能會發現,對於自己的孩子,很難講求所謂的公平,及至孩子成人,依然有一定的張力在其中,雅各與以撒的故事,幫助許多父母,認真的從新檢視自己面對孩子的偏愛所必然帶出的問題。或不能直接相連,但是這些生命的過程,卻並非離我們甚遠。不過假若大家有機會從更近期的信仰見證來看見兄姊雖身處難處,而經歷上帝如何的帶領,更別說,我們比較容易跳出自己陷於困境的無助,也或許更因為知道原來我們所經歷的,別人也經歷過,最終總能靠著上帝的帶領走出來,而更加有盼望。
寫下過去的經驗
是的,如果有近期的見證讓我們看見,我們的確會有被同理的感動。不過如果當我們好不容易走出生命中,一個又一個的關卡,是否,我們也可以寫下來,分享出來,讓自己的生命,成為下一個陷入苦境兄姊的祝福呢?把自己的生命經歷寫下來,說出來,讓人們不只是從聖經的遠古經驗看見上帝,也在今日的處境中明白上帝的帶領,是否,當我們在述說傳福音的大使命的時候,讓自己被上帝扶持帶領經驗,也成為別人經歷福音大能的媒介呢?
自己不寫則由別人詮釋我們的生命
事實上,很多時候,我們自己不寫,就得由別人來幫我們寫我們的故事。近幾年,大家一定有發現,撰寫台灣歷史的書籍越來越多,而且也開始挑戰著許多,我們本來理解的台灣。譬如以前有人聽到鄭成功就覺得是一個民族英雄,時代的正氣。這幾年,甚至小學生,都可以告訴我們,鄭成功的海盜家族史。因為這些內容,不只是一般的文字,也被畫成了漫畫。更別說,嘉義吳鳳的故事,還有許多原住民被醜化或是矮化的故事。自己的生命歷程,自己沒有留下任何的陳述,很容易,自己的故事將由別人來說,別人來詮釋。以前的台灣史,今日的台灣史,甚至明日的台灣史,到底誰是具有權威的發言者,我想這是一個很大的議題。不過家風文化的傳承,縱使許多人覺得並不是那麼重要,但是歷史告訴我們,我們的孩子,若我們沒有機會分享自己的生命歷程,將由別人來告訴他們,他們是誰。我們今日不寫下我們的歷史,寫下我們的見證,明日我們的孩子將追尋著其他的價值觀與立場。或許當中也有好的,但若是我們覺得不好的部分,甚至是遭受扭曲的部分呢?聖經的歷史見證很是激勵人心,但是世世代代的經歷,我們一代又一代的信仰傳承,更是需要離我們更近,貼近我們生命處境的例證,才更容易激勵我們的下一代。想想看,我們的孩子問我們「阿公、阿嬤、爸爸、媽媽,為什麼你會信基督教的上帝」我們可以怎麼回答呢?是因為我爸爸也信,還是,因為我們自己也經歷過那奇妙的生命感動呢?感動不一定是大風大浪,就如馬偕學台語的心理轉折,都有可能成為我們的下一代,或是激勵另一個兄姊的重要見證呢。
用生命傳福音,不只是嘴巴還有文字
傳道來到和平的時間不長,只有短短的兩年多,但是有機會看到教會前輩的見證與紀錄,總是欣喜萬分的。前陣子有機會看到教會六十周年的紀念刊,看到許多兄姊的見證,對於自己能在這當中參予,並與大家團契,深深覺得感動萬分。對於和平教會的開創,莊牧師與師母提及了許多重要初始的辛苦與甜美,尤其青年工作的奮興,更是和平教會的特色。不過讀到商牧師的分享,更注意到了和平受到的政治衝擊,對土地、人文的關懷,不只是讓自己健全,更是成為弱小肢體的幫助。商牧師表達「當時和平教會的青年就幫助不少弱小教會。他們去帶主日學、聖歌隊或青少年團契,甚至主理主日崇拜。一組四或五人幫忙弱小教會。」另外商牧師也說「主日學全年的奉獻完全對外捐贈,幫助弱小教會、醫院或孤兒院。並且告訴主日學學生,他們所奉獻的錢用在幫助弱小教會。雖然金額不多,但是對學生的鼓勵很大。」這些事蹟,對我來說,雖然陌生,卻是每讀一個字,便感動莫名的。尤其商牧師最後的勉勵「期待和平教會充滿基督的愛,和睦和平是我們教會的註冊商標,名叫和平,不只內部和平,更進一步要帶給人和平,是促成和平的人,這樣才是和平人。和平教會是一個充滿愛的屬靈大家庭,互相尊重,包容不同的意見。」這段話,讓我更深思,今日上帝帶領我到這裡,我該要怎麼做,才能繼續傳承這美好的和平文化。
不過見證分享,除了這關係教會脈絡的,看似大事蹟的分享。兄姊看似平凡的分享,意義也是十分大的。有姊妹在紀念刊的分享中提到「在小組裡,常被問到的問題是『下次什麼時候聚會?在哪裡聚?』聽到時有點緊張,又有點開心;緊張的是我也還沒想好,開心的是,我也愛和大家在一起高興時笑翻天;感動傷心時拿面紙。看到孩子們在一起,玩的很開心,好像在教會裡多了一些親戚,心中居然有幸福感,忽然覺得小小孩也沒那麼難養。」這段話,我相信,不只是重新看見這段文字時,讓人想起上帝過去豐富恩典的帶領,更能幫助今日照顧小小孩的兄姊,對於這樣團體的期待。事實上,姊妹的分享,提到了傳書袋運動,讓許多因為照顧小孩不方便外出的家庭能夠得到足夠的圖書資源,等此總總的分享,讓人不只是看見過去豐富肢體的幫補,也讓今日的大家,充滿著願意更多發揮創意而成為彼此祝福的動能。而姊妹文末的一句話,我想是這個姊妹這段分享很重要的結論「喜歡這個小組,至少可以找出無數個愛上小組的理由」。這段話提醒著我,若讓兄姊能真實的進入小組或團契中,感受到彼此的扶持與祝福,教會中,就不會有人沒有被關心到。畢竟,愛的家庭裡,每個人都是寶貝。
詩篇中102:15~22談到了耶和華上帝的扶持,特別提到
15 列國要敬畏耶和華的名;世上諸王都敬畏你的榮耀。16 因為耶和華建造了錫安,在他榮耀裡顯現。17 他垂聽窮人的禱告,並不藐視他們的祈求。18 這必為後代的人記下,將來受造的民要讚美耶和華。19 因為,他從至高的聖所垂看;耶和華從天向地觀察,20 要垂聽被囚之人的歎息,要釋放將要死的人,21 使人在錫安傳揚耶和華的名,在耶路撒冷傳揚讚美他的話,22 就是在萬民和列國聚會事奉耶和華的時候。
受造的人要因為前人所記下耶和華的做為而讚美耶和華。若是我們都只是自己感受上帝的恩典,少了見證與紀錄,則我們的世世代代常常容易陷入在自己的困境中。反之,正因為我們每個人都見證,甚至記錄這些上帝作為的點點滴滴。當我們或我們的弟兄姊妹陷入困境之中,就很容易因為相信過去上帝豐富的作為,而對明日上帝的恩典有盼望。
有兄姊曾經分享說,自己生命好多上帝恩典的帶領,但是也不知道記錄下來要給誰看。請容許我這樣邀請,是否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寫下自己的生命見證,不只是在第三堂禮拜的時候分享,也可以拿到教會來,我們一起來收集。不是為著下一本刊物的內容,乃是為著我們每個人的生命見證,都可以留下來,或許經過整理,在未來的某一天,成為另一個相同處境的人的安慰。
結論
我常常跟兄姊分享,目前我們主日學的教材,是預計孩子進到主日學,六年的時間,能把聖經看三遍。再加上幼幼與幼主的課程,孩子對聖經的內容有機會聽過四次。如此建立孩子對遠古歷史中上帝的帶領有清楚的認識。而少年主日學,則藉由三次,一次一年半的課程,讓學生看見,上帝在這兩千多年的基督教歷史,是怎麼樣帶領人們親近他,一直到最後,不但是建立和平教會,甚至我們的孩子進入信仰當中。課程的最後,希望孩子寫下自己的生命歷程,或許他們還在過程中,但是如果他們有機會聽到各位長輩或兄姊的生命見證。我相信他們將有機會更快的經歷這福音的恩典。
信仰一直不會是無中生有的,就像是文化與家風不是無中生有的一般。敬虔的人所培育出敬虔的後代,必定是因為聽聞前人豐富的恩典,而引發孩子願意領受的動機。是否,我們一起來寫我們的歷史,一個關於恩典在我們生命中的歷史。記錄下上帝的美好,也傳承那美好的信仰成為我們代代子孫的祝福。



--
由 Blogger 於 12/17/2016 03:38:00 下午 張貼在 和平教會 主日講道集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