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哲懋牧師(台南神學院老師) 翻開最近的報紙,有好幾則消息顯示:原本應該是社會中最平靜的區塊 — 校園,卻十分不平靜。有假造訃聞咒詛校長的大學生;有當眾罵學生「白癡」、「畜生」的老師;有向學生比中指、吐口水的老師與被激怒的學生互毆的場面。 這些原本很難讓人和學校放在一起聯想的畫面,卻一一在校園中上演。這種「師不師、徒不徒」的倫理混亂,實在令人憂心,然而在這整個背後我們也看見了整個社會的縮影。政治立場不同的人互嗆的畫面屢見不鮮,甚至劍拔弩張、就地取材互相毆打、甚至掛彩的情事,隨著媒體大量的播送,一而再、再而三地深深地烙印在國民的腦海中。在媒體噬「新聞」如命的生態中,一些「大膽」的嗆聲者,不論理由為何,不管內容合不合理,只要被嗆的對象新聞性夠,記者們便有如見到毒品的癮君子,蜂擁而上,所有的專業素養、職業倫理全部拋在腦後,奮力地大加採訪,彷彿這個嗆聲者做了什麼了不起的事,對社會造成了多大的貢獻。這種未經批判、整理的「新聞」,將嗆聲者當作英雄,更讓國民誤以為嗆聲是勇氣的表現,是一種處理相左意見的高價值模式。 若我們從社會的縮影來解析校園內所發生的這些事,就似乎看起來沒有那麼奇怪。可是當我們仔細思想「學校的功能」時,便會發現這整個現象的嚴重性。學校的被設立不就是要從事教育嗎?而教育的目的不就是要能讓社會有所改變嗎?當我們談到教育時,不就是要藉著教育,讓受教者能有更好的人生觀、價值觀嗎?但就這整個現象看來,我們為了教育的目的所設立的學校,非但無法藉著教育讓社會朝向正面發展,反倒被社會所「反教育」。究其原因,是我們很少將學校看做「教育」的場所,而是當作「技能養成」的地方。多數的父母只希望子女能學好「考試要考的」,而不是如何「好好的生活」。當這樣的需求成為評鑑老師好壞、學生良莠的標準,我們還能期待什麼樣改變社會的教育? 與其指責學校教育者的缺失,不如好好地反省我們 — 每一位父母,當我們把子女送到學校時,我們期望他們學到什麼?仔細想一想,當父母確實改變之後,或許我們的教育體系才有可能發揮真正的教育功能。 |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