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24日

[和平教會 牧函] 和平教會2013『尊神敬祖研習會』華人孝道文化與祭祖難題之突破



和平教會已在長執會接納與決定於2013/01/12(週六下午)14時至17時舉行「尊神敬祖研習會」,很榮幸在和平教會獻堂前能邀請到溫永生牧師,為我們主領「尊神敬祖研習會」(華人孝道文化與祭祖難題之突破)此一重大事工的特會,按目前的行事曆,這可是新堂第一次全教會的教育訓練聚會。這項事工是在幫助會友,面對尚未信主之親人過世喪葬或是清明掃墓時非常重要的事工。

透過這次的研習會,我們期待當天能完整地學習到「華人孝道文化與祭祖難題之突破」,也能充分體會聖靈如何感動戴德生、馬偕為福音的緣故留辮子、一身長袍馬掛,如同保羅的宣告:「我雖是自由的,無人轄管;然而我甘心作了眾人的僕人,為要多得人…凡我所行的,都是為福音的緣故,為要與人同得這福音的好處。」這靈也同時感動溫牧師、蔡牧師、翁牧師…脫下工程師、醫師的白袍穿上牧師的黑袍,為要與人同得這福音的好處而義無反顧

「尊神敬祖追思三禮(三獻禮)(華人孝道文化與祭祖難題之突破)研討會的意見與共識,雖然和平教會內對追思三禮的看法分歧,如光譜之兩端,對倒水禮、獻花禮、點燭禮與致敬禮也有許多不同的認識,相信透過研討會可以有正確地的教導、真誠的對話可以達到進一步的共識。茲簡單介紹追思三禮與致敬禮的內容與意義如下:

致敬禮的對象是過世者或先祖-藉獻花和/或鞠躬,直接向亡者表達的禮儀,包括和平在內的基督徒對致敬禮的接受度最高,可應用在喪禮或掃墓、敬祖的場合,在和平也行之多年;在佛教或民間其它宗教的公祭,按喪家個別的需耍,慰詩被接受與肯定的比例頗高,加上牧長的慰詞(對象是亡者家屬,有別於祭文的對象是亡者) ,哀思與安慰的表達會更完整,蔡牧師建議我們要收集適合致敬禮的詩歌與經文,或撰寫數則針對未信者慰詞的範本。

追思三禮(三獻禮) 是敬拜的一部份,對象是神,既是對神的敬拜,看法自然較分歧。為區分最基本表達對象的不同,「三獻禮」已儘量避免使用,因三獻禮乃傳統民間祭祖儀式中使用的,是直接向亡者或祖先表達的儀式;追思三禮則是對敬拜的禮儀。追思三禮中高舉禮器代表高舉神,水是生物的本源,天父是萬物的本源,倒水禮的意義就是敬拜萬物本源的天父,並思念祖先是我們宗族血脈的流傳者;花代表基督榮美的生命,獻花禮的意義是尊崇榮美生命的基督,並思念先人美好的品德與行為;獨〝光〞代表聖靈的光與能力,點燭禮的意義是渴慕與懇求聖靈的光照、引導與充滿,使在世親人、後世子孫有好德行,來見証主榮耀神,並光宗耀祖。

這次的研習會並不希望是一面倒的意見發表,我們也事先收集了一些關於對追思三禮持保留或反對的意見,大體上的意見整理如下:

*符合聖經的教導嗎?

*和平教會非常多元,因著不同母教會傳統、神學背景、地區文化及屬靈追求,對喪禮儀式和敬祖作法有不同的看法與做法。一些基要派、福音派、重靈恩的會友,在敬
主方面採較保守的立場,認為向遺像鞠躬即是拜偶像得罪神,或過度敏感地感覺會被邪靈入侵。
*過度向文比認同而妥協,過度扮演先知的角色而否定一切文化?
*信與不信兩邊不討好(如獻花突顯不拿香的立場,有踢館之嫌)
*文化的壓力與割捨文化的「包袱」是信主的代價
*信與不信的要有所分別
*信是獨立於文化,聖靈的工作
另外溫牧師基於多年推動敬祖事工,也曾經面對許多不同意見的質疑,我們也整理了溫牧師多年推動敬祖事工遭遇的十大質疑:
1.只要禱告求復興,當復興臨到時,這些祭祖難題就解決了,何必做這些緩不濟急的努力呢?
2.韓國也深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也有祖先崇拜的問題,但是他們經歷了的復興,教會大大增長,基督徒比例高達30%以上,可見推不推動敬祖不是那麼要緊的事!
3.天主教在祭祖與喪禮方面那麼徹底的本色化(可以使用香和祭品),卻無明顯增長,可證明在這方面努力對教會增長是無濟於事的。
4.今天台灣有明顯增長的大教會,並沒有刻意推動敬祖事工及創新喪禮,也照樣增長啊?!追求教會增長,不需要強調敬祖與改良喪禮的事。
5.我們教會以權能佈道已發揮很好的福音效果,我們相信只要讓聖靈繼續彰顯祂的大能,國人大量信主是可預期的,實在沒有必要再花時間去推動敬祖與創新喪禮的事工。
6.我們只要好好力行聖經孝敬父母的教訓就夠了,有了這好見證,家人就不會反對我們信主,國人對基督徒不孝的誤解也自然煙消雲散了。
7.我們只「做」聖經有「說」的,聖經並沒有直接教導基督徒敬祖的事,我們為什麼要做?有必要那麼強調嗎?這樣會不會捨本逐末,甚至陷入拜偶像的危機。
8.關於製作「祖先紀念表」或「世代傳承表」掛在客廳,立意很好,但是後來會不會演變成像摩西的銅蛇一樣被後人膜拜,反陷入拜偶像的罪中。
9.「追思三禮」既是敬拜神的禮儀,讓非基督徒擔任主禮人,雖可讓他們感到被尊重,有參與感,但是敬拜神的禮儀卻讓未信主的人主禮,會不會不妥?
10.現在基督教喪禮已被社會大眾肯定,尤其在都市及知識分子當中,他們認為教會儀式簡單又隆重,氣氛真誠感人,比傳統的民間喪禮好,因此,融入「追思三禮」及「致敬禮」的創新基督教創新喪禮,只有在受傳統束縛較深的鄉村或基層民眾才需要。
期待弟兄姐妹一同於2013/1/12()下午二時至下午五時,一起來參加這個研討會,相信不同意見的交流、對話,會讓我們在這方面有更多的了解與認識。
(本文由培育委員會何堅仁長老撰寫,曾昭瑞牧師整理)


--
由 Blogger 於 11/24/2012 03:18:00 下午 張貼在 和平教會 牧函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