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2日

王子與公主的悲慘故事

講道內容
王子與公主的悲慘故事
時間:二0一一年三月二十日
經文:撒母耳記十三章20-22節
主講:曾昭瑞 牧師

Ⅰ、引言
        人常有避免談論悲傷事件的傾向,所以這段經文鮮少成為講道主題,因它所描述的是一段發生於王族之中的悲劇。當我們在研讀這段經文時,要小心不要把它給美好化了。而且,我們也不能將此事件僅視為是大衛王家中的醜聞,因為聖經將這段故事放在聖經中作為公開的教訓,是有目的的。聖經作者透過聖靈動工,記錄這段故事,為的就是要教導我們一些功課。因此,我們需避免用看八卦新聞的心情來思想這段經文。相反地,這是上帝的話,它要教導我們有關罪所要付出的昂貴代價。
        每當我們談論到大衛王,總會以為他很成功,因著上帝的祝福使他大大興旺。雖然他有「拔示巴」這段犯罪歷史,但這個汙點似乎對他影響不大,上帝依然原諒他也祝福他。然而,當我們仔細研讀撒母耳記這段記載,我們可以看到大衛的犯罪帶來了很嚴重的悲劇,發生了一個沒有人會希望發生在自己家中的事件。

Ⅱ、她瑪事件
    1.大衛的大兒子-暗嫩
        大衛娶了很多妻子也生了很多的兒子,他在希伯崙生了以下幾個兒子:暗嫩、但以利、押沙龍、亞多尼雅、示法提比、以特念;在耶路撒冷所生兒子的人子較多,有:示米亞、朔罷、拿單、所羅門……等;另有許多兒子都沒有記載其母親,故不於此贅述。
        其中,大衛的嫡長子是亞希暖生的兒子暗嫩,按習俗他是最有可能繼承王位的人。然而暗嫩暗戀貌美的妹妹她瑪,甚至憂疾成病。這是一種畸戀,因為按照摩西律法,近親是不能通婚的,「人若娶他的姊妹,無論是異母同父的,是異父同母的,彼此見了下體,這是可恥的事;他們必在本民的眼前被剪除。他露了姊妹的下體,必擔當自己的罪孽。」(利20:17)所以暗嫩的畸戀在以色列的律法中是明明被禁止的,但是暗嫩還是很想跟她瑪發生關係。然而,她瑪是個處女,一個規規矩矩的女孩子,暗嫩無法對她做任何事情。(撒下13:1-2)

    2.暗嫩的損友-約拿達
        這時出現了約拿達這個人,他是大衛的外甥,是皇家成員之一,也是暗嫩的朋友,聖經形容約拿達「為人極其狡猾」(撒下13:3)。在聖經裡第一次使用「狡猾」這詞是在創世記這卷書中用來描述撒旦,「耶和華上帝所造的,惟有蛇比田野一切的活物更狡猾。」(創3:1)所以此時用這兩個字來形容約拿達,表明了這人心腸很壞。
        當他看到暗嫩的情況,「他問暗嫩說:『王的兒子啊,為何一天比一天瘦弱呢?請你告訴我。』暗嫩回答說:『我愛我兄弟押沙龍的妹子她瑪。』」(撒下13:4)這句話在暗示暗嫩:「你是一個有權勢且高高在上的人,你怎麼不告訴我,何以你變得如此瘦弱?如果你告訴我,我會幫你想辦法解決你的困難。」
        「王的兒子呀」這種口氣讓人不禁想到聖經中最出名的壞女人耶洗別。當耶洗別聽到拿伯不願將土地留給亞哈王時,她也用這樣的口氣對亞哈王說:「你現在是治理以色列國不是?」(列上21:7)意思是:「你不是以色列的王嗎?」這種「你可是國王呀」或「你權力很大,可以隨心所欲做想做的事情」的語氣與約拿達的「你可是王子呀」有異曲同工之妙。當小人或奸臣在進讒言時都不忘用「你難道不是…嗎」這種隱含肯定答案的非肯定句來引誘人,就像當年撒旦在引誘亞當夏娃吃善惡樹上的果子時,也是對他們說:「上帝難道不是這樣說嗎?」
按照聖經的記載,我們無法確定約拿達是否有意唆使暗嫩去強暴她瑪,但很明顯地他提出了一個很奸詐的計畫,讓暗嫩可以透過這樣的機會來接近她瑪,「約拿達說:『你不如躺在床上裝病;你父親來看你,就對他說:『求父叫我妹子她瑪來,在我眼前預備食物,遞給我吃,使我看見,好從她手裏接過來吃。』」(撒下13:5)。暗嫩聽了這個計畫之後,覺得計畫不錯,就照約拿達的計畫行,而一切也都如期所望地進行。

   3.大衛的命令
        當暗嫩這個不合法的妄想透過約拿達邪惡的計畫開始進行時,大衛王也渾然不覺地成為計畫參與者之一。大衛王去探病,並且下了一道命令,要她瑪去探病,讓暗嫩有機可乘。(撒下13:7)
        我們在讀這段經文時也許會懷疑,為何大衛王沒有發現暗嫩的計畫?大衛王似乎過於單純,他以為臥病在床而食不下嚥的兒子會因為看見年輕貌美的女子胃口就會變好,因此就讓年輕的公主去幫兒子煮飯。正因大衛對此欠缺深思熟慮,才讓暗嫩的計畫得逞。有人說,大衛會做出這樣的決定是因為他可能很十分信任這位大兒子,所以才會不疑有他地答應了暗嫩的要求。

   4.無辜的她瑪與由愛生恨的暗嫩
        當她瑪來到暗嫩的住處並進入屋內時,暗嫩正躺在床上,於是她瑪就替哥哥準備食物,準備好欲將餅拿給暗嫩吃的時候,暗嫩卻不肯吃,並且要求所有的人離開房間。房內沒有人敢違抗王兒子的命令,等所有人都離開後,暗嫩就更進一步地要求她瑪把餅帶到房內並露出他恐怖的一面,拉著她瑪的手對她說:「來跟我同床,我的妹妹」。她瑪聽到這句話之後,很堅定地拒絕了暗嫩,因為這樣的行為是被禁止的,不但敗壞兩人的名聲,也會讓王蒙羞。面對暗嫩這樣的行為,她瑪甚至提出一項建議,希望暗嫩請求大衛王同意,讓他娶她為妻。她瑪說:「我哥哥,不要玷辱我。以色列人中不當這樣行,你不要做這醜事;你玷辱了我,我何以掩蓋我的羞恥呢?你在以色列中也成了愚妄人。你可以求王,他必不禁止我歸你。』」(撒下13:11-13)
        她瑪會這樣說,可能是因為以色列歷史中有過近親通婚的紀錄,就是亞伯拉罕娶同父異母的撒拉為妻。(創20:12)然而,暗嫩並不關心娶妻的議題,也不關心自己名聲的問題,更不理會律法,他只關心自己一時的慾望!於是我們便看到了極為悲慘的一幕:暗嫩仗恃著力氣大而強暴了她瑪。聖經接著提到了一件很特別的事:暗嫩由愛生恨,這恨遠與超過了從前愛慕她瑪的感情。(撒下13:14-15)我們可以猜測這是因為暗嫩等待與她瑪發生性關係的機會已經很久了,但是她瑪斷然的拒絕而引起了暗嫩暴力相向,這暴力與愛情無關,這暴力乃是因他無法接受她瑪所說的是非對錯而產生的,而且也彷彿對暗嫩形成很嚴重的控告,所以他對她瑪的好感頓時變成反感,因此當暗嫩在意識到她瑪對他的控告後,決定要將她瑪趕出去。由此看出暗嫩在做決定的時候沒有考慮是非對錯,也不考慮合乎公義與否,更沒有替人著想的同理心。他只是一心想要滿足自己的慾望。
        於是,我們再次看見「罪與罪之間的加乘」。暗嫩不顧她瑪的反對而逞一時之肉慾,不正與大衛對拔示巴所做的相似?大衛也是利用自己的權勢來操弄沒有反抗能力的女人,除了佔有了拔示巴,還更進一步地殺死了她的老公。暗嫩的作法則更加殘忍,他不但強暴了她瑪,甚至還將她趕了出去,就精神方面而言,暗嫩就像殺死了她瑪一樣,因為從聖經可以得知,她瑪自此以後日夜啼哭,並且搬去跟押沙龍住,然後就沒有進一步關於她瑪的記載。但是我們可以猜想得到,這個公主因為這樣的事件失去了美好的人生,幾乎可以說是在傷害與痛苦中度過一生。其實暗嫩還是有機會彌補自己的過錯,選擇與她瑪結婚,但暗嫩非旦拒絕了這樣的請求,他還讓僕人將她瑪趕出去,並且立刻鎖上門,這樣的舉動代表了這人相當地無情,堅決地拒絕她瑪的要求。當她瑪離開這房間的時候,她就把灰塵灑在頭上,撕裂公主所穿的彩衣,抱頭邊走邊哭。(撒下13:17-19)我們可以想像,在皇宮中一定有很多人看到公主從王子處所出來邊走邊哭,儘管不知道發生什麼事情,卻可以想像發生了一件相當嚴重的事情。

   5.押沙龍的復仇與大衛的無為
        這樣的事情終究被她瑪的哥哥押沙龍知道了,表面上他讓她瑪默不作聲,好像沒有把這件事情放在心上,畢竟這是一件家族內部事情,然後押沙龍就接她瑪到他那邊住。押沙龍並沒有跟任何人談論他心中所計畫的事,這人表現出不尋常的自我控制能力,他既不讓人知道他的內心想法,也壓抑住憤怒與怨恨,計畫著他的復仇。
        另外,這段聖經也讓我們看到大衛王知道這件事情之後非常生氣但卻無任何行動,暗嫩並沒有受到任何的處罰,甚至連被責備都沒有。我們要問的是,為什麼大衛明知道這件事情,卻什麼話都沒有說?是因為大衛很疼愛這個大兒子嗎?還是大衛心中其實在害怕?大衛不知道要如何用公義的角度來處置這個孩子,因為暗嫩對她瑪所做的事就彷彿是大衛對拔示巴所做的事,這是大衛所面臨的困境。並且,大衛在這件事情上也無法脫離責任,因為讓她瑪去暗嫩的住處正是自己的命令,這位父親很明顯地無法脫責。更諷刺的是,他也在這件事情當中發現這樣的錯誤與自己是有所關連的。

        過了兩年,這件事情彷彿被人遺忘,暗嫩仍逍遙法外。押沙龍舉辦了剪羊毛的宴會,邀請大衛以及其臣僕參加。(撒下13:23-24)我們都知道,大衛從前是牧羊人,所以對於剪羊毛大衛應該是很瞭解也很有經驗,也會樂於參加這種人人同樂的宴會。但押沙龍似乎很有計劃地安排剪羊毛宴會於巴力夏瑣這個與耶路撒冷差不多有三十多公里遠的地方,以致於大衛不見得有興致為了參加宴會而風塵僕僕地往返於兩地嗎。況且,一大票人出城,吃住都是負擔。大衛考慮後就拒絕了邀請,然而這似乎一切都在押沙龍的計畫當中!他彷彿早知大衛王不會來參加宴會,因此立刻接著提出另外一個要求:請大衛派暗嫩來。對此,大衛有些疑問,他問:「為何要他去呢?」然而聖經中,押沙龍似乎沒有正面回答大衛這個疑問,只有不斷地要求派王子前來宴會。最後,大衛王禁不住這樣的請求,就派了所有的兒子與押沙龍前去。(撒下13:25-27)在這樣的過程當中,我們看見這個做父親的失敗之處,他既不了解大兒子暗嫩心中的想法,也不了解押沙龍心中的想法。過去,大衛曾下令讓她瑪去到暗嫩住所而讓她瑪陷入危險當中,現在他又派暗嫩到押沙龍那裡去,讓暗嫩陷入危險當中。
        押沙龍吩咐僕人,暗殺目標就是暗嫩,不用擔心,不用怕,他會一肩擔起所有的責任,他唯一要的就是暗嫩的死。(撒下13:28)當暗嫩死的風聲傳回大衛耳中的時候,他以為所有的王子都被殺了,就痛苦地撕裂衣服並躺在地上,此時約拿達居然站了出來,說明這樣的風聲是錯誤的,並非所有的王子都被殺,死的只有暗嫩,因為自從她瑪事件後,押沙龍就定意殺暗嫩。(撒下13:30-33)約拿達雖然為人奸詐狡猾,但不可否認他很聰明,他甚至比大衛還要了解他的兒子。我想,每個讀聖經的人,都不會喜歡約拿達,即使他在此處向大衛說明了原委,也無法降低我們對他的厭惡;然而,他所說的卻是事實,他知道押沙龍這兩年都在計畫復仇。唯一令人想不透的是,為什麼約拿達沒有向暗嫩提出警告?聰明的約拿達獻計給暗嫩時,難道不知道暗嫩會怎樣對待她瑪嗎?因此,在這件事情上,約拿達也是有罪的。

III、屬靈功課
       聖經中的這段淒慘悲傷的故事要教導我們什麼?
    1.罪的連鎖效應
        這段記載放在大衛犯罪之後,表明是大衛犯罪後所導致的後果。雖然大衛犯的是個人的罪,然而這個罪影響到的除了他自己外,包括他的兒女和他的整個家庭,甚至整個國家都牽涉在內。當先知拿單跟大衛說,上帝會從你家中興起禍患攻擊你,「你為甚麼藐視耶和華的命令,行他眼中看為惡的事呢?你借亞捫人的刀殺害赫人烏利亞,又娶了他的妻為妻。你既藐視我,娶了赫人烏利亞的妻為妻,所以刀劍必永不離開你的家。」(撒下12:9-10)拿單這些話的意思代表著:大兒子暗嫩的死、女兒她瑪的遭遇、兄弟之間的恩怨……等等這些都是大衛犯罪的代價,而不是對大衛所犯下的罪之處罰。這對我們而言是很大的提醒:「罪所要付出的代價是非常昂貴的」。按照上帝的律法,如果真要處罰大衛,無非就是讓大衛死,然而拿單卻告訴大衛說他不會死,因為他的罪已經被上帝所除去,然而,罪所帶來的嚴重後果會持續影響著。
聖經中的這段悲劇對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很重要的提醒和教育,事件本身看起來令人痛苦,但卻是上帝在對我們說話。神學家對這事件提出了一種解釋:大衛家族中的成員,在大衛面前「重蹈」大衛曾經在上帝面前所犯的錯-大衛如何濫用以色列王的權力去侵犯別人的女兒拔示巴,現在他的兒子暗嫩用王子的身分去侵犯他的女兒她瑪;大衛殺死別人的兒子烏利亞,押沙龍殺死大衛的兒子暗嫩,大衛此時經歷了他從前帶給別人的痛苦,這是大衛犯罪的後果。這樣的罪一開始也許並不起眼,但其日後影響乃是又深又遠的。

   2.正視與處理罪所帶來的後果
        這段經文也讓我們學習要去正視處理罪可能帶來的後果。聖經告訴我們,儘管接受管教的時候,不會覺得快樂,反而覺得愁苦,但經歷了以後,反而會結出平安的果子,就是義。(來12:10-11)因為若無管教,可能帶來更大的災難。而罪,就某種程度而言,是上帝對我們所設下的禁忌,這個禁忌好比上帝吩咐亞當夏娃不可吃善惡樹上的果子。大衛王的禁忌,就是拔示巴;對於暗嫩而言,他的禁忌就是她瑪。但是我們人在犯罪時眼光常是短淺的,並沒有「看見長遠後果」的眼光,也就是說,人在犯罪的過程中往往看不到罪的代價,只看得到罪所帶來的短暫歡愉。所以,罪一開始是很隱微的,只有自己知道,然而其後果往往昭然皆知。
所以,我想再次強調,「罪是要付上代價的」。犯罪所需支付的往往超乎我們想像,就好像馬克吐溫曾說過:「待在外面,總比從裡面出來好。」(It’s better to stay out than to get out.)這句話套用於此處甚是貼切,因為「待在罪的外面,遠比從罪中解脫來的好。」我並不是說我們不會犯罪,但避免犯罪會比你犯罪後悔改來的好,雖然我們有上帝的赦免,然而上帝的赦免並不代表不用付上代價。
        因此,我們在讀這段經文的時候,要時時提醒自己,如何讓自己「站在罪的外面」,並且謹記一旦進入罪的裡面,最好即時停下來,早日跳脫出來,結果可以很不一樣。如果約拿達一開始就阻止了暗嫩的錯誤,適時地警告提醒其行為的不妥當,而非獻上計謀以幫助暗嫩達成願望……;如果大衛一開始聽到暗嫩要求讓妹妹幫他煮飯,能夠顧慮到這樣的要求是不合理的,可能另有意圖,斷然拒絕……;如果大衛一開始在知道暗嫩犯了如此滔天大罪後,就有採取適當的處罰,而非默不吭聲……。
        有時候人會存有一種態度,以被動消極來回應罪所帶來的痛苦,而非積極面對處理,如此就會被罪牽著鼻子走。惰性與罪性常使我們明明知道有一件壞事存在於那,卻不積極處理,任憑事情越來越嚴重,當我們不得不面對時,才發現事態嚴重難以挽回。譬如,有些家庭會經歷到令人難以接受的痛苦事件,其起源於父母長期放任和不管教孩子而導致有行為偏差的;或者,有時候我們面對破裂的婚姻,是因為丈夫或妻子不願意面對自己或是另外一半的生命中所需要面對的罪,沈默地放任其發展,或是讓罪在家庭中成為秘密,但因著不處理,讓這個秘密有一天如同地震或是海嘯將我們襲倒,以致於完全擊潰。
        當我們讓罪在我們中間發展時,我們也會看到罪所帶來的隔離疏遠,罪隔離了我們與神的關係,也隔離了我們與人的關係,就像亞當夏娃所犯的罪,使人類與上帝分開,雅各與以撒,約瑟與其兄弟,也都在罪的當中產生隔離。因此,罪也間離了大衛的家庭,暗嫩與她瑪,暗嫩與押撒龍,押沙龍與大衛,甚至導致國家的分裂,這都是罪所帶來的後果:「破碎疏離的關係」。

   3.個人的角色與責任
        最後我們要思想的是我們的角色與責任。聖經說:「人若不知道管理自己的家,焉能照管理上帝的教會呢?」(提前3:5)她瑪事件所帶給我們的警告與提醒就是,罪的發生有時候起源於角色扮演的混亂。暗嫩是一個王子,且是繼承王位的那個,一生當中並不愁無美人相伴,但是他卻只想著要得到漂亮的妹妹她瑪,只追求自己肉體的滿足。從約拿達身上我們也可以學習到,有時候我們會認為自己所作所為是在幫助好朋友,但是當我們所給予的是不好的建議時,我們不是在幫助他,而是在害他,導致其死亡。大衛帶給我們的提醒是,他被動處理罪的態度讓家庭與國家承擔更糟的後果,過程中儘管他明白了全部的真相,並有權力與能力能給予處置,但卻選擇無為,也許他是擔心在他斥責暗嫩時,會被暗嫩反駁說:「那你呢?你不也是如此對待拔示巴?」大衛擔心自己屆時一句話都說不出來。在押沙龍的身上我們看見怨恨所帶來的危險和痛苦,自己的妹妹被人污辱,壓抑在心中多年的怨恨,面對父親不按照公義來處理的態度,導致他用最殘忍的方式來報仇,成為一個殺人兇手,也讓他離開了他的家。

Ⅳ、結論
        相信沒有人喜歡這樣的悲劇,我們也許會想要問上帝:何以這種事會發生呢?為什麼這會成為大衛生命中的一部分?上帝為何要讓她瑪這個無辜的女孩遇到這種事情?
        其實大衛的一生並不是一個美麗的故事。大衛的故事是要告訴我們,一群有罪的人在其罪中,怎樣去經歷上帝的恩典與憐憫,他們的一言一行都被聖經真實記錄。這個故事如同常見於各大報紙的社會事件一般,提醒了我們:這就是罪。我們若習以為常地只將這段經文當作娛樂八卦或是社會事件,與己不相關,我們便犯了陷入了一種錯誤的態度。因為,聖經不是在說一個美好幸福的故事,美到和我們的現實生活毫無關連;聖經離我們並不遠,聖經告訴了我們,過去曾發生這樣的事情,現在也在發生,將來仍然會發生的事。我們身為基督徒,要警醒並要深刻地體認到,我們不要以為自己是上帝所揀選的,或以為自己是上帝所保護珍惜的兒女,就忘記自己仍是有罪性的人。求上帝幫助我們,在這故事裡,去學習上帝要我們學習的功課。

禱告:
        愛我們的上帝,我們在你的面前懇求你幫助我們,讓我們從大衛家族所發生的事情當中學習關於面對罪的功課。主,我們懇求你幫助我們,不要讓罪成為我們生命中的主宰,求你保守我們的心,勝過保守一切;也讓我們在這樣的聖經故事裡面時常反省自己,是否盡了為人父母的責任,是否追求手足間的和諧更甚於爭競,是否成為別人生命中的忠友而非一味地迎合討好,求你幫助我們學習這樣的功課。我們在你面前這樣的禱告,都是奉救主耶穌基督的名禱告,阿們。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