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道內容
講題:平安中的不平安
行禮如儀、失去熱情的生活
經文:瑪拉基書三章1-5
主講:徐信得牧師
時間:二0一四年十二月七日
1.引言
兄姐平安!時間進入待降節期,第二主日是祈求平安的日子。平順日子中,若缺乏鍛鍊,信心可能就在不知不覺中,轉為懷疑。
2.信心在不知不覺中耗盡,成為懷疑的心態
先知說預言,多在政治動盪不安時。瑪垃基先知的時代,卻是風平浪靜,上帝彷彿已忘了他的百姓,任憑他們一個小猶大行省,忍受貧窮和外國勢力的欺壓。哈該和撒迦利亞曾說,所羅巴伯和約書亞是上帝為新時代所揀選的人,帶領猶太人回到祖國。 但先知過世、甚至聖殿完成,也沒有任何跡象,顯示上帝即將降臨,用榮耀充滿聖殿。以西結的預言沒有發生,以西結書說,上帝的榮耀要通過東門、進入聖殿,當時人們並沒看見。以利亞和以利撒的神蹟時代過去,宗教儀式仍週而復始,眾人照禮儀獻祭,欠缺了熱情。他們懷疑,列祖的上帝是否存在,是否有必要侍奉他?一代又一代過去,上帝的應允總沒發生。許多人因此失去了信心:約書亞記24:34,約書亞在世時,以色列人侍奉上帝;他死後,那些親眼見過上帝作為的長老們仍活著時,百姓仍侍奉上帝。相反地,那沒經歷過的人,忘記了上帝。歷史有許多等候期,人的生命也是如此。瑪垃基的預言,是對這些等候中的人說,此刻的壓力、陰鬱,常不知不覺中耗損信心,使信成為懷疑,和永活的上帝失去連結。沒有重大事件發生的年代,祭司和百姓們,照宗教獻祭規定,行禮如儀過日子,不知不覺中失去了重要意涵而不自知。所以,當上帝責備祭司們,「你們不尊敬我、藐視我」時,祭司尚且不明就裡。上帝指出,你們的錯就是,將失明、跛腳、有病的牲畜,獻為祭牲,污穢聖壇。這些牲畜若作為禮物獻給統治官長,他們也不會歡喜接納,何況上帝?這樣的獻祭,藐視了上帝,上帝告誡祭司,你們必須用行為尊敬我;若再不聆聽、存在心裡,咒詛就要臨到。
現代生活也存在行禮如儀。許多基督徒不明白,每週做禮拜的意義,對禮拜的程序感到繁複,可見信徒缺乏對禮拜儀式的真實瞭解。瑪垃基書裡,「立約」是個重要主題,提及四次,其一是對利未人、祭司的約,第二是與列祖的約,第三是婚姻的約。上帝和百姓的約中,曾應許賞賜生命、平安,要百姓尊敬上帝,記住立約的日子,確實尊敬上帝、敬畏他。所以,祭司的職務是傳授真理,不講不義的話、彼此和諧相處,不只自己行為正直,也要幫助多人,棄絕罪惡。他們負責教導有關上帝的知識,要人民來學習,瞭解上帝的心意。
3.平安中的不平安∼逐漸沈淪的信仰
但在缺乏重大事件的年代,祭司卻離開正道,歪曲道德,以致慕道者也走歪了。祭司原來和上帝有約,順服上帝,踏實帶領百姓。但平靜日子裡,他們廢棄與上帝所立的約,彷彿平安中的不平安,信仰漸漸沈淪。祭司的無能和不忠的嚴重性,在百姓對信仰的表達,即可窺見。百姓藐視上帝和列祖所立之約,在婚姻、社會、經濟關係上,破壞彼此的忠信。百姓娶拜外邦神明的婦人為妻,污穢聖殿,悖逆年輕時在上帝面前立誓忠心的妻。生活上行巫術、淫亂、作假見證、苛扣工錢,欺負孤兒寡婦和外國人。百姓不尊重宗教領袖,宗教領袖不忠心教導百姓,導致信仰漸漸沈淪,只滿足一己之需,不顧上帝要求,更欠缺公義,不憐恤困苦。除非人願意悔改,否則就落入了神聖的咒詛中。
台灣社會好像存在類似光景,全球發展進入「M型社會」,富人越富、窮人越窮,基本薪資和最低工資,都讓一般人只能滿足最基本的餬口而已。窮人活在社會邊緣,掙扎奮鬥卻無能為力,許多家庭因為老人失去健康,生活落入困境;窮苦人家的小孩,幾乎繳不出上學所需的費用。首善之區的居民或許很難瞭解這樣的光景。我居住的社區想做課後輔導,告訴學校想照顧經濟較不好的家庭,送小孩來教會,有人陪他們做功課。整所學校一千四百多位學生中,大約只有十八位學童來自低收入戶家庭。若在鄉下的學校,大約百分之七十五來自低收入戶家庭;偏遠的原住民部落小學,則是百分之百。都市、鄉下、和偏遠山區,資源十分不平均。
但政策有時讓人感受不到被照顧,反而處處禮遇那資源豐富、有權有勢的人。生活在這樣的處境下,久了也習慣了,對四周的不公義,無力關心,自顧不暇。這外表看似平靜、平安,其實攙雜了許多的不平安。人們紛紛到廟裡燒香,祈求平安;教會也因此興旺,禮拜人數增多,人們來祈求上帝保守自己,免受災害困境。面對不佳的大環境,人們靜默無聲,暗自忍受,讓心裡沒有平安的人,在看似平安的環境中,孤軍奮鬥。
4.真正的平安是對上帝的順服
我們的時代,和瑪垃基的時代類似。先知瑪垃基向一群灰心喪志的百姓說話,挑戰信仰。百姓們從被擄之地,返回猶太故土,以為以賽亞要來。但他們不是經歷百戰百勝、五穀豐收,反而是貧窮、飢荒、經濟困境。瑪垃基剛好切合時事。百姓懷疑上帝的應許,因為等待許久,卻看不見應許成就;所以無法熱心,委身於應許而活,盡心敬拜侍奉上帝。先知瑪垃基寫書時,針對當時百姓,昏昏欲睡的心靈,呼籲清醒,並警告說,若不悔改,審判就要來到。先知想說服時人,認真面對上帝,改變奉獻的態度,認真實現先知的教導。先知說,若認真遵行上帝的誡命,上帝要親自關心,並豐富賞賜福氣。
以色列人在平靜日子中,習慣生活,認為上帝並不在意他們是否行惡;因為行惡不義,似乎沒有被上帝刑罰;他們認為,行惡不義沒關係。上帝的回應是,他會先派使者來預備道路,然後才會回到聖殿,審判惡者。以色列人以為,上帝不會採取行動。其實,並不是上帝不理會祭司或百姓的罪;先知預告,百姓已讓上帝感到厭惡,他們懷疑上帝的公義。百姓中虔誠的人也問,為何公義允許這些藐視上帝的人和宗教領袖存在?身為信徒,看見宗教領袖一邊看似虔誠地行禮如儀;但生活中看不見公義,應該都會發出疑問,懷疑上帝為何容許這種人存在。
先知耶利米曾問過,究竟什麼是公正?為何壞人事事順利?哈巴谷也曾問,上帝怎能容許,壞人欺壓好人,正義被歪曲?這是否也是這時代的感嘆?台灣近期發生了黑心食品事件,企業政商勾結,利用特權,侵吞欺騙;百姓卻無可奈何,遭受冤屈無處可訴。瑪垃基時代的人問,上帝是否以惡者為良善?公平的上帝在哪?同樣地,今日時人也如此問。但被擄歸回的以色列百姓,並沒有真正敬虔地,尋求上帝的使者。他們認為,上帝的使者來,不是審判我們,而是審判那欺負我們的列國。可惜他們最後才發現,上帝的使者不只審判惡人,以色列人同樣受審判。
我們也感受到社會不公義,但我們期待上帝來,審判那不公義的作惡之人,卻忘記自己是否是那罪惡結構中的一份子?上帝來,不只審判行不義的人,也包括那對不公義,靜默無聲的人。台灣社會存在一種情況,大企業家為了社會形象,設立許多基金會,聘請社工關懷缺乏陪伴的兒童。然而,大企業聘請員工,讓員工超時工作,以致於沒時間陪伴家人,親子關係發生問題。企業家為了公益形象,設立基金會,聘社工人員,其實問題是他們創造的。若能減少工時,讓員工按時下班,有更多時間陪伴家人,就能減少一部份的問題。德國政府即立法,限制工時,讓人回家,和家人相處,減少問題。
5.悔改才是正途
面對這些問題,只有悔改才是正路。上帝何時臨到無人知曉,但他要來審判,用火焚燒好像煉金煉銀一般。對那隨便敬拜、獻祭的,他再不容許他們的污穢行為。上帝使者不只會做預備工作,也要潔淨、審判列國,完成徹底的改革,不只針對不潔淨的獻祭儀式,也針對百姓的悖逆行為。他要完成徹底的改變,就像煉金、煉銀,直到人們改變心思、態度,獻給上帝他喜悅的祭物。不只個人行為,百姓的集體社會行為,也要被導正。第5節說,「行邪術的、犯姦淫的、起假誓的、虧負人之工價的、欺壓寡婦孤兒的、屈枉寄居的,和不敬畏我的」(瑪3:5),都要受審判。只有悔改,歸向上帝、虔誠敬拜,才能得到憐憫與赦免,真正享受平安。瑪垃基書指出,回轉的道路乃是徹底更新倫理道德,奉行宗教禮儀的意義和重要性。參加禮拜,若瞭解每個程序,就會感到有意義。好像司會禱告,帶領會眾認罪悔改,是要讓人能平安地坐在禮拜堂裡,敬拜上帝。每個禱告、每個步驟,都有它的意義。當瞭解意涵,參加禮拜時就會覺得,這是有意義的,不只是行禮如儀而已。
6.結論
待降節第二主日,我們要祈求平安、等待平安。但真正的平安,卻亟待好好思考。行禮如儀的生活中,仍擁有宣教的熱情;對上帝仍發自內心、真誠地服事。社會的不公義,感同身受地同理,並與受苦的人同在。教會經過長考,想聘請新任牧師,接續目前的教牧團隊,牧養教會。過去幾年,教會在興建新禮堂時,並不因自身的需要,就斷絕對外的關係。建堂過程中,仍有極強的宣教熱情和異象,開拓教會、建立夥伴關係。我們不只看見自己的需要,也看見他人的需要,仍有這般熱情。盼望會友們抱著期待和歡喜的心,在之後的會員和會中,選出新任主任牧師。許多教會在選舉牧師或傳承過程中,因為意見不同,阻礙了對外的關心、和對內的進步。若能在選舉牧師上,通過信心,表達期待將這事視為傳道的延伸,讓教會在平和的過程中,維持現況,延續過去的優點並發揚光大;接續現任團隊,和會友彼此同工,讓會眾的靈性,不斷更新成長,教會更有活力,在這世代做更好的見證。這就是在這看似平靜的時代,教會可以做的,讓力量延續下去。期待在看似平安當中,當社會讓人們感受不平安,一起反省自身,是否還保有熱情?教會在中會裡,是指標性教會之一;盼望我們在宣教的事上,做好的楷模。教會歷經五任主任牧師,每位有上帝給各自的恩賜,和階段性的任務。期待在牧師的選舉上,顯明上帝交給教會的任務;也通過選舉一事,看出教會是否做好預備,要跟上帝同工,在這看似平安、卻不真平安的社會中,為社會盡更大的力量。一起禱告。
禱告
主,在待降節時,懇求你和我們同在,讓我們在等候中,看似平靜無事時,仍興起力量,有夠用的信心、熱情,向社會宣揚主名,讓社會能真正得到你的平安。懇求你的靈和我們同在,也保守每一位,讓我們的家庭、教會,能像周遭做出有力的見證。奉主耶穌的名懇求,阿們!
--
由 Blogger 於 1/03/2015 04:17:00 下午 張貼在 和平教會 主日講道集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