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9日

[和平教會 主日講道集] 唯獨信心


講道內容
講題:唯獨信心
經文:羅馬書3:21-22
主講:林鴻信牧師
時間:二0一七年十一月十二日
主內親愛的弟兄姊妹大家平安,今天是台灣神學院的奉獻紀念主日,我代表學校師生向大家請安,感謝和平教會兄姊一直以來對神學院的支持與奉獻。
我在台灣神學院教書與服事了27年,再過3年即將退休,這段生涯中我最深的體驗就是「神學院與教會是一體的」。神學院的畢業生大多會受差派到各教會作教會的工人,教會中如果能夠有好的年輕人來神學院受接造就,不只祝福神學院,同時是祝福未來的教會。在27年當中,我真實的感受到台灣神學院有領受上帝的祝福與眾教會的支持。學校已在去年完成教育部立案,是長老教會所屬神學院中最早立案躋身體制內之高等學校者;更重要的是學生素質逐年提升,教師團也陸續加入年輕的生力軍。目前學校的狀況相較於過去,是處於非常良好健康的時期。我一方面感謝主,另一方面也有擔憂,由於完成教育部立案後所有的經費都被要求比照大學規格再提升,學校原本經常費大約是每年6千萬左右,現在已經增加了百分之15,約7千萬。再加上校園的禁建法規在學校立案後也即將解禁,為了整建與整修超過60年沒有建設過的校舍,每年最少要預備1000萬的建築基金,總預算約需8000萬,這麼龐大的金額是我前所未見的。我呼籲大家繼續在禱告與奉獻當中關心台灣神學院,除了金錢上的支持,更期待大家在禱告裡祈求上帝持續帶領與看顧。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信息是「唯獨信心」。羅馬書第三章21節到22節「但如今,上帝的義在律法以外已經顯明出來,有律法和先知為證:就是上帝的義,因信耶穌基督加給一切相信的人,並沒有分別。」經文清楚提到人藉著信領受上帝的義,這個義要加給一切相信耶穌基督的人,並沒有分別。今年是宗教改革500週年,對於宗教改革大家可能會注意到幾個口號,也就是宗教改格的目標:「唯獨信心、唯獨恩典、唯獨基督、唯獨聖經、唯獨上帝的榮耀」。這幾個「唯獨」事實上是緊密的連結在一起,人是通過信心來領受上帝的恩典,而基督帶來上帝的恩典。聖經讓我們明白上帝啟示的中心就是基督,上帝就是上帝,一切榮耀歸給上帝。宗教改革就是因堅持這幾個「唯獨」而生,最初起源與梵諦岡的聖彼得大教堂有關。聖彼得大教堂是一棟非常龐大的建築,雖然很有藝術與傳統的價值,但所需的建築經費非常龐大,以致於中世紀當時的教會難以承擔,尋求財源的過程中跟一個不恰當的神學解釋產生連結。當時的教會認為罪有兩種,一是死罪也就是必死之罪,可以經由接受洗禮得到赦免。但人在接受洗禮之後還是會犯很多小罪,也稱為微罪,中世紀教會認為這些微罪必須在煉獄裡面煉淨,也就是必須燒乾淨才能去朝見上帝;同時教會也相信教堂裡積存了許多聖人的功德,可以施行大赦以減少人在煉獄裡面被燒的痛苦。於是教會主張信徒可藉由購買贖罪券(大赦證明書)來減少在煉獄受苦的時間,除了可以為自己買,也可以為家人為朋友甚至為去世的親友買,贖罪券上的文字清楚記載某人的奉獻金額與可減免在煉獄裡面燒煉的時間。販賣贖罪券背後強烈的經濟動機其實是為了籌款建教堂,於是大量販售甚至推銷贖罪券。馬丁路德當時是一位大學教授同時也是修道士,他嚴正反對贖罪券,因為贖罪券造成信仰上的偏差,讓人們以為可以靠自己的努力得到拯救,也就是用錢來換取赦免,混亂了基督教信仰最核心的真理:唯有上帝,而且唯獨上帝,才是人得以被拯救的終極原因。1517年10月31日馬丁路德列出「九十五條論綱」貼在威登堡教堂門口,徵求學者公開辯論,強調人應當真心悔改跟隨基督,而不是用購買贖罪券的方式來得赦罪。由於古騰堡印刷術盛行,馬丁路德的九十五條在兩週內便傳遍全德國。古騰堡印刷術同時對宗教改革的一大貢獻就是使聖經普及化,而大家閱讀聖經便會明白贖罪券是沒有聖經根據的。教皇委託當時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出面制止馬丁路德,1521年神聖羅馬帝國召開帝國會議,教皇委託皇帝要求馬丁路德撤回他的九十五條。皇帝在諸侯與貴族面前公開要求馬丁路德收回他的立場,馬丁路德拒絕了,大部分人都知道馬丁路德當時的回答:「Here I Stand」(這就是我的立場)。但很多人忽略他接續說的兩句話,一句是說「除非你們有人能夠用聖經證明我是錯的」,又說「除非你們有人用理性根據聖經說服我說我是錯的,如果不能,這就是我的立場。」他拒絕收回。會議中有一位被稱做智者腓利的諸侯擔心馬丁路德的安危,籌劃劫持馬丁路德使他躲藏於小鎮瓦特堡,對外則聲稱馬丁路德被綁架失蹤。馬丁路德在瓦特堡其間,不到十個月就完成新約經德文譯本。直到今日,德文聖經版本仍是以馬丁路德當年翻譯的版本為基礎。
我要與大家一起來思考「因信稱義」的意義。所謂稱義,到底是誰稱誰為義?簡單的說,稱義是指上帝稱人為義,人處在被動的一方,人被上帝稱義。那麼因信稱義的信又是什麼意思呢?信是指信靠、交託,人藉著信靠、交託上帝而領受上帝稱人為義。英文說「Justification by Faith」可能有誤導,我們並不是被「信」稱義,是被「上帝」稱義。信是領受被上帝稱義的一個管道,嚴格來說應是「Being justified through faith by God」。人藉著信來領受上帝稱人為義的恩典,這個道理非常寶貴。有時候我們會有偏差,不自覺的以為人是因聚會稱義、因服事稱義,因奉獻、因在社會上有美好的成就、因為有好行為或好品行而稱義,這些都是錯的,聖經讓我們看到所有的人在上帝面前都是罪人,我們只有一條路,就是藉著信靠上帝而得以被稱為義。
「義」這個中文字本身並不完全等同聖經原來使用的希伯來文原意,希伯來文的「義」是指上帝的性情,藉由律法我們得以認識上帝的性情,那是一方面帶有公正的意涵,另一方面帶有慈愛的意涵,中文的「義」表達了公正,卻沒有表達出慈愛。上帝的「義」是公正裡有慈愛,慈愛裡有公正。「稱義」就是被宣告合乎上帝的性情,合乎義,罪人被上帝的慈愛接納算作合乎祂的公正,基督已經為罪人死,罪人藉著信領受這上帝的恩典被稱為義人。馬丁路德說,一個人藉由信靠上帝領受這樣的恩典後,雖然在人的眼中看來仍不完全,仍是罪人,卻在上帝的眼中被當作義人,是上帝的兒女。他說,我們就好像生病的人遇到一位大有能力的醫生,這醫生看診後覺得沒什麼問題,宣告我們將得健康。我們是在這醫生治療當中慢慢恢復健康的病人,既不是完全的病人,也還不是完全健康的人,而是同為病人與健康人。這是我們基督徒目前的處境:我們雖然是罪人,卻是蒙恩的罪人;在人眼中,我們仍不完全,但在上帝眼中祂看我們為兒女,是義人,人藉著相信領受上帝稱罪人為義人的恩典。在因信稱義的過程當中,人被動而上帝主動,人領受而上帝給予。「稱義」這個詞很容易聯想為人是主動的一方,嚴格來說「稱義」應當翻譯成「被稱義」。我們在宗教改革以後體認到,人對自己的得救無能為力,完全倚靠上帝恩典,如馬丁路德說,只有當人對自己全然失望時,才能夠真正接受基督的恩典。弟兄姊妹,「信」很簡單,就是一個字。但馬丁路德說,如果有人真的以為「信」很簡單,這人一定是個外行。所謂簡單,是因為「信」只是一個看來很簡單的動作,問題是「信」的放手交託這動作違反人類的天性,我們總是喜歡抓取而不喜歡放手。人若要學到「信」就是要學習放手,而人在什麼時候會放手呢?馬丁路德說人通常只有在苦難的時候會放手,在苦難的時候我們才發現抓在手上的東西都不重要,在痛苦中我們才學會把手放掉,不倚靠自己的能力與影響力,就好像樹葉隨風而行,單純倚靠上帝的帶領。
馬丁路德進一步地說明,一個因信稱義的人與上帝建立了倚靠的關係,於是這人被改變,於是行為也被改變。有如耶穌所描述,好樹結好果子,壞樹結壞果子(太7.17-18)。一個因信稱義、信靠上帝的人,整個人被上帝改變了,他的行為也隨之改變。從改變人到改變行為這程序是單向的,不能反向進行,如加拉太書五章6節說:「原來在基督耶穌裡,受割禮不受割禮全無功效,唯獨使人生發仁愛的信心才有功效。」割禮這種表面的禮儀對人不會發生功效,發生功效的是信,而且,真正的信是會產生愛的,「faith working in love」,凡信靠上帝的人被改變後就會有愛的行為,因為他成為好樹而結出愛人的果子。因信稱義主張,藉著信人被改變,好行為隨之而來,不能倒過來。因此,因信稱義的基督徒體驗到一種極大的自由,因為人改變了,很多事情變得發自內心,比如很想參與服事、很想聚會、很想奉獻,那是出於自由,不是出於任何勉強,也不是為了要表現給人看或給上帝看,是生命的自然流露。我們能夠想像嗎?有那麼一天當教會復興時,我們不再覺得主日早上要準時到教會好困難、不需要苦口婆心邀請人來參加詩班或查經班、神學院不需要辛苦地募款,因為大家都出於自由搶著參與服事與奉獻。今天我們還缺少這些的原因是,我們對上帝的信靠還不夠深入,還不夠徹底。
信上帝的人一定會愛人,換言之如果我們不愛人的話,往往意味著我們跟上帝的關係出了問題。當有人在提醒我們說:「你最近怎麼越來越沒有愛心!」這並非單單改變聲音、態度,或擺出笑臉道平安就可以,修改表面行為沒有辦法真正改變自己,只會變成偽善的法利賽人,真正的問題在於自己與上帝的關係出了問題,只有信靠上帝能讓一個人真正改變。當訓練一個廚師或運動員時,比教導技巧更重要的,是全面性地培養人本身;我們希望培育一個好同工,不能只是教導各種服事技巧而忽略整個人的全面提升。如果我們只是一直強調技巧,最終培養出來的不過是一個具有表面技巧的工匠,而非全心信靠上帝、被上帝改變的人。有一位路德宗的神學家說,馬丁路德帶來了一個上下顛倒的大改變:我們需要上帝是因為我們是罪人,而不是因為我們是聖人。很多人都以為基督徒都是比較有好行為、比較有愛心的人。錯了!如果比較有好行為、比較有愛心的話,就不需要作基督徒了!就是做不到,因此才需要信靠上帝。我們不要給人一種錯覺,以為基督徒都是天使,其實基督徒是找不到其他出路的罪人,唯獨需要上帝恩典。
另一位宗教改革者加爾文提醒我們,「信」是一種容器,好像是裝寶貝的瓦器。我曾問學生:「如果信是一個裝寶貝的器皿,你們覺得這個容器應該愈怎麼樣愈好?」學生馬上回答:「愈大愈好。」其實光是容器「大」有用嗎?假若容器很大而裡面是滿的,還能裝東西嗎?除了大以外,還要愈「空」愈好。人要把自己的容器空出來其實是最困難的,這意味著我們必須放手,必須全然倚靠上帝,容器才會是空的。往往我們的人生唯有在苦難中才學會把自己裡面的一切倒空。保羅為了身上的刺向上帝禱告,他三次求主拿掉肉體的刺,得到的回應是:我的恩典夠你用的,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林後12.9),加爾文詮釋這段經文的時候寫了一首詩(台語):
雨水沃落於低低的山谷使伊肥軟,總是高高尖尖的山頂卻乾乾無水,人那是愛要得著上帝的恩典—天頂的雨水,伊必須先成做山谷。(加爾文新約註釋,林後12.9)
雨水代表的是上帝的恩典,總是落在最低的山谷處,山谷代表人生的逆境或苦難,唯有人生的山谷能夠累積上帝的恩典,領受雨水的土地必定肥軟豐饒而具有生產力。人生處在順境的人就好像那又高又尖的山頂,是乾旱枯竭的,沒有辦法容納任何雨水,人若想要得著上帝的恩典、領受天上的雨水,必須有預備心成為山谷。接受上帝恩典最大困難往往在於人們不肯承認自己是罪人,我們總是指責別人的罪,卻很難接受自己就是罪人,因為我們裡面有一個很強大的自我而不肯放下,我們的容器常常是滿的,如何能夠裝上帝的恩典呢?人最難說出口的一句話就是「我錯了」,一個自我感覺良好的人無法領受上帝恩典。
C.S.Lewis提醒我們,在耶穌基督的時代,那些看來明顯的罪人,不論是有罪的女人或者稅吏,比較沒有那種驕傲而無法歸向上帝的危險;反而那些表面上看來很高尚、熟讀聖經的人,包括神職人員,卻是遠離上帝的。我們很容易不自覺地自以為義,如果我們從內心深處終於省悟,每次遇到上帝時都再一次明白我們是錯的,其實那一剎那我們就要開始經歷上帝恩典了。馬丁路德最後遺言說:「我們都是乞丐,這是真的。」我們只是如乞丐般地倚靠上帝恩典,當我們領受了這恩典,自然會歡喜地去報給其他乞丐這個好消息,一個領受上帝恩典的人一定是傳福音的人,沒有任何猶豫,體驗到大的好消息就去告訴其他人!



--
由 Blogger 於 12/09/2017 03:16:00 下午 張貼在 和平教會 主日講道集

0 意見: